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8878B - 开关触头容腔密封件 - Google Patents

开关触头容腔密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8878B
CN105378878B CN201480029661.5A CN201480029661A CN105378878B CN 105378878 B CN105378878 B CN 105378878B CN 201480029661 A CN201480029661 A CN 201480029661A CN 105378878 B CN105378878 B CN 105378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lock
lid
shell
switch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96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8878A (zh
Inventor
T.黑内尔
A.凯特
C.马兰克
R.瓦格纳
T.齐格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5378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8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8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8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70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72Switches with separate means for directing,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having stationary parts for directing the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e.g. arc-extinguishing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4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H01H9/042Explosion-proof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4Contacts
    • H01H73/045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该电开关元件具有形成接收电开关触头(4)的开关容腔(3)和通向所述开关容腔(3)的开口(5),所述开口能够通过盖子(20)而被封闭。为了能够以尽可能简单和可靠的方法密封所述开关容腔,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使所述盖子(20)具有至少一个正锁元件(23)和使所述壳体(2)具有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23),它们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开口(5)、并且在所述开口(5)的平面中彼此接合。

Description

开关触头容腔密封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开关元件的装置,所述电开关元件具有壳体,其形成接收电开关触头的开关容腔和通向所述开关容腔的开口,该开口能够通过盖子而被封闭。
背景技术
电开关元件,例如继电器或接触器,在现有技术中被已知为标准部件并且被已经在电子工程中使用了很长时间。当开关触头打开时,尤其是在高电流强度的情况下,触头之间可形成电弧。电弧的形成是有问题的,一方面是因为电弧组成导电通道,从而只要由电弧存在,被开关触头关闭的电路就没有被中断,另一方面是因为电弧的热等离子能够损坏电开关元件在开关容腔里侧和外侧的部件。
所述损坏意图通过密封的开关容腔中的内压或者过压(excess pressure)以及由此电弧的直径被限制来防止。因此,相比于在大气压力下,电弧能够被更好地引导和熄灭。密封还具有一个优势,也就是具有几千度温度的电弧粒子不会到达开关容腔的外侧并且不能够损坏开关元件的部件或者其所处位置的环境。
已知存在压力密闭的开关触头容腔,其由内部布置有固定触头的壳体或基底构件以及布置在壳体的与固定触头相对侧的盖子形成。为了相对于壳体密封壳体,两种可能是已知的。一方面,可以和盖子可具有连接的轮廓,其部分涂覆有金属。然后,盖子能够通过焊接连接以密封的方式连接到壳体。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壳体大体由陶瓷材料形成。替代地,在开关元件的组装期间,壳体和盖子能够完全地铸造在包含它们的整体系统中。
已知的密封可能存在问题,除了开关元件的制造和组装以外,它们需要复杂的附加的处理,比如,例如至少部分地镀有金属的板和接下来的焊接或者附加的铸造过程,这需要较大量的铸造材料。因此,用于密封开关容腔的已知的可能性在制造方面是复杂的并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开关元件,其具有能够以尽可能简单和稳定的方式密封的开关容腔。
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来实现,在本发明中,盖子具有至少一个正锁(positive-locking element)元件并且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正锁对接(positive-locking counter-element)元件,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和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围绕开口延伸并且在开口的敞开的平面的高度彼此接合以密封开关容腔。因此,尤其是电弧的形成引起的压力波能够被机械地吸收或者盖子和壳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能够被防止。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可被构造为至少部分地互补正锁对接元件。在组装好的状态中,盖子和壳体能够因此形成稳定的单元。
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可完全或部分地围绕开口延伸。如果例如开口是意图为被部分地环绕,则正锁对接元件可被引入到开关容腔的侧凹部中(在这示例中成为“辅助引导器件”)并且由此被遮挡。盖子上的正锁元件在该处也将被遮挡并且被引入盖子上的引导元件。这些突出进入壳体中的辅助引导器件的开口内的引导元件能够因此通过适当的塑形(shaping)而执行该区域的密封功能。这种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的部分的构造的优势在于能够去掉完全环绕该区域的开口的隆起部并且因此节省了结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可自由地组合并且还可根据以下各有优势的附加的实施例改善。
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和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可在至少两个径向远离中心位置的方向上重叠并且相对于支撑面或开口的平面大致垂直地重叠。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和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可因此与开口相对或者布置为围绕开口的星形(star)以吸收来自开关容腔的内侧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作用在壳体的闭上的开口区域中的力并且以可以说从开口的宽度方面固定开口的方式引导这些力进入盖子。
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和/或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可完全围绕开口延伸并且与开口的边缘隔开。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因此能够整圈径向地重叠开口平面的开口并且实现壳体和盖子之间的力的传递和闭合的密封。
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和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可在敞开的平面中具有圆形、椭圆形和/或具有倒圆(rounded)的角的多边形的截面。这样,作用在盖子或壳体上的凹口力能够被最小化。此外,在被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环绕的区域的外侧,固定元件可布置在壳体的壁上以将盖子连接到壳体。在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所环绕的区域的外侧,壳体上倒圆的构造产生的结构空间内,固定元件能够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布置在该区域内。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的这样的倒圆的构造还提供了通过与闭合状态中的壳体抵靠的盖子提供支撑区域的可能性。因此,轴向地作用在支撑区域中的盖子上的力能够被直接传递至壳体而不会给仅吸收径向地作用在盖子上的力的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负担。
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可形成为与盖子的外边缘部分地端接。正锁元件可自己形成盖子的外周边缘。因此,正锁元件或径向地远离其延伸的元件可在没有底切部分的情况下形成,由此,例如,产生容腔盖子的塑性工具能够被简化。
正锁元件可被构造为密封唇部(lip),其大致垂直地远离盖子形成的遮盖区域延伸。密封唇部可因此大致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盖子反向于轴向方向置于壳体上。密封唇部可围绕壳体的外区域接合,该外区域因此形成正锁对接元件。替代地,形成为密封唇部的正锁元件可以接合在形成为壳体中的凹口或凹部的正锁对接元件中,所述凹部能够围绕边缘延伸、并且与该边缘间隔开。
形成为密封唇部的正锁元件可以在自由端处设置有至少部分的外周胎圈部(peripheral bead)。如上所述,配合到正锁元件或盖子边缘的胎圈部可在没有底切的情况下形成。胎圈部可具有倾斜的引入构件,其帮助正锁元件进入正锁对接元件。胎圈部还可形成端缘,其背向正锁元件的自由端。
胎圈部可通过窄的肋轮廓部连接到盖子。因此,正锁元件的弹性增加并且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之间的容差相关的位置差能够被补偿。
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能够形成为凹槽。因此,正锁对接元件能够特定地接收以简单的方式构造的密封唇部的正锁元件。
辅助固定器件可布置在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围绕的区域外侧倒圆的角部的区域中。
布置在盖子上的引导元件可接合触头桥载体的固持构件。
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和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之间至少部分地提供有径向间隔。径向间隔能够被用作密封物等的接收空间。径向间隔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延伸,例如延伸到大约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和/或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的大致横向于敞开的平面测量的高度的一半。因此,铸造物或粘结物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引入到形成在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之间的接收空间或者密封凹槽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还可以省去胎圈部,其然而可以是有利的以确保铸造物需要的粘结缝隙。
可提供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其相对于敞开的平面大致横向地突出超过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和/或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因此,用作辅助组装器件的引导元件可实现相对于基底构件的预定位,这简化了盖子和壳体的组装。这样的引导元件可在开关容腔面向开口的侧部突出进入开关容腔并且再次用作可移动的开关触头的触头桥固持构件的支撑和/或防止旋转的元件。
此外,固定元件可用在开关元件的驱动系统和开关容腔之间以将盖子固定到壳体。为此,固定元件可例如接合在形成为例如壳体中的凹部或轴辅助固定器件中并且将盖子固定在壳体和驱动系统之间。固定元件可被构造为凸缘盘、销和/或柱钉的类型,其形成在驱动系统的冲弯/弯曲的部件上并且突出进入壳体内的辅助固定器件。使用这些固定元件和辅助固定器件,能够通过所谓的“穿刺”或“嵌缝”的方法产生连接。盖子可因此通过将驱动系统固定在壳体上抵靠驱动系统的冲弯/弯曲的部分,容腔盖子被压在壳体或者基底构件上。因此,任何轴向力(比如,例如当关闭或打开触头的开关力)或者熄灭电弧的作用在轴向方向上的爆炸力能够被从壳体直接传递到驱动系统冲弯/弯曲的部分,而不使正锁元件和正锁对接元件负担。
此外,盖子不需要位于由固定元件和辅助固定器件形成的固定位置的区域中,因此,由于驱动系统的冲弯/弯曲的部分的能够确保在壳体的容腔盖子上连续的挤压的固有的弹性,在这个区域中暴露的驱动系统的冲弯/弯曲的部分能够在固定动作中产生预拉伸。
尤其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包括陶瓷材料的壳体比较时,盖子和/或壳体能够根据本发明被构造为注模部件,其能够以简单并且因此成本有效的方式构造。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示例的方式参照可能的实施例和附图进行描述。这些实施例中例示的特征组合可仅用于例示的目的。如果各个特征的优势与具体的应用无关,根据上述优势,所述的单独的特征也可被省略。
在附图中:
图1是电开关元件的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壳体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中例示的壳体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用于图1和2中示出的壳体的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盖子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图1和2中示出的壳体和图3中示出的盖子的沿图2中示出的横截线A-A截取的示意性立体截面图;
图5是带有盖子的图4中示出的壳体的沿着图2中示出的横截线B-B截取的壳体的示意性立体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盖子的正锁元件的示意性截面图,该正锁元件接合根据本发明的正锁对接元件;
图7是带有装配好的盖子和开关元件的驱动系统的一部分的图4到6中示出的壳体的沿图2中示出的横截线C-C截取的示意性立体截面图,所述部分压住所述盖子;并且
图8是图7中例示的开关元件的细节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首先参见图1进行描述。图1是壳体2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壳体2根据本发明构造并且被提供用于电开关元件1。壳体2形成开关容腔3,在该容腔中布置有电开关触头4。开关容腔3能够经由开口5进入。在当前实施例中,壳体2以及开关触头容腔3在纵向方向X、横向方向Y以及竖直方向Z上延伸,纵向方向X、横向方向Y以及竖直方向Z一起限定笛卡尔坐标系。开关元件1的以及壳体2的纵轴线L大体平行于竖直方向Z延伸,该轴线延伸通过敞开的平面的中心位置M,该中心位置M大致在开口5或者所述开口的边缘6在竖直方向Z的高度处延伸。壳体2或者开关元件1的轴向方向A大致平行于竖直方向Z延伸。开关元件1的开关方向S大致反向于竖直方向Z延伸,对接触头(在此未示出)在开关方向S上与开关触头4结合在一起。
形成为凹槽或通道的正锁对接元件7环绕开口5。正锁对接元件7在开口5的中心位置M的高度处,纵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限定的敞开的平面上大致延伸。在沿着竖直方向Z的投影图中,正锁对接元件7据欧大致多边形的截面并且该截面具有倒圆的角8。因此,在壳体2的前侧9提供有足够的空面以在正锁对接元件7的轮廓外侧的壳体角部10的区域布置辅助固定器件11,该器件被构造为大致平行于竖直方向Z延伸并且用于接收固定元件(在此未示出)的轴,通过所述固定元件,例如,驱动系统的部件(在此未示出)能够被紧固到壳体2并且能够压住固定至其的盖子(在此未示出)。
在壳体2在纵向方向X上大致延伸的纵向侧区域中,隆起部12形成在正锁对接元件7的轮廓中。在隆起部12的区域中,支撑面13形成在正锁对接元件7的轮廓内,置于壳体2上的盖子能够抵靠支撑面13。在隆起部12的区域中还形成有辅助引导器件14,该辅助引导器件14形成为轴,该轴大致平行于竖直方向Z延伸并且在朝向开关容腔3的方向上具有通道15,该通道15形成为槽,该槽大致平行于竖直方向Z延伸。此外,壳体2的壁16在竖直方向Z上低于开口5环绕开关容腔3。反向于竖直方向Z,开关容腔3被壳体2的基底17界定。
图2是开关元件的壳体的示意性平面图。在此图中,正锁对接元件7的倒圆的轮廓尤其清楚。此外,其示出了壳体2和开关元件1的径向方向R以及壳体2的开关容腔如何从中心轴线L或者中心位置M径向向外延伸。
图3是根据本发明构造为用于开关元件1的壳体2的盖子20的示意性立体图。盖子20具有盖上开口5的遮盖区域或盖21。在所述盖子的边缘22,环绕遮盖区域21的正锁元件23形成为密封唇部的形式,其围绕这个区域21延伸并且在竖直方向Z上远离遮盖区域21延伸或从遮盖区域21突出,以与外边缘22齐平的方式端接并且在竖直方向Z或轴向方向A上的投影图中具有大致对应于正锁对接元件7的轮廓的截面或轮廓。
在正锁元件23环绕的遮盖区域中还布置有引导元件24,其大致反向于竖直方向Z延伸,也就是说,垂直地远离遮盖区域21延伸,并且被构造为接合在壳体的辅助引导器件14中。平行于竖直方向Z测量的引导元件24的高度大于平行于竖直方向Z测量的正锁元件的高度。也就是说,引导元件24相比于正锁元件23从遮盖区域21突出得更远。因此,当盖子20被置于壳体2上时,引导元件24先于正锁元件23与正锁对接元件7的接合而接合在辅助引导器件14中。因此,当开关元件1被组装时,引导元件24帮助盖子20与壳体快速、简单并且精确地组装在一起并且因此使正锁元件23与正锁对接元件7接合。
遮盖区域21上还布置有附加的引导元件25和25’,它们也反向于竖直方向Z远离遮盖区域21延伸并且反向于竖直方向Z突出超过正锁元件23和引导元件24。引导元件25’的第二实施例相比于引导元件25的第一实施例具有更大的在横向方向Y上测量的宽度,因此产生了附加的引导元件25、25’的非对称性,这能够用于限定或者编码(encode)盖子20相对于壳体2正确的定向。此外,附加的引导元件25、25’被合并到框架26中或者被框架26支撑。框架26在盖子中环绕形成为圆形开口的通道27,致动构件(在此未示出)能够通过该圆形开口被引导或移动以驱动对接触头。
图4是开关元件1沿着图2中示出的横截线A-A截取的示意性立体截面图。盖子20被反向于轴向方向A置于壳体2上。盖子20上的正锁元件23接合在壳体2的正锁对接元件7中。因此,壳体2的开口5被盖上并且开关容腔3在轴向方向A上被盖子20的遮盖区域21界定。
开关触头子组件30被布置在开关容腔3中。开关触头子组件30包括开关触头载体31,其具有两个开关触头臂33a和33b,所述开关触头臂各自承载开关对接触头34。开关对接触头34被布置为在开关方向S上与开关触头4相对并且在开关元件1的打开状态中被保持为与开关触头4隔开,如图4所示。在闭合状态C(未示出),开关对接触头34与开关触头4以导电的方式接触。为此,开关触头桥31在开关方向S上被降下。
触头桥载体35承载开关触头桥31,其经由弹性元件36反向于开关方向S支撑在触头桥载体35的固定基底37上,从而开关触头桥30被反向于开关方向S弹性地支撑在触头桥载体35上。致动构件38被紧固至固定基底37,该致动构件38经由环形颈圈39或凸缘盘在开关方向S上支撑在触头桥载体35上并且具有轴32,该轴突出穿过壳体盖子20的通道27。经由轴32,开关力FS能够被传递至开关触头载体31,所述开关力大致在开关方向S的方向上延伸以使开关对接触头34与开关触头4接触。
图5是开关元件1沿着图2中例示的横截线B-B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其中盖子20被置于壳体2上并且开关触头子组件30在开关容腔3中。两个固持构件35a和35b背向触头桥载体35的固定基底37大致垂直地延伸。也就是说,所述固持构件大致平行于开关方向S延伸并且被反向于横向方向Y或者在横向方向Y上被引导元件25引导。引导元件25各自形成第一引导面25a和第二引导面25b。第一引导面25a面向壳体2的壁16。第二引导面25b面向开关触头子组件30的固持构件35a或35b。因此,引导元件25、25’执行双功能(dual function),一方面,通过在横向方向Y或反向于横向方向Y的方向上将盖子20支撑在壳体2的壁16上,另一方面,大致平行于开关方向S引导开关触头子组件30的触头桥载体35。
图6是插入正锁对接元件7的正锁元件23的示意性立体截面图。其示出了在正锁元件23的正好反向于轴向方向A或者竖直方向Z的自由端23a处形成有胎圈部23b,其具有或形成倾斜的引入构件23c和远离自由端23a引导的端缘。胎圈部23b通过肋轮廓部23e连接到盖子20,肋轮廓部23e与胎圈部23b在横向方向Y上测量的宽度相比更窄。因此,胎圈部23b能够反向于纵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弹性地重新引导。
自由端23a被布置为与正锁对接元件7的基底7a在竖直方向Z或者轴向方向A上隔开。正锁对接元件7的侧壁7b被构造为其上部7c与正锁元件23隔开并且下部7d与正锁元件23尤其是正锁元件23的胎圈部23b大致邻接。因此,在上部7c有上自由空间18或接收空间,其中正锁元件23与正锁对接元件7在径向方向R上隔开。在正锁元件23的自由端23a下方正锁元件23和正锁对接元件7之间形成有下自由空间19或者接收空间。自由空间18和19可接收例如密封件和/或粘结物或粘结材料。
上部7c在轴向方向A或者竖直方向Z上测量的高度可与下部7d在轴向方向A或者竖直方向Z上测量的高度大致一致。因此,在下部7d中可以有正锁元件23和正锁对接元件7之间的正锁连接和/或非正锁连接。正锁连接和/或非正锁连接可以通过自由空间18和19中的粘结剂和/或填充物和/或注模材料稳定并且盖子20和壳体2之间的使用的紧密度能够因此提高。
图6还示出了径向力FR,其作用在径向方向R上并且其在壳体2的壁16上的作用经由正锁对接元件7传递至正锁元件23,因为他们在径向方向R上彼此重叠。径向力FR能够因此被引入盖子20的遮盖区域21中,这因此稳定壳体开口5或者防止壁16在径向方向R上相对于盖子20或被扩张的开口5移位。
图7是开关元件1沿着图2中示出的横截线C-C截取的示意性立体截面图,其中盖子20被置于壳体2上,开关触头子组件30在开关容腔3内并且驱动设备40被置于盖子20上。驱动设备40具有轭(yoke)41,该轭大致在由纵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限定的平面中延伸。两个构件42a和42b远离轭41延伸。在驱动设备40的背向轭41的侧,驱动设备40的基底板43被固持在构件42a、42b之间。固定元件45形成在构件42a和42b的自由构件端44,该端在开关方向S上被引导。
固定元件45大致在反向于竖直方向Z或者轴向方向A的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说,在开关方向S上远离自由端44延伸,并且被接收在壳体2的辅助固定器件11中。固定元件45被构造为,例如,销、芯轴或柱钉,并且可具有大量的接合元件46,例如形成为能够接合在轴状辅助固定器件11的壁中并且因此帮助改善辅助固定器件11和固定元件45之间的正锁和/或非正锁连接的齿。盖子20可被封闭在基底板43下壳体2的支撑面3和基底板44之间的环境中。基底板43可以被自由构件端44压住。因此,盖子20能够被紧固至壳体2。
图8是开关元件1的详细的示意性侧视图,其示出了盖子20如何被封闭在壳体2和基底板32之间。这是除了自由构件端44下压与盖子20的上侧28平面抵靠的基底板43,并且因此防止盖子在轴向方向A上的突起。因此,在轴向方向A上作用在盖子20上的轴向力FA能够经由基底板32、自由构件端44、构件42a、42b和固定元件45引入到壳体2的辅助固定器件11。因此,开关元件1具有紧凑且稳固的结构,其中作用在盖子20和壳体2上的径向力FR和轴向力FA能够被以可靠的方式吸收而壳体2或盖子20不会变形,这能够确保开关容腔3的高水平的密封。
在本发明的概念的情形中,可以有对上述实施例的偏离。根据本发明的开关元件1因此可具有壳体2,该壳体2被根据相应的要求构造并且具有任意数量的自由行程的开关容腔3、开关触头4、开口5、边缘6、开关对接触头元件7、倒圆的角8、前侧9、壳体角部10、辅助固定器件11、隆起部12、支撑面13、辅助引导器件14、通道15和基底17。根据相应的要求,为了可以被构造为与盖子20的正锁元件23或者其自由端23a、胎圈部23b、倾斜的引入构件23c、端缘23d和肋轮廓部23e配合,正锁对接元件7可具有基底7a、侧壁7b、上部7c和下部7d,并且在本例中根据相应的要求构造为形成上和/或下自由空间18或19。
盖子20可具有根据相关要求构造的遮盖区域21或盖、外边缘22、任何数量的正锁元件23、引导元件24、附加的引导元件25、25’、框架26、通道27和上盖子侧28。根据相关要求,引导元件24、25、25’可形成第一引导面25a和第二引导面25。
开关触头子组件30可设置有任何数量的根据相关要求构造的开关触头载体31、轴32、开关触头臂33a、33b、开关对接触头34、触头桥载体35、弹性元件36、固定基底37、固定构件38和环形颈圈39。固持构件35a、35b可根据相关要求被构造为用于与引导面25a、25b配合。
驱动设备40可以设置有任何数量的根据相关要求构造的轭41、构件基底板43、自由构件端44、固定元件45和接合元件46。
附图标记列表
1 开关元件
2 壳体
3 开关容腔
4 开关触头
5 开口
6 边缘
7 正锁对接元件
7a 基底
7b 侧壁
7c 上部
7d 下部
8 倒圆的角
9 前侧
10 壳体角部
11 辅助固定器件
12 隆起部
13 支撑面
14 辅助引导器件
15 通道
16 壁
17 基底
18 上自由空间
19 下自由空间
20 盖子
21 盖/遮盖区域
22 外边缘
23 正锁元件
23a 正锁元件的自由端
23b 正锁元件的胎圈部
23c 正锁元件的倾斜的引入构件
23d 正锁元件的端缘
23e 正锁元件的窄的肋轮廓部
24 引导元件
25、25’ 附加的引导元件
25a 第一引导面
25b 第二引导面
26 框架
27 通道
28 上盖子侧
30 开关触头子组件
31 开关触头载体
32 轴
33a、33b 开关触头臂
34 开关对接触头
35 触头桥载体
35a 固持构件
35b 固持构件
36 弹性元件
37 固定基底
38 致动构件
39 环形颈圈
40 驱动设备
41 轭
42a 构件
42b 构件
43 基底板
44 自由构件端
45 固定元件
46 接合元件
A 轴向方向
R 径向方向
S 开关方向
FS 开关力
FR 径向力
FA 轴向力
L 纵向轴线
M 中心位置
O 打开状态
C 关闭状态
X 纵向方向
Y 横向方向
Z 竖直方向

Claims (9)

1.一种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所述电开关元件具有壳体(2),所述壳体形成用于接收电开关触头(4)的开关容腔(3)、以及通向所述开关容腔(3)的开口(5),所述开口能够通过盖子(20)而被封闭,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子(20)具有至少一个正锁元件(23)、并且所述壳体(2)具有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7),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开口(5)延伸、并且在所述开口(5)的平面中彼此接合;
其中所述正锁元件(23)被构造为密封唇部,所述密封唇部大致垂直地远离所述盖子(20)形成的遮盖区域(21)延伸;
且其中被构造为密封唇部的正锁元件(23)在自由端(23a)处设置有至少部分的外周胎圈部(23b),所述胎圈部(23b)通过窄的肋轮廓部(23e)而连接到所述盖子(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元件(23)和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7)相对于所述开口(5)的平面或者支撑面(13)大致垂直地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元件(23)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7)完全地围绕所述开口(5)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元件(23)形成为与所述盖子(20)的外边缘(22)至少部分地端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7)形成为围绕所述开口的边缘(6)延伸、并且与所述边缘隔开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窄的肋轮廓部(23e)的部分中,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元件(23)和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7)之间设置一径向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元件(24、25、25’),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相对于所述开口(5)的敞开的平面大致横向地突出超过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元件(23)和/或所述至少一个正锁对接元件(7)。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固定器件(11),所述辅助固定器件在由所述正锁元件(23)和所述正锁对接元件(7)环绕的区域的外侧处被布置在倒圆的角(8)的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开关元件(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元件(25b),所述引导元件被布置在所述盖子(20)上、并且与触头桥载体(30)的固持构件(35a、35b)接合。
CN201480029661.5A 2013-05-31 2014-05-27 开关触头容腔密封件 Active CN105378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10208.9A DE102013210208A1 (de) 2013-05-31 2013-05-31 Schaltkontaktkammerabdichtung
DE102013210208.9 2013-05-31
PCT/EP2014/060875 WO2014191373A1 (en) 2013-05-31 2014-05-27 Switch contact chamber sea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8878A CN105378878A (zh) 2016-03-02
CN105378878B true CN105378878B (zh) 2018-09-11

Family

ID=5084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9661.5A Active CN105378878B (zh) 2013-05-31 2014-05-27 开关触头容腔密封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911558B2 (zh)
EP (1) EP3005389B1 (zh)
JP (1) JP6419163B2 (zh)
KR (1) KR101829247B1 (zh)
CN (1) CN105378878B (zh)
DE (1) DE102013210208A1 (zh)
ES (1) ES2688463T3 (zh)
WO (1) WO20141913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09403A1 (de) * 2018-04-19 2019-10-24 Tdk Electronics Ag Schaltvorrichtu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70890B (de) * 1960-04-05 1964-05-27 Licentia Gmbh Schlagwetter- und explosionsgeschuetztes Gehaeuse
DE3734494A1 (de) * 1986-11-06 1988-05-19 Eaton Corp Explosionssichere prozesssteueranordnung
EP0920045A1 (fr) * 1997-09-09 1999-06-02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Contacteur de démarreur comportant une cloison d'étanchéité
CN1521782A (zh) * 2003-02-07 2004-08-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WO2012088177A2 (en) * 2010-12-22 2012-06-28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Self-aligning actuator for door-operated switch
CN202711993U (zh) * 2012-08-22 2013-01-30 温州奔一电气有限公司 开关外壳
CN102959663A (zh) * 2010-03-26 2013-03-06 Egs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电路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221378Y1 (zh) * 1966-02-24 1967-12-09
US3480893A (en) * 1968-07-01 1969-11-25 Automatic Elect Lab Toroidal reed switch
US4265365A (en) * 1978-04-28 1981-05-05 Slater Electric Inc. Moisture resistant electrical outlet box
DE7929700U1 (de) * 1979-10-19 1980-01-24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JPS59173245U (ja) * 1983-04-08 1984-1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S60814U (ja) * 1983-06-16 1985-01-07 株式会社 フジソク 超小型スイツチのア−ス構造
JPS61113350U (zh) * 1984-12-25 1986-07-17
DE4011875A1 (de) * 1990-04-12 1991-10-17 Marquardt Gmbh Elektrischer schalter
US5059931A (en) * 1990-08-27 1991-10-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over insert
JP2527635Y2 (ja) * 1991-09-18 1997-03-05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防滴形収納ケ―ス
US5361052A (en) * 1993-07-02 1994-11-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dustrial-rated circuit breaker having universal application
DE9420291U1 (de) * 1994-12-19 1995-10-19 Siemens AG, 80333 München Gehäuse aus zumindest zwei mittels einer Nut-Feder-Verbindung zusammensetzbaren Gehäuseteilen
JPH08204356A (ja) * 1995-01-27 1996-08-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機器筺体の防水構造
US5741149A (en) * 1995-05-17 1998-04-21 Hubbell Incorporated Shrouded locking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cking member
JP4466421B2 (ja) * 2005-03-18 2010-05-2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封止接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70890B (de) * 1960-04-05 1964-05-27 Licentia Gmbh Schlagwetter- und explosionsgeschuetztes Gehaeuse
DE3734494A1 (de) * 1986-11-06 1988-05-19 Eaton Corp Explosionssichere prozesssteueranordnung
EP0920045A1 (fr) * 1997-09-09 1999-06-02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Contacteur de démarreur comportant une cloison d'étanchéité
CN1521782A (zh) * 2003-02-07 2004-08-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102959663A (zh) * 2010-03-26 2013-03-06 Egs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密封电路断路器
WO2012088177A2 (en) * 2010-12-22 2012-06-28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Self-aligning actuator for door-operated switch
CN202711993U (zh) * 2012-08-22 2013-01-30 温州奔一电气有限公司 开关外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8878A (zh) 2016-03-02
ES2688463T3 (es) 2018-11-02
EP3005389B1 (en) 2018-06-27
US20160071673A1 (en) 2016-03-10
US9911558B2 (en) 2018-03-06
KR101829247B1 (ko) 2018-02-19
DE102013210208A1 (de) 2014-12-04
WO2014191373A1 (en) 2014-12-04
JP6419163B2 (ja) 2018-11-07
EP3005389A1 (en) 2016-04-13
KR20160013885A (ko) 2016-02-05
JP2016519416A (ja)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8259B (zh) 用于高压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的两件式接触元件
JP6928601B2 (ja)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KR101556484B1 (ko) 전력 단자 커넥터 및 시스템
EP2200130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plug-in connector
CN104124563A (zh) 连接器
CN204118373U (zh) 电连接器
CN108352630A (zh) 接线端子以及由接线端子和操作工具构成的套件
CN105378878B (zh) 开关触头容腔密封件
US9997857B2 (en) Plug bridg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lug
JP2016519028A (ja) 缶蓋の密閉構造
KR101794775B1 (ko) 반도체 패키지 테스트용 인서트 캐리어
EP2830167B1 (en) Connector fix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088990A (zh) 接触装置和接触系统
KR102444446B1 (ko) 인버터 일체형 bldc 모터
JP7020807B2 (ja)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プラグ
KR20190032154A (ko) 모듈용 커넥터
CN103700978A (zh) 防水连接器及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JP2014123446A (ja) コネクタ
KR100771296B1 (ko) 덮개
CN107005008A (zh) 用于插拔式连接器的壁导通部
KR20180009869A (ko) 차량 도어 커넥터의 와이어 커버 실링구조
CN108291645B (zh) 密封盖
JP6520425B2 (ja) 機器用弾性シールド部材
CN106664807B (zh) 电设备和具有电设备的连接组件
CN220306533U (zh) 接线座、接线端子装置和相应的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