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1428A - 碎豆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碎豆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1428A
CN105411428A CN201410488586.0A CN201410488586A CN105411428A CN 105411428 A CN105411428 A CN 105411428A CN 201410488586 A CN201410488586 A CN 201410488586A CN 105411428 A CN105411428 A CN 105411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body
accommodation space
container
bean
p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85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育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4885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114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11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14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碎豆的方法与装置,可以使豆类形成较小颗粒(或称粉末)。本发明在一包含有锤体的容器对置入的豆子进行撞击,使得豆子经过反复撞击或是挤压后碎裂形成更小的颗粒,而可被利用于后续食用作业。再者,本发明通过摆荡容器或是连接其他机构的方式,使得容器内的锤体可相对于容置空间移动,其克服现有技术会使温度上升、残留过多细粉末及残留金属屑的问题。

Description

碎豆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撞击或挤压方式使豆类破碎形成较小颗粒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按,现在有许多饮料会将豆类磨成细小颗粒后,再通过各类萃取方式产生饮料,其作用原理即将豆类内所特有的物质溶解于液体中,进而混合形成饮料。或者是,将豆类磨成细小颗粒加入食材中,凭借其所散发出的气味,提升烹煮完成的香味,或是入口时的辛辣感。例如:胡椒、咖啡或是坚果类。当颗粒粗细度小到一程度时,也会被称为粉末,于此先行叙明。
近年来,豆类磨制的方式大都采用通过刀具在一空间中旋转,经由刀具反复切削(或称研磨)后,即可将原本颗粒状的豆类,变成颗粒状较细小的状态,另外,有些食材若是在研磨后没有立即食用,将会丧失其独特的气味,因此,也有小型的研磨机应蕴而生,便于使用者在需要时,再取出对应的量进行研磨,例如咖啡,即为此种方式的代表豆类之一。
咖啡豆是在要烹煮的前进行研磨为最理想的,因为磨成粉的咖啡容易氧化散失香味,并且咖啡粉还容易变味,自然无法烹煮出香醇的咖啡。其中,目前的咖啡研磨机是将咖啡豆通过刀具转动切削成非常细小的颗粒,即形成咖啡粉的一种磨粉工具。
目前有通过手转动刀具(简称手动)以及电动马达驱动刀具(简称电动)此两种装置,其中,手动方式进行磨切时,使用者需要双手操作耗费较大的力气,并且粗细度不一,而电动方式是通过马达转动,虽然省力,但若是控制不当,有可能因高速转动而使咖啡粉温度上升,造成咖啡粉的变质,再者,由于刀盘与刀具的设计,导致部分咖啡豆被切削的次数较多,产生低于预设粗细度的粉末,更甚者,刀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磨损而掉落金属屑于研磨后的粉末中,由于过细的粉末与金属屑的存在,将会影响咖啡冲煮萃取后的味道。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使豆类形成较小颗粒状态的方法与装置。本发明不需通过刀具反复切屑达到研磨颗粒,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会使温度上升、残留过细粉末及残留金属屑的问题。
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一种碎豆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提供一容器、一置入步骤与一撞击步骤。于容器内置有一可在容器内移动的锤体,置入步骤为将待处理的豆子置入容器内,再经由撞击步骤,即使锤体在容器内往返运动而反复撞击或是挤压豆子,使豆子碎裂后形成更小的颗粒。
本方法克服使用刀具切削豆类所产生的缺点,通过锤击不会使豆类提升温度,并且不会发生刀具磨损断裂而残留金属屑,也不会因切削次数重复而产生颗粒过细的问题。再者,本发明可以通过摆荡容器或直接控制导杆重锤的方式,使得容器内的锤体可相对于容置空间移动,豆类将在锤体移动过程中撞碎或是压碎而形成较小颗粒状,此过程不需使用额外的电力即可达成,也可以经由其他连接机构让使用者控制锤体运动,使锤体进行重锤作业,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环保及便利。
本发明依据此方法再提出一种碎豆装置,其包括一容器与一锤体。容器包含一置入口与一容置空间,置入口与容置空间相通;锤体放置于容置空间并可于其内移动。豆子由置入口置入于容置空间,再由锤体反复撞击或挤压而碎裂。经由本装置可达成与上述方法相同的功效,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
较佳者,锤体包括一撞击面,该撞击面可为一平面或是包括数个凸块。以具有集中力量的效果,使得撞击豆子的过程中可更集中力量,以加速击碎的速度,当撞击面为全平面时,其可使豆子被最少细粉化,且颗粒均匀度佳。
较佳者,该数个凸块可呈锥状,并为圆形排列,以使力量平均分布集中于锥状处,提升击碎的效率。
较佳者,于容置空间内可设置一导杆,且该锤体被该导杆贯穿,而可沿该导杆移动。以使锤体稳定地维持移动的路径。
较佳者,在该容置空间内进一步设置一滤网,让已被碎开且颗粒小于滤网网目的豆子可以通过,而颗粒大于网目的豆子继续在内受锤击,以可进一步控制颗粒粗细的效果。
较佳者,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复数条导槽,且在该锤体上对应该复数条导槽处设置有复数条导轨,使得该锤体沿着该复数条导槽移动,以增加移动时的稳定性。
较佳者,该锤体连接一操作杆,该操作杆一端伸出于该容器外,凭借控制该操作杆带动该锤体在该容置空间内移动,以供使用者以另一种方式带动锤体移动。
较佳者,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设置有一弹性元件,以增加锤体于往返运动时的推力,及减缓撞击容器所产生的力量。
较佳者,容器外被一壳体包覆,且壳体设置有一握持部与一视窗,其中,该握持部由该壳体内凹形成,该视窗可透视看到该容置空间的部分或全部。如此便于使用者掌握通过视窗掌握豆类被碎化的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利用锤体所产生的撞击力与压迫力,让承受力量的豆子碎裂,在经过几次来回的撞击后,将碎裂为更小的颗粒,以利于后续的萃取或食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4与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态样中控制锤体移动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S1-提供一容器;S2-置入步骤;S3-撞击步骤;10-容器;11-置入口;12-容置空间;121-导槽;13-导杆;14-旋盖;20-锤体;21-撞击面;211-凸块;22-操作杆;221-握把;30-滤网;40-弹性元件;50-壳体;51-握持部;52-视窗;53-盖子;B-豆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是一种碎豆的方法,其步骤为:提供一容器S1、一置入步骤S2与一撞击步骤S3。
其中,请配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的容器10内置有一锤体20,该锤体20可在该容器10内移动。
所述的置入步骤S2将待处理的豆子B置入容器10内。
接着,通过撞击步骤S3,使锤体20在容器10内往返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反复撞击或是挤压豆子B,使豆子B受压而碎裂,在经过数次后形成更小的颗粒。
凭借上述步骤,可得知本实施例利用锤体20进行豆子B的碎裂作业。由于可不使用驱动装置持续高速转动来带动,故克服现有技术中会有热能产生进而改变豆子味道的问题,并且其未使用刀具进行切削,故不会残留金属屑及不会产生切削过细的状况。
进者,为使本领域的从业人员可更理解上述方法,以下说明一种可以作为碎豆装置的实施例,请参阅图2至图5。
此碎豆装置包括一容器10与一锤体20。
其中容器10包含一置入口11与一容置空间12。置入口11与该容置空间12相通,使得的豆子B可以自置入口11放入容置空间12内。其中,置入口11的形式有数种可能,例如如图所示,置入口11为一开放端,通过旋盖14可于置入豆子B后再盖住。或者是,直接于置入口11设置一塞子(未揭示于图式),以使容置空间12内的豆子不会在撞击的过程中自置入口11漏出。活动地开关所述的置入口11的方式结构有数种,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无歧异地直接自上述内容推导得知,故于此不再加以赘述。
锤体20放置于容置空间12并可于内移动。将豆子B置入于该容置空间12后,经由锤体20反复撞击或挤压而碎裂。
如前所述,锤体20可在容置空间12内移动,当豆子B受到锤体20撞击后,会受力而分裂,并且随着锤体20的移动,会使得放置豆子B的空间时而受到压缩,此时也会受力而分裂。本装置利用锤体20所产生的撞击力与压迫力,让承受力量的豆子B碎裂,在经过几次来回的撞击后,将碎裂为更小的颗粒,以利于后续的萃取或食用的目的。
进者,锤体20所包括的撞击面21可以为全平面(图未示)或是如图3至图5所示,锤体20上的撞击面21包括数个凸块211。当撞击面21为全平面时,其可产生最少的细粉化,并使各颗粒的大小均匀。当撞击面21设置收个凸块211的状态下,此些凸块211可在接触豆子B时,产生较集中的力量而可提升碎豆的能力与效率。进者,可使该数个凸块211呈锥状,并排列成数圈圆形,例如以同心圆的方式排列,以使力量均匀地集中在凸块211锥状顶端,如此在进行碎豆作业时,可更有效率地进行。另,撞击面21也可为一曲面或复数个规则或不规则的斜面所组成,以在碎裂时达到各种粗细的效果。
又,容置空间12内设置有一导杆13,其贯穿锤体20,使得锤体20在移动时,会沿导杆13所引导的方向移动。
再者,于容置空间12内可进一步设置一滤网30,滤网30设置于该锤体20与该置入口11之间,凭借该滤网30上的网目(孔洞),作为筛选粗细的标准,当碎裂的豆子B小于网目的大小即可穿过滤网30,而大于网目的部分将会继续在该锤体20与滤网30之间受压与撞击,直到小于网目。利用不同的网目,可筛选不同粗细的颗粒,以供使用者依需求挑选使用。于驱动锤体20时,可将容器10颠倒后再上下摆荡,使得锤体20在容置空间12内移动撞击豆子B,一但碎裂的豆子颗利小于网目,将会穿过网目,并停止与锤体20接触。另,滤网30可锁固于导杆13,也可于容置空间12内设置机构活动地装设,或者是利用旋盖14与容器10夹抵,或者是于外围设置螺纹或卡扣结构,分别与容器10及旋盖14(或是盖体53)结合。
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另一种锤体20于容置空间12内移动的方式。其于容置空间12内设置有复数条导槽121,且在该锤体20上对应该复数条导槽121处设置有复数条导轨21,使得该锤体20可沿着该复数条导槽121移动,如此也可稳定于容置空间12移动时,维持撞击面21朝向的方位,维持击碎豆子B的效率。
请接续参阅图8所示的另一种控制锤体20移动的方式,于锤体20连接一操作杆22,该操作杆22一端伸出于该容器10外,凭借控制该操作杆22带动该锤体20在该容置空间12内移动。图中所示的方向是置入豆子的方向,当欲开始碎击作业时,使用者可依个人操作习惯改变角度。另,操作杆22可结合一握把221,供使用者操作时握持。
再者,如图5、图6与图8所示,于容置空间12的一侧设置有一弹性元件40,该弹性元件40可减缓锤体20撞击容器10的力道,并且通过弹性恢复力再推动锤体20往另一侧移动,可保护容器并提升碎击效率。
请再参阅图2与图3所示,于容器10外可进一步通过一壳体50包覆,且该壳体50设置有一握持部51与一视窗52,其中,该握持部51由该壳体50内凹形成,利于使用者操作时握持。视窗52可透视看到该容置空间12的部分(或全部),以供使用者知悉其内碎击的情况。
再进者,壳体50也包含一盖子53,其设置于内层盖子14外,用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碎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提供一容器,在该容器内置有一锤体,该锤体能够在该容器内移动;
一置入步骤,将待处理的豆子置入该容器内;
一撞击步骤,使该锤体在该容器内往返运动而反复撞击或是挤压豆子,使豆子碎裂形成更小的颗粒。
2.一种碎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容器,包含一置入口与一容置空间,其中该置入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以及,
一锤体,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能够在该容置空间内移动;
将豆子置入于该容置空间,经由该锤体反复撞击或挤压而碎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锤体包括一撞击面,该撞击面包括数个凸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碎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个凸块呈锥状,并排列成数圈圆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内设置一导杆,且该锤体被该导杆贯穿,而能够沿该导杆移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内进一步设置一滤网。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复数条导槽,且在该锤体上对应该复数条导槽处设置有复数条导轨,使得该锤体沿着该复数条导槽移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锤体连接一操作杆,该操作杆一端伸出于该容器外,凭借控制该操作杆带动该锤体在该容置空间内移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设置有一弹性元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外被一壳体包覆,且该壳体设置有一握持部与一视窗,其中,该握持部由该壳体内凹形成,该视窗能够透视看到该容置空间的部分或全部。
CN201410488586.0A 2014-09-22 2014-09-22 碎豆的方法与装置 Pending CN1054114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8586.0A CN105411428A (zh) 2014-09-22 2014-09-22 碎豆的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8586.0A CN105411428A (zh) 2014-09-22 2014-09-22 碎豆的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1428A true CN105411428A (zh) 2016-03-23

Family

ID=55490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8586.0A Pending CN105411428A (zh) 2014-09-22 2014-09-22 碎豆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1142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91987A1 (fr) * 2019-01-29 2020-07-31 Peugeot Saveurs moulin a produits condimentaires
CN112386128A (zh) * 2020-11-16 2021-02-23 张茜 一种咖啡饮料的原料研磨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3319A (ja) * 2001-02-09 2002-08-20 Yoshihide Asai 打ち豆の製法
WO2004082837A1 (en) * 2003-03-17 2004-09-30 Freshcrush Limited Crushing apparatus
JP2007236913A (ja) * 2006-02-09 2007-09-20 Japan Poorekkusu Kk 粉砕器
CN202504118U (zh) * 2012-02-24 2012-10-3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研磨粉碎豆浆机
CN203000649U (zh) * 2012-12-05 2013-06-19 蒲镜 坚果破壳器
CN203074393U (zh) * 2012-12-20 2013-07-24 周建东 一种磨碎器
CN204192425U (zh) * 2014-09-22 2015-03-11 杨育旻 碎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3319A (ja) * 2001-02-09 2002-08-20 Yoshihide Asai 打ち豆の製法
WO2004082837A1 (en) * 2003-03-17 2004-09-30 Freshcrush Limited Crushing apparatus
JP2007236913A (ja) * 2006-02-09 2007-09-20 Japan Poorekkusu Kk 粉砕器
CN202504118U (zh) * 2012-02-24 2012-10-3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研磨粉碎豆浆机
CN203000649U (zh) * 2012-12-05 2013-06-19 蒲镜 坚果破壳器
CN203074393U (zh) * 2012-12-20 2013-07-24 周建东 一种磨碎器
CN204192425U (zh) * 2014-09-22 2015-03-11 杨育旻 碎豆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91987A1 (fr) * 2019-01-29 2020-07-31 Peugeot Saveurs moulin a produits condimentaires
EP3689203A1 (fr) * 2019-01-29 2020-08-05 Peugeot Saveurs SNC Moulin a produits condimentaires
US11266269B2 (en) 2019-01-29 2022-03-08 Peugeot Saveurs Mill for spice products
CN112386128A (zh) * 2020-11-16 2021-02-23 张茜 一种咖啡饮料的原料研磨装置
CN112386128B (zh) * 2020-11-16 2021-11-05 台州智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饮料的原料研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4965B (zh) 一种用于生物垃圾回收的搅拌粉碎装置
US9545174B2 (en) Directly falling powder type coffee grinding machine
CN206761574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105411428A (zh) 碎豆的方法与装置
CN107185665B (zh) 中草药破碎压片器
CN207546668U (zh) 一种风冷式咖啡豆粉碎研磨机
CN204192425U (zh) 碎豆装置
CN204765223U (zh) 一种家用豆浆机
CN104473579B (zh) 一种微型小核桃碎壳自动装置及其方法
KR101675340B1 (ko) 교체 가능한 블레이드를 포함하는 믹서기
CN113399065A (zh) 一种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粉碎设备
KR101170618B1 (ko) 과일분쇄장치
CN207413559U (zh) 一种饲料精细度高的多辊饲料粉碎设备
CN208407240U (zh) 一种松稞茶专用破碎机
KR20150052193A (ko) 분쇄 도구를 수용하는 작동 용기를 포함하는 조리용 가전기기
KR200376615Y1 (ko) 식품 분쇄기
CN214283204U (zh) 一种高效率去核机
CN105078253B (zh) 基于单片机的豆浆机
CN108324132A (zh) 具有搅拌功能的料理机
CN1886079A (zh) 自动配料器
CN216602603U (zh) 料理刀具组件及料理机
CN107716041A (zh) 一种食品切碎装置
CN201076340Y (zh) 洋葱切碎机
CN103735171B (zh) 同、异步粉碎研磨组合刀具
KR200462836Y1 (ko) 소형 블렌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