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3939A -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3939A
CN105403939A CN201510699364.8A CN201510699364A CN105403939A CN 105403939 A CN105403939 A CN 105403939A CN 201510699364 A CN201510699364 A CN 201510699364A CN 105403939 A CN105403939 A CN 105403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izing
reflection
formed film
beads forme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93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3939B (zh
Inventor
孙飞
孟祥佳
邵嘎
雷晓进
李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NGYOU DAOMING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ONGYOU DAOMING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ONGYOU DAOMING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ONGYOU DAOMING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993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3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3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3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3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3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26Reflex reflectors including curved refracting surface
    • G02B5/128Reflex reflectors including curved refracting surface transparent spheres being embedded in matri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6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14/14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 C23C14/20Metallic material, boron or silicon on organic substra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1-100:1.2,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2:1-3:1;b.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120℃的烘箱干燥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该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能够保证无论经过多长时间的使用,最终得到的反光警示带上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始终清晰。

Description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光警示带,尤其涉及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反光警示带主要用于交通安全领域,能够起到对行人以及驾驶员的提前警示作用。现有的反光警示带在制作时,尤其是在镀铝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布条遮挡的方式进行镀铝,如公告日为2015年5月6日、公告号为CN103088291B、名称为“贴合式卷绕真空镀铝机及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的发明专利披露了一种采用贴合式卷绕真空镀铝机制作反光警示带的方法,采用贴合式卷绕真空镀铝机制作反光带,所述卷绕式真空镀铝机中耐高温柔软性织物隔栅挡位于基材和蒸发舟之间,并且在拉力的作用下,耐高温柔软性织物隔栅挡和基材面紧密贴合,不产生缝隙,使生产出来的产品镀铝和非镀铝区的分界线清晰。
通过这种方法在初始阶段得到的反光警示带上虽然具有清晰的镀铝和非镀铝区的分界线,但在长期使用后,其分界线将变得十分模糊。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是利用耐高温柔软性织物隔栅挡进行遮挡时,因基材上的玻璃微珠呈圆球型,则基材在通过蒸发舟的过程中其上的圆球型玻璃微珠会与耐高温柔软性织物隔栅挡产生滑动摩擦,既影响了玻璃微珠的品质,又导致长期使用后耐高温柔软性织物隔栅挡表面产生磨损而无法与基材表面紧密贴合;另一方面是因在长期使用后,升腾的铝蒸汽会不断沉积在耐高温柔软性织物隔栅挡上,使得隔栅挡柔性变差并逐渐变成刚性,无法紧密贴合基材,导致隔栅挡遮挡效果变差,从而导致后期得到的反光警示带上的镀铝区和非镀铝区分界线变得十分模糊,影响反光警示带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耐高温柔软性织物隔栅挡进行遮挡的方法在长期使用后,得到的反光警示带上的镀铝区和非镀铝区分界线将变得十分模糊,且会对基材上的玻璃微珠品质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得到的反光警示带的逆反射性能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1-100:1.2,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2:1-3: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12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先在需要进行镀铝的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再经过真空镀铝工艺形成镀铝膜,能够保证无论经过多长时间的使用,真空镀铝过程中反光植珠膜上非镀铝区始终被胶带紧密贴合,从而使得胶带被剥离后得到的间断镀铝植珠膜上的镀铝区与非镀铝区界面始终清晰,不会因使用时间的推移而模糊,接着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这样一方面能够为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提供防护,提升产品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树脂中的荧光颜料一般为荧光黄、荧光橙或荧光红,颜色鲜艳而显眼,因此在无灯光照耀的情况下也能明显地提醒驾驶员或行人,提升警示作用,最后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复合布基形成反光警示带。其中在使用胶带进行贴合时,因胶带具有一定的粘性,普通的胶带在贴合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后再被剥离下来时,会带走玻璃微珠面上的部分玻璃微珠,且因真空镀铝作业时的温度高达1000℃以上,普通胶带上的压敏胶会因无法耐受住真空镀铝时的高温而变形或融化,从而影响得到的反光警示带的尺寸和逆反射性能。而用本发明提供的胶带则能够很好地与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贴合,胶带被剥离过程中也不会带走玻璃微珠面上的玻璃微珠,从而不会对最终得到的反光警示带的逆反射性能造成影响,且又能保证得到的反光警示带上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始终清晰。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所述的步骤a中,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2-100:0.4。在此范围内,能够使得胶带上的压敏胶层与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更好地贴合,且当胶带被剥离下来时不会带走玻璃微珠面上的玻璃微珠。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选用该材料能够使得到的压敏胶层性能更加优异。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选用上述树脂,一方面可保证布基与间断镀铝植珠膜的复合牢度;另一方面可提高反光警示带的水洗、干洗性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在树脂中添加无卤阻燃剂,可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同时也具有环保作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上述面料的选用,可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选择,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尤其选择上述阻燃类面料时,更能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1,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2: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
实施例2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1.2,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2: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
实施例3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2,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2: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
实施例4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4,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2: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
实施例5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1,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3: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
实施例6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1.2,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3: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
实施例7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2,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3: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
实施例8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4,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3: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
实施例9
所述的步骤d中,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12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至8。
实施例10
所述的步骤d中,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85℃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其它步骤同实施例1至8。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光植珠膜的玻璃微珠面间断贴合胶带,所述的胶带包括PET层和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与玻璃微珠面贴合,所述的压敏胶层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为: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1-100:1.2,所述的压敏胶层的厚度与反光植珠膜上玻璃微珠的粒径比为2:1-3:1;
b.将贴合胶带后的反光植珠膜进行真空镀铝,形成镀铝膜;
c.将镀铝膜上的胶带剥离,保证剥离下来的胶带上无玻璃微珠残留,从而在反光植珠膜上形成清晰镀铝与非镀铝界面的分界线,得到间断镀铝植珠膜;
d.在间断镀铝植珠膜的镀铝面涂覆一层含荧光颜料的树脂,经过50℃-120℃的烘箱干燥,最后与布基复合形成反光警示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有机硅压敏胶:固化剂=100:0.2-100: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三聚体异氰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或聚酯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树脂还包含无卤阻燃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布基为纯棉或芳纶或涤纶面料。
CN201510699364.8A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5403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9364.8A CN105403939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9364.8A CN105403939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3939A true CN105403939A (zh) 2016-03-16
CN105403939B CN105403939B (zh) 2017-08-25

Family

ID=55469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9364.8A Active CN105403939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393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0103A (zh) * 2017-05-18 2017-08-29 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CN10811829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上海银之川金银线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真空镀金属薄膜、金属丝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97040A (zh) * 2020-08-12 2020-11-06 常州市日月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撕裂反光膜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291A (zh) * 2013-01-23 2013-05-08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贴合式卷绕真空镀铝机及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CN104388007A (zh) * 2014-12-11 2015-03-04 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防粘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4348284U (zh) * 2015-01-04 2015-05-20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荧光阻燃反光警示带
CN204679670U (zh) * 2015-05-07 2015-09-30 亮丽反光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网孔透气反光带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291A (zh) * 2013-01-23 2013-05-08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贴合式卷绕真空镀铝机及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CN104388007A (zh) * 2014-12-11 2015-03-04 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防粘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4348284U (zh) * 2015-01-04 2015-05-20 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荧光阻燃反光警示带
CN204679670U (zh) * 2015-05-07 2015-09-30 亮丽反光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网孔透气反光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0103A (zh) * 2017-05-18 2017-08-29 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CN10811829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上海银之川金银线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真空镀金属薄膜、金属丝及其制作方法
WO2019120313A1 (zh) * 2017-12-21 2019-06-27 上海银之川金银线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真空镀金属薄膜、金属丝及其制作方法
US11788180B2 (en) 2017-12-21 2023-10-17 Shanghai Galaxy Metallic Yarn Co., Ltd Discontinuous vacuum-metalized thin film and wi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1897040A (zh) * 2020-08-12 2020-11-06 常州市日月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撕裂反光膜及其制备工艺
CN111897040B (zh) * 2020-08-12 2022-04-15 常州市日月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撕裂反光膜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3939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85052B1 (en) Composite glue coating mechanis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fancy reflective material using same
TWI687319B (zh) 有色反光物品
JP6760929B2 (ja) 再帰反射性着色物品
EP3100084B1 (en) Colored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CN105403939A (zh) 一种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
EP1402107B1 (en) Method for making retroreflective fabrics
CN104880752A (zh) 高效率宽幅透气花式反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530659A (ja) 難燃性のフィルム状の再帰反射性構造体
CN105301684A (zh) 一种宽幅透气花式反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06507253A (ja) 洗濯可能な再帰性反射アップリケ
CN104507700A (zh) 可印刷介质
CN106707387A (zh) 一种炫彩高亮热帖反光布及制造工艺
JP2012519306A (ja) 反射材の構造、反射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反射材の用途
EP1440204B1 (fr) Support d'affichage comprenant un textile enduit
KR101571786B1 (ko) 재귀반사시트
KR101031024B1 (ko) 재귀반사시트 제조방법
CN109930394A (zh) 一种丙烯酸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的复合遮阳材料
CN205329261U (zh) 在可见光区具有高透射率的隔热织物
WO2016063633A1 (ja) 再帰性反射性材料
JP2012048229A (ja) 再帰反射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ナンバープレート
CN104678471A (zh) 一种荧光色/银灰色相间条纹阻燃反光布及制作方法
TWI584961B (zh) 可直接用於分紗的復歸反射複合膜
CN111055605A (zh) 一种可印花的刻字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054147A (ja) 再帰反射性材料
CN106676709A (zh) 在可见光区具有高透射率的隔热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