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5879B - 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5879B
CN105445879B CN201610022615.3A CN201610022615A CN105445879B CN 105445879 B CN105445879 B CN 105445879B CN 201610022615 A CN201610022615 A CN 201610022615A CN 105445879 B CN105445879 B CN 105445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ontact pin
optical fiber
disk
connect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26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5879A (zh
Inventor
程淑玲
宋宁
朱丽丽
肜云
黄美金
阮盼
王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226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5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5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5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5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5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71Terminating devices ; Cable c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涉及光纤配线领域,应用于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光纤配线系统中,该系统包括多个光纤配线模块和上层控制系统,光纤配线模块包括多个标准光纤适配器和光纤连接器插头;该装置包括多个端口卡座、端口电路板和1块桥接组件;每个端口卡座通过1块端口电路板与桥接组件相连;端口电路板用于为上层控制系统和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电子标签载体之间提供电路通道,并提供LED灯指示、过压保护等功能;桥接组件用于为上层控制系统传输电路信号。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光纤配线模块,制备成本较低,不仅安装比较容易,安装效率较高,而且易于更换部件,施工时间较短。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配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纤配线领域,对传统ODN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多,对ODN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传统方式一般为:在光纤配线设备(例如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等)中的光纤配线模块内安装一块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板,在PCB板上增加电信号来实现光纤连接状态的指示、同时不中断光纤业务的传输。
但是,采用上述方式对ODN进行智能化改造存在以下缺陷:
PCB板的体积较大,在光纤配线模块内会占用较多的空间。与此同时,因为ODN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光纤配线模块的尺寸、以及各个光纤端口的间距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光纤配线模块的光纤端口到上盖板以及支撑板的厚度均有所不同。有鉴于此,不同类型的光纤配线模块需要采用不同形态的PCB板进行适配。不同形态的PCB板制备时不仅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制备成本较高,而且不同形态的PCB板安装方式不同,安装效率较低,安装后也不易更换部件,安装方式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光纤配线模块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本发明的制备成本较低,不仅安装比较容易,安装效率较高,而且易于更换部件,施工时间较短。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应用于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光纤配线系统,光纤配线系统包括多个光纤配线模块和上层控制系统,1个光纤配线装置与1个光纤配线模块配合使用,光纤配线模块包括多个标准光纤适配器,每个标准光纤适配器对应1个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连接器插头上配置有携带电子标签信息的电子标签载体;
所述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包括多个固定标准光纤适配器的端口卡座、与端口卡座数量相同的端口电路板和1块桥接组件;每个端口卡座通过1块端口电路板与桥接组件相连;
每块所述端口电路板上均设置有瞬变电压处理单元、端口灯单元、端口标签接口单元和桥接接口单元;1块端口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
所述瞬变电压处理单元包括具有瞬变电压抑制功能的IC芯片;瞬变电压处理单元用于:抑制端口电路板上的浪涌脉冲电压和电流;
所述端口灯单元包括端口灯,端口灯单元用于:通过端口灯不同的状态区分光纤端口的操作方式;
所述盘灯单元包括盘灯,盘灯单元用于:通过盘灯不同的状态区分光纤配线模块的状态;
所述盘标签存储单元包括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IC芯片,盘标签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光纤配线模块的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端口标签接口单元包括端口母座插接件,端口母座插接件用于与对应光纤连接器的公座插接件对接;端口标签接口单元用于:在光纤端口和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传输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桥接接口单元包括桥接母座插接件,桥接母座插接件用于与桥接组件通信;桥接接口单元用于:在端口电路板和桥接组件之间传输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端口灯信息、盘灯和盘标签选址信息;
所述桥接组件包括端口侧插接组件、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第四连接线、第五连接线和管理侧插接件,端口侧插接组件包括与桥接接口单元的桥接母座插接件数量相同的桥接公座插接件,每个桥接公座插接件与1个桥接母座插接件对接;每个桥接公座插接件内均设置有第一端口插针、第二端口插针、第三端口插针和第四端口插针;与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对应的桥接公座插接件内还设置有第五端口插针;
管理侧插接件用于与上层控制系统通信;管理侧插接件内设置有:
与所有第一端口插针一一对应的第一管理插针,每根第一端口插针通过1根第一连接线与1根第一管理插针相连;第一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光纤端口选址信息,通过第一连接线传输至第一端口插针;
1根第二管理插针,每根第二端口插针各通过1根第二连接线与第二管理插针相连;第二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通过第二连接线传输至第二端口插针;
1根第三管理插针,每根第三端口插针各通过1根第三连接线与第三管理插针相连;第三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端口灯信息,通过第三连接线传输至第三端口插针;
1根第四管理插针,每根第四端口插针各通过1根第四连接线与第四管理插针相连;第四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地线信息,通过第四连接线传输至第四端口插针;
1根第五管理插针,与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对应的桥接公座插接件内的第五端口插针,通过1根第五连接线与第五管理插针相连;第五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盘灯和盘标签选址信息,通过第五连接线传输至第五端口插针;
相邻桥接公座插接件的第二端口插针之间互通、第三端口插针之间互通、第四端口插针之间互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端口电路板的顶部开有若干固定孔;所述端口卡座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正面垂直设置有若干电路板固定柱,每个电路板固定柱均与1个固定孔结合,支撑板的反面设置有适配器卡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端口电路板相对的两侧开有缺口,支撑板的正面与每块缺口对应之处均设置有电路板定位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端口卡座的支撑板、电路板固定柱、电路板定位块和适配器卡座均采用塑料材质,电路板固定柱采用热熔工艺熔接在端口电路板的固定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路板固定柱的数量为3个,形状为圆柱体,3个电路板固定柱呈三角形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适配器卡座适用于单联的FC、LC和SC类型的光纤适配器、以及双联的LC和SC类型光纤适配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端口电路板的端口灯单元位于端口电路板的正面前端,所述盘灯单元与端口灯单元并排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端口电路板的端口灯和盘灯均采用贴片式LED灯,端口灯和盘灯的颜色不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和未设置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的颜色不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第四连接线和第五连接线的颜色均不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与传统的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光纤系统和光纤配线设备相比,本发明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将体积较大的PCB板替换为体积小巧的端口卡座、端口电路板和桥接组件,通过端口电路板和桥接组件实现电连接,不仅不需要区分配线盘,仅需标准的光纤适配器即可,而且无需考虑光纤配线模块的厚度、形状尺寸、光纤端口间距等因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光纤配线模块,其制备成本较低,不仅安装比较容易,安装效率较高,而且易于更换部件,施工时间较短。综上所述,本发明用于ODN新建网络和现网改造等多种应用场景时,能够在不中断光纤业务的传输的前提下,易于实现对ODN新建网络以及改造网络的智能化升级。
(2)本发明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使用时,光纤配线装置的电子标签读写、工单处理、资源采集、告警处理、接口协议处理等较复杂功能集中在上层控制系统来实现,简化了处于底层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和光纤配线模块的功能,进而无需配置数量较多且功能复杂的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底层功能。对于每个光纤端口而言,仅采用体积小巧的端口电路板即可配合完成底层功能。有鉴于此,本发明能够对现有光纤配线网络实现不断网的智能化平滑升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端口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端口电路板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桥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进行集中管理时流程示意图。
图中:1-电路板固定柱,2-支撑板,3-适配器卡座,4-电路板定位块,5-管理侧插接件,6-桥接公座插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应用于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光纤配线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多个光纤配线模块和上层控制系统)中,一个光纤配线装置与一个光纤配线模块配合使用。光纤配线模块包括多个标准光纤适配器,每个标准光纤适配器对应1个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连接器插头上配置有电子标签载体(用于携带电子标签信息)。
参见图1所示,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包括多个固定标准光纤适配器的端口卡座(端口卡座使用时附着在标准光纤适配器上)、与端口卡座数量相同的端口电路板和1块桥接组件。端口卡座为端口电路板的结构支撑件,每个端口卡座通过1块端口电路板与桥接组件相连,端口电路板用于为上层控制系统和光纤连接器插头上的电子标签载体之间提供电路通道,并提供LED灯指示、过压保护等功能。桥接组件使用时与上层控制系统相连,桥接组件用于为上层控制系统传输电路信号。
参见图2所示,端口卡座包括与端口电路板的形状相同的支撑板2(均可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支撑板2使用时覆盖于标准光纤适配器上,端口电路板通过支撑板2安装。端口电路板的顶部开有若干固定孔;支撑板2的正面垂直设置有若干电路板固定柱1,每个电路板固定柱1均与1个固定孔紧密结合,支撑板2的反面设置有2个适配器卡座3。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固定柱1的数量为3个,形状为圆柱体,3个电路板固定柱1呈三角形分布,以此保证安装端口电路板时能达到最稳固的状态。
端口电路板相对的两侧开有缺口,支撑板2的正面与每块缺口对应之处均设置有电路板定位块4,进一步保证端口电路板牢固地与端口卡座固定。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上的适配器卡座3能够适配于单联的FC(圆型带螺纹)、LC(小型卡接式方型)和SC(卡接式方型)类型的光纤适配器、以及双联的LC和SC类型光纤适配器。
端口卡座的支撑板2、电路板固定柱1、电路板定位块4和适配器卡座3均可为塑料材质,电路板固定柱1为塑料材质时,电路板固定柱1采用热熔工艺熔接在端口电路板的固定孔内。
参见图3所示,每块端口电路板上均设置有瞬变电压处理单元、端口灯单元、端口标签接口单元和桥接接口单元等;1块端口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
瞬变电压处理单元包括具有瞬变电压抑制功能的IC芯片和相关外围电路组成,瞬变电压处理单元用于抑制端口电路板上的浪涌脉冲电压和电流,以对电路进行良好的保护。
端口灯单元包括端口灯和相关外围电路,端口灯单元用于:通过端口灯不同的状态(常亮、快闪、慢闪、熄灭等),区分光纤端口的不同操作方式,例如端口等待现场操作、端口告警指示、端口本端或对端定位指示、端口无操作无告警等。端口灯单元位于端口电路板正面的前端处,以便维护人员精确识别端口灯的状态,从而实施正确的施工操作。
盘灯单元包括盘灯和相关外围电路,盘灯单元用于:通过盘灯不同的状态区分光纤配线模块的状态(例如盘灯常亮代表正常工作、快闪代表告警等)。盘灯单元与端口灯单元并排设置,以便维护人员快速通过盘灯单元的状态了解光纤配线模块的工作状况。
端口灯和盘灯均可采用贴片式LED灯,颜色可以为绿色、红色等,端口灯和盘灯的颜色不同,以示区分。
盘标签存储单元包括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IC芯片和相关外围电路,盘标签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光纤配线模块的电子标签信息。
端口标签接口单元包括端口母座插接件和相关外围电路,端口母座插接件使用时与对应光纤连接器的公座插接件对接;端口标签接口单元用于:在光纤端口和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传输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
桥接接口单元包括桥接母座插接件和相关外围电路,桥接组件上设置有桥接公座插接件6,桥接母座插接件与桥接公座插接件6对接。桥接接口单元用于:在端口电路板和桥接组件之间传输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端口灯信息、盘灯和盘标签选址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光纤配线模块有12或24个光纤端口,本发明实施例中每块端口电路板对应1个光纤端口,仅在与最末端(例如第12或24个)的光纤端口对应的端口电路板上设置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端口电路板按是否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区分为2种,2种端口电路板可采用两种颜色接近的阻焊油墨(例如灰色、灰白色等)涂覆在基板表面,以示区分。
上述将端口电路板进行不同配置的方式不仅节省了制造成本,而且简易可行,便于施工维护,有效降低了光纤配线网络的改造成本。
参见图4所示,桥接组件包括端口侧插接组件、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第四连接线、第五连接线和管理侧插接件5。端口侧插接组件包括与桥接接口单元的桥接母座插接件数量相同的桥接公座插接件6,每个桥接公座插接件6与1个桥接母座插接件对接。每个桥接公座插接件6内均设置有第一端口插针、第二端口插针、第三端口插针、第四端口插针和第五端口插针;与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的桥接接口单元的桥接母座插接件)对应的桥接公座插接件6内的第五端口插针,与第五连接线直接相连,其他桥接公座插接件6内的第五端口插针均处于空置状态。
管理侧插接件5为一个公座插接件,管理侧插接件5使用时与上层控制系统的母座插接件对接;管理侧插接件5内设置有:
与所有第一端口插针一一对应的第一管理插针,每根第一端口插针通过1根第一连接线与1根第一管理插针相连;第一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光纤端口选址信息,通过第一连接线传输至第一端口插针。
1根第二管理插针,每根第二端口插针各通过1根第二连接线与第二管理插针相连;第二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通过第二连接线传输至第二端口插针。
1根第三管理插针,每根第三端口插针各通过1根第三连接线与第三管理插针相连;第三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端口灯信息,通过第三连接线传输至第三端口插针。
1根第四管理插针,每根第四端口插针各通过1根第四连接线与第四管理插针相连;第四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地线信息,通过第四连接线传输至第四端口插针。
1根第五管理插针,与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对应的桥接公座插接件6内的第五端口插针,通过1根第五连接线与第五管理插针相连;第五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盘灯和盘标签选址信息,通过第五连接线传输至第五端口插针。
由于端口侧插接组件和管理侧插接件5之间传递的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端口灯信息和地线信息,是在光纤配线模块上所有光纤端口上共用的3种总线信息;因此在端口侧插接组件中:
相邻桥接公座插接件6的第二端口插针(用于传输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还通过第二连接线互通;相邻桥接公座插接件6的第三端口插针(用于传输端口灯信息)还通过第三连接线互通;相邻桥接公座插接件6的第四端口插针(用于传输地线信息)还通过第四连接线互通。
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第四连接线和第五连接线的线缆颜色不同,以示区分。
按照上述方式能够根据是否传输盘灯和盘标签选址信息,能够将桥接公座插接件6分为2种,该方式不仅能够减少桥接公座插接件6的备货类型,而且能够降低桥接组件的制作工艺要求,简单易行。
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进行集中管理时,采用三层管理模式,从第一层至第三层分别完成底层控制、中继控制、核心控制的功能,三层共同完成对电子标签信息的集中管理。
在物理结构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纤配线装置设置在第一层,智能化的光纤配置装置与对应的光纤配线模块一起,共同完成第一层中的底层控制功能,即光纤配线模块范围内的电子标签信息存储、瞬变电压处理、LED灯显示等功能。该层实现的功能比较单一,无电子标签读写、工单处理、资源采集、告警处理、接口协议处理等较复杂的功能。
第二层的中继控制功能主要应用在光纤配线设备中的多个配线子框范围内,每个子框均含有数量相同的多个智能化的光纤配线装置以及对应的光纤配线模块,中继控制功能主要包括配线子框范围内的电子标签读写、工单处理、资源采集、告警处理、接口协议处理等。
第三层的核心控制功能主要应用在光纤配线设备范围内,主要包括整体设备范围内的电子标签读写、工单处理、资源采集、告警处理、接口协议处理等。
从上述三层管理方式可知,光纤配线装置的电子标签读写、工单处理、资源采集、告警处理、接口协议处理等较复杂功能集中在第二层和第三层,而第一层未涉及这些功能,即集中在上层控制系统来实现,简化了处于第一层的智能化的光纤配线装置和光纤配线模块的功能,从而不需要配置数量较多且功能复杂的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第一层的功能。对于每个光纤端口而言,仅采用体积小巧的端口电路板就能配合完成第一层的功能。采用这种光纤端口级别的改造方式,对现有光纤配线网络能实现不断网的智能化平滑升级。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应用于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光纤配线系统,光纤配线系统包括多个光纤配线模块和上层控制系统,1个光纤配线装置与1个光纤配线模块配合使用,光纤配线模块包括多个标准光纤适配器,每个标准光纤适配器对应1个光纤连接器插头,光纤连接器插头上配置有携带电子标签信息的电子标签载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包括多个固定标准光纤适配器的端口卡座、与端口卡座数量相同的端口电路板和1块桥接组件;每个端口卡座通过1块端口电路板与桥接组件相连;
每块所述端口电路板上均设置有瞬变电压处理单元、端口灯单元、端口标签接口单元和桥接接口单元;1块端口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
所述瞬变电压处理单元包括具有瞬变电压抑制功能的IC芯片;瞬变电压处理单元用于:抑制端口电路板上的浪涌脉冲电压和电流;
所述端口灯单元包括端口灯,端口灯单元用于:通过端口灯不同的状态区分光纤端口的操作方式;
所述盘灯单元包括盘灯,盘灯单元用于:通过盘灯不同的状态区分光纤配线模块的状态;
所述盘标签存储单元包括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IC芯片,盘标签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光纤配线模块的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端口标签接口单元包括端口母座插接件,端口母座插接件用于与对应光纤连接器的公座插接件对接;端口标签接口单元用于:在光纤端口和光纤连接器插头之间传输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桥接接口单元包括桥接母座插接件,桥接母座插接件用于与桥接组件通信;桥接接口单元用于:在端口电路板和桥接组件之间传输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端口灯信息、盘灯和盘标签选址信息;
所述桥接组件包括端口侧插接组件、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第四连接线、第五连接线和管理侧插接件(5),端口侧插接组件包括与桥接接口单元的桥接母座插接件数量相同的桥接公座插接件(6),每个桥接公座插接件(6)与1个桥接母座插接件对接;每个桥接公座插接件(6)内均设置有第一端口插针、第二端口插针、第三端口插针和第四端口插针;与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对应的桥接公座插接件(6)内还设置有第五端口插针;
管理侧插接件(5)用于与上层控制系统通信;管理侧插接件(5)内设置有:
与所有第一端口插针一一对应的第一管理插针,每根第一端口插针通过1根第一连接线与1根第一管理插针相连;第一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光纤端口选址信息,通过第一连接线传输至第一端口插针;
1根第二管理插针,每根第二端口插针各通过1根第二连接线与第二管理插针相连;第二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光纤端口电子标签信息,通过第二连接线传输至第二端口插针;
1根第三管理插针,每根第三端口插针各通过1根第三连接线与第三管理插针相连;第三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端口灯信息,通过第三连接线传输至第三端口插针;
1根第四管理插针,每根第四端口插针各通过1根第四连接线与第四管理插针相连;第四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地线信息,通过第四连接线传输至第四端口插针;
1根第五管理插针,与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对应的桥接公座插接件(6)内的第五端口插针,通过1根第五连接线与第五管理插针相连;第五管理插针用于:将来自于上层控制系统的盘灯和盘标签选址信息,通过第五连接线传输至第五端口插针;
相邻桥接公座插接件(6)的第二端口插针之间互通、第三端口插针之间互通、第四端口插针之间互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电路板的顶部开有若干固定孔;所述端口卡座包括支撑板(2),支撑板(2)的正面垂直设置有若干电路板固定柱(1),每个电路板固定柱(1)均与1个固定孔结合,支撑板(2)的反面设置有适配器卡座(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电路板相对的两侧开有缺口,支撑板(2)的正面与每块缺口对应之处均设置有电路板定位块(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卡座的支撑板(2)、电路板固定柱(1)、电路板定位块(4)和适配器卡座(3)均采用塑料材质,电路板固定柱(1)采用热熔工艺熔接在端口电路板的固定孔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固定柱(1)的数量为3个,形状为圆柱体,3个电路板固定柱(1)呈三角形分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卡座(3)适用于单联的FC、LC和SC类型的光纤适配器、以及双联的LC和SC类型光纤适配器。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电路板的端口灯单元位于端口电路板的正面前端,所述盘灯单元与端口灯单元并排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电路板的端口灯和盘灯均采用贴片式LED灯,端口灯和盘灯的颜色不同。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和未设置盘灯单元和盘标签存储单元的端口电路板的颜色不同。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三连接线、第四连接线和第五连接线的颜色均不相同。
CN201610022615.3A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 Active CN105445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2615.3A CN105445879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2615.3A CN105445879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5879A CN105445879A (zh) 2016-03-30
CN105445879B true CN105445879B (zh) 2018-07-24

Family

ID=55556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2615.3A Active CN105445879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58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9109B (zh) * 2021-03-03 2023-05-23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光配线设施的数字化系统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065A (zh) * 2015-06-29 2015-09-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模块内无pcb板的光纤系统及光纤配线方法
CN104953313A (zh) * 2015-06-29 2015-09-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光纤连接装置、电连接器、控制线
CN105278061A (zh) * 2014-07-22 2016-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odn设备的智能化装置、设备、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9252B (zh) * 2012-11-07 2015-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芯片收容装置、光纤熔配模块、光纤管理装置和装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061A (zh) * 2014-07-22 2016-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odn设备的智能化装置、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04932065A (zh) * 2015-06-29 2015-09-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配线模块内无pcb板的光纤系统及光纤配线方法
CN104953313A (zh) * 2015-06-29 2015-09-3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光纤连接装置、电连接器、控制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5879A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7541B (zh) 光物理接口模块
WO2017000590A1 (zh) 光纤配线模块内无pcb板的光纤系统及光纤配线方法
US8686870B2 (en) 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 for interconnect configurations using RFID chip technology
CN102307142A (zh) 背板系统
CN105278061A (zh) 用于odn设备的智能化装置、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04582449A (zh) 一种通信设备及用于该通信设备的单板
CN108879150B (zh) 一种线缆背板以及通讯设备
CN104953313B (zh) 用于实现电连接的光纤连接装置、电连接器、控制线
CN107819604A (zh) 光通信模块
CN105445879B (zh) 一种智能化光纤配线装置
CN107167887B (zh) 一种通配光纤分支模块的极性管理方法
CN101924682B (zh) 一种高级电信计算架构交换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13143251A1 (zh)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109792412B (zh) 被配置为使用光学接口或电气接口的网络交换机
CN204359981U (zh) Odn设备改进结构
KR101296233B1 (ko) 멀티 입출력 제어장치
CN106950670A (zh) 一种具有翻转通用极性的通配光纤分支模块及预端接系统
EP3301855B1 (en) Network switches configured to employ optical or electrical interfaces
CN102665143A (zh)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105242355B (zh) 一种具有双重取向功能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97653A (zh) 一种服务器及其板卡
CN108733610A (zh) 一种交换板及刀片服务器
CN103200038A (zh) 一种开放式多业务平台
CN202524392U (zh)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201917695U (zh) 一种无跳接光缆交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