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6529A - 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6529A
CN105406529A CN201510841554.9A CN201510841554A CN105406529A CN 105406529 A CN105406529 A CN 105406529A CN 201510841554 A CN201510841554 A CN 201510841554A CN 105406529 A CN105406529 A CN 105406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polymer battery
ion polymer
control valve
electr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15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劲松
秦传保
毛明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415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65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6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65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27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包括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壳体、充电接口和USB输出接口,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USB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的一侧,该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相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处理器和智能识别IC芯片;所述处理器内置七重智能保护系统;该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设有两种模式分别为快速充电模式和常速充电模式;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电芯的电流为2.1或2.5A;该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充电速度快,电压稳定。

Description

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储电功能的移动便携式快速充电电源,尤其涉及一种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需要快速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快速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是指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单元的装置。基本能满足目前市场常见的移动设备手机、MP3、MP4、PDA、PSP、蓝牙耳机、数码相机等多种数码产品的移动充电需求。
快速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自身的充电插头直接通过交流电源可以对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存电装置,相当于一个充电器和备用电池的混合体,可以在没有直流电源或外出时给数码产品提供备用电源,快速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也叫移动电源、“外置电池”、“后备电池”、“数码充电伴侣”等。“移动电源”这个概念是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和快速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它的作用就是随时随地给手机或数码产品提供充电功能。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快速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输出的电流均是恒定的,这样的输出电流不能匹配各种各样移动电子设备,会给某些移动电子设备造成损伤。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精准控制且能智能匹配移动电子设备的最佳充电电流的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准控制且能智能匹配移动电子设备的最佳充电电流的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设计方案是,该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包括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壳体、充电接口和USB输出接口,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USB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的一侧,该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相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处理器和智能识别IC芯片;所述处理器内置七重智能保护系统;该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设有两种模式分别为快速充电模式和常速充电模式;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电芯的电流为2.1或2.5A;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隔膜、电解质和外部封装结构;所述外部封装结构将电池正极、电池负极、隔膜及电解质封装其内;所述外部封装结构为柔性材料;所述电池正极包括正极片、正极耳和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正极片为铝箔片,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涂覆在所述铝箔片上,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锰酸锂化合物,所述正极耳一部分与所述正极片粘结,一部分伸出所述正极片;所述电池负极包括负极片、负极耳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片为铜箔片,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附著在所述铜箔片上,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所述负极耳一部分与所述负极片粘结,一部分伸出所述负极片;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采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层;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绝缘的所述隔离膜,所述隔离膜为多层结构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结构简单,可以通过处理器可以精确控制且通过智能识别IC芯片可以智能匹配适合各种各样的移动电子设备的最佳充电电流,防止由于电流不匹配对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坏;采用石墨烯层做为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密度小,且极耳在整个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中所占的重量较小,使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同时,由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层不易被腐蚀,集流体不易被破坏,该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有超薄化特征,可以使该快速充电移动电源更加轻薄,更方便携带;放电量高于锂离子电池10%,且不存在电池漏液的问题。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层中至少包括两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所述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层的厚度为20~9000n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采用的锰酸锂化合物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1)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锂盐或锂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2)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锰盐或锰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3)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速度为450~600r/min,搅拌溶液,搅拌时间为0.5~1h;搅拌完毕后,关闭搅拌电机;
(4)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釜盖装置的电控阀门,密封反应釜;
(5)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电加热装置,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250~350℃,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75~85h;反应结束后,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关闭电加热装置;
(6)当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室温,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底部的电控阀门,
将步骤(5)中获得的物物料送入除杂装置,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的去离子水导管的电控阀门,添加去离水并使反应釜内的物料经过多次除杂浸洗,除杂浸洗时温度为85~95℃;
(7)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底部的电控阀门,通过泵将除杂浸洗后物料压入过滤器,经300目的滤网过滤;
(8)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烘干机电控阀门、传送电控阀门和烘干机氧气通入阀门,设置烘干机温度和氧气通入量,将过滤后物料放入烘干机,烘干机的温度设置为80~120℃,压力小于或等于0.02Mpa,氧气体积百分含量15~20%的空气气氛条件下干燥且热定性,反应时间为10~15h,获得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用锰酸锂化合物。采用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降低电池内阻,并明显降低了循环过程的动态内阻增幅;抑制电池极化,减少热效应,提高倍率性能;提高一致性,增加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粘附力,降低极片制造成本;同时锰酸锂化合物具有电位高、环境友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且成本低,采用上述制备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适合大量推广。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锂盐为氯化锂或/和硝酸锂;所述锰盐为氯化钴、硝酸锰、硫酸锰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锂离子和锰离子的总浓度为60~100g/l;其中所述锂离子和锰离子的摩尔浓度比为1:2。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反应釜为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容量为20~30L。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步骤(5)的电加热装置由两组加热棒组成,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釜的温度,以控制电加热器的其中一组加热棒是否启动,维持反应釜的温度在合适的温度。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隔离膜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膜和内层膜,所述外层膜包括质量分数为71~78%的具有粘结性质的聚偏氟乙烯和质量分数为22~28%的聚丙烯腈,所述内层膜包括质量分数为20~30%的聚偏氟乙烯、15~20%的细发烟硅粉末和48~55%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外层膜与所述内层膜之间采用粘结剂粘结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解质包括电解质添加剂,所述电解质添加剂为碳酸亚乙酯或/和乙酸乙烯酯或/和乙烯基碳酸亚乙酯或噻吩或/和1,3-丙磺酸内酯或/和琥珀酸酐。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该快速充电移动电源结构简单和轻巧,方便携带;2)容量大,电流大,充电快速,仅需90分钟即可充满10000mAH,持久耐用,低内阻、低自放、低衰减;可以通过处理器可以精确控制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充放电,且内置了七重智能保护系统,使该快速充电移动电源稳定可靠,安全无忧;3)通过智能识别IC芯片可以智能匹配适合各种各样移动电子设备的最佳充电电流,防止由于电流不匹配对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坏;4)具有多种功能,适用多种人群;5)支持边充边放,支持移动电源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同时充电,给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的时候,同时也给移动电源充电,手机等电子设备和移动电源都充满后进入待机状态;6)制备锂酸锂正极材料的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适合大量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该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包括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壳体、充电接口和USB输出接口,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USB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的一侧,该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相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处理器和智能识别IC芯片;所述处理器内置七重智能保护系统;所述七重智能保护系统分别用于防过充、防过放、防过压、防过流、防过功率、防过热、防短路;该快速移动充电电源设有两种模式分别为快速充电模式和常速充电模式;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电芯的电流为2.5A;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为白炽灯;所述壳体的外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LED灯,所述LED灯在所述壳体内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相连接;所述LED灯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连接的电源线上串联有开启或关闭LED灯的开关6,且所述开关6的外表面在所述壳体1的外表上凸起;所述USB接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USB接口的输出电流分别为2.1A和1.0A;所述壳体的大小的尺寸为100*52*17mm;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容量为10000mAH;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隔膜、电解质和外部封装结构;所述外部封装结构将电池正极、电池负极、隔膜及电解质封装其内;所述外部封装结构为柔性材料;所述电池正极包括正极片、正极耳和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正极片为铝箔片,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涂覆在所述铝箔片上,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锰酸锂化合物,所述正极耳一部分与所述正极片粘结,一部分伸出所述正极片;所述电池负极包括负极片、负极耳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片为铜箔片,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附著在所述铜箔片上,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所述负极耳一部分与所述负极片粘结,一部分伸出所述负极片;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采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层;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绝缘的所述隔离膜,所述隔离膜为多层结构膜。
实施例2:实施例1中锰酸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原料为:氯化锂1000g溶于10L去离子水中,制得锂盐溶液;氯化锰2000g溶于20L去离子水中,制得锰盐溶液;反应釜为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
(1)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锂盐或锂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2)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锰盐或锰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3)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速度为450r/min,搅拌溶液,搅拌时间为1h;搅拌完毕后,关闭搅拌电机;
(4)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釜盖装置的电控阀门,密封反应釜;
(5)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电加热装置,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250℃,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85h;反应结束后,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关闭电加热装置;
(6)当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室温,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底部的电控阀门,将步骤(5)中获得的物物料送入除杂装置,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的去离子水导管的电控阀门,添加去离水并使反应釜内的物料经过多次除杂浸洗,除杂浸洗时温度为85℃;
(7)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底部的电控阀门,通过泵将除杂浸洗后物料压入过滤器,经300目的滤网过滤;
(8)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烘干机电控阀门、传送电控阀门和烘干机氧气通入阀门,设置烘干机温度和氧气通入量,将过滤后物料放入烘干机,烘干机的温度设置为80℃,压力为0.02Mpa,氧气体积百分含量20%的空气气氛条件下干燥且热定性,反应时间为15h,获得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用锰酸锂化合物。
实施例3:实施例1中所采用的锰酸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原料为:氧化锂400g溶于10L去离子水中,制得锂盐溶液;氧化锰800g溶于20L去离子水中,制得锰盐溶液;反应釜为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
(1)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锂盐或锂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2)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锰盐或锰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3)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速度为550r/min,搅拌溶液,搅拌时间为0.5h;搅拌完毕后,关闭搅拌电机;
(4)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釜盖装置的电控阀门,密封反应釜;
(5)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电加热装置,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350℃,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75h;反应结束后,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关闭电加热装置;
(6)当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室温,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底部的电控阀门,将步骤(5)中获得的物物料送入除杂装置,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的去离子水导管的电控阀门,添加去离水并使反应釜内的物料经过多次除杂浸洗,除杂浸洗时温度为90℃;
(7)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底部的电控阀门,通过泵将除杂浸洗后物料压入过滤器,经300目的滤网过滤;
(8)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烘干机电控阀门、传送电控阀门和烘干机氧气通入阀门,设置烘干机温度和氧气通入量,将过滤后物料放入烘干机,烘干机的温度设置为100℃,压力为0.012Mpa,氧气体积百分含量18%的空气气氛条件下干燥且热定性,反应时间为12h,获得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用锰酸锂化合物。
实施例4:实施例1中所采用的锰酸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原料为:硝酸锂200g溶于10L去离子水中,制得锂盐溶液;氧化锰400g溶于20L去离子水中,制得锰盐溶液;反应釜为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
(1)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锂盐或锂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2)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锰盐或锰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3)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溶液,搅拌时间为0.8h;搅拌完毕后,关闭搅拌电机;
(4)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釜盖装置的电控阀门,密封反应釜;
(5)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电加热装置,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290℃,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80h;反应结束后,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关闭电加热装置;
(6)当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室温,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底部的电控阀门,将步骤(5)中获得的物物料送入除杂装置,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的去离子水导管的电控阀门,添加去离水并使反应釜内的物料经过多次除杂浸洗,除杂浸洗时温度为95℃;
(7)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底部的电控阀门,通过泵将除杂浸洗后物料压入过滤器,经300目的滤网过滤;
(8)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烘干机电控阀门、传送电控阀门和烘干机氧气通入阀门,设置烘干机温度和氧气通入量,将过滤后物料放入烘干机,烘干机的温度设置为120℃,压力为0.01Mpa,氧气体积百分含量15%的空气气氛条件下干燥且热定性,反应时间为10h,获得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用锰酸锂化合物。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例如某个实施例中的部件形状可以采用其他实施例中的部件形状和构造或更改透镜的形状或光源的大小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该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包括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壳体、充电接口和USB输出接口,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USB输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该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相连接,且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处理器和智能识别IC芯片;所述处理器内置七重智能保护系统;该快速充电移动电源设有两种模式分别为快速充电模式和常速充电模式;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电芯的电流为2.1或2.5A;所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隔膜、电解质和外部封装结构;所述外部封装结构将电池正极、电池负极、隔膜及电解质封装其内;所述外部封装结构为柔性材料;所述电池正极包括正极片、正极耳和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正极片为铝箔片,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涂覆在所述铝箔片上,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锰酸锂化合物,所述正极耳一部分与所述正极片粘结,一部分伸出所述正极片;所述电池负极包括负极片、负极耳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片为铜箔片,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附著在所述铜箔片上,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所述负极耳一部分与所述负极片粘结,一部分伸出所述负极片;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均采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层;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绝缘的所述隔离膜,所述隔离膜为多层结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层中至少包括两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所述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叠加层的厚度为20~900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采用的锰酸锂化合物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1)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锂盐或锂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一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2)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在无尘环境下向反应釜内加入锰盐或锰氧化物溶液,再关闭第二溶液导管的电控阀门的电控阀门;
(3)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速度为450~600r/min,搅拌溶液,搅拌时间为0.5~1h;搅拌完毕后,关闭搅拌电机;
(4)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釜盖装置的电控阀门,密封反应釜;
(5)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启动电加热装置,使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250~350℃,进行水热反应,反应时间为75~85h;反应结束后,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关闭电加热装置;
(6)当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室温,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反应釜的底部的电控阀门,将步骤(5)中获得的物物料送入除杂装置,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的去离子水导管的电控阀门,添加去离水并使反应釜内的物料经过多次除杂浸洗,除杂浸洗时温度为85~95℃;
(7)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除杂装置底部的电控阀门,通过泵将除杂浸洗后物料压入过滤器,经300目的滤网过滤;
(8)中央计算机控制器控制打开烘干机电控阀门、传送电控阀门和烘干机氧气通入阀门,设置烘干机温度和氧气通入量,将过滤后物料放入烘干机,烘干机的温度设置为80~120℃,压力小于或等于0.02Mpa,氧气体积百分含量15~20%的空气气氛条件下干燥且热定性,反应时间为10~15h,获得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用锰酸锂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氯化锂或/和硝酸锂;所述锰盐为氯化钴、硝酸锰、硫酸锰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锂离子和锰离子的总浓度为60~100g/l;其中所述锂离子和锰离子的摩尔浓度比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为具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容量为20~30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电加热装置由两组加热棒组成,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釜的温度,以控制电加热器的其中一组加热棒是否启动,维持反应釜的温度在合适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层膜和内层膜,所述外层膜包括质量分数为71~78%的具有粘结性质的聚偏氟乙烯和质量分数为22~28%的聚丙烯腈,所述内层膜包括质量分数为20~30%的聚偏氟乙烯、15~20%的细发烟硅粉末和48~55%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外层膜与所述内层膜之间采用粘结剂粘结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包括电解质添加剂,所述电解质添加剂为碳酸亚乙酯或/和乙酸乙烯酯或/和乙烯基碳酸亚乙酯或噻吩或/和1,3-丙磺酸内酯或/和琥珀酸酐。
CN201510841554.9A 2015-11-28 2015-11-28 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Pending CN1054065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1554.9A CN105406529A (zh) 2015-11-28 2015-11-28 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1554.9A CN105406529A (zh) 2015-11-28 2015-11-28 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6529A true CN105406529A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1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1554.9A Pending CN105406529A (zh) 2015-11-28 2015-11-28 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652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0129A (zh) * 2016-11-17 2017-02-22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负极极耳、锂离子电池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CN109038749A (zh) * 2016-04-15 2018-12-18 泰顺永庆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移动电源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092A (zh) * 2006-03-14 2006-08-23 浙江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一步直接制备法
CN102306800A (zh) * 2011-08-16 2012-01-04 清华大学 集流体及锂离子电池
CN203026997U (zh) * 2013-01-12 2013-06-26 杨建英 一种新型便携式移动电源
CN103295798A (zh) * 2013-05-16 2013-09-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多孔复合碳材料及其应用
JP2014003846A (ja) * 2012-06-20 2014-01-09 Cotac Co Ltd ポータブル電源システム及びポータブル電源装置
CN104282878A (zh) * 2013-07-10 2015-01-14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高性能钛酸锂动力电池
CN104347880A (zh) * 2014-10-14 2015-02-11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快充的锂离子电池
CN104538619A (zh) * 2014-12-25 2015-04-22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4.35v电压的锂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092A (zh) * 2006-03-14 2006-08-23 浙江大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一步直接制备法
CN102306800A (zh) * 2011-08-16 2012-01-04 清华大学 集流体及锂离子电池
JP2014003846A (ja) * 2012-06-20 2014-01-09 Cotac Co Ltd ポータブル電源システム及びポータブル電源装置
CN203026997U (zh) * 2013-01-12 2013-06-26 杨建英 一种新型便携式移动电源
CN103295798A (zh) * 2013-05-16 2013-09-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多孔复合碳材料及其应用
CN104282878A (zh) * 2013-07-10 2015-01-14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高性能钛酸锂动力电池
CN104347880A (zh) * 2014-10-14 2015-02-11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快充的锂离子电池
CN104538619A (zh) * 2014-12-25 2015-04-22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4.35v电压的锂离子电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8749A (zh) * 2016-04-15 2018-12-18 泰顺永庆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109038749B (zh) * 2016-04-15 2019-09-24 深圳市沛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106450129A (zh) * 2016-11-17 2017-02-22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负极极耳、锂离子电池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57305A1 (zh) 负极添加剂、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装置
WO2020177623A1 (zh) 负极片、二次电池及其装置
CN103996841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n,Co)3O4及其制备方法
TW201841422A (zh) 包含碳基材料之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1609884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S2的制备方法
CN103606719B (zh) 一种以废旧锂离子电池为原料制备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354751A (zh) 高储能铅酸蓄电池铅膏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3247823B (zh)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9931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6058238A (zh) 一种改性的球形镍钴锰酸锂ncm622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2496B (zh) 一种水热耦合喷雾热解制备Co3O4/石墨烯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03050676A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应用该电池的快速充电电动汽车
CN105322241A (zh) 一种水系离子交换电池
CN10249141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氧缺位钛酸锂的合成方法
CN102088081B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35805A (zh) 一种三氧化二铁/石墨烯自支撑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406529A (zh) 使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CN114744294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616655A (zh) 双层包覆硼酸铁锂/焦磷酸镍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720822A (zh) 一种海胆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89824A (zh) 使用钛酸锂电池的快速充电移动电源
CN10654256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纳米ZnO的制备方法
CN105603494A (zh) 一种电泳沉积系统及制备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方法
CN206059448U (zh) 一种防自动漏电的电池
CN104909415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氢氧化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