CN105473033A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3033A
CN105473033A CN201480045501.XA CN201480045501A CN105473033A CN 105473033 A CN105473033 A CN 105473033A CN 201480045501 A CN201480045501 A CN 201480045501A CN 105473033 A CN105473033 A CN 105473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judgment means
heating
tim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55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3033B (zh
Inventor
栗原范子
山田真央
中岛优子
田中稔
冨重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73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3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3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3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16Inserts
    • A47J36/165Stirring devices operatively connected to cooking vessels when being removably inserted in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4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top 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包括:内胆,收容被加热物;感应线圈(41),对内胆进行加热;搅拌装置(11、24),对被加热物进行搅拌;负载检测装置(105),在对被加热物进行搅拌时检测对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以及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基于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对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控制感应线圈(41)。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烹调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78924号(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以往的加热烹调器。上述加热烹调器包括:内胆,收容米;加热部,对上述内胆进行加热;以及搅拌部,对内胆内的米饭进行搅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78924号
然而,用上述以往的加热烹调器制作例如土豆炖肉时,可以考虑预先设定完成土豆炖肉所需要的加热时间并控制加热部使其仅在上述加热时间内导通。但是,如果控制加热部使其仅在预先设定的加热时间内导通,则有可能产生如下问题:不能对被加热物进行充分加热、或相反对被加热物进行过度加热而使内胆烧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完成对被加热物的加热的加热烹调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装置,收容被加热物;加热装置,对上述收容装置进行加热;搅拌装置,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搅拌;负载检测装置,在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搅拌时检测对上述搅拌装置施加的负载;以及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基于上述负载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对上述搅拌装置施加的负载,控制上述加热装置。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控制装置具有:负载增加判断装置,判断对上述搅拌装置施加的负载是否增加;以及第一加热控制装置,上述负载增加判断装置判断对上述搅拌装置施加的负载增加时,控制上述加热装置,使上述收容装置的温度下降。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控制装置具有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所述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判断从开始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上述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判断从开始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上述第一加热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加热装置,使上述收容部的温度下降。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控制装置具有:负载减少判断装置,判断对上述搅拌装置施加的负载是否减少;以及第二加热控制装置,上述负载减少判断装置判断对上述搅拌装置施加的负载减少时,控制上述加热装置,使上述收容装置的温度下降。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控制装置具有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所述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判断从开始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上述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判断从开始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上述第二加热控制装置控制上述加热装置,使上述收容装置的温度下降。
按照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通过上述加热装置对收容装置进行加热,从被加热物出来水分而使收容装置内的水分量增加、或收容装置内的水分蒸发而使收容装置内的水分减少。此时,如果上述搅拌装置对被加热物进行搅拌,则伴随收容装置内水分的增减,对搅拌装置施加的负载变大或变小。因此,上述搅拌装置对被加热物进行搅拌时,负载检测装置检测搅拌部的负载,并且控制装置基于上述检测出的负载,控制加热装置,因此可以根据收容装置内的水分量进行加热。其结果,能够防止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不足和加热过度,所以能够良好地完成被加热物的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电饭锅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饭锅的打开盖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电饭锅的搅拌单元和内胆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电饭锅的控制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电饭锅的对搅拌单元的转动施加的负载、感应线圈的输出和烹调时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6是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电饭锅的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电饭锅的对搅拌单元的转动施加的负载、感应线圈的输出和烹调时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8是作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电饭锅的框图。
图9是表示图8的电饭锅的对搅拌单元的转动施加的负载、感应线圈的输出和烹调时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10是作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电饭锅的框图。
图11是作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电饭锅的框图。
图12是作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电饭锅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示的一种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包括电饭锅主体1和盖体2,该盖体2开关自如地安装在电饭锅主体1的上部。
如图1所示,电饭锅主体1具有侧面的一个是弯曲面16的箱形状。在电饭锅主体1上设置有:收容作为收容装置的一例的内胆10的开口(未图示)、叉簧按键6和电源线7。
收纳在电饭锅主体1内的内胆10由例如铝等高导热性构件形成。在内胆10的外表面上粘贴有提高加热效率的不锈钢等磁性体。此外,为了防止被加热物的附着,在内胆10的内表面上涂布有氟。
在电饭锅主体1的与弯曲面16相对的侧面一侧的上面端部设置有合叶17,该合叶17将盖体2支撑成转动自如。此外,在电饭锅主体1的弯曲面16一侧的上面端部形成有被卡止部8,在电饭锅主体1的弯曲面16的中心且上方设置有叉簧按键6。通过按压上述叉簧按键6使被卡止部8向合叶17一侧移动。此外,在电饭锅主体1的合叶17一侧的侧面的一个角部(图2中在下侧且右侧)设置有电源线7,在电饭锅主体1的弯曲面16一侧的内部设置有锁定盖体2的锁定机构9。
在电饭锅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内胆温度传感器42(图4所示)。内胆温度传感器42与收容在电饭锅主体1内的内胆10的底部抵接,用于检测内胆10的温度。此外,在收容内胆10的开口的底部设置有作为加热装置的一例的感应线圈41(图4所示)。
如图2所示,盖体2包括外盖21和内盖22。在外盖21的与内胆10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凹部27,内盖22装拆自如地安装于上述凹部27。
外盖21具有俯视时与电饭锅主体1相同形状的即侧面的一个为弯曲面26的箱形状,并且所述外盖21通过合叶17安装在电饭锅主体1上。如图1所示,在外盖21的表面上设置有蒸汽口2a和显示操作部5。蒸汽口2a设置在盖体2的表面的合叶17一侧端部上。另一方面,显示操作部5设置在盖体2的表面的弯曲面26一侧端部上,由液晶显示部3和多个操作按钮4构成。显示操作部5上显示烹调菜单或烹调状况等,并且能够通过按压操作按钮4来进行烹调菜单的选择等。
在外盖21的形成有凹部27的一面的弯曲面26一侧设置有卡止部25。关闭盖体2时,上述卡止部25与电饭锅主体1的被卡止部8卡止,从而连接盖体2和电饭锅主体1。能够通过按压电饭锅主体1的叉簧按键6来解除卡止部25和被卡止部8之间的卡止。另外,设置在电饭锅主体1上的锁定机构9未锁定盖体2时,通过按压叉簧按键6能够解除卡止部25和被卡止部8之间的卡止。而锁定机构9锁定盖体2时,即使按压叉簧按键6,被卡止部8也不向合叶17一侧移动。因此,不能解除卡止部25和被卡止部8之间的卡止。
在外盖21内部的合叶17一侧的一个侧部(图2的右侧)配置有驱动电动机24。此外,在凹部27的中央部设置有未图示的连接部。连接部借助未图示的滑轮和输送带与驱动电动机24连接,并且通过对驱动电动机24进行驱动而转动。
在外盖21的凹部27上设置有盖温度传感器43(图4所示)。盖温度传感器43与内盖22抵接,检测内盖22的温度。
内盖22俯视时为圆形。在内盖22的中心部安装有耐热树脂制的搅拌单元11。此外,在内盖22的外周部上安装有装拆自如的环状的耐热橡胶制的密封件23。密封件23配置成在关闭盖体2时与内胆10紧密接触而密封内胆10和内盖22之间。此外,在内盖22上设置有未图示的蒸汽排出口。
如图3所示,搅拌单元11具有转动件12以及配置在转动件12的长边方向侧面上的第一搅拌臂13A和第二搅拌臂13B。搅拌单元11和驱动电动机24是搅拌装置的一例。
转动件12具有扁平的葫芦形状。在转动件12的大体中心设置有轴部15。此外,在转动件1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使第一、第二搅拌臂13A、13B转动的驱动机构(未图示)。轴部15与外盖21的连接部和驱动机构连接。如果对驱动电动机24进行驱动,则通过连接部使轴部15转动。并且,如果轴部15转动,则通过驱动机构使第一、第二搅拌臂13A、13B转动。
第一搅拌臂13A和第二搅拌臂13B具有细长的大体板形状。如图2所示,第一搅拌臂13A和第二搅拌臂13B的前端部18A、18B沿转动件12的长边方向侧面弯曲。此外,第一搅拌臂13A和第二搅拌臂13B的基部19A、19B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转动件12上,并且两者的位置关系为连接两者的直线通过轴部15。
在上述结构的电饭锅中,通过对配置在外盖21上的驱动电动机24进行驱动,使转动件12的轴部15转动。伴随轴部15的转动,驱动机构被驱动,从而第一、第二搅拌臂13A、13B转动。第一、第二搅拌臂13A、13B在搅拌时转动至与转动件12大体垂直的位置,非搅拌时转动至与转动件12大体平行的位置。由此,搅拌单元11从图2所示的非搅拌状态(搅拌臂倒伏的状态)切换为图3所示的搅拌状态(搅拌臂倒立的状态)、或相反从搅拌状态切换为非搅拌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搅拌单元11正转(从上方观察顺时针转动),从非搅拌状态切换为搅拌状态,通过使搅拌单元11反转(从上方观察逆时针转动),从搅拌状态切换为非搅拌状态。
此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包括由微机和输入输出电路等构成的控制装置100。上述控制装置100基于从显示操作部5、内胆温度传感器42和盖温度传感器43输入的信号,控制显示操作部5、锁定机构9、驱动电动机24和感应线圈用反相电路40,并且通过感应线圈用反相电路40来控制感应线圈41。
控制装置100包括:加热控制装置101、搅拌控制装置102、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负载检测装置105、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和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加热控制装置101、搅拌控制装置102、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负载检测装置105、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和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分别由软件构成。
加热控制装置101基于内胆温度传感器42、盖温度传感器43和被选择的烹调菜单来控制感应线圈41。加热控制装置101具有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根据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和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的判断,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搅拌控制装置102基于被选择的烹调菜单来控制搅拌装置的驱动电动机24。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中存储有预先计算出的能够选择的烹调菜单的加热条件(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等)和搅拌条件(每单位时间的转速、转动时间和停止时间等)。
搅拌单元11对内胆10内的被加热物进行搅拌时,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例如基于在驱动电动机24中流动的电流值来检测上述负载。
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相比开始加热烹调而最初检测出的负载(初始负载),是否以超过基于选择的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负载增加量的方式增加。
另外,作为判断负载的增加的方法可以是如下方式:比较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和在上述检测出的负载的检测以前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判断相对于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的增加量的倾斜角度是否超过基于选择的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倾斜角度。
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测量从加热烹调开始的经过时间,判断是否经过了基于选择的烹调菜单确定的烹调时间。
接着,对上述电饭锅的烹调工序进行说明。在此作为一例对水分量少的食材、海苔的咸烹海味进行加热烹调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海苔的咸烹海味是如下的烹调菜单:最初是煮汁多、材料漂浮的状态,所以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小,而伴随加热烹调的进行,水分蒸发,所以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逐渐变大。
首先,将材料(被加热物)收容在内胆10内并关闭盖体2。
接着,对显示操作部5进行操作,从存储在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内的多个烹调菜单中选择“海苔的咸烹海味”,并按压作为操作按钮4的一个的开始按钮。由此,开始“海苔的咸烹海味”的加热烹调。
如果加热烹调开始,则控制装置100的搅拌控制装置102控制驱动电动机24,对驱动电动机24进行驱动。通过对驱动电动机24进行驱动,并且通过搅拌单元11的转动件12内部的驱动机构使第一、第二搅拌臂13A、13B转动,从而使搅拌单元11从非搅拌状态成为图3所示的搅拌状态。
并且,基于从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读取的“海苔的咸烹海味”的加热条件(加热顺序),加热控制装置101控制感应线圈41,开始材料的加热。
如果开始加热,则基于从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读取的“海苔的咸烹海味”的搅拌条件,控制装置100的搅拌控制装置102控制驱动电动机24,使搅拌单元11的转动(例如以1rps进行1秒)和停止(例如4秒)反复交替进行。每当搅拌单元11转动时,利用控制装置100的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
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相比初始负载A0,是否以超过对“海苔的咸烹海味”预先确定的负载增加量的方式增加。
在“海苔的咸烹海味”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在A1和A2设定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负载增加量(A1增加量、A2增加量)。
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首先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是否以超过A1增加量的方式增加。
如果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以超过A1增加量的方式增加,则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1,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未以超过A1增加量的方式增加,则利用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是否经过了第一加热时间。第一加热时间是从开始加热烹调到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超过A1增加量所需要的平均加热时间,并且是对每个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时间。
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未经过第一加热时间时,再次利用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是否以超过A1增加量的方式增加。
此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已经经过了第一加热时间时,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1,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如果根据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中任意一个的判断而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下降至P1,则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相比初始负载A0,是否以超过A2增加量的方式增加。
如果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以超过A2增加量的方式增加,则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2,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未以超过A2增加量的方式增加,则利用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是否经过了第二加热时间。第二加热时间是从开始加热烹调到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超过A2增加量所需要的平均加热时间,并且是对每个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时间。
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未经过第二加热时间时,再次利用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是否以超过A2增加量的方式增加。
此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已经经过了第二加热时间时,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2,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如果根据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中任意一个的判断而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下降至P2,则控制装置100直到加热烹调结束为止将感应线圈41的输出保持为P2,从而将内胆10的温度保持固定。
按照上述结构的电饭锅,通过感应线圈41对内胆10进行加热,从被加热物出来水分而使内胆10内的水分量增加、或内胆10内的水分蒸发而使内胆10内的水分减少。此时,如果搅拌装置对被加热物进行搅拌,则伴随内胆10内水分的增减,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变大或变小。因此,搅拌装置对被加热物进行搅拌时,利用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并且基于上述检测出的负载,通过控制装置100控制感应线圈41,能够根据内胆10内的水分量进行加热。其结果,由于可以防止被加热物的加热不足和加热过度,所以能够良好地完成被加热物的加热。
此外,利用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增加时,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由此,因内胆10内水分的蒸发而使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变大时,可以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被加热物的加热过度。
此外,利用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由此,假设即使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或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发生了异常,也可以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加热装置使用感应线圈41,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电阻加热式加热器,或者是对它们进行组合来使用。
此外,能够根据烹调菜单,改变由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的预先确定的负载增加量。例如,可以设置重量传感器,基于由重量传感器检测出的重量来改变负载增加量。如果预先存储单位重量的负载增加量,并根据由重量传感器检测出的重量而得出负载增加量,则能够更准确控制感应线圈41。此外,可以由用户预先输入烹调的材料的量,并根据输入的量来改变负载增加量。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烹调中,进行两次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的判断,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分为两档下降,但是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烹调菜单,仅进行一次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的判断,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以一档下降,也可以进行三次以上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的判断,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分为三挡以上下降。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中,设置有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使不设置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也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100替换为控制装置20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说明。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200包括:加热控制装置201、搅拌控制装置102、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负载检测装置105、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和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加热控制装置201、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和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分别由软件构成。
加热控制装置201基于内胆温度传感器42、盖温度传感器43和被选择的烹调菜单来控制感应线圈41。此外,加热控制装置201具有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根据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和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的判断,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相比开始加热烹调而最初检测出的负载(初始负载),是否以超过基于选择的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负载减少量的方式减少。
另外,作为判断负载的增加的方法可以是如下方式:对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和在此以前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进行比较,判断相对于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的增加量的倾斜角度是否超过基于选择的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倾斜角度。
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测量从加热烹调开始的经过时间,判断是否经过了基于选择的烹调菜单确定的烹调时间。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烹调工序进行说明。在此作为一例对土豆炖肉进行加热烹调的情况进行说明。土豆炖肉是如下的烹调菜单:随着加热从材料中出来水分,所以如图7所示,伴随加热烹调的进行,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逐渐变小。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首先将材料(被加热物)收容在内胆10内并关闭盖体2,从烹调菜单中选择“土豆炖肉”并按压开始按钮。由此,开始“土豆炖肉”的加热烹调。
如果加热烹调开始,则基于从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读取的“土豆炖肉”的搅拌条件,搅拌控制装置102控制驱动电动机24,使搅拌单元11的转动(例如以1rps进行1秒)和停止(例如4秒)反复交替进行。每当搅拌单元11转动时,利用控制装置200的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
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相比初始负载B0,是否以超过对“土豆炖肉”预先确定的负载减少量(B1减少量)的方式减少。
如果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以超过B1减少量的方式减少,则利用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3,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未以超过B1减少量的方式减少,则利用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是否经过了第三加热时间。第三加热时间是从开始加热烹调到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超过B1减少量所需要的平均加热时间,并且是按照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时间。
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未经过第三加热时间时,再次利用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是否以超过B1减少量的方式减少。
此外,如果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已经经过了第三加热时间,则利用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来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3,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如果根据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或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中任意一个的判断,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下降至P3,则控制装置100直到加热烹调结束为止将感应线圈41的输出保持为P3,从而将内胆10的温度保持为固定。
按照上述结构的电饭锅,利用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对搅拌装置施加的负载减少时,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由此,从内胆10内的被加热物出来水分使收容装置内的水分量增加而使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变小时,可以使收容部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被加热物的加热不足。
此外,利用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被加热物的加热烹调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加热时间时,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由此,假设即使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或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发生了异常,也可以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烹调菜单,改变由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的预先确定的负载减少量。例如,可以设置重量传感器,基于由重量传感器检测出的重量来改变负载减少量。如果预先存储单位重量的负载减少量,并根据由重量传感器检测出的重量而得出负载减少量,则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感应线圈41。此外,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输入烹调的材料的量,并根据输入的量来改变负载减少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烹调中,进行一次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或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的判断,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以一档下降,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进行两次以上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或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的判断,分为两档以上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饭锅中,设置有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但是并不限于此。即使不设置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也可以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第三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100替换为控制装置300。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说明。
如图8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300包括:加热控制装置301、搅拌控制装置102、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负载检测装置105、负载增加判断装置206、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和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
加热控制装置301基于内胆温度传感器42、盖温度传感器43和被选择的烹调菜单来控制感应线圈41。加热控制装置301具有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和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根据负载增加判断装置206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的判断来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此外,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根据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或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的判断来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负载增加判断装置206判断相比初始负载,是否以超过基于选择的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负载增加量的方式增加。初始负载是利用负载检测装置105以一定次数连续检测同一负载时的负载。
另外,作为判断负载增加的方法,可以对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和在上述检测以前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进行比较,判断相对于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的增加量的倾斜角度是否超过基于选择的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倾斜角度。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烹调工序进行说明。在此作为一例说明对果酱进行加热烹调的情况。果酱是如下的烹调菜单:如果加热则从材料中出来水分,但此后伴随加热烹调、水分蒸发,所以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如图9所示最初逐渐变小而后逐渐变大。作为描绘同样的负载曲线的烹调菜单,可以例举的是蘑菇等水分多的食材的咸烹海味。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首先将材料(被加热物)收容在内胆10内并关闭盖体2,从烹调菜单中选择“果酱”并按压开始按钮。由此,开始“果酱”的加热烹调。
如果加热烹调开始,则基于从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读取的“果酱”的搅拌条件,控制装置300的搅拌控制装置102控制驱动电动机24,使搅拌单元11的转动(例如以1rps进行1秒)和停止(例如4秒)交替反复进行。
每当搅拌单元11转动时,利用控制装置300的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并首先向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发送。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相比初始负载C0,是否以超过对“果酱”预先确定的负载减少量(C1减少量)的方式减少。
如果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以超过C1减少量的方式减少,则利用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4,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未以超过C1减少量的方式减少,则利用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是否经过了第四加热时间。第四加热时间是从开始加热烹调到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超过C1减少量所需要的平均加热时间,并且是按照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时间。
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未经过第四加热时间时,再次利用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是否以超过C1减少量的方式减少。
此外,如果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已经经过了第四加热时间,则利用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4,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如果根据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或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中任意一个的判断,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下降至P4,则利用负载增加判断装置2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相比初始负载D0,是否以超过D1增加量的方式增加。
如果负载增加判断装置2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以超过D1增加量的方式增加,则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5,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进一步下降。
另一方面,如果负载增加判断装置2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未以超过D1增加量的方式增加,则利用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是否经过了第五加热时间。第五加热时间是从开始加热烹调到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超过D1增加量所需要的平均加热时间,并且是按照烹调菜单预先确定的时间。
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未经过第五加热时间时,再次利用负载增加判断装置206判断由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负载是否以超过D1增加量的方式增加。
此外,如果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加热烹调起已经经过了第五加热时间,则利用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输出下降至P5,从而使内胆10的温度进一步下降。
如果根据负载增加判断装置206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中任意一个的判断,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下降至P5,则控制装置100直到加热烹调结束为止将感应线圈41的输出保持为P5,从而将内胆10的温度保持为固定。
按照上述结构的电饭锅,利用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对搅拌装置施加的负载减少时,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由此,因从内胆10内的被加热物中出来水分使内胆10内的水分量增加而使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变小时,可以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被加热物的加热不足。
此外,利用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增加时,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由此,因内胆10内水分的蒸发而使对搅拌单元11的转动施加的负载变大时,可以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被加热物的加热过度。
此外,利用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并且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利用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加热时间时,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感应线圈41,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由此,假设即使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或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发生了异常,也可以使内胆10的温度下降。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烹调菜单来改变由负载增加判断装置206和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的预先确定的负载增加量/负载减少量。例如,可以设置重量传感器,并且基于由重量传感器检测出的重量来改变负载增加量/负载减少量。如果预先存储单位重量的负载增加量/负载减少量,并根据由重量传感器检测出的重量而得出负载增加量/负载减少量,则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感应线圈41。此外,可以由用户预先输入烹调的材料的量,并根据输入的量来改变负载增加量/负载减少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烹调中,进行一次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的判断、并且进行一次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或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的判断,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分为两档下降,但是并不限于此。可以进行两次以上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或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的判断、或者进行两次以上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或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的判断,分为三挡以上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饭锅中,设置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和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但是并不限于此。可以仅设置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也可以仅设置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此外,可以不设置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和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
(第四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100替换为控制装置40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说明。
如图10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400包括:加热控制装置401、搅拌控制装置102、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负载检测装置105、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和第三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10。
加热控制装置401基于内胆温度传感器42、盖温度传感器43和被选择的烹调菜单来控制感应线圈41。加热控制装置401具有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和第三加热控制装置113。第三加热控制装置113根据第三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10的判断来控制内胆10的温度。加热控制装置401和第三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10分别由软件构成。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烹调工序进行说明。作为一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说明对海苔的咸烹海味进行加热烹调的情况。
随着海苔的咸烹海味的加热烹调的进行,如图5所示,使感应线圈41的输出下降至P2,如果内胆10的温度下降至一定值(例如80℃),从内胆温度传感器42向第三加热控制装置113发送信号。如果从内胆温度传感器42向第三加热控制装置113发送信号,则第三加热控制装置113控制感应线圈41,使感应线圈41断开。
在感应线圈41断开后,第三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10判断从感应线圈41断开起经过的时间是否达到规定的时间。直到从感应线圈41断开起经过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时间为止,反复进行由第三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10实施的判断。
第三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10判断达到了规定的时间时,利用第三加热控制装置113控制感应线圈41,直到内胆10的温度达到一定值为止,持续使感应线圈41导通。
如果内胆10的温度再次达到一定值(80℃),则从内胆温度传感器42向第三加热控制装置113发送信号,第三加热控制装置113控制感应线圈41,使感应线圈41断开。并且,第三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10判断从感应线圈41断开起经过的时间是否达到规定的时间。
由此,直到加热烹调结束为止,反复进行感应线圈41的导通、断开。
即使在感应线圈41断开的状态下,也可以利用内胆10的余热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因此,在加热烹调中,通过反复进行感应线圈41的导通、断开,可以降低加热烹调的消耗电力。如果由保温性高的材料形成电饭锅主体1和盖体2,则能够利用余热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时间增加,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加热烹调的消耗电力。
另外,由第三加热控制装置113判断的规定的时间例如是80℃的内胆10的温度成为60℃的时间,并且根据电饭锅的保温性能预先设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规定的时间来控制感应线圈41,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根据由内胆温度传感器42测量出的实际的内胆10的温度,以使感应线圈41导通、断开的方式进行控制。
(第五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100替换为控制装置50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500包括:加热控制装置101、搅拌控制装置502、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负载检测装置105、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和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
搅拌控制装置502由软件构成,作为烹调菜单例如选择煮鸡蛋时,控制驱动电动机24,以不会使生鸡蛋产生裂纹等损伤的力使搅拌单元11转动。通过边使生鸡蛋转动边进行加热,可以总是制作蛋黄处于蛋清的正中的煮鸡蛋。
(第六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100替换为控制装置60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说明。
如图11所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600包括:加热控制装置101、搅拌控制装置102、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负载检测装置105、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和传感器异常判断装置120。
传感器异常判断装置120由软件构成,在烹调中,检测内胆温度传感器42和盖温度传感器43的异常。以如下方式检测内胆温度传感器42和盖温度传感器43的异常。
首先,在加热烹调中,每个一定期间(例如预热工序时、沸腾工序时等),向传感器异常判断装置120发送并存储由内胆温度传感器42和盖温度传感器43检测出的内胆10和内盖22的温度。
接着,分别对存储的内胆10和内盖22的温度进行比较,得出内胆10和内盖22的温度上升程度。并且,对得出的温度上升程度和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内的按照每个烹调菜单存储的温度上升程度进行比较、验证。存储的温度上升程度是良好地完成烹调菜单时的温度上升程度,当大幅度偏离上述温度上升程度时,判断内胆温度传感器42和/或盖温度传感器43处于异常状态。
如果判断内胆温度传感器42和/或盖温度传感器43处于异常状态,则对检测出异常的温度传感器进行修正,推测内胆10和内盖22的准确温度,继续进行最佳的加热烹调。
以往,对由内胆温度传感器42检测出的温度和由盖温度传感器43检测出的温度进行比较,检测温度传感器的异常。但是,如果内胆温度传感器42和盖温度传感器43两者发生了异常,则有时不能检测出传感器异常,从而不能进行良好的加热烹调。
由于本发明的传感器异常判断装置120通过根据每个一定期间由内胆温度传感器42和盖温度传感器43检测出的温度得出温度上升程度,并且与按照每个烹调菜单存储的温度上升程度进行比较、验证来判断传感器的异常,所以假设即使内胆温度传感器42和盖温度传感器43两者发生了异常,也能够判断传感器的异常状态。
(第七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电饭锅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100的控制装置100替换为控制装置700,并且将扬声器130和麦克风132连接到上述控制装置700,控制装置700对扬声器130和麦克风132进行控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说明。
如图12所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电饭锅的控制装置700包括:加热控制装置101、搅拌控制装置102、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负载检测装置105、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扬声器控制装置131、麦克风132、声音判断装置133和完成状况修正装置140。扬声器控制装置131、声音判断装置133和完成状况修正装置140分别由软件构成。
扬声器控制装置131对扬声器130进行控制,输出用于对用户进行关于上次烹调的完成状况的询问的声音。
麦克风132识别用户发出的声音。识别出的用户的声音转换为信号并向声音判断装置133发送。
声音判断装置133基于由麦克风132识别出的声音,进行与烹调的完成状况相关的判断。例如,按照烹调菜单来判断上次的完成状况是软还是硬、或加热时间是否充分等。
完成状况修正装置140基于由声音判断装置133判断的用户的声音,对下次进行的烹调的完成状况进行自动修正。通过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自动接近用户能够满足的完成状况。
另外,输出声音的时机如果是在烹调结束之后,则可以任意设定。例如如果是在煮完饭之后,则可以在取消保温后输出,可以在从打开盖体2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输出,也可以在取出内胆10时输出。此外,可以在盖体2开关一定次数时输出。
此外,关于上次烹调的完成状况的询问方法并不限于声音,例如也可以在液晶显示部3上以图像形式显示。
此外,通过使控制装置700具有日历功能,可以建议与季节的材料配合的烹调。例如,在出新米的时期,扬声器控制装置131可以输出用于询问是否使用了新米的声音。使用新米时,利用完成状况修正装置140,自动地进行适合于新米煮饭的烹调。
在上述第一~第七实施方式中,加热控制装置101、201、301、401、搅拌控制装置102、502、烹调菜单存储装置104、负载检测装置105、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206、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第三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10、传感器异常判断装置120、扬声器控制装置131、声音判断装置133和完成状况修正装置140由软件构成,但是也可以由开关、计时器、比较器和放大器等硬件构成。
在上述第一~第七实施方式中,作为加热烹调器使用了电饭锅,但是并不限于此。加热烹调器例如也可以是具有搅拌装置的蒸汽烹调器或微波炉等。
上述第一~第七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各结构要素尽可能可以相互替换、或追加。
即,对本发明和实施方式进行总结,如下所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装置10,收容被加热物;加热装置41,对上述收容装置10进行加热;搅拌装置11、24,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搅拌;负载检测装置105,在对上述被加热物进行搅拌时,检测对上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以及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上述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基于上述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对上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控制上述加热装置41。
按照上述结构,通过上述加热装置41对收容装置10进行加热,从被加热物出来水分而使收容装置10内的水分量增加、或收容装置10内的水分蒸发而使收容装置10内的水分减少。此时,如果上述搅拌装置11、24对被加热物进行搅拌,则伴随收容装置10内水分的增减,对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变大或变小。因此,上述搅拌装置11、24对被加热物进行搅拌时,利用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对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基于上述检测出的负载,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控制加热装置41,由此能够根据收容装置10内的水分量进行加热。其结果,可以防止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不足和加热过度,所以能够良好地完成被加热物的加热。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具有: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206,判断对上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是否增加;以及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上述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206判断对上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增加时,控制上述加热装置41,使上述收容装置10的温度下降。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206判断对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增加时,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加热装置41,使收容装置10的温度下降。由此,因上述收容装置10内水分的蒸发而使对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变大时,可以使收容部10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过度。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具有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上述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上述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上述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上述加热装置41,使上述收容部10的温度下降。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上述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加热装置41,使收容部10的温度下降。由此,假设即使上述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206或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发生了异常,也可以使收容部10的温度下降。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具有: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对上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是否减少;以及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上述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对上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减少时,控制上述加热装置41,使上述收容装置10的温度下降。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对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减少时,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上述加热装置41,使收容装置10的温度下降。因此,由于从上述收容装置10内的被加热物出来水分而使收容装置10内的水分量增加,使对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变小时,可以使收容部10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不足。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上述控制装置100、200、300、400、500、600、700具有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上述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上述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上述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上述加热装置41,使上述收容部10的温度下降。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上述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上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上述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上述加热装置41,使上述收容部10的温度下降。由此,假设即使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或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发生了异常,也可以使收容部10的温度下降。
附图标记说明
1电饭锅主体
2盖体
3液晶显示部
4操作按钮
5显示操作部
6叉簧按键
7电源线
8被卡止部
9锁定机构
10内胆
11搅拌单元
12转动件
13A、13B第一、第二搅拌臂
15轴部
16、26弯曲面
17合叶
18A、18B前端部
19A、19B基部
21外盖
22内盖
23密封件
24驱动用电动机
25卡止部
40感应线圈用反相电路
41感应线圈
42内胆温度传感器
43盖温度传感器
100、200、300、400、500、600、700控制装置
101、201、301、401加热控制装置
102、502搅拌控制装置
104烹调菜单存储装置
105负载检测装置
106、206负载增加判断装置
107负载减少判断装置
108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
109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
110第三时间经过判断装置
111第一加热控制装置
112第二加热控制装置
113第三加热控制装置
120传感器异常判断装置
130扬声器
131扬声器控制装置
132麦克风
133声音判断装置
140完成状况修正装置

Claims (5)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装置(10),收容被加热物;
加热装置(41),对所述收容装置(10)进行加热;
搅拌装置(11、24),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搅拌;
负载检测装置(105),在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搅拌时检测对所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以及
控制装置(100),
所述控制装置(100)基于所述负载检测装置(105)检测出的对所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控制所述加热装置(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100)具有:
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对所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是否增加;以及
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所述负载增加判断装置(106)判断对所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增加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41),使所述收容装置(10)的温度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100)具有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所述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所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
所述第一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8)判断从开始所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所述第一加热控制装置(111)控制所述加热装置(41),使所述收容装置(10)的温度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100)具有:
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对所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是否减少;以及
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所述负载减少判断装置(107)判断对所述搅拌装置(11、24)施加的负载减少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41),使所述收容装置(10)的温度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100)具有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所述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所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是否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
所述第二时间经过判断装置(109)判断从开始所述被加热物的加热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时,所述第二加热控制装置(112)控制所述加热装置(41),使所述收容装置(10)的温度下降。
CN201480045501.XA 2013-08-30 2014-08-18 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05473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0110A JP5778226B2 (ja) 2013-08-30 2013-08-30 加熱調理器
JP2013-180110 2013-08-30
PCT/JP2014/071566 WO2015029825A1 (ja) 2013-08-30 2014-08-18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3033A true CN105473033A (zh) 2016-04-06
CN105473033B CN105473033B (zh) 2017-02-22

Family

ID=52586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5501.XA Active CN105473033B (zh) 2013-08-30 2014-08-18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78226B2 (zh)
CN (1) CN105473033B (zh)
WO (1) WO201502982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3837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及其烹饪温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6527A (ja) * 1998-10-16 2000-04-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ン製造機
JP2002000471A (ja) * 2000-06-26 2002-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調理器
JP2012110553A (ja) * 2010-11-26 2012-06-14 Sharp Corp 炊飯器
JP2012223494A (ja) * 2011-04-22 2012-11-15 Sharp Corp 炊飯器
CN103260479A (zh) * 2010-12-14 2013-08-21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7974A (ja) * 1997-12-26 1999-07-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6527A (ja) * 1998-10-16 2000-04-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ン製造機
JP2002000471A (ja) * 2000-06-26 2002-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調理器
JP2012110553A (ja) * 2010-11-26 2012-06-14 Sharp Corp 炊飯器
CN103260479A (zh) * 2010-12-14 2013-08-21 夏普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和电饭锅
JP2012223494A (ja) * 2011-04-22 2012-11-15 Sharp Corp 炊飯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3837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及其烹饪温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8983837B (zh) * 2017-05-31 2020-12-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烹饪器及其烹饪温度调节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47255A (ja) 2015-03-16
JP5778226B2 (ja) 2015-09-16
WO2015029825A1 (ja) 2015-03-05
CN105473033B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0716B (zh) 具有搅拌容器的电动厨房多用机及其运行方法
JPH02309132A (ja) 調理装置
US11109706B2 (en) Cooking and/or mixing device
CN105078232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JP5097244B2 (ja) 炊飯器
CN108720577A (zh) 一种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4688087A (zh) 全自动煮饭装置
CN206120079U (zh) 烹饪器具
CN104080376A (zh) 加热烹调器
CN108348085B (zh) 加热调理器
CN208463786U (zh) 料理机判沸电路、料理机加热装置及料理机
CN105473033A (zh) 加热烹调器
CN102892336A (zh) 电饭锅
CN107950075A (zh) 感应烹饪设备以及控制烹饪设备的方法
TWI624240B (zh) 加熱調理器、電腦程式產品及記錄媒體
JP6018834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04467884U (zh) 全自动煮饭装置
CN204232855U (zh) 烹饪器具
CN203964059U (zh) 微波炉
CN103519674B (zh) 感应加热煮饭器
TWI634863B (zh) 攪拌單元、加熱調理器
JP2015225768A (ja) センサ
JP2008125792A (ja) 加熱調理装置
CN110037563A (zh) 加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KR20160136242A (ko) 취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