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1974B - 一种用于数据的对等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数据的对等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1974B
CN105391974B CN201510549036.XA CN201510549036A CN105391974B CN 105391974 B CN105391974 B CN 105391974B CN 201510549036 A CN201510549036 A CN 201510549036A CN 105391974 B CN105391974 B CN 105391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eer
still image
monitoring entity
video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90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1974A (zh
Inventor
威廉·陈
莱顿·卡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Boe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ing Co filed Critical Boe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05391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1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1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1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2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un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1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wherein the services involve a main real-time session and one or more additional parallel real-time or time sensitive sessions, e.g. white board sharing or spawning of a subcon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2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topology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61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node-based peer disco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63Discovery through centralising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87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cross-functional networking aspects
    • H04L67/1093Some peer nodes performing special f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3Data redirection of data network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跨网络的数据的对等供应。提供用于通过对等网络共享视频的飞行模拟器的系统和方法。一个实施方式包括飞行跟踪控制器和连接控制器。飞行跟踪控制器从多个飞行模拟器接收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将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并接收来自监测实体的选择通过来自飞行模拟器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响应识别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从飞行模拟器流动至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连接控制器将响应转发至飞行模拟器,接收来自飞行模拟器的确认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并将确认转发至监测实体以建立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直接地在飞行模拟器与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数据的对等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对等网络的领域。
背景技术
当用户希望将大量视频数据传输(例如,实时)至多个观看者时,存在可用的多个有缺点的解决方案。例如,用户可以实施物理切换矩阵以用作专用中央集线器来分配视频数据。在这样的系统中,网络中的视频数据源经由使用诸如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技术的直接物理连接器被连接至网络。物理切换矩阵然后将源视频分流至一个或多个期望位置用于评审。然而,这种物理电缆和切换硬件的费用可能过高。
例如,硬件捕获受物理切换矩阵的容量的限制,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局限于四个输入和四个输出。高度专业化的硬件可以实现更多的输入输出端口,但是成本随着更多端口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很快变得过高。此外,长视频电缆可能使视频信号的质量劣化,使其在功能上不可能将视频数据提供至远程位置。
可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互联网协议(IP)网络路由视频数据。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案不能提供多平台支持或者用于与其他人共享的实时桌面捕获。因此,用户继续寻找新的视频流/供应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能够使节点在对等网络上注册的信令服务器(signaling server)。信令服务器然后可以帮助建立与节点的对等连接以提供视频数据。在通过信令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用于对等连接的通信被直接在对等设备之间发送,而无需经过信令服务器。这从而允许视频数据迅速并有效地沿着对等连接传输。
一个实施方式是促进用于监测来自飞行模拟器的视频馈送的对等连接的系统。系统包括飞行跟踪控制器和连接控制器。飞行跟踪控制器能够从多个飞行模拟器接收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将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并接收来自监测实体的选择通过来自飞行模拟器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其中,响应识别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从飞行模拟器流动至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连接控制器能够将响应转发至飞行模拟器,接收来自飞行模拟器的确认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并将确认转发至监测实体以建立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直接在飞行模拟器与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
另一实施方式是用于在对等网络上共享来自飞行模拟器的视频馈送的方法。方法包括从多个飞行模拟器接收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将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并接收来自监测实体的选择通过来自飞行模拟器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响应识别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从飞行模拟器流动至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方法还包括将响应转发至飞行模拟器,接收来自飞行模拟器的确认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并将确认转发至监测实体以建立用于使用于飞行的所选择的视频馈送直接在飞行模拟器与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
另一实施方式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程序指令,当通过处理器执行时,程序指令可操作用于执行用于在对等网络上共享来自飞行模拟器的视频馈送的方法。方法包括从多个飞行模拟器接收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将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并接收来自监测实体的选择通过来自飞行模拟器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响应识别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从飞行模拟器流动至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方法还包括将响应转发至飞行模拟器,接收来自飞行模拟器的确认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并将确认转发至监测实体以建立用于使用于飞行的所选择的视频馈送直接在飞行模拟器与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
一种系统,包括: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从多个节点接收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将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并接收来自监测实体的选择通过来自节点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其中,响应识别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从节点流动至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以及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将响应转发至节点,接收来自节点的确认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并将确认转发至监测实体以建立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直接在节点与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
在系统中,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将静态图像传输至多个监测实体,并在节点与多个监测实体之间建立对等连接。在系统中,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监测实体与节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对等连接。在系统中,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节点与多个监测实体之间同时建立对等连接。
在系统中,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周期性地从节点接收更新的静态图像,并将更新的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在系统中,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识别每个建立的对等连接,并产生表示每个建立的对等连接的网络图表。在系统中,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监测实体的权限级别,并基于权限级别选择传输至监测实体的静态图像。
在系统中,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识别节点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并将识别的IP地址传输至监测实体。在系统中,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每个静态图像的长宽比,并将确定的长宽比传输至监测实体。
方法包括从多个节点接收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将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接收来自监测实体的选择通过来自节点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其中,响应识别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从节点流动至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将响应转发至节点;从节点接收确认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并将确认转发至监测实体以建立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直接在节点与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
方法进一步包括将静态图像传输至多个监测实体;并在节点与多个监测实体之间建立对等连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监测实体与节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对等连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节点与多个监测实体之间同时建立对等连接。方法进一步包括周期性地从节点接收更新的静态图像;并将更新的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
方法进一步包括识别每个建立的对等连接;并产生表示每个建立的对等连接的网络图表图。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监测实体的权限级别;并基于权限级别选择传输至监测实体的静态图像。方法进一步包括识别节点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并将识别的IP地址传输至监测实体。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每个静态图像的长宽比;并将确定的长宽比传输至监测实体。
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程序指令,当通过处理器执行时,程序指令可操作用于执行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多个节点接收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将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接收来自监测实体的选择通过来自节点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其中,响应识别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从节点流动至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将响应转发至节点;从节点接收确认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并将确认转发至监测实体以建立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直接在节点与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在介质中,方法进一步包括将静态图像传输至多个监测实体;并在节点与多个监测实体之间建立对等连接。
以下可以描述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例如,与上述实施方式有关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已经讨论的特征、功能和优势可以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独立地实现,或者也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结合来实现,其更多细节可参考以下描述和附图来看出。
附图说明
现仅通过示例,并且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有附图上,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相同类型的元件。
图1是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对等网络的框图。
图2是用于管理对等网络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令服务器的流程图。
图3至图4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对等节点之间的关系的框图。
图5示出了通过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信令服务器保持的节点的示例性列表的示图。
图6是示出了来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对等节点的响应的示图。
图7是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对等网络体系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了来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不同的飞行模拟器的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的缩略图像的示图。
图9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视频数据的实时馈送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及以下描述示出本公开内容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将理解的是,尽管本文中没有明确描述或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体现本公开内容且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原理的各种配置。此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示例旨在帮助理解本公开内容的原理,并解释为不限于这样的具体陈述的示例和条件。因此,本公开内容不限于如下所述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来限定。
图1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对等网络100的框图。网络100包括操作作为对等节点(peer node)的多个飞行模拟器(110、120、130),和协调对等节点之间的视频流连接的建立以提供来自飞行模拟器(110、120、130) 的视频馈送的信令服务器(signaling server)150。在注册之后,飞行模拟器可以与操作作为监测实体的其他对等节点(例如,移动设备170,通过蜂窝网络基站160或者WiFi热点)建立连接以通过互联网协议(IP)网络140将用于模拟飞行(如在112、122、132中所示)的视频馈送传输至那些其他对等节点。监测实体可以用于观察来自一个或多个飞行模拟器的模拟飞行,允许远程位置的用户对模拟飞行进行评估和评论。
网络100提供了优于先前系统的益处,因为网络100使得飞行模拟器能够操作为对等网络上的节点以交换用于模拟飞行的视频馈送和/或其他模拟器数据(例如,音频、元数据等)。具体地,网络100已利用信令服务器150增强,信令服务器150能够在飞行模拟器与监测实体之间建立直接的对等连接,该连接从而允许在任何期望位置对视频馈送进行评审和分析。
在该实施方式中,信令服务器150包括飞行跟踪控制器152,该飞行跟踪控制器152确定哪个飞行模拟器目前可用于提供用于模拟飞行的视频馈送。信令服务器150还包括连接控制器154,该连接控制器154能够促进在飞行模拟器与其他对等节点之间直接的对等连接的建立。信令服务器 150的存储器可以存储向信令服务器150注册的节点(例如,飞行模拟器和/或监测实体)的列表,和表示网络100的节点之间的正在进行的连接的类似的信息。控制器152和154可以被实施为定制电路,为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或者它们的一些组合。
将相对于图2讨论网络100的操作的示例性细节。对于该实施方式,假定正在被积极操作每个飞行模拟器(110、120、及130)使飞行员沉浸于模拟飞行中。在模拟飞行期间,视频数据通过飞行模拟器以每秒多个帧的速率实时产生,并且该视频数据被呈现至用户以向用户显示虚拟训练环境。例如,视频馈送可以向用户呈现虚拟风景,包括模拟飞机、山脉、湖泊和河流。
许多飞行模拟器是狭窄环境的,因为它们模拟飞行器的已知模型的实际驾驶舱。因此,如果一个人希望评审飞行员响应于他们模拟的环境的动作,选择通常受限制,因为模拟飞行的亲自评审常常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个飞行模拟器可以将注册消息发送至飞行跟踪控制器152 (例如,通过已知的IP地址)。飞行跟踪控制器152将使用这些注册消息来确定什么飞行模拟器正在产生目前可以评审的视频馈送,和/或如何接入这些飞行模拟器。例如,每个注册消息可包括操作模拟器的飞行员的用户名、模拟器的IP地址、和/或表示飞行模拟器准备积极发送视频数据的馈送至网络上的其他对等节点的标签。
每个飞行模拟器还发送静态图像(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来自飞行模拟器的视频馈送的状态)至信令服务器150。这些图像使用比实际流视频馈送更少的带宽,也仍然允许评审员迅速识别并区分各飞行模拟器。
图2是用于管理对等网络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令服务器的流程图 200。参考图1的网络100来描述方法200的步骤,但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方法200可以在其他系统中执行。本文描述的流程图的步骤不是全部包括的并且可包括其他未示出的步骤。本文描述的步骤还可以可选的顺序执行。
根据图2,在步骤202中,飞行跟踪控制器152从飞行模拟器接收静态图像(例如,作为来自这些飞行模拟器的注册请求的部分)。静态图像各自表示来自飞行模拟器的视频馈送。连同表示如何通过IP网络140联系飞行模拟器的该飞行模拟器的跟踪信息一起,飞行跟踪控制器152还可以注册每个飞行模拟器。
在将来的某个时候,监测实体(例如,智能电话170)可以尝试向信令服务器150进行注册。为了表示飞行模拟器目前可用于监测,在步骤 204,飞行跟踪控制器152将静态图像以及识别每个注册的飞行模拟器的信息(例如,每个可用的飞行模拟器的IP地址)传输至监测实体。在监测实体处的用户然后可以基于其对应的静态图像选择视频馈送。基于用于选择的飞行模拟器的识别信息,监测实体(或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控制器154)确定用于通过IP网络140使选择的视频馈送从飞行模拟器流至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监测实体发送选择通过来自飞行模拟器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且响应识别以上讨论的候选路径。在步骤206,连接控制器154接收来自监测实体的响应。
连接控制器154基于响应识别飞行模拟器,并且将响应转发至飞行模拟器(步骤208)。连接控制器154可以进一步更新信令服务器150处的存储器以表示连接目前正被提供至飞行模拟器。在步骤210,连接控制器154 接收来自飞行模拟器的确认在步骤206提供的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并且在步骤212,连接控制器154将确认转发至监测实体。该动作完成用于使视频馈送直接在飞行模拟器与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的建立。因此,用于对等连接的路径没有通过信令服务器150,然而信令服务器150 知道注册的设备之间的正在进行的对等连接。
图2的方法提供了优于先前的系统的优势,因为其使飞行模拟器能够利用对等网络技术来共享表示模拟飞行的视频馈送。这从而消除了需要评审员物理接近经历模拟器训练的飞行员的这样的需要。
图3至图4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对等节点之间的关系的框图 300至400。如在图3至图4中所示,每个对等节点可以起“发送器”(S)、“记录器”(R)、和/或“观察器(viewer)”(V)的作用。如本文中使用的,发送器是发起视频内容/数据(例如,实时视频内容),提供内容至其他节点的节点。在图1中描述的飞行模拟器操作作为发送器。观察器用来向用户显示/呈现任何接收的视频数据,而记录器记录视频数据用于随后的评审。图2描述的监测实体操作作为观察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作为发送器、记录器、或者观察器的每个节点的状态可以根据需要随着时间而改变。例如,监督者可以坐在飞行模拟器里来评审来自远程位置的积极专心于模拟飞行的飞行员的视频馈送(意味着由监督者使用的飞行模拟器用作观察器)。然后,监督者可以离开飞行模拟器,并且飞行员可以进入飞行模拟器以被评审(因此,飞行模拟器将其作用从观察器改变为发送器)。
如本文中使用的,“节点”可包括用于通过IP网络从其他对等点接收视频数据并供给视频数据至其他对等点的任何合适的系统。例如,节点可包括专用电路、执行存储在在刀片式服务器(blade server)上操作的存储器中的指令的处理器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节点被实施为在处理器和存储器上操作的虚拟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节点使用通过万维网联盟(W3C)制定的Web实时通信(WebRTC)应用编程接口(API)实施。这样的实施因此是操作系统(OS)和应用程序不可知论(application agnosti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节点可以实施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任一种,只要WebRTC被用于桥接这些不同的操作环境。通过使用这样的基于网络的技术,客户端软件可以是分布式的并且运行任何支持网络浏览器的操作系统和平台。
图4示出单个节点(在这种情况下,飞行模拟器)操作作为将多个数据馈送发送至远程观察器的发送器的情况。在这个实施方式中,观察器接收通过飞行模拟器显示给飞行员的周围环境的模拟视图,以及用于观察飞行员的驾驶舱的相机的视频馈送。还提供了来自凝视跟踪器(gaze tracker) 的元数据的馈送,并且该元数据的馈送可以覆盖在模拟视图之上以显示在某一时间点飞行员看向哪里。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飞行模拟器能够利用其处理资源来执行以下功能:
捕获–能够捕获各种形式的数据,例如,来自屏幕的视频、来自麦克风的音频或者来自传感器的数据。
传输–能够将捕获的数据实时地通过网络直接在节点之间传输。
复制–能够将飞行模拟器处的单个数据源配置为从多个节点被同时接入。
切换–当连接在网络上已是有效的时,能够通过操作员控制或者用户生成的软件命令在节点之间配置源和目的地设置。
整合–能够逻辑上将数据源组合在一起用于捕获、记录和重放。
记录–能够记录数据源。
重放–能够重放先前记录的数据。
上述的每个功能可以通过在飞行模拟器上操作的专用应用程序实施。此外,对等点网络的节点可以根据需要作为记录器、观察器、或者发送器加入和/或退出正在进行的传输。例如,监测实体可以与信令服务器通信并确定什么传输当前从飞行模拟器确是可用的/正在进行。即使节点未涉及数据的实际交换,这也可能发生。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飞行跟踪控制器152产生表示通过连接控制器 154建立的正在进行的连接的每个的显示(例如,作为网页或者网络图表)。为此,飞行跟踪控制器可以装配与图3至图4中示出的相似的显示器以示出哪个节点目前在网络上,和哪个节点目前在彼此进行通信。
图5是示出了通过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信令服务器保持的节点的示例性列表的示图500(示例性节点列表)。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基于内部节点编号、节点在对等网络中的作用、节点的IP地址、表示在某一时间点节点的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如果有的话)来跟踪节点。在这个实施方式中,飞行模拟器以发送器的作用操作,而监测实体以观察器的作用操作。
图6是示出了来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对等节点的响应的示图600 (示例性响应)。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监测实体发送选择连接节点的消息,表示监测实体使用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器”)和可以用于与选择的节点直接对等连接的多个交互连接建立(ICE)路径。
实例
以下实例示出WebRTC技术被用于实施用于评审位于远程的飞行模拟器中的飞行员之间的协调的演练的对等网络的情形。
在这个实例中,位于不同国家的多个飞行模拟器的飞行员被与飞行员远程的监督者评估。每个飞行员的飞行模拟器实施网络节点。图7是在这个实例中利用的对等网络体系结构的框图700。根据图7,北美洲的多个飞行模拟器(712、714、716)通过LAN 710连接至互联网730。此外,欧洲的多个飞行模拟器(722、724、726)通过LAN720连接至互联网730。位于北非的两个监测计算机(“监控器”)(740和750)被用于跟踪北美洲和欧洲的飞行员在演练期间的表现。在NAT会话遍历实用(Session Traversal Utilities for NAT,STUN)服务器被用于促进用于飞行模拟器和监控器的NAT遍历的同时,信令服务器770使监控器与飞行模拟器之间的交互协调。
每个飞行模拟器产生示出模拟飞机的驾驶舱视图的视频馈送,并且每个飞行模拟器还产生表示飞行员凝视驾驶舱视图上的位置的数据馈送。馈送在飞行模拟器处被整合,并被压缩。飞行模拟器节点然后识别信令服务器770位于已知的IP地址(例如,如通过全网广播表示的),并且向信令服务器770表示它们的存在。每个飞行模拟器还将表示其操作作为发送器的消息传输至信令服务器。
在这个实例中,无论何时飞行模拟器向信令服务器770宣告其本身,信令服务器770通过更新本地存储的其他对等节点可访问的注册表 (registry),或者向其他节点广播注册信息使网络上的其他节点意识到飞行模拟器的存在。在节点选择并要求对等点连接之后,包含NAT信息的 WebRTC提供/回答消息通过信令服务器在节点之间交换。包括在该数据包中的是识别视频馈送来自哪个对等节点,和视频馈送将要去向哪个对等节点的定制网络处理消息。WebRTC被设计成利用公共互联网障碍诸如防火墙和NAT检查有争论的网络条件。这允许对等网络用于诸如远程训练和国际模拟的应用和没有VPN(虚拟专用网络)是不可能的测试情景。
在飞行模拟器表示它们的发送器状态之后,信令服务器从飞行模拟器检索表示它们的当前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每个静态图像是来自对应的飞行模拟器的视频馈送的屏幕捕获,并且每个静态图像基于来自飞行模拟器的输入有规律地更新(例如,每个五秒,响应于具体事件,等)以表示视频馈送是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的。静态图像,以及这些静态图像的长宽比,被提供至监控器以使监督者能够选择飞行模拟器视频馈送来用于观察。监督者操作监控器作为观察器以联系一个或多个飞行模拟器并同时建立与一个或多个飞行模拟器的连接。监控器然后接收来自被评审的每个飞行模拟器的视频馈送并凝视数据(gazedata)。每个监控器将凝视跟踪器数据整合为每个节点的视频数据,然后在监督者的一个或多个显示器上显示每个飞行员的整合的馈送。以这样的方式,虽然监督者位于与飞行员远程,并且飞行员彼此位于远程,但是他们实时可以一起致力于协调的演练。
在这个实例中,节点之间的对等数据连接的建立利用WebRTC标准。节点利用WebRTC作为用于通用数据处理的视频内容分配的方法。文献 JSEP(Java脚本会话建立协议)被用于利用NAT(网络地址转换)遍历技术ICE(交互连接建立)通过应用之间的信令实现并生成对等的连接。具体地,对于每个期望的连接,监控器利用JSEP技术来确定并协商选择的飞行模拟器的具体的IP地址的ICE路径,并且监控器通过信令服务器 770将这些ICE路径提供至选择的飞行模拟器,信令服务器770将该提供向前转发至选择的飞行模拟器。选择的飞行模拟器返回表示选择的ICE路径的JSEP接受,该JSEP接受在信令服务器770处接收并被转发到监控器上以形成WebRTC连接。WebRTC将信令的执行留给开发者,提供网络配置的最大灵活度。
图8是示出了表示来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不同的飞行模拟器的视频馈送的静态缩略图像的示图800。根据图8,来自每个飞行模拟器的视频馈送通过由飞行模拟器定期(例如,每十秒)更新的不同的静态缩略图像 (810、820、830、840)表示。该技术节省了带宽,同时仍然允许监测实体迅速识别哪个视频馈送在观察方面是期望的。
图9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视频数据的实时馈送的示图900。具体地,图9示出凝视跟踪数据覆盖在视频馈送之上的视频馈送。在图9 中,凝视跟踪数据由横过视频馈送移动的“尾部”表示。尾部的一端表示飞行员的当前凝视(即,飞行员在零秒以前的凝视),而尾部的另一端表示飞行员的早先的凝视(例如,一秒以前)。这种类型的覆盖允许监督者迅速确定飞行员是否充分地对模拟飞行的情况作出反应。
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另外的消息被用于允许认证和防止网络内的对等点的假冒身份。例如,可以向用户分配权限级别,并且飞行跟踪控制器可以根据他们的权限级别选择允许某一个用户观察的飞行模拟器的子集。飞行跟踪控制器然后可以选择性地仅发出用户具有观察的权限的飞行模拟器的静态图像,同时防止用户未被授权做出的连接。
附图示出的或本文描述的任意各种元件可被实施为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某种组合。例如,元件可被实现为专用硬件。专用硬件元件可被称作“处理器”、“控制器”、或某个类似的术语。当由处理器提供时,功能可由单一专用处理器、由单一共用处理器提供,或由其中一些可共用的多个独立处理器来提供。此外,术语“处理器”或者“控制器”的明确使用不应解释为专门涉及能够执行软件的硬件,并且可以隐含地包括,(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网络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 或者其他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用于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非易失性存储、逻辑、或者一些其它的物理硬件组件或者模块。
同样,元件可被实施为由处理器或计算机可执行以执行元件的功能的指令。指令的一些示例是软件、程序代码和固件。当由处理器执行以引导处理器执行元件的功能时,指令是可操作的。指令可被存储在处理器可读的存储设备上。存储设备的一些示例是数字或固态存储器、诸如磁盘和磁带的磁存储器介质、硬盘驱动器、或光学可读数字数据存储介质。
尽管本文中已描述了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限于那些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数据的对等供应的系统,包括:
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从多个节点接收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将所述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并接收来自所述监测实体的选择由来自节点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其中,所述响应识别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从所述节点流至所述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以及
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将所述响应转发至所述节点,接收来自所述节点的确认所述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并将所述确认转发至所述监测实体以建立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直接地在所述节点与所述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将所述静态图像传输至多个监测实体,并在所述多个节点与所述多个监测实体之间建立对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监测实体与所述多个节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对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一节点与多个监测实体之间同时建立对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周期性地从所述多个节点接收更新的静态图像,并将所述更新的静态图像传输至所述监测实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跟踪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监测实体的权限级别,并基于所述权限级别选择传输至所述监测实体的静态图像。
7.一种用于数据的对等供应的方法,包括:
从多个节点接收表示视频馈送的静态图像;
将所述静态图像传输至监测实体;
接收来自所述监测实体的选择由来自节点的静态图像表示的视频馈送的响应,其中,所述响应识别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通过数据包交换网络从所述节点流动至所述监测实体的多个候选路径;
将所述响应转发至所述节点;
从所述节点接收确认所述候选路径中的一个的确认;以及
将所述确认转发至所述监测实体以建立用于使所选择的视频馈送直接在所述节点与所述监测实体之间流动的对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静态图像传输至多个监测实体;以及
在所述多个节点与所述多个监测实体之间建立对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监测实体与所述多个节点之间同时建立多个对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一节点与多个监测实体之间同时建立对等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周期性地从所述多个节点接收更新的静态图像;以及
将所述更新的静态图像传输至所述监测实体。
1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当通过处理器执行时可操作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指令。
CN201510549036.XA 2014-08-29 2015-08-31 一种用于数据的对等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53919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44147P 2014-08-29 2014-08-29
US62/044,147 2014-08-29
US14/532,958 2014-11-04
US14/532,958 US9648066B2 (en) 2014-08-29 2014-11-04 Peer to peer provisioning of data acro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1974A CN105391974A (zh) 2016-03-09
CN105391974B true CN105391974B (zh) 2019-08-13

Family

ID=54011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9036.XA Active CN105391974B (zh) 2014-08-29 2015-08-31 一种用于数据的对等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48066B2 (zh)
EP (1) EP2991307B1 (zh)
JP (1) JP6517107B2 (zh)
CN (1) CN105391974B (zh)
AU (1) AU2015203258B2 (zh)
CA (1) CA289622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42082B2 (en) * 2015-01-29 2020-01-21 Ntt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JP6749281B2 (ja) * 2017-03-23 2020-09-02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IoTデバイス、シグナリングサーバ、メッセージバス管理サーバ、コネクション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107825A (zh) * 2017-11-30 2018-06-01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模拟器自动控制系统
US10848553B2 (en) 2018-04-16 2020-11-24 Infrared5,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secure multimedia streaming over a decentralized network
US10979476B2 (en) 2018-04-16 2021-04-13 Infrared5,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and providing compensation for participation in real-time streaming of multimedia over a decentralized network
CN110191088B (zh) * 2019-04-23 2021-11-0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0532433B (zh) * 2019-09-03 2023-07-2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场景的实体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US11757991B2 (en) * 2021-07-22 2023-09-12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mon synchronization of device command into multiple synchronized single device task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811A (zh) * 2006-07-18 2008-01-23 北京华纬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媒体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
CN101207809A (zh) * 2006-12-19 2008-06-2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视频帧拆分的实时流媒体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304381A (zh) * 2008-07-03 2008-11-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394313A (zh) * 2007-09-18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节点服务状态监控方法
CN101895482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点到点技术网络的逻辑拓扑信息进行抽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5812B2 (en) * 2001-10-11 2014-09-02 Oren Ash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er-to-peer image streaming
US7689720B2 (en) * 2003-11-05 2010-03-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 shared view of time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080052742A1 (en) * 2005-04-26 2008-02-28 Slid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media content
US7920572B2 (en) 2005-09-20 2011-04-05 Cisco Technology, Inc. Modifying operation of peer-to-peer networks based on integrating network routing information
WO2007044621A2 (en) * 2005-10-07 2007-04-19 Roe River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oading and downloading file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20090324199A1 (en) * 2006-06-20 2009-12-3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Generating fingerprints of video signals
US8522291B2 (en) * 2006-12-29 2013-08-27 Avermedia Technologies, Inc. Video playback device for channel browsing
GB0712878D0 (en) * 2007-07-03 2007-08-08 Skype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10246471A1 (en) * 2010-04-06 2011-10-06 Selim Shlomo Rakib Retrieving video annotation metadata using a p2p network
US8316148B2 (en) * 2008-02-22 2012-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media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037657B2 (en) * 2008-05-23 2015-05-19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er-to-peer bandwidth allocation
US8126995B2 (en) * 2008-06-23 2012-02-28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ulti-source broadcasting in peer-to-peer network
TW201004339A (en) * 2008-07-09 2010-01-16 Univ Nat Taiw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ynthetic graphic images on digital video file
JP5607640B2 (ja) * 2008-10-15 2014-10-15 オプティブランド リミティド,リミティ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眼の特徴の画像を得る方法と装置
US9245583B2 (en) * 2009-02-06 2016-0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roup control and messaging for digital video playback sessions
US20110219114A1 (en) * 2010-03-05 2011-09-08 Bo Yang Pod-based server backend infrastructure for peer-assisted applications
EP2475145A1 (en) * 2011-01-06 2012-07-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 peer-to-peer (P2P) connection
CN107105007B (zh) * 2011-02-21 2020-06-12 黑莓有限公司 对等节点、对等应用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9270747B2 (en) * 2011-04-08 2016-02-23 Kaseya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erform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establishment and connection change-over
FR2973978A1 (fr) 2011-04-08 2012-10-12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entre des reseaux de distribution de contenus numeriques
KR101914635B1 (ko) * 2012-03-16 2018-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텐츠 공유 시스템에서 소스 기기를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AU2013201418B2 (en) * 2012-04-23 2014-09-11 The Boeing Company Aircrew training system
US20130307693A1 (en) * 2012-05-20 2013-11-21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Enterprises, Inc. (Tse)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 time data analysis
US9288121B2 (en) * 2012-10-03 2016-03-1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ociating online content to a second indexed content
CA2892271A1 (en) * 2012-11-23 2014-05-30 Calgary Scientific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eer-to-peer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from a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session
US10489501B2 (en) * 2013-04-11 2019-11-26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annotated video content by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9912743B2 (en) * 2014-02-28 2018-03-06 Skycapital Investors, Llc Real-time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for an event organized according to sub-events
JP2017523714A (ja) * 2014-07-28 2017-08-17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多重トランスポート・パスをサポートするトランスポート・プロトコルのためのメッセージ・ベースのパス選択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811A (zh) * 2006-07-18 2008-01-23 北京华纬讯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媒体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
CN101207809A (zh) * 2006-12-19 2008-06-25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视频帧拆分的实时流媒体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394313A (zh) * 2007-09-18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等网络节点服务状态监控方法
CN101304381A (zh) * 2008-07-03 2008-11-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95482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点到点技术网络的逻辑拓扑信息进行抽象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48066B2 (en) 2017-05-09
EP2991307A1 (en) 2016-03-02
US20160065636A1 (en) 2016-03-03
AU2015203258A1 (en) 2016-03-17
CA2896226C (en) 2018-08-28
JP2016052120A (ja) 2016-04-11
CA2896226A1 (en) 2016-02-29
CN105391974A (zh) 2016-03-09
JP6517107B2 (ja) 2019-05-22
AU2015203258B2 (en) 2019-10-10
EP2991307B1 (en)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1974B (zh) 一种用于数据的对等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JP7134974B2 (ja) 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アイテム間を遷移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A3025888C (en)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and video conference method
DE112021003383T5 (de) Inhaltsadaptives routing und weiterleiten an datenzentren in cloud-computing-umgebungen
US20160028830A1 (en) Rural area network device
US20140295891A1 (en) Method, server and terminal for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CN107547242B (zh) Vm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US20210272467A1 (e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s using visual computing and immersive reality
US11489763B2 (en) Data hierarchy protocol for data transmission pathway selection
US20150341704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video to receiver including head-mounted display through network and transmitter, relay server and receiver for the same
KR20210036212A (ko) 증강 현실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서버, 사용자 단말 및 방법
Nadir et al. Immersive services over 5G and beyond mobile systems
CN108141409A (zh) 通信系统、地址通知装置、通信控制装置、终端、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Said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based free learning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Chamberlain et al. A distributed robotic vision service
TWI705692B (zh) 三維場景模型中資訊的分享方法及裝置
KR102152116B1 (ko) 다중 네트워크 도메인에서 데이터 분산 서비스(dds) 통신을 위한 가상 객체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US20190356758A1 (en) Methods for visualiz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a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 in a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 and apparatuses thereof
Krishnan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IoT Platform with Virtual Reality and Social Media Integration
US20240064183A1 (en) Flexible orchestration of session content in venue networks
Abhilash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IoT Platform with Virtual Reality and Social Media Integration
Maheshwari Mobile Edge Cloud Architecture for Future Low-Latency Applications
Woods Expeditionary Oblong Mezzanine
CN116382466A (zh) 用于线下剧本杀的虚拟空间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