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68566A -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68566A
CN105368566A CN201510742646.1A CN201510742646A CN105368566A CN 105368566 A CN105368566 A CN 105368566A CN 201510742646 A CN201510742646 A CN 201510742646A CN 105368566 A CN105368566 A CN 105368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men armeniacae
armeniacae amarum
oxidant
biological demuls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26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426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68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68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68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1/00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1/00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 C11B1/02Pretreatment
    • C11B1/025Pretreatment by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living or dea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1/00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 C11B1/02Pretreatment
    • C11B1/04Pretreatment of vegetable raw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5/00Preserving by using additives, e.g. anti-oxidants
    • C11B5/0092Mix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以苦杏仁为原料,全程采用低温、生物加工技术,有效避免了苦杏仁中蛋白质、高级脂肪酸、维生素等热敏性营养物质的损失,经微波辐照灭酶、冷冻破碎、酶解、真空离心后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杏仁渣,将其中的乳状液进行生物破乳后再次真空离心得到游离油,将游离油合并制得一种油脂提取率高(93-97%)、营养及活性物质含量高、食品安全性强(氰化物残留量至0.08mg/kg以下)、保质期长(5-6年)的苦杏仁油。该提取方法在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同时增加了油脂提取后副产物的种类、产量和附加值,进一步降低了油脂提取成本,杜绝了“三废”的排放,保护了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杏仁为蔷薇科李属植物杏的种子,别称杏仁核、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甜梅等,呈扁心形,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种皮薄,种仁呈乳白色,富油性。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北、辽宁、东北、华北和甘肃等地。杏仁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类。甜杏仁味甘,不含或仅含0.1%的苦杏仁苷,脂肪含量达45%~67%。苦杏仁味苦,含有2%~4%苦杏仁苷。杏仁油是杏仁的精髓,苦杏仁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达9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达68%,仅次于橄榄油(80-82%)和茶油(79-80%),杏仁是国家卫生部1987年首批颁布的药食兼用27个品种主种类之一。依据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科学论证:杏仁油的营养极端丰富,易吸收,且不会在血管中沉积,长期食用杏仁油,不仅有益于脑血管和智力发育,而且能降低人体中的甘油三酯,具有抗炎症、抗过敏、抑制细菌、抑制病毒、防治肝病、降血压、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管脆性、增强免疫、改善心脑血管血液循环、预防三高和癌变等独特的药用、保健功效。杏仁油微黄透明,味道清香,不仅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油,还是一种高级的润滑油,可耐-20℃以下的低温,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妆品等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杏仁油的提取方法颇多,主要有低温浸出法、低温压榨法、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或超声辅助提取法、水酶法等,或将其中的几种方法结合。在众多的提取方法中由于低温浸出法、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方法均采用有机溶剂将油脂从处理过的杏仁原料中溶解、萃取出来,而后再脱去溶剂,不仅工艺复杂,周期长、对设备和工艺要求极高,而且存在较高的环境危害和食品安全隐患,尤其不易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妆品等行业推广应用。传统的压榨法虽然品质较高,但出油率较低,原料利用率低、劳动强度高、能耗高、成本高。
2l世纪,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国家相关部门对油脂技术要求标准会更加严格。传统提油方式在安全方面有无法突破的缺陷。随着科技的进步,油脂工业朝着绿色生产油脂和充分利用蛋白质资源和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方向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酶的工业化生产,降低了酶试剂的价格,并且传统的提油工艺存在严重的问题,国内外科学家进行水酶法提油工艺的研究。水酶法提油所需设备简单、生产安全、低污染,所得油脂易于精炼,并且酶法提油工艺条件温和,有效保护了油脂、蛋白质以及胶质等可利用成分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实现油脂与蛋白质的综合利用,提高油脂工业的效益,同时,所得杏仁油的透明度高、风味好,并且酸价、过氧化值均低,保质期长。
油脂通常是以脂多糖和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油籽细胞中,脂多糖和脂蛋白是由油脂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构成,并且外层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组成的细胞壁包裹。水酶法提油技术首先是通过机械破碎将油料组织的细胞结构和油脂复合体破坏,释放其中的油脂的基础上,采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葡聚糖酶等对油料组织以及对脂多糖、脂蛋白等复合体进行降解,破坏细胞结构,增加油料组织中油的流动性,从而使油游离出来,并且可以回收蛋白质。自上世纪70年代,随着酶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大大降低了酶的价格,为科学家研究应用酶提取油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迄今国内外研究水酶法提油工艺研究涉及花生、玉米胚芽、大豆、油菜籽、油茶籽、米糠等油料作物。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脂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实现了食用油加工生产不用压榨、不用有机溶剂提取、不用精炼,不用任何添加剂,是绿色的油脂生产工艺。盛小娜等研究了利用复合植物水解酶、果胶酶及Alcalase碱性蛋白酶的分步酶解的工艺路线,得油率最终可达72.58%。具体最佳工艺为:固液比l:5,复合植物水解酶与果胶酶1:2复配,酶添加总量2.5%,酶解时间5h;碱提pH8.5,碱提温度60℃,碱提时间60min;Alcalase蛋白酶初始pH10,反应温度60℃,浓度1.5%,反应时间4h。最终游离油得率为72.58%,水解蛋白得率为82.35%(盛小娜,王璋,许时婴.水酶法提取甜杏仁油及水解蛋白的研究.中国油脂,2007,32(11):26—30.);马燕等利用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的复配,得出水酶法提取甜杏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目数为60目,选择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2:3)进行复配,酶解pH为7,酶解时间为3.03h,酶解温度为55.05℃,酶添加量为3.17%时,酶解法提取甜杏仁油提取率为56.24%(马燕.甜杏仁油的提取工艺及品质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0.);何余堂等利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复配,提油率达39.88%。具体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l:5.3,碱性蛋白酶1.1%,中性蛋白酶O.9%,酶解时间132min(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分别为66min)(何余堂,王笠,刘贺,等.响应面法优化甜杏仁油提取工艺.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217—219.);田洪磊等采用中性蛋白酶对新疆小白杏杏仁油脂进行了水解提取,并对提取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主要探讨了酶解pH值、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酶用量4个因素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中性蛋白酶用量为2000IU/g杏仁,酶解pH7.5,温度60℃的条件下,酶解2h后,杏仁油脂总提取率达88.8l%;杏仁油的气相色谱脂肪酸分析表明:小白杏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可达油脂总量的91.07%,其中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40.92%和49.30%(田洪磊,詹萍,罗玲.小白杏杏仁油的酶法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6卷第6期,2008年12月)。
水酶法提取油脂的关键工艺为油料的破碎程度、酶的种类和作用条件、破乳,乳化是由于蛋白质具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与油水等多相体系中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油水乳化液,在油滴外围形成一层膜,有效防止脂肪聚集,促使油和水形成乳化液,并保持乳化液稳定。稳定的乳化液极大地限制了清油的分离,破乳越彻底,清油提取率越高,经济价值就越高。所以破乳是酶法提油工艺最为关键的一环节,破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艺的经济价值,决定了水酶法提油工艺在工业上应用与否。现在常见的破乳方法分为化学破乳、物理破乳和生物破乳。化学破乳法是加化学破乳剂;加热、离心、改变温度、施加静电场、采用聚结剂等属于物理方法;生物破乳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细胞本身或者其代谢过程的代谢产物实现乳状液破乳。由于化学法的有机溶剂残留和物理法的破乳率低等问题的存在,选择生物方法作为破乳手段,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破乳率高、废液能降解、低毒性、污染少的特点,且混合破乳菌全培养液热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在极端条件下发挥活性等优点。
盛小娜等为进一步提高游离油得率,比较微波、加热、冷冻解冻、静置这几种物理机械方法破乳,其中冷冻解冻破乳效果最好,将乳状液-18℃下冻结20h,然后在40℃解冻2h,8000r/min离心20min,破乳率可达42.4%(盛小娜,王璋,许时婴.水酶法提取甜杏仁油及水解蛋白的研究.中国油脂,2007,32(11):26—30.),仍然较低,有待提高。
中国专利CN101736046B公开了一种从扁杏仁中提取油脂的生物学方法,将扁杏仁进行干法破碎,将粉碎后的扁杏仁粉与水混合,调节pH6.5~7.5,温度50℃,加入扁杏仁粉质量0.1%~1.0%的中性蛋白酶,酶解2~6小时;再降温至40℃,调节pH至7.5~8.5,加入原料质量0.1%~1.0%的碱性蛋白酶,酶解2~6小时,得酶解液,酶解液直接离心,自上而下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杏仁渣,将得到的乳状液添加占乳状液体积0.1~0.5%的脂肽生物破乳剂,破乳后再次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即得扁杏仁油。该发明采用干法破碎可以避免破碎过程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减少破乳剂的用量,降低成本。通过生物方法制备扁杏仁油,可以避免油脂压榨造成脂肪的氧化,避免浸出法提油导致溶剂残留的问题。但干法破碎剪切力大、温度高,造成杏仁油中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损失大。
中国专利CN102796613B公开了一种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脂微生物破乳的方法属于植物油脂提取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大豆粉碎后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得到膨化物料,将膨化物料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离心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与残渣;(2)将混合破乳菌以不同复配比例经MMSM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发酵得混合破乳菌全培养液;(3)将步骤1)得到的乳状液调pH中性,与混合破乳菌全培养液充分混匀,静置进行恒温破乳,破乳后离心分离得到大豆油;虽然破乳率较高,但经破乳后的乳状液离心分离后油脂混有破乳菌和水,不能将乳状油、破乳菌和水完全分离,影响油脂的食品安全性和稳定性。
中国专利CN103785196B公开了一种提高胞壁结合型生物破乳剂破乳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胞壁结合型生物破乳剂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生物破乳剂干粉,然后将生物破乳剂干粉与一定比例的甲醇和盐酸混合溶液混合搅拌进行甲酯化反应,最后经过旋转蒸发、烘干后,得到破乳性能提高的胞壁结合型生物破乳剂。上述工艺引入了化学有毒溶剂,破乳剂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CN101589745B公开了一种脱毒杏仁油生产方法,该方法以苦杏种子为原料,包括破壳步骤:将苦杏种子破壳,分拣出苦杏仁;冷榨步骤:将苦杏仁在室温条件下冷榨,得到苦杏仁脂肪油和脱脂苦杏仁;萃取步骤:将苦杏仁脂肪油放入容器内,加入4~8倍重量的水,搅拌成糊状,离心分离油相和水相;对于分离的油相再用其4~8倍重量的水萃取2~5次,最后分离的油相为脱毒杏仁油。所得的脱毒杏仁油生产方法生产的脱毒杏仁油,其中残留的氰化物为0.2mg/kg以下。上述方法制得的苦杏仁油提取率较低。
综上,从影响水酶法提取杏仁油的关键工艺出发,探求一种油脂提取率高、营养及活性物质含量高、食品安全性强及保质期长的杏仁油绿色提取工艺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长期追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杏仁油提取工艺的缺陷,以苦杏仁为原料,经微波辐照灭酶、冷冻破碎、酶解、真空离心后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杏仁渣,将其中的乳状液进行生物破乳后再次真空离心得到游离油,将游离油合并,即得一种油脂提取率高、营养及活性物质含量高、食品安全性强、保质期长的苦杏仁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微波辐照灭酶:将苦杏仁浸入水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1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2-4h,然后脱皮,将脱皮苦杏仁放入微波干燥机中于频率2450MHz、功率1000-3000W、温度80-90℃、料层厚度3-5cm条件微波辐照灭酶2-4min;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辐照为间歇式辐照;
优选地,所述间歇式辐照为: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2)冷冻破碎:经微波辐照灭酶后的苦杏仁在水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3%的柠檬酸溶液中室温浸泡2-4h,清水漂洗1-3次,沥干,于-20--25℃、料层厚度8-10cm冷冻3-5h,破碎至粒径0.2-0.4mm得苦杏仁粉;
3)酶解:向苦杏仁粉中加入其质量3-5倍的pH值为4.5-6.5的离子溶液,均匀混合,控制混合物料温度为45-55℃,向其中加入苦杏仁粉质量0.03-0.05%的复配酶,搅拌均匀,保温,酶解40-60min;
进一步地,所述离子溶液为含有钠离子28-33mg/L、镁离子20-25mg/L、锌离子20-25mg/L、钾离子18-23mg/L和钙离子12-14mg/L的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复配酶的质量组成为: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淀粉酶=10-15:2-4:1-3:1-3:1-2;
4)真空离心:将酶解液置真空离心机中6000-8000r/min真空离心5-8min,自上而下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苦杏仁渣,将得到的乳状液控制温度为30-50℃,添加乳状液质量0.04-0.06%的生物破乳剂或5-8%的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破乳40-60min,破乳后于2000-3000r/min再次真空离心10-15min得到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加入其质量0.04-0.06%的天然抗氧化剂,均匀混合即得苦杏仁油;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离心条件为温度10-20℃、真空度-0.01--0.03MPa;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破乳剂为糖脂类、脂肽类、胞壁结合类生物破乳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糖脂类:脂肽类:胞壁结合类=6-10:5-7:3-5;
优选地,所述糖脂类生物破乳剂为鼠李糖脂、烷基糖苷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更优选地,所述糖脂类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鼠李糖脂:烷基糖苷=7-9:1-3;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破乳菌培养液是以一种或几种能够产生生物破乳剂且破乳率较高的微生物菌种(比如:产碱杆菌、莫海威芽孢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污泥诺卡氏菌等)为出发菌株,经常规扩大培养后,在特殊液体培养基中发酵而成的活菌含量高、代谢物(生物破乳剂)量大的生物破乳菌发酵液;
优选地,所述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产碱杆菌Alcaligenessp.S-XJ-1的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后接种1环于100mL肉汤培养基中,30-35℃、120-130r/min摇床培养24-36h,然后接种于2000mL种子培养基中,30-35℃、110-120r/min摇床培养36-48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以体积比7%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0L发酵培养基的气升式发酵罐中,于35-40℃、通气量2-4L/min恒温敞口发酵48-60h,然后以0.6-0.8℃/h的速率降温至28-32℃,继续将种子液以体积比3%接种量追加接种,闭罐发酵24-30h,保持罐压0.01-0.03MPa,最后以0.8-1.0℃/h的速率升温至35-40℃,通气量1-3L/min恒温敞口发酵24-30h即得生物破乳菌培养液;
所述肉汤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5.0g,NaCl5.0g,葡萄糖10.0g,蒸馏水1L,pH值7.0;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1-3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2%添加;
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2-5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4%添加;
所述中草药提取物是以显著提高破乳菌抗冷、热应激性、抗病性和免疫力的中草药为原料而制备;
优选地,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称取甘草15-17份,黄芪13-16份,淫羊藿12-15份,干姜12-15份,白芷8-12份,党参5-8份;置盛有0.1-0.3%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30KHz清洗10-15min,沥干,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mm以下,置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3-6倍重量的水,得混合物料,控制温度70-90℃保持2-4h,接着降温至40-50℃,用乳酸调节pH值为3.5-4.5,在功率150-300W条件下进行微波提取10-15min,同时在功率200-300W,频率30-40KHz条件下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0.5-1.5%的复合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5.5-6.8,酶解2-4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0.5-3倍重量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1-3,控制温度至60-78℃保持3-4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1-3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85-95℃保持1-3h,然后降温至25-35℃,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2-4:1-3合并,均匀混合,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所述复合酶为葡聚糖酶、戊聚糖酶、木聚糖酶、单宁酶按质量比2-4:2-4:1-3:1-3均匀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抗氧化剂含有茶多酚、葡萄籽原花青素、迷迭香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和杏叶提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天然抗氧化剂的质量组成为:茶多酚:葡萄籽原花青素:Vc=2-3:1-3:1-2。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提取方法得到的抗氧化苦杏仁油。
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苦杏仁为原料,全程采用低温、生物加工技术,有效避免了苦杏仁中蛋白质、高级脂肪酸、维生素等热敏性营养物质的损失,尤其是油酸、亚油酸、棕榈烯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VE等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质的损失,从根本上保证了苦杏仁油的生理功能和营养功能的稳定性,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至5-6年。并且针对苦杏仁的原料特性,采用将碱液漂洗、脱皮、微波灭酶、柠檬酸溶液浸泡和多次漂洗等工艺结合处理原料,有效防止了有毒物质的合成,显著降低了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至0.08mg/kg以下,大大提高了苦杏仁油的食品安全性。同时采用碱液静置润湿、微波干燥、冷冻破碎(冰晶体微刺伤与机械作用结合)、复配酶酸性离子溶液酶解等方法,使得苦杏仁中的结合油和游离油最大限度的溶出,并且将采用真空离心和生物破乳有机结合,显著提高了苦杏仁油的提取率至93-97%,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了提取成本。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取率的同时增加了油脂提取后副产物的种类、产量和附加值,进一步降低了油脂提取成本,杜绝了“三废”的排放,保护了环境,真正实现了低碳生产,最终制得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和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和稳定性强、食品安全性高、保质期长的苦杏仁油。具体实验效果见实施13-17;具体技术原理如下:
1.本发明通过碳酸氢钠或水漂洗、润湿使得苦杏仁利于完整脱皮,更重要的是通过润湿作用,使得苦杏仁中水分含量适度均匀吸收,然后经过微波干燥,不仅有效地消除了苦杏仁中苦杏仁酶、多酚氧化酶等有害酶的生物活性,防止了有毒物质的合成;而且使得苦杏仁适度膨化,丰富了苦杏仁组织的网格结构,提高个了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并通过后续的柠檬酸溶液或水浸泡、多次漂洗,提高了了苦杏仁组织内部和外部介质的物质交换能力,进一步快速、有效脱苦、脱毒,显著降低了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至0.08mg/kg以下,大大提高了苦杏仁油的食品安全性。
2.本发明苦杏仁经过预处理和微波干燥,丰富了苦杏仁的内部网格结构,增加了内部组织的通透性,通过浸泡和漂洗,使得苦杏仁适度吸水膨胀,然后经过冷冻,在苦杏仁内部均匀形成冰晶体,刺伤了组织细胞,再加上后续的机械破碎,使得苦杏仁中的结合态和游离态的高级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大量溶出,与生物酶解有机结合,并且将采用真空离心和生物破乳有机结合,显著提高了苦杏仁油的提取率至93-97%,提高了原料利用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提取成本。
3.本发明的生物酶解根据苦杏仁游离矿质离子含量,将科学复配了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酸性离子溶液作为酶解基质,使得科学复配的复配酶在最佳条件下反应,显著激活了酶分子蛋白的中心与外围结构的生物活性,超常激发了生物酶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生物酶的活力,彻底降解了苦杏仁中脂多糖、脂蛋白和细胞壁结构,使得苦杏仁中的结合态和游离态的高级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大量溶出,极大地缩短了酶解时间,降低了生物酶使用量,提高了酶解效果。
4.本发明经多年潜心研究、无数次科学试验,将不同类型的生物破乳剂科学复配,其效果优于任何一种单一使用的生物破乳剂,其破乳率可达到96%以上。
5.本发明生物破乳菌培养液是以一种或几种能够产生生物破乳剂且破乳率较高的微生物菌种为出发菌株,通过优化菌种扩培和发酵过程培养基及发酵工艺,采用分段追加接种和变温发酵的方式,缩短了菌龄及增殖代数差距,有效提高了破乳菌培养液的生物活性和发酵力,进而提高了破乳菌培养液中生物破乳菌和破乳剂的含量,最终显著提高了乳状液的破乳率至98%以上;其中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科学复配的中草药提取物是以显著提高菌种抗冷、热应激性、免疫性和抗病性的中草药为原料,经超声清洗、低温酶解、水提醇提和超声波辅助微波提取而制备的,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成本低,可有效通过逐级驯化、复壮扩大培养,增强了生物破乳菌抗高温及低温应激能力,提高了产生物破乳剂等代谢产物的能力,激发了其增殖能力和增殖密度,缩短了菌种增殖的缓滞期和衰亡期,延长了指数增长期和稳定期,有效提高了破乳菌菌种的密度和生物破乳剂的产量,增强了菌株对发酵环境的适应性,全面增强了破乳菌的抗应激性、抗病性和免疫能力,同时采用超声清洗可有效杀灭原料中的虫卵及杂菌,降低重金属离子含量和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培养液的食品安全性和液体菌种的保质期。
6.本发明提取方法简单,周期短、效率高、节省能源、对环境友好,全程采用低温、生物加工技术,有效避免了苦杏仁中蛋白质、高级脂肪酸、维生素等热敏性营养物质的损失,提高了苦杏仁油的提取率及生物活性和营养物质含量;并且将多种工艺结合脱皮、脱毒,显著降低了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大大提高了苦杏仁油的食品安全性;同时将真空离心与生物破乳结合,科学复配、添加适合苦杏仁油的天然抗氧化剂,显著提高了苦杏仁油的稳定性,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各个步骤技术特征协同作用的总和,各步骤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并非单个技术特征效果的简单叠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真空离心机为美国奥博塔公司生产的高速真空冷冻离心机,产品型号为:HTC-30000I,最大转速:30000RPM,最大离心力:101625×g,最大容量:1000ml×6Tubes。
本发明所述产碱杆菌Alcaligenessp.S-XJ-1为中国专利CN101407769B所公开的破乳菌,该菌已于2007年8月2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142。
本发明所述胞壁结合型生物破乳剂为中国专利CN103785196B所公开的生物破乳剂。
本发明所述葡萄籽原花青素购买于河南安阳晶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效成分:OPC/Polyphenol,AssayOPC95%/polyphenol90%。
本发明银杏叶提取物购买于徐州恒凯银杏制品有限公司,中国药典2010版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醇苷≥24%,产品注册商标:公孙堂GinkgoTown。
本发明所述迷迭香提取物购买于河南森源本草天然产物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成分:迷迭香酸、迷迭香酚等,含量85%,注册商标森源本草。
本发明所述甘草提取物购买于西安源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成分:甘草酸、甘草甙等,含量98%,注册商标源森生物。
本发明茶多酚购买于西安瑞林生物公司生产的绿茶茶多酚,茶多酚含量98%,注册商标瑞林生物。
实施例1原料制备
1.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
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称取甘草16份,黄芪15份,淫羊藿14份,干姜13份,白芷10份,党参6份;置盛有0.2%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30KHz清洗12min,沥干,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mm以下,置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5倍重量的水,得混合物料,控制温度80℃保持3h,接着降温至45℃,用乳酸调节pH值为4.0,在功率200W条件下进行微波提取12min,同时在功率250W,频率35KHz条件下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1.0%的复合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6.2,酶解3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2倍重量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2,控制温度至70℃保持3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2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90℃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3:2合并,均匀混合,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所述复合酶为葡聚糖酶、戊聚糖酶、木聚糖酶、单宁酶按质量比3:3:2:2均匀混合。
以下实施例所使用的中草药提取物均为实施例1制备,其它均为市购商品。
实施例2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微波辐照灭酶:将苦杏仁浸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3h,然后脱皮,将脱皮苦杏仁放入微波干燥机中于频率2450MHz、功率2000W、温度85℃、料层厚度4cm条件微波辐照灭酶3min,其中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2)冷冻破碎:经微波辐照灭酶后的苦杏仁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的柠檬酸溶液中室温浸泡3h,清水漂洗2次,沥干,于-23℃、料层厚度9cm冷冻4h,破碎至粒径0.3mm得苦杏仁粉;
3)酶解:向苦杏仁粉中加入其质量4倍的pH值为5.5的离子溶液,均匀混合,控制混合物料温度为50℃,向其中加入苦杏仁粉质量0.04%的复配酶,搅拌均匀,保温,酶解50min;
所述离子溶液为含有钠离子30mg/L、镁离子22mg/L、锌离子22mg/L、钾离子20mg/L和钙离子13mg/L的水溶液;
所述复配酶的质量组成为: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淀粉酶=13:3:2:2:1.5;
4)真空离心:将酶解液置真空离心机中真空度-0.02MPa、15℃、7000r/min真空离心6min,自上而下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苦杏仁渣,将得到的乳状液控制温度为40℃,添加乳状液质量6%的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破乳50min,破乳后于真空度-0.02MPa、15℃、2500r/min再次真空离心12min得到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加入其质量0.05%的天然抗氧化剂,均匀混合即得苦杏仁油;
所述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产碱杆菌Alcaligenessp.S-XJ-1的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后接种1环于100mL肉汤培养基中,33℃、125r/min摇床培养30h,然后接种于2000mL种子培养基中,33℃、115r/min摇床培养42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以体积比7%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0L发酵培养基的气升式发酵罐中,于37℃、通气量3L/min恒温敞口发酵54h,然后以0.7℃/h的速率降温至30℃,继续将种子液以体积比3%接种量追加接种,闭罐发酵27h,保持罐压0.02MPa,最后以0.9℃/h的速率升温至37℃,通气量2L/min恒温敞口发酵27h即得生物破乳菌培养液;
所述肉汤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5.0g,NaCl5.0g,葡萄糖10.0g,蒸馏水1L,pH值7.0;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2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2%添加;
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3.5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4%添加;
所述天然抗氧化剂的质量组成为:茶多酚:葡萄籽原花青素:Vc=2.5:2:1.5。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7%;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4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6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9.3%。
实施例3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微波辐照灭酶:将苦杏仁浸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2h,然后脱皮,将脱皮苦杏仁放入微波干燥机中于频率2450MHz、功率1000W、温度80℃、料层厚度3cm条件微波辐照灭酶2min,其中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2)冷冻破碎:经微波辐照灭酶后的苦杏仁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柠檬酸溶液中室温浸泡2h,清水漂洗1次,沥干,于-20℃、料层厚度8cm冷冻3h,破碎至粒径0.2mm得苦杏仁粉;
3)酶解:向苦杏仁粉中加入其质量3倍的pH值为4.5的离子溶液,均匀混合,控制混合物料温度为45℃,向其中加入苦杏仁粉质量0.03%的复配酶,搅拌均匀,保温,酶解40min;
所述离子溶液为含有钠离子28mg/L、镁离子20mg/L、锌离子20mg/L、钾离子18mg/L和钙离子12mg/L的水溶液;
所述复配酶的质量组成为: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淀粉酶=10:2:1:1:1;
4)真空离心:将酶解液置真空离心机中温度10℃、真空度-0.01MPa、6000r/min真空离心5min,自上而下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苦杏仁渣,将得到的乳状液控制温度为30℃,添加乳状液质量5%的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破乳40min,破乳后于温度10℃、真空度-0.01MPa、2000r/min再次真空离心10min得到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加入其质量0.04%的天然抗氧化剂,均匀混合即得苦杏仁油;
所述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产碱杆菌Alcaligenessp.S-XJ-1的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后接种1环于100mL肉汤培养基中,30℃、120r/min摇床培养24h,然后接种于2000mL种子培养基中,30℃、110r/min摇床培养36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以体积比7%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0L发酵培养基的气升式发酵罐中,于35℃、通气量2L/min恒温敞口发酵48h,然后以0.6℃/h的速率降温至28℃,继续将种子液以体积比3%接种量追加接种,闭罐发酵24h,保持罐压0.01MPa,最后以0.8℃/h的速率升温至35℃,通气量1L/min恒温敞口发酵24h即得生物破乳菌培养液;
所述肉汤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5.0g,NaCl5.0g,葡萄糖10.0g,蒸馏水1L,pH值7.0;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1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2%添加;
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2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4%添加;
所述天然抗氧化剂的质量组成为:茶多酚:葡萄籽原花青素:Vc=2:1:1。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6.5%;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5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6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8.6%。
实施例4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微波辐照灭酶:将苦杏仁浸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4h,然后脱皮,将脱皮苦杏仁放入微波干燥机中于频率2450MHz、功率3000W、温度90℃、料层厚度5cm条件微波辐照灭酶4min;
2)冷冻破碎:经微波辐照灭酶后的苦杏仁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3%的柠檬酸溶液中室温浸泡4h,清水漂洗3次,沥干,于-25℃、料层厚度10cm冷冻5h,破碎至粒径0.4mm得苦杏仁粉;
3)酶解:向苦杏仁粉中加入其质量5倍的pH值为6.5的离子溶液,均匀混合,控制混合物料温度为55℃,向其中加入苦杏仁粉质量0.05%的复配酶,搅拌均匀,保温,酶解60min;
所述离子溶液为含有钠离子33mg/L、镁离子25mg/L、锌离子25mg/L、钾离子23mg/L和钙离子14mg/L的水溶液;
所述复配酶的质量组成为: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淀粉酶=15:4:3:3:2;
4)真空离心:将酶解液置真空离心机中8000r/min真空离心8min,自上而下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苦杏仁渣,将得到的乳状液控制温度为50℃,添加乳状液质量8%的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破乳60min,破乳后于3000r/min再次真空离心15min得到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加入其质量0.06%的葡萄籽提取物,均匀混合即得苦杏仁油;
所述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产碱杆菌Alcaligenessp.S-XJ-1的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后接种1环于100mL肉汤培养基中,35℃、130r/min摇床培养36h,然后接种于2000mL种子培养基中,35℃、120r/min摇床培养48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以体积比7%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0L发酵培养基的气升式发酵罐中,于40℃、通气量4L/min恒温敞口发酵60h,然后以0.8℃/h的速率降温至32℃,继续将种子液以体积比3%接种量追加接种,闭罐发酵30h,保持罐压0.03MPa,最后以1.0℃/h的速率升温至40℃,通气量3L/min恒温敞口发酵30h即得生物破乳菌培养液;
所述肉汤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5.0g,NaCl5.0g,葡萄糖10.0g,蒸馏水1L,pH值7.0;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3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2%添加;
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5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4%添加;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5%;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7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5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8.1%。
实施例5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至步骤4)其它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2,仅仅采用生物破乳剂破乳;
生物破乳剂添加量:0.05%;
所述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糖脂类:脂肽类:胞壁结合类=8:6:4;
所述糖脂类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鼠李糖脂:烷基糖苷=8:2;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6%;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5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6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7.5%。
实施例6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至步骤4)其它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3,仅仅采用生物破乳剂破乳;
生物破乳剂添加量:0.04%;
所述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糖脂类:脂肽类:胞壁结合类=6:5:7;
所述糖脂类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鼠李糖脂:烷基糖苷=7:1;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4%;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6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6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6.4%。
实施例7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至步骤4)其它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4,仅仅采用生物破乳剂破乳;
生物破乳剂添加量:0.06%;
所述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糖脂类:脂肽类:胞壁结合类=10:7:5;
所述糖脂类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鼠李糖脂:烷基糖苷=9:3;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4%;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7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5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6%。
实施例8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至步骤4)其它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2,仅仅采用生物破乳剂破乳;
生物破乳剂添加量:0.05%;
所述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鼠李糖脂:脂肽类:胞壁结合类=8:6:4;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3%;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7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5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6%。
实施例9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至步骤4)其它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4,仅仅采用生物破乳剂破乳;
生物破乳剂添加量:0.05%;
所述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烷基糖苷:脂肽类:胞壁结合类=8:6:4;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4%;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7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5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6.6%。
实施例10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至步骤4)其它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2,仅仅采用生物破乳剂破乳;
生物破乳剂添加量:0.05%;
所述生物破乳剂为鼠李糖脂;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5%;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6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6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7.2%。
实施例11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漂洗液和步骤2)浸泡液均为水,其它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2;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5%;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5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5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8.1%。
实施例12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漂洗液和步骤2)浸泡液均为水,仅仅采用生物破乳剂破乳,其它工艺及参数同实施例2;
生物破乳剂添加量:0.05%;
所述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糖脂类:脂肽类:胞壁结合类=8:6:4;
所述糖脂类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鼠李糖脂:烷基糖苷=8:2;
上述方法制备苦杏仁油的提取率为94%;苦杏仁油中氰化物的残留量为0.05mg/kg;室温、通风、避光条件下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5年;生物破乳的破乳率为96.8%。
实施例13本发明制备的抗氧化苦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
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未加天然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和市售相同生产日期的采用水酶法生产的未加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为样品,检测苦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检测结果如表1。气相色谱(GC)法测定。样品甲酯化:称取约100mg油样,置于具塞试管中,加入1~2mL石油醚(30—60℃)与苯(1:1)的混合液,振摇使油脂溶解后,加入0.4mol/LKOH-甲醇溶液1~2mL,混匀后,室温下静置5~10min,再加入12mL水,静置后取上层清液,进行色谱分析。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石英毛细管柱型号:DB—nAX(3cm×0.25mm);柱温:50℃保持5min,以10℃/min升温速率升到230℃,保持20min;检测口:FID270℃;进样口:250℃。
表1:苦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
组成(%) C16:0 C16:1 C18:0 C18:1 C18:2 C18:3 C20:1 总不饱和脂肪酸
本发明 3.9 1.0 0.3 72.4 22.1 0.3 0 95.8
市售 4.5 0.8 1 72.3 21.2 0.1 0.1 94.5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苦杏仁油主要脂肪酸组成有7种,分别为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棕榈一烯酸(C16:1)、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花生一烯酸(C20:1)。其中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5.8%,比市售苦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虽然差异性不大,但也充分显示了本发明提取工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尤其显示了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12制备的苦杏仁油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实施例14本发明抗氧化苦杏仁油的质量指标检测
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未加天然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和市售相同生产日期的采用水酶法生产的未加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为样品,检测苦杏仁油的外观及理化质量指标,检测结果如表2。检测依据标准:酸值:GB/T5530-2005;过氧化值:GB/T5538—2005;碘值:GB/T5532-2008;皂化值GB/T5534—2008;折光指数:GB/T5527-2010;水分及挥发物:GB/T5528-2008;透明度、气味、滋味:GB/T5525—2008;色泽:GB/T5492-2008。
表2:苦杏仁油质量指标检测结果
项目 本发明 市售
酸值/mgKOH/g 0.45 0.67
碘值/gI2/100g 100.5 88.4
皂化值/mgKOH/g 168.2 218.5
过氧化值/mmol/kg 0.06 0.16
折光指数 1.4787 1.4638
水分及挥发物/% 3.2 9.6
气味 有明显杏仁风味、无异味、苦味 有杏仁风味、无异味、稍苦
透明度 透明、澄清 透明、澄清
色泽 淡淡黄色 淡黄色
以上结果表明:与市售采用水酶法制备的苦杏仁油,本发明提取的苦杏仁油酸值低(32.28%)、碘值高(13.6%)、皂化值低(23.02%)、过氧化值低(62.5%)、折光指数高(1%)、水分含量低(66.66%),说明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损失少、含量高,抗氧化程度高。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水分含量较低,证明了本发明采用生物破乳的效果较好,破乳率高,油水分离效果好,收得率高。上述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市售产品,且远远优于国家食用油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12制备的苦杏仁油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实施例15本发明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氧化稳定性试验
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未加天然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和市售相同生产日期的采用水酶法生产的未加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为样品,检测苦杏仁油的氧化稳定性,检测结果如表3。检测方法:采用743Rancimat油脂氧化稳定仪,分别测定2种苦杏仁油在110、120、130℃时的诱导期(inductionperiod)。测定条件:样品用量(30±001)g;空气流量20L/h;向测量池中加入60mL蒸馏水;达到设定温度开始测定。
表3:苦杏仁油诱导期在不同温度下的检测结果(OSI/h)
项目 110℃ 120℃ 130℃
本发明 28.96 15.24 8.98
市售 17.75 8.68 4.01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苦杏仁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有诱导时间是市售苦杏仁油的近2倍,其氧化稳定性较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12制备的苦杏仁油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实施例16本发明抗氧化苦杏仁油的VE含量及其组成
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未加天然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和市售相同生产日期的采用水酶法生产的未加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为样品,检测苦杏仁油的VE含量及其组成,检测结果如表4。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BDSC18,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00nm,流动相100%甲醇,流速:1mL/min,柱温30℃,保留时间20min。
表4:苦杏仁油VE含量及其组成(mg/100g)
项目 а-生育酚 β-生育酚 VE含量
本发明 2.025 35.225 37.25
市售 1.765 33.135 34.90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苦杏仁油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营养物质VE损失低,含量较高,比市售同类型产品高2.35mg/100g,说明本发明提取工艺有利于抗氧化及生物活性物质的最大获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12制备的苦杏仁油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各实施例之间及与上述实验效果差异性不大。
实施例17本发明抗氧化苦杏仁油的保质期预测试验
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添加天然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和市售相同生产日期的采用水酶法生产的添加抗氧化剂的苦杏仁油为样品,并以本发明未加抗氧化剂的作为对照,置于65℃恒温条件下加速氧化,每隔20天取样测定过氧化值,并推算常温(25℃)储存条件下苦杏仁油的货架期,其结果见表5和表6。
表5:不同时间段苦杏仁油的过氧化值(mmol/kg)
时间(d) 20 40 60 80 100
本发明 0.08 1.08 1.65 2.06 3.25
市售 2.16 10.02 14.11 18.18 20.05
表6:苦杏仁油的诱导时间、抗氧化因子及保质期预测
项目 诱导时间(d) 抗氧化因子 保质期(d)
本发明 137 5.48 2192(6年)
市售 40 1.6 640(1年8个月)
对照 25 1 400(1年1月)
以上结果表明:市售苦杏仁油及对照组抗氧化值上升很快,其中对照组仅仅诱导25天就超出食用用标准值,为1个抗营养因子,市售苦杏仁油在地40天时即不达标,为1.6个抗营养因子,本发明苦杏仁油诱导时间最长为137天,为5.48个抗营养因子,按照每个诱导日16天的保质期测算,本发明苦杏仁油的保质期最长为2192天,约6年;市售苦杏仁油的保质期为640天,约1年8个月;对照组仅为400天约1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12制备的苦杏仁油同样具有上述实验效果,保质期可达到5年以上。

Claims (10)

1.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微波辐照灭酶:将苦杏仁浸入水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1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室温漂洗、沥干,置容器中密封静置润湿2-4h,然后脱皮,将脱皮苦杏仁放入微波干燥机中于频率2450MHz、功率1000-3000W、温度80-90℃、料层厚度3-5cm条件微波辐照灭酶2-4min;
2)冷冻破碎:经微波辐照灭酶后的苦杏仁在水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3%的柠檬酸溶液中室温浸泡2-4h,清水漂洗1-3次,沥干,于-20--25℃、料层厚度8-10cm冷冻3-5h,破碎至粒径0.2-0.4mm得苦杏仁粉;
3)酶解:向苦杏仁粉中加入其质量3-5倍的pH值为4.5-6.5的离子溶液,均匀混合,控制混合物料温度为45-55℃,向其中加入苦杏仁粉质量0.03-0.05%的复配酶,搅拌均匀,保温,酶解40-60min;
4)真空离心:将酶解液置真空离心机中6000-8000r/min真空离心5-8min,自上而下分离得到游离油、乳状液、水解液和苦杏仁渣,将得到的乳状液控制温度为30-50℃,添加乳状液质量0.04-0.06%的生物破乳剂或5-8%的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破乳40-60min,破乳后于2000-3000r/min再次真空离心10-15min得到游离油,合并所得的游离油,加入其质量0.04-0.06%的天然抗氧化剂,均匀混合即得苦杏仁油;
所述离子溶液为含有钠离子28-33mg/L、镁离子20-25mg/L、锌离子20-25mg/L、钾离子18-23mg/L和钙离子12-14mg/L的水溶液;
所述复配酶的质量组成为: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淀粉酶=10-15:2-4:1-3:1-3: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辐照为间歇式辐照:微波辐照10s,间隔20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离心条件为温度10-20℃、真空度-0.01--0.03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破乳剂为糖脂类、脂肽类、胞壁结合类生物破乳剂按质量比6-10:5-7:3-5均匀混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脂类生物破乳剂的质量组成为:鼠李糖脂:烷基糖苷=7-9: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破乳菌培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产碱杆菌Alcaligenessp.S-XJ-1的试管斜面菌种活化后接种1环于100mL肉汤培养基中,30-35℃、120-130r/min摇床培养24-36h,然后接种于2000mL种子培养基中,30-35℃、110-120r/min摇床培养36-48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以体积比7%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0L发酵培养基的气升式发酵罐中,于35-40℃、通气量2-4L/min恒温敞口发酵48-60h,然后以0.6-0.8℃/h的速率降温至28-32℃,继续将种子液以体积比3%接种量追加接种,闭罐发酵24-30h,保持罐压0.01-0.03MPa,最后以0.8-1.0℃/h的速率升温至35-40℃,通气量1-3L/min恒温敞口发酵24-30h即得生物破乳菌培养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1-3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2%添加;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NH4NO34.0g,K2HPO44.0g,KH2PO46.0g,MgSO4·7H2O0.2g,FeSO4·7H2O1mg,NaCl25g,CaCl2·2H2O0.8mg,乙二胺四乙酸1.3mg,中草药提取物2-5g,蒸馏水1L,pH值7.0,碳源为菜籽油,以培养基体积比4%添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称取甘草15-17份,黄芪13-16份,淫羊藿12-15份,干姜12-15份,白芷8-12份,党参5-8份;置盛有0.1-0.3%碳酸氢钠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于200W、30KHz清洗10-15min,沥干,将上述中草药粉碎至粒径为2mm以下,置容器中均匀混合并添加3-6倍重量的水,得混合物料,控制温度70-90℃保持2-4h,接着降温至40-50℃,用乳酸调节pH值为3.5-4.5,在功率150-300W条件下进行微波提取10-15min,同时在功率200-300W、频率30-40KHz条件下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然后加入混合物料总重量0.5-1.5%的复合酶进行酶解,用乳酸调节pH值为5.5-6.8,酶解2-4h,最后添加混合物料0.5-3倍重量乙醇和丙醇的混合物,乙醇和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1-3,控制温度至60-78℃保持3-4h,过滤,得第一滤液;添加滤渣1-3倍重量的水,控制温度85-95℃保持1-3h,然后降温至25-35℃,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按照质量比2-4:1-3合并,均匀混合,即得中草药提取物;
所述复合酶为葡聚糖酶、戊聚糖酶、木聚糖酶、单宁酶按质量比2-4:2-4:1-3:1-3均匀混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抗氧化剂的质量组成为:茶多酚:葡萄籽原花青素:Vc=2-3:1-3:1-2。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提取方法制得的抗氧化苦杏仁油。
CN201510742646.1A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Pending CN105368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2646.1A CN105368566A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2646.1A CN105368566A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68566A true CN105368566A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7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2646.1A Pending CN105368566A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6856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4494A (zh) * 2017-12-18 2018-05-15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提高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天然复配抗氧化剂及方法
CN108464429A (zh) * 2018-03-23 2018-08-31 武汉轻工大学 调味面制品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0693A (zh) * 2019-01-18 2019-06-14 范志祥 一种高ω-3脂肪酸含量营养油的抗氧化发酵方法
CN111254012A (zh) * 2018-12-03 2020-06-09 南昌大学 一种天然多酚复配剂添加到油脂中作抗氧化剂的方法
CN114317098A (zh) * 2021-12-21 2022-04-12 江南大学 一种强化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6046A (zh) * 2009-12-03 2010-06-16 渤海大学 一种从扁杏仁中提取油脂的生物学方法
CN103497830A (zh) * 2013-10-11 2014-01-08 江南大学 一种高品质小麦胚芽油及其亚临界制备方法
CN103785196A (zh) * 2014-01-27 2014-05-14 同济大学 一种提高胞壁结合型生物破乳剂破乳性能的方法
CN104946541A (zh) * 2015-06-11 2015-09-30 天津中天精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6046A (zh) * 2009-12-03 2010-06-16 渤海大学 一种从扁杏仁中提取油脂的生物学方法
CN103497830A (zh) * 2013-10-11 2014-01-08 江南大学 一种高品质小麦胚芽油及其亚临界制备方法
CN103785196A (zh) * 2014-01-27 2014-05-14 同济大学 一种提高胞壁结合型生物破乳剂破乳性能的方法
CN104946541A (zh) * 2015-06-11 2015-09-30 天津中天精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樊振江 等: "《食品加工技术》", 28 February 2013,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4494A (zh) * 2017-12-18 2018-05-15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提高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天然复配抗氧化剂及方法
CN108464429A (zh) * 2018-03-23 2018-08-31 武汉轻工大学 调味面制品抗氧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4012A (zh) * 2018-12-03 2020-06-09 南昌大学 一种天然多酚复配剂添加到油脂中作抗氧化剂的方法
CN111254012B (zh) * 2018-12-03 2023-05-02 南昌大学 一种天然多酚复配剂添加到油脂中作抗氧化剂的方法
CN109880693A (zh) * 2019-01-18 2019-06-14 范志祥 一种高ω-3脂肪酸含量营养油的抗氧化发酵方法
CN114317098A (zh) * 2021-12-21 2022-04-12 江南大学 一种强化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5578A (zh) 一种高营养价值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CN105219513A (zh) 一种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Nerantzis et al. Integrated enology-utilization of winery by-products into high added value products
CN105368566A (zh) 一种抗氧化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Handayani et al. Extraction of coconut oil (Cocos nucifera L.) through fermentation system
CN105419928A (zh) 一种保质期长的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CN110747234B (zh) 一种槐花浸膏的制备方法
CN101628925A (zh) 微波技术在油茶籽加工中的应用
CN103374456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植物油脂的方法
CN113201401B (zh) 一种柑橘类果皮精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368570A (zh) 一种风味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CN107136213A (zh) 一种铁皮石斛乳酸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80307B (zh) 利用微生物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Yoswathana et al. Enhancement of essential oil from agarwood by subcritical water extraction and pretreatments on hydrodistillation
CN105349245A (zh) 一种高生物活性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CN105296139A (zh) 一种高破乳率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CN105255582A (zh) 一种提取率高的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CN105419927A (zh) 一种天然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CN106635429A (zh) 一种酶法水解红花籽油富集不饱和脂肪酸工艺
CN104804899B (zh) 一种回收水酶法制油工艺废水制备洗涤液基础液的方法
CN105419929A (zh) 一种环保型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CN105349238A (zh) 一种氰化物残留量低的苦杏仁油及其提取方法
KR20130084441A (ko) 다시마 뿌리 추출물을 이용한 생리활성 후코이단 제조방법
CN105734104A (zh) 一种高产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方法
CN106754006A (zh) 一种红香署酒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