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2785B -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2785B
CN105372785B CN201510501696.0A CN201510501696A CN105372785B CN 105372785 B CN105372785 B CN 105372785B CN 201510501696 A CN201510501696 A CN 201510501696A CN 105372785 B CN105372785 B CN 105372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upper elastic
disposed
housing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16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2785A (zh
Inventor
金中喆
韩珍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72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2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2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2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实施例包括:外壳,包括从其上表面突出的引导凸起以及形成为与所述引导凸起相邻的引导槽;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线筒,透镜安装在所述线筒上;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周面上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线筒移动;上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以及所述外壳耦接并且具有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的端部;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引导凸起的侧面与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的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之间;以及第二线圈,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外壳移动。

Description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8月14日提交到韩国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4-0105682的优先权,通过引用的方式将其全部并入本文中如同在本文中作出全面阐述。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对于目的是实现低功耗的超紧凑照相机模块,很难采用在常规照相机模块中常用的音圈电动机(VCM)技术,因此已经积极开展了关于该技术的研究。
一般来讲,照相机模块可以包括透镜、图像传感器模块和用于调节透镜与图像传感器模块之间的间隙的音圈电动机(VCM)。就这一点而言,为了校正使用者的手的抖动引起的图像失真或运动图像,开发了并入光学图象稳定器(OIS)的音圈电动机。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镜移动装置,所述透镜移动装置能够增加设置在上弹性构件与外壳之间的阻尼构件的可控接触面积,从而确保精确地自动聚焦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镜移动装置包括:外壳,包括从其上表面突出的引导凸起以及形成为与所述引导凸起相邻的引导槽;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线筒,透镜安装在所述线筒上;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周面上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线筒移动;上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以及所述外壳耦接并且具有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的端部;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引导凸起的侧面与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的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之间;以及第二线圈,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外壳移动。
所述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弯曲的阻尼触点,并且所述阻尼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阻尼触点与所述引导凸起的侧面之间。
所述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可以与所述引导槽的底部间隔开。
所述引导凸起可以具有位置比所述外壳的上表面高的上表面。
所述引导槽可以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凹陷并且向内开口到所述外壳中且从所述外壳外向外开口。
所述上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分开的第一至第n上弹性构件(其中n是满足N>1的自然数),其中所述外壳可以包括n个引导凸起(其中n是满足N>1的自然数)、形成在所述n个引导凸起的第一侧的第一引导槽以及形成在所述n个引导凸起的第二侧的第二引导槽,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至第n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槽中对应的一个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引导凸起可以从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上的凹槽的底部突出,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槽可以形成在所述引导凸起的第一侧,并且第二引导槽可以形成在所述引导凸起的第二侧。
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槽可以关于所述引导凸起对称并且可以与所述引导凸起的侧面相连接。
所述上弹性构件可以包括与所述线筒耦接的内框架、与所述外壳耦接的外框架以及使所述内框架连接到所述外框架的连接部分,并且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的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是所述内框架的一端。
所述外壳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形成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第一侧的第一引导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第二侧的第二引导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第一侧的第三引导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第二侧的第四引导槽,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每一个的第一端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槽中对应的一个中,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每一个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和第四引导槽中对应的一个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与所述线筒耦接的内框架、与所述外壳耦接的外框架以及使所述内框架连接到所述外框架的连接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内框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的第一和第二阻尼触点,并且第二上弹性构件的内框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的第三和第四阻尼触点,并且其中所述阻尼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至第四阻尼触点之间的阻尼构件。
所述透镜移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侧面上以支撑所述外壳的多个弹性支撑构件。
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彼此分隔开并且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同一侧面上,并且电源可以通过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构件之一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供应到所述第一线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外壳,包括从其上表面突出并且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线筒,透镜安装在所述线筒上;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周面上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线筒移动;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以及所述外壳耦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彼此分隔开;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每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以及第二线圈,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外壳移动。
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从其第一侧面突出的第一台阶部分以及从其第二侧面突出的第二台阶部分,并且其中所述阻尼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的第一和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以是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中每一个的相反的侧面。
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每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包括向上弯曲的阻尼触点,并且所述阻尼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阻尼触点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的侧面之间。
所述外壳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中每一个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引导槽,并且所述阻尼触点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对应的一个上。
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每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设置有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台阶部分装配在所述第一凹口中,并且所述第二台阶部分装配在所述第二凹口中。
所述第一台阶部分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连接的第一台阶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台阶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连接的第二台阶表面,其中所述阻尼构件可以接触所述第一和第二台阶表面。
所述阻尼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一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阻尼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第四阻尼构件。
所述阻尼构件可以接触所述第一和第二台阶表面。
所述透镜移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面上以支撑所述外壳的多个弹性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导电地连接到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构件中对应的一个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照相机模块包括图像传感器、上面装有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印刷电路板以及透镜移动装置。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布置方式和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去除图1和图2所示覆盖构件之后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线筒、第一线圈、第一磁体、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磁体的组装构造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线筒、第一磁体、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磁体和磁场补偿金属构件的组装构造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外壳和第一位置传感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外壳的后透视图;
图8是示出了线筒、第一磁体、外壳、下弹性构件和弹性支撑构件的组装结构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上弹性构件的透视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下弹性构件的透视图;
图11是沿图3直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2是第二线圈、电路板和基部的部分组装透视图;
图13是第二线圈、电路板和基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弹性支撑构件的前视图;
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电路板的透视图;
图16是图3所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下弹性构件、第一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和电路板的透视图;
图17是沿图3直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8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外壳的透视图;
图20是第一上弹性构件和第二上弹性构件的透视图;
图21是图19的虚线圆中的引导凸起的放大图;
图22是图19的虚线圆中的引导凸起以及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的放大图;并且
图23是示出了图19所示的阻尼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将从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明白实施例。在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应当理解,当层(薄膜)、区域、图案或结构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可以直接在该元件上/下,或者两者之间还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这里,应当基于附图定义有关在元件“上”或“下”的表述。
应当理解,为了方便和清楚地说明,附图中所示的元件可能被放大或省略。此外,应当理解,附图所示的元件未按照比例绘制,并且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透镜移动装置。尽管参照迪卡尔坐标系(x,y,z)作为参考来描述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但是可以参照其他坐标系来描述透镜移动装置,并且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各个附图中,x轴和y轴表示与作为光轴的z轴垂直的平面。作为光的方向的z轴方向可以称为“第一方向”,x轴方向可以称为“第二方向”,并且y轴方向可以称为“第三方向”。
应用于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移动设备的紧凑照相机模块的光学图象稳定装置指的是被构造成防止在静态图像拍摄时捕捉的图像轮廓由于用户的手抖动引起振动而没有清晰成像的设备。
此外,自动聚焦装置被配置成在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自动聚焦主观图像。可以以多种方式配置光学图象稳定装置和自动聚焦装置。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通过在第一方向或在由与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限定的平面上移动由多个透镜组成的光学模块这样一种方式执行光学图象稳定和/或自动聚焦操作。
图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1和图2,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包括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第二透镜移动单元200和覆盖构件300。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用作上述自动聚焦装置,并且第二透镜移动单元200可以用作上述光学图象稳定装置。
覆盖构件300可以被构造成具有近似于盒形的形状并且包围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和第二透镜移动单元200。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去除图1和图2所示覆盖构件300后的透视图。图11是沿图3直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17是沿图3直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为了方便说明,图11中省略了外壳140的图示。
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包括线筒110、第一线圈120、第一磁体130、外壳140、上弹性构件150、下弹性构件160和阻尼构件DA。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二磁体180。此外,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磁场补偿金属构件182。
尽管弹性支撑构件220在图2中图示为包括在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中,但是从功能的视角看,弹性支撑构件220也可以包括在第二透镜移动单元200中。在说明第二透镜移动单元200的同时将详细描述弹性支撑构件220。
图4是示出了线筒110、第一线圈120、第一磁体13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二磁体180的组装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线筒110、第一磁体13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第二磁体180和磁场补偿金属构件182的组装结构的平面图。
参见上述附图,线筒110可以安装在外壳140中,使得线筒在与作为光轴方向的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并且可以被构造成具有用于容纳透镜或透镜镜筒的空心结构。线筒110的空心可以根据透镜或透镜镜筒的形状来确定。例如,线筒110的空心可以具有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形状。
如图4所示,第一线圈120安装在线筒110的外周面上,以便允许第一线圈120和第一磁体130彼此电磁地相互作用。为此,第一磁体130可以设置在线筒110周围,以便面对第一线圈120。
当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执行向上和/或向下运动来实施自动聚焦功能时,线筒110可以由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柔性地支撑。
尽管附图并未示出,线筒110可以在其内表面上包括透镜镜筒(未示出),至少一个透镜可以安装在透镜镜筒中。透镜镜筒可以以多种方式安装在线筒110中。
例如,透镜镜筒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耦接到线筒110上:在线筒110的内表面上形成内螺纹部分,在透镜镜筒的外表面上形成与所述内螺纹部分对应的外螺纹部分,并且使内螺纹部分和外螺纹部分彼此啮合。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替代地,透镜镜筒可以通过螺纹啮合以外的方式直接固定在线筒110上,或者一个或多个透镜可以与没有透镜镜筒的线筒110一体形成。与透镜镜筒耦接的透镜可以由单个透镜组成,或者可以由构成光学系统的两个或更多个透镜组成。
线筒110可以包括第一挡块111和绕组凸起112。
当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实现自动聚焦功能时,第一挡块111可以防止线筒110的主体与图1所示的覆盖构件300的内表面直接碰撞,即使线筒110移动超出规定的范围。
如图4所示,第一挡块111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侧面上,并且可以从线筒11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第一高度h1。
挡块11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四个,并且多个第一挡块111可以设置成彼此间隔开。例如,尽管每个挡块111可以具有多边形柱形形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此外,多个第一挡块111可以设置为关于线筒110的中心对称,如附图所示,或者它们也可以设置为不对称的以免干扰其他组件。
第一挡块111可以被构造成从线筒11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以及从线筒110的侧面径向地突出。例如,第一挡块111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上表面与线筒110的侧面相交的拐角处。
如随后参照图6所述,第一挡块111可以装配在设置在外壳140中的第一安装凹口146-1中。因此,即使在围绕光轴的旋转方向上向线筒110施加力,也能够通过装配在第一安装凹口146-1中的第一挡块111防止线筒110旋转。
绕组凸起112可以从线筒110的上表面和外周面突出,并且第一线圈120可以卷绕在绕组凸起上,以下将进行描述。尽管图4示出了两个绕组凸起,实施例不限于此。两个绕组凸起中的每一个可以绕有起始线和终止线之一,起始线和终止线是第一线圈120的两端。
绕组凸起112可以从线筒110的侧面突出,并且可以装配在设置在外壳140中的第二安装凹口146-2中,或者可以由第二安装凹口146-2支撑。
当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实现自动聚焦功能时,绕组凸起112和第二安装凹口146-2可以防止线筒110的底面与基部210的上表面以及电路板250直接碰撞,即使线筒110由于施加的外部冲击而移动超出规定的范围。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外壳140和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外壳140的后透视图。
参见图6和图7,当第一挡块111与第一安装凹口146-1的第一底面146a-1接触的位置被设置成线筒110的起始位置时,可以按照常规音圈电动机(VCM)的单向控制来控制自动聚焦功能。可替代地,当绕组凸起112与第二安装凹口146-2的第二底面146a-2接触的位置的预定距离被设置成线筒110的起始位置时,可以按照常规音圈电动机的单向控制来控制自动聚焦功能。换句话讲,自动聚焦功能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实施:当电流供应到第一线圈120时,线筒110向上移动,当电流停止供应到第一线圈120时,线筒向下移动。
然而,当第一挡块111与第一安装凹口146-1的第一底面146a-1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被设置成线筒110的起始位置时,可以根据电流的方向来控制自动聚焦功能,正如音圈电动机的双向控制。可替代地,当绕组凸起112与第二安装凹口146-2的第二底面146a-2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被设置成线筒110的起始位置时,可以控制自动聚焦功能,正如常规音圈电动机的双向控制。换句话讲,自动聚焦功能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实施: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向上或向下移动。例如,线筒110可以当在前进方向上施加电流时向上移动,并且可以当在相反方向上施加电流时向下移动。
与第一挡块111对应的外壳140的第一安装凹口146-1可以是凹陷的。就这一点而言,在图4所示的第一挡块111的第一宽度w1与图6所示的第二安装凹口146-1的第二宽度w2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公差。
因此,能够限制第一挡块在第一安装凹口146-1中的旋转。换句话讲,即使线筒110受到在围绕光轴的旋转方向上而不是在光轴的方向上施加的力,第一挡块111和第一安装凹口146-1可以防止线筒110旋转。第一挡块111的功能也可以通过绕组凸起112来实施。
图8是示出了线筒110、第一磁体130、外壳140、下弹性构件160和弹性支撑构件220的组装结构的透视图。
线筒110可以在其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上支撑凸起113,如图3和图4所示,并且可以在其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下支撑凸起114,如图8所示。
多个上支撑凸起113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半球形形状,如附图所示,或者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圆柱形或多边形柱形形状。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上弹性构件150的透视图。
参见图9,根据实施例的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可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可以彼此绝缘。
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与线筒110耦接的内框架151、与外壳140耦接的外框架152以及使内框架151和外框架152连接的框架连接器153。
框架连接器153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以限定预定的图案。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的向上和/或向下运动可以由框架连接器153的位置变化和精细变形来灵活支持。
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分成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以便使不同极性的电源能应用到上弹性构件。
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构件触点150a-1,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可以包括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b-1。
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a-1和150b-1可以从外框架152突出。如图9所示,尽管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a-1和150b-1可以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突出,但是突出方向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a-1和150b-1可以从下弹性构件160朝着上弹性构件150的方向向上突出。
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一端的第一阻尼触点150-1以及形成在其另一端的第二阻尼触点150-2。
第一阻尼触点150-1可以形成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151的一端,并且第二阻尼触点150-2可以形成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151的另一端。
第一阻尼触点150-1和第二阻尼触点150-2可以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151的上表面突出。具体地讲,第一阻尼触点150-1和第二阻尼触点150-2可以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15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例如,从下弹性构件160朝着上弹性构件150的方向。
具体地讲,第一阻尼触点150-1可以通过使第一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151的一端向上弯曲来形成,并且第二阻尼触点150-2可以通过使第一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151的另一端向上弯曲来形成。尽管第一阻尼触点150-1和第二阻尼触点150-2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弯曲,例如呈直角向上弯曲,但是弯曲角度不限于直角。
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一端的第三阻尼触点150-3以及形成在其另一端的第四阻尼触点150-4。
第三阻尼触点150-3可以形成在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内框架151的一端,并且第四阻尼触点150-4可以形成在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内框架151的另一端。
第三阻尼触点150-3和第四阻尼触点150-4可以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内框架151的上表面在第一方向上突出。具体地讲,第三阻尼触点150-3和第四阻尼触点150-4可以从第二上弹性150b构件的内框架15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例如,在从下弹性构件160朝着上弹性构件150的方向上。
具体地讲,第三阻尼触点150-3可以通过使第二弹性构件150b的内框架151的一端向上弯曲来形成,并且第四阻尼触点150-4可以通过使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内框架151的另一端向上弯曲来形成。尽管第三阻尼触点150-3和第四阻尼触点150-4可以呈直角向上弯曲,但是弯曲角度不限于直角。
再次参见图3和图4,线筒110的上支撑凸起113可以使图9所示的上弹性构件150的内框架151耦接并固定于线筒110。根据实施例,第一通孔151a形成在与线筒110的上支撑凸起113对应的内框架151的区域中。
线筒110的上支撑凸起113和上弹性构件150中的第一通孔151a可以通过热熔接彼此粘结,或者可以使用例如环氧树脂的粘合剂彼此粘结。
上支撑凸起113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地调节使得上支撑凸起113不干扰周边的元件。此外,上支撑凸起113可以相对于线筒110的中心以规则间距对称地设置,或者可以相对于延伸穿过线筒110中心的假想线以不规则的间距对称地设置。
图9所示的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分成如上所述的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这两个上弹性构件彼此绝缘以便充当用于在第一线圈120施加电流的端子。为了固定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可以设置足够数量的上支撑凸起113。因此,能够防止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与线筒110彼此不完全地耦接。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下弹性构件160的透视图。
参见图10,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包括第一下弹性构件160a和第二下弹性构件160b。第一下弹性构件160a和第二下弹性构件160b可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可以彼此绝缘。
第一下弹性构件160a和第二下弹性构件160b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与线筒110耦接的内框架161、与外壳140耦接的外框架162以及使内框架161和外框架162连接的框架连接器163。
框架连接器163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以形成具有预定的形状的图案。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的向上和/或向下运动可以由框架连接器163的位置变化和精细变形来灵活支持。
第一下弹性构件160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传感器触点160a-1和160a-2。第二下弹性构件160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传感器触点160b-1和160b-2。
尽管图10示出了两个第一传感器触点160a-1和160a-2以及两个第二传感器触点160b-1和160b-2,但是传感器触点的数量不限于此。
第一传感器触点160a-1和160a-2以及第二传感器触点160b-1和160b-2可以从外框架162突出。尽管第一传感器触点160a-1和160a-2以及第二传感器触点160b-1和160b-2在图10中被图示为在第一方向上突出。但是实施例不限于图10所示的形状。
由于下弹性构件160分成如上所述的两个下弹性构件160a和160b,所以设置了与上支撑凸起113的数量类似的足够数量的下支撑凸起114。因此,能够防止下弹性构件160的抬升现象,否则当下弹性构件160分开时会发生这种现象。
如果下弹性构件160一体形成而不是分开的时,就不需要提供等同于大量上支撑凸起113的数量的下支撑凸起114。原因是甚至通过提供少量下支撑凸起114也可以使下弹性构件160与线筒110可靠地耦接。
然而,当下弹性构件160分成彼此不导电地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弹性构件160a和160b时,正如在所述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足够数量的下支撑凸起114以便保持分开的第一和第二下弹性构件160a和160b。因此,能够防止第一下弹性构件160a和第二下弹性构件160b与线筒110彼此不完全地耦接。
尽管线筒110的下支撑凸起114可以具有与上支撑凸起113的形状类似的半球形形状,但是它们可替代地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和多边形柱形形状。然而,实施例不限于图5所示的下支撑凸起114的形状。线筒110的下支撑凸起114可以使下弹性构件160的内框架161耦接或固定在线筒110上。
代替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彼此绝缘且分开的第一和第二下弹性构件160a和160b可以用作在第一线圈120上施加电流的端子。
在说明弹性支撑构件220的同时将详细描述下弹性构件160按照如上所述方式分开的原因。
第二通孔161a可以形成在与线筒110的下支撑凸起114对应的第一和第二下弹性构件160a和160b的内框架161的区域中。线筒110的下支撑凸起114和第二通孔161a可以通过热熔接彼此粘结,或者可以通过例如环氧树脂的粘合剂彼此粘结。
下支撑凸起114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地调节使得下支撑凸起114不干扰周边的元件。具体地讲,下支撑凸起114可以相对于线筒110的中心以规则间距对称地设置。
尽管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实施为片簧,但是实施例不限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材料类型。
参见图4和图5,线筒110的绕组凸起112可以从线筒110的上表面和外周面突出。线筒110的两个绕组凸起112中的每一个可以绕有起始线和终止线之一,起始线和终止线时第一线圈120的两端。第一线圈120的端部可以通过例如焊料的导电连接构件在靠近绕组凸起112的线筒110的上表面上与上弹性构件150的上表面导电地连接。
线筒110的两个绕组凸起112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侧面上以便彼此靠近,如图4所示,或者可以分别设置在线筒110的侧面上关于线筒110的中心彼此相对的位置处,与图4所示的构造不同。
绕组凸起112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其端部设置有挡块凸起112a-1以便防止卷绕的第一线圈120从绕组凸起分离,或者引导第一线圈120的位置。例如,挡块凸起112a-1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从线筒110的外周面突出的绕组凸起112的宽度向外连续增大。阻挡凸起112a-1的端部可以设置有台阶部分。
线筒110、外壳140以及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通过使用热熔接和/或粘合剂等粘结工序组装起来。在这一点,根据组装顺序,粘结工序可以在热熔接之后通过粘合剂粘结来完成。
例如,当线筒110首先与下弹性构件160的内框架161组装起来然后外壳140其次与下弹性构件160的外框架162组装起来时,线筒110的下支撑凸起114和第二通孔161a可以通过热熔接彼此粘结,并且外壳140的下框架支撑凸起145和第三通孔162a可以通过热熔接彼此粘结起来。随后,当线筒110第三地与上弹性构件150的内框架151组装起来时,线筒的上支撑凸起113和第一通孔151a可以通过热熔接彼此粘结。当外壳140最后固定在上弹性构件150的外框架152上时,外壳140的上框架支撑凸起144和第四通孔152a可以通过涂覆例如环氧树脂的粘合剂彼此粘结起来。然而,可以改变此组装顺序。换句话讲,第一至第三组装工序可以通过热熔接执行,并且最后固化工序可以通过粘结执行。由于热熔接工序会引起变形,例如,扭曲,所以最终固定工序的粘结可以弥补变形。
第一线圈120可以通过工人或机器卷绕在线筒110的外周面上,然后线圈120的起始线和终止线可以卷绕在对应的绕组凸起112上并且固定在上面。在这一点,卷绕在绕组凸起112上的第一线圈120的端部的位置可以根据工人而有所不同。
尽管第一线圈120可以被配置成装配在线筒110的外周面上的环形或多边形空心框架形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线圈120可以直接卷绕在线筒110的外周面上。在任何情况下,第一线圈120的起始线和终止线可以卷绕在绕组凸起112上并且固定在上面,并且其他组件可以相同。
第一线圈120可以被配置成具有大致八边形形状,如图2所示。第一线圈120可以具有与线筒110的外周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线筒110也可以具有八边形形状。第一线圈120的至少四个外表面可以是平坦的,并且连接这至少四个表面的拐角部分也可以是平坦的。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拐角部分可以是圆的。
第一线圈120的线性的或平坦的部分可以被构造成与第一磁体130对应。对应于或面对第一线圈120的第一磁体130的一个表面可以具有与第一线圈120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曲率半径。换句话讲,当第一线圈120被配置成是线性的或平坦的时候,对应的第一磁体130可以具有线性的或平坦的表面。当第一线圈120被配置成圆的或弯曲的时候,对应的第一磁体130可以具有圆的或弯曲的表面。同时,尽管第一线圈120被配置成圆的或弯曲的,但是对应的第一磁体130可以具有线性的或平坦的表面,并且反之亦然。
第一线圈120通过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线筒110用于实现自动聚焦功能。当电流被供应到第一线圈120时,第一线圈120可以通过与第一磁体130相互作用来建立电磁力,并且建立的电磁力可以移动线筒110。
第一线圈120可以被配置成与第一磁体130对应。当第一磁体130由单体构成并且面对第一线圈120的第一磁体的整个表面具有相同的极性时,第一线圈120与第一磁体130对应的表面也可以被配置成具有相同的极性,也就是说,允许电流在相同的方向流动。
当第一磁体130通过与光轴垂直的平面分成两段或四段使得面对第一线圈120的第一磁体的表面因此分成两截或四截时,第一线圈120也可以分成与第一磁体分段的数量对应的数量。
第一磁体130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线圈120对应的位置。
尽管第一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如图8所示的外壳140的拐角部分,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尽管第一磁体130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与拐角部分的形状对应的大致梯形形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面对第一线圈120的第一磁体130的表面可以具有与第一线圈120的对应表面相同的曲率半径。
第一磁体130可以由单体构成。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30可以设置成使得面对第一线圈120的第一磁体130的第一表面可以设置为N极134,并且面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可以设置为S极132。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颠倒的构造也是可行的。
第一磁体13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磁体。在此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四个磁体。在这一点,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一磁体130可以被配置成具大致梯形形状,如图5所示,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三角形形状。
尽管面对第一线圈120的第一磁体130的第一表面可以被构造成线性的或平坦的,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与第一磁体130对应的第一线圈120的表面被构造成圆的或弯曲的时候,与第一线圈120的表面对应的第一磁体130的第一表面也可以被配置成具有与第一线圈120的表面对应的半径或曲率的圆的或弯曲的表面。因此,能够维持第一磁体130与第一线圈120之间等距。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四个拐角部分的每个拐角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30和第一线圈120中只有一个可以被配置成具有平坦表面,并且另一个可以被配置成具有弯曲表面。此外,第一线圈120和第一磁体13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可以被配置成弯曲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线圈120和第一磁体130的两个相对表面可以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
如图5所示,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当第一磁体130具有梯形形状时,在四个第一磁体130之中,一对第一磁体130可以设置成在第二方向上彼此平行,并且另一对第一磁体130可以被设置成在第三方向上彼此平行。由于这种布置,所以能够为了光学图象稳定化来控制外壳140的运动,随后将进行描述。
外壳140可以支撑第一磁体130,并且可以在其空心空间中容纳线筒110,以便允许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移动。外壳140可以被构造成具有空心柱形。具体地讲,外壳140可以具有多边形(例如,矩形或八边形)空心空间或圆柱形空心空间。
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外壳140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多边形形状。根据此实施例,外壳140可以具有如图6和图7所示的八边形形状。
外壳140可以具有多个侧面。例如,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当外壳140被构造成具有八边形形状时,外壳140可以具有八个侧面。外壳140的八个侧面可以分为第一表面141和第二表面142。
外壳140的第一表面141可以具有上面装有第一磁体130的表面,并且外壳140的第二表面142可以具有上面装有弹性支撑构件220的表面。外壳140的第二表面142可以与第一表面141彼此连接,并且可以是凹陷预定深度的平坦表面。
外壳140的第一表面141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拐角部分。根据此实施例,每个第一表面141可以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磁体130的表面积的表面积。
参见图7,第一磁体130可以固定在磁体安装凹口141a上,磁体安装凹口形成在外壳140的第一表面141上。
磁体安装凹口141a可以被配置成具有大小与第一磁体130对应的凹陷凹口,以及至少三个表面,例如,第一磁体130的两个侧面和上表面,可以面对凹口的内表面。
面对第二线圈230(随后描述)的磁体安装凹口141a的底面可以设置有开口,使得第一磁体130的底面直接面对第二线圈230。
第一磁体130可以通过粘合剂等固定在外壳140的磁体安装凹口141a上。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例如双面胶的粘合剂构件。外壳140的磁体安装凹口141a可以实施为代替图7所示的凹陷凹口的磁体安装孔,磁体130的一部分通过该磁体安装孔装配或暴露。
外壳140的第二表面142可以设置成与覆盖构件300的侧面平行。此外,外壳140的第二表面142可以被配置成具有比外壳140的第一表面141大的表面积。
如图6和图7所示,外壳140的第二表面142可以设置有具有预定深度的安装凹口142a。在说明弹性支撑构件220的同时将详细描述外壳140的安装凹口142a。
外壳140可以包括从其上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第二挡块143,以便防止与覆盖构件300碰撞。具体地讲,外壳140的第二挡块143可以防止外壳140的上表面在产生外部冲击时与覆盖构件300的内表面直接碰撞。
例如,外壳140的第二挡块143可以包括设置成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二挡块。多个第二挡块143的至少一对第二挡块143可以设置成彼此相对。
外壳14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四个第二挡块143。第二挡块143可以布置成与线筒110的第一挡块111一致。
外壳140的第二挡块143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凹口146-1,线筒110的第一挡块111装配或安装在第一安装凹口中。第一安装凹口146-1的形状可以与线筒110的第一挡块111的形状一致。
外壳140的第二挡块143用于引导上弹性构件150的安装位置。
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包括多个分开的上弹性构件,例如,150a和150b。
参见图3、图9和图17,外壳140可以包括引导凸起148,即,148a和148b,引导凸起从外壳140的上表面突出使得它们设置在分开的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之间。
引导凸起148可以设置成与分开的上弹性构件150的数量对应的数量。例如,当上弹性构件150如图9所示分成两个上弹性构件时,外壳14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引导凸起148a和148b。尽管两个引导凸起148a和148b可以设置成彼此相对,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上弹性构件150分开的结构,两个引导凸起148a和148b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一端之间以及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另一端之间。
外壳140可以包括n个引导凸起(其中n是满足N>1的自然数)、形成在n个引导凸起的第一侧的第一引导槽以及形成在n个引导凸起的第二侧的第二引导槽。
多个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和另一端可以设置在形成在n个引导凸起中每一个的两侧的第一和第二引导槽中。
例如,外壳140可以包括从其上表面突出的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148a和148b、形成在其上表面的位于第一引导凸起148a一侧的第一引导槽149a、形成在其上表面的位于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另一侧的第二引导槽149b、形成在其上表面的位于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一侧的第三引导槽149c以及形成在其上表面的位于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另一侧的第四引导槽149d。
阻尼构件DA可以设置在分开的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与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148之间,以便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吸收或减弱线筒110的振动。具体地讲,当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时,阻尼构件DA可以防止线筒110摆动。阻尼构件DA可以由能吸收振动的材料,例如,硅树脂制成。
第一引导凸起148a可以设置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一端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一端之间,这两个上弹性构件设置在外壳140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二引导凸起148b可以设置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另一端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另一端之间。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148a和148b用于使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彼此分开从而两者之间电性绝缘。
第一引导凸起148a可以设置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阻尼触点150-1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三阻尼触点150-3之间,这两个上弹性构件位于外壳140的上表面上。
第二引导凸起148b可以设置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二阻尼触点150-2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四阻尼触点150-4之间,这两个上弹性构件位于外壳140的上表面上。
换句话讲,第一引导凸起148a可以设置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151的一端150-1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内框架151的一端150-3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引导凸起148a可以设置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阻尼触点150-1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三阻尼触点150-3之间。
此外,第二引导凸起148b可以设置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151的另一端150-2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内框架151的另一端150-4之间。也就是说,第二引导凸起148b可以设置在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二阻尼触点150-2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四阻尼触点150-4之间。
第一至第四引导槽149a至149d可以被构造成从外壳140的上表面凹陷并且向内开口到外壳140中。此外,第一至第四引导槽149a和149d可以被构造成从外壳140向外开口。
第一和第二引导槽149a和149b可以设置为关于第一引导凸起148a对称,并且第三和第四引导槽149c和149d可以设置为关于第二引导凸起148b对称。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和第二引导槽149a和149b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深度、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
第一和第二引导槽149a和149b可以与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侧面相连接,并且第三和第四引导槽149c和149d可以与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侧面连接。
具体地讲,第一引导槽149a可以与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侧面相连接,并且第二引导槽149b可以与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二侧面连接。在这一点,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以彼此相对。
此外,第三引导槽149c可以与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一侧面连相接,并且第四引导槽149d可以与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二侧面相连接。在这一点,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以彼此相对。
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下表面可以与第一和第二引导槽149a和149b的底面平齐,并且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下表面可以与第三和第四引导槽149c和149d的底面平齐。
例如,凹槽可以形成在外壳140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一引导凸起148a可以从凹槽的底面中心突出。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引导凸起148a,第一引导槽149a可以形成在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一侧,并且第二引导槽149b可以形成在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另一侧。第三和第四引导槽149c和149d也可以按照如上所述的相同方式构造。
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148a和148b的上表面可以设置为超过外壳140的上表面,使得外壳140的上表面与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148a和148b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H1满足H1>0(见图17)。确定高度H1旨在可靠地引导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一端150-1和150-3及另一端150-2和150-4。
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一端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槽149a中,并且可以与第一引导槽149a的底面间隔开。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引导槽149a的底面接触。
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一端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槽149b中,并且可以与第二引导槽149b的底面间隔开。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引导槽149b的底面接触。
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在第三引导槽149c中,并且可以与第三引导槽149c的底面间隔开。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三引导槽149c的底面接触。
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另一端可以设置在第四引导槽149d中,并且可以与第四引导槽149d的底面间隔开。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另一端可以与第四引导槽149d的底面接触。
换句话讲,第一至第四阻尼触点150-1至150-4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第一至第四引导槽149a至149d中对应的一个中,并且可以与对应的引导槽的底面间隔开。
第一引导槽149a的宽度WG1可以大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一端或另一端的宽度WB1,并且第二引导槽149b的宽度WG2可以宽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一端或另一端的宽度WB2。尽管第一引导槽149a和第二引导槽149b的宽度可以相同,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三和第四引导槽149c和149d的宽度可以与第一和第二引导槽149a和149b的宽度相同。
阻尼构件DA(DA1至DA4)可以设置在引导凸起148的侧面148-1和148-2与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的一端或另一端之间。此外,阻尼构件DA(DA1至DA4)可以接触引导凸起148的侧面148-1和148-2以及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的一端或另一端。
阻尼构件DA(DA1至DA4)可以设置在侧面148-1和148-2与第一至第四阻尼触点150-1至150-4之间。此外,阻尼构件DA(DA1至DA4)可以接触侧面148-1和148-2以及第一至第四阻尼触点150-1至150-4。
第一阻尼构件DA1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侧面148a-1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阻尼触点150-1之间,并且第二阻尼构件DA2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二侧面148a-2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三阻尼触点150-3之间。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侧面148a-1可以是与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二侧面148a-2相对的侧面。
第三阻尼构件DA3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一侧面148b-1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二阻尼触点150-2之间,并且第四阻尼构件DA4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二侧面148b-2与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四阻尼触点150-4之间。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一侧面148b-1可以是与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二侧面148b-2相对的侧面。
由于阻尼构件DA设置在与线筒110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引导凸起148的侧面148-1和148-2与阻尼触点150-1和150-4之间,所以能够容易地控制吸收并减弱在线筒110的移动方向上的振动。
由于通过使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一端和另一端弯曲而形成阻尼触点150-1至150-4,实施例可以增大设置在阻尼触点150-1至150-4与引导凸起148的侧面148a-1、148a-2、148b-1和148b-2之间的阻尼构件DA的接触面积。
由于阻尼触点150-1至150-4与阻尼构件DA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所以能够增大设置在上弹性构件150与外壳140之间的阻尼构件DA的可控接触面积,因此确保精确的自动聚焦操作。
如果阻尼构件应用在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一端与外壳140的上表面之间以便吸收或减弱在与线筒110的光轴平行的方向上的振动,那么可能难以控制吸收或减弱在线筒110的移动方向上的振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阻尼构件接触与线筒110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外壳的上表面,所以阻尼构件无法确保充足的面积来容易地控制吸收线筒110的振动。因此,线筒110的滞后特性会恶化,并且可能无法执行精确地自动聚焦。
此外,如果阻尼构件应用在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一端与外壳140的上表面之间,那么可能不容易应用阻尼材料,并且可能难以使用紫外线固化阻尼材料。
一般来讲,可以在组装好除覆盖构件300之外的所有组件然后用治具等夹持所有组件之后执行应用阻尼材料的操作。为了在外壳140的上表面上应用阻尼材料,治具必须释放组装好的组件。此时,组装好的组件可能断开。这是因为不容易在外壳140的上表面上应用阻尼材料,因为治具位于组装好的组件上方。
此外,难以固化阻尼材料,因为治具中断了应用在阻尼材料上的紫外线辐射。
根据实施例,由于阻尼构件DA应用在向上弯曲的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一端150-1和150-3与引导凸起148之间,所以即使治具夹持组装好的组件,也能够应用阻尼材料并且容易地辐射紫外线到阻尼构件DA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阻尼构件也可以额外地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一端和另一端与第一至第四引导槽149a至149d的底面之间。
外壳140可以在其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上框架支撑凸起144。上框架支撑凸起144可以设置比上支撑凸起113多的数量。这是因为外框架152的长度大于内框架151的长度。
上弹性构件150的外框架152可以在与上框架支撑凸起14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上框架支撑凸起144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第四通孔152a。上框架支撑凸起144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或热熔接固定在第四通孔152a上。
如图7所示,外壳140可以在其下表面设置有与下弹性构件160的外框架162耦接的多个下框架支撑凸起145。下框架支撑凸起145可以设置比下支撑凸起114多的数量。这是因为下弹性构件160的外框架162的长度大于内框架161的长度。
如图10所示,下弹性构件160的外框架162,可以在与下框架支撑凸起14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外壳140的下框架支撑凸起145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第三通孔162a。第三通孔162a和下框架支撑凸起145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或热熔接彼此固定。
尽管附图并未示出,但是外壳140可以在其下表面进一步设置有第四挡块。第四挡块可以从外壳140的下表面突出。第四挡块可以用于防止外壳140的下表面与基部210和/或电路板250碰撞,随后将进行描述。
此外,当线筒110处于初始位置并且正常工作时,第四挡块可以维持与基部210和/或电路板250间隔预定距离的状态。因此,外壳140从下方与基部210间隔开,并且从上方与覆盖构件300间隔开,并且因此,外壳140可以由弹性支撑构件220支撑而不受上方和下方的干扰。因此,外壳140可以在与光轴垂直的平面上在第二和第三方向移动。随后将描述这种移动操作。
根据实施例的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执行以下操作:检测线筒110在作为光轴的方向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并且将检测的位置通过电路板250反馈到外侧以便精确地控制线筒110的运动。为此,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二磁体180。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由外壳140支撑。为此,外壳140可以在其侧面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172。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设置在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172中以检测线筒11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包括用于接收驱动电源并且发送从检测的结果获得的输出到外侧的多个引脚。
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172可以在其一个表面上设置有斜面(未示出)。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注射用于组装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环氧树脂。尽管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通过环氧树脂等固定在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172中,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172可以不设置有附加的环氧树脂等。
参见图5和图6,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172和第二磁体180可以位于同一条线上。因此,第二磁体180的中心和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中心可以布置在与光轴垂直的水平面上。
例如,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装配在外壳140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172中并且由此被支撑,如图6所示,或者可以通过使用例如环氧树脂或双面胶构件的粘合剂构件附接在外壳140上并且由此被支撑,与前一种情形不同。
尽管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是霍尔传感器,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使用任何传感器,只要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磁力的变化。
参见图4和图5,第二磁体180可以附接在线筒110的外周面上,使得第二磁体面对第一位置传感器170。根据实施例,第二磁体180可以设置在多个第一磁体130之间,这些第一磁体沿着线筒110的外周面彼此间隔开。例如,第二磁体180可以设置在两个相邻第一磁体130之间限定的空间中。具体地讲,第二磁体180的中心可以位于两个相邻第一磁体130之间的空间的中心。
这种布置的目的是使第一磁体130与第二磁体180之间的干扰最小化。尽管第二磁体180可以设置在第一线圈120上方的线筒110的外周面上,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第二磁体180与第一线圈120之间的干扰而错误地自动聚焦。
第二磁体180可能会中断第一磁体130与第一线圈120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因为第二磁体180可以产生磁场。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磁场补偿金属构件182以便最小化第二磁体180产生的磁场对第一磁体130与第一线圈120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中断。
参见图5和图11,磁场补偿金属构件182可以设置在关于第二磁体180对称的外周面上的位置。具体地讲,仅当磁场补偿金属构件182和第二磁体180设置在作为第三方向的y轴方向上的同一条线HL上时,才能使相互作用的中断最小化。在这一点,同一条线HL可以延伸穿过线筒110的中心。例如,磁场补偿金属构件182和第二磁体180可以布置成使得它们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位于径向地彼此相对。
根据此实施例,磁场补偿金属构件182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磁场补偿金属构件182可以由具有磁性的材料,例如,磁体材料或磁铁制成。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不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第二磁体180和磁场补偿金属构件182。除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之外,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改善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的自动聚焦功能各种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电路板250接收电源并且供应所需信号到电路板250的装置的位置或者方法或过程可以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相同。
再次参见图2,用作光学图象稳定透镜移动单元的第二透镜移动单元200可以包括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基部210、弹性支撑构件230、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和电路板250。
尽管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包括上述组件,但是第一透镜移动单元可以更换成代替上述组件的能够实现自动聚焦功能的另一个光学系统。具体地讲,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由使用单个透镜移动致动器或可变折射率致动器的光学模块构成,代替使用采用了语音移动致动器的自动聚焦致动器。换句话讲,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可以采用任何光学致动器,只要它能实现自动聚焦功能。然而,需要在与第二线圈230对应的位置安装第一磁体130,随后将进行描述。
图12是第二线圈230、电路板250和基部210的部分组装透视图。图13是第二线圈230、电路板250和基部210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2所示,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第二透镜移动单元200的基部210可以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基部210可以设置有固定在其一个表面上的弹性支撑构件220。基部210可以设置有台阶部分211,当粘性地固定覆盖构件300时在台阶部分上涂覆粘合剂,如图12和图13所示。台阶部分211的上表面可以以面接触的方式接触覆盖构件300的端部。
基部210可以设置成与第一透镜移动单元100间隔预定距离。基部210可以包括具有与电路板250的接线板253对应的大小的支撑凹口,该接线板具有端子251。支撑凹口形成在与电路板250的接线板253对应的基部210的表面上。支撑凹口从基部210的外表面向内形成预定深度使得电路板250的接线板253不从基部210的外表面突出或可控地突出。
台阶部分211可以用于引导与其耦接的覆盖构件300,并且可以以面接触的方式接触覆盖构件300的端部。台阶部分211和覆盖构件300的端部可以彼此粘合地固定或者通过粘合剂等密封。
基部210可以包括支撑构件安装槽214,该支撑构件安装槽形成在基部210的上表面的外围区域中以便允许弹性支撑构件220装配在其中。具体地讲,支撑构件安装槽214可以形成在基部210的上表面和基部210的侧面相交的边缘区域中。支撑构件安装槽214可以设置有粘合剂以便牢固地固定弹性支撑构件220。
弹性支撑构件220可以装配或设置在支撑构件安装槽214中,并且可以随后通过粘合剂等固定在上面。根据弹性支撑构件220的数量,支撑构件安装槽214可以设置为单数或复数。尽管支撑构件安装槽214可以具有大致矩形形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如图13所示,根据此实施例,两个支撑构件安装槽214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上表面的四个侧边缘中的每一个中,使得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的端部装配或设置在支撑构件安装槽214中。根据弹性支撑构件220的形状,可以增加或减少支撑构件安装槽214的数量,并且可以设置一个或三个或更多个支撑构件安装槽214。
基部210可以在其上表面进一步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安装在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中。根据此实施例,设置两个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使得设置在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中的第二位置传感器240检测外壳140在第二和第三方向上的移动程度。为此,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可以设置成使得连接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和基部210的中心的假想线彼此相交。尽管假想线之间限定的角度可以是90°,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通过注射附加的环氧树脂到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中,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固定在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中。每个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的至少一个表面可以设置有斜面(未示出)以便允许用于组装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的环氧树脂等更容易注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可以不设置有附加的环氧树脂等。
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可以布置在第二线圈230中心或中心附近。根据此实施例,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上表面上,位于拐角位置或拐角位置附近,以便使与弹性支撑构件220的干扰最小化。
第二线圈230可以相对于第二位置传感器240设置,使得第二线圈230的中心在光轴的方向或者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的中心对齐。例如,两个第二位置传感器之一的中心可以在光轴的方向或者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与四个第二线圈之一的中心对齐。
第二线圈230可以位于电路板250上,并且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50下方。根据此实施例,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第二线圈230和第一磁体130可以布置在同一轴线或直线上。相同的轴线或直线可以与作为光轴的方向的第一方向平行。
由于上述构造,通过使用第二线圈230和第一磁体130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外壳140在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上移动可以实施光学图象稳定。
覆盖构件300可以在与基部210的台阶部分211对应的区域处设置有凹槽部分,并且因此可以通过覆盖构件300的凹槽部分注射粘合剂等。这里,通过覆盖构件300的凹槽部分注射的粘合剂可以具有低粘性,并且可以渗透到基部210的台阶部分211与覆盖构件300的端部之间。通过覆盖构件300的凹槽部分注射的粘合剂可以填充限定在覆盖构件300的匹配表面与基部210之间的间隙,并且覆盖构件300可以密封地耦接到基部210。
基部210可以在其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未示出),滤光器安装在该安装座上。尽管滤光器可以是红外线筛选滤光器,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滤光器可以安装在设置于基部210下方的附加的传感器夹持器上。基部210可以在其下表面设置有传感器基板,图像传感器安装在该传感器基板上以便构成照相机模块。
弹性支撑构件220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多个侧面的对应的一个上。弹性支撑构件220可以包括多个弹性支撑构件220。在此实施例中,尽管多个弹性支撑构件220中的每一个被描述成包括一对支撑构件,但是每个弹性支撑构件220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支撑构件。
例如,当外壳140具有平坦的多边形结构时,如上所述,外壳140具有多个侧面。当外壳140具有图6和图7所示的平坦的八边形形状时,弹性支撑构件220可以设置在选自八个侧面的四个侧面上。当外壳140具有平坦的矩形形状时,弹性支撑构件220可以分别设置在四个侧面上。
以下,尽管如图2、图3和图8所示,弹性支撑构件220的数量被描述为四个,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具体地讲,第一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1至220-4中的每一个被描述为设置在四个第二表面142的对应的一个上。
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弹性支撑构件220的前视图。
参见图8和图14,第一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1至220-4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八个侧面之中的四个第二表面142的对应的一个上。弹性支撑构件可以以与基部210间隔预定距离的状态支撑外壳140。
由于第一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220-1至220-4)设置在外壳140的相应的第二表面142上,所以可以相对彼此对称地设置总共四个弹性支撑构件。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八个弹性支撑构件可以以给每个第二表面142设置一对弹性支撑构件这样一种方式设置。设置在每个第二表面142上的弹性支撑构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第一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220-1至220-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彼此分开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和220b。
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构件220a-1和第二支撑构件220b-1,并且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构件220a-2和第二支撑构件220b-2。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构件220a-3和第二支撑构件220b-3,并且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4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构件220a-4和第二支撑构件220b-4。这里,一对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相同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
第一支撑构件220a(220a-1至220a-4)和第二支撑构件220b(220b-1至220b-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上端子部分221、一个或多个弹性变形部分222、223和225以及下端子部分224。
图14所示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和220b可以相对彼此对称地设置在与作为第一方向的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即,x轴方向或y轴方向)上。例如,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和220b可以水平地设置成关于中心线彼此对称。中心线可以是假想线,该假想线与z轴方向平行、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和220b之间,并且位于与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和220b相距相同距离的位置。
图3和图8所示的弹性支撑构件220-1至220-4可以在y轴方向或x轴方向上彼此对称。
具体地讲,图3和图8所示的第一和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1和220-4可以在与z轴方向垂直的y轴方向上彼此对称,并且第二和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2和220-3可以在与z轴方向垂直的x轴方向上彼此对称。
图6和图7所示的安装凹口142a在其底部开口以便防止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下端子部分224干扰外壳140。如图7所示,外壳140的安装凹口142a可以在其上部设置有台阶部分142b以支撑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子部分221的内侧。
参见图3和图4,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子部分221可以耦接外壳140的第二表面142的上端部。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子部分221可以具有与形成在外壳140的第二表面142中的耦接凸起147对应的耦接孔147a。外壳140的耦接凸起147可以牢固地装配在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子部分221的耦接孔147a中。
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子部分221的一部分221a可以导电地连接到上弹性构件150的支撑构件触点上。
根据此实施例,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支撑构件触点150a-1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的第一支撑构件220a-1的上端子部分221的一部分上。
图9所示的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b-s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的第二支撑构件220b-1的上端子部分221上。
在第一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1至220-4之中,导电地连接到上弹性构件150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a-1和150b-1上的弹性支撑构件用于向第一线圈120提供电源。
类似于设置在外壳140的同一个第二表面上使得彼此相邻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1和220b-1,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a-1和150b-1也可以设置成彼此相邻。
参见图3,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的第一支撑构件220a-1的上端子部分221和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支撑构件触点150a-1可以通过钎焊等在第一触点CP1彼此导电地连接上。
此外,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的第二支撑构件220b-1的上端子部分221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b-1可以通过钎焊等在第二触点CP2彼此导电地连接上。
这样,彼此分开的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中的每一个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1和220b-1中对应的一个上,并且因此通过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1和220b-1从电路板250供应的第一和第二电源(例如,电流)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供应到第一线圈120的起始线和终止线。
第一弹性构件220-1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1和220b-1的上端子部分可以包括用于供应电源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第一触点端子部分221a。
第一触点端子部分221a可以位于上端子部分221的拐角边缘。然而,第一触点端子部分221a可以与上端子部分221分开设置。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1和220b-1中的每一个的第一触点端子部分221a可以接收正(+)或负(-)电流。
第二上弹性构件220-2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2和220b-2的上端子部分221可以包括用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电路板250之间的连接的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可以位于上端子部分221的下拐角边缘。然而,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也可以与上端子部分221分开设置。
一个或多个弹性变形部分222、223和225可以在纵向上从上端子部分221延伸,并且可以至少弯曲一次以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图案。纵向也可以指的是上端子部分221与下端子部分224之间的连接方向。
根据此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弹性变形部分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
当第一弹性变形部分222弯曲两次或更多次以形成交错图案时,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3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形成。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3可以省略,或者可以按照与第一弹性变形部分222不同的方式形成。图14所示的第二弹性变形部分仅仅是实例,并且可以形成为具有与交错图案不同的各种图案。第一和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可以彼此一体形成,并且可以被构造成在上述图案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具有悬丝。根据此实施例,第一和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的线性部分可以形成为几乎平行于与光轴垂直的平面。
当外壳140移动时,第一和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可以在外壳140的移动方向或弹性支撑构件220的纵向上精细地且弹性地变形。因此,外壳140可以在平行于光轴的第一方向上不发生位移的情况下在与光轴基本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因此提高光学图象稳定的精度。这通过能在纵向上伸展的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的性能来获得。
一个或多个弹性变形部分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部分225。尽管连接部分225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之间,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连接部分225可以设置成连接到唯一一个弹性变形部分上。第一和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可以与插设在两者之间的连接部分225彼此连接,并且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彼此对应的形状。
连接部分225可以被构造成具有板形状,以便用作阻尼器。连接部分225可以具有多个孔(未示出)或凹口(未示出),并且紫外线阻尼器等可以通过所述孔或凹口设置在连接部分225与外壳140之间以形成阻尼部分。
尽管第一和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在附图中图示为设置在上端子部分221与下端子部分224之间,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和220b中每一个的相反的端部的每一个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变形部分,这与图14所示的构造不同。
下端子部分224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和220b中的每一个的端部。下端子部分224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弹性变形部分222、223和225延伸,并且可以连接到基部210上。
下端子部分224的一端可以装配或设置在形成在基部210中的支撑构件安装槽214中,并且可以通过例如环氧树脂的粘合剂构件与其牢固地耦接。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基部210中的支撑构件安装槽214可以被构造成与下端子部分224对应,使得下端子部分224装配在支撑构件安装槽214中。下端子部分224的一端224a可以分支成两个或更多个,并且基部210可以对应地设置有用于一个支撑构件的两个或更多个支撑构件安装槽214。
下端子部分224的另一端224b可以安装在电路板250的焊盘部分252-1至252-4中的每一个的焊盘的上端上,并且可以与其连接。
尽管下端子部分224可以被构造成具有比第一和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的宽度宽的板形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下端子部分224可以被构造成宽度等于或小于第一和第二弹性变形部分222和223的宽度的板形状。
第二线圈230可以设置成面对固定在外壳140上的第一磁体130。举例来说,第二线圈230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130外侧,或者可以设置成与第一磁体130间隔预定距离。
根据此实施例,如图12和图13所示,尽管四个第二线圈230可以安装在电路板250的四个拐角部分上,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设置总共两个第二线圈,也就是说,用于第二方向的一个第二线圈以及用于第三方向的一个第二线圈,或者也可以设置四个或更多个第二线圈。
在此实施例中,具有第二线圈230的形状的电路图案形成在电路板250上,然后第二线圈230额外地设置在电路板250上。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二线圈230可以额外地单独设置在电路板250上,而不形成具有第二线圈230的形状的电路图案。可替代地,第二线圈23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将电线绕成油炸圈饼形状,或者制备FP线圈型第二线圈230,并且使第二线圈230导电地连接到电路板250上。
尽管包括第二线圈230的电路构件231可以设置在位于基部210上的电路板250上,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二线圈230可以紧密地设置在基部210上,或者可以设置成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此外,第二线圈230可以形成在额外的基板上,并且额外的基板可以层合在电路板250上并与其连接。
由于第一磁体130与第二线圈230之间的相互作用,两者的构造如上所述,外壳140可以在第二和第三方向上移动。为此,第一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1和220-4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支撑外壳140以便允许外壳140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和第三方向上相对于基部210移动。
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检测外壳140的运动。尽管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是霍尔传感器,但是可以使用任何传感器,只要它可以检测到磁力变化。
如图13所示,两个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安装在设置于电路板250下方的基部210的拐角部分处,并且可以装配并设置在形成在基部210中的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凹口215中。电路板250的下表面可以是与设置有第二线圈230的表面相对的表面。
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电路板250的透视图。
参见图13和图15,电路板250可以包括多个焊盘部分252-1至252-4。
多个焊盘部分252-1至252-4中的每一个可以连接到多个弹性支撑构件220-1至220-4中对应的一个的下端子部分224的另一端224b上。
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1和220b-1中的每一个的下端子部分224的另一端224b可以连接到第一焊盘部分252-1的对应的一个上。
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2和220b-2中的每一个的下端子部分224的另一端224b可以连接到第二焊盘部分252-2的对应的一个上。
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3和220b-3中的每一个的下端子部分224的另一端224b可以连接到第三焊盘部分252-3的对应的一个上。
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4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4和220b-4中的每一个的下端子部分224的另一端224b可以连接到第四焊盘部分252-4的对应的一个上。
第一至第四焊盘部分252-1至252-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焊盘,例如,两个焊盘,并且可以连接到弹性支撑构件220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和220b中对应的一个上。
电路板250可以包括多个端子251,并且多个端子251中的每一个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焊盘部分252-1至252-4中对应的一个上。
电路板250可以耦接基部210的上表面,并且可以在与支撑构件安装槽214对应的位置具有凹口或通孔255以便允许支撑构件安装槽214暴露。电路板250可以具有弯曲的接线板253。在此实施例中,电路板250的接线板253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端子251。
在此实施例中,外部电源可以通过设置在电路板250的接线板253上的多个端子251供应到第一和第二线圈120和230以及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并且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输出的信号可以作为反馈信号输出到外部,该反馈信号是控制线筒110的位置所需要的。
设置在接线板253上的端子的数量可以根据将要控制的组件增减。
在此实施例中,尽管电路板250可以实施为FPCB,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电路板250的端子可以通过形成表面电极的工艺直接形成在基部210上。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供应电源到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以及通过多个弹性支撑构件220将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输出的信号发送到电路板250的过程。
当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实施为霍尔传感器时,霍尔传感器170可以包括多个引脚。多个引脚可以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第一引脚可以包括分别连接到电压和接地的第一主引脚和第一副引脚,并且第二引脚可以包括用于输出检测结果的第二主引脚和第二副引脚。尽管通过第二主引脚和第二副引脚输出的信号可以是电流型信号,但是实施例不限制信号的类型。
根据此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从电路板250供应电流到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一主引脚和第一副引脚。
此外,能够通过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二主引脚和第二副引脚发送输出信号到电路板250。
第二弹性支撑构件可以是除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之外的第二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2至220-4中任意弹性支撑构件。第三弹性支撑构件可以是除第一和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1和220-2之外的第三和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3和220-4中任意弹性支撑构件。
图16是图3所示的透镜移动装置的下弹性构件160、第一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1至220-4和电路板250的透视图。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一主引脚和第一副引脚可以通过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导电地连接到电路板250上。
为此,可以使用图14所示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的上端子部分221的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端子部分221可以通过与第二接触端子部分221b构造不同的元件连接到第一主引脚和第一副引脚上。
具体地讲,如图3所示,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的第一支撑构件220a-2的上端子部分221的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可以在第三触点CP3导电地连接到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一主引脚上。
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的第二支撑构件220b-2的上端子部分221的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可以在第四触点CP4导电地连接到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一副引脚上。
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的第一支撑构件220a-2的下端子部分224可以在第七触点CP7导电地连接到电路板250的第二焊盘部分252-2的任意一个焊盘上。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的第二支撑构件220b-2的下端子部分224可以在第八触点CP8导电地连接到电路板250的第二焊盘部分252-2的另一个焊盘上。
由于上述连接,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一主引脚和第一副引脚可以通过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2和220b-2导电地连接到电路板250上。
参见图16,示出了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一主引脚和第一副引脚到电路板250的第二焊盘部分252-2的通电路径P1和P2。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二主引脚和第二副引脚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下弹性构件160a和160b以及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导电地连接到电路板250上。
为此,参见图3,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二主引脚可以在第五触点CP5导电地连接到第一下弹性构件160a的第一主传感器触点160a-1的端部上。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二副引脚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第二传感器触点160b-1的端部上,该第二传感器触点在第六触点CP6设置在第二下弹性构件160b的一侧。
参见图3、图8和图16,第一下弹性构件160a的第一主传感器触点160a-1可以通过外框架162和设置在第一下弹性构件160a的另一侧的第一副传感器构件220a-3在第九触点CP9连接到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的第一支撑构件220a-3的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上。
设置在第二下弹性构件160b的一侧的第二主传感器触点160b-1可以通过外框架162和设置在第二下弹性构件160b的另一侧的第二副传感器触点160b-2在第十触点CP10连接到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的第二支撑构件220b-3的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上。
从第三支撑构件220-3的第一支撑构件220a-3的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延伸的下端子部分224可以连接到电路板250的第三焊盘部分252-3的焊盘之一上。从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的第二支撑构件220b-3的第二触点端子部分221b延伸的下端子部分224可以连接到电路板250的第三焊盘部分252-3的另一个焊盘上。
因此,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二主引脚和第二副引脚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下弹性构件160a和160b以及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3和220b-3导电地连接到电路板250上。
参见图16,示出了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二主引脚和第二副引脚到电路板250的第三焊盘部分252-3的通电路径P3和P4。
根据此实施例,使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一主引脚和第一副引脚连接到电路板250上的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以及使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二主引脚和第二副引脚连接到电路板250上的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可以在y轴方向上彼此对称。为此,第二弹性支撑构件220-2和第三弹性支撑构件220-3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彼此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当透镜移动装置包括总共四个支撑构件并且电源通过四个支撑构件中的两个供应到第一线圈时,电路板250中所需的焊盘数量仅为两个。然而,根据此实施例,支撑构件的数量总共是八个,其中两个支撑构件用于供应电源到第一线圈120,并且在剩余的六个支撑构件之中的四个支撑构件用于使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四个引脚连接到电路板250上。因此,电路板250中所需的焊盘的数量可以是六个。根据此实施例,随着支撑构件数量的增加,电路板250中所需的焊盘的数量可以增加,并且端子251的数量可以增加。
在根据此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中,第一至第四弹性支撑构件220-1至220-4可以包括电性绝缘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
电源可以通过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供应到第一线圈120,并且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220a-1和220b-1的上端子部分221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同一第二表面上以便彼此相邻。
第一支撑构件220a-1的上端子部分221可以设置成面对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支撑构件触点150a-1。
第二支撑构件220b-1的上端子部分221可以设置成以便面对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b-1。
由于第一弹性支撑构件220-1和上弹性构件150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同一第二表面上并且可以通过钎焊彼此导电地连接上,所以可以比以下这种情形大为简化制造过程: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触点150a-1和150b-1以围绕线筒110的180°的角度间隔对称地设置在彼此间隔开的位置。
当透镜移动装置另外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以便精确地控制线筒110的位置时,不需要用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额外的组件。这是因为,通常设置在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中的四个引脚可以在不使用额外的零件和引线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光学图象稳定所采用的弹性支撑构件220和下弹性构件160连接到电路板250上。因此,可以减少根据此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的制造成本,并且可以简化其结构。这也可以应用于以下情形:除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之外的另一个装置额外地设置成用于帮助透镜移动装置的操作。
根据此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并入各种领域的装置(例如,照相机模块)中。照相机模块可以应用于移动设备,例如,蜂窝手机。
根据此实施例的照相机模块可以包括根据此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与透镜移动装置的线筒110耦接的透镜镜筒、图像传感器(未示出)、上面装有图像传感器的印刷电路板以及光学系统。
透镜镜筒可以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构造,并且印刷电路板可以构成从上面装有图像传感器的区域开始的照相机模块的底面。印刷电路板可以是电路板250,或者可以是不同于电路板250的额外的电路板。
光学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发送图像到图像传感器的至少一个透镜。光学系统可以设置有能实现自动聚焦和光学图象稳定功能的致动器模块。用于实现自动聚焦功能的致动器模块可以以多种方式构造,并且主要采用音圈单元电动机。根据此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用作用于实现自动聚焦和光学图象稳定功能的致动器模块。
照相机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红外线筛选滤光器(未示出)。红外线筛选滤光器用于屏蔽图像传感器免受红外范围中的光的影响。基部210可以设置有用于与印刷电路板250连接的附加的端子构件,并且端子构件可以使用表面电极一体形成。基部210可以用作用于保护图像传感器的传感器夹具。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基部210可以沿着其侧面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凸起,但是这些凸起不是必要组件。尽管未在图示中示出,但是设置在基座210下方的额外的传感器夹具可以实现凸起的这种功能。
根据上述实施例,由于通过共享第一磁体130可以实现第一和第二透镜移动单元100和200的自动聚焦和光学图象稳定操作,所以可以减少组件的数量以及外壳140的重量,从而提高响应性。当然,可以分别构造用于自动聚焦的磁体和用于光学图像稳定的磁体。
图18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的透视图。图19是图18所示的外壳140-1的透视图。图20是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透视图。图21是图19的虚线圆11中的引导凸起148'的放大图。图22是图19的虚线圆中的引导凸起148'的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放大图。
在此实施例中,图3、图6和图9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零件,并且简要地提供或省略相同或相似的零件的描述。
参见图18至图22,外壳140-1可以包括从其上表面突出的引导凸起148'、形成在其上表面上位于第一引导凸起148'一侧的第一引导槽149a以及形成在其上表面上位于第一引导凸起148'的另一侧的第二引导槽149b。
引导凸起148'可以包括第一引导凸起148a'和第二引导凸起148b'。
图6所示的引导凸起148与图19所示的引导凸起148'之间的差异在于,引导凸起148'具有从第一侧面148a-1和148b-1突出的第一台阶部分16a-1和16b-1以及从第二侧面148a-2和148b-2突出的第二台阶部分16a-2和16b-2。第一侧面148a-1和148b-1以及第二侧面148a-2和148b-2可以位于引导凸起148a'和148b'的相反侧面上。
如图21所示,第一引导凸起148'可以包括从第一侧面148a-1的一部分突出的第一台阶部分16a-1以及从第二侧面148a-2的一部分突出的第二台阶部分16a-2。
第一台阶间隙SP1可以限定在水平方向上第一侧面148a-1除去第一台阶部分16a-1后的剩余表面与第一台阶部分16a-1之间,并且第二台阶间隙SP2可以限定在水平方向上第二侧面148a-2除去第二台阶部分16a-2后的剩余表面与第二台阶部分16a-2之间。水平方向可以是与台阶表面17a和17b平行的方向,或者与第一和第二引导槽149a和149b的底部平行的方向。
第一台阶部分16a-1可以具有与第一侧面148a-1的剩余表面相连接的第一台阶表面17a,并且第二台阶部分16a-2可以具有与第二侧面148a-2的剩余表面相连接的第二台阶表面17b。
阻尼构件DA(DA1至DA4)可以设置在侧面148a-1和148a-2与上弹性构件150的第一至第四阻尼触点150-1至150-4之间。
具体地讲,第一阻尼构件DA1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侧面148a-1与第一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阻尼触点150-1之间以便接触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侧面148a-1和第一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阻尼触点150-1。此外,第二阻尼构件DA2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二侧面148a-2与第二弹性构件150b的第三阻尼触点150-3之间以便接触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二侧面148a-2和第二弹性构件150b的第三阻尼触点150-3。
如图21所示,限定在第一侧面148a-1的剩余表面与第一台阶部分17a之间的第一角度可以是直角。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角度可以是锐角或钝角。例如,第一角度可以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阻尼触点150-1的弯曲角度相同。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二引导凸起148b'可以具有与上述第一引导凸起148a'相同的构造。
第一和第二台阶表面17a和17b用于支撑阻尼材料防止向下流动,该阻尼材料应用在第一引导凸起148a'与阻尼触点150-1和150-3之间以及第二引导凸起148b'与阻尼触点150-2和150-4之间。
换句话讲,由于第一和第二台阶表面17a和17b,阻尼构件DA1和DA2可以容易地形成在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侧面与阻尼触点150-1和150-3之间以及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侧面与阻尼触点150-2和150-4之间。
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与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之间的差异在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相反端设置有与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和第二台阶部分16a-1和16a-2对应的凹口15-1和15-2。
具体地讲,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台阶部分16a-1对应的第一凹口15-1,并且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台阶部分16a-1可以装配或设置在第一凹口15-1中。
此外,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内框架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与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一台阶部分16a-1对应的第二凹口15-2,并且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一台阶部分16a-1可以装配或设置在第二凹口15-2中。
此外,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内框架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二台阶部分16a-2对应的第三凹口15-3,并且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二台阶部分16a-2可以装配或设置在第三凹口15-3中。
此外,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内框架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与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二台阶部分16a-2对应的第四凹口15-4,并且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二台阶部分16a-2可以装配或设置在第四凹口15-4中。
通过将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148a'和148b'的第一和第二台阶部分16a-1和16a-2装配在第一至第四凹口15-1至15-4中,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150a'和150b'的阻尼触点150-1至150-4可以设置成面对引导凸起148a'和148b'的第一和第二侧面148a-1和148a-2的剩余表面。第一至第四凹口15-1至15-4可以用于引导阻尼触点150-1至150-4,使得阻尼触点150-1至150-4面对第一和第二侧面148a-1和148a-2的剩余表面。
图23示出了图19所示的阻尼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不同于图22所示的阻尼构件,图23所示的阻尼构件DA'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台阶表面17a和17b上以及引导凸起148的侧面148a-1和148a-2与第一至第四阻尼触点150-1至150-4之间,并且可以接触第一和第二台阶表面17a和17b。
具体地讲,第一阻尼构件DA1'可以接触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侧面148a-1、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一阻尼触点150-1以及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一台阶表面17a。
第二阻尼构件DA2'可以接触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二侧面148a-2、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三阻尼触点150-3以及第一引导凸起148a'的第二台阶表面17b。
第一和第二台阶表面17a和17b可以用于引导阻尼材料以便防止阻尼材料流出引导凸起148a'和148b'的侧面或者向下流动,由此阻尼构件DA1'和DA2'容易且稳定地形成在引导凸起148a'和148b'的侧面148a-1和148a-2与第一至第四阻尼触点150-1至150-4之间。
第三阻尼构件可以接触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一侧面148a-1、第一上弹性构件150a的第二阻尼触点150-2以及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一台阶表面17a。
第四阻尼构件可以接触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二侧面148a-2、第二上弹性构件150b的第四阻尼触点150-4以及第二引导凸起148b'的第二台阶表面17b。
从以上描述可以明白,实施例可以增加设置在上弹性构件与外壳之间的阻尼构件的可控接触面积,因此确保精确地自动聚焦操作。
尽管参照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多个其他的修改和实施例。更具体地讲,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够对部件部分和/或主题组合布置的布置进行各种变型和修改。除了部件部分和/或布置的变型和修改之外,替代使用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是显然的。

Claims (22)

1.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
外壳,包括从其上表面突出的引导凸起以及形成为与所述引导凸起相邻的引导槽;
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线筒,透镜安装在所述线筒上;
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周面上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线筒移动;
上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以及所述外壳耦接并且具有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的端部;
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引导凸起的侧面与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的所述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端部之间;以及
第二线圈,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外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端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弯曲的阻尼触点,并且所述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阻尼触点与所述引导凸起的所述侧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端部与所述引导槽的底部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引导凸起具有位置比所述外壳的上表面高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引导槽从所述外壳的所述上表面凹陷并且从所述外壳的内侧到外侧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包括分开的第一至第n上弹性构件,其中n是满足N>1的自然数,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n个引导凸起、分别形成在所述n个引导凸起的每一个的第一侧的第一引导槽以及分别形成在所述n个引导凸起的每一个的第二侧的第二引导槽,其中n是满足N>1的自然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引导凸起从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上表面上的凹槽的底部突出,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槽形成在所述引导凸起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引导槽形成在所述引导凸起的第二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槽关于所述引导凸起对称并且与所述引导凸起的所述侧面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包括与所述线筒耦接的内框架、与所述外壳耦接的外框架以及使所述内框架连接到所述外框架的连接部分,并且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的所述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端部是所述内框架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形成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第一侧的第一引导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第二侧的第二引导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第一侧的第三引导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第二侧的第四引导槽,
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包括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槽中,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槽中,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引导槽中,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四引导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所述线筒耦接的内框架、与所述外壳耦接的外框架以及使所述内框架连接到所述外框架的连接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所述内框架的第一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的第一阻尼触点,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所述内框架的第二端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的第二阻尼触点,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所述内框架的第一端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的第三阻尼触点,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所述内框架的第二端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的第四阻尼触点,并且
其中所述阻尼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阻尼触点之间的第一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阻尼触点之间的第二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阻尼触点之间的第三阻尼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阻尼触点之间的第四阻尼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侧面上以支撑所述外壳的多个弹性支撑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彼此分隔开并且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同一侧面上,并且电源通过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构件之一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供应到所述第一线圈。
14.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
外壳,包括从其上表面突出并且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
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线筒,透镜安装在所述线筒上;
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周面上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线筒移动;
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以及所述外壳耦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彼此分隔开;
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的第二端之间;以及
第二线圈,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互作用使所述外壳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中的每一个包括从其第一侧面突出的第一台阶部分以及从其第二侧面突出的第二台阶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之间,并且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是所述第一引导凸起和所述第二引导凸起中每一个的相反的侧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包括向上弯曲的阻尼触点,并且所述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阻尼触点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的所述侧面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外壳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凸起中的每一个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引导槽,并且所述阻尼触点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对应的一个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一台阶部分装配在所述第一凹口中,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二台阶部分装配在所述第二凹口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台阶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连接的第一台阶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台阶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二侧面相连接的第二台阶表面,
其中所述阻尼构件接触所述第一和第二台阶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阻尼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的第一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的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的第二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三阻尼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凸起的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上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四阻尼构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面上以支撑所述外壳的多个弹性支撑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弹性构件导电地连接到所述多个弹性支撑构件中对应的一个上。
22.一种照相机模块,包括:
图像传感器;
印刷电路板,所述图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21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
CN201510501696.0A 2014-08-14 2015-08-14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Active CN105372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05682A KR102305996B1 (ko) 2014-08-14 2014-08-14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014-0105682 2014-08-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2785A CN105372785A (zh) 2016-03-02
CN105372785B true CN105372785B (zh) 2020-05-12

Family

ID=5530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1696.0A Active CN105372785B (zh) 2014-08-14 2015-08-14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7) US9575329B2 (zh)
KR (3) KR102305996B1 (zh)
CN (1) CN1053727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6199B (zh) * 2013-05-29 2019-04-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04937482B (zh) 2014-01-22 2018-07-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其自动聚焦方法
US9791713B2 (en) 2014-07-24 2017-10-17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KR102305996B1 (ko) 2014-08-14 2021-09-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5807538B (zh) * 2015-01-20 2020-10-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影机模块及光学设备
KR102311663B1 (ko) 2015-03-18 2021-10-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204481665U (zh) * 2015-04-20 2015-07-15 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
KR102542645B1 (ko) * 2015-08-18 2023-06-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CN117849979A (zh) * 2015-09-08 2024-04-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双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CN108781256B (zh) 2016-03-09 2020-08-11 Lg 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相机模块的自动聚焦的装置和方法
EP3457188A4 (en) * 2016-05-09 2020-01-29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KR20170126760A (ko) * 2016-05-10 2017-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의 오토 포커스 방법
TWI636313B (zh) * 2016-05-10 2018-09-2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系統
JP6697965B2 (ja) * 2016-06-28 2020-05-27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2612540B1 (ko) * 2016-10-05 2023-12-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617338B1 (ko) * 2016-10-05 2023-12-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109937381B (zh) * 2016-10-05 2021-10-2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US11099351B2 (en) * 2016-10-24 2021-08-24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639380B1 (ko) * 2016-11-29 2024-02-21 미쓰미덴기가부시기가이샤 렌즈 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US10641984B2 (en) * 2016-12-23 2020-05-05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mechanism
CN114895509B (zh) 2017-02-24 2024-03-1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器具
CN111095095B (zh) * 2017-08-01 2022-08-1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和光学装置
EP3677941A4 (en) 2017-08-30 2021-06-02 LG Innotek Co., Ltd. LENS CONTROL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WITH IT
CN115128882B (zh) * 2017-08-30 2024-02-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CN107561827B (zh) * 2017-10-30 2021-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自动对焦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476403B1 (ko) * 2017-11-30 2022-12-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111566557B (zh) * 2017-12-19 2022-07-2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及相机模块
USD902980S1 (en) * 2018-01-12 2020-11-24 Tdk Taiwan Corp. Driving unit for a camera lens
KR102470853B1 (ko) * 2018-01-31 2022-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7021434B2 (ja) * 2018-02-05 2022-02-1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TWI660229B (zh) * 2018-03-08 2019-05-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攝影系統與手機裝置
US11796348B2 (en) * 2018-05-11 2023-10-24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US11314037B2 (en) * 2018-05-11 2022-04-26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TWI698693B (zh) 2018-12-28 2020-07-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2392089U (zh) * 2019-05-03 2021-01-22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模块
JP6951828B2 (ja) * 2019-06-01 2021-10-20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ペリスコープレンズモジュール及びペリスコープレンズモジュールに適用されるプリズム装置
CN114341591B (zh) * 2019-09-10 2024-05-07 Ls电气株式会社 真空断路器用触点监视装置及具有其的真空断路器
KR102270571B1 (ko) * 2019-10-11 2021-06-29 주식회사 탑 엔지니어링 카메라 구동모듈
KR102290030B1 (ko) * 2019-12-16 2021-08-17 자화전자(주) 카메라용 액추에이터
CN111163253A (zh) * 2020-02-19 2020-05-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马达底座、音圈马达及摄像头模组
TWI728769B (zh) 2020-03-31 2021-05-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04385B (zh) 2020-05-20 2020-09-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模組與電子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2906Y (zh) * 2007-04-27 2008-11-19 宁波金诚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CN102016708A (zh) * 2008-04-30 2011-04-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KR20120008967A (ko) * 2010-07-21 2012-02-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JP2013061678A (ja) * 2012-12-17 2013-04-04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CN103135312A (zh) * 2011-12-05 2013-06-0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82055B1 (ko) * 1993-03-30 2001-02-15 이데이 노부유끼 전자구동장치 및 전자구동장치를 이용한 포커스 제어장치
WO2008072892A1 (en) * 2006-12-13 2008-06-19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JP5846346B2 (ja) * 2009-08-21 2016-01-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手振れ補正装置
US7881598B1 (en) * 2009-12-03 2011-02-01 Tdk Taiwan Corporation Anti-shake auto-focus modular structure
JP5489747B2 (ja) * 2010-01-26 2014-05-1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593118B2 (ja) * 2010-04-30 2014-09-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KR101130268B1 (ko) * 2010-09-13 2012-03-26 주식회사 하이소닉 소형 카메라 장치
JP2012088477A (ja) * 2010-10-19 2012-05-10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KR101164755B1 (ko) * 2010-11-02 2012-07-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JP5821356B2 (ja) 2011-07-15 2015-11-2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9151963B2 (en) * 2011-08-24 2015-10-0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Lens holder driving device including damper compound suppressing undesired resonance
JP5849830B2 (ja) * 2012-03-30 2016-02-0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US8817116B2 (en) * 2011-10-28 2014-08-26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KR102305996B1 (ko) 2014-08-14 2021-09-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2906Y (zh) * 2007-04-27 2008-11-19 宁波金诚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CN102016708A (zh) * 2008-04-30 2011-04-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KR20120008967A (ko) * 2010-07-21 2012-02-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N103135312A (zh) * 2011-12-05 2013-06-0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JP2013061678A (ja) * 2012-12-17 2013-04-04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96220A1 (en) 2018-07-12
US20220413256A1 (en) 2022-12-29
US20160048033A1 (en) 2016-02-18
US20170139179A1 (en) 2017-05-18
US20210026099A1 (en) 2021-01-28
KR20220116116A (ko) 2022-08-22
US9575329B2 (en) 2017-02-21
CN105372785A (zh) 2016-03-02
US11880089B2 (en) 2024-01-23
KR20210119928A (ko) 2021-10-06
US20240094499A1 (en) 2024-03-21
US20190179105A1 (en) 2019-06-13
KR20160020692A (ko) 2016-02-24
KR102432738B1 (ko) 2022-08-18
US10816754B2 (en) 2020-10-27
US11460661B2 (en) 2022-10-04
KR102305996B1 (ko) 2021-09-28
US10247904B2 (en) 2019-04-02
US9946049B2 (en)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2785B (zh)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照相机模块
KR102643043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0401789B (zh)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US10761339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CN110579923B (zh) 镜头移动装置
US9964775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CN112363294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装置模块
KR20160009388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US11982820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