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8592A - 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8592A
CN105338592A CN201410396352.3A CN201410396352A CN105338592A CN 105338592 A CN105338592 A CN 105338592A CN 201410396352 A CN201410396352 A CN 201410396352A CN 105338592 A CN105338592 A CN 105338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rssi value
combination
rssi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63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8592B (zh
Inventor
邵名波
吴宗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963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859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3987 priority patent/WO20151545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8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8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8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85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待信道配置的各AP基于服务器的指示均开启静默状态;目标AP基于服务器的指示,关闭静默状态并逐一切换至扫描信道列表中的各信道,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目标AP迁移至所述可用信道后,通知服务器在待信道配置的各AP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逐个完成目标区域内各AP对最佳信道的准确选择,避免并行选择时的信道不确定性,信道选择的结果更加精确,可有效地降低现场的无线干扰。

Description

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技术完成了从802.11b的11Mbps,到802.11a和802.11g的54Mbps,再到802.11N的最高450Mbps的物理层速率的飞跃,并伴随AMPDU(AggregatedMACProtocalDataUnit,聚合MAC层协议数据单元)、AMSDU(AggregatedMACServiceDataUnit,聚合MAC层业务数据单元)、SGI(ShortGuardInterval,短保护间隔)这类辅助技术,使得WLAN无线业务速率越来越快,逐渐成为有线网络的扩展与补充。
随着用户对于高速无线上网需求的愈加强烈,以及笔记本电脑、手机对高速WLAN的支持愈加普遍,WLAN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家庭无线上网这类私有场合,在机场、图书馆、展厅、咖啡厅、会议大厅等公共区域,均能搜索到WLAN信道并能方便地接入,实现快速的上网。
在WLAN无线应用中,有两个频段可以使用,2.4G和5G。由于是ISM(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频段,使用时无需申请许可证,因此在该频段上工作的无线设备密度很高,相互干扰很大,直接影响无线业务的效果。以中国区为例,2.4G频段分为1~13信道,相邻信道中心频率的间隔为5MHz;5G现有149、153、157、161、165这几个信道,相邻信道中心频率的间隔为20MHz。
由于2.4G的WLAN终端设备出现的比较早,市场占有率高,且2.4G频段的自由空间衰减较小,相对5G而言,2.4G频段使用的更为普遍,在2.4G上工作的WLAN设备较多,也较为拥挤,无线干扰较强,无线业务体验出现波动的概率很大。
下面以2.4G为例,来说明WLAN信道布局的问题。
尽管2.4G有1~13共13个信道,但由于信道之间间隔只有5MHz,因此真正的非重叠信道很少,一般实际使用中会按照1、6、11布局,个别情况会使用3、8、13信道。虽然也支持40MHz带宽模式,但考虑干扰因素,实际应用中2.4G一般只会采用20MHz带宽。
在AP(AccessPoint,接入点)集中组网环境下,为了尽可能降低WLAN实际场景下的同频及邻频干扰,必须对环境中的所有AP进行信道布局。布局时,不仅要考虑水平方向的干扰,还要考虑垂直方向的干扰,而2.4G可用的非重叠信道数只有3个,因此信道布局工作往往耗时耗力,而成效并不显著。对于传统的人工信道布局而言,优化信道前,先要调研:获取AP的位置、所在楼栋房型简图、MAC、现有信道和邻居AP信道等信息,之后再根据调研结果绘出草图,标注AP信息,仔细斟酌各个AP的信道该如何设置,确认好信道后,再对各AP逐个固化信道。AP应选择的最佳信道,往往与AP所在位置、AP所连接的天线类型与增益、AP场强等因素密切相关。要综合这些因素,为每个AP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信道,难度较大。在某些高密度布局场景下,一个建筑物内往往有几百台AP,一个具有10栋建筑物的小区,往往就有几千台AP,如对每个AP以人工的方式独立确定信道,工作量会非常大,而且后续AP的增减都可能对信道布局产生影响,增减较多时往往需要对信道重新布局。
基于上述考虑,让WLAN集中组网环境中的各AP自主选择最合适的工作信道,非常有现实意义。可以省去人工进行信道布局的工作量,降低了信道布局的难度。无需考虑AP位置、天线类型等因素。
有AP增减时,只需重新进行一次自动信道选择,无需考虑增减的AP周围的其他AP的信道分布情况。
让AP自身去分析WLAN环境状况,并自主决定工作信道,可以使选择结果更精确。
目前,很多厂家的AP一般都支持自动信道选择,但其选择及切换过程往往是并行的,即环境中的所有AP同时运行某种选择算法,扫描周围的干扰信道,并确定干扰最小的信道作为自己后续的工作信道。这种并行选择方案的缺点是:AP同时运行算法时,会同时进行信道切换并扫描,在所有AP的信道确定之前,WLAN环境也是在时刻变化的。在一个不稳定的无线环境中选择一个确定的最佳信道难度很大,且算法难以收敛,有时甚至会陷入循环运算。也就是说,AP在信道扫描计算和信道最终切换的过程中,伴随着周围其他AP的并行扫描操作,WLAN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不合理的信道选择。并行的信道选择方案,会造成在某一个时间点判定是最佳的信道,在随后的一个时间点,变得不再适合这个AP。
为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厂家设计了一些优化机制来改善信道选择结果,甚至规定信道选择按场景区分,某些场景下禁止启用自动信道选择。前者显然会进一步增加信道选择算法的复杂度,后者势必会使得某些WLAN应用场景再次回到人工配置信道的老路。
所以,如何既能克服人工选择信道的烦琐与低效,又能避免传统并行信道选择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并行信道选择技术在信道选择时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影响信道选择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包括:
服务器将待信道配置的各接入点AP置于静默状态;
服务器在各AP中选取一目标AP,并指示该目标AP关闭静默状态;
服务器指示选取的目标AP在扫描信道列表内逐一选取信道并切换;
服务器在选取的目标AP基于信道切换而获取到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并迁移至该可用信道后,在待信道配置的各AP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直到遍历完所有AP。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包括:
待信道配置的各AP基于服务器的指示均开启静默状态;
目标AP基于服务器的指示,关闭静默状态并逐一切换至扫描信道列表中的各信道,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目标AP迁移至所述可用信道后,通知服务器在待信道配置的各AP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所述目标AP逐一切换至各信道后,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具体包括:
目标AP在切换至相应信道后计算该信道的组合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并将得到的各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比较,在可用信道中获取组合RSSI值最小的信道,得到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所述目标AP计算组合RSSI值的方式,包括:
获取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以及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
将当前信道中各AP的RSSI值以及邻近信道衰减后的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所述目标AP计算组合RSSI值的方式,包括:
获取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将当前信道中各邻居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值CRSSI;
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落入各RSSI区间中邻居AP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邻居AP的个数;
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结果相结合,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所述目标AP计算组合RSSI值的方式,还包括:
获取当前切换至信道的各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邻近信道的累加值CRSSI’;
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邻近信道中各AP落入各RSSI区间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AP个数;
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AP个数相结合,得到邻近信道的组合RSSI值,并将该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处理;
将衰减后的组合RSSI值以及所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考虑邻居信道影响时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在对各RSSI值进行累加前还包括将各RSSI值转换为便于累加的功率单位的操作;在得到组合RSSI值时还包括对得到的组合RSSI值进行单位反向转换的操作。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所述将累加值与归一化结果相结合具体为:将累加值与归一化结果进行相乘操作。
依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静默状态指示模块,用于将待信道配置的各AP置于静默状态;
AP选取模块,用于在各AP中选取一目标AP,并指示该AP关闭静默状态;
信道扫描指示模块,用于指示选取的目标AP在扫描信道列表内逐一选取信道并切换;
AP遍历模块,用于在选取的目标AP基于信道切换而获取到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并迁移至该可用信道后,触发所述AP选取模块在待信道配置的各AP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直到遍历完所有AP。
依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还提供一种AP,所述AP为待信道配置列表中的AP,所述AP包括:
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当服务器指示待信道配置列表中所有AP开启静默状态时,开启所属AP的静默状态,并在所属AP为服务器选取的目标AP时,关闭静默状态;
信道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服务器的指示,在扫描信道列表内逐一选取信道并切换,并在切换至各信道后,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信道迁移模块,用于将信道迁移至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上,并在迁移后,通知服务器在待信道配置列表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的AP中,信道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所属AP切换至相应信道后,计算该信道的组合RSSI值,将得到的各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比较,判定组合RSSI值最小的可用信道为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的AP中,信道获取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AP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以及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第一衰减处理子模块,用于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
第一组合RSSI值获取子模块,用于将当前信道中各AP的RSSI值以及邻近信道衰减后的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的AP中,信道获取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二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AP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累加子模块,用于将当前信道中各邻居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值CRSSI;
归一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落入各RSSI区间中邻居AP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邻居AP的个数;
第二组合RSSI值获取子模块,用于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结果相结合,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的AP中,信道获取模块,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子模块,还用于获取AP当前切换至信道的各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所述累加子模块,还用于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邻近信道的累加值CRSSI’;
所述归一化子模块,还用于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邻近信道中各AP落入各RSSI区间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AP个数;
第二衰减处理子模块,用于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AP个数相结合,得到邻近信道的组合RSSI值,并将该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处理;
所述第二组合RSSI值获取子模块,还用于将衰减后的组合RSSI值以及得到的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考虑邻居信道影响时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依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还提供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本发明所述的服务器,以及目标区域内待信道配置的AP;所述AP为本发明所述的AP。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本发明所述方案通过逐个完成目标区域内各AP对最佳信道的准确选择,避免并行选择时的信道不确定性,信道选择的结果更加精确,可有效地降低现场的无线干扰;
其次,本发明所述方案不用关注区域AP数量、每个AP和天线的地理位置、楼层分布以及场强的微弱差距,由各AP根据周围的环境去确定,比较简单易行简单易行,并且所述方法不受场景限制,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串行信道选择的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RSSI获取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合RSSI获取的改进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串行信道选择方法的详细实现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并行信道选择技术在信道选择时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影响信道选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所述方法操作简单,信道选择准确度高,保证了集中组网区域内的所有AP均能选择到合适的工作信道。下面就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详细实施过程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该方法从服务器侧对串行选择信道的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服务器将待信道配置的各AP置于静默状态;
该步骤中,AP静默状态的引入,可以避免传统的并行信道选择过程中的互干扰,为后续AP可以正确而快速地锁定最佳信道提供必要支持。
步骤S12,服务器在各AP中选取一目标AP,并指示该AP关闭静默状态;
步骤S13,服务器指示选取的目标AP在扫描信道列表内逐一选取信道并切换;
步骤S14,服务器在选取的目标AP基于信道切换而获取到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并迁移至该可用信道后,返回步骤S12,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直到遍历完所有AP。
优选地,当遍历完所有AP后,将各AP的地址、迁移至的信道号以及该信道的组合RSSI值以表格方式存储。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该方法从AP侧对串行选择信道的方案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待信道配置的各AP基于服务器的指示均开启静默状态;
步骤S22,目标AP基于服务器的指示,关闭静默状态并逐一切换至扫描信道列表中的各信道,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步骤S23,目标AP迁移至所述可用信道后,通知服务器在待信道配置的各AP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
上述步骤S22中,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当选取的目标AP逐一切换至各信道后,计算各信道的组合RSSI值,并将得到的各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比较,在可用信道中获取组合RSSI值最小的信道,确定该信道为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该优选方式,通过组合RSSI值的计算,可以较为精确地获取所处WLAN环境的最大可能干扰情况,为最佳信道的选择提供依据。
其中,选取的目标AP计算组合RSSI值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
方式一:
AP获取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以及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AP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
AP将当前信道中各AP的RSSI值以及邻近信道衰减后的各RSSI值转换为便于累加的功率单位,并将单位转换后的各RSSI值进行累加;
AP将累加后的RSSI值进行单位反向转换,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方式二:
AP获取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AP将当前信道中各邻居AP的RSSI值转换为便于累加的功率单位,并将单位转换后的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值CRSSI;
AP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落入各RSSI区间中邻居AP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邻居AP的个数;
AP将CRSSI与归一化结果相乘,并将相乘结果进行单位反向转换,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方式三,该方式的实施需要结合方式二,具体为:
AP获取当前切换至信道的各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AP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转换为便于累加的功率单位,并将单位转换后的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邻近信道的累加值CRSSI’;
AP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邻近信道中各AP落入各RSSI区间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AP个数;
AP将CRSSI’与归一化AP个数相乘,并将相乘结果进行单位反向转换,得到邻近信道的组合RSSI值,并将该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处理;
AP将衰减后的组合RSSI值以及通过方式二获取的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转换为便于累加的功率单位后进行累加,并将累加结果进行单位反向转换,得到考虑邻居信道影响时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方法通过逐个完成小区内各AP对最佳信道的准确选择,避免同时选择时的信道不确定性,可有效地降低现场的无线干扰。
基于上述原理性阐述,下面根据图3~图6给出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并结合对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给出本发明的技术细节,使其能够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提供的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串行信道选择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系统级操作(即服务器侧的操作)和AP级操作。
系统级操作,具体包括如下几个子操作:
AP选择操作101:根据事先准备的AP地址列表104,逐个选择各AP。待某个AP操作处理完成后,再选择下一个AP并指示其操作。
AP静默指示操作102:指示AP启动静默和关闭静默。在串行信道选择操作开始之初,需要指示所有AP均处于静默状态,此时WLAN系统内部应无用户连接、无任何AP发出的管理、控制及数据报文,WLAN环境处于一种“鸦雀无声”的寂静状态。接着,逐个启动AP,在启动单个AP的信道选择之前,先关闭其静默,进入正常的无线收发包状态。
AP自动信道选择启动操作103:指示AP开始进行自动信道选择,具体涉及哪些子操作参考AP级操作说明。
AP地址列表104:提供系统级操作的串行操作所需的地址列表,需预先获取。
AP级操作,包括如下几个子操作:
信道扫描操作105:接收系统级操作的AP自动信道选择启动命令后,首先转入此操作。根据扫描信道列表110,对各信道逐个扫描、计算并切换。其中,计算由组合RSSI检测操作109完成。
信道判定模块106:根据可选信道列表111及信道扫描操作105的扫描结果,确定当前最佳工作信道。
信道迁移模块107:根据信道判定模块106的结果,进行实际的信道迁移。
静默开启与关闭操作108:接收系统级操作的指示,实现AP的静默开启与关闭。
组合RSSI检测操作109:配合信道扫描操作105,对切换至扫描信道列表110中的每个信道计算出组合RSSI值,以dBm为单位。
扫描信道列表110:提供待扫描的所有信道号。
可选信道列表111:提供待判定并迁移的所有可选信道号。
其中,组合RSSI检测操作109计算组合RSSI值的方式包括:
方式一:如图4所示,组合RSSI值计算获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MAC/RSSI信息获取操作201:接收来自信道扫描模块105的输出,获取当前信道(AP根据扫描信道列表切换至的信道)及邻近信道所有AP的MAC/RSSI对应信息。
MAC/RSSI信息链表老化更新操作202:将MAC/RSSI对应信息放入链表,对于已存在的信息则进行更新,并启动定时器进行老化判断,老化的MAC/RSSI信息将从链表中删除。链表操作结束后,进入同邻频RSSI预操作203进行处理。
同邻频RSSI预操作203:从链表中逐一取出一AP(即节点),若该AP属于邻近信道,则将该AP的RSSI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若该AP属于当前信道,则不做衰减操作。
dBm至pw转换及累加操作204:在同邻频RSSI预操作203操作完成后,将链表中各AP的RSSI(单位为dBm)转换为pw(皮瓦)单位(因为dBm不便于直接累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累加操作,以组合各种RSSI值。
pw累加值至dBm转换操作205:将204累加的pw单位结果,反向转换为以dBm为单位的组合的RSSI信息,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当前信道组合RSSI信息记录操作206:将当前信道计算的组合RSSI信息进行记录,作为后续最佳信道判定模块106的判定依据。
方式二,如图5所示,组合RSSI值计算获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MAC/RSSI信息获取操作301:接收来自信道扫描模块105的输出,获取当前信道(AP根据扫描信道列表切换至的信道)所有AP的MAC/RSSI对应信息。
MAC/RSSI信息链表老化更新操作302:将各MAC/RSSI对应信息放入链表,对于已存在的信息则进行更新,并启动定时器进行老化判断,老化的MAC/RSSI信息将从链表中删除。
dBm至pw转换及累加操作303:根据本信道的邻居AP(即:选取的AP在当前信道中的邻居AP)的RSSI信息,将不便于直接累加的dBm转化为pw(皮瓦)单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累加操作,以组合各种RSSI值。此时获得的组合RSSI的称为CRSSI(pw),单位为pw。
各RSSI区间邻居AP个数分布获取操作304:获取当前信道各RSSI区间范围的邻居AP个数,其中RSSI区间如[0,-45]dBm、[-46,-65]dBm、[-66,-75]dBm、[-75,-85]dBm。这些区间分布代表近、中、远、很远的邻居AP,这些区间的邻居AP对本AP的干扰由强至弱。其中,表示近、中、远、很远的RSSI区间可以根据经验值划分,也可以通过预先实验进行划分。
归一化邻居AP个数NNUM计算操作305:根据304的区间分布结果,并考虑到这些区间的邻居AP对本AP的干扰由强至弱,将各区间的邻居AP个数乘以对应的权值,以获取归一化邻居AP个数NNUM。例如[0,-45]dBm、[-46,-65]dBm、[-66,-75]dBm、[-75,-85]dBm的邻居AP个数分别为N1、N2、N3、N4,则可考虑一组权值100、70、25、5,归一化邻居AP个数为:NNUM=(N1*100+N2*70+N3*25+N4*5)/100。其中,权值的设定原则是干扰越大值越大,上述给出的具体权值指示一种示例性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需求可以根据设定原则进行灵活设定。
N1、N2、N3、N4分别为2、11、10、56,则计算出的归一化邻居AP个数NNUM为15。
相乘操作306:将303、305的结果进行乘法操作。
pw累加值至dBm转换操作307:将306的结果转化为dBm,此即修正后的组合RSSI,称为MRSSI(dBm)。按照上述示例性解释,获取的修正后的组合RSSI为-23dBm。
当前信道组合RSSI信息记录操作308:将计算得到的当前信道的修正后的组合RSSI信息进行记录,作为后续最佳信道判定模块106的判定依据。
方式三,该方式的实施过程与方式二相同,只是考虑了邻居信道影响,具体计算方式包括:
由于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获取方式在方式二中已经详细阐述,所以在此不作赘述,只对邻近信道的组合RSSI值,以及将得到的邻近信道的组合RSSI值合并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得到最终的组合RSSI的过程进行阐述,具体的:
MAC/RSSI信息获取操作:接收来自信道扫描模块105的输出,获取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MAC/RSSI对应信息。
MAC/RSSI信息链表老化更新操作:将各MAC/RSSI对应信息放入链表,对于已存在的信息则进行更新,并启动定时器进行老化判断,老化的MAC/RSSI信息将从链表中删除。
dBm至pw转换及累加操作: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转换为便于累加的pw(皮瓦)单位,并将单位转换后的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邻近信道的累加值CRSSI’。
各RSSI区间AP个数分布获取操作以及归一化AP个数计算操作: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邻近信道中各AP落入各RSSI区间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AP个数。
相乘操作:将CRSSI’与归一化AP个数相乘。
pw累加值至dBm转换操作:相乘操作的结果转化为dBm,此即邻近信道修正后的组合RSSI值。
衰减操作: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对邻近信道修正后的组合RSSI值进行衰减处理;
同邻频合并操作:将衰减后的邻近信道的组合RSSI值以及按照方式二计算得到的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转换为便于累加的pw单位后进行累加,并将累加结果进行单位反向转换,得到考虑邻居信道影响时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当前信道组合RSSI信息记录操作:将得到的考虑邻居信道影响时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记录,作为后续最佳信道判定模块106的判定依据。
基于上述具体方式的阐述,下面给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串行自动信道选择方法的详细实施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1:调查获取小区内待信道配置的AP地址表。一般情况,AP地址表可以按IP地址罗列,后续串行操作均会基于此列表,对AP挨个进行处理。
步骤2:将AP地址及当前工作的信道号、该信道的组合RSSI等信息,整理成表格,以便与步骤14优化后的情况进行对比。
步骤3:根据步骤1整理出来的AP地址表,将各AP均置为静默开启状态。经过这一操作,区域内的所有AP不发无线数据包和管理包,因此不会对随后的AP信道选择产生干扰。
步骤4:依次选择各AP。此即从AP地址列表中,从头开始选择一个AP。
步骤5:对于步骤4选中的AP,关闭静默状态。此时,该AP可以正常发出Beacon(信标)帧和ProbeResponse(探测响应)帧。
步骤6:对选中的AP进行信道扫描操作。
步骤7:AP从扫描列表中选择一个信道,并切换至该信道收发发包。
步骤8:AP在步骤7选择的信道上,通过主动扫描或被动扫描方式,获取该信道的MAC/RSSI等信息。
步骤9:判断扫描列表中的信道是否均已切换完毕,若还有信道未切换,则转至步骤6处理,否则执行步骤10。
步骤10:分别以扫描列表中的各信道为基础,结合本信道和邻近信道的RSSI信息,计算出组合的RSSI。
步骤11:从可选信道列表中,根据步骤10计算出的各信道的组合RSSI情况,选择一个组合RSSI值最小的信道。需要注意的是,可选信道列表是扫描信道列表的一个子集。例如2.4G的扫描信道列表包含1、6、11、3、8、13信道,而现场布局只允许1、6、11信道,因此可选信道列表只能是1、6、11。而3、8、13仅作为同邻频RSSI折算时的数据输入。
步骤12:AP迁移至步骤11所选择的信道,并显示该信道信息。此时,AP将在该信道上正常发送Beacon和ProbeResp,并允许用户接入,可正常工作。其发出的信号场强将作为其他AP进行信道选择时的同邻频干扰源输入。
步骤13:判断AP地址列表中的设备是否均遍历完毕,若仍有AP未处理,则跳至步骤4,继续选择下一个AP运行信道选择算法,若已无剩余AP,则转至步骤14。
步骤14:所有AP的信道选择算法均运行完毕,将AP地址及新选择的信道号、该信道的组合RSSI等信息,整理成表格。
步骤15:串行信道选择算法结束,所有AP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以一个安装100台AP的楼栋为例,首先让所有AP静默,然后逐个启动AP,让各AP自由扫描并选择当前位置的干扰最小的信道。假设允许选择的信道只有3个:1、6、11。该楼栋内的相邻AP可以按其势力范围分成很多的微蜂窝,在微蜂窝内部,信道必须区分开,而微蜂窝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影响很小,信道完全可以复用。在运行串行信道选择时,AP需要在微蜂窝内部选择到一个最佳信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由于地理上的隔离,每个微蜂窝内按1、6、11信道排3个队,但一个楼栋内有N个微蜂窝,因此可以排3*N个队,3*N约等于100。这个微蜂窝的划分,不需要人为调研,也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的串行信道选择方法,省去了前期现场调研,人工分析优化的操作。该串行信道选择操作既可以针对一个小区进行,也可以针对某栋楼进行,还可以只针对一个新装上的AP进行,算法简单易行。并且扫描的信道个数,每个信道的扫描时间均可以设置,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另外,该方案不受场景限制,在低密度、高密度AP场景、多楼层覆盖场景、室分覆盖场景均可使用。在串行自动信道选择的时候,每个AP依次通过感知邻居蜂窝所有AP的弱影响和本蜂窝其他AP的强影响,综合得到一个组合判定值,从中选取最佳的信道。这种方式不用关注区域AP数量、每个AP和天线的地理位置、楼层分布以及场强的微弱差距,由各AP根据周围的环境去确定,比较简单易行。由于各AP进行信道选择是串行操作的,选中了某信道即保持固定,避开了并行信道选择时的持续变化的互干扰,取而代之的是静态的可衡量的互干扰,因此信道选择的结果更加精确。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力图减少系统内干扰,即使现场有多个运营商的WLAN干扰信号(系统外)干扰,本方案依然有效。不仅对于2.4G的信道选择有效,在5G频段内,该方案依然可行。该方案主要用于WLAN网规网优阶段,自动选择好信道后即保持固定,并不需要周期运行信道选择。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如图7所示,包括:
静默状态指示模块711,用于将待信道配置的各AP置于静默状态;
AP选取模块712,用于在各AP中选取一目标AP,并指示该AP关闭静默状态;
信道扫描指示模块713,用于指示选取的目标AP在扫描信道列表内逐一选取信道并切换;
AP遍历模块714,用于在选取的目标AP基于信道切换而获取到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并迁移至该可用信道后,触发AP选取模块712在待信道配置的各AP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直到遍历完所有AP。
本实施例从服务器侧去说明其辅助AP完成信道串行选择的过程,通过设置所有AP处于静默状态,可以避免传统的并行信道选择过程中的互干扰,为后续选取的目标AP可以正确而快速地锁定最佳信道提供必要支持。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AP,该AP为待信道配置列表中的AP,如图8所示,AP具体包括:
状态设置模块810,用于当服务器指示待信道配置列表中所有AP开启静默状态时,开启所属AP的静默状态,并在所属AP为服务器选取的目标AP时,关闭静默状态;
信道获取模块820,用于根据服务器的指示,在扫描信道列表内逐一选取信道并切换,并在切换至各信道后,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信道迁移模块830,用于将信道迁移至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上,并在迁移后,通知服务器在待信道配置列表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
优选地,信道获取模块820,具体用于在所属AP切换至相应信道后,计算该信道的组合RSSI值,并将得到的各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比较,判定组合RSSI值最小的可用信道为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其中,信道获取模块820计算组合RSSI值的方式包括:
方式一:
信道获取模块820,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AP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以及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第一衰减处理子模块,用于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
第一组合RSSI值获取子模块,用于将当前信道中各AP的RSSI值以及邻近信道衰减后的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方式二:
信道获取模块820,包括:
第二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AP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累加子模块,用于将当前信道中各邻居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值CRSSI;
归一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落入各RSSI区间中邻居AP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邻居AP的个数;
第二组合RSSI值获取子模块,用于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结果相结合,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方式三,该方式的实施需要结合方式二:
信道获取模块820,包括:
第二信息获取子模块,还用于获取AP当前切换至信道的各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累加子模块,还用于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邻近信道的累加值CRSSI’;
归一化子模块,还用于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邻近信道中各AP落入各RSSI区间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AP个数;
第二衰减处理子模块,用于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AP个数相结合,得到邻近信道的组合RSSI值,并将该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处理;
第二组合RSSI值获取子模块,还用于将衰减后的组合RSSI值以及得到的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考虑邻居信道影响时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RSSI值为dBm单位,不便于直接累加,所以在具体进行累加操作前时,还需将各RSSI值转换为便于累加的功率单位。与之对应的,当得到组合RSSI值时,还需对得到的组合RSSI值进行单位反向转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述方案通过逐个完成小区内各AP对最佳信道的准确选择,避免同时选择时的信道不确定性,可有效地降低现场的无线干扰。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实施例三所述的服务器,以及目标区域内待信道配置的AP;所述AP为实施例四所述的AP。
由于实施例三、四中已经对服务器和AP的具体组成以及实现信道串行选择的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所以对于本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也不作赘述。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包含实施例三、四的所有实现方案,所以本实施例可以达到实施例三、四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将待信道配置的各接入点AP置于静默状态;
服务器在各AP中选取一目标AP,并指示该目标AP关闭静默状态;
服务器指示选取的目标AP在扫描信道列表内逐一选取信道并切换;
服务器在选取的目标AP基于信道切换而获取到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并迁移至该可用信道后,在待信道配置的各AP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直到遍历完所有AP。
2.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信道配置的各AP基于服务器的指示均开启静默状态;
目标AP基于服务器的指示,关闭静默状态并逐一切换至扫描信道列表中的各信道,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目标AP迁移至所述可用信道后,通知服务器在待信道配置的各AP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AP逐一切换至各信道后,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具体包括:
目标AP在切换至相应信道后计算该信道的组合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并将得到的各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比较,在可用信道中获取组合RSSI值最小的信道,得到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AP计算组合RSSI值的方式,包括:
获取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以及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
将当前信道中各AP的RSSI值以及邻近信道衰减后的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AP计算组合RSSI值的方式,包括:
获取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将当前信道中各邻居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值CRSSI;
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落入各RSSI区间中邻居AP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邻居AP的个数;
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结果相结合,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AP计算组合RSSI值的方式,还包括:
获取当前切换至信道的各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邻近信道的累加值CRSSI’;
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邻近信道中各AP落入各RSSI区间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AP个数;
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AP个数相结合,得到邻近信道的组合RSSI值,并将该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处理;
将衰减后的组合RSSI值以及所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考虑邻居信道影响时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7.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
在对各RSSI值进行累加前还包括将各RSSI值转换为便于累加的功率单位的操作;
在得到组合RSSI值时还包括对得到的组合RSSI值进行单位反向转换的操作。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累加值与归一化结果相结合具体为:将累加值与归一化结果进行相乘操作。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默状态指示模块,用于将待信道配置的各AP置于静默状态;
AP选取模块,用于在各AP中选取一目标AP,并指示该AP关闭静默状态;
信道扫描指示模块,用于指示选取的目标AP在扫描信道列表内逐一选取信道并切换;
AP遍历模块,用于在选取的目标AP基于信道切换而获取到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并迁移至该可用信道后,触发所述AP选取模块在待信道配置的各AP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直到遍历完所有AP。
10.一种AP,所述AP为待信道配置列表中的AP,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当服务器指示待信道配置列表中所有AP开启静默状态时,开启所属AP的静默状态,并在所属AP为服务器选取的目标AP时,关闭静默状态;
信道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服务器的指示,在扫描信道列表内逐一选取信道并切换,并在切换至各信道后,获取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信道迁移模块,用于将信道迁移至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上,并在迁移后,通知服务器在待信道配置列表中选取下一目标AP进行信道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信道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所属AP切换至相应信道后,计算该信道的组合RSSI值,将得到的各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比较,判定组合RSSI值最小的可用信道为干扰最小的可用信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信道获取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AP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以及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第一衰减处理子模块,用于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
第一组合RSSI值获取子模块,用于将当前信道中各AP的RSSI值以及邻近信道衰减后的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AP,其特征在于,信道获取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二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AP当前切换至的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累加子模块,用于将当前信道中各邻居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值CRSSI;
归一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落入各RSSI区间中邻居AP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邻居AP的个数;
第二组合RSSI值获取子模块,用于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结果相结合,得到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信道获取模块,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二信息获取子模块,还用于获取AP当前切换至信道的各邻近信道中所有AP的RSSI值;
所述累加子模块,还用于将邻近信道中各AP的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邻近信道的累加值CRSSI’;
所述归一化子模块,还用于获取预置的表示干扰强弱的各RSSI区间,统计邻近信道中各AP落入各RSSI区间的个数,并根据预置的与各区间对应的权值归一化AP个数;
第二衰减处理子模块,用于将累加值CRSSI’与归一化AP个数相结合,得到邻近信道的组合RSSI值,并将该值根据信道距离及预置衰减量进行衰减处理;
所述第二组合RSSI值获取子模块,还用于将衰减后的组合RSSI值以及得到的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进行累加,得到考虑邻居信道影响时当前信道的组合RSSI值。
15.一种串行信道选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以及目标区域内待信道配置的AP;所述AP为权利要求10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AP。
CN201410396352.3A 2014-08-13 2014-08-13 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8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6352.3A CN105338592B (zh) 2014-08-13 2014-08-13 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4/093987 WO2015154510A1 (zh) 2014-08-13 2014-12-16 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6352.3A CN105338592B (zh) 2014-08-13 2014-08-13 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8592A true CN105338592A (zh) 2016-02-17
CN105338592B CN105338592B (zh) 2019-03-22

Family

ID=54287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635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8592B (zh) 2014-08-13 2014-08-13 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8592B (zh)
WO (1) WO20151545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850A (zh) * 2018-03-28 2019-10-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共存干扰分析方法、业务类型训练集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CN117156444A (zh) * 2023-08-28 2023-12-01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 一种wifi与5g融合组网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982A (zh) * 2007-02-09 2007-08-0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的信道选择方法及设备
US20080130573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Cameo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llocating channels of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US20130058310A1 (en) * 2011-09-06 2013-03-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channel in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0573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Cameo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llocating channels of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CN101013982A (zh) * 2007-02-09 2007-08-0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点的信道选择方法及设备
US20130058310A1 (en) * 2011-09-06 2013-03-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channel in wireless network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850A (zh) * 2018-03-28 2019-10-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共存干扰分析方法、业务类型训练集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CN117156444A (zh) * 2023-08-28 2023-12-01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 一种wifi与5g融合组网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7156444B (zh) * 2023-08-28 2024-04-02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 一种wifi与5g融合组网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54510A1 (zh) 2015-10-15
CN105338592B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1735A (zh)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741415B (zh) 用于部署无线中继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56709B (zh) 物理小区标识的分配
US9723510B1 (en) Creation and usage of radio maps for cloud-based control of self organizing networks
CN105959954A (zh)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US88680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wireless site surveys
RU2010107659A (ru) Повторный выбор сот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3329597A (zh) 用于提供改进的切换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947968B (zh) 网络质量投诉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608758B2 (en) Simulating service changes in an application module (A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CS) to simulate site walks in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802225A (zh) 基于欧氏距离判决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切换方法
CN111356147A (zh) 一种室分小区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Hansen et al. SmartCampusAAU--An Open Platform Enabling Indoor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KR20190002584A (ko) 네트워크 트래픽 슬라이싱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860087A (zh) 无线接入装置、无线接入系统、网络选择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5813092A (zh) 一种基于话单的楼宇网络覆盖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0572831A (zh) 一种共覆盖扇区确定与扇区资源均衡判定方法及装置
Megnafi Frequency plan optimizatio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 for cellular networks
CN103702343A (zh) 一种同频干扰小区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338592A (zh) 串行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104241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32130A (zh) 一种基站勘察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72182A (zh)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049040A1 (en) Site position priority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16321206A (zh) 基站开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