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4069B - 一种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4069B
CN105394069B CN201510974831.3A CN201510974831A CN105394069B CN 105394069 B CN105394069 B CN 105394069B CN 201510974831 A CN201510974831 A CN 201510974831A CN 105394069 B CN105394069 B CN 105394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dipyr
multiple killing
killing teichomycin
pesticidal combination
insectic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48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4069A (zh
Inventor
徐庆庆
何普泉
王龙
江文
李绪兵
朱莉
邵广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Xingy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Xingy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Xingy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Xingy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748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94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94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4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4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4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the sequences of atoms O—N—S, X—O—S, N—N—S, O—N—N or O-halogen,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bonds each atom has and with no atom of these sequences forming part of a heterocyclic 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2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rings with more than six memb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杀虫组合物,由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组成。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中,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作为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不同,二者复配具有互补作用和增效作用,使得复配后组合物具有较高的有效活性,能够有效的防止害虫抗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和互补作用,防效明显高于单剂且用料少,是一种成本低、防效好的杀虫组合物。

Description

一种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刺吸式口器害虫是指口器为刺吸式或锉吸式口器的一些害虫,隶属于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和双翅目等,主要包括叶蝉类、蚜虫类、猎蝉类、粉虱类、蚧类、蝽类、蓟马类、和瘿蚊等,这类害虫是以取食植物的汁液为食料,不断地进行“吸血抽髓”式榨取植物营养。取食后植物表面无显著破损现象,但是叶片上往往出现各种颜色的斑点或畸形,如叶片皱缩、卷曲,叶、茎、根上形成虫瘿、虫瘤。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后受害叶片由绿变黄,脱落,影响光合作用;果实停止生长或萎缩甚至变形;小枝枯死,第二年较正常树木发芽晚,严重者整株树木死亡。此外,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取食时,往往将有病植物的病原微生物随同食物一起吸入体内,而后又随同唾液注入健康的植物体中,因而又起到传播病菌的作用。很多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是传播植物病害的主要媒介,因此其危害性极大。
咀嚼式口器害虫,最原始的口器类型,适合取食固体食物,主要特点是具有发达而坚硬的上颚以嚼碎固体食物。无翅亚纲、襀翅目、直翅类、大部分脉翅目、部分鞘翅目、部分膜翅目成虫及很多类群的幼虫或稚虫的口器都属于咀嚼式,这其中主要种类就是粘虫、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及其幼虫等。主要为害症状是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造成为害。3龄前食量小、群居,3龄后分散、食量大增,进入暴食阶段,发生严重时可把茎秆都吃光。
上述两类害虫中,小菜蛾和蚜虫是比较普遍,造成危害比较严重的两种害虫。小菜蛾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多属于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因此,随着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不断开展和研究,如何开发新的高效、低毒、安全的复配杀虫剂防治上述两类害虫,尤其是小菜蛾和蚜虫,已成为行业内各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新的杀虫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能够有效的防治小菜蛾和蚜虫,具有防止害虫抗性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的特点,而且使用成本低、防效好。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杀虫组合物,由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组成。
优选的,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为1:30~40:1。
优选的,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为1:20~40:1。
优选的,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为1:10~40:1。
优选的,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为1:1。
本发明提供了如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刺吸式口器害虫为水稻蚜虫,所述咀嚼式口器害虫为小菜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配杀虫剂,由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90%。
优选的,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90%。
优选的,所述杀虫剂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杀虫组合物,由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中,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作为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不同,二者复配具有互补作用和增效作用,使得复配后组合物具有较高的有效活性,能够有效的防止害虫抗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和互补作用,防效明显高于单剂且用料少,是一种成本低、防效好的杀虫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能够对于小菜蛾和蚜虫有特效,毒力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小菜蛾和蚜虫为目标害虫,计算共毒系数评价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混用效果,结果显示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二者的混合使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且对具有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高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在市场上购买的或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制备的即可。
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纯度没有特别限制,本发明优选采用分析纯或满足农药纯度标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杀虫组合物,由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组成。
本发明对所述多杀霉素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多杀霉素即可,本发明对其优选为,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Spinosad)是在多刺甘蔗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它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烟酸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可以持续激活靶标昆虫乙酰胆碱烟碱型受体,但是其结合位点不同于烟碱和吡虫啉。多杀菌素也可以影响GABA受体,但作用机制不清。可使害虫迅速麻痹、瘫痪,最后导致死亡。其杀虫速度可与化学农药相媲美。安全性高,且与目前常用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杀虫剂,既有高效的杀虫性能,又有对有益虫和哺乳动物安全的特性,最适合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应用。是一种低毒、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本发明对所述戊吡虫胍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戊吡虫胍即可,本发明对其优选为,戊吡虫胍:化学名称为1-硝基-3-[(6-氯吡啶-3-基)甲基]-4-戊亚甲基氨基胍,属硝基缩氨基胍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全新杀虫剂,其将新烟碱类杀虫剂与缩胺脲类杀虫剂的活性结构构建到同一分子中,兼具新烟碱类杀虫剂和钠离子通道抑制剂类杀虫剂的结构特征,还具有的独特作用机理使其比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效显著且持效期更长。因而也兼具这两类杀虫剂的杀虫谱,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有多作用靶标的特点,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大大降低。该产品对蚜虫、飞虱、棉铃虫等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对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虫害状况、作物生长状况以及田间情况进行调整,本发明为提高复配效果和杀虫效果,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优选为1:30~40:1,更优选为1:20~40:1,更优选为1:10~40:1,最优选为具体定值如1:30、1:20、1:10、1:1、10:1、20:1、30:1或40:1。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中的应用。本发明对所述刺吸式口器害虫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即可,本发明优选为蚜虫。本发明对所述咀嚼式口器害虫没有特别限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咀嚼式口器害虫即可,本发明优选为小菜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配杀虫剂,由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组成。
所述杀虫组合物优选占所述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90%。
本发明对所述杀虫组合物在复配杀虫剂中的百分含量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虫害状况、作物生长状况以及田间情况进行调整,本发明所述杀虫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1%~90%,更优选为1%~90%,更优选为10%~80%,更优选为20%~70%,最优选为30%~60%。本发明对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剂型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虫害状况、作物生长状况以及田间施用情况进行选择,由上述杀虫组合物制成的新剂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优选为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本发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公知的方法,加入适当的辅料,可以复配成上述多种剂型,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其中辅料为任何农药中可接受的辅料,如本领域公知的固体载体、液体稀释剂中的一种和表面活性剂组成,其中所述固体载体、液体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数量可以为一种或多种,如助剂和/或填料。本发明所述助剂优选为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粘结剂、消泡剂、抗冻剂和增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优选为轻质碳酸钙、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分散剂优选自: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湿润剂优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拉开粉BX、皂角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蚕沙、无患子粉和茶枯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崩解剂优选自:膨润土、硫酸铵、氯化铝、尿素、氯化镁和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结剂优选自:淀粉、硅藻土、环糊精、PVA、松香和羧甲基(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优选自:C8~C210脂肪醇类化合物、环氧大豆油、乙醇、硅酮类化合物、有机硅油和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冻剂优选自:山梨醇、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增稠剂优选自:明胶、黄原胶、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不同杀虫剂活性组分混合后各活性成分由于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的差异,使得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示为增效作用、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所谓增效作用就是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协作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而相加作用就是其产生的效果等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拮抗作用是指两种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物质干扰另一种物质的效果,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效果,使总体效果下降的现象。
此外,在对小菜蛾和蚜虫的药效试验中,采用本发明所述不同配比的杀虫剂以及戊吡虫胍单剂、多杀霉素单剂进行对比,在有效成分用量等于单剂的前提下,杀虫效果高于各单剂,表明本发明所述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提高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效,并具有增效作用。因此,本发明所述杀虫组合物能够应用在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中。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由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的杀虫组合物中,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作为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不同,二者复配具有互补作用和增效作用,使得复配后组合物具有较高的有效活性,能够有效的防止害虫抗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和互补作用,防效明显高于单剂且用料少,是一种成本低、防效好的杀虫组合物,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组合物能够对于小菜蛾和蚜虫有特效,毒力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小菜蛾和蚜虫为目标害虫,计算共毒系数评价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混用效果,结果显示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明二者的混合使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且对具有抗药性的害虫具有较高防治效果。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进行详细说明,实验中所述480g/L多杀霉素SC和25%戊吡虫胍WP均从市场购买得到。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在改变部分参数的情况下来实现组合物的变更,从而实现和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6.2%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悬浮剂
多杀霉素0.2%、戊吡虫胍6%、拉开粉3%、木质素磺酸钙5%、丙二醇2%、乙二醇2%、羧甲基纤维素钠4%、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悬浮剂的方法混合制得6.2%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悬浮剂。
实施例2
10.5%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悬浮剂
多杀霉素0.5%、戊吡虫胍10%、拉开粉4%、木质素磺酸钙6%、丙二醇2%、乙二醇2%、羧甲基纤维素钠4%、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悬浮剂的方法混合制得10.5%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悬浮剂。
实施例3
11%多杀霉素·戊吡虫胍可分散油悬浮剂
多杀霉素1%、戊吡虫胍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2%、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6%、有机土膨润土1.5%、油酸甲酯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悬浮剂的方法混合制得11%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悬浮剂。
实施例4
20%多杀霉素·戊吡虫胍分散油悬浮剂
多杀霉素10%、戊吡虫胍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8%、有机土膨润土1%、油酸甲酯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悬浮剂的方法混合制得20%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悬浮剂。
实施例5
33%多杀霉素·戊吡虫胍可湿性粉剂
多杀霉素30%、戊吡虫胍3%、茶枯粉5%、有机硅油3%、木质素磺酸钠5%、硅藻土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照常规配制可湿性粉剂的方法混合,粉碎至一定细度,再经过混匀成产品,得到33%的多杀霉素·戊吡虫胍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6
42%多杀霉素·戊吡虫胍可湿性粉剂
多杀霉素40%、戊吡虫胍2%、茶枯粉4%、有机硅油3%、木质素磺酸钠4%、硅藻土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照常规配制可湿性粉剂的方法混合,粉碎至一定细度,再经过混匀成产品,得到42%的多杀霉素·戊吡虫胍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7
62%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水分散粒剂
多杀霉素60%、戊吡虫胍2%、木质素磺酸钠4%、硫酸铵2%、聚羧酸盐3%、淀粉2%、轻质碳酸钙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照常规配制水分散粒剂的方法混合制得到62%的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8
82%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水分散粒剂
多杀霉素80%、戊吡虫胍2%、木质素磺酸钠5%、硫酸铵2%、聚羧酸盐2.5%、淀粉2.5%、轻质碳酸钙补足100%。将以上原料按照常规配制水分散粒剂的方法混合制得到82%的多杀霉素·戊吡虫胍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9
实施例应用一:多杀霉素与戊吡虫胍复配的室内毒力测定
1、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不同配比联合毒力测试
1.1供试药剂
96%多杀霉素原药、95%戊吡虫胍原药、多杀霉素与戊吡虫胍不同比例混配制剂
1.2供试虫源
蚜虫、小菜蛾
1.3单剂测定方法
对蚜虫采用浸虫法,将两个原药都用少量丙酮溶解,在用0.1%的吐温水溶液稀释成等差的五个浓度溶液,稀释在烧杯里以备用,并以清水作为对照。将大小一致的蚜虫在浸虫笼的药液中浸渍5s,吸去多余药液之后将其置于9㎝的培养皿中,皿中放有新鲜小麦叶片。没浓度处理20头,重复3次,设空白对照,48h后检查死亡率。死亡率用Abbott公式校正,再根据对数-死亡率几率值分析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
对小菜蛾采用喷雾法,将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盘底进行定量喷雾,喷药量为1ml,药液沉降1min后取出试虫进行饲养。没处理不少于4次重复,并设空白对照。处理96小时后检查试虫死亡情况。死亡率用Abbott公式校正,再根据对数-死亡率几率值分析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
1.4不同配比的联合毒力测定方法
根据单剂的毒力测定结果,用不同配比的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采用上述1.3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LC50,并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并按下列公式计算:
ATI=(S/M)*100
式中: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杀虫剂的LC50,单位mg/l;
M——混剂的LC50,单位mg/l。
TTI=TIA*PA+TIB*PB
式中: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理论毒力指数;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理论毒力指数;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CTC=(ATI/TTI)*100
式中:
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结果见表1、表2。
表1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不同配比对蚜虫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LC50(mg/l) TTI ATI CTC
多杀霉素 10.56 100
戊吡虫胍 5.72 184.62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30 3.52 181.89 300.00 164.94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20 3.65 180.59 289.32 160.21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10 4.13 176.92 255.69 144.52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1 4.65 142.31 227.10 159.58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0:1 5.12 107.69 206.25 191.52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20:1 5.73 104.03 184.29 177.16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30:1 6.15 102.73 171.71 167.15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40:1 6.62 102.06 159.52 156.29
由表1可以看出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的各个比例其共毒系数均高于120,说明该两种成分复配之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由此可见,两者复配具有很强的合理性。
表2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不同配比对小菜蛾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LC50(mg/l) TTI ATI CTC
多杀霉素 12.3 100
戊吡虫胍 5.41 227.36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30 4.10 223.25 300.00 134.38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20 4.28 221.29 287.38 129.87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10 4.72 215.78 260.59 120.77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1 5.15 163.68 238.83 145.92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10:1 5.47 111.58 224.86 201.53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20:1 5.86 106.06 209.90 197.90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30:1 6.32 104.11 194.62 186.94
多杀霉素:戊吡虫胍=40:1 6.55 103.11 187.79 182.13
由表2可以看出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的各个比例其共毒系数均高于120,说明该两种成分复配之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由此可见,两者复配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且在10:1时增效作用尤为显著。
实施例10
实施例应用二:多杀霉素与戊吡虫胍复配的药效试验
用实施例1~8所得的复配制剂与各组分单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选择无风无雨的天气进行试验,在调查的整个阶段无降雨,以蚜虫和小菜蛾为试验对象,每次施药间隔期为7d,共施药3次,以末次施药后3d,7d,21d分别调查蚜虫和小菜蛾,并计算防效。防效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防治效果(%)=(1-TaCb/TbCa)×100%
式中:Ta为处理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Tb为处理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Ca为对照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Ca为对照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
试验结果如下:
1、多杀霉素·戊吡虫胍组合物对蚜虫田间试验
表3多杀霉素·戊吡虫胍组合物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由表4可以看出,多杀霉素与戊吡虫胍复配后能有效地防治蚜虫,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末次施药后21d防效达91%以上,并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没有药害。
2、多杀霉素·戊吡虫胍组合物对小菜蛾田间试验
表4多杀霉素·戊吡虫胍组合物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由表5可以看出,多杀霉素与戊吡虫胍复配后能有效地防治小菜蛾,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末次施药后21d防效达90%以上,并且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没有药害。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多杀霉素与戊吡虫胍按不同比例复配后,对农业虫害的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在防治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有效成分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延缓了害虫的抗性。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复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组成;
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为1:30~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为1:20~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为1:10~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的质量比为1:1。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咀嚼式口器害虫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吸式口器害虫为水稻蚜虫,所述咀嚼式口器害虫为小菜蛾。
7.一种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以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占所述杀虫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9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意一项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CN201510974831.3A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5394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4831.3A CN105394069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4831.3A CN105394069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4069A CN105394069A (zh) 2016-03-16
CN105394069B true CN105394069B (zh) 2017-11-14

Family

ID=5546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4831.3A Active CN105394069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940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6874A (zh) * 2022-06-10 2022-0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防治柑橘蓟马的杀虫农药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1404B (zh) * 2011-04-27 2013-11-06 浙江省东阳市圣华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折合式狗笼
CN102812964A (zh) * 2012-09-06 2012-12-12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含戊吡虫胍和井冈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4069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0024A (zh)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22558A (zh)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39181A (zh) 一种用于蔬菜的农药组合物
CN104855394B (zh)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CN101803605B (zh) 一种丁烯氟虫腈与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2187869A (zh) 含阿维菌素和虫螨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94069B (zh) 一种多杀霉素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2007909B (zh) 一种含有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6614642B (zh) 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410334A (zh) 一种含藜芦碱和氟啶虫胺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918698B (zh) 含有噻虫胺和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的应用
CN108849961A (zh) 含有吡啶喹唑啉的农药组合物
CN101690493B (zh) 一种噻虫嗪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755817B (zh) 一种用于地下害虫防治的杀虫组合物
CN104488915B (zh) 含有哌虫啶的杀虫组合物
CN108522521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
CN105410028B (zh) 一种苏云金杆菌和戊吡虫胍复配杀虫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5532736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372554B (zh) 新型高效杀蟑饵剂配方
CN108552224A (zh) 一种含苏云金杆菌和苦皮藤素的农药组合物
CN105028442A (zh) 一种含有除虫脲和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5281205B (zh) 一种用于防治桃树桃小食心虫的杀虫组合物
CN104336045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用途
CN115474608B (zh) 一种用于乌塌菜病害防治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156152A (zh) 含有三氟苯嘧啶和杀虫磺的杀虫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