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8356A - 有机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有机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8356A
CN105418356A CN201410392698.6A CN201410392698A CN105418356A CN 105418356 A CN105418356 A CN 105418356A CN 201410392698 A CN201410392698 A CN 201410392698A CN 105418356 A CN105418356 A CN 105418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iridium
coordination compound
organic
iridium coordination
iridium compl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26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18356B (zh
Inventor
鄢亮亮
龚智豪
李潍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26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18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18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8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18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8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铱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有机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的有机铱配合物可用于发光材料,包含该有机铱配合物的发光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发光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可用于AMOLED等领域。

Description

有机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铱配合物,具体为一种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领域的有机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在各个性能上拥有其它显示技术无以伦比的优势,如具有全固态、自主发光、亮度高、高分辨率、视角宽(170度以上)、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可使用柔性基板、低电压直流驱动(3-10V)、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使得它的应用市场十分广泛,可应用于照明、通讯、车载显示、便携式电子设备、高清晰度显示甚至是军事领域。
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两种,其中磷光材料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当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分子中再结合后,会因为电子自旋对称方式的不同,产生两种激发态的形式,一种为单重态约占25%,一种为三重态占75%。一般认为,荧光材料通常为有机小分子材料的内部量子效率的极限为25%。而磷光材料由于重原子效应导致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可以利用75%的三重态激子的能量,所以毫无疑问的提高了发光效率。
然而,与荧光材料相比,现有的磷光材料不仅起步较晚,且具有热稳定性差,发光效率低,寿命短等问题,影响了其在OLED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铱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的有机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溴-9-芴酮与式(Ⅰ)化合物反应生成式(Ⅱ)化合物;将式(Ⅱ)化合物与对甲苯磺酰肼反应生成式(Ⅲ)化合物;式(Ⅲ)化合物与有机铱化合物作用形成上述有机铱配合物;其中,式(Ⅰ)、式(Ⅱ)、式(Ⅲ)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Y选自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式(Ⅰ)中的R为氢或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式(Ⅰ)中的R为甲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有机铱化合物为乙酰丙酮铱。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发光材料,包含上述任一项的有机铱配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含上述任一项的有机铱配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发光层中所述有机铱配合物的含量为5wt%~15wt%,以所述发光层的重量为基准。
本发明的有机铱配合物可用于发光材料,包含该有机铱配合物的发光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发光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可用于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在本质上是当作解释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铱卡宾配合物,可应用于发光材料,其结构如下:
其中,星号(*)表示与铱形成配位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有机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溴-9-芴酮与取代硼酸或取代硼酸酯反应生成取代9-芴酮;将取代9-芴酮与TsNHNH2反应生成取代9-对甲苯磺酰肼芴;取代9-对甲苯磺酰肼芴与有机铱化合物作用形成有机铱卡宾配合物。
本发明中,取代硼酸可以为苯硼酸、嘧啶-5-硼酸、吡啶-4-硼酸、喹啉-4-硼酸或噌啉-4-硼酸,也可以是具有相同结构的硼酸酯,比如苯硼酸二甲酯。
本发明中,有机铱化合物优选为乙酰丙酮铱,也可以为类似二酮结构的有机铱化合物,还可以是Pic(苦味酸)的铱化合物。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有机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试剂主要有:1-溴-9-芴酮、苯硼酸、嘧啶-5-硼酸、吡啶-4-硼酸、喹啉-4-硼酸、噌啉-4-硼酸、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Pd(dppf)Cl2)、Cs2CO3、二氧六环、对甲苯磺酰肼(TsNHNH2)、乙酸乙酯、石油醚、冰醋酸(CH3COOH)、四氢呋喃(THF)、正丁基锂(n-BuLi)、乙酰丙酮铱(Ir(acac)3)、乙二醇单乙醚、碳酸钠。
实施例1
第一步:氮气保护下,向一个配备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3L圆底烧瓶中装入1-溴-9-芴酮(25.797g,0.1mol,1.0eq)、苯硼酸(14.64g,0.12mol,1.2eq)、Pd(dppf)Cl2(2.5g,0.003mol,0.03eq)、Cs2CO3(97.5g,0.3mol,3.0eq),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1L二氧六环,之后将圆底烧瓶中的混合液于110℃下反应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将上述冷却后的烧瓶中的物质旋干,并向剩余物中加入600mL去离子水以及600mL乙酸乙酯,30℃下搅拌30分钟后,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后,将两者分离。将分离后的有机相依次用水洗涤3次(每次用水6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每次用食盐水600mL)。将洗涤过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所得物质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4)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提纯,将提纯所得产物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1-苯基-9-芴酮(20.083g,收率:78.125%)。
其中,1-苯基-9-芴酮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257.1(M+H+);1HNMR(400M,d6-DMSO):7.76(d,1H),7.58(m,2H),7.54(m,2H),7.48-7.51(m,3H),7.22-7.32(m,4H);
元素分析:C19H12O
计算值:C,89.04;H,4.72;实测值:C,89.01;H,4.71。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1-苯基-9-芴酮(12.7g,0.05mol,1.0eq)以及TsNHNH2(11.16g,0.06mmol,1.2eq)溶于50mLTHF中,并向其中加入催化量冰醋酸1mL,将所得混合液于6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所得液倒入冰水中,有浅黄色固体析出,将该浅黄色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1-苯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20g,收率:94%)。
其中,1-苯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425.3(M+H+);1HNMR(400M,d6-DMSO):7.81(d,2H),7.76(d,1H),7.58(m,2H),7.54(m,2H),7.48-7.51(m,3H),7.22-7.32(m,6H),2.35(s,3H);
元素分析:C26H20N2O2S
计算值:C,73.56;H,4.75;N,6.60;实测值:C,73.51;H,4.78;N,6.63。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得的上述1-苯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16.96g,40mmol)溶于干燥的400mLTHF中,并在-20℃下向该THF中加入40mL正丁基锂,添加完毕后,将该THF溶液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然后将Ir(acac)3(4.89g,10mmol)溶于100mL乙二醇单乙醚中,并向其中加入碳酸钠(13.8g,100mmol)。将该乙二醇单乙醚溶液慢慢滴加入上述THF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液于13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有浅黄色固体析出,将该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络合物CPD1(4.1g,收率:45%)。
其中,产物CPD1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913.3(M+H+);1HNMR(400M,d6-DMSO):8.06(d,3H),7.83(m,6H),7.65(dd,3H),7.53-7.58(m,9H),7.29-7.42(m,12H);
元素分析:C57H33Ir
计算值:C,75.22;H,3.65;实测值:C,75.21;H,3.67。
实施例2
第一步:氮气保护下,向一个配备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3L圆底烧瓶中装入1-溴-9-芴酮(25.797g,0.1mol,1.0eq)、嘧啶-5-硼酸(14.88g,0.12mol,1.2eq)、Pd(dppf)Cl2(2.5g,0.003mol,0.03eq)、Cs2CO3(97.5g,0.3mol,3.0eq),并向混合物中加入1L二氧六环,之后将圆底烧瓶中的混合液于110℃下反应8小时后再冷却至室温。
将上述冷却后的烧瓶中的物质旋干,并向剩余物质中加入600ml去离子水以及600ml乙酸乙酯,30℃下搅拌30分钟后,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后将两者分离。将分离后的有机相依次用水洗涤3次(每次用水6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每次用食盐水600ml)。将洗涤过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所得物质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提纯,将提纯所得产物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1-(5-嘧啶基)-9-芴酮(18.58g,收率:72%)。
其中,1-(5-嘧啶基)-9-芴酮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259.1(M+H+);1HNMR(400M,d6-DMSO):9.22(s,1H),9.00(s,2H),7.32-7.76(m,6H);
元素分析:C17H10N2O
计算值:C,79.06;H,3.90;N,10.85;实测值:C,79.04;H,3.92;N,10.83。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上述1-(5-嘧啶基)-9-芴酮(12.9g,0.05mol,1.0eq)以及TsNHNH2(11.16g,0.06mmol,1.2eq)溶于50mlTHF中,并向其中加入催化量冰醋酸1ml。得到的混合液于6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所得液倒入冰水中,有浅黄色固体析出,将该浅黄色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1-(5-嘧啶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19.17g,收率:90%)。
其中,1-(5-嘧啶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427.3(M+H+);1HNMR(400M,d6-DMSO):9.22(s,1H),9.00(s,2H),7.32-7.86(m,10H),2.35(s,3H);
元素分析:C24H18N4O2S
计算值:C,67.59;H,4.25;N,13.14;实测值:C,67.58;H,4.26;N,13.13。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得的上述1-(5-嘧啶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17.04g,40mmol)溶于干燥的400mlTHF中,在-20℃下加入40ml正丁基锂,添加完毕后,将该THF溶液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然后将Ir(acac)3(4.89g,10mmol)溶于100ml乙二醇单乙醚中,并向其中加入碳酸钠(13.8g,100mmol)。将该乙二醇单乙醚溶液慢慢滴加入上述THF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液于13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有浅黄色固体析出,将该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络合物CPD2(4.4g,收率:48%)。
其中,产物CPD2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917.2(M+H+);1HNMR(400M,d6-DMSO):9.42(s,3H),9.15(s,3H),7.82-7.86(m,6H),7.28-7.50(m,12H);
元素分析:C51H27N6Ir
计算值:C,66.87;H,2.97;N,9.17;实测值:C,66.85;H,2.99;N,9.16。
实施例3
第一步:氮气保护下,向一个配备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3L圆底烧瓶中装入1-溴-9-芴酮(25.797g,0.1mol,1.0eq)、吡啶-4-硼酸(14.65g,0.12mol,1.2eq)、Pd(dppf)Cl2(2.5g,0.003mol,0.03eq)、Cs2CO3(97.5g,0.3mol,3.0eq),并向混合物中加入1L二氧六环,之后将圆底烧瓶中的混合液于110℃下反应8小时后再冷却至室温。
将上述冷却后的烧瓶中的物质旋干,向剩余物中加入600ml去离子水以及600ml乙酸乙酯,30℃下搅拌30分钟后,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后将两者分离。将分离后的有机相依次用水洗涤3次(每次用水6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每次用食盐水600ml)。将洗涤过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所得物质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3)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提纯,将所得提纯产物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1-(4-吡啶基)-9-芴酮(20.083g,收率:78.125%)。
其中,1-(4-吡啶基)-9-芴酮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257.1(M+H+);1HNMR(400M,d6-DMSO):8.65(d,2H),7.76(d,1H),7.58-7.60(m,4H),7.54(m,2H),7.32-7.51(m,2H);
元素分析:C18H11NO
计算值:C,84.03;H,4.31;N,5.44;实测值:C,84.01;H,4.32;N,5.43。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上述1-(4-吡啶基)-9-芴酮(12.7g,0.05mol,1.0eq)以及TsNHNH2(11.16g,0.06mmol,1.2eq)溶于50mlTHF中,并向其中加入催化量冰醋酸1ml。得到的混合液于6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所得液倒入冰水中,有浅黄色固体析出,将该浅黄色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1-(4-吡啶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20g,收率:95%)。
其中,1-(4-吡啶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426.2(M+H+);1HNMR(400M,d6-DMSO):8.65(d,2H),7.96(d,1H),7.81(d,2H),7.76(d,2H),7.41-7.72(m,6H),7.34(d,2H),2.35(s,3H);
元素分析:C25H19N3O2S
计算值:C,70.57;H,4.50;N,9.88;实测值:C,70.55;H,4.52;N,9.85。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得的上述1-(4-吡啶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16.98g,40mmol)溶于干燥的400mlTHF中,在-20℃下加入40ml正丁基锂,加入完毕后,混合物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然后将Ir(acac)3(4.89g,10mmol)溶于100ml乙二醇单乙醚中,并向其中加入碳酸钠(13.8g,100mmol)。将该乙二醇单乙醚溶液慢慢滴加入上述THF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液于13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有黄色固体析出,将该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络合物CPD3(4.5g,收率:46%)。
其中,产物CPD3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914.2(M+H+);1HNMR(400M,d6-DMSO):8.83(s,3H),8.69(m,3H),7.58-7.68(m,12H),7.32-7.46(m,12H);
元素分析:C54H30N3Ir
计算值:C,71.03;H,3.31;N,4.60;实测值:C,71.02;H,3.33;N,4.61。
实施例4
第一步:氮气保护下,向一个配备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3L圆底烧瓶中装入1-溴-9-芴酮(25.797g,0.1mol,1.0eq)、喹啉-4-硼酸(20.76g,0.12mol,1.2eq)、Pd(dppf)Cl2(2.5g,0.003mol,0.03eq)、Cs2CO3(97.5g,0.3mol,3.0eq),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1L二氧六环,之后将圆底烧瓶中的混合液于110℃下反应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将上述冷却后的烧瓶中的物质旋干,并向剩余物中加入600ml去离子水以及600ml乙酸乙酯,30℃下搅拌分钟后,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后,将两者分离。将分离后的有机相依次用水洗涤3次(每次用水6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每次用食盐水600ml)。将洗涤后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所得物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2:3)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提纯,将所得提纯产物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1-(4-喹啉基)-9-芴酮(20.569g,收率:67.1%)。
其中,1-(4-喹啉基)-9-芴酮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308.1(M+H+);1HNMR(400M,d6-DMSO):8.87(d,1H),8.05(d,1H),7.43-7.76(m,11H);
元素分析:C22H13NO
计算值:C,85.97;H,4.26;N,4.56;实测值:C,85.96;H,4.28;N,4.55。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上述1-(4-喹啉基)-9-芴酮(15.36g,0.05mol,1.0eq)以及TsNHNH2(11.16g,0.06mmol,1.2eq)溶于50mlTHF中,并向其中加入催化量冰醋酸1ml。将所得混合液于6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所得液倒入冰水中,有黄色固体析出,将该黄色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1-(4-喹啉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21.38g,收率:90%)。
其中,1-(4-喹啉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476.1(M+H+);1HNMR(400M,d6-DMSO):8.89(d,1H),8.10(d,1H),7.81(d,2H),7.43-7.76(m,11H),7.34(d,2H),2.35(s,3H);
元素分析:C29H21N3O2S
计算值:C,73.24;H,4.45;N,8.84;实测值:C,73.24;H,4.45;N,8.84。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得的1-(4-喹啉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19.00g,40mmol)溶于干燥的400mlTHF中,在-20℃下加入40ml正丁基锂,加入完毕后,混合物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然后将Ir(acac)3(4.89g,10mmol)溶于100ml乙二醇单乙醚中,并向其中加入碳酸钠(13.8g,100mmol)。将该乙二醇单乙醚溶液慢慢滴加入上述THF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液于16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有浅黄色固体析出,将该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络合物CPD4(4.47g,收率:41%)。
其中,CPD4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1064.3(M+H+);1HNMR(400M,d6-DMSO):9.09(d,3H),8.21(d,3H),7.58-7.86(m,30H);
元素分析:C66H36IrN3
计算值:C,74.56;H,3.41;N,3.95;实测值:C,74.55;H,3.42;N,3.96。
实施例5
第一步:氮气保护下,向一个配备冷凝管、机械搅拌、温度计以及恒压滴液漏斗的3L圆底烧瓶中装入1-溴-9-芴酮(25.797g,0.1mol,1.0eq)、噌啉-4-硼酸(20.77g,0.12mol,1.2eq)、Pd(dppf)Cl2(2.5g,0.003mol,0.03eq)、Cs2CO3(97.5g,0.3mol,3.0eq),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1L二氧六环,之后将圆底烧瓶中的混合液于110℃下反应8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将上述冷却后的烧瓶中的物质旋干,并向剩余物中加入600ml去离子水以及600ml乙酸乙酯,30℃下搅拌30分钟后,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后,将两者分离。将分离后的有机相依次用水洗涤3次(每次用水6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3次(每次用食盐水600ml)。将洗涤过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所得物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提纯,在50℃下真空干燥后得到1-(4-噌啉)-9-芴酮(19.96g,收率:65%)。
其中,1-(4-噌啉)-9-芴酮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309.1(M+H+);1HNMR(400M,d6-DMSO):9.1(s,1H),8.3(dd,1H),7.51-7.76(m,9H),7.32(dd,1H);
元素分析:C21H12N2O
计算值:C,81.80;H,3.92;N,9.09;实测值:C,81.81;H,3.94;N,9.07。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1-(4-噌啉基)-9-芴酮(15.36g,0.05mol,1.0eq)以及TsNHNH2(11.16g,0.06mmol,1.2eq)溶于50mlTHF中,并向其中加入催化量冰醋酸1ml。将所得混合液于6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所得液倒入冰水中,有黄色固体析出,将该黄色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1-(4-噌啉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21.38g,收率:90%)。
其中,1-(4-噌啉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477.1(M+H+);1HNMR(400M,d6-DMSO):9.1(s,1H),8.3(dd,1H),7.83(d,2H),7.43-7.76(m,11H),7.36(d,2H),2.36(s,3H);
元素分析:C28H20N4O2S
计算值:C,70.57;H,4.23;N,11.76;实测值:C,70.56;H,4.25;N,11.76。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得的1-(4-噌啉基)-9对甲苯磺酰肼芴(19.01g,40mmol)溶于干燥的400mlTHF中,在-20℃下加入40ml正丁基锂,加入完毕后,混合物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然后将Ir(acac)3(4.89g,10mmol)溶于100ml乙二醇单乙醚中,并向其中加入碳酸钠(13.8g,100mmol)。将该乙二醇单乙醚溶液慢慢滴加入上述THF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液于130℃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有黄色固体析出,将该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络合物CPD5(4.90g,收率:45%)。
其中,CPD5的相关表征数据如下:
MS:m/z=1067.3(M+H+);1HNMR(400M,d6-DMSO):8.45(d,3H),7.68-7.96(m,9H),7.21-7.62(m,21H);
元素分析:C63H33IrN6
计算值:C,70.97;H,3.12;N,7.88;实测值:C,70.96;H,3.14;N,7.87。
应用例
将25mm×75mm×1.1mm厚的带ITO透明电极的玻璃基板在异丙醇中进行5分钟超声洗涤后,再进行30分钟臭氧洗涤。ITO的膜厚为100nm,将洗涤后的带透明电极线的玻璃基板安装到真空蒸镀装置的基板支架上。
在有透明电极线一侧的面上按照覆盖透明电极的方式蒸镀化合物HATCN,形成厚度为10nm的HATCN膜,该层膜充当空穴注入层,并且还有平面化ITO的功能。
在HATCN膜上蒸镀HIL2形成厚度为125nm的膜,作为第二空穴注入层。
在HIL2上通过蒸镀HTM形成25nm厚的膜,作为空穴传输层。
在HTM膜上共蒸镀主体材料及掺杂材料,形成膜厚为25nm的发光层,该层中掺杂材料浓度为10wt%,也可以为4wt%,以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其中,掺杂材料可以为实施例1-5的产物CPD1、CPD2、CPD3、CPD4、CPD5,以及现有技术的对比CPD。
在该发光层上蒸镀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ETL,形成膜厚为20nm的电子传输层。
在电子传输层上蒸镀LiF,形成膜厚为1nm的LiF层。
在LiF上蒸镀金属Al,形成膜厚为80nm的金属阴极,得到OLED器件。所得的器件结构以简式表示为:
ITO(100nm)/HATCN(10nm)/HIL2(125nm)/HTM(25nm)/EML(25nm)/ETL(20nm)/LiF(1nm)/Al(80nm)
其中,上述HATCN、HIL2、HTM、主体材料、ETL以及对比CPD的结构式如下:
分别以实施例1-5的产物CPD1、CPD2、CPD3、CPD4、CPD5,以及现有技术的对比CPD作为掺杂材料,按照上述步骤及工艺条件制备OLED器件,所得器件的各项性质见表1。其中,Voltage表示驱动电压,Cd表示电流效率,Lm代表功率效率,CIEx、CIEy代表色坐标,LT903000nits表示以3000nits为起始亮度的寿命。
表1
掺杂材料 Voltage/V Cd/A Lm/W CIEx CIEy LT903000 nits
CPD1 4.8 50 60.6 0.29 0.64 72
CPD2 5.2 51 59.2 0.29 0.63 69
CPD3 5.1 47 50.9 0.34 0.62 59
CPD4 4.8 48 52.3 0.38 0.58 49
CPD5 4.9 44 55.4 0.38 0.59 44
对比CPD 5.7 45 50.3 0.36 0.60 50
表1所列出的数据说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以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铱配合物为发光材料制得的发光器件所需的驱动电压更低、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除非特别限定,本发明所用术语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出于示例性目的,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有机铱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铱配合物,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铱配合物,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铱配合物,其中,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有机铱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1-溴-9-芴酮与式(Ⅰ)化合物反应生成式(Ⅱ)化合物;
将式(Ⅱ)化合物与对甲苯磺酰肼反应生成式(Ⅲ)化合物;
式(Ⅲ)化合物与有机铱化合物作用形成所述有机铱配合物;
其中,式(Ⅰ)、式(Ⅱ)、式(Ⅲ)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Y选自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式(Ⅰ)中的R为氢或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铱化合物为乙酰丙酮铱。
8.一种发光材料,包含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有机铱配合物。
9.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含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有机铱配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层中所述有机铱配合物的含量为5wt%~15wt%,以所述发光层的重量为基准。
CN201410392698.6A 2014-08-11 2014-08-11 有机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Active CN105418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2698.6A CN105418356B (zh) 2014-08-11 2014-08-11 有机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2698.6A CN105418356B (zh) 2014-08-11 2014-08-11 有机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8356A true CN105418356A (zh) 2016-03-23
CN105418356B CN105418356B (zh) 2017-05-17

Family

ID=5549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2698.6A Active CN105418356B (zh) 2014-08-11 2014-08-11 有机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183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4917A (zh) * 2018-12-03 2019-04-05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芴酮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0342A1 (en) * 2001-08-07 2003-05-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novel iridium complexes
CN102180909A (zh) * 2011-03-18 2011-09-14 南京邮电大学 以酞嗪衍生物为配体的铱配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0891A (zh) * 2013-09-24 2013-12-18 安徽工业大学 以氟代吡啶羧酸为辅助配体的铱配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0342A1 (en) * 2001-08-07 2003-05-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novel iridium complexes
CN102180909A (zh) * 2011-03-18 2011-09-14 南京邮电大学 以酞嗪衍生物为配体的铱配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0891A (zh) * 2013-09-24 2013-12-18 安徽工业大学 以氟代吡啶羧酸为辅助配体的铱配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4917A (zh) * 2018-12-03 2019-04-05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芴酮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574917B (zh) * 2018-12-03 2020-12-08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芴酮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8356B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5625B (zh)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JP5544390B2 (ja) 有機金属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
EP2757608B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TWI510597B (zh) Organic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TWI570984B (zh) Organic electronic materials
Ouyang et al.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to obtain from blue to violet-blue OLEDs based on a couple of phenanthrene isomers
CN110305149B (zh) 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10964019B (zh) 一种以6-苯基-6H-吲哚并[2,3-b]喹喔啉为受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Huang et al. Nondoped deep blue OLEDs based on Bis-(4-benzenesulfonyl-phenyl)-9-phenyl-9H-carbazoles
CN114044778B (zh) 三(1,2-苯基)二胺衍生物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应用
Qiu et al. Universal host materials based on carbazole-formate derivatives for blue, green and red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KR101950255B1 (ko) 인돌로퀴녹살린 유도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기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6279055A (zh) 一种茚并杂代蒽化合物及其应用
JP6007491B2 (ja) 1,2,4,5−置換フェニル誘導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06432252B (zh) 一种苯并咔唑衍生物及采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5418356A (zh) 有机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配合物的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8922976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Kim et al. Blue fluorescent materials based on bis (10-phenylanthracen-9-yl) derivative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moiety
CN113698432B (zh) 一种四齿铂(ii)配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WO2017080446A1 (zh) 仅电子有机半导体二极管器件
CN114644637A (zh) 三(1,2-苯基)二胺衍生物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应用
CN109293562B (zh) 一种以丙二腈为受体的热活性延迟荧光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928961B (zh) 含有4-硫砜芳基二苯并呋喃的光电材料及应用
CN111592540B (zh) 一种咪唑并萘啶类高性能光电材料及其应用
CN111574428B (zh) 一种给-受体型化合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506, No. nine, No. 1568, Jinshan Industrial Zone,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ehui opto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500, building two, building 100, 1, Jinshan Industrial Road, 208, 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