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8867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8867A
CN105398867A CN201410452427.5A CN201410452427A CN105398867A CN 105398867 A CN105398867 A CN 105398867A CN 201410452427 A CN201410452427 A CN 201410452427A CN 105398867 A CN105398867 A CN 105398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allet
maintaining part
incorporating section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24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8867B (zh
Inventor
胡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524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98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98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8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8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8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 Receivers (AREA)
  • Discharge By Other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排纸机构包括:托盘,用于承载从出纸口沿排出方向排出的纸张,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所述托盘位于初始倾斜位置、在后处理状态下所述托盘位于水平位置;调整部,与所述托盘连动,用于调整所述托盘至所述水平位置、初始倾斜位置;收纳部,设于所述托盘沿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端;保持部,在后处理状态下,所述保持部自所述收纳部突出于所述托盘的承载面,使得所述托盘上的纸张沿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端抵靠所述保持部;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连动部,在托盘被调整部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使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解决了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机构无法同时解决卡纸和生产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电脑周边产品及其他相关图像形成装置,如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影印机或集复印、扫描、打印及传真等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MFP),不仅可以帮助增进人们处理信息的效率,也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随着用户使用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它还能够实现下述功能: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后处理。例如,所述后处理可以为打孔、装订、装夹等等。
现有能够实现上述后处理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位于图像形成装置出纸口下游的排纸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排纸机构包括:第一托盘1,用于承载从图像形成装置出纸口(未图示)沿排出方向A排出的纸张,第一托盘1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10设有收纳部13;调整部(未图示),用于调整第一托盘1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10相对于下游端11的高度,使得纸张排出状态下第一托盘1位于初始倾斜位置、后处理状态下第一托盘1位于水平位置(图2所示);保持部2,能够位于收纳部13内或自收纳部13突出于第一托盘1的承载面S(图2所示);推出部3,用于沿排纸方向B将第一托盘1上的纸张推出;第二托盘4,沿排纸方向B位于第一托盘1的下游,用于承载由推出部3推出的纸张。
第一托盘1位于所述初始倾斜位置是指:相对于第二托盘4而言,第一托盘1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低于下游端,此时,所述调整部并未开始调节第一托盘1的位置。第一托盘1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是指:相对于第二托盘4而言,第一托盘1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与下游端持平。保持部2位于收纳部13内是指:整个保持部2位于第一托盘1的承载面S下方。
如图1所示,在纸张排出状态下,第一托盘1位于所述初始倾斜位置,此时,第一托盘1的上游端10低于下游端11,且保持部2位于收纳部13内,纸张自图像形成装置出纸口排出后,积载在第一托盘1上;纸张排完后,对积载在第一托盘1上的纸张(数量为一张或以上)进行整合,使纸张对齐;然后,如图2所示,抬升第一托盘1的上游端10,使得第一托盘1被调节至所述水平位置,在抬升上游端10的同时,保持部2自收纳部13突出至第一托盘1的承载面S;接着,对第一托盘1上的纸张进行后处理,此时,第一托盘1上的纸张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抵靠保持部2,所述后处理包括打钉、打孔、推纸处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推纸处理是指:利用推出部3将第一托盘1上的纸张推出至第二托盘4上。在纸张沿着排纸方向B被推出第一托盘1时,纸张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沿着保持部2被推出。
纸张被推出至第二托盘4之后,下降第一托盘1的上游端10,使得第一托盘1由所述水平位置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以为下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的纸张排出作准备。第一托盘1由所述水平位置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的过程中,在第一托盘1快要回位至所述初始倾斜位置时,保持部2开始收纳动作。随着第一托盘1越来越接近所述初始倾斜位置,保持部2伸入收纳部13的部分越来越多,当第一托盘1位于所述初始倾斜位置时,保持部2刚好完成收纳动作,位于收纳部13内。
现有排纸机构中下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的纸张排出时刻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第一托盘由水平位置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的过程中,在第一托盘还未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时,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首张纸张已经排出至第一托盘。
第二种情况:待第一托盘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后,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纸张才开始排出。
但是,上述两种情况存在以下不足:对于第一种情况而言,在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首张纸张排出时,由于此时保持部还未完全位于收纳部内,因此,保持部会位于排纸路径上,纸张有可能会受到保持部的阻挡而发生卡纸;对于第二种情况而言,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纸张排出时间过迟,降低了生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机构无法同时解决卡纸和生产性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纸机构,包括:
托盘,用于承载从出纸口沿排出方向排出的纸张,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所述托盘位于初始倾斜位置、在后处理状态下所述托盘位于水平位置;
调整部,与所述托盘连动,用于调整所述托盘至所述水平位置、初始倾斜位置;
收纳部,设于所述托盘沿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端;
保持部,在后处理状态下,所述保持部自所述收纳部突出于所述托盘的承载面,使得所述托盘上的纸张沿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端抵靠所述保持部;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
连动部,在托盘被调整部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使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
可选的,在所述托盘被调整部由水平位置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连动部驱使保持部位于收纳部内。
可选的,所述保持部具有弧形表面,所述保持部突出于托盘的承载面时,所述弧形表面面向所述出纸口侧。
可选的,所述保持部与托盘可转动连接;
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所述保持部转动至所述收纳部内;
在后处理状态下,所述保持部转动至自所述收纳部突出于所述托盘承载面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保持部与托盘可转动连接,所述调整部能够带动所述连动部运动,以使所述连动部使所述保持部转动至所述收纳部内。
可选的,所述连动部具有锁定功能,使得所述保持部能够保持在自所述收纳部突出于所述托盘承载面的位置不动。
可选的,纸张从所述出纸口排出的速度可调;
纸张从所述出纸口排出的速度越快,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的时机越早。
可选的,所述保持部能够沿所述排出方向移动;
所述保持部在所述排出方向上距离所述出纸口越近,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的时机越早。
可选的,还包括:推出部,能够沿排纸方向、所述排纸方向的反方向运动;
所述推出部沿所述排纸方向运动时,用于将所述托盘上的纸张沿所述排纸方向推出;
所述推出部沿所述排纸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所述连动部使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
可选的,所述后处理包括打钉、打孔、推纸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排纸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托盘被调整部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连动部已经驱使保持部位于收纳部内,提早了保持部位于收纳部的时机。这样一来,可以在托盘还未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即开始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排纸,既保证了较高的生产性,又降低了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首张纸张排出时发生卡纸问题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机构中第一托盘位于初始倾斜位置时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是排纸机构沿垂直于第一托盘方向看过去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b)是沿图(a)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机构中第一托盘位于水平位置时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是排纸机构沿垂直于第一托盘方向看过去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b)是沿图(a)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排纸机构在后处理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保持部自托盘的收纳部突出于承载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5至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托盘被调整部由水平位置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的过程中,保持部自突出于托盘承载面的位置运动至收纳部内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与托盘可转动连接的保持部以及连杆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保持部以及连杆机构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保持部以及连杆机构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11是图9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解除部推动连杆机构转动的示意图;
图13至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托盘被调整部由水平位置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的过程中,保持部自突出于托盘承载面的位置运动至收纳部内的动作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排纸机构在后处理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至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推动部的复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排纸机构包括:
托盘10,用于承载从图像形成装置出纸口(未图示)沿排出方向A排出的纸张P,在后处理状态下托盘10位于水平位置,结合图7所示,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托盘10位于初始倾斜位置;
调整部20,与托盘10连动,用于调整托盘10至所述水平位置、初始倾斜位置;
结合图4所示,收纳部100,设于托盘10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
保持部30,在后处理状态下,保持部30自收纳部100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S,使得托盘10上的纸张P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抵靠保持部30;结合图7所示,在纸张排出状态下,保持部30位于收纳部100内;
推出部40,用于沿排纸方向B将托盘10上的纸张P(数量为一张或以上)推出;
托盘50,沿排纸方向B位于托盘10的下游,用于承载由推出部40推出的纸张P;
连动部60,用于在托盘10被调整部20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连动部60驱使保持部30位于收纳部100内。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托盘位于所述水平位置、初始倾斜位置,以及保持部位于收纳部的含义参考背景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处理包括先后进行的打钉(或打孔)、推纸处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后处理也可以为其他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后续处理的动作,如利用夹子将纸张装夹在一起。
根据前面背景技术可知,形成有图像的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出纸口排出时,排纸机构开始工作,其先进入纸张排出状态、再进入后处理状态。纸张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排完后,托盘由初始倾斜位置运动至水平位置,使得排纸机构由纸张排出状态切换至后处理状态。在后处理状态结束之后,托盘由水平位置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以为下一个图像形成任务的纸张排出作准备。下面分别对纸张排出状态、后处理状态下的工作过程作介绍。
排纸机构在纸张排出状态下的工作过程为:如图7所示,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托盘10位于所述初始倾斜位置,且保持部30位于收纳部100内,纸张自图像形成装置出纸口排出后,积载在托盘10上。
排纸机构在后处理状态下的工作过程为:结合图3、图5所示,在后处理状态下,先对纸张进行打钉处理,再进行推纸处理,推纸处理是指利用推出部40将托盘10上的纸张推出至托盘50上,在纸张沿着排纸方向B被推出托盘10时,纸张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抵靠保持部30。
根据前面背景技术可知,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托盘位于初始倾斜位置,保持部位于收纳部内;在后处理状态下,托盘位于水平位置,保持部自收纳部内突出于托盘的承载面。
参考图3、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托盘10的位置由调整部20调节,保持部30的位置由连动部30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在托盘10被调整部20由所述水平倾斜位置调节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连动部60驱使保持部30动作,且在托盘10到达所述初始倾斜位置之前保持部30已经位于收纳部100内。
由于在托盘50被调整部20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连动部60已经驱使保持部30位于收纳部100内,因而提早了保持部30位于收纳部100的时机。这样一来,可以在托盘10还未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即开始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排纸,既保证了较高的生产性,又降低了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首张纸张排出时发生卡纸问题的可能。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纳部100为位于托盘10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边缘的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部30通过第一转轴71与托盘10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71平行于排纸方向B。
在托盘10由所述水平位置运动至初始倾斜位置时,保持部30绕第一转轴71沿方向D转动,使得保持部30位于收纳部100内;在托盘10由所述初始倾斜位置运动至水平位置时,保持部30绕第一转轴71沿与方向D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保持部30自收纳部100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S。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持部30也可以通过其他运动方式来实现保持部30在纸张排出、后处理状态下位置的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部30具有弧形表面,保持部30自收纳部100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S时,所述弧形表面面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出纸口侧。这样一来,在托盘10还未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即开始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排纸时,万一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首张纸张排出时保持部30还未完全位于收纳部100内,纸张仍可以顺利地排出,避免卡纸问题发生。
如图5所示,调整部20位于托盘10的背面(即背向承载面S的一侧),并包括:可转动的升降部21,升降部21的一端套设在驱动轴22上,并与驱动轴22固定连接,驱动轴22安装在排纸机构中的框架23上,升降部21的另一端支撑托盘10;驱动源(未图示),用来驱使驱动轴22转动,进而带动升降部21转动。
当托盘10需要由所述水平位置切换至初始倾斜位置时,驱动轴22带动升降部21沿方向E(图中为顺时针方向)转动,升降部21带动托盘10沿方向E转动,使得托盘10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沿与方向C相反的方向下降;当托盘10需要由所述初始倾斜位置切换至水平位置时,驱动轴22带动升降部21沿与方向E相反的方向(图中为逆时针方向)转动,升降部21带动托盘10沿与方向E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托盘10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沿方向C上抬。
在本实施例中,连动部60包括:第一解除部64、第二解除部65、以及连杆机构61,位于托盘10的背面。沿排出方向A,第一解除部64和第二解除部65位于连杆机构61的下游,连杆机构61位于保持部30下方。
第一解除部64的一端套设于驱动轴22上,并与驱动轴22固定连接。当驱动轴22带动升降部21转动时,还会带着第一解除部64转动。第一解除部64的另一端支撑第二解除部65。第二解除部65沿排出方向A远离保持部30的一端与拉伸弹簧(未图示)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位于托盘10的背面,并固定在排纸机构的框架上。
结合图12所示,第二解除部65沿排出方向A靠近连杆机构61的一端具有面向保持部30的弧形端面650。
如图8所示,连杆机构61通过第二转轴72与托盘10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72与第一转轴71平行。连动部60还包括:套设在第一转轴71上的第一扭簧62;套设在第二转轴72上的第二扭簧63。
结合图9、图11所示,连动部60具有锁定功能,在后处理状态下,连动部60能够将保持部30锁定在自收纳部100突出于托盘10承载面的位置不动。下面对本实施例中保持部30如何实现锁定做介绍。
保持部30自收纳部100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时,第一扭簧62的一扭臂621抵靠保持部30、另一扭臂622抵靠托盘10,并向保持部30施加第一作用力;第二扭簧63的一扭臂631抵靠连杆机构61、另一扭臂632抵靠托盘10,并向连杆机构61施加第二作用力,作用在连杆机构61上的所述第二作用力能够传递给保持部30,使连杆机构61的一端抵靠保持部30,且卡在保持部30的卡口300内,保持部30的卡口300位于保持部30的底部。由于传递至保持部30的作用力与所述第一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得保持部30处于受力平衡状态,能够保持在自收纳部100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的位置不动。
结合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整部20将托盘10由所述水平位置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的过程中,调整部20带动连动部60运动,使得连动部60驱使保持部30自突出于托盘10承载面S的位置转动至收纳部100内。
下面对保持部30自突出于托盘10承载面S的位置转动至收纳部100内的动作过程作介绍:
结合图5至图6所示,调整部20中的驱动轴22带动升降部21沿方向E(图中为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托盘10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沿与方向C相反的方向下降,使得托盘10不再位于水平位置,而是呈倾斜状态,与此同时,第一解除部64会跟着升降部21一起沿方向E转动,并带动第二解除部65沿逐渐靠近连杆机构61的方向F运动,与第二解除部65固定连接的所述拉伸弹簧不断被拉伸。
结合图6、图12所示,第二解除部65沿方向F运动一段距离之后,第二解除部65的弧形端面650与连杆机构61未抵靠保持部30的一端接触,继续沿方向F运动的第二解除部65推动连杆机构61沿方向G(图中为顺时针方向)转动,使连杆机构61抵靠保持部30卡口300的一端逐渐脱离卡口300。
结合图6至图7所示,当连杆机构61沿方向G转动至不再卡在保持部30的卡口300内时,保持部30会在第一扭簧62(结合图9所示)的回复力作用下沿方向D转动,使得保持部30自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S的位置转动至收纳部100内。与此同时,连杆机构61会在第二解除部65的推动下继续沿方向G转动,直至托盘10达到所述初始倾斜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连动部60驱使保持部30自突出于托盘10承载面S的位置运动至收纳部100内的动作过程中,连动部60是与调整部20共用一个驱动源,并未采用额外的驱动源,能够节省能源。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托盘10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沿与方向C相反的方向下降至一半行程时,保持部30就可以位于收纳部100内,能够实现保持部30的快速收纳,既保证了较高的生产性,又降低了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首张纸张排出时发生卡纸问题的可能。
结合图8至图1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61包括:沿第二转轴72的轴向依次套设于第二转轴72上的第一连杆61a、第三扭簧61c、第二连杆61b。
第一连杆61a具有:设有转轴孔(未标识)的连杆臂611a,第二转轴72位于该转轴孔内;与连杆臂611a的一端固定设置的圆柱612a,圆柱612a与第二转轴72平行。
第二连杆61b具有:设有转轴孔(未标识)的连杆臂611b,第二转轴72位于该转轴孔内,第二扭簧63的一扭臂631抵靠连杆臂611b;与连杆臂611b的一端固定设置的圆柱612b,圆柱612b与第二转轴72平行。连杆臂611b具有沿第二转轴72轴向向连杆臂611a延伸的突伸部T。
结合图5、图9所示,保持部30自收纳部100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S时:连杆机构61中连杆臂611b远离转轴孔的一端卡在保持部30的卡口300内,第三扭簧61c的一扭臂611c固设于连杆臂611a上、另一扭臂612c抵靠连杆臂611b,且第三扭簧61c的两个扭臂611c、612c呈相对扭转状态,在第三扭簧61c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二连杆61b的突伸部T与连杆臂611a远离圆柱612a的一端沿转动方向交叠并接触,使得若第一连杆61a沿方向G转动会推动第二连杆61b一起转动。
结合图6、图9、图12所示,在连动部60驱使保持部30自突出于托盘10承载面S的位置转动至收纳部100内的过程中,第二解除部65的弧形端面650会与第一连杆61a的圆柱612a接触,并推着第一连杆61a带着第二连杆61b一起沿方向G转动。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排纸机构还包括位于托盘10背面的驱动部80,在托盘10位于所述初始倾斜位置时,驱动部80位于第二连杆61b下方。驱动部80具有斜坡面800,沿排出方向A,斜坡面800与承载面S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根据前面所述可知,在根据前面背景技术可知,形成有图像的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出纸口排出至位于所述初始倾斜位置的托盘10之后,调整部20会沿方向C抬升托盘10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使得托盘10被调节至图5所示的所述水平位置。在托盘10被抬升的过程中,保持部30会自收纳部100内转动至突出于托盘10积载面S的位置。
下面对保持部自收纳部内转动至突出于托盘承载面的位置的动作过程作介绍:
结合图7、图9所示,调整部20中的驱动轴22带动升降部21沿与方向E相反的方向(图中为逆时针方向)转动,使托盘10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沿方向C上升。与此同时,驱动部80会沿逐渐靠近第二连杆61b的方向H运动,当驱动部80的斜坡面800与第二连杆61b的圆柱612b接触(结合图12所示)时,驱动部80会驱使第二连杆61b沿与方向G相反的方向转动,沿与方向G相反的方向转动的第二连杆61b会带动保持部30沿与方向D相反的方向转动。
在托盘10被抬升的同时,第一解除部64会跟着升降部21一起沿与方向E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二解除部65在所述拉伸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沿逐渐远离第一连杆61a的方向运动,第二解除部65会驱使第一连杆61a沿与方向G相反的方向转动,直至第二解除部65与第一连杆61a分离开。在第二解除部65驱使第一连杆61a沿与方向G相反的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连杆61b的突伸部T未与连杆臂611a远离圆柱612a的一端沿转动方向交叠并接触。
结合图5、图9所示,随着托盘10沿排出方向A的上游端继续沿方向C上抬,第一连杆61a和第二连杆61b继续沿与方向G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一连杆61a与第二解除部65分离开,保持部30继续沿与方向D相反的方向转动,并自收纳部100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当第二连杆61b转动至卡在保持部30的卡口300内时,保持部30保持在自收纳部100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的位置。
第一连杆61a与第二解除部65分离开后,在第三扭簧61c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二连杆61b的突伸部T能够与连杆臂611a远离圆柱612a的一端沿转动方向交叠并接触。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纸机构工作时还存在位于纸张排出状态之后、后处理状态之前的整合状态。在整合状态下,托盘10依然位于所述初始倾斜位置,对积载在托盘10上的纸张进行整合,使纸张对齐。纸张整合好之后,上抬托盘,使得托盘10位于所述水平位置。
实际上,在对纸张进行整合之后、上抬托盘10之前,会利用一个排出部将纸张沿排出方向推送一段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所述排出部推送纸张的同时,带动驱动部80沿方向H运动,这样可以不用额外的驱动源来向驱动部80提供动力,节省了能源。
需说明的是,托盘被调整部由所述初始倾斜位置调节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保持部自收纳部内运动至突出于托盘承载面的位置的动作过程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出纸口排出的速度可调,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出纸口排出的速度越快,保持部位于收纳部的时机越早,以降低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首张纸张排出时发生卡纸问题的可能。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部能够沿所述排出方向移动,所述保持部在所述排出方向上距离图像形成装置出纸口越近,所述保持部位于收纳部的时机越早,以降低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首张纸张排出时发生卡纸问题的可能。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连动部,且在第二实施例中,调整部将托盘由所述水平位置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的过程中,调整部并未带着连动部一起运动,连动部与调整部并非共用一个驱动源,而是使用各自的驱动源。
具体地,如图13至图14所示,在调整部20将托盘10由所述水平位置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的过程中,调整部20中的驱动源驱使升降部21沿方向E转动,与此同时,连动部(未图示)中的驱动源驱使保持部30沿方向D(图中为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控制保持部30的转速,使得在托盘10被调节至所述初始倾斜位置之前,保持部30位于托盘10的收纳部内。
在调整部20将托盘10由所述初始倾斜位置调节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连动部中的驱动源继续驱使保持部30沿方向D转动,使得保持部30自托盘10的收纳部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
当连动部中的驱动源驱使保持部30运动至收纳部内或自收纳部突出于托盘10的承载面的位置时,所述驱动源停止驱使保持部30转动,保持部30保持在这两个位置不动。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源为马达,所述连动部还包括用来监测托盘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当所述传感器监测到托盘自所述水平位置向初始倾斜位置移动、或自所述初始倾斜位置向水平位置移动时,马达驱使保持部转动,使得保持部运动至收纳部内或自收纳部突出于托盘的承载面的位置。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连动部,且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所述托盘的位置被调整部调节之前,所述连动部驱使所述保持部位于收纳部内。
如图15至图17所示,在后处理状态下,托盘10位于所述水平位置,推出部40沿排纸方向B将托盘10的纸张推出。在纸张被推出部40推出之后,在托盘10被调整部由所述水平位置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推出部40会沿与排出方向B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推出部40复位至初始位置。
如图17所示,在推出部40复位的过程中,连动部(未图示)驱使保持部30沿方向D转动,并使得保持部30位于收纳部内。这样一来,在推出部40复位至初始位置之前(此时托盘仍位于所述水平位置),保持部30已经位于收纳部内。即使在托盘10还未回位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开始下一图像形成任务的排纸,也能避免卡纸问题的发生。
在具体实施例中,连动部包括用来驱使保持部转动的马达、以及用来监测推出部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当所述传感器监测到推出部复位时,马达驱使保持部转动,使得保持部运动至收纳部内。
本发明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式写法,重点描述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实施例中的相同部分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用于承载从出纸口沿排出方向排出的纸张,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所述托盘位于初始倾斜位置、在后处理状态下所述托盘位于水平位置;
调整部,与所述托盘连动,用于调整所述托盘至所述水平位置、初始倾斜位置;
收纳部,设于所述托盘沿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端;
保持部,在后处理状态下,所述保持部自所述收纳部突出于所述托盘的承载面,使得所述托盘上的纸张沿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端抵靠所述保持部;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
连动部,在托盘被调整部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之前,使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被调整部由水平位置调节至初始倾斜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连动部使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具有弧形表面,所述保持部突出于托盘的承载面时,所述弧形表面面向所述出纸口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与托盘可转动连接;
在纸张排出状态下,所述保持部转动至所述收纳部内;
在后处理状态下,所述保持部转动至自所述收纳部突出于所述托盘承载面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与托盘可转动连接,所述调整部能够带动所述连动部运动,以使所述连动部使所述保持部转动至所述收纳部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部具有锁定功能,使得所述保持部能够保持在自所述收纳部突出于所述托盘承载面的位置不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纸张从所述出纸口排出的速度可调;
纸张从所述出纸口排出的速度越快,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的时机越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能够沿所述排出方向移动;
所述保持部在所述排出方向上距离所述出纸口越近,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的时机越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出部,能够沿排纸方向、所述排纸方向的反方向运动;
所述推出部沿所述排纸方向运动时,用于将所述托盘上的纸张沿所述排纸方向推出;
所述推出部沿所述排纸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所述连动部使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排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包括打钉、打孔、推纸处理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排纸机构。
CN201410452427.5A 2014-09-05 2014-09-05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Active CN105398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2427.5A CN105398867B (zh) 2014-09-05 2014-09-05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2427.5A CN105398867B (zh) 2014-09-05 2014-09-05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8867A true CN105398867A (zh) 2016-03-16
CN105398867B CN105398867B (zh) 2017-07-18

Family

ID=55464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2427.5A Active CN105398867B (zh) 2014-09-05 2014-09-05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9886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8276A (zh) * 2002-03-28 2003-10-15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US20080315490A1 (en) * 2007-06-21 2008-12-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CN101885428A (zh) * 2009-05-14 2010-11-1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后处理装置
CN102050348A (zh) * 2009-10-29 2011-05-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堆叠结构以及记录装置
CN103787123A (zh) * 2012-11-02 2014-05-14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8276A (zh) * 2002-03-28 2003-10-15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US20080315490A1 (en) * 2007-06-21 2008-12-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CN101885428A (zh) * 2009-05-14 2010-11-1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的薄片后处理装置
CN102050348A (zh) * 2009-10-29 2011-05-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堆叠结构以及记录装置
CN103787123A (zh) * 2012-11-02 2014-05-14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纸张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8867B (zh) 201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5097C (zh) 送纸装置及设有它的成象设备
CN100439221C (zh) 一种纸张进给及重张分离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5253687B (zh) 片材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3354592A (zh) 自动翻书页扫描仪
US20160067988A1 (en) Cut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20130249160A1 (en)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JP6389672B2 (ja) シートトリミング装置
US20130001864A1 (en) Documen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document conveying method
CN10539886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EP2246284A1 (en) Pressure Reducing Folding System
JP2011195305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CN10546067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排纸机构
JP2021100803A (ja) シート圧着綴じ装置
CN215096477U (zh) 一种打印装置
US5759092A (en) Apparatus for sharpening circular saw teeth
KR100324472B1 (ko) 제본문서 용지 자동넘김장치
US10183831B1 (e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US916910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 unique variable stacking surface for set compiling in image forming devices
JP2007145515A5 (zh)
JP5958496B2 (ja) 用紙処理装置
US8683902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6256729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6537875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150001324A (ko) 인쇄매체 후처리 유닛 및 이를 갖춘 화상형성장치
JP6426378B2 (ja) シート綴じ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後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