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5143A -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5143A
CN102665143A CN2012101071147A CN201210107114A CN102665143A CN 102665143 A CN102665143 A CN 102665143A CN 2012101071147 A CN2012101071147 A CN 2012101071147A CN 201210107114 A CN201210107114 A CN 201210107114A CN 102665143 A CN102665143 A CN 102665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distribution
port
passiveization
w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71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5143B (zh
Inventor
雷非
肜云
陈海成
张丹
罗雄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071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65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65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5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涉及光通信领域,它包括智能配线管理盘和分别与其相连的若干配线接口盘,它还包括若干机盘读写控制线和若干端口使能线,所有配线接口盘均为无源化配线接口盘,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通过与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对应的机盘读写控制线与智能配线管理盘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还通过若干端口使能线与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相连,以矩阵方式对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进行统一管理。本发明将配线端口与配线管理分离,将配线接口盘上的管理电路全部移出,所有控制管理功能全部在配线管理盘上实现,使配线接口盘电路无源化,现场施工时配线盘均会有极强的抗静电与耐污损能力。

Description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背景技术
受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户)建设拉动,全球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迎来爆发式增长。由于FTTH主要采用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它将一个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分路给数十上百个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这就使得ODN网的用户端产生出巨量的光纤线路,需要进行配线调度维护管理。
早期的光缆线路基本都是点对点线路,管理相对容易,而为FTTH服务的ODN网络是点对多点的线路,继续沿用目前只能人工识别的字符标签进行光纤配线管理,其维护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就会大幅上升。加上PON技术一对多的无源光网络特性,这就使得在一个光分支网络上,用户可以随意接入到任何一个支路上进行正常的信号传输,而不为网络管理者所感知。这一特性使得ODN的可管理性大幅下降。人工管理的漏洞就会使得网络数据与实际网络状况出现不相一致的错误,这会给后续的网络维护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智能ODN的光配线管理技术,它以电子标签为基础,对每个光纤活动连接器赋予一个具有全球唯一编码的ID芯片,利用电子自动采集的方式对光纤配线进行管理,以杜绝人工管理可能产生的错误,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光配线网络维护进行指导,从而可以迅速在密密麻麻的配线架适配器阵列中突出显示出需要进行操作的端口,以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读取插入光纤适配器中的活动连接器电子标签信息,光配线盘(或板、卡,是独立的一种结构单元体,后续省略盘、板、卡的差异,统一称为盘)上除了需要有适当的光端口外,还需要有相应的端口驱动与读写电路,以接收管理盘发送来的信号,驱动本盘的端口进行相关操作,并向管理盘上报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插入信息。这种驱动与读写电路都会包含有一定量的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这些电路都具有一定的静电防护限制和抗短路能力限制。
为简化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配线架)和光纤交接箱的设计,大多数情况都要求将熔纤功能与配线功能设计在一个机盘中实现,即熔配一体。在这种情况下,ODN网络的现场施工就需要将光配线盘取出,进行光纤熔接。这就使得机盘电路暴露于自然空间环境中,得不到设备机箱的保护,极易受到静电侵害。
另外,由于光纤交接箱大多工作于露天环境,雨天施工还会使电路受到泥水的污染,降低电路的绝缘性能,从而影响电路的功能特性,甚至因短路而造成芯片等器件的损毁。由于FTTH工程广泛实施,现场环境千差万别,施工人员的工作水平也差次不齐,上述情况极难杜绝,所以如何提高设备的防静电能力和耐污损能力是解决智能ODN设备损坏,提高其可靠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由于光配线设备的现场施工基本上都仅进行熔纤工作,而智能光纤配线管理处理的是配线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所以采用熔配分离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即将智能化管理所需的电子电路全都设计到配线机盘,将熔纤机盘独立出来,并通过光纤进行连接。这样在设备的现场施工中,就只会处理没有电子电路的熔纤盘,而容易受到污损和静电危害的配线盘电路则禁止进行现场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设备受到现场施工的伤害,但这种处理方式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熔配分离背离了熔配一体的发展方向,降低了设备的安装密度。
(2)配线盘并不是没有光纤熔接点,只是在设备生产时进行熔接,以避免现场熔接,但此熔接点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仍无法避免出现故障,它仍然面临现场施工的污损与静电危害的风险。
(3)熔纤盘与配线盘之间增加了一段光缆,增加了设备的成本。
(4)熔纤盘分离出去后,配线盘上还是需要配置一个用于工厂熔纤的熔纤设施,也增加了设备的成本。
(5)设备中增加了一个光纤熔接点,增加了线路的损耗,降低了可靠性。
(6)配线盘上的熔纤操作增加了设备生产的工序,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7)熔纤盘与配线盘之间的光缆限制了熔纤施工的现场操作空间,不利于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由此可见:熔配分离的智能光配线设备设计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场施工中的污损与静电危害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其它问题,限制了设备与技术的发展,也限制了现场施工效率的提高,还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成本和对现场施工人员素质要求和管理制度的要求,而且还无法完全杜绝这些危害。
另外一种办法是:将光配线盘安装在进行了严密设计的保护壳内,但由于机盘的背板接口以及光配线接口必须外露,仍然存在有难以屏蔽的外露电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配线盘的可靠性,但随之带来的成本增加并不能提供完善的电路保护。
综上所述,在ODN网络中引入电子标签技术进行配线管理虽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但它需要在光纤配线盘上布置电路进行配线光纤连接器的身份信息管理,而电子电路易受静电危害和污水短路损伤的缺陷使得配线设备难以承受设备现场施工恶劣工作环境的影响,极易造成机盘损坏。虽然熔配分离的设计方案和机盘加装保护外壳的方案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但它也同时带来了一系列其它问题,限制了设备与技术的发展与现场施工效率的提高,对设备的保护也并不十分严密,所以需要在无论是否要求熔配分离的情况下,都可以提高智能光配线盘的防静电与抗污损的能力,而且要求对一些无法用外壳保护的接口也能提供良好的防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毋庸置疑这正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无论是熔配一体还是熔配分离设计,在现场施工阶段配线盘均会有极强的抗静电与耐污损能力,采用熔配一体化设计时能够降低设备成本、减少设备生产工序、提高设备性能和配线密度,采用熔配分离设计时,即使配线盘上的光纤熔接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对维修施工提出过高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它包括智能配线管理盘和分别与其相连的若干配线接口盘,它还包括若干机盘读写控制线和若干端口使能线,所有配线接口盘均为无源化配线接口盘,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通过与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对应的机盘读写控制线与智能配线管理盘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还通过若干端口使能线与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相连,以矩阵方式对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进行统一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包括若干配线信息读写接口和若干配线端口指示器,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包括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每个配线端口指示器包括参考管理端和显示控制端,所述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制端与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全部接地线或者全部接电源;智能配线管理盘统一管理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任一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光纤配线信息的读写操作,并控制相应的配线端口指示器显示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配线管理盘包括机盘读写控制模块、端口读写使能模块和端口指示使能模块,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信号读写端和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显示控制端连接在一起并引出,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读写控制端,机盘读写控制模块引出若干机盘读写控制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读写控制端相连;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制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读写使能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指示使能端,所述端口使能线分为端口读写使能线和端口指示使能线,端口读写使能模块引出若干端口读写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端口读写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读写使能线上;端口指示使能模块引出若干端口指示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端口指示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指示使能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配线管理盘包括机盘信息读写模块、机盘指示控制模块、端口读写使能模块和端口指示使能模块,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信号读写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信息读写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显示控制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指示控制端,所述机盘读写控制线分为机盘信息读写线和机盘指示控制线,机盘信息读写模块引出若干机盘信息读写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信息读写端相连;机盘指示控制模块引出若干机盘指示控制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指示控制端相连;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制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读写使能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指示使能端,所述端口使能线分为端口读写使能线和端口指示使能线,端口读写使能模块引出若干端口读写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端口读写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读写使能线上;端口指示使能模块引出若干端口指示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端口指示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指示使能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配线管理盘包括机盘信息读写模块、机盘指示控制模块和端口使能模块,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信号读写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信息读写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的显示控制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指示控制端,所述机盘读写控制线分为机盘信息读写线和机盘指示控制线,机盘信息读写模块引出若干机盘信息读写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信息读写端相连;机盘指示控制模块引出若干机盘指示控制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机盘指示控制端相连;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制端和配线端口指示器的参考管理端相连并引出,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使能端,端口使能模块引出若干端口使能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中对应端口编号的端口使能端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还包括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和机盘地线,智能配线管理盘引出若干盘在位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盘在位指示信号线一端相连,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另一端与机盘地线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盘类型编码器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任一端口读写使能线或任一端口指示使能线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盘类型编码器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任一端口使能线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和机盘地线,盘类型编码器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任一端口读写使能线或任一端口指示使能线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引出若干盘在位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盘在位指示信号线一端相连,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另一端与机盘地线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和机盘地线,盘类型编码器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任一端口使能线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引出若干盘在位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的盘在位指示信号线一端相连,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另一端与机盘地线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线信息读写接口为具有读出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能力的光纤适配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RFID或者eID芯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eID芯片时,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均为金属接插簧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RFID时,配线信息读写接口的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之间设置有信息读写天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线端口指示器为指示灯、发光二极管LED或者液晶显示器LC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将配线端口与配线管理分离,将配线接口盘上的管理电路全部移出,所有控制管理功能全部在配线管理盘上实现,使配线接口盘电路无源化,即在配线接口盘上不再放置任何易受静电损伤和污损影响的集成电路、三极管等有源电子器件,也不引入电源线。这样智能ODN的配线盘无论是熔配一体还是熔配分离设计,在现场施工阶段均会有极强的抗静电与耐污损能力。
(2)智能ODN配线设备接口盘的电路无源化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机盘的抗静电能力和耐污损能力,这样就可以使得配线设备无论是采用熔配一体的设计还是熔配分离的设计均可以在设备现场施工时无需再对配线接口盘提出特别的防护要求,这样就可以降低对现场施工场地与人员的限制,提高施工效率与便利性。由于机盘上没有有源电子器件,所以也无需在机盘外增加保护外壳,机盘外露的背板接口和光配线接口也无需进行特别的防护就天然具有很强的防静电与抗污损的能力。这样机盘拔出后,可以无须考虑静电防护,稍有污损,只要短路电阻不是极小,就不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3)设备在采用熔配一体化设计时,还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减少设备生产工序,提高设备性能和配线密度。
(4)设备在采用熔配分离设计时,即使配线盘上的光纤熔接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对维修施工提出过高要求。
(5)配线盘无源化后几乎不再消耗电能,而且智能配线设备中配线接口盘数量众多,这对降低设备能耗,延长电池连续供电工作时间都有极大的帮助。
上述这些优势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系统与设备的采购、施工与维护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总体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无源化配线接口盘内部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总体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无源化配线接口盘内部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总体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无源化配线接口盘内部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总体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无源化配线接口盘内部的电路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9中无源化配线接口盘内部的电路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总体电路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总体电路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2中无源化配线接口盘内部的电路图。
图中:1-智能配线管理盘,2-无源化配线接口盘,3-配线信息读写接口,4-配线端口指示器,5-盘类型编码器,6-机盘读写控制模块,6a-机盘信息读写模块,6b-机盘指示控制模块,7-端口使能模块,7a-端口读写使能模块,7b-端口指示使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它包括智能配线管理盘1和分别与其相连的若干配线接口盘,它还包括若干机盘读写控制线和若干端口使能线,所有配线接口盘均为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通过与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对应的机盘读写控制线与智能配线管理盘1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还通过若干端口使能线与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相连,以矩阵方式对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进行统一管理。
参见图2所示,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包括若干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和若干配线端口指示器4,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上设置配线端口指示器4,是为了提示相关端口的状态并指示,便于现场进行相应操作。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包括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每个配线端口指示器4包括参考管理端和显示控制端。智能配线管理盘1统一管理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任一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光纤配线信息的读写操作,并控制相应的配线端口指示器4显示信息。
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与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参考管理端可以全部接地线,也可以全部接电源。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为具有读出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能力的光纤适配器,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又称无线电子标签)或者eID芯片。当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eID芯片时,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均为金属接插簧片;当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RFID时,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之间设置有信息读写天线。配线端口指示器4为指示灯、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或者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
下面通过12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合并机盘读写控制+分组端口使能。
参见图2所示,智能配线管理盘1包括机盘读写控制模块6、端口读写使能模块7a和端口指示使能模块7b,参见图3所示,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信号读写端和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显示控制端连接在一起并引出,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读写控制端。参见图2所示,机盘读写控制模块6引出若干机盘读写控制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读写控制端相连。
参见图3所示,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读写使能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参考管理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指示使能端。本实施例中的端口使能线分为端口读写使能线和端口指示使能线,参见图2所示,端口读写使能模块7a引出若干端口读写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端口读写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读写使能线上;端口指示使能模块7b引出若干端口指示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端口指示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指示使能线上。智能配线管理盘1对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各端口进行端口使能的选择性控制管理。
实施例2:分组机盘读写控制+分组端口使能。
为进一步提高总线的端口管理容量,或为分类对端口进行管理,可以对各需要管理的端口器件进行分组管理。
参见图4所示,智能配线管理盘1包括机盘信息读写模块6a、机盘指示控制模块6b、端口读写使能模块7a和端口指示使能模块7b,参见图5所示,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信号读写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信息读写端,以接受智能配线管理盘1的机盘端口读写控制;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显示控制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指示控制端,以接受智能配线管理盘的机盘端口指示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机盘读写控制线分为机盘信息读写线和机盘指示控制线,参见图4所示,机盘信息读写模块6a引出若干机盘信息读写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信息读写端相连;机盘指示控制模块6b引出若干机盘指示控制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指示控制端相连。图4和图5仅示出了一种分组机盘读写控制的实施例,其它分组方式也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
参见图5所示,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读写使能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参考管理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指示使能端,以便与其它配线接口盘的对应接口并联,以接受智能配线管理盘1的端口使能控制管理。本实施例中的端口使能线分为端口读写使能线和端口指示使能线,参见图4所示,端口读写使能模块7a引出若干端口读写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端口读写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读写使能线上;端口指示使能模块7b引出若干端口指示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端口指示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指示使能线上。
实施例3:分组机盘读写控制+合并端口使能。
参见图6所示,智能配线管理盘1包括机盘信息读写模块6a、机盘指示控制模块6b和端口使能模块7,参见图7所示,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信号读写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信息读写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显示控制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指示控制端。本实施例中的机盘读写控制线分为机盘信息读写线和机盘指示控制线,参见图6所示,机盘信息读写模块6a引出若干机盘信息读写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信息读写端相连;机盘指示控制模块6b引出若干机盘指示控制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指示控制端相连。图6和图7仅示出了一种分组机盘读写控制且合并端口使能的实施例,其它方式也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
为减少总线数量,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不同分组的端口使能线进行合并控制管理。参见图6所示,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和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参考管理端相连并引出,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使能端,端口使能模块7引出若干端口使能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对应端口编号的端口使能端相连。
实施例4~6:实施例1~3+盘在位指示。
为使智能配线管理盘1及其上级网管能够知道哪些配线盘位安装了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有必要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上设置盘在位指示信号线,以便通过它上报本盘所在的盘位。实施例4~6依次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分别增加盘在位指示功能,即增加盘在位指示信号线接机盘地线,且增加线路的接线方式相同,此处以实施例6为例,重点说明增加线路的相同接线方式:
实施例6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增加盘在位指示功能,参见图8所示,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在位监测线,参见图9所示,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还包括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和机盘地线,参见图8所示,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的若干盘在位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在位指示信号线一端相连,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另一端与机盘地线相连。
实施例7~9:实施例1~3+盘类型指示。
为使多种类型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能够让智能配线管理盘1及其上级网管感知和分辨,可以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上设置盘类型监测端,以便通过它上报本盘的盘类型。实施例7~9依次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分别增加盘类型指示功能,且增加线路的接线方式相同,此处以实施例9为例,重点说明增加线路的相同接线方式:
实施例9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增加盘类型指示功能,参见图10所示,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5,盘类型编码器5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5通过检测这些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不同的端口使能线是否接通来实现盘类型的编码,盘类型编码器引出的盘类型监测端供智能配线管理盘1进行盘类型监测。参见图11所示,盘类型编码器5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任一端口使能线(实施例7和8中此处为任一端口读写使能线或任一端口指示使能线,其余内容均与实施例9相同)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类型编码器5连接在任何一个(或一组)端口使能线上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
盘类型监测线通过盘类型编码器5连接到规定了编码规则的各端口使能控制线上,盘类型编码器5实际上就是通过检测盘类型监测线是否连接到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端口使能线上来实现盘类型的编码,也可通过具有较大差异的电阻与相关端口使能控制线的连接来实现盘类型的编码,它们同时也可以作为盘在位指示信号使用。实施例7~9在实现盘类型指示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机盘的在位指示,但它需要进行多个端口使能线的轮询监测,响应速度较慢。既要实现盘类型指示功能,又要具有快速响应的盘在位指示功能时,可以在实施例7~9的基础上引入盘在位指示功能,即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分别增加盘在位指示和盘类型指示功能,可以实现在无源化机盘设计的条件下,同时完成机盘的盘类型指示和快速响应的盘在位指示。
实施例10~12:实施例1~3+盘在位指示+盘类型指示。
实施例10~12依次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分别增加盘在位指示和盘类型指示功能,且增加线路的接线方式相同,此处以实施例12为例,重点说明增加线路的相同接线方式:
实施例12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增加盘在位指示和盘类型指示功能,参见图12和13所示,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5、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和机盘地线,盘类型编码器5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5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任一端口使能线(实施例10和11中此处为任一端口读写使能线或任一端口指示使能线,其余内容均与实施例12相同)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在位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在位指示信号线一端相连,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另一端与机盘地线相连。
上述12个实施例只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保护内容而进行的举例说明,并不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5)

1.一种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它包括智能配线管理盘(1)和分别与其相连的若干配线接口盘,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机盘读写控制线和若干端口使能线,所有配线接口盘均为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通过与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对应的机盘读写控制线与智能配线管理盘(1)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还通过若干端口使能线与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相连,以矩阵方式对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进行统一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包括若干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和若干配线端口指示器(4),每个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包括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每个配线端口指示器(4)包括参考管理端和显示控制端,所述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与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参考管理端全部接地线或者全部接电源;智能配线管理盘(1)统一管理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任一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光纤配线信息的读写操作,并控制相应的配线端口指示器(4)显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线管理盘(1)包括机盘读写控制模块(6)、端口读写使能模块(7a)和端口指示使能模块(7b),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信号读写端和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显示控制端连接在一起并引出,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读写控制端,机盘读写控制模块(6)引出若干机盘读写控制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读写控制端相连;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读写使能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参考管理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指示使能端,所述端口使能线分为端口读写使能线和端口指示使能线,端口读写使能模块(7a)引出若干端口读写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端口读写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读写使能线上;端口指示使能模块(7b)引出若干端口指示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端口指示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指示使能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线管理盘(1)包括机盘信息读写模块(6a)、机盘指示控制模块(6b)、端口读写使能模块(7a)和端口指示使能模块(7b),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信号读写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信息读写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显示控制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指示控制端,所述机盘读写控制线分为机盘信息读写线和机盘指示控制线,机盘信息读写模块(6a)引出若干机盘信息读写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信息读写端相连;机盘指示控制模块(6b)引出若干机盘指示控制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指示控制端相连;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读写使能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参考管理端分别各自引出作为端口指示使能端,所述端口使能线分为端口读写使能线和端口指示使能线,端口读写使能模块(7a)引出若干端口读写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端口读写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读写使能线上;端口指示使能模块(7b)引出若干端口指示使能线,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端口指示使能端分别连接在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指示使能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线管理盘(1)包括机盘信息读写模块(6a)、机盘指示控制模块(6b)和端口使能模块(7),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信号读写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信息读写端,各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显示控制端连接在一起,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指示控制端,所述机盘读写控制线分为机盘信息读写线和机盘指示控制线,机盘信息读写模块(6a)引出若干机盘信息读写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信息读写端相连;机盘指示控制模块(6b)引出若干机盘指示控制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机盘指示控制端相连;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端口编号相同的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和配线端口指示器(4)的参考管理端相连并引出,作为该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与该端口编号对应的端口使能端,端口使能模块(7)引出若干端口使能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中对应端口编号的端口使能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还包括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和机盘地线,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在位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在位指示信号线一端相连,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另一端与机盘地线相连。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5),盘类型编码器(5)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5)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任一端口读写使能线或任一端口指示使能线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5),盘类型编码器(5)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5)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任一端口使能线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
9.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5)、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和机盘地线,盘类型编码器(5)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5)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任一端口读写使能线或任一端口指示使能线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在位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在位指示信号线一端相连,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另一端与机盘地线相连。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还包括盘类型编码器(5)、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和机盘地线,盘类型编码器(5)引出若干表示不同信号码位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和一个盘类型监测端,盘类型编码器(5)通过其引出的各盘类型编码信号线与其所在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任一端口使能线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类型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类型监测端相连;智能配线管理盘(1)引出若干盘在位监测线,分别与各无源化配线接口盘(2)的盘在位指示信号线一端相连,盘在位指示信号线另一端与机盘地线相连。
11.如权利要求2、3、4、5、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为具有读出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能力的光纤适配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RFID或者eID芯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eID芯片时,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均为金属接插簧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活动连接器上身份信息的载体为RFID时,配线信息读写接口(3)的参考控制端和信号读写端之间设置有信息读写天线。
15.如权利要求2、3、4、5、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端口指示器(4)为指示灯、发光二极管LED或者液晶显示器LCD。
CN201210107114.7A 2012-04-13 2012-04-13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Active CN102665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7114.7A CN102665143B (zh) 2012-04-13 2012-04-13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7114.7A CN102665143B (zh) 2012-04-13 2012-04-13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5143A true CN102665143A (zh) 2012-09-12
CN102665143B CN102665143B (zh) 2015-01-14

Family

ID=46774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7114.7A Active CN102665143B (zh) 2012-04-13 2012-04-13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6514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3251A1 (zh) * 2012-03-31 2013-10-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103560908A (zh) * 2013-10-23 2014-02-05 上海亨通宏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控制的智能odn电子标签机盘管理电路
CN105307062A (zh) * 2015-11-10 2016-02-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ID的支持近端操作和远端指导施工的sODN系统及方法
CN108990426A (zh) * 2017-04-04 2018-12-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终端及作业辅助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08040A2 (en) * 1996-05-13 1997-11-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nd monitoring of the fibres
CN102064885A (zh) * 2010-12-17 2011-05-18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10g-epon系统中任意槽位pon端口快速保护倒换的方法、装置
WO2011094327A1 (en) * 2010-01-26 2011-08-04 Afl Telecommunications Llc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enabling access apparatus
CN102176685A (zh) * 2011-04-02 2011-09-07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自动识别管理系统
CN102223585A (zh) * 2011-06-30 2011-10-19 南京邮电大学 智能可重配置光配线架及智能可重配置光纤通信系统
CN102664680A (zh) * 2012-03-31 2012-09-1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202524392U (zh) * 2012-03-31 2012-11-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08040A2 (en) * 1996-05-13 1997-11-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nd monitoring of the fibres
WO2011094327A1 (en) * 2010-01-26 2011-08-04 Afl Telecommunications Llc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enabling access apparatus
CN102064885A (zh) * 2010-12-17 2011-05-18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10g-epon系统中任意槽位pon端口快速保护倒换的方法、装置
CN102176685A (zh) * 2011-04-02 2011-09-07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自动识别管理系统
CN102223585A (zh) * 2011-06-30 2011-10-19 南京邮电大学 智能可重配置光配线架及智能可重配置光纤通信系统
CN102664680A (zh) * 2012-03-31 2012-09-1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202524392U (zh) * 2012-03-31 2012-11-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WO2013143251A1 (zh) * 2012-03-31 2013-10-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3251A1 (zh) * 2012-03-31 2013-10-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103560908A (zh) * 2013-10-23 2014-02-05 上海亨通宏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控制的智能odn电子标签机盘管理电路
CN103560908B (zh) * 2013-10-23 2017-01-04 江苏亨通光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控制的智能odn电子标签机盘管理电路
CN105307062A (zh) * 2015-11-10 2016-02-0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ID的支持近端操作和远端指导施工的sODN系统及方法
CN105307062B (zh) * 2015-11-10 2019-01-2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ID的支持近端操作和远端指导施工的sODN系统及方法
CN108990426A (zh) * 2017-04-04 2018-12-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终端及作业辅助方法
CN108990426B (zh) * 2017-04-04 2020-07-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终端及作业辅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5143B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6860B (zh) 具有电子和人工双重识别能力的光纤配线管理方法
CN201957024U (zh) 一种光纤网络的电子id标签识别装置及光纤连接器件
CN102664680B (zh)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103454736B (zh)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装置、配线方法以及管理系统
CN102932062B (zh) 智能光纤连接分配系统及适配器端口状态信息标识方法
CN204086628U (zh) 基于eID信息技术的智能光纤配线架
CN104463512A (zh) Odn设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124440A (zh) 用于电信系统的基于rfid的有源标签系统
CN102665143B (zh) 以端口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202512268U (zh) 电子光纤配线装置
CN202183107U (zh) 一种光纤物理端口的智能管理装置
CN102761793B (zh) 一种矩阵化eID总线电路
CN102891716A (zh) 一种接触式光纤物理端口的智能管理装置
CN204359981U (zh) Odn设备改进结构
CN103560908B (zh) 一种集中控制的智能odn电子标签机盘管理电路
CN202524392U (zh) 以机盘使能方式实现智能光配线接口盘无源化的电路
CN102684783B (zh) 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
CN102710320B (zh) 小型智能光配线设备
CN103217744B (zh) 光学器件、用于管理光学器件的系统和方法
CN202583569U (zh) 一种光纤配线箱
CN205103450U (zh) 智能光纤配线架
CN205067826U (zh)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
CN205080297U (zh) 一种智能识别定位的光分配网络智能光纤分纤箱
CN202872787U (zh) 一种接触式光纤物理端口的智能管理装置
CN205003328U (zh) 智能光纤配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