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7784A - 仪表横梁的检具 - Google Patents

仪表横梁的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7784A
CN105387784A CN201510923240.3A CN201510923240A CN105387784A CN 105387784 A CN105387784 A CN 105387784A CN 201510923240 A CN201510923240 A CN 201510923240A CN 105387784 A CN105387784 A CN 105387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block
block
inspection
superimposed
cu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32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炳南
钟华山
张同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232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7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7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7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仪表横梁的检具,包括底板和于底板上“工”形检块,两个“工”形检块于底板的顶表面的第一方向上,且两个“工”形检块间间隔有第一检块、第二检块、第三检块、第四检块和第五检块;底板的顶表面第二方向上设置第一“U”形检块;“工”形检块顶部有检测孔以与第一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叠合,第一检块、第二检块、第三检块上顶部有检测孔以分别与第二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叠合,第四检块与第五检块的顶部均设有检测孔以与支梁的前端的安装孔叠合,第一“U”形检块的顶部的侧边沿第一方向也开设有检测孔以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叠合;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该仪表横梁的检具能快捷、高效地检测仪表横梁上的安装孔的位置。

Description

仪表横梁的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具,具体地,涉及一种仪表横梁的检具。
背景技术
仪表横梁是仪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起到的是将仪表中其他的部分组装于一体的作用,并且起到了支撑各部件的作用。仪表横梁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以安装其他部件,安装孔的设置均是经过精心计算而得的,为了使得仪表内部的重心更加稳定,同时使得各部件之间连接地更加牢靠,一般在使用仪表横梁之前均需要对仪表横梁上的安装孔的位置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目前,检测仪表横梁上的安装孔的位置往往借助于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检测,这样的检测方法不仅操作繁杂,同时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横梁的检具,该仪表横梁的检具能够快捷、高效地检测仪表横梁上的安装孔的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仪表横梁的检具,该仪表横梁包括主梁和位于主梁同侧的两个支梁;其中一个支梁上设置有第一耳板,另一个支梁上设置有第二耳板,并且,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相向设置;主梁的端部的两侧均向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板,并且主梁的中部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支梁位于同侧;第一耳板、第二耳板、支梁的前端、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
其中,该检具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的顶部上的两个“工”形检块,两个“工”形检块位于底板的顶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并且两个“工”形检块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检块、第二检块、第三检块、第四检块和第五检块;底板的顶表面的第二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U”形检块;“工”形检块顶部朝上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一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叠合,第一检块、第二检块、第三检块上顶部朝上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分别与第二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叠合,第四检块与第五检块的顶部朝上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支梁的前端的安装孔相叠合,第一“U”形检块的顶部的侧边沿第一方向也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叠合;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第一检块、第二检块、第四检块和第五检块为倒“T”形结构。
优选地,第一检块、第二检块、第四检块和第五检块的顶表面与水平面相平行。
优选地,仪表横梁还包括承重安装块,承重安装块的顶部与侧面也均设置有安装孔;底板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六检块和第七检块,第六检块和第七检块上也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承重安装块上的检测孔相叠合。
优选地,第六检块和第七检块之间设置有垫块和支撑块,垫块和支撑块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于底板的顶表面上以能够支撑承重安装块的底部。
优选地,两个支梁之间检测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底板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U”形检块,第二“U”形检块的顶部朝上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一连接块上的安装孔相叠合。
优选地,两个支梁之间检测设置有第二连接块,第三检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八检块,第八检块的顶部朝上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二连接块上的安装孔相叠合。
优选地,两个支梁的其中一个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块,底板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九检块和第十检块,第九检块的顶部朝上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加强块上的安装孔相叠合;两个支梁的其中另一个的侧边上设置有卡钩,第十检块的顶部能够与卡钩的底部紧密贴合。
优选地,第十检块和/或第三检块的顶面为斜面。
优选地,底板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定位块,“工”形检块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定位槽,主梁的两端能够卡合于定位槽内,主梁的中部的底部能与定位块的顶部紧密接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根据仪表横梁的具体结构,将“工”形检块、第一“U”形检块、第一检块、第二检块、第三检块、第四检块和第五检块按照预先设计的位置安装于底板的顶表面,这样只要将仪表横梁的主梁安置于两个“工”形检块的顶部,使得工”形检块的顶部上的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一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叠合,进而来判断仪表横梁上的其他安装孔是否与第一检块、第一“U”形检块、第二检块、第三检块、第四检块和第五检块的检测孔相叠合;一旦所有的检测孔与安装孔均叠合,说明仪表横梁符合设计要求;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检测孔与安装孔不能叠合,则该仪表横梁为劣质品。当然,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插销)来判断检测孔与安装孔是否叠合,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仪表横梁的检具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仪表横梁的检具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形检块2、第一“U”形检块
3、第二“U”形检块41、第五检块
42、第四检块43、第二检块
44、第九检块45、第一检块
51、第十检块52、第三检块
6、第八检块7、定位块
8、第六检块9、垫块
10、第七检块11、支撑块
12、底板13、主梁
14、支梁15、第一连接块
16、第一耳板17、第二耳板
18、第二安装板19、第一安装板
20、承重安装块21、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顶、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仪表横梁的检具,该仪表横梁包括主梁13和位于主梁13同侧的两个支梁14;其中一个支梁14上设置有第一耳板16,另一个支梁14上设置有第二耳板17,并且,第一耳板16与第二耳板17相向设置;主梁13的端部的两侧均向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板19,并且主梁13的中部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二安装板18,第二安装板18与支梁14位于同侧;第一耳板16、第二耳板17、支梁的前端、第一安装板19与第二安装板18上均设置有安装孔;
其中,该检具包括底板12以及位于底板12的顶部上的两个“工”形检块1,两个“工”形检块1位于底板12的顶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并且两个“工”形检块1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三检块52、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底板12的顶表面的第二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U”形检块2;“工”形检块1顶部朝上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一安装板19上的安装孔相叠合,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三检块52上顶部朝上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分别与第二安装板18上的安装孔相叠合,第四检块42与第五检块41的顶部朝上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支梁的前端的安装孔相叠合,第一“U”形检块2的顶部的侧边沿第一方向也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一安装板19与第二安装板18上的安装孔相叠合;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上述仪表横梁的检具根据仪表横梁的具体结构,将“工”形检块1、第一“U”形检块1、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三检块52、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按照预先设计的位置安装于底板的顶表面,这样只要将仪表横梁的主梁安置于两个“工”形检块1的顶部,使得工”形检块1的顶部上的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一安装板19上的安装孔相叠合,进而来判断仪表横梁上的其他安装孔是否与、第一“U”形检块1、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三检块52、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的检测孔相叠合;一旦所有的检测孔与安装孔均叠合,说明仪表横梁符合设计要求;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检测孔与安装孔不能叠合,则该仪表横梁为劣质品。当然,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插销)来判断检测孔与安装孔是否叠合,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发明中,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的具体结构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提高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为倒“T”形结构,这样便可借助“T”形结构的底面的大的接触面积以及重心偏下的特点提高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的稳定性。
同时,为了使得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上的检测孔与仪表横梁上的安装孔能够紧密接触,优选地,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的顶表面与水平面相平行。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为了加强仪表横梁的稳定性,优选地,仪表横梁还包括承重安装块20,承重安装块20的顶部与侧面也均设置有安装孔以与其他仪表部件相连接。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检测承重安装块20上的安装孔,更优选地,底板12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六检块8和第七检块10,第六检块8和第七检块10上也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承重安装块20上的检测孔相叠合。
考虑到承重安装块20重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过程中仪表横梁的稳定性,优选地,第六检块8和第七检块10之间设置有垫块9和支撑块11,垫块9和支撑块11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于底板12的顶表面上以能够支撑承重安装块20的底部。
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两个支梁14之间的稳定性,优选地,两个支梁14之间检测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5。相应地为了检测第一连接块15以及第一连接块15上的安装孔的位置,更优先地,底板12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U”形检块3,第二“U”形检块3的顶部朝上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一连接块15上的安装孔相叠合。
当然,两个支梁14之间检测设置有连接块的数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仪表横梁的稳定性,优选地,两个支梁14之间检测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1。由此,更优选地,第三检块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八检块6,第八检块6的顶部朝上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第二连接块21上的安装孔相叠合。
为了充分利用支梁14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仪表横梁的稳定性,优选地,两个支梁14的其中一个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块,两个支梁14的其中另一个的侧边上设置有卡钩,这样便可利用加强块与卡钩与其他部件进一步的连接以获得更优异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为了检测加强块以及卡钩的位置,优选地,底板12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九检块44和第十检块51,第九检块的顶部朝上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加强块上的安装孔相叠合;第十检块51的顶部能够与卡钩的底部紧密贴合。
为了提高仪表横梁在检具上的稳固效果,优选地,第十检块51和/或第三检块52的顶面为斜面。由此利用斜面与仪表横梁相接触以支撑和稳固仪表横梁。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使得仪表横梁能够便捷稳定地放置于检具上,优选地,底板12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定位块7,“工”形检块1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定位槽,主梁13的两端能够卡合于定位槽内,主梁13的中部的底部能与定位块7的顶部紧密接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横梁包括主梁(13)和位于所述主梁(13)同侧的两个支梁(14);其中一个所述支梁(14)上设置有第一耳板(16),另一个所述支梁(14)上设置有第二耳板(17),并且,所述第一耳板(16)与第二耳板(17)相向设置;所述主梁(13)的端部的两侧均向外延伸有第一安装板(19),并且所述主梁(13)的中部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二安装板(18),所述第二安装板(18)与支梁(14)位于同侧;所述第一耳板(16)、第二耳板(17)、支梁的前端、第一安装板(19)与第二安装板(18)上均设置有安装孔;
其中,所述检具包括底板(12)以及位于所述底板(12)的顶部上的两个“工”形检块(1),所述两个“工”形检块(1)位于所述底板(12)的顶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并且所述两个“工”形检块(1)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三检块(52)、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所述底板(12)的顶表面的第二方向上设置有第一“U”形检块(2);所述“工”形检块(1)顶部朝上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9)上的安装孔相叠合,所述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三检块(52)上顶部朝上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板(18)上的安装孔相叠合,所述第四检块(42)与第五检块(41)的顶部朝上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所述支梁的前端的安装孔相叠合,所述第一“U”形检块(2)的顶部的侧边沿第一方向也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9)与第二安装板(18)上的安装孔相叠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为倒“T”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块(45)、第二检块(43)、第四检块(42)和第五检块(41)的顶表面与水平面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横梁还包括承重安装块(20),所述承重安装块(20)的顶部与侧面也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底板(12)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六检块(8)和第七检块(10),所述第六检块(8)和第七检块(10)上也均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所述承重安装块(20)上的检测孔相叠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检块(8)和第七检块(10)之间设置有垫块(9)和支撑块(11),所述垫块(9)和支撑块(11)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底板(12)的顶表面上以能够支撑所述承重安装块(20)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梁(14)之间检测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5),所述底板(12)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二“U”形检块(3),所述第二“U”形检块(3)的顶部朝上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5)上的安装孔相叠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梁(14)之间检测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1),所述第三检块(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八检块(6),所述第八检块(6)的顶部朝上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块(21)上的安装孔相叠合。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梁(14)的其中一个的底部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底板(12)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九检块(44)和第十检块(51),所述第九检块的顶部朝上开设有检测孔以能够与所述加强块上的安装孔相叠合;所述两个支梁(14)的其中另一个的侧边上设置有卡钩,所述第十检块(51)的顶部能够与所述卡钩的底部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检块(51)和/或第三检块(52)的顶面为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仪表横梁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的顶表面上还设置有定位块(7),所述“工”形检块(1)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定位槽,所述主梁(13)的两端能够卡合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主梁(13)的中部的底部能与所述定位块(7)的顶部紧密接触。
CN201510923240.3A 2015-12-10 2015-12-10 仪表横梁的检具 Pending CN105387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3240.3A CN105387784A (zh) 2015-12-10 2015-12-10 仪表横梁的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3240.3A CN105387784A (zh) 2015-12-10 2015-12-10 仪表横梁的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7784A true CN105387784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20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3240.3A Pending CN105387784A (zh) 2015-12-10 2015-12-10 仪表横梁的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778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5195A (zh) * 2016-07-25 2016-09-28 开封全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焊接的固定装置
CN109724783A (zh) * 2018-12-27 2019-05-07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横梁侧向力试验工装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93211U (zh) * 2012-07-24 2013-03-13 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仪表横梁左固定支架检具
CN202827167U (zh) * 2012-07-25 2013-03-27 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仪表横梁左固定支架总成
CN103934620A (zh) * 2014-05-08 2014-07-23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的分总成焊接夹具
CN103949830A (zh) * 2014-05-08 2014-07-30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横梁附属零件组焊接夹具
CN103954188A (zh) * 2014-05-08 2014-07-30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检具
CN103983160A (zh) * 2014-05-26 2014-08-13 江苏科新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横梁骨架总成检具
CN204240880U (zh) * 2014-04-23 2015-04-01 台州市黄岩智佳汽车检具有限公司 专用于检测汽车仪表横梁总成的积木式结构检具
CN205383958U (zh) * 2015-12-10 2016-07-13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仪表横梁的检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93211U (zh) * 2012-07-24 2013-03-13 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仪表横梁左固定支架检具
CN202827167U (zh) * 2012-07-25 2013-03-27 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仪表横梁左固定支架总成
CN204240880U (zh) * 2014-04-23 2015-04-01 台州市黄岩智佳汽车检具有限公司 专用于检测汽车仪表横梁总成的积木式结构检具
CN103934620A (zh) * 2014-05-08 2014-07-23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的分总成焊接夹具
CN103949830A (zh) * 2014-05-08 2014-07-30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横梁附属零件组焊接夹具
CN103954188A (zh) * 2014-05-08 2014-07-30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检具
CN103983160A (zh) * 2014-05-26 2014-08-13 江苏科新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横梁骨架总成检具
CN205383958U (zh) * 2015-12-10 2016-07-13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仪表横梁的检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5195A (zh) * 2016-07-25 2016-09-28 开封全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管件焊接的固定装置
CN109724783A (zh) * 2018-12-27 2019-05-07 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板横梁侧向力试验工装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7784A (zh) 仪表横梁的检具
CN205383958U (zh) 仪表横梁的检具
CN103196680A (zh) 用于固定悬架系统的组合支架及悬架系统测试装置
CN102426049A (zh) 多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
CN108593233B (zh) 疲劳强度测量设备及系统
CN205374168U (zh) 一种大尺寸长方体煤岩试样长期承载试验监测装置
Bai et al. Plane grid structure damage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by model curvature
CN207797940U (zh) 一种监测煤矿巷道顶板位移的测量装置
CN205506277U (zh) 一种板式橡胶支座反力检测装置
CN215766786U (zh) 一种汽车后梁吸能盒安装板检具
CN20574836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平仪
CN202793475U (zh) 一种方便移动毕托管至指定测点的实验台
KR20110010844A (ko) 교좌장치
CN202485884U (zh) 一种振动测试装置
CN201325574Y (zh) 一种单层隔振设备安装模板
CN109724884A (zh) 动态载荷作用下材料表面变形速度测量横梁
CN106595450B (zh) 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轨道对中测量工具及方法
CN210027676U (zh) 一种测量装置
CN201673027U (zh) 临空栏杆玻璃抗冲击性能试验装置
CN101586955A (zh) 圆柱倾斜度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102679831A (zh) 工程机械水泥平衡重检验台检具
CN204882013U (zh) 简支梁挠度测试装置
CN202630846U (zh) 工程机械水泥平衡重检验台检具
KR200344084Y1 (ko) 계측용 교좌장치의 복수 로드셀구조
CN219416640U (zh) 用于振动或冲击试验的质量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