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4381A -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4381A
CN101304381A CNA2008101161255A CN200810116125A CN101304381A CN 101304381 A CN101304381 A CN 101304381A CN A2008101161255 A CNA2008101161255 A CN A2008101161255A CN 200810116125 A CN200810116125 A CN 200810116125A CN 101304381 A CN101304381 A CN 101304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r node
forwarding
data
fil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61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4381B (zh
Inventor
张晨
刘涛
吴兴耀
陈彦名
徐兵
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161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4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4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4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4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4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P2P(Peer to Peer)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该方法为:源对等节点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所述源对等节点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系统及装置。采用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吞吐率、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等(peer to peer,P2P)网络中,文件传输是P2P网络的主要业务类型之一,对于数据量较大的文件传输业务,业务本身的稳定性、吞吐量和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在P2P网络中,在两个对等节点(peer)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时,文件的数据内容通过一条路径从源对等节点传送至目的对等节点。假设源对等节点为peer A,目的对等节点为peer B,在peer A向peer B发送文件F时,peerA将文件F的数据直接发送给peer B,或者,peer A选择一个与peer B之间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Forwarding Peer,FP),将文件F的数据发送给该转发对等节点,通过该转发对等节点与peer B之间的路径将文件F的数据发送至peer B。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一个peer对等节点通过一条路径将文件发送给另一个peer对等节点,吞吐量可能比较低,无法达到要求,而且在单路径条件下P2P层的网络本身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如果P2P的下层网络经过多个运营商或是自治域,依靠下层网络的技术优化和协商来解决问题,时间和经济成本将是难以控制的,并且由于该路径上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例如链路发生故障、网络发生拥塞等,使得文件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吞吐量、可靠性和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源对等节点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
所述源对等节点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源对等节点,用于向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的数据;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
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用于与所述源对等节点并行的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目的对等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对等节点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文件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目的对等节点所述文件的数据;
选择单元,用于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
数据单元,用于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源对等节点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
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源对等节点,用于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
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用于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目的对等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文件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在P2P层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
数据单元,用于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本发明中,在源对等节点向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时,利用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向目的对等节点传输文件,或者,源对等节点和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同时向目的对等节点传输文件,从而在P2P层实现了通过并行路径进行文件传输,有助于提高传输的吞吐率、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方法中转发表的内容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方法中状态报告的内容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吞吐量、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本方法中,源对等节点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采用多条路径传输文件,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吞吐率以及文件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发明所提及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一段数据、音视频文件、文档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源对等节点向目的对等节点传送文件时,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Forwarding Peer,FP);
本步骤中,选择转发对等节点的具体方法为:
源对等节点向P2P网络中与自身存在直联路径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转发请求;
收到文件转发请求的对等节点,可以根据该请求中所携带的信息,如需要转发的文件信息、目的对等节点信息等,以及自身是否与目的对等节点存在可达路径和自身目前的工作状态等,选择接受该文件转发请求或拒绝该文件转发请求。若接受该文件转发请求,则向源对等节点发送接受响应,若拒绝该文件转发请求,则向源对等节点发送拒绝响应。接受文件转发请求的对等节点可以对文件转发进行计费,在向源对等节点发送接受响应中可以携带计费规则等相关信息;
源对等节点接收到对文件转发请求的接受响应和/或拒绝响应后,从各个接受响应中提取出响应发出对等节点标识,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提取出的各个响应发出对等节点标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标识,并将选择的对等节点标识所对应的对等节点作为用于向目的对等节点转发文件的转发对等节点。上述规则可以是按响应到达时间顺序选取、随机选取等。转发对等节点确定后,可以将各个转发对等节点的信息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
步骤11: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选择的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
实现本步骤的方式可以是,向每个转发对等节点发送文件的全部数据,各个转发对等节点同时向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数据。
较佳的,为了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和存储资源,实现本步骤的方式还可以为:
首先,将文件或文件的副本划分为多个子副本(Partial Replica,PR),并为每个子副本对应一个转发对等节点;然后,对于每个子副本,源对等节点将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该子副本所对应的转发对等节点。
具体实现时,可以为每个子副本生成一个唯一的标识,称为子副本标识(Partial Replica ID,PRID),并生成一张转发表(Fowwarding map,F-map),如图2A所示,该转发表中记录了文件传输的任务标识(ROOT Service ID,RSID)、源对等节点标识(Source Peer ID,SP ID)、目的对等节点标识(Destination Peer ID,DP ID)、子副本的个数、以及各个PRID与转发对等节点标识(Forwarding Peer ID,FPID)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是多对一或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即不同的子副本可以由相同的转发对等节点进行转发,或者不同的子副本由不同的转发对等节点进行转发。源对等节点在向转发对等节点发送数据时,按照生成的转发表向各个转发对等节点发送其对应的子副本的数据。
步骤12:源对等节点和各个转发对等节点向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文件的数据。
本步骤中,源对等节点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的直联路径和源对等节点经由转发对等节点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的路径,构成了源对等节点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的多条并行路径,通过多条并行路径向目的对等节点传送文件。
转发对等节点利用自身与目的对等节点间的路径将接收到的来自源对等节点的文件的数据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该路径可以是直联路径,也可以是非直联路径。直联路径是指该路径上不经过其他对等节点,转发对等节点直接将数据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非直联路径是指该路径上还存在其他对等节点,转发对等节点经由该路径上的其他对等节点将数据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
目的对等节点接收到来自各个转发对等节点和源对等节点的文件的数据后,将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合并,生成完整的文件。
下面以具体实例本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2B所示,源对等节点为peer A(pA)对等节点为peer A(pB),peerC(pC)、peer D(pD)和peer E(pE)是与pB有可达路径的对等节点,pA与pB可直达,pA向pB传送文件F的流程如下:
步骤a1:pA向pC、pD和pE发送包含文件F的信息的文件转发请求;
步骤a2:pC和pE接受了来自pA的文件转发请求,向pA返回接受响应;
步骤a3:pA选择pC和pE作为转发对等节点,将文件F的副本划分为3个子副本:子副本1、子副本2和子副本3;将子副本2发送给pC;将子副本3发送给pE;pA、pC和pE并行的向pB发送文件F的数据,具体的,pA发送子副本1,pC发送子副本2,pE发送子副本3。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源对等节点向目的对等节点传送文件时,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
本步骤中,选择转发对等节点的具体方法为:
源对等节点向P2P网络中与自身存在直联路径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转发请求;
收到文件转发请求的对等节点,可以根据该请求中所携带的信息,如需要转发的文件信息、目的对等节点信息等,以及自身是否与目的对等节点存在可达路径和自身目前的工作状态等,选择接受该文件转发请求或拒绝该文件转发请求。若接受该文件转发请求,则向源对等节点发送接受响应,若拒绝该文件转发请求,则向源对等节点发送拒绝响应。接受文件转发请求的对等节点可以对文件转发进行计费,在向源对等节点发送接受响应中可以携带计费规则等相关信息;
源对等节点接收到对文件转发请求的接受响应和/或拒绝响应后,从各个接受响应中提取出响应发出对等节点标识,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提取出的各个响应发出对等节点标识中选择至少两个对等节点标识,并将选择的对等节点标识所对应的对等节点作为用于向目的对等节点转发文件的转发对等节点。上述规则可以是按响应到达时间顺序选取、随机选取等。转发对等节点确定后,可以将各个转发对等节点的信息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
步骤31: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选择的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
实现本步骤的方式可以是,向每个转发对等节点发送文件的全部数据,各个转发对等节点同时向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数据。
较佳的,为了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和存储资源,实现本步骤的方式还可以为:
首先,将文件或文件的副本划分为多个子副本,并为每个子副本对应一个转发对等节点;然后,对于每个子副本,源对等节点将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该子副本所对应的转发对等节点。
具体实现时,可以为每个子副本生成一个唯一的标识,称为子副本标识,并生成一张转发表,该转发表仍可参见附图2A所示。源对等节点在向转发对等节点发送数据时,按照生成的转发表向各个转发对等节点发送其对应的子副本的数据。
步骤32:各个转发对等节点向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文件的数据。
本步骤中,源对等节点经由多个转发对等节点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形成了多条并行路径,源对等节点利用该多条并行路径向目的对等节点传送文件数据。
转发对等节点利用自身与目的对等节点间的路径将接收到的来自源对等节点的文件的数据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该路径可以是直联路径,也可以是非直联路径,直联路径是指该路径上不经过其他对等节点,转发对等节点直接将数据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非直联路径是指该路径上还存在其他对等节点,转发对等节点经由该路径上的其他对等节点将数据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
目的对等节点接收到各个转发对等节点发送来的文件的数据后,将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合并,生成完整的文件。
下面以具体实例本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4A所示,源对等节点为peer A(pA)对等节点为peer A(pB),peerC(pC)、peer D(pD)和peer E(pE)是与pB有可达路径的对等节点,pA与pB不可直达,pA向pB传送文件F的流程如下:
步骤b1:pA向pC、pD和pE发送包含文件F的信息的文件转发请求;
步骤b2:pC和pE接受了来自pA的文件转发请求,向pA返回接受响应;
步骤b3:pA选择pC和pE作为转发对等节点,将文件F的副本划分为2个子副本:子副本1和子副本2,将子副本1发送给pC;将子副本2发送给pE。pC和pE并行的向pB发送文件F的数据,具体的,pC发送子副本1,pE发送子副本2。
对于上述两个实施例,较佳的,为了能够根据网络状态的变化,自适应的调整并行路径,以进一步提高文件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文件传输过程中,源对等节点监控向各个转发对等节点发送文件数据的情况,目的对等节点监控从各个转发对等节点接收文件数据的情况,并定时或在发现新的异常对等节点时向源对等节点发送状态报告,如图4B所示,状态报告中可以包含如下信息:
文件传输的任务标识(RSID)、源对等节点标识(SPID)、目的对等节点标识(DPID)、子副本的个数、目标对等节点正在接收的子副本的信息列表和各个子副本的接收进度、目标对等节点已经完整接收的子副本的列表、以及异常转发对等节点的信息列表。
源对等节点根据自身对转发对等节点的监控结果或来自于目标对等节点的状态报告中异常转发对等节点的信息,确定某个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时,根据转发表确定该转发对等节点所对应的子副本,再根据状态报告确定该子副本的接收进度,进而根据接收进度确定还未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然后将该转发对等节点还未发送给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由该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进行转发,并据此更新转发表,修改转发表中子副本标识与转发对等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同时通知目的对等节点转发对等节点的变化情况。
在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源对等节点可以重新从P2P网络中选择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或已有的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由该对等节点继续向目的对等节点转发数据,并据此更新转发表,修改转发表中子副本标识与转发对等节点标识的对应关系,同时通知目的对等节点转发对等节点的变化情况。
本发明中,转发对等节点可以根据实际转发文件的工作量进行计费,收费的对象可以是源对等节点、目的对等节点或是第三方。为了节省存储资源,转发对等节点在转发每一个子副本完毕时,可以将该子副本进行删除。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源对等节点50、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51和目的对等节点52,其中:
源对等节点50,用于在向目的对等节点传送文件时,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
转发对等节点51,用于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目的对等节点5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文件的数据。
具体的,参见图6,源对等节点50包括选择单元60和数据单元61,其中:
选择单元60,用于在向目的对等节点传送文件时,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
数据单元61,用于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选择单元60包括请求单元601和确定单元602,其中:
请求单元601,用于向P2P网络中与自身存在直联路径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转发请求;
确定单元602,用于接收对所述文件转发请求的接受响应或拒绝响应,从发出接受响应的对等节点中选择至少两个对等节点,将选择的对等节点作为所述转发对等节点。
数据单元61包括划分单元611和分发单元612,其中:
划分单元611,用于将所述文件或该文件的副本划分为多个子副本,为每个子副本对应一个转发对等节点;
分发单元612,用于对于各个子副本,将该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该子副本对应的转发对等节点。
源对等节点50进一步包括:
异常处理单元62,用于在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时,确定所述转发对等节点还未发送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并将所述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由该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向目的对等节点继续发送数据。这里,可根据源对等节点单元对所述转发对等节点的监控结果或者收到的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异常转发对等节点信息,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根据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接收进度信息,确定所述转发对等节点还未发送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
源对等节点50进一步包括:
调整单元63,用于在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重新从P2P网络中选择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所述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发送给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将所述数据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
源对等节点50进一步包括:
进度跟踪单元64,用于接收并记录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接收进度信息;异常处理单元62和调整单元63根据进度跟踪单元64记录的接收进度信息确定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以继续进行数据的发送。
更新单元65,用于在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和重新选择转发对等节点后,更新子副本与转发对等节点的对应关系。具体的,可以将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在对应关系中删除,将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加入对应关系中。
目的对等节点52还用于:
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完整文件。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源对等节点70、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71和目的对等节点72,其中:
源对等节点70,用于向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的数据;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
转发对等节点71,用于与所述源对等节点并行的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目的对等节点7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对等节点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文件的数据。
具体的,参见图8,源对等节点70包括发送单元80、选择单元81和数据单元82,其中:
发送单元80,用于向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的数据;
选择单元81,用于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
数据单元82,用于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选择单元81包括请求单元801和确定单元802,其中:
请求单元801,用于向P2P网络中与自身存在直联路径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转发请求;
确定单元802,用于接收对所述文件转发请求的接受响应或拒绝响应,从发出接受响应的对等节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将选择的对等节点作为所述转发对等节点。
数据单元82包括划分单元811和分发单元812,其中:
划分单元811,用于将所述文件或该文件的副本划分为多个子副本,为每个子副本对应一个转发对等节点;
分发单元812,用于对于各个子副本,将该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该子副本对应的转发对等节点。
源对等节点70还包括:
异常处理单元83,用于在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时,将该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这里,可根据源对等节点单元对所述转发对等节点的监控结果或者收到的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异常转发对等节点信息,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根据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接收进度信息,确定所述转发对等节点还未发送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
源对等节点70还包括:
调整单元84,用于在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重新从P2P网络中选择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所述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发送给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将所述数据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
源对等节点70进一步包括:
进度跟踪单元85,用于接收并记录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接收进度信息;异常处理单元83和调整单元84根据进度跟踪单元85记录的接收进度信息确定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以继续进行数据的发送。
更新单元86,用于在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和重新选择转发对等节点后,更新子副本与转发对等节点的对应关系。具体的,可以将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在对应关系中删除,将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加入对应关系中。
目的对等节点72还用于:
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源对等节点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完整文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文件发送装置,该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施方式可参见对附图6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文件发送装置,该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施方式可参见对附图8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发明中,在P2P层实现了通过并行路径进行文件传输,且并行路径的建立不依赖于网络下层的路由协议,有助于提高传输的吞吐率、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二,本发明中,能够根据网络状态的变化,自适应的调整并行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三,本发明中,需要消耗的网络传输资源和存储资源,是不依赖于转发对等节点的数量而变化的,理论上讲,本发明相对于只使用源对等节点和目的对等节点之间的直联路径所额外消耗的网络传输和存储资源不大于所传送文件的大小。并且,转发对等节点的传输任务一旦完毕,就可以将传输文件在本对等节点进行删除,存储资源的占用是临时的。
其四,本发明不依赖于下层的网络协议,可以在多种不同的协议栈上实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2)

1、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源对等节点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
所述源对等节点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节点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包括:
源对等节点向P2P网络中与自身存在直联路径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转发请求;
接收到对所述文件转发请求的接受响应,并从发出接受响应的对等节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将选择的对等节点作为所述转发对等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包括:
将所述文件的副本划分为多个子副本,为每个子副本对应一个转发对等节点;
将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该子副本对应的转发对等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源对等节点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将该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节点根据自身对所述转发对等节点的监控结果或者收到的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异常转发对等节点信息,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节点根据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接收进度信息,确定所述转发对等节点还未发送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源对等节点重新从P2P网络中选择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
将所述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
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将所述子副本的数据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源对等节点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完整文件。
9、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源对等节点,用于向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的数据;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
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用于与所述源对等节点并行的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目的对等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源对等节点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文件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还用于:
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源对等节点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完整文件。
11、一种文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的数据;
选择单元,用于从P2P网络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
数据单元,用于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12、如权利要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向P2P网络中与自身存在直联路径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转发请求;
确定单元,用于接收对所述文件转发请求的接受响应,并从发出接受响应的对等节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对等节点,将选择的对等节点作为所述转发对等节点。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单元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文件副本划分为多个子副本,为每个子副本对应一个转发对等节点;
分发单元,用于将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该子副本对应的转发对等节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异常处理单元,用于在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时,将该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在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重新从P2P网络中选择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所述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将所述子副本的数据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进度跟踪单元,用于接收并记录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接收进度信息;
更新单元,用于在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和重新选择转发对等节点后,更新子副本与转发对等节点的对应关系。
17、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源对等节点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
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节点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包括:
源对等节点向P2P网络中与自身存在直联路径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转发请求;
接收到对所述文件转发请求的接受响应,并从发出接受响应的对等节点中选择至少两个对等节点,将选择的对等节点作为所述转发对等节点。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包括:
将所述文件的副本划分为多个子副本,为每个子副本对应一个转发对等节点;
将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该子副本对应的转发对等节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源对等节点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时,确定所述转发对等节点还未发送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并将所述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节点根据自身对所述转发对等节点的监控结果或者收到的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异常转发对等节点信息,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对等节点根据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数据接收进度信息,确定所述转发对等节点还未发送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源对等节点重新从P2P网络中选择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
将所述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
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将所述子副本的数据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完整文件。
25、一种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源对等节点,用于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
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用于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并行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目的对等节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文件的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还用于:
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的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完整文件。
27、一种文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从P2P网络中选择至少两个与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在P2P层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
数据单元,用于将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至少两个转发对等节点向所述目的对等节点发送所述文件的数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向P2P网络中与自身存在直联路径的对等节点发送文件转发请求;
确定单元,用于接收对所述文件转发请求的接受响应,并从发出接受响应的对等节点中选择至少两个对等节点,将选择的对等节点作为所述转发对等节点。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单元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文件的副本划分为多个子副本,为每个子副本对应一个转发对等节点;
分发单元,用于将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该子副本对应的转发对等节点。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异常处理单元,用于在确定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时,确定所述转发对等节点还未发送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并将所述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正常的转发对等节点。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在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的数量超过预设值时,重新从P2P网络中选择与所述目的对等节点之间存在可达路径的转发对等节点;并将所述发生异常的转发对等节点还未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发送给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指示所述重新选择的转发对等节点将所述子副本的数据转发给所述目的对等节点。
32、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进度跟踪单元,用于接收并记录来自所述目的对等节点的子副本的数据接收进度信息;
更新单元,用于在转发对等节点发生异常和重新选择转发对等节点后,更新子副本与转发对等节点的对应关系。
CN2008101161255A 2008-07-03 2008-07-03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1304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61255A CN101304381B (zh) 2008-07-03 2008-07-03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61255A CN101304381B (zh) 2008-07-03 2008-07-03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4381A true CN101304381A (zh) 2008-11-12
CN101304381B CN101304381B (zh) 2011-08-31

Family

ID=40114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61255A Active CN101304381B (zh) 2008-07-03 2008-07-03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438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512B (zh) * 2008-09-09 2011-04-20 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传输控制服务器
CN104639298A (zh) * 2013-11-08 2015-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91974A (zh) * 2014-08-29 2016-03-09 波音公司 跨网络的数据的对等供应
CN106060134A (zh) * 2016-05-30 2016-10-2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101189A (zh) * 2016-05-30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506398A (zh) * 2016-09-28 2017-03-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终端、接收终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8280241A (zh) * 2018-03-02 2018-07-13 安徽时间分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付费推广系统及方法
WO2023221911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489A (zh) * 2004-09-17 2006-03-22 武汉中维宽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通用wlan访问点构建可延展的wlan网络的方法
CN101094107A (zh) * 2006-06-21 2007-12-26 北京网视天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听节目p2p流媒体网络传播效果精确测量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512B (zh) * 2008-09-09 2011-04-20 创新科存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传输控制服务器
CN104639298A (zh) * 2013-11-08 2015-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91974A (zh) * 2014-08-29 2016-03-09 波音公司 跨网络的数据的对等供应
CN105391974B (zh) * 2014-08-29 2019-08-13 波音公司 一种用于数据的对等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CN106060134A (zh) * 2016-05-30 2016-10-26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101189A (zh) * 2016-05-30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6506398A (zh) * 2016-09-28 2017-03-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终端、接收终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8280241A (zh) * 2018-03-02 2018-07-13 安徽时间分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付费推广系统及方法
WO2023221911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4381B (zh)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4381B (zh)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0446495C (zh) 一种动态共享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31739B (zh) 对等网络内容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019823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system capacity
CN101567796B (zh) 一种内容分片的多媒体网络及其业务方法
CN101317407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88997B (zh) 一种建立视频会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45141B (zh) 基于tcp的穿越nat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77248A (zh) 一种网络数据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02612829A (zh) 用于支持重叠网络中通信对等端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35724B (zh) 一种基于家庭网关的通讯系统、方法和通讯设备
CN101287109A (zh) 多级平台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1499934A (zh) 在对等网络中诊断节点是否异常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980246B (zh) 二层组播流转发方法
CN102111608A (zh)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的通信方法及其设备
CN103023667A (zh) 一种基于dvpn的组播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0466614C (zh) 一种实现组播业务的方法
CN103763206A (zh) 一种网络调度方法及网关
CN201387555Y (zh) 一种综合远程监控系统
US10254127B2 (en) Method for remotely reading electric meters
CN101695049A (zh) 一种监控系统中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60482B (zh) 流量获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08471558A (zh) 一种混合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494664B (zh) 基于jxta的p2p推式网络存储方法
CN100486217C (zh) 一种信令网关上面向连接建立和消息转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