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4251B -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4251B
CN105454251B CN201410465263.XA CN201410465263A CN105454251B CN 105454251 B CN105454251 B CN 105454251B CN 201410465263 A CN201410465263 A CN 201410465263A CN 105454251 B CN105454251 B CN 105454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gicidal composition
alkyl
composition
compoun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52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4251A (zh
Inventor
兰杰
李志念
司乃国
李慧超
孙芹
陈宣明
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52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4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4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4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4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组合物为A、B两种活性组分;其中,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00~100:1;组分A选自如下通式所示的化合物:

Description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专利WO2011116671“一种取代二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中报道了如下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对多种真菌病害具有很好的活性。
其中,R1=H、R2=Cl、R3=NO2、R4=R8=Cl、R5=R7=H、R6=NO2的化合物A1(WO2011116671中化合物43)对多种病害具有很好的活性。
恶唑类杀菌剂如乙烯菌核利、甲菌利、乙菌利等对多种作物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经过十几年连续重复使用和灰霉病菌繁殖快、遗传变异大,导致大部分药剂的效果很差。杀菌剂使用历史表明,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类药剂,尤其是作用位点单一的药剂,极易使病害的部分菌株产生抗药性,而使药效明显下降。通过将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组合使用,能有效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发挥组合药剂的增效作用,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含有A、B两种活性组分,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00~100:1;
组分A选自如下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
R1选自氢、C1-C12烷基、C3-C12环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氨基羰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氨基硫基、C2-C12二烷基氨基硫基或CO-X-CO2R9,其中X选自(CHR9)n、CR9=CR10或C6H4,n=1-6;
R2选自卤素、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磺酰基、C3-C12环烷基、C2-C12二烷基氨基、C3-C12烯氧基、卤代C3-C12烯氧基、C3-C12炔氧基、卤代C3-C12炔氧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羰基氨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下述基团:芳氧基、芳氨基、芳甲基氧基、芳甲基氨基、杂芳基氧基或杂芳基氨基,且当取代基的个数大于1时,R11可相同或不同;
R3选自氢、卤素、硝基、氰基、C(=O)NR9R10、C(=S)NR9R10、C1-C12烷基氨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或C1-C12烷基磺酰基;
R4、R8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O)NR9R10、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下述基团:芳基、芳甲基、芳氧基、芳氨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基氨基羰基或杂芳基氧基,且当取代基的个数大于1时,R11可相同或不同;
R5、R7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C(=O)NR9R10、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氨基、卤代C1-C12烷基氨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氨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下述基团:芳基、芳甲基、芳氧基、芳氨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基氨基羰基或杂芳基氧基,且当取代基的个数大于1时,R11可相同或不同;
R6选自氢、卤素、氰基、硝基、羧基、C(=O)NR9R10、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2-C12烯基、C2-C12炔基、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11取代的下述基团:芳基、芳甲基、芳氧基、芳氨基、芳基羰基、芳甲基羰基、芳氧基羰基、芳基氨基羰基或杂芳基氧基,且当取代基的个数大于1时,R11可相同或不同;
但是,R4、R5、R6、R7、R8不同时选自H;
R9、R10可相同或不同,分别选自氢或C1-C6烷基;
R11选自卤素、硝基、氰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3-C6烯氧基、卤代C3-C6烯氧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C3-C6炔氧基、卤代C3-C6炔氧基、卤代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氨基、C2-C8二烷基氨基、C1-C6烷基羰基氨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氨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或卤代C1-C6烷基氨基羰基;
或通式I化合物的盐。
组分B选自恶唑类的杀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较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上述杀真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通式I中R1=H、R2=Cl、R3=NO2、R4=R8=Cl、R5=R7=H、R6=NO2的化合物A1。
活性组分B选自恶唑类杀菌剂;所述的恶唑类杀菌剂选自啶菌恶唑B1、乙烯菌核利B2、甲菌利B3或乙菌利B4(这些杀菌剂样品可从市场购得)。并且结构式如下表: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A1;活性组分B选自恶唑类杀菌剂;所述的恶唑类杀菌剂选自啶菌恶唑B1或乙烯菌核利B2;A、B两种活性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0~50:1。
本发明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化合物A1;活性组分B选自恶唑类杀菌剂;所述的恶唑类杀菌剂选自啶菌恶唑B1;所述A、B两种活性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20~4:1。
本发明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对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尤其是果树(桃、柑橘等)、藤蔓植物(葡萄)、瓜菜类(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花椰菜、大蒜、韭菜、洋葱、草莓、辣椒、菜豆、豌豆、蚕豆)、经济作物(大豆、花生、油菜、向日葵)等灰霉病、菌核病、核腐病、白绢病、白斑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本发明杀真菌组合物特别适合防治下列植物病害:桃核腐病、黄瓜菌核病、西瓜菌核病、豌豆菌核病、蚕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花生菌核病、油菜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菜豆菌核病、葡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茄子灰霉病、西葫芦灰霉病、花椰菜灰霉病、大蒜灰霉病、韭菜灰霉病、洋葱灰霉病、草莓灰霉病、辣椒灰霉病、柑橘病白绢病、桑白绢病、大白菜白斑病、甘蓝白斑病、油菜白斑病等。
根据农作物病害的发生程度,本发明组合物在农作物种植区域的使用浓度为5~1500mg/L(有效成分含量,下同),优选50~1000mg/L。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该组合物作为杀真菌剂的用途。所述杀真菌组合物作为有效成分,杀真菌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5%。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组合物防治有害真菌的使用方法。组分A和至少一种组分B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合适配比预先配制好或在使用现场配制、或者将两组分单独依次使用,均呈现出显著的防病效果。
本发明组合物可制成含有0.1~95%(重量)活性组分的制剂,优选含有5~80%(重量)活性组分的制剂。
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可加工成直接使用或兑水后使用的水性或油性悬浮液,粉末、颗粒物等多种剂型。上述各种制剂均可用已知方式配制。例如将活性组分与溶剂和/或载体混合而制备,若需要,可加入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等助剂以及表面活性剂。这些制剂包括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如可分散液剂(DC)、水乳剂(EW)、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G)、可湿性粉剂(WP)等常见的农药剂型。
合适的溶剂或助剂主要为水、苯、二甲苯、甲苯、烷基苯、脂肪族烃、醇类、酯类、酮类,还有植物油和甲基溶纤维等。同时,不同液体的混合物也是适用的。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萘磺酸、苯酚磺酸、二丁基萘磺酸的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和铵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等。
合适的湿润剂为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等。
部分制剂的制备实例列举如下,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即为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中的二苯胺类化合物A1与恶唑类B,A、B两种活性组分之间的适宜配比如前所述。
悬浮剂(SC)
在搅拌的球磨机中,加入已粉碎的20%组合物活性组分,5%份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0.08%黄原胶,0.1%白碳黑,4.0%农乳0201B,4%乙二醇,少许消泡剂,最后用水补足至100%,制得细碎活性组分悬浮剂。用水稀释得到悬浮液,用于茎叶喷雾或土壤浇灌。
水分散粒剂(WG)
将已细碎研磨的50%组合物活性组分,12%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2%聚乙烯吡咯烷酮,烷10%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2.8%酚醛树脂,23.2%石膏混合,借助挤出机、喷雾塔、流化床,制成水分散性或水溶性颗粒剂。用水稀释得到分散体或溶液,用于茎叶喷雾或土壤浇灌。
可湿性粉剂(WP)
将40%组合物活性组分在转子-定子研磨机中研磨并加入1.8%月桂醇硫酸钠、10%白碳黑、8%木质素磺酸钠、6%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4.2%轻质碳酸钙,制成粉末状制剂。用水稀释得到分散体或溶液,用于茎叶喷雾或土壤浇灌。
另外,多种类型的油、湿润剂、辅助剂、除草剂、杀真菌剂、其它农药可加入本发明组合物中。这些成分通常与本发明组合物以1:30~30:1的重量比混合。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提高对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本发明是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组合使用,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在农业生产上,将两种杀菌剂按照本发明提出的适宜比例一起使用,也可达到省工省时的效果。
本发明以含有通式I所示的取代二苯胺类化合物为活性组分之一与恶唑类的杀菌剂为活性组分的杀真菌组合物适宜的混配比例,得到了一种具有突出增效作用的杀真菌组合物,杀真菌组合物,发挥其增效作用,以提高对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并降低组合物使用剂量,更重要的是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组合使用,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合物对有害真菌的协同增效作用可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此。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即为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中的二苯胺类化合物之一的化合物A1与恶唑类部分杀菌剂B。
其中,化合物A1可根据专利WO2011116671“一种取代二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中的记载获得。
测试方法及评价方法如下:
待测活性样品分别为化合物A1、啶菌恶唑B1、乙烯菌核利B2、甲菌利B3、乙菌利B4;化合物A1与啶菌恶唑B1;化合物A1与乙烯菌核利B2;化合物A1与乙甲菌利B3;化合物A1A与乙菌利B4。
具体方式:
将活性样品用丙酮溶解(丙酮量与喷液量的体积比等于或小于0.05),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待测液,另按设定比例配制组合物的待测液。在作物喷雾机上,将上述待测液喷施于病害寄主植物上,24小时后进行病害接种。依据病害特点,将需要控温保湿培养的病害植物接种后放在气候室中培养,待病害完成侵染后,移入温室培养。待对照充分发病后,测定病原物侵染作物叶面积百分数,使用Abbot公式计算,即得到观察效力(W):
W=(1-α/β)×100
式中:
α:处理作物的真菌侵染百分数;
β:未处理(空白对照)作物的真菌侵染百分数;
效力为“0”表示处理作物的侵染水平与未处理对照作物的侵染水平相同;效力为“100”表示处理作物未受侵染。
组合物的预期效力(计算效力)使用Colby公式(见R.S.Colby,杂草(Weeds),1967,15,20-22)确定,并与观察效力比较。
E=X+Y–XY/100
式中:
E:使用浓度为a和b的活性组分A和B的组合物时的预期效力(以下各表中的计算效力),以未处理对照的%表示;
X: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效力,以未处理对照的%表示;
Y: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效力,以未处理对照的%表示。
当观察效力值大于计算效力值时,表示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当观察效力值等于计算效力值时,表示组合物为加合作用;当观察效力值小于计算效力值时,表示组合物为拮抗作用。
实施例1 防治番茄灰霉病试验
将品种为“毛粉-402”的盆栽四叶期番茄苗用活性组分的水溶液(浓度如下所述)喷雾处理,24小时后,将番茄灰霉病孢子悬浮液接种在番茄叶片上,然后置于温度为18±1℃和相对湿度为90±5%的气候室中培养,3天后测定叶片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各单独的活性组分及本发明组合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活性数据结果见表1和表2。
结果显示,组合物的观察效力值均大于计算效力值,组合物在试验配比范围内表现为增效作用。
表1 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表2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实施例2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试验
本试验采用含毒介质法,即按设计浓度,将样品加入到已融化的PDA培养基中,制成含毒平板,然后接种向日葵菌核病菌,并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4±1℃培养。3天后,测量菌落直径,用下式计算抑菌率,得到观察效力。组合物互作关系分析采用前面所述的Colby公式。各单独的活性组分及本发明组合物对向日葵菌核病的活性数据结果见表3和表4。
结果显示,组合物的观察效力值均大于计算效力值,组合物在试验配比范围内表现为增效作用。
表3 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表4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实施例3 防治大白菜白斑病试验
将品种为“京冠一号”的盆栽四叶期小白菜苗用活性组分的水溶液(浓度如下所述)喷雾处理,24小时后,将大白菜白斑病孢子悬浮液接种在小白菜叶片上,然后置于温度为20±1℃和相对湿度为90±5%的气候室中培养,3天后测定叶片上病菌侵染的发展程度。各单独的活性组分及本发明组合物对大白菜白斑病的活性数据结果见表5和表6。
结果显示,组合物的观察效力值均大于计算效力值,组合物在试验配比范围内表现为增效作用。
表5 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表6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实施例4 防治桃褐腐病试验
本试验采用孢子萌发法,即按设计浓度,取高浓度药液与孢子悬浮液混合,得到药剂--孢子悬液,并加入96孔培养板中,然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1℃±1℃),4h后进行调查。根据下式得到组合物和各单独的活性组分的孢子萌发抑制率。组合物互作关系分析采用前面所述的Colby公式。各单独活性组分及本发明组合物防治桃核腐病的活性数据结果见表7和表8。
结果显示,组合物的观察效力值均大于计算效力值,组合物在试验配比范围内表现为增效作用。
表7 单独活性组分的活性
表8 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

Claims (5)

1.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为A、B两种活性组分;
组分A选自通式中R1=H、R2=Cl、R3=NO2、R4=R8=Cl、R5=R7=H、R6=NO2的化合物A1
活性组分B恶唑类杀菌剂选自啶菌恶唑B1、乙烯菌核利B2、甲菌利B3或乙菌利B4;
化合物A1和啶菌恶唑B1的重量比为4:1-1:32;
化合物A1和乙烯菌核利B2的重量比为4:1-1:32;
化合物A1和甲菌利B3的重量比为1:5-1:20;
化合物A1和乙菌利B4的重量比为4:1-1:32。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杀真菌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治植物病原性真菌病害的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作为有效成分,杀真 菌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0.1~9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杀真菌组合物配制成可分散液剂、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杀真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灰霉病、菌核病、核腐病、白绢病或白斑病。
CN201410465263.XA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Active CN105454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5263.XA CN105454251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5263.XA CN105454251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4251A CN105454251A (zh) 2016-04-06
CN105454251B true CN105454251B (zh) 2018-07-03

Family

ID=5559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5263.XA Active CN105454251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425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5706A1 (en) * 2003-05-02 2007-07-05 Wolfram Andersch Active substance combinations that have nemticidal, insecticidal, and fungicidal properties and are based on trifluorobutenyl compounds
CN102199095A (zh) * 2010-03-22 2011-09-28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代二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548847A (zh) * 2013-10-25 2014-02-05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63946A (zh) * 2013-11-19 2014-02-12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55706A1 (en) * 2003-05-02 2007-07-05 Wolfram Andersch Active substance combinations that have nemticidal, insecticidal, and fungicidal properties and are based on trifluorobutenyl compounds
CN102199095A (zh) * 2010-03-22 2011-09-28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代二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548847A (zh) * 2013-10-25 2014-02-05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63946A (zh) * 2013-11-19 2014-02-12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4251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6349B (zh) 含戊唑醇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2106355B (zh) 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1953352B (zh) 含唑胺菌酯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4542645B (zh) 一种含啶磺草胺、炔草酯和氯氟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
CN108902142A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苗圃绿篱专用除草剂
CN103548847B (zh)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36036B (zh)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542585A (zh) 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889078A (zh) 一种双活性组分的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311746C (zh) 氟吗啉与烯肟菌酯及含有增效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28035B (zh) 一种含双草醚与噁嗪草酮的除草组合物
CN105454251B (zh)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542659A (zh) 一种含吡噻菌胺杀菌剂的杀真菌组合物和应用
CN103563946B (zh) 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318865A (zh) 克菌丹和呋吡菌胺复配的农药组合物
CN103053606B (zh) 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3385249B (zh) 氟吗啉与咪鲜胺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5724398B (zh)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704237B (zh) 一种含吡唑类化合物与咪唑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5394061B (zh)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4522037B (zh) 一种杀菌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232217A (zh) 一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66961B (zh) 一种含吡唑类化合物与咪唑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3053563B (zh) 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CN103053582B (zh) 一种含唑菌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