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4194B -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4194B
CN105444194B CN201510919012.9A CN201510919012A CN105444194B CN 105444194 B CN105444194 B CN 105444194B CN 201510919012 A CN201510919012 A CN 201510919012A CN 105444194 B CN105444194 B CN 105444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introduced machine
flue gas
air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190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4194A (zh
Inventor
杨劲
范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190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4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4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4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4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4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5/00Preventing emissions
    • F23J2215/2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7/00Intercepting solids
    • F23J2217/10Intercepting solids by filters
    • F23J2217/102Intercepting solids by filters electrosta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900/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or purifying combustion fumes; Treatment of fumes or ash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包括分别与除尘器两个出口连接的双列引风机,与所述双列引风机分别对应连接的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与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均连接的脱硫吸收塔,与所述脱硫吸收塔连接的湿式电除尘器,以及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连接的烟囱,且依次连接的所述双列引风机、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及烟囱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湿式电除尘器布置在引风机的正上方。将除尘器后的各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

Description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厂房结构布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燃煤火力发电厂项目中,除尘器出口到烟囱中心线的距离是重要的占地指标之一,烟气系统大部分设备都布置在锅炉后,前烟道和除尘器布置相对比较固定,而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的占地尺寸和烟道造价对发电厂的初投资占比较大,烟道的阻力也直接影响着发电厂的运行经济性。
国内外对除尘器后设备的主要布置格局基本都是采用各设备顺列布置,即在除尘器后顺列布置双列引风机,双列引风机后布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和烟囱。另外,随着环保要求日益提高,除尘器会选择除尘效率更高的电袋或布袋除尘器,为防止低温腐蚀,还通常会在引风机出口加装布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引风机通常是布置在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可横向或竖向布置,但引风机和湿式电除尘器的布置未能充分利用脱硫吸收塔与烟囱之间的横向和垂直空间。另外,引风机布置在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双列引风机出口只是面向脱硫吸收塔入口,与脱硫吸收塔中心线是错开布置的,湿式电除尘器和双列引风机布置位置较远。
传统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方案,很难充分利用到各处空间,使得除尘器后设备的布置占地大、烟道长、阻力大,因为不管双列引风机是横向还是竖向布置,都没有利用到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横向空间,并且加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也均会拉开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的纵向距离。而且脱硫吸收塔出口的标高通常较高,布置在脱硫吸收塔后的湿式电除尘器下部有较大的空间没有加以利用。双列引风机布置在除尘器和脱硫吸收塔之间,拉大了除尘器出口至烟囱中心线的纵向距离,增加了占地和烟道的材料消耗。另外,如果是采用矩形烟道布置,烟道的阻力和材料耗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使得厂用电耗增大。而且,脱硫吸收塔入口前的烟道有水平90°直角弯头,流场分布不均,影响进入脱硫吸收塔内烟气均匀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传统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不合理,很难充分利用到各处空间,使得除尘器后设备的布置占地大、烟道长、阻力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包括分别与除尘器两个出口连接的双列引风机,所述双列引风机包括两台并列设置的引风机;与所述双列引风机分别对应连接的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与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均连接的脱硫吸收塔,与所述脱硫吸收塔连接的湿式电除尘器,以及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连接的烟囱,且依次连接的所述双列引风机、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及烟囱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竖直并排设置,所述湿式电除尘器横向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上空位置,所述双列引风机和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均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并位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正下方,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竖直并排设置于所述双列引风机和所述烟囱之间,而所述双列引风机横向并排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之间,且所述双列引风机的出口均背对所述脱硫吸收塔设置。
将除尘器两个出口后的双列引风机、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烟囱等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即节省了烟道材料,合理布置了除尘器后各设备,有效利用了除尘器后的立体空间。而且,湿式电除尘器横向设置于较高的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有效利用了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横向上空的空间,而且脱硫吸收塔比较高,将湿式电除尘器设置于脱硫吸收塔上方,能够使用较简短的烟道连接脱硫吸收塔的出口和湿式电除尘器的入口。将双列引风机和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均设置于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湿式电除尘器正下方位置,合理利用了湿式电除尘器下方的空余空间,也便于在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空间上分层设置各种连通管道,充分利用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横向和竖直立体空间,使各设备之间设置更紧凑,进一步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另外,将双列引风机出口横向背对脱硫吸收塔入口,而将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并列布置在双列引风机出口处后连接脱硫吸收塔入口,充分考虑了双列引风机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具体结构,双列引风机体积相对较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相对较高大,而靠近脱硫吸收塔侧的空间相对较小,靠近烟囱侧的空间相对较大,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靠近烟囱设置能合理利用烟囱侧的空间位置,通过将双列引风机出口背对脱硫吸收塔设置,并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置在靠近烟囱的位置处,可使双列引风机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连接烟道更平缓(不会出现较大较多的弯头),也不会使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与脱硫吸收塔之间的连接烟道过于急促,也使连接烟道设置较短,使烟气流场更均匀减小了烟气阻力。另外,各设备之间布置合理,也不影响设备的检修维护,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各设备及烟道可共用支撑框架,降低土建成本。
下面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还包括直接连通除尘器两个出口和所述双列引风机的第一烟道,直接连通所述双列引风机和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第二烟道,直接连通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和所述脱硫吸收塔的第三烟道,直接连通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湿式电除尘器的第四烟道,以及直接连通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和烟囱的第五烟道;所述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四烟道及第五烟道均位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之间,且所述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四烟道及第五烟道的中心线也均位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上,且所述第一烟道、第二烟道均设置于所述第三烟道正下方,而所述第三烟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烟道和第五烟道正下方,且所述第一烟道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三烟道外侧。将连通各设备的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四烟道、第五烟道也呈“一”字形空间联合布置,并将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均设置于第四烟道和第五烟道下方,将各烟道分层布置,充分利用双列引风机、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烟囱之间的横向和竖直立体空间,使各烟道与设备之间布置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并减小烟道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烟道包括两根分层错位设置于所述第三烟道正下方的第一主烟道,且所述第一主烟道均设置为具有多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所述第一主烟道包括与一个除尘器出口连接的第一烟道入口,以及与所述双列引风机中的一列引风机连接的第一烟道出口,两个所述第一烟道入口对齐设置于所述第三烟道外侧,两个所述第一烟道出口分别设置于双列引风机的侧边和顶部。将第一主烟道设置为具有多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能够保证第一烟道入口与除尘器出口水平对齐,而且能够圆滑顺畅地将引风机和除尘器出口连通,减少烟气在管道中的压损。而且,将第一烟道的两根第一主烟道分层错位布置于第三烟道下方,能合理利用第三烟道下方的立体空间,也不会与其他设备或管道产生干涉或者布管困难。此外,将第一烟道靠近双列引风机设置,拉近了除尘器和双列引风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除尘器出口和烟囱中心线的距离,大幅减少了烟道的材料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烟道包括两根横向设置为直管结构的并分别与所述双列引风机连通的第二主烟道;以及与每根所述第二主烟道逐渐分流连通的三根均匀设置的第二分支烟道,三根所述第二分支烟道均与一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对应连通,且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烟道均设置有一个从水平方向向竖直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将第二烟道设置为一分为三的分流管形式,并在烟道上设置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双列引风机出口的烟气顺畅均匀地引入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内,使烟气在分流处流场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烟气也能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内均匀地实现余热回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烟道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第三主烟道,两根所述第三主烟道分别与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连通,每根所述第三主烟道均从竖直方向向水平方向弯曲延伸,且每根所述第三主烟道上均设置有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所述脱硫吸收塔底部设置有向所述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倾斜突出的矩形塔台,两根所述第三主烟道均与所述塔台连通。将第三烟道设置为两根并列的分支烟道,并在分支烟道上设置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圆滑过渡,方便将进行余热回收后的烟气顺畅均匀地引入脱硫吸收塔内,使烟气在管道中流动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因为脱硫吸收塔和烟道一般都设置为圆柱形而且直径都比较大,直接连接会破坏脱硫吸收塔的结构而且连接也不方便,而通过在脱硫吸收塔入口处设置倾斜的矩形塔台,矩形塔台的结构便于使第三主烟道和脱硫吸收塔直接连接,使烟气能够顺利地经过塔台流入脱硫吸收塔底部,便于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烟道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第四主烟道,两根所述第四主烟道均连通所述脱硫吸收塔顶部和所述湿式电除尘器,且每根所述第四主烟道均设置为具有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将第四烟道设置为两根分支烟道,并在分支烟道上设置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圆滑过渡,有利用将脱硫吸收塔出口的烟气顺畅地引入湿式电除尘器内,使烟气在分流处流场均匀稳定。而且,设置两根分支烟道能够更均匀地将烟气流入湿式电除尘器中,在湿式电除尘器中可对烟气进行更均匀有效的除尘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烟道包括两根并列设置并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连通的第五分支烟道,以及与两根所述第五分支烟道逐渐汇合连通的一根第五主烟道,所述第五主烟道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烟囱内部,且所述第五主烟道设置为具有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将第五烟道设置为二合一的汇流管形式,并在烟道上设置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湿式电除尘器出口的烟气均匀地顺畅引入烟囱内,使烟气在分流处流场均匀,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将第五主烟道部分设置在烟囱内部,使烟气不易泄漏,在烟囱中能对烟气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1、脱硫吸收塔、双列引风机、湿式电除尘器、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烟囱布置成“一”字形,充分利用横向立体空间,缩短了除尘器出口至烟囱中心线的距离,减少了占地和节省了烟道材料;
2、双列引风机和湿式电除尘器布置在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湿式电除尘器布置在双列引风机和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上方,充分利用竖直的立体空间;
3、双列引风机的每台引风机入口可0-180°角度进风,引风机出口背对脱硫吸收塔,引风机出口连接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后正对脱硫吸收塔连接,使得脱硫吸收塔入口烟气流场均匀,提高脱硫效率;
4、连接烟道采用圆形烟道空间弯头、二合一汇流管技术及三合一汇流管技术,优化了烟气流场,减少烟道阻力,减少厂用电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5、除尘器后各设备和烟道的联合布置充分利用了垂直和横向的立体空间,将除尘器出口和烟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由传统的40米缩短至25米以内;
6、整体布置结构进行镜像布置仍然有效,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烟道,110-第一主烟道,200-双列引风机,300-第二烟道,310-第二主烟道,320-第二分支烟道,400-烟气余热回收装置,500-第三烟道,510-第三主烟道,600-脱硫吸收塔,610-塔台,700-第四烟道,710-第四主烟道,800-湿式电除尘器,900-第五烟道,910-第五分支烟道,920-第五主烟道,1000-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即在具有两个出口的除尘器后面布置各种设备和管道的结构),包括分别与除尘器两个出口连接的双列引风机200(包括两台并列水平横向设置的引风机,两台引风机两侧各自留出不小于5m宽的检修场地),与双列引风机200分别对应连接的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即一列引风机对应连接一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与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均连接的脱硫吸收塔600,与脱硫吸收塔600连接的湿式电除尘器800,以及与湿式电除尘器800连接的烟囱1000,且依次连接的双列引风机200、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脱硫吸收塔600、湿式电除尘器800及烟囱1000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将除尘器两个出口后的双列引风机200、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脱硫吸收塔600、湿式电除尘器800、烟囱1000等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即节省了烟道材料,合理布置了除尘器后各设备,有效利用了除尘器后的立体空间。另外,各设备之间布置合理,也不影响设备的检修维护,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各设备及烟道可共用支撑框架,降低土建成本。
而且,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竖直并排设置,湿式电除尘器800横向设置于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之间的上空位置。湿式电除尘器800横向设置于较高的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之间,有效利用了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之间的横向上空的空间,而且脱硫吸收塔600比较高,将湿式电除尘器800设置于脱硫吸收塔600侧上方,能够使用较简短的烟道连接脱硫吸收塔600的出口和湿式电除尘器800的入口。双列引风机200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均设置于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之间并位于湿式电除尘器800正下方,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竖直并排设置于双列引风机200和烟囱1000之间,每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的出口和入口均设置在竖直方向,使其出口和入口便于与脱硫吸收塔600和引风机连接。而双列引风机200横向并排设置于脱硫吸收塔600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之间,且双列引风机200的出口均背对脱硫吸收塔600设置。将双列引风机200和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均设置于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之间的湿式电除尘器800正下方位置,合理利用了湿式电除尘器800下方的空余空间,也便于在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之间的空间上分层设置各种连通管道,充分利用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之间的横向和竖直立体空间,使各设备之间设置更紧凑,进一步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另外,将双列引风机200出口横向背对脱硫吸收塔600入口,而将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并列布置在双列引风机200出口处后连接脱硫吸收塔600入口,充分考虑了双列引风机200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的具体结构,双列引风机200体积相对较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相对较高大,而靠近脱硫吸收塔600侧的空间相对较小,靠近烟囱1000侧的空间相对较大,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靠近烟囱1000设置能合理利用烟囱侧的空间位置,通过将双列引风机200出口背对脱硫吸收塔600设置,并将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设置在靠近烟囱1000的位置处,可使双列引风机200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的连接烟道更平缓(不会出现较大较多的弯头),也不会使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与脱硫吸收塔600之间的连接烟道过于急促,也使连接烟道设置较短,使烟气流场更均匀减小了烟气阻力,而且可使连接烟道顺畅地缓转后正对脱硫吸收塔600入口连接,使得脱硫吸收塔600入口烟气流场均匀,提高脱硫效率。
此外,如图2至图3所示,该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还包括,位于双列引风机200旁侧并直接连通除尘器两个出口和双列引风机200的第一烟道100,位于双列引风机200和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之间并直接连通双列引风机200和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的第二烟道300,位于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和脱硫吸收塔600之间并直接连通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和脱硫吸收塔600的第三烟道500,位于脱硫吸收塔600和湿式电除尘器800之间并直接连通脱硫吸收塔600和湿式电除尘器800的第四烟道700,以及位于湿式电除尘器700和烟囱1000并直接连通湿式电除尘器700和烟囱1000的第五烟道900。第二烟道300、第三烟道500、第四烟道700及第五烟道900均位于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之间,且第二烟道300、第三烟道500、第四烟道700及第五烟道900的中心线也均位于脱硫吸收塔600和烟囱1000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上,且第一烟道100、第二烟道300均设置于第三烟道500正下方,而第三烟道500设置于第四烟道700和第五烟道900正下方,且第一烟道100部分伸出于第三烟道500外侧。将连通各设备的第二烟道300、第三烟道500、第四烟道700、第五烟道900也呈“一”字形空间联合布置,并将第一烟道100、第二烟道300、第三烟道500均设置于第四烟道700和第五烟道900下方,将各烟道分层布置,充分利用双列引风机200、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脱硫吸收塔600、湿式电除尘器800、烟囱1000之间的横向和竖直立体空间,使各烟道与设备之间布置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并减小烟道长度。另外,上述的烟道均可通过支撑框架支撑起来,而且烟道的支撑框架还可以上述的设备的支撑框架共用,使烟道、支撑框架与各设备紧密设置在一起。
而且,上述第一烟道100包括两根分层错位设置于第三烟道500正下方的第一主烟道110,且第一主烟道110均设置为具有多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将第一主烟道110设置为具有多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能够保证第一烟道100入口与除尘器出口水平对齐,而且能够圆滑顺畅地将引风机和除尘器出口连通,减少烟气在管道中的压损。第一主烟道110包括与一个除尘器出口连接的第一烟道入口,以及与双列引风机200中的一列引风机连接的第一烟道出口,两个第一烟道入口对齐设置于第三烟道500外侧,两个第一烟道出口分别设置于双列引风机200的侧边和顶部。而且,将第一烟道100的两根第一主烟道110分层错位布置于第三烟道500下方,能合理利用第三烟道500下方的立体空间,也不会与其他设备或管道产生干涉或者布管困难。此外,还将第一烟道100靠近双列引风机200设置,拉近了除尘器和双列引风机200之间的距离,缩短了除尘器出口和烟囱1000中心线的距离,大幅减少了烟道的材料量。具体地,可在每根第一主烟道110上设置三个不小于90°的圆形空间弯头,通过合理设计第一烟道100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及总管长度,一方面可顺畅地将位于不同高度的双列引风机200和除尘器出口连通,另一方面可使烟气流动顺畅均匀的同时能尽量减小烟道长度。通过合理设计第一烟道100,使第一烟道100与双列引风机200和除尘器连通更顺畅,进一步减少第一烟道100内紊流发生,使第一烟道100内的烟气流场更均匀。
此外,上述第二烟道300包括两根横向设置为直管结构的并分别与双列引风机200连通的第二主烟道310,以及与每根第二主烟道310逐渐分流连通的三根均匀设置的第二分支烟道320。第二主烟道310和第二分支烟道320均位于湿式电除尘器800正下方,充分利用湿式电除尘器800下方的立体空间,减小第二烟道300的占用空间。该三根第二分支烟道320均与一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对应连通,且每根第二分支烟道320均设置有一个从水平方向向竖直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将第二烟道300设置为一分为三的分流管形式,并在烟道上设置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将双列引风机200出口的烟气分别顺畅均匀地引入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内,使烟气在分流处流场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烟气也能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内均匀地实现余热回收。具体地,可在每根第二分支烟道320上设置一个不小于90°由水平方向向竖直向上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弯头,还可将每根第二分支烟道320与第二主烟道310连接处均设置为变径结构,从而使第二烟道300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及总管长度设计合理,使第二分支烟道320可平缓顺畅地连通第二主烟道310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从而可顺畅地连通位于不同高度处的双列引风机200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在使烟气流动顺畅的同时能尽量减小烟道长度。
此外,上述第三烟道500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第三主烟道510,两根第三主烟道分510别与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连通,每根第三主烟道510均从竖直方向向水平方向弯曲延伸,且每根第三主烟道510上均设置有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脱硫吸收塔600底部设置有向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倾斜突出的矩形塔台610,两根第三主烟道510均与塔台610连通。将第三烟道500设置为两根并列的分支烟道,并在分支烟道上设置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圆滑过渡,方便将进行余热回收后的烟气顺畅均匀地引入脱硫吸收塔内,使烟气在管道中流动均匀稳定,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因为脱硫吸收塔600和烟道一般都设置为圆柱形而且直径都比较大,直接连接会破坏脱硫吸收塔600的结构而且连接也不方便,而通过在脱硫吸收塔600入口处设置倾斜的矩形塔台610,矩形塔台610的结构便于使第三主烟道510和脱硫吸收塔600直接连接,使烟气能够顺利地经过塔台610流入脱硫吸收塔600底部,便于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进一步地,上述每根第三主烟道510可设置两个不小于90°的圆形空间弯头(先由竖直向上方向向水平方向延伸弯曲,再从水平方向向倾斜于竖直向下方向延伸弯曲),而使第三烟道500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及总管长度设计合理,使第三主烟道510可平缓顺畅地连通位于不同高度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400和脱硫吸收塔600,也可使烟气流动顺畅的同时能尽量减小烟道长度。可将第三主烟道510设置为近似U形,跨设在双列引风机200及部分第一主烟道110上方位置处。
此外,上述第四烟道700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第四主烟道710,两根第四主烟道710均连通脱硫吸收塔600顶部和湿式电除尘器800,且每根第四主烟道710均设置为具有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将第四烟道700设置为两根分支烟道,并在分支烟道上设置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圆滑过渡,有利于将脱硫吸收塔600出口的烟气顺畅地引入湿式电除尘器800内,使烟气在分流处流场均匀稳定。而且,设置两根分支烟道能够更均匀地将烟气流入湿式电除尘器800中,在湿式电除尘器800中可对烟气进行更均匀有效的除尘处理。经过脱硫吸收塔800处理后的烟气经过第四烟道700流入到湿式电除尘器800中,而在第四烟道700上设置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位于不同高度的脱硫吸收塔600和湿式电除尘器800顺畅地连接起来,使烟气能均匀地顺畅引入湿式电除尘器800内,可大大减小烟气在第四烟道700中的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地,该第四主烟道710上可设置有一个由竖直向上方向向水平方向的湿式电除尘器800处弯曲延伸的不小于90°的圆形空间弯头,通过合理设计第四烟道700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及总管长度,使第四烟道700一方面可平缓顺畅地连通位于不同高度的脱硫吸收塔600和湿式电除尘器800,另一方面也使烟气在烟道中流动顺畅的同时能尽量减小烟道长度。
此外,上述第五烟道900包括两根并列设置并与湿式电除尘器800连通的第五分支烟道910,以及与两根第五分支烟道910逐渐汇合连通的一根第五主烟道920,第五主烟道920一部分伸入到烟囱1000内部,且第五主烟道920设置为具有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将第五烟道900设置为二合一的汇流管形式,并在烟道上设置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进行过渡,方便将湿式电除尘器800出口的烟气均匀地顺畅引入烟囱1000内,使烟气在分流处流场均匀,大大减小烟气流动阻力并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将第五主烟道920部分设置在烟囱1000内部,使烟气不易泄漏,在烟囱1000中能对烟气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进一步地,该第五主烟道920上可设置一个不小于90°由水平方向向竖直向上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弯头,还可将每根第五分支烟道910与第五主烟道920连接处均设置为变径结构,从而使第五烟道900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及总管长度设计合理,使第五烟道900一方面可平缓顺畅地连通位于不同高度的湿式电除尘器800和烟囱1000,另一方面也使烟气在烟道中流动顺畅的同时能尽量减小烟道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将脱硫吸收塔、双列引风机、湿式电除尘器、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烟囱布置成“一”字形,充分利用横向立体空间,缩短了除尘器出口至烟囱中心线的距离,减少了占地和节省了烟道材料;将双列引风机和湿式电除尘器布置在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湿式电除尘器布置在双列引风机和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上方,充分利用竖直的立体空间;使双列引风机的每台引风机入口可0-180°角度进风,引风机出口背对脱硫吸收塔,引风机出口连接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后正对脱硫吸收塔连接,使得脱硫吸收塔入口烟气流场均匀,提高脱硫效率;连接烟道采用圆形烟道空间弯头、二合一汇流管技术及三合一汇流管技术,优化了烟气流场,减少烟道阻力,减少厂用电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除尘器后各设备和烟道的联合布置充分利用了垂直和横向的立体空间,将除尘器出口和烟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由传统的40米缩短至25米以内;而且,整体布置结构进行镜像布置仍然有效,适应性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除尘器两个出口连接的双列引风机,所述双列引风机包括两台并列设置的引风机;与所述双列引风机分别对应连接的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与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均连接的脱硫吸收塔,与所述脱硫吸收塔连接的湿式电除尘器,以及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连接的烟囱,且依次连接的所述双列引风机、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及烟囱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其中,所述双列引风机的中心线是指所述双列引风机构成的整体结构的中心线,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中心线是指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构成的整体结构的中心线;
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竖直并排设置,所述湿式电除尘器横向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的上空位置,所述双列引风机和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均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烟囱之间并位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正下方,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竖直并排设置于所述双列引风机和所述烟囱之间,而所述双列引风机横向并排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之间,且所述双列引风机的出口均背对所述脱硫吸收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接连通除尘器两个出口和所述双列引风机的第一烟道,直接连通所述双列引风机和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第二烟道,直接连通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和所述脱硫吸收塔的第三烟道,直接连通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湿式电除尘器的第四烟道,以及直接连通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和烟囱的第五烟道;
所述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四烟道及第五烟道均位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之间,且所述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四烟道及第五烟道的中心线也均位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上,且所述第一烟道、第二烟道均设置于所述第三烟道正下方,而所述第三烟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烟道和第五烟道正下方,且所述第一烟道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三烟道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道包括两根分层错位设置于所述第三烟道正下方的第一主烟道,且所述第一主烟道均设置为具有多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
所述第一主烟道包括与一个除尘器出口连接的第一烟道入口,以及与所述双列引风机中的一列引风机连接的第一烟道出口,两个所述第一烟道入口对齐设置于所述第三烟道外侧,两个所述第一烟道出口分别设置于双列引风机的侧边和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烟道包括两根横向设置为直管结构的并分别与所述双列引风机连通的第二主烟道;
以及与每根所述第二主烟道逐渐分流连通的三根均匀设置的第二分支烟道,三根所述第二分支烟道均与一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对应连通,且每根所述第二分支烟道均设置有一个从水平方向向竖直方向弯曲延伸的圆形空间缓转弯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烟道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第三主烟道,两根所述第三主烟道分别与两台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连通,每根所述第三主烟道均从竖直方向向水平方向弯曲延伸,且每根所述第三主烟道上均设置有两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
所述脱硫吸收塔底部设置有向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倾斜突出的矩形塔台,两根所述第三主烟道均与所述塔台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烟道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第四主烟道,两根所述第四主烟道均连通所述脱硫吸收塔顶部和所述湿式电除尘器,且每根所述第四主烟道均设置为具有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烟道包括两根并列设置并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连通的第五分支烟道,以及与两根所述第五分支烟道逐渐汇合连通的一根第五主烟道,所述第五主烟道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烟囱内部,且所述第五主烟道设置为具有一个圆形空间缓转弯头的弯管。
CN201510919012.9A 2015-12-10 2015-12-10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Active CN105444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9012.9A CN105444194B (zh) 2015-12-10 2015-12-10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19012.9A CN105444194B (zh) 2015-12-10 2015-12-10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4194A CN105444194A (zh) 2016-03-30
CN105444194B true CN105444194B (zh) 2017-11-17

Family

ID=55554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19012.9A Active CN105444194B (zh) 2015-12-10 2015-12-10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419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6563A (ja) * 1984-01-26 1985-08-1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排ガス処理装置
JP3676032B2 (ja) * 1997-04-21 2005-07-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煙処理設備及び排煙処理方法
CN202066041U (zh) * 2011-05-30 2011-12-07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叠式烟道
CN202666644U (zh) * 2012-07-20 2013-01-16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节水低能耗烟气干湿复合除尘脱硫系统
CN103697487B (zh) * 2013-12-30 2016-05-11 上海克莱德贝尔格曼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CN205208594U (zh) * 2015-12-10 2016-05-0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4194A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66185U (zh)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电除雾器
CN104832936B (zh) 配单列引风机的除尘器后的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
CN106269256A (zh) 一种用于烟气净化的电除雾器
CN109719105A (zh) 一种风机排气除尘装置
CN205208594U (zh)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105444194B (zh) 除尘器二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104879765B (zh) 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六出口双列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105402752B (zh)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六出口后烟气系统布置结构
CN205208593U (zh)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六出口后烟气系统布置结构
CN209174374U (zh) 一种新型录井现场岩屑筛选装置
CN204665316U (zh)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
CN205208617U (zh) 除尘器六出口和双列引风机后烟气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103090403A (zh) 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及其应用
CN206073114U (zh) 60万级燃煤机组双列引风机烟气系统布置结构
CN206304900U (zh) 管式湿式电除尘器的内部冲洗系统
CN204665315U (zh) 配单列引风机的除尘器后的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
CN104832935B (zh)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后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
CN206073115U (zh) 60万级燃煤机组后烟气系统布置结构
CN203177191U (zh) 一种锅炉后除尘和烟气余热回收的一体化装置
CN204746086U (zh) 高效柔性除雾除尘装置
CN205235450U (zh) 一种湿法脱硫除雾装置及湿法脱硫装置
CN104791821B (zh) 电厂用除尘器四出口和双列引风机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CN206001501U (zh) 60万级燃煤机组双列引风机顺向布置烟气系统结构
CN208687762U (zh) 用于燃用准东煤锅炉的大颗粒飞灰捕集装置
CN202237590U (zh) 新型折线型两通道除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