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5737A - 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5737A
CN105435737A CN201410428996.6A CN201410428996A CN105435737A CN 105435737 A CN105435737 A CN 105435737A CN 201410428996 A CN201410428996 A CN 201410428996A CN 105435737 A CN105435737 A CN 105435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bent
molecular sieve
solution
parts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89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5737B (zh
Inventor
肖永厚
洪涛
王仰东
刘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4289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35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35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5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5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5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烯烃吸附净化技术中存在吸附剂的净化精度低、吸附容量低、再生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离子交换引入金属阳离子Fe3+对分子筛进行修饰改性,通过滚球、打片或挤条成型制成固体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各种烯烃类原料脱除含硫化合物的吸附净化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作为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广泛,需求日益扩大。烯烃歧化技术是增产丙烯的有效方法之一。C4烯烃作为烯烃歧化的原料之一,组成较为复杂,来源不同,成分各异。由于不同生产工艺和原料的输送过程使C4中常含有数量不等的水、醇、醚等含氧化合物和含硫、含氮等非烃化合物。众多杂质中含硫化合物对催化剂的毒性较强,微量含硫杂质就会使下游加工生产中催化剂中毒失活。而且硫化物的存在不但影响下游产品质量,污染环境,有时也会腐蚀生产设备,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想对烯烃充分合理利用,首要问题就是对其进行净化脱除含硫杂质。随着催化技术更新,催化剂活性提高,同时也更容易发生中毒失活。原料的深度脱硫也逐渐成为C4等低碳烯烃进一步加工利用的关键。
低碳烯烃中的硫化物主要包括硫化氢、羰基硫、甲硫醇、乙硫醇、二甲硫醚、丙硫醇、甲硫醚、甲乙二硫醚、二硫化碳和二乙基二硫等。不但总类繁多,而且好多种硫化物化学性质活泼,各种硫化物在某些条件下相互转化。同时,作为化工原料的低碳烯烃,无论是用来生产聚合物的乙烯、丙烯还是用作原料转化的正丁烯、异丁烯,它们相应生产工艺对硫化物含量的要求均较为苛刻,一般要求脱除到1ppm以下,某些情况下甚至要求含量更低,即根据不同生产需要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低碳烯烃中含硫化合物的脱除是深度脱硫过程。以往文献报导的技术要么工艺过于复杂,需要进行多步脱除。通常对于硫醇、硫醚、羰基硫等有机硫化物杂质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水解转化为硫化氢,然后在常温或低温下脱除硫化氢,该工艺被形象的称为“夹心饼”工艺,不但工艺复杂而且能耗很高。现有的工艺,通常净化精度达不到生产要求,同时也存在穿透硫容低等问题。与众多的净化技术相比,吸附脱硫工艺,具有净化精度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该项技术的核心问题仍然是高效吸附剂的开发。
活性炭、硅胶、氧化铝和分子筛等多孔物质常用作吸附剂。活性炭脱硫技术虽然针对硫醇和硫醚等含硫化合物脱除具有一定效率,但一般需要有氧参与反应,对于低碳烯烃这样的易燃、易爆组分的脱硫过程,不建议采用,单纯依靠吸附的活性炭吸附脱除技术,仍存在选择性低、穿透硫容低、脱硫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沸石分子筛具有可预测的高效筛分功能,同时还具有离子交换性、吸附性和催化性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农业、建材、化工、环保、能源、医药、国防以及新材料等众多领域。围绕分子筛吸附脱硫已有一些文献报导,但目前的分子筛脱硫剂仍存在净化精度低、吸附容量低、再生稳定性差等问题。
美国专利U.S.5843300,报道了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交换的X分子筛制备的吸附剂,从FCC原料中脱除硫化物特别是带苯环的硫化物。KX分子筛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尤其是负载第八族金属元素钯(Pd)和铂(Pt)的吸附剂脱硫效果更佳,用过的吸附剂可以在较高温度下氢气氛围中得以再生。脱硫剂的硫容为0.2~0.6%,再生后的工作硫容有所降低。
美国专利U.S.20060191821报道了,一种气态、油状的烃类组分在临氢状态下的深度吸附脱硫技术。在一种含有氧化锌和氧化物形态的助剂作用下对含有硫化物的烃组分进行脱硫。该吸附剂可在稀释的空气中通过焙烧得以再生。该方法对于低碳烃中硫化物的脱除,存在操作温度较高,能耗高,而且临氢条件下必然引起不饱和烃,发生加氢副反应,引起净化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专利CN1482210A提供了一种催化裂化汽油吸附精制技术。该技术利用两种吸附剂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进行脱除。一种利用氧化铝、氧化钛和分子筛的混合物为载体,饱和喷淋或浸渍以锌、钴、镍、铜、铅、铁等金属元素的一种或几种氧化物为活性中心制备的吸附剂,选择性吸附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醇硫。另一类吸附剂是以氧化铝、氧化钛和分子筛的混合物为载体,饱和喷淋或浸渍过渡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氧化物为吸附活性中心,选择性吸附催化裂化汽油中的噻吩类硫。上述两种吸附剂分别装填在两个吸附器中,分别在吸附剂吸附饱和后用一种溶剂或混合轻烃将吸附剂再生脱附和或氧化其吸附的含硫化合物。经过选择性深度脱硫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醇硫含量小于10μg/g,总硫含量低于300μg/g。可以看出,该项技术虽然有一定的脱硫效果,但脱硫后样品中的硫含量仍然很高。
综上所述,以往文献中虽然报导了一些用于烯烃物流的吸附剂和相应净化方法,但具体应用中存在吸附剂的吸附净化深度低、吸附容量低、净化精度低、吸附容量低、再生稳定性差等问题。虽然八面沸石分子筛NaX和NaY具有较强的极性,尤其对极性杂质的脱除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等特点,常用于各种气体、液体原料的吸附净化。现有的NaX和NaY分子筛吸附剂一方面吸附净化深度低,产品纯度不能满足下游生产要求。同时吸附容量有限,使吸附剂的用量以及净化装置体积庞大,增加了装置投入费用,频繁再生也使操作变得复杂。另一方面,吸附选择性较差,吸附含氧化合物的同时也吸附大量烯烃,而烯烃吸附时放出较多热量对吸附效率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再生过程中残留在吸附剂孔道内的烯烃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炭化使吸附剂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存在吸附剂的净化精度低、吸附容量低、再生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金属阳离子Fe3+对分子筛进行修饰改性制成固体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该吸附剂用于C2~C6烯烃原料中含硫化合物的吸附净化,具有净化深度高,吸附容量高和再生稳定性好等优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的吸附剂相对应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含Fe分子筛吸附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a)60~90份分子筛载体,分子筛载体为选自X型、Y型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b)2~10份金属Fe的氧化物;
c)0.1~4份磷的氧化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吸附剂还包括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ⅣB族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以重量份数计,优选范围为0.2~2份;分子筛载体的摩尔硅铝比(SiO2/Al2O3)优选为1~10;分子筛载体优选为选自NaX、KX、HX、CaX、HY或NaY中的至少一种;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分子筛含量的优选范围为70~85;分子筛载体优选为选自HX或HY中的至少一种,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分子筛含量的优选范围为75~80份;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Fe的氧化物Fe2O3含量的优选范围为3~6份;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磷的氧化物含量的优选范围为0.2~2份;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含元素周期表中第ⅣB族元素的氧化物含量的优选范围为0.2~1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含Fe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含有金属Fe的可溶性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摩尔浓度为0.1~0.5mol/L的Fe(NO3)3溶液Ⅰ;
b)在溶液Ⅰ中加入H3PO4,配制成含PO4 3-的浓度为0.05~0.20mol/L的溶液Ⅱ;
c)在溶液Ⅱ中加入硝酸锆,配制成含Zr(NO3)4浓度为0.02~0.10mol/L的溶液Ⅲ;
d)用溶液Ⅲ对选自X型、Y型的至少一种分子筛原粉进行离子交换改性,离子交换的固液比为1:3~1:20,离子交换温度为20~150℃,交换时间为2~60小时,交换次数为1~5次,干燥后焙烧,制成含Fe分子筛吸附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含Fe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配制的溶液Ⅱ中含PO4 3-的摩尔浓度为0.05~0.10mol/L;步骤c)中,配制的溶液Ⅲ中Zr(NO3)4的浓度为0.05~0.10mol/L;步骤d)中,离子交换的固液比为1:5~1:10,离子交换温度为20~90℃,离子交换时间为2~20小时,离子交换次数为1~3次;Fe(NO3)3的摩尔浓度为0.15~0.2mol/L。
一种脱除1-丁烯原料中甲硫醚的方法,吸附剂在使用前,在N2氛围中,300℃下预先处理6小时,冷却至室温。吸附在温度为0~60℃,压力为0~4.0MPa,液体体积空速为1~5h-1的条件下,含有≤1000ppmv甲硫醚的1-丁烯原料经过装填有上述含Fe分子筛吸附剂进行吸附净化,得到净化后的1-丁烯原料。
本发明通过离子交换将分子筛骨架中部分或全部阳离子用Fe金属交换,采用离子交换法将金属Fe、Zr和P引入到分子筛表面和骨架制成离子交换分子筛吸附剂。分子筛的表面酸性是影响吸附剂吸附硫容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发明通过金属离子Fe3+和Zr4+进行离子交换改性的分子筛,改变分子筛表面酸性,从而增强了对硫化物的选择性吸附作用。随着离子交换度的提高明显增加,Fe和Zr是以电子接受体的形式存在成为L酸位,当金属离子交换度增加到一定量时,B酸的强度已经很弱,在这种情况下,分子筛表面大部分酸性羟基的H与Fe和Zr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此外,Fe和Zr的氧化物对含硫化合物杂质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引入的Fe3+由于原子半径较大,起到了对分子筛孔道的修饰作用,因此通过离子交换在分子筛表面引入Fe和Zr离子提高了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引入的P2O5与Fe和Zr的离子发生协同作用,使分子筛表面的L酸位增多,L酸位对硫化物的吸附起到促进作用。因而,制备的吸附剂同时解决了现有吸附剂的净化精度低、吸附容量低、再生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发明制备的脱硫剂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使用本发明的吸附剂,在N2氛围中,300℃下预先处理6小时,冷却至室温。在压力为0~4.0MPa,温度为0~60℃,液体体积空速为1~5h-1下,对含有低于1000ppmv甲硫醚杂质的1-丁烯原料进行吸附净化,净化后1-丁烯原料中的甲硫醚含量可达0.5ppmv以下,甲硫醚的穿透吸附容量可达51.0mg/g以上,甲硫醚的穿透吸附容量比同类技术提高了40%以上,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经过5次再生后脱硫性能几乎未衰减。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含有Fe2O3、ZrO2和P2O5的离子交换改性HY分子筛吸附剂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准确称取10g硅铝比为5的HY分子筛原粉。随后,配制摩尔浓度为0.1mol/L的Fe(NO3)3溶液100ml。在上述溶液中,加入3.94gZr(NO3)4·3H2O,使溶液中的Zr(NO3)4的含量约为0.10mol/L。此后,连续滴加H3PO4溶液,使H3PO4的摩尔浓度为0.1mol/L。将准确称好的HY分子筛原粉加入到上述100ml含Fe(NO3)3、Zr(NO3)4和PO4 3-的溶液中,即按照固液比为1:10的条件,在80℃下,充分搅拌,交换6h。过滤、用去离子水冲洗。重复上述交换操作三次。干燥后得到交换的分子筛前体。打片成型,自然晾干,在空气中550℃下,焙烧2小时。磨碎、过筛取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在300℃烘干直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到含Fe的离子交换分子筛成型吸附剂。
在固定床装置上进行1-丁烯中低浓度甲硫醚的吸附净化性能评价。实验条件为:3.0MPa,30℃,1-丁烯中甲硫醚的含量为500ppmv,液体体积空速为1h-1,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床层高径比为6:1。吸附剂在进行吸附实验前,在300℃下预先活化6小时,考评结果在表2中给出。
【实施例2】
含有Fe2O3、ZrO2和P2O5的离子交换改性HY分子筛吸附剂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准确称取10g硅铝比为5的HY分子筛原粉。随后,配制摩尔浓度为0.5mol/L的Fe(NO3)3溶液100ml。在上述溶液中,加入3.94gZr(NO3)4·3H2O,使溶液中的Zr(NO3)4的含量约为0.1mol/L。此后,连续滴加H3PO4溶液,使H3PO4的摩尔浓度为0.1mol/L。将准确称好的10gHY分子筛原粉加入到上述100ml含Fe(NO3)3、Zr(NO3)4和PO4 3-的溶液中,即按照固液比为1:10的条件,在80℃下,充分搅拌,交换6h。过滤、用去离子水冲洗。重复上述交换操作三次。干燥后得到交换的分子筛前体。打片成型,自然晾干,在空气中550℃下,焙烧2小时。磨碎、过筛取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在300℃烘干直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到离子交换分子筛成型吸附剂。
在固定床装置上进行1-丁烯中低浓度甲硫醚的吸附净化性能评价。实验条件为:3.0MPa,30℃,1-丁烯中甲硫醚的含量为500ppmv,液体体积空速为1h-1,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床层高径比为6:1。吸附剂在进行吸附实验前,在300℃下预先活化6小时,考评结果在表2中给出。
【实施例3】
含有重量份数为3的Fe2O3、重量份数为2的ZrO2和重量份数为2的P2O5,含HY重量份数为80的离子交换改性HY分子筛吸附剂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准确称取10g硅铝比为5的HY分子筛原粉。随后,配制摩尔浓度为0.15mol/L的Fe(NO3)3溶液100ml。在上述溶液中,加入3.94gZr(NO3)4·3H2O,使溶液中的Zr(NO3)4的含量约为0.1mol/L。此后,连续滴加H3PO4溶液,使H3PO4的摩尔浓度为0.1mol/L。将准确称好的10gHY分子筛原粉加入到上述100mlFe(NO3)3、Zr(NO3)4和含PO4 3-的溶液中,即按照固液比为1:10的条件,在80℃下,充分搅拌,交换6h。过滤、用去离子水冲洗。重复上述交换操作三次。干燥后得到交换的分子筛前体。打片成型,自然晾干,在空气中550℃下,焙烧2小时。磨碎、过筛取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在300℃烘干直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到离子交换分子筛成型吸附剂。
在固定床装置上进行1-丁烯中低浓度甲硫醚的吸附净化性能评价。实验条件为:3.0MPa,30℃,1-丁烯中甲硫醚的含量为500ppmv,液体体积空速为1h-1,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床层高径比为6:1。吸附剂在进行吸附实验前,在300℃下预先活化6小时,考评结果在表2中给出。
【实施例4】
按重量份数计,含有6份Fe2O3、重量份数为2的ZrO2和2份P2O5,含80份HY分子筛的离子交换改性HY分子筛吸附剂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准确称取10g硅铝比为5的HY分子筛原粉。随后,配制摩尔浓度为0.2mol/L的Fe(NO3)3溶液100ml。在上述溶液中,加入3.94gZr(NO3)4·3H2O,使溶液中的Zr(NO3)4的含量约为0.1mol/L。此后,连续滴加H3PO4溶液,使H3PO4的摩尔浓度为0.1mol/L。将准确称好的HY分子筛原粉加入到上述100ml含Fe(NO3)3、Zr(NO3)4和PO4 3-的溶液中,即按照固液比为1:10的条件,在80℃下,充分搅拌,交换6h。过滤、用去离子水冲洗。重复上述交换操作三次。干燥后得到交换的分子筛前体。打片成型,自然晾干,在空气中550℃下,焙烧2小时。磨碎、过筛取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在300℃烘干直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到离子交换分子筛成型吸附剂。
在固定床装置上进行1-丁烯中低浓度甲硫醚的吸附净化性能评价。实验条件为:3.0MPa,30℃,1-丁烯中甲硫醚的含量为500ppmv,液体体积空速为1h-1,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床层高径比为6:1。吸附剂在进行吸附实验前,在300℃下预先活化6小时,考评结果在表2中给出。
【实施例5~20】
按照实施例1的各个步骤与条件制备固体吸附剂并考评。只是改变组成或制备条件,改变的条件列于表1,其考评结果列于表2。
表1
表2
【比较例1】
准确称取10g硅铝比为5的HY分子筛原粉,打片成型,自然晾干,在空气中550℃下,焙烧2小时。磨碎、过筛取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在300℃烘干直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到离子交换分子筛成型吸附剂。制备后的组分及含量在表1中给出。
在固定床装置上进行1-丁烯中低浓度甲硫醚的吸附净化性能评价。实验条件为:3.0MPa,30℃,1-丁烯中甲硫醚的含量为500ppmv,液体体积空速为1h-1,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床层高径比为6:1。吸附剂在进行吸附实验前,在300℃下预先活化6小时,考评结果在表2中给出。按实施例1的评价条件进行考评。净化后1-丁烯原料中含甲硫醚0.99ppmv,吸附剂的穿透吸附容量为40.5mg/g吸附剂,吸附剂再生5次后,净化精度降低为1.3ppmv,吸附剂的穿透吸附容量降低为38.4mg/g吸附剂。
【比较例2】
含有Fe2O3的离子交换改性HY分子筛吸附剂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准确称取10g硅铝比为5的HY分子筛原粉。随后,配制摩尔浓度为0.2mol/L的Fe(NO3)3溶液100ml。将准确称好的HY分子筛原粉加入到上述100mlFe(NO3)2的溶液中,即按照固液比为1:10的条件,在80℃下,充分搅拌,交换6h。过滤、用去离子水冲洗。重复上述交换操作三次。干燥后得到交换的分子筛前体。打片成型,自然晾干,在空气中550℃下,焙烧2小时。磨碎、过筛取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在300℃烘干直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到离子交换分子筛成型吸附剂。
在固定床装置上进行1-丁烯中低浓度甲硫醚的吸附净化性能评价。实验条件为:3.0MPa,30℃,1-丁烯中甲硫醚的含量为500ppmv,液体体积空速为1h-1,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床层高径比为6:1。吸附剂在进行吸附实验前,在300℃下预先活化6小时,考评结果在表2中给出。
【比较例3】
含有重量份数为0.5的P2O5和重量份数为2的ZrO2的离子交换改性HY分子筛吸附剂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准确称取10g硅铝比为5的HY分子筛原粉。随后,配制摩尔浓度为0.05mol/L的H3PO4溶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3.94gZr(NO3)4·3H2O,使溶液中的Zr(NO3)4的含量约为0.1mol/L。将准确称好的HY分子筛原粉加入到上述100ml含H3PO4和Zr(NO3)4的溶液中,即按照固液比为1:10的条件,在80℃下,充分搅拌,交换6h。过滤、用去离子水冲洗。重复上述交换操作三次。干燥后得到交换的分子筛前体。打片成型,自然晾干,在空气中550℃下,焙烧2小时。磨碎、过筛取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在300℃烘干直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到离子交换分子筛成型吸附剂。
在固定床装置上进行1-丁烯中低浓度甲硫醚的吸附净化性能评价。实验条件为:3.0MPa,30℃,1-丁烯中甲硫醚的含量为500ppmv,液体体积空速为1h-1,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床层高径比为6:1。吸附剂在进行吸附实验前,在300℃下预先活化6小时,考评结果在表2中给出。
【比较例4】
按重量份数计,含有6份Fe2O3、5份P2O5、3份ZrO2和80份HY分子筛的离子交换改性HY分子筛吸附剂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准确称取10g硅铝比为5的HY分子筛原粉。随后,配制摩尔浓度为0.2mol/L的Fe(NO3)3溶液100ml。在上述溶液中,加入5.91gZr(NO3)4·3H2O,使溶液中的Zr(NO3)4的含量约为0.15mol/L。此后,连续滴加H3PO4溶液,使H3PO4的摩尔浓度为0.25mol/L。将准确称好的HY分子筛原粉加入到上述100ml含Fe(NO3)3、Zr(NO3)4和PO4 3-的溶液中,即按照固液比为1:10的条件,在80℃下,充分搅拌,交换6h。过滤、用去离子水冲洗。重复上述交换操作三次。干燥后得到交换的分子筛前体。打片成型,自然晾干,在空气中550℃下,焙烧2小时。磨碎、过筛取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在300℃烘干直至质量不再减少,得到离子交换分子筛成型吸附剂。
在固定床装置上进行1-丁烯中低浓度甲硫醚的吸附净化性能评价。实验条件为:3.0MPa,30℃,1-丁烯中甲硫醚的含量为500ppmv,液体体积空速为1h-1,吸附剂颗粒直径为830~1700μm,床层高径比为6:1。吸附剂在进行吸附实验前,在300℃下预先活化6小时,考评结果在表2中给出。
【实施例21~24】
采用按实施例4方法制备的吸附剂,只是改变吸附剂脱除1-丁烯中甲硫醚的考评实验条件。吸附剂在使用前,在N2氛围中,300℃下预先处理6小时,冷却至室温。具体实验条件为:在温度为0~60℃,压力为0~4.0MPa,液体体积空速为1~5h-1的条件下,含有100~1000ppmv甲硫醚的1-丁烯原料经过装填有2ml上述含Fe3+离子交换改性分子筛吸附剂的反应器进行吸附净化,得到净化后的1-丁烯原料。具体考评条件,净化精度、穿透吸附容量以及5次再生后的净化精度、穿透吸附容量等考评结果在表3中给出。
表3
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对照结果可以看出,按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很好的解决了吸附剂的净化精度低、吸附容量低、再生稳定性差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含Fe分子筛吸附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a)60~90份分子筛载体,分子筛载体为选自X型、Y型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b)2~10份金属Fe的氧化物;
c)0.1~4份磷的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Fe分子筛吸附剂,该吸附剂还包括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ⅣB族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化合物,以重量份数计,为0.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Fe分子筛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分子筛载体的摩尔硅铝比(SiO2/Al2O3)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Fe分子筛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分子筛载体为选自NaX、KX、HX、CaX、HY或NaY中的至少一种;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分子筛的含量为70~8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Fe分子筛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分子筛载体为选自HX或HY中的至少一种,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分子筛的含量为75~8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Fe分子筛吸附剂,其特征在于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Fe的氧化物Fe2O3的含量为3~6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Fe分子筛吸附剂,其特征在于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磷的氧化物的含量为0.2~2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Fe分子筛吸附剂,其特征在于以吸附剂重量份数计,含元素周期表中第ⅣB族元素的氧化物的含量为0.2~1份。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含Fe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含有金属Fe的可溶性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摩尔浓度为0.1~0.5mol/L的Fe(NO3)3溶液Ⅰ;
b)在溶液Ⅰ中加入H3PO4,配制成含PO4 3-的浓度为0.05~0.20mol/L的溶液Ⅱ;
c)在溶液Ⅱ中加入硝酸锆,配制成含Zr(NO3)4浓度为0.02~0.10mol/L的溶液Ⅲ;
d)用溶液Ⅲ对选自X型、Y型的至少一种分子筛原粉进行离子交换改性,离子交换的固液比为1:3~1:20,离子交换温度为20~150℃,交换时间为2~60小时,交换次数为1~5次,干燥后焙烧,制成含Fe分子筛吸附剂。
10.一种脱除1-丁烯原料中甲硫醚的方法,吸附剂在使用前,在N2氛围中,300℃下预先处理6小时,冷却至室温。吸附在温度为0~60℃,压力为0~4.0MPa,液体体积空速为1~5h-1的条件下,含有≤1000ppmv甲硫醚的1-丁烯原料经过装填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含Fe分子筛吸附剂进行吸附净化,得到净化后的1-丁烯原料。
CN201410428996.6A 2014-08-27 2014-08-27 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435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8996.6A CN105435737B (zh) 2014-08-27 2014-08-27 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8996.6A CN105435737B (zh) 2014-08-27 2014-08-27 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5737A true CN105435737A (zh) 2016-03-30
CN105435737B CN105435737B (zh) 2018-07-17

Family

ID=5554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8996.6A Active CN105435737B (zh) 2014-08-27 2014-08-27 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357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0995A (zh) * 2018-12-26 2019-02-19 济南大学 一种负载sba-15吸附剂的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914A (zh) * 2006-08-31 2008-03-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烃油在固定床反应器内临氢催化吸附脱硫的方法
US20120296139A1 (en) * 2011-05-22 2012-11-22 Fina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feed in the coupling of toluene with a carbon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4914A (zh) * 2006-08-31 2008-03-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烃油在固定床反应器内临氢催化吸附脱硫的方法
US20120296139A1 (en) * 2011-05-22 2012-11-22 Fina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feed in the coupling of toluene with a carbon sour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0995A (zh) * 2018-12-26 2019-02-19 济南大学 一种负载sba-15吸附剂的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5737B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9141B (zh) 杂原子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0929B (zh) 固体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343249B (zh) 一种烃油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44323B (zh) 一种深度脱除有机硫化物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294222A (zh) 一种烃油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77874B (zh) 一种裂化汽油吸附脱硫的方法
CN110639466B (zh) 一种脱砷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85656B (zh) 吸附净化烃类物流的方法
CN105080592A (zh) 芳烃降烯烃催化剂及其用途
CN102895948A (zh) 一种烃油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40117A (zh) 一种汽油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汽油脱硫方法
CN102463101A (zh) 离子交换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9139B (zh) 含Cu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3370B (zh) 一种利用微孔介孔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精制芳烃的方法
CN106607005B (zh) 含氮化合物固体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4223A (zh) 一种烃油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85405A (zh) 利用废弃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吸附脱除甲醇的方法
CN102744035B (zh) 离子交换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080476A (zh) 含铜和卤素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4225A (zh) 一种烃油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35737A (zh) 含Fe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5947A (zh) 一种烃油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94224A (zh) 一种烃油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43250A (zh) 一种烃油脱硫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49138A (zh) 含Ni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