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7061A - 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97061A CN105397061A CN201510793816.9A CN201510793816A CN105397061A CN 105397061 A CN105397061 A CN 105397061A CN 201510793816 A CN201510793816 A CN 201510793816A CN 105397061 A CN105397061 A CN 1053970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core
- quiet
- push rod
- mo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动模、静模、动模芯和静模芯,静模下方设有推板Ⅰ和推板Ⅱ,推板Ⅰ与静模芯之间纵向设有静模芯推杆,静模芯推杆为中空结构,内部安装有动模芯推杆,动模芯推杆底部设有支撑推块,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由10-20%v/v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和80-90%v/v的合金钢制成,三维编织碳纤维为碳纤维通过三维五向混编制成的预制件,编织角20-35度。钢合金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组分,0.3~0.4%C,0.80~1.10%Si,1.20~1.40%Cr,2.00~2.50%W,0.5-0.9%Mg,0.2-0.4%RE,0.1-0.40%Mn,0.01-0.030%P,0.01-0.030%S,余量为Fe。本发明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热疲劳抗性好、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
背景技术
压布脚是缝纫机对缝料表面上施加压力的构件,多由金属制成,要求外观表面处理须良好,无裂缝、损坏、毛边、生锈及其他缺点,通常采用模具压铸成型的方法制造成型。传统的压铸模具在进行压铸时通常操作比较复杂,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高,压铸效率低,压铸完成后不能一次性快速脱模,影响工作效率。
压铸模具使用时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使用模芯,即使用较便宜的钢材制成模胚,在模胚内附加模芯,压铸时将热态金属注入模芯。在压铸过程中,需要将热态金属注入压铸模具,造成压铸模具的模腔温度高,压铸黑色金属时模腔温度可达1000℃以上。这样高的使用温度会使模腔表面硬度和强度显著降低,在使用中易发生打垛。而在对零件进行压铸时,模腔受力较大,易发生变形损坏。为此.对热模具钢的基本使用性能要求是热塑变抗力高,包括高温硬度和高温强度、高的热塑变抗力。
每次使热态金属成形后都要用水、油、空气等介质冷却模腔的表面。因此.压铸模具的工作状态是反复受热和冷却,从而使模腔表层金属产生反复的热胀冷缩,即反复承受拉压应力作用.其结果引起模腔表面出现龟裂,称为热疲劳现象。由此,压铸模需要具有高的热疲劳抗力。一般说来,影响钢的热疲劳抗力的因素主要有钢的导热性和钢的临界点。钢的导热性高,可使模具表层金属受热程度降低,从而减小钢的热疲劳倾向性。通常钢的临界点越高.钢的热疲劳倾向性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热疲劳抗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包括具有注液口的动模和与动模相对设置的静模,动模内设有动模芯,静模内设有静模芯,静模下方依次设有水平设置的推板Ⅰ和推板Ⅱ,所述推板Ⅰ与静模芯之间纵向设有静模芯推杆,静模上开有孔Ⅰ,静模芯推杆的上端穿过孔Ⅰ与静模芯的底部接触,静模芯推杆为中空结构,静模芯推杆内部安装有动模芯推杆,静模芯开有孔Ⅱ,动模芯推杆的上端穿过孔Ⅱ与动模芯接触,推板Ⅰ和推板Ⅱ上均开有孔Ⅲ,动模芯推杆的下端穿过孔Ⅲ,动模芯推杆的底部设有支撑推块,支撑推块的直径大于孔Ⅲ的直径,动模芯推杆的长度大于静模芯高度、静模芯推杆长度、推板Ⅰ高度和推板Ⅱ高度之和,其中,所述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
本发明在压布脚压铸完成后,模具下部的顶出结构可同时将动模芯和静模芯顶出,并分离动模芯和静模芯,方便取出压铸好的压布脚及更换静模芯。压布脚压铸完成后,压铸机台会伸出数根顶出杆,顶出杆与动模芯推杆及其底部的支撑推块相对应,顶出杆推动支撑推块和动模芯推杆上移,由于动模芯推杆底部的支撑推块的直径大于推板Ⅱ的孔Ⅲ的直径,支撑推块可推动推板Ⅱ上移,由于动模芯推杆的长度大于静模芯高度、静模芯推杆长度、推板Ⅰ高度和推板Ⅱ高度之和,动模芯推杆先相对静模芯推杆上移一段距离,将动模芯推出,从而将静模芯和动模芯分离。然后推板Ⅱ和动模芯推杆继续上移,带动推板Ⅰ和静模芯推杆上移,从而将静模芯推出。
同时,本发明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中的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其原因在于,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抗冲击性和耐疲劳性,抗拉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远远超过了合金钢,碳纤维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承受外力作用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碳纤维通过三维编织的方法制成预制件后再与合金钢制成复合材料,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整体受力性能,使用该复合材料制成的模芯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使用时不易发生变形损坏。同时,碳纤维的高导热性和低热膨胀性可使模芯表层金属受热程度降低,从而减小模芯的热疲劳倾向性,延长模芯的使用寿命。另外,碳纤维密度小,减轻了模芯的重量,使安装更换更加便捷;碳纤维的抗化学腐蚀性增强了复合材料的耐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包括体积百分比为10-20%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和体积百分比为80-90%的合金钢。三维编织碳纤维在合金钢基体中含量过少,起不到较好的增强作用,含量过多,外观变差,表面浮纤较严重,综合性能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将三维编织碳纤维的含量限制在上述范围内。
作为优选,所述三维编织碳纤维的表面涂覆有一层SiO2涂层,SiO2涂层的厚度为0.2-1.5μm。由于碳纤维和合金钢的模量相差很大,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金属液对碳纤维的润湿性很差,碳纤维与合金钢的界面是以机械结合为主的物理结合,界面既无扩散也无化学反应。这种界面结合较弱,其横向剪切强度较小,限制了材料强度的提高。而SiO2在与合金钢熔成的金属液接触时,在碳纤维表面与合金钢中的还原性金属发生反应生成Si,Si与合金钢中Fe的浸润性大大优于Fe与碳纤维的浸润性,因此本发明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有一层SiO2涂层以增加二者的浸润性,提高了金属液对碳纤维的浸润和界面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SiO2涂层的方法为:用30-45%的硝酸粗化碳纤维表面,然后将纤维编织体浸渍于配置好的SiO2溶胶中,真空浸渍1-2h,取出干燥、烧结,烧结温度为600-650℃,烧结时间1-2h。硝酸处理碳纤维表面,以官能团的形式固定了大量的氧,并使碳纤维表面显著起坑,增加了表面粗糙度,使SiO2更好的结合在碳纤维表面。
作为优选,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SiO2涂层之前先将碳纤维在乙醇或二氯甲烷中超声波处理20-30min除胶。未处理的碳纤维表面具有一层胶类物质,影响涂层处理和与金属液的结合,因此在进行涂层处理前最好将其除去。
作为优选,所述三维编织碳纤维为碳纤维通过三维五向混编制成的预制件,编织角20-35度。碳纤维具有优良的可编织性,编织角为20-35度的预制件的稳定性好,制成的复合材料整体性能较优良。
作为优选,所述合金钢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组分,0.3~0.4%C,1.3~1.7%Si,1.2~1.4%Cr,2.0~2.5%W,0.5-0.9%Mg,0.2-0.4%RE,0.1-0.4%Mn,0.01-0.030%P,0.01-0.030%S,余量为Fe。
本发明中的合金钢含碳量低,导热性较好,但含碳量过低会降低合金钢的硬度和强度;合金钢中加入Si、Cr以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和回火温度,有利于充分消除淬火应力,而又不致降低硬度;加入W形成难熔碳化物的元素以细化晶粒、提高韧性,加入适量的Mg和Si可形成强化相Mg2Si,提高强度和区服极限,同时可改善合金钢的结晶组织;Mg和RE还可脱除合金钢中的杂质如硫、氮等,同时具有细化晶粒、加速结晶速度、改善结晶组织的作用;Cr、W、Si可以提高钢的临界点,提高钢的热疲劳抗力。
作为优选,所述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将三维编织碳纤维固定,浇入由合金钢熔炼而成的金属液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半成品,将半成品先保压,然后取出进行热处理即可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
由于三维编织碳纤维的柔软性,很难形成稳固的支架,因此在浇入金属液时,需要先将三维编织碳纤维固定在模具中,然后再浇入金属液,浇入的速度应不缓不急,使金属液充分填充到碳纤维骨架中。
作为优选,所述动模的两侧纵向设有动模顶杆,动模顶杆上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与动模顶杆连接的一端设有水平联动杆,水平联动杆位于推板Ⅰ上方,随推板Ⅰ的上下移动而移动,旋转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旋转固定支座上,静模上设有水平导轨,旋转固定支座装配在静模的水平导轨上,旋转固定支座在推板Ⅰ和推板Ⅱ上下移动时沿水平导轨水平移动。
当推板Ⅰ和推板Ⅱ在压铸机台顶出杆的推动下上移时,带动水平联动杆上移,水平联动杆带动旋转杆以旋转固定支座为中心转动,旋转杆的转动又带动动模顶杆上移,从而将动模顶出与静模分离,静模芯和动模芯也同时分离。在静模上设水平导轨,旋转固定支座装配在水平导轨上,保证旋转杆能够转动,旋转杆转动时,旋转固定支座与动模顶杆的距离发生变化。本发明设计合理,在压布脚完成压铸后,动模和静模、动模芯和静模芯同时分离,十分方便压布脚的取出及模芯的更换。压布脚取出后,压铸机台顶出杆下移,模具的各零部件也回复原位,等待下一次的压铸。整个操作过程自动快捷,无需太多人工操作,可提高压铸效率,减少操作难度降低对工人技能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静模下方设有两个相对的模脚,推板Ⅰ和推板Ⅱ水平设置在两个模脚之间,模脚的下方还设有底板,底板上与动模芯推杆对应的位置开有孔Ⅳ。
两个相对的模脚和底板对整个模具起支撑作用,压铸完成后,压铸机台的顶出杆从孔Ⅳ中伸出,与动模芯推杆底部的支撑推块接触,推动推杆和推板上移,完成动模和静模、动模芯和静模芯的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动模芯推杆的顶部设有动模芯推块,动模芯推块与动模芯接触。静模芯推杆的顶部设有与静模芯推杆同轴的环状的静模芯推块,静模芯推块的内径不小于动模芯推杆的外径。
动模芯推块与动模芯、静模芯推块与静模芯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力的传递更加平稳,有利于零部件寿命的延长。
作为优选,所述静模芯推杆和动模芯推杆均设有4根,均匀分布于静模芯型腔外围,使模具在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静模上还设有限制动模顶杆水平移动的“L”字型限位卡块,动模顶杆全部或部分装配在限位卡块中。
作为优选,所述动模上设有导柱,静模上设有与导柱相匹配的导柱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压布脚压铸完成后可一次性自动将动模、静模、动模芯和静模芯分开,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低。
动模芯和静模芯采用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导热性和热疲劳抗力,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中的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包括具有注液口的动模1和与动模1相对设置的静模2,动模1内设有动模芯,静模2内设有静模芯,静模2下方依次设有水平设置的推板Ⅰ4和推板Ⅱ5,推板Ⅰ4位于推板Ⅱ5上方,推板Ⅰ4与静模芯之间纵向设有静模芯推杆6,静模2上开有孔Ⅰ,静模芯推杆6的上端穿过孔Ⅰ与静模芯的底部接触,静模芯推杆6为中空结构,静模芯推杆6内部安装有动模芯推杆7,静模芯开有孔Ⅱ,动模芯推杆7的上端穿过孔Ⅱ与动模芯接触,推板Ⅰ4和推板Ⅱ5上均开有孔Ⅲ,动模芯推杆7的下端穿过孔Ⅲ,动模芯推杆7的底部设有支撑推块,支撑推块的直径大于孔Ⅲ的直径,动模芯推杆7的长度大于静模芯高度、静模芯推杆6长度、推板Ⅰ4高度和推板Ⅱ5高度之和,其中,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
动模的两侧纵向设有动模顶杆8,动模顶杆8上连接有旋转杆9,旋转杆9与动模顶杆8连接的一端设有水平联动杆10,水平联动杆10位于推板Ⅰ4上方,随推板Ⅰ4的上下移动而移动,旋转杆9的另一端安装在旋转固定支座11上,静模2上设有水平导轨,旋转固定支座11装配在静模2的水平导轨上,旋转固定支座11在推板Ⅰ4和推板Ⅱ5上下移动时沿水平导轨水平移动。
静模2下方设有两个相对的模脚3,推板Ⅰ4和推板Ⅱ5水平设置在两个模脚3之间,模脚3的下方还设有底板12,底板12上与动模芯推杆7对应的位置开有孔Ⅳ。动模芯推杆7的顶部设有动模芯推块,动模芯推块与动模芯接触。静模芯推杆6的顶部设有与静模芯推杆6同轴的环状的静模芯推块,静模芯推块的内径不小于动模芯推杆7的外径。静模芯推杆6和动模芯推杆7均设有4根,均匀分布于静模芯型腔外围,使模具在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静模2上还设有限制动模顶杆8水平移动的“L”字型限位卡块13,动模顶杆8装配在限位卡块13中。动模1上设有导柱,静模2上设有与导柱相匹配的导柱套。
制作动模芯和静模芯所用的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包括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0-20%和80-90%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和合金钢。
三维编织碳纤维为碳纤维通过三维五向混编制成的预制件,编织角20-35度,其表面涂覆有一层厚度为0.2-1.5μm的SiO2涂层。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SiO2涂层的方法为:先将碳纤维在乙醇或二氯甲烷中超声波处理20-30min除胶,然后用30-45%的硝酸粗化碳纤维表面,然后将纤维编织体浸渍于配置好的SiO2溶胶中,真空浸渍1-2h,取出干燥、烧结,烧结温度为600-650℃,烧结时间1-2h。
合金钢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组分,0.3~0.4%C,1.3~1.7%Si,1.2~1.4%Cr,2.0~2.5%W,0.5-0.9%Mg,0.2-0.4%RE,0.1-0.4%Mn,0.01-0.030%P,0.01-0.030%S,余量为Fe。
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将三维编织碳纤维固定,浇入由合金钢熔炼而成的金属液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半成品,将半成品先保压,然后取出进行热处理即可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动模芯和静模芯作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包括10%v/v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和90%v/v的合金钢。
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将碳纤维通过三维五向混编制成预制件,编织角20度,然后将碳纤维预制件在乙醇或二氯甲烷中超声波处理20min除胶,用30%的硝酸粗化碳纤维表面,然后将纤维预制件浸渍于配置好的SiO2溶胶中,真空浸渍1h,取出干燥、烧结,烧结温度为600℃,烧结时间1h,得表面涂覆有一层厚度为0.2μmSiO2涂层的三维编织碳纤维。
将上述制得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固定,浇入由合金钢熔炼而成的金属液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半成品,将半成品先保压30min,然后取出进行热处理,即可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合金钢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组分:0.3%C,1.7%Si,1.2%Cr,2.5%W,0.5%Mg,0.2%RE,0.4%Mn,0.03%P,0.03%S,余量为Fe。
实施例2
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包括13%v/v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和87%v/v的合金钢。
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将碳纤维通过三维五向混编制成预制件,编织角25度,然后将碳纤维预制件在乙醇或二氯甲烷中超声波处理25min除胶,用35%的硝酸粗化碳纤维表面,然后将纤维预制件浸渍于配置好的SiO2溶胶中,真空浸渍1.5h,取出干燥、烧结,烧结温度为620℃,烧结时间1.5h,得表面涂覆有一层厚度为0.7μmSiO2涂层的三维编织碳纤维。
将上述制得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固定,浇入由合金钢熔炼而成的金属液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半成品,将半成品先保压30min,然后取出进行热处理,即可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合金钢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组分:0.35%C,1.5%Si,1.3%Cr,2.3%W,0.7%Mg,03%RE,0.1%Mn,0.01%P,0.01%S,余量为Fe。
实施例3
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包括18%v/v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和82%的合金钢。
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将碳纤维通过三维五向混编制成预制件,编织角30度,然后将碳纤维预制件在乙醇或二氯甲烷中超声波处理25min除胶,用40%的硝酸粗化碳纤维表面,然后将纤维预制件浸渍于配置好的SiO2溶胶中,真空浸渍1.2h,取出干燥、烧结,烧结温度为640℃,烧结时间1.4h,得表面涂覆有一层厚度为1.2μmSiO2涂层的三维编织碳纤维。
将上述制得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固定,浇入由合金钢熔炼而成的金属液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半成品,将半成品先保压30min,然后取出进行热处理,即可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合金钢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组分:0.4%C,1.5%Si,1.4%Cr,2.2%W,0.8%Mg,0.4%RE,0.3%Mn,0.02%P,0.02%S,余量为Fe。
实施例4
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包括20%v/v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和80%v/v的合金钢。
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将碳纤维通过三维五向混编制成预制件,编织角35度,然后将碳纤维预制件在乙醇或二氯甲烷中超声波处理25min除胶,用45%的硝酸粗化碳纤维表面,然后将纤维预制件浸渍于配置好的SiO2溶胶中,真空浸渍2h,取出干燥、烧结,烧结温度为650℃,烧结时间2h,得表面涂覆有一层厚度为1.5μmSiO2涂层的三维编织碳纤维。
将上述制得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固定,浇入由合金钢熔炼而成的金属液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半成品,将半成品先保压30min,然后取出进行热处理,即可得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合金钢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组分:0.4%C,1.3%Si,1.4%Cr,2.0%W,0.9%Mg,0.4%RE,0.2%Mn,0.02%P,0.01%S,余量为Fe。
对比例1
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合金钢制成,未添加三维编织碳纤维,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三维编织碳纤维表面未涂覆SiO2涂层,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合金钢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组分,0.4%C,1.3%Si,1.4%Cr,2.0%W,0.4%Mn,0.03%P,0.03%S,余量为Fe。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将本发明实施例1-4中的动模芯和静模芯的性能与对比例1-3中及市售普通动模芯和静模芯的性能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动模芯和静模芯的性能的比较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在压布脚压铸完成后可迅速地将动模、静模、动模芯和静模芯分离,方便取出压布脚及更换动模芯和静模芯。同时采用三维编织碳纤维和合金钢制成复合材料制作模具的动模芯和静模芯,由于三维编织碳纤维自身优异的性能,赋予了动模芯和静模芯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并且抗腐蚀性好,导热性和抗热疲劳力强,使用寿命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包括具有注液口的动模(1)和与动模(1)相对设置的静模(2),其特征在于,动模(1)内设有动模芯,静模(2)内设有静模芯,静模(2)下方依次设有水平设置的推板Ⅰ(4)和推板Ⅱ(5),所述推板Ⅰ(4)与静模芯之间纵向设有静模芯推杆(6),静模(2)上开有孔Ⅰ,静模芯推杆(6)的上端穿过孔Ⅰ与静模芯的底部接触,静模芯推杆(6)为中空结构,静模芯推杆(6)内部安装有动模芯推杆(7),静模芯开有孔Ⅱ,动模芯推杆(7)的上端穿过孔Ⅱ与动模芯接触,推板Ⅰ(4)和推板Ⅱ(5)上均开有孔Ⅲ,动模芯推杆(7)的下端穿过孔Ⅲ,动模芯推杆(7)的底部设有支撑推块,支撑推块的直径大于孔Ⅲ的直径,动模芯推杆(7)的长度大于静模芯高度、静模芯推杆(6)长度、推板Ⅰ(4)高度和推板Ⅱ(5)高度之和,其中,所述动模芯和静模芯均由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编织碳纤维钢基复合材料包括体积百分比为10-20%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和体积百分比为80-90%的合金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编织碳纤维的表面涂覆有一层SiO2涂层,SiO2涂层的厚度为0.2-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编织碳纤维为碳纤维通过三维五向混编制成的预制件,编织角20-35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钢包括以下百分比质量的组分,0.3~0.4%C,0.80~1.10%Si,1.20~1.40%Cr,2.00~2.50%W,0.5-0.9%Mg,0.2-0.4%RE,0.1-0.40%Mn,0.01-0.030%P,0.01-0.030%S,余量为F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的两侧纵向设有动模顶杆(8),动模顶杆(8)上连接有旋转杆(9),旋转杆(9)与动模顶杆(8)连接的一端设有水平联动杆(10),水平联动杆(10)位于推板Ⅰ(4)上方,随推板Ⅰ(4)的上下移动而移动,旋转杆(9)的另一端安装在旋转固定支座(11)上,静模(2)上设有水平导轨,旋转固定支座(11)装配在静模(2)的水平导轨上,旋转固定支座(11)在推板Ⅰ(4)和推板Ⅱ(5)上下移动时沿水平导轨水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模(2)下方设有两个相对的模脚(3),推板Ⅰ(4)和推板Ⅱ(5)水平设置在两个模脚(3)之间,模脚(3)的下方还设有底板(12),底板(12)上与动模芯推杆(7)对应的位置开有孔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芯推杆(7)的顶部设有动模芯推块,动模芯推块与动模芯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模芯推杆(6)和动模芯推杆(7)均设有4根,均匀分布于静模芯型腔外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3816.9A CN105397061A (zh) | 2015-11-18 | 2015-11-18 | 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3816.9A CN105397061A (zh) | 2015-11-18 | 2015-11-18 | 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97061A true CN105397061A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5462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93816.9A Pending CN105397061A (zh) | 2015-11-18 | 2015-11-18 | 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9706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74787A (zh) * | 2022-02-28 | 2022-06-03 | 江苏万奇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桥架的轻质化碳纤维钢板复合材料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24682A1 (en) * | 2001-06-01 | 2003-02-06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jection mold for semi-solidified Fe alloy |
CN101713056A (zh) * | 2009-12-08 | 2010-05-26 | 耿世达 | 一种金属基三维网状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019397A (zh) * | 2009-09-14 | 2011-04-20 | 牟维军 | 一种拉钩式二级推出模具机构 |
CN102127722A (zh) * | 2011-03-22 | 2011-07-20 | 上海交通大学 | 三维正交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097914U (zh) * | 2011-06-09 | 2012-01-04 | 忠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斜顶机构定位座 |
CN204094101U (zh) * | 2014-08-15 | 2015-01-14 | 宁波北仑正合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装有防止镶块窜动装置的二次顶出模具 |
-
2015
- 2015-11-18 CN CN201510793816.9A patent/CN1053970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24682A1 (en) * | 2001-06-01 | 2003-02-06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jection mold for semi-solidified Fe alloy |
CN102019397A (zh) * | 2009-09-14 | 2011-04-20 | 牟维军 | 一种拉钩式二级推出模具机构 |
CN101713056A (zh) * | 2009-12-08 | 2010-05-26 | 耿世达 | 一种金属基三维网状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127722A (zh) * | 2011-03-22 | 2011-07-20 | 上海交通大学 | 三维正交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097914U (zh) * | 2011-06-09 | 2012-01-04 | 忠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斜顶机构定位座 |
CN204094101U (zh) * | 2014-08-15 | 2015-01-14 | 宁波北仑正合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装有防止镶块窜动装置的二次顶出模具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74787A (zh) * | 2022-02-28 | 2022-06-03 | 江苏万奇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桥架的轻质化碳纤维钢板复合材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32484B (zh) | 一种高温合金的模锻方法 | |
CN100537817C (zh) | 易切削非调质钢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626821B (zh) | 一种半固态材料连接成形一体化方法 | |
CN109624351B (zh) | 一种用于三维编织的预浸胶纤维束制备方法 | |
CN101628323A (zh) | 一种球墨铸铁行星架的铸造工艺 | |
CN101603154B (zh) | 钢管热穿孔顶头新材料 | |
CN107263885A (zh) | 一种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97061A (zh) | 一种缝纫机压布脚用模具 | |
CN104404363A (zh) | 一种汽车飞轮用高强球墨铸铁及其高致密化铸造成形方法 | |
CN109385552A (zh) | 一种提高铝基复合材料干摩擦磨损性能的方法 | |
CN101070583A (zh) |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693526A (zh) | 汽车模具用空硬型合金球铁模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34829A (zh) | 一种制备可控长深通孔金属材料的方法 | |
CN111515360A (zh) | 一种圆桶形多层复合材料铸件的制备方法 | |
CN105414524A (zh) | 一种缝纫机送布齿用模具 | |
KR101232721B1 (ko) | 열처리용 가압지그 | |
CN101705453A (zh) | 一种球墨铸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 |
CN104451474A (zh) | 一种高界面强度的Cf/M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99873B (zh) | 一种涂覆氧化铝晶须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7042302A (zh) | 一种用于热铸工艺中管件的3d打印材料 | |
CN2769660Y (zh) | 一种可粘贴绝热棉 | |
CN105436461A (zh) | 一种缝纫机脚踏板用模具 | |
CN101478191B (zh) | 利用铸造技术生产风力发电机主轴的方法 | |
CN203096088U (zh) | 一种组合焊接式渣罐 | |
CN108486401B (zh) | 复合铝合金、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