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4850A -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4850A
CN105464850A CN201511028057.3A CN201511028057A CN105464850A CN 105464850 A CN105464850 A CN 105464850A CN 201511028057 A CN201511028057 A CN 201511028057A CN 105464850 A CN105464850 A CN 105464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housing
heating system
flowing hole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80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志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aoxin Great Fil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aoxin Great Fil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aoxin Great Fil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aoxin Great Fil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280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4850A/zh
Priority to CN202110811371.8A priority patent/CN113323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64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4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1/00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31/02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for heating
    • F02M31/12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for heating electrically
    • F02M31/135Fuel-air mix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0Starting aid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2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 F02N19/04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by heating of fluids used i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0Starting aid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2019/002Aiding engine start by acting on fu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涉及发动机的启动领域,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该燃油加热系统使发动机系统的发动机在低温下能够快速启动。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燃油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喷油嘴。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加热元件,所述壳体上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连通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的过流孔;所述加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过流孔内,用于对流经所述过流孔内的流体加热;其中,所述流体入口包括进气口和进油口;喷油嘴的出油口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油口端连接,以使所述喷油嘴的出油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油口连通。本发明的发动机系统适用于装有发动机的动力装置,如各种车辆、发电机组或轮船等。

Description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启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油加热系统及应用该燃油加热系统的发动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一般采用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汽油或柴油一般是通过石油炼制而成,为了充分利用国家煤炭资源以及使燃油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以甲醇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其中,甲醇可以由煤炭炼制而成,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其中,甲醇在低温下具有高粘度,并且甲醇具有比汽油低的挥发性,气化时需要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采用甲醇作为燃料的发动机在低温下不易启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一般设计有两套供油系统,分别为汽油供油系统和甲醇供油系统,由于汽油的挥发性较佳,在低温下易启动,故发动机一般通过汽油供油系统供油启动,在启动时甲醇供油系统关闭;在发动机通过汽油启动后,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再关闭汽油供油系统,甲醇供油系统给发动机供油,甲醇在发动机启动所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能够气化,从而使发动机正常工作。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两套供油系统的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检测两个不同燃油箱或相应的燃油箱的注入量,在续加燃油时不能弄混这两个燃油箱,操作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该燃油加热系统使发动机系统的发动机在低温下能够快速启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油加热系统,包括:
加热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加热元件,所述壳体上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连通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的过流孔;所述加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过流孔内,用于对流经所述过流孔内的流体加热;其中,所述流体入口包括进气口和进油口;
喷油嘴,其出油口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油口端连接,以使所述喷油嘴的出油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油口连通。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中,
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过流孔的连接口;
所述加热元件经由所述连接口插入所述过流孔内,且封闭所述连接口。
前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中,
所述加热元件为PTC发热体。
前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中,
所述PTC发热体的插入所述过流孔内的部分与所述过流孔的內缘轮廓相适配。
前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中,
所述加热元件的数量为多个;相应的,所述连接口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与所述加热元件的数量相等;
其中,多个所述连接口依次沿所述过流孔的中心线方向排布,且多个所述加热元件与多个所述连接口一一对应。
前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均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
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开口作为所述的流体出口,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所述的连接口;
所述第二壳体一端的开口作为所述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所述的进油口;
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另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壳体另一端的开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所述的过流孔。
前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中,
所述加热装置的流体出口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
和/或,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气口端设有第二连接法兰。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
发动机,其具有进气口;
燃油加热系统,其为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燃油加热系统,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端连接,以使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
油箱;
油泵,所述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油箱内部,所述油泵的出油口端与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喷油嘴的进油口端连接,用于将所述油箱内的燃油泵至所述喷油嘴内。
前述的发动机系统,其中,
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燃油加热系统还包括分配器;
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端通过所述分配器与所述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端连接,以使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连通。
前述的发动机系统,其中,
所述分配器的内部中空,且所述分配器上还设有连通内部的进油口和N个出油口,所述分配器的进油口端与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端连接,所述分配器的多个出油口端分别与所述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端一一对应连接,以使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连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发动机的燃油比如甲醇可以经由喷油嘴从加热装置的进油口进入过流孔内,相应的,空气可以从加热装置的进气口进入过流孔内,由于加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置于过流孔内,加热元件可以对流经过流孔的燃油以及空气一起加热,在低温环境下,燃油比如甲醇吸收热量后可以充分的挥发,并与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易点燃的混合气,该混合气从加热装置的流体出口流出,可以被传输至发动机的进气口并进入发动机内,使发动机能够轻易地启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燃油在低温下由于不易挥发导致发动机不易启动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油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装置的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系统的发动机启动控制部分的部分结构简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油加热系统与分配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燃油加热系统100,包括加热装置1和喷油嘴2。加热装置1包括壳体11和加热元件12。加热元件12设置在壳体11上。壳体11上设有流体入口111和流体出口112。壳体11内部设有连通流体入口111和流体出口112的过流孔(图中未标示),流体可以从流体入口111流入过流孔,并从流体出口112流出。加热元件12的至少一部分置于过流孔内,用于对流经过流孔内的流体加热。其中,如图2所示,流体入口111包括进气口1111和进油口1112,进气口1111用于导入空气,进油口1112用于导入燃油比如甲醇等。喷油嘴2具有进油口(图中未标示)和出油口(图中未标示)。喷油嘴2的出油口端与加热装置1的进油口端连接,以使喷油嘴2的出油口与加热装置1的进油口1112连通,从而喷油嘴2喷出的油液可以从加热装置1的进油口1112进入过流孔内。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发动机的燃油比如甲醇可以经由喷油嘴2从加热装置1的进油口1112进入过流孔内,相应的,空气可以从加热装置1的进气口1111进入过流孔内,由于加热元件12的至少一部分置于过流孔内,加热元件12可以对流经过流孔的燃油以及空气一起加热,在低温环境下,燃油比如甲醇吸收热量后可以充分的挥发,并与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易点燃的混合气,该混合气从加热装置1的流体出口112流出,可以被传输至发动机的进气口并进入发动机内,使发动机能够轻易地启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燃油在低温下由于不易挥发导致发动机不易启动的问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喷油嘴2的数量为单个,该单个喷油嘴2喷出的燃油与空气一起被过流孔内的加热元件12加热后,可以通过分配器5导入到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内。该单个喷油嘴2上可以安装电磁阀(图中未标示),以对喷油嘴2的启闭进行控制。其中,由于只采用一个喷油嘴2,使得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成本较低,并且只需要对该单个喷油嘴2的启闭进行控制,即可控制整个燃油加热系统100的燃油供给,控制较方便。
具体在实施上述燃油加热系统100的技术方案时,如图2所示,前述的壳体11上可以设有连通过流孔的连接口113。如图1所示,上述的加热元件12经由该连接口113插入过流孔内,且封闭连接口113,以防止过流孔内的流体从连接口113溢出。其中,加热元件12上可以设有连接部(图中未标示),加热元件12通过该连接部与壳体11连接,该连接部可以为焊接在加热元件12上的连接板等,连接板与壳体11通过螺栓固定,带有可拆装的技术效果,以方便加热元件12的维修和更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上述的加热元件12可以为PTC发热体。PTC发热体又叫PTC加热器,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PTC发热体由镀锌外压板、不锈钢波纹状弹簧片、镀锌内压板、单层铝散热件、ptc发热片、双层铝散热件、镀镍铜电极端子和pps高温塑胶电极护套所组成。该产品由于采用u型波纹状散热片,提高了散热率,且综合了胶粘和机械式的优点,并充分考虑到ptc发热件在工作时的各种热、电现象,其结合力强,导热、散热性能优良,效率高,安全可靠。该类型PTC加热器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它的一大突出特点在于安全性能上,PTC加热器在工作时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从而没有明火,当燃料比如甲醇从PTC加热器上经过时不会点燃,安全性能较高。
进一步的,上述PTC发热体的插入过流孔内的部分的外形尺寸与过流孔的內缘轮廓相适配,比如若过流孔的內缘轮廓呈方形形状,则PTC发热体的插入过流孔内的部分也呈方形形状,或者两者均呈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等,以使PTC发热体在过流孔的截面上能够完全填充过流孔,以对流经过流孔的流体比如甲醇燃料充分加热,使甲醇受热后能够充分气化。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加热元件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相应的,上述供加热元件12插入的连接口113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与加热元件12的数量相等。其中,该多个连接口113依次沿过流孔的中心线方向排布,且多个加热元件12与多个连接口113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加热元件12分别经由相应的连接口113插入过流孔内,并且加热元件12沿过流孔的中心线方向排布,从而当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气沿过流孔流动时,可以被多个加热元件12依次加热,从而使燃油的气化更加充分,进而当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气进入发动机内时更易起火点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2所示,前述的壳体11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两者均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第一壳体101一端的开口作为前述的流体出口112,第一壳体101上设有前述的连接口113。第二壳体102一端的开口作为前述的进气口1111,第二壳体102上还设有前述的进油口1112。第一壳体101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02的另一端连接,以使第一壳体101另一端的开口与第二壳体102另一端的开口连通。其中,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内部形成的过流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壳体11分成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两个部分,使得壳体11的加工较方便。并且由于第二壳体102上同时设有进气口1111和进油口1112,当第二壳体102与第一壳体101连接时,可以实现进气口1111和进油口1112同时与过流孔连通的技术效果。
上述第一壳体101的另一端与第二壳体102的另一端可以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法兰和螺栓等实现可拆装连接,以方便组装和维修。其中,具体的设置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进行选取,在此不再赘述。
前述加热装置1的流体出口112端可以设有第一连接法兰,以与外部部件比如传输管或分配器5等实现可拆装连接的技术效果。同样的,加热装置1的进气口端可以设有第二连接法兰,以与外部部件比如进气管等实现可拆装连接的技术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燃油加热系统100中所使用的燃油可以为甲醇或柴油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甲醇或柴油等仅为示例,并不用于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限制,其它类型的燃油也均适用。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图中未标示)、燃油加热系统、油箱3以及油泵4。其中,燃油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和喷油嘴。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加热元件,壳体上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壳体内部设有连通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的过流孔;加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置于过流孔内,用于对流经过流孔内的流体加热;其中,流体入口包括进气口和进油口;喷油嘴的出油口端与加热装置的进油口端连接,以使喷油嘴的出油口与加热装置的进油口连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燃油加热系统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燃油加热系统100的结构,具体的实现和工作原理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发动机系统的技术方案中,发动机具有进气口(图中未标示),燃油加热系统100的流体出口端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端连接,以使燃油加热系统100的流体出口112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其中,加热装置1的流体出口端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端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传输管等连接,具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设置。油泵4的进油口连通油箱3内部,比如可以通过传输管与油箱3的内部连通。油泵4的出油口端与燃油加热系统100的喷油嘴2的进油口端连接,用于将油箱3内的燃油泵4至喷油嘴2内。
上述发动机系统的发动机的启动过程如下:首先油泵4将油箱3内的燃油比如甲醇泵至喷油嘴2内;然后喷油嘴2将燃油从加热装置1的进油口1112喷射至过流孔内,外部空气也从加热装置1的进气口1111进入过流孔内,空气和燃油形成的混合气体一起流经过流孔,并被过流孔的加热元件12加热,燃油受热后充分气化;被加热后的混合气体从加热装置1的流体出口112流入发动机的进气口内,混合气体在发动机内点火,并启动发动机。
其中,由于空气和燃油形成的混合气体在进入发动机前就已经被加热装置1预热,并且燃油得到充分气化,从而即使在低温环境下发动机也可以轻易被启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发动机的进气口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1的正整数。如图5所示,前述的燃油加热系统100还包括分配器5。燃油加热系统100的流体出口端通过该分配器5与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端连接,以使燃油加热系统100的流体出口112与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连通,从而使从燃油加热系统100的流体出口112流出的混合气可以进入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内。
其中,如图6所示,上述分配器5的内部中空,且分配器5上还设有连通内部的进油口51和N个出油口52。分配器5的进油口端与燃油加热系统100的流体出口端连接,分配器5的多个出油口端分别与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端一一对应连接,以使燃油加热系统100的流体出口112与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系统可以适用于装有发动机的动力装置,如各种车辆、发电机组或轮船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车辆、发电机组或轮船等仅为示例,并不用于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油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加热元件,所述壳体上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连通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的过流孔;所述加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过流孔内,用于对流经所述过流孔内的流体加热;其中,所述流体入口包括进气口和进油口;
喷油嘴,其出油口端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油口端连接,以使所述喷油嘴的出油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油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过流孔的连接口;
所述加热元件经由所述连接口插入所述过流孔内,且封闭所述连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元件为PTC发热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PTC发热体的插入所述过流孔内的部分与所述过流孔的內缘轮廓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元件的数量为多个;相应的,所述连接口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与所述加热元件的数量相等;
其中,多个所述连接口依次沿所述过流孔的中心线方向排布,且多个所述加热元件与多个所述连接口一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两者均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
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开口作为所述的流体出口,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所述的连接口;
所述第二壳体一端的开口作为所述的进气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所述的进油口;
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另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壳体另一端的开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所述的过流孔。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的流体出口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
和/或,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气口端设有第二连接法兰。
8.一种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其具有进气口;
燃油加热系统,其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加热系统,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端连接,以使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
油箱;
油泵,所述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油箱内部,所述油泵的出油口端与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喷油嘴的进油口端连接,用于将所述油箱内的燃油泵至所述喷油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燃油加热系统还包括分配器;
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端通过所述分配器与所述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端连接,以使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器的内部中空,且所述分配器上还设有连通内部的进油口和N个出油口,所述分配器的进油口端与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端连接,所述分配器的多个出油口端分别与所述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端一一对应连接,以使所述燃油加热系统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多个进气口连通。
CN201511028057.3A 2015-12-30 2015-12-30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Pending CN1054648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8057.3A CN105464850A (zh) 2015-12-30 2015-12-30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CN202110811371.8A CN113323777A (zh) 2015-12-30 2015-12-30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8057.3A CN105464850A (zh) 2015-12-30 2015-12-30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1371.8A Division CN113323777A (zh) 2015-12-30 2015-12-30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4850A true CN105464850A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0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8057.3A Pending CN105464850A (zh) 2015-12-30 2015-12-30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CN202110811371.8A Pending CN113323777A (zh) 2015-12-30 2015-12-30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1371.8A Pending CN113323777A (zh) 2015-12-30 2015-12-30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4648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626A (zh) * 2020-06-24 2020-10-13 北京高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体加热锅炉及其点火方法
CN112253342A (zh) * 2020-09-30 2021-01-2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启动预热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0134A (ja) * 2005-03-14 2006-09-21 Hitachi Ltd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201037442Y (zh) * 2006-12-14 2008-03-19 菲利普斯&坦洛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机的加热器和进气组件
CN201635876U (zh) * 2010-04-25 2010-11-17 姜忠扬 加热装置
EP2487359A1 (en) * 2011-02-11 2012-08-15 Magneti Marelli Sistemas Automotivos Indústria e Comércio Ltda. Fuel heater set with fuse effect
CN102734017A (zh) * 2012-06-27 2012-10-17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V型柴油机用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CN202991317U (zh) * 2012-11-29 2013-06-12 浙江康思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料加热装置
CN103939254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柴油机燃油电气水联合加热系统
CN203813975U (zh) * 2014-05-08 2014-09-03 南京朗劲风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ptc陶瓷加热器
CN205243688U (zh) * 2015-12-30 2016-05-18 北京高鑫伟业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06168U (zh) * 2010-01-27 2010-10-13 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新型结构的发动机进气加热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0134A (ja) * 2005-03-14 2006-09-21 Hitachi Ltd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201037442Y (zh) * 2006-12-14 2008-03-19 菲利普斯&坦洛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机的加热器和进气组件
CN201635876U (zh) * 2010-04-25 2010-11-17 姜忠扬 加热装置
EP2487359A1 (en) * 2011-02-11 2012-08-15 Magneti Marelli Sistemas Automotivos Indústria e Comércio Ltda. Fuel heater set with fuse effect
CN102734017A (zh) * 2012-06-27 2012-10-17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V型柴油机用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CN202991317U (zh) * 2012-11-29 2013-06-12 浙江康思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料加热装置
CN103939254A (zh) * 2013-01-18 2014-07-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柴油机燃油电气水联合加热系统
CN203813975U (zh) * 2014-05-08 2014-09-03 南京朗劲风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ptc陶瓷加热器
CN205243688U (zh) * 2015-12-30 2016-05-18 北京高鑫伟业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5626A (zh) * 2020-06-24 2020-10-13 北京高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体加热锅炉及其点火方法
CN112253342A (zh) * 2020-09-30 2021-01-2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启动预热控制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3777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5743A (zh) 用于燃油喷射系统的预热装置
CN110062844A (zh) 用于将流体混合到内燃机的燃烧用空气中的设备
CN204646487U (zh) 一种柴油机恒温供油装置
CN102606356A (zh) 一种水包油型加热器油箱
CN101876286A (zh) 发动机燃料汽化管理系统
CN105464850A (zh)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US20080314370A1 (en) Vehicle fuel preheater
CN105464849A (zh)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US20100288245A1 (en) Fuel conservation device
CN205315187U (zh)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CN201264789Y (zh) 直接加热型内置式沥青运输罐式集装箱
CN205315156U (zh)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CN205243688U (zh)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RU174225U1 (ru) Бак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дизельным двигателем
CN208310929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供油系统预热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03374417U (zh) 气化循环式汽车发动机预热器
CN205243687U (zh)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CN201074827Y (zh) 重油燃烧供油加热系统
CN205243686U (zh) 燃油加热系统及发动机系统
CN204003213U (zh) 一种柴油机喷油泵燃油加热节油装置
RU186979U1 (ru) Бак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дизельным двигателем
CN103835844A (zh) 一种水暖式燃油加热装置
CN106089538A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的冷启动系统
CN206448891U (zh) 油箱油路调节装置、柴油油箱及柴油车
CN108708805A (zh) 一种简易的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预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2600 area a, 3rd floor, building 1, Xiandao company yard, No.36 Jinyua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Gaoxin Weiy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6, Jinyuan Road, Dax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2628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GAOXIN GREAT FILTER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