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8432A -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8432A
CN105338432A CN201410393608.5A CN201410393608A CN105338432A CN 105338432 A CN105338432 A CN 105338432A CN 201410393608 A CN201410393608 A CN 201410393608A CN 105338432 A CN105338432 A CN 105338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optical
module
management system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36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8432B (zh
Inventor
殷锦蓉
赵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36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84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0337 priority patent/WO20160233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8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8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8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8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设备以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其中,配线模块中设置了与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根据配线模块的连接关系为配线模块的端口生成电子标签;通过控制管理模块将电子标签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上述的方案中,对传统的光分配网络进行改造升级,给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等处的端口增加了电子标签载体,并将端口连接关系电子化后写入电子标签载体。

Description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铜线宽带接入系统越来越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与此同时,带宽容量巨大的光纤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应用成本逐年下降,光纤接入网成为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有力竞争者。其中,无源光网络是光纤接入网的其中一种。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PON)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Terminal,OLT)110、光分配网络(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ODN)120、光网络设备130、资源管理系统140、工单系统150以及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其中资源管理系统140用于对光线路终端、光分配网络、光网络设备等资源信息进行管理,工单系统150则用于施工人员施工工单管理,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对光线路终端110和光网络设备130进行配置和管理。
光分配网络120通常由主干光纤、光分路器121和分路光纤等无源器件组成,主干光纤连接光线路终端110和光分路器121,光分路器121通过分路光纤连接至光网络设备130。为了施工、维护管理方便,主干光纤、分路光纤通常在配线模块处进行接续,所述配线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光纤配线架(OpticalDistributionFrame,ODF)122、光缆交接箱(FiberDistributionTerminal,FDT)123和光纤分纤箱(FiberAccessTerminal,FAT)124,所述接续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光纤连接器、冷接子连接或采用熔接机熔接。
传统光分配网络通常采用纸质标签标识光纤链路信息,即在光纤上粘贴纸质标签,纸质标签上则标明包括但不限于该光纤来自的上一接续设备的设备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及其端口编号、该光纤将连接至的下一接续设备的设备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及其端口编号等信息,所述接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同时通过人工方式将纸质标签信息录入资源管理系统,以便后续维护过程查找使用。随着光纤接入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光纤海量增长,传统的光纤网络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人工录入,就不可避免地引入人为错误,同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纸质标签可能会发生损毁,或者,维修工人在改变端口连接关系后没有相应地修改纸质标签,从而导致光纤链路上端口连接关系混乱,给后续的网络维护、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另一方面,在后续的网络维护和操作过程中,施工工人需要人工地根据纸质标签在众多光纤中找到需要操作的光纤,不但效率低下,也容易发生误操作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网络管理问题的效率低下、容易发生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包括: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配线模块中设置了与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OLT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生成电子标签;所述配线模块中包括控制管理模块,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子标签载体,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根据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使用状态,或者,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信息,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输入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如果资源管理系统内具有完整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则从所述资源管理系统中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检测待测区域内的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一光功率,其中,所述接收设备为光线路终端或者光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光功率是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指示对与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检测所述待测区域内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二光功率,其中,所述第二光功率是所述光纤弯曲后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如果第一接收设备接收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或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告警信息,则确定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为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正常通信业务时所发送的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为光纤配线架的端口或光缆交接箱的端口或光纤分纤箱中的端口。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分配网络ODN管理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生成模块以及写入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配线模块中设置了与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所述获取模块将所述连接关系发送给所述生成模块;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连接关系,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为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生成电子标签,所述生成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给所述写入模块;所述配线模块中还设置了控制管理模块,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子标签载体,所述写入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读取模块,所述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根据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使用状态,或者,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信息,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输入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资源管理系统内具有完整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时,从所述资源管理系统中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检测单元、指示单元以及判决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待测区域内的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一光功率,其中,所述接收设备为光线路终端或者光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光功率是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所述检测单元将所述第一光功率发送给所述判决单元;所述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对与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待测区域内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二光功率,其中,所述第二光功率是所述光纤弯曲后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所述检测单元将所述第二光功率发送给所述判决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一接收设备接收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或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告警信息时,确定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为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正常通信业务时所发送的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为光纤配线架的端口或光缆交接箱的端口或光纤分纤箱中的端口。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网络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光分配网络、光网络设备、资源管理系统、ODN管理系统,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所述光分配网络连接所述光网络设备,所述ODN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光线路终端,所述ODN管理系统连接所述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ODN管理系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ODN管理系统。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包括: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工单信息以及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其中,所述工单信息包含了需要获取连接关系的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信息;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已弯曲光纤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配线模块进行供电。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所述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ODN管理系统发送已弯曲光纤的信息之后之后还包括: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取消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并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取消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在位状态,并将所述在位状态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或,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向控制管理模块发送,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DN管理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弯曲模块以及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工单信息以及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其中,所述工单信息包含了需要获取连接关系的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信息,所述接收模块将所述工单信息发送给所述弯曲模块;所述弯曲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工单信息,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已弯曲光纤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向所述配线模块进行供电。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所述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取消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并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取消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在位状态,并且将所述在位状态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电子标签信息,并且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向控制管理模块发送,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上述的方案中,为了获得智能化的光分配网络所带来的光网络维护和管理的便利,对传统的光分配网络进行改造升级,给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等处的端口增加了电子标签载体,并将端口连接关系电子化后写入电子标签载体。
利用电子标签技术替代纸质标签对光分配网络进行智能化管理,可以避免纯粹人工管理可能导致的连接错误,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网络维护进行指导,提高网络维护效率,降低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无源光网络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光网络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光网络系统中对配线模块进行设备改造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的获取模块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ODN管理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ODN管理终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光网络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110、光分配网络120、光网络设备130、资源管理系统140、工单系统150、PON设备管理系统160、ODN管理系统170以及ODN管理终端180。资源管理系统140分别与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和ODN管理系统170连接。工单系统150分别与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和ODN管理系统170连接,PON设备管理系统160通过互联网和光线路终端110进行通信,ODN管理系统170可以通过有线网络直接和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以及光纤分纤箱124等配线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与管理终端180之间建立无线连接,进而和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以及光纤分纤箱124之间建立通信。其中,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和ODN管理系统170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系统,也可以为一个管理系统中的两个不同模块。光线路终端110通过光分配网络120与光网络设备130建立连接关系。其中,光分配网络120通常由主干光纤、光分路器121和分路光纤等无源器件组成,主干光纤连接光线路终端110和光分路器121,光分路器121通过分路光纤连接至光网络设备130。
由于光线路终端110与光分路器121,光分路器121与光网络设备130之间的距离可能很远,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维护,光分配网络120通常在配线模块的端口处通过光纤连接器完成光纤的接续,所述配线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和光纤分纤箱124。例如,如图2所示,光线路终端1上的端口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到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到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三光纤连接到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四光纤连接到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121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五光纤连接到光纤分纤箱124中的第一端口,光纤分纤箱124中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六光纤连接到光网络设备1的端口,从而构成了一条从光线路终端1至光网络设备1的光纤链路。
为了使光网络实现智能化,通常在工单系统中创建工单,以明确需要实现智能化的配线设备、施工人员等,施工工人可通过ODN管理终端180下载工单,更根据工单指示进行施工。首先需要对配线模块进行设备改造。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光纤配线架122为例,传统的光纤配线架122内通常设有一个或多个光纤配线盘200,每个光纤配线盘200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光纤适配器201,所述光纤适配器201用于插入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以完成光纤的接续。对其进行设备改造时,首先需要在光纤配线架122内加装控制管理模块202和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并在每根光纤跳线上加装电子标签载体207(未在图中画出),其中控制管理模块202可提供和ODN管理系统170以及ODN管理终端180连接的接口、存储标识该光纤配线架的信息,并和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建立连接,以读/写电子标签载体中存储的电子标签信息。进一步地控制管理模块202还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读取电子标签载体,并根据读取的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和电子标签信息,判断该光纤配线架中光纤适配器端口使用状态和连接关系。所述和ODN管理系统170以及ODN管理终端180连接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接口、RS485接口、无线网络接口、蓝牙接口、USB接口、串口和并口等。其中电子标签载体盘203设有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204、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指示灯205,每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204用于插入光纤上加装的电子标签载体207,以便控制管理模块202读/写其中的电子标签信息。同时,LED指示灯205可通过物理位置关联到特定的光纤适配器201。例如,LED指示灯205位于某个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表示该LED指示灯205对应该配线模块的端口,ODN管理系统170可通过控制LED指示灯205的开启、关闭、闪烁状态、灯光颜色等来指示施工人员对该配线设备的端口进行不同操作,例如插入光纤连接器、拔出光纤连接器等。进一步地,每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上还可以包括一个管理通信接口206,用于建立控制管理模块202与电子标签载体盘203上的各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204、LED指示灯205、以及插入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中的电子标签载体207之间的通信连接,以便控制管理模块202读写电子标签载体207中的电子标签信息,并控制LED指示灯205。所述通信管理接口206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接口、RS485接口、无线网络接口、蓝牙接口、USB接口、串口和并口等。可以理解地,如果每个电子标签载体都具有独立的通信管理接口和控制管理模块202直接建立联系,可不安装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类似地,可采用上述的办法对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等配线设备进行改造,此处不展开赘述。
完成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等配线设备改造后,需要建立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等配线设备和ODN设备管理系统170以及ODN管理终端180之间的通信连接。由于光纤配线架122一般都设置在局方机房等易于获得供电和存在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的地方,所以,ODN管理系统170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连接至光纤配线架122。而光缆交接箱123和光纤分纤箱124通常设置于野外等不方便获得供电的地方,所以,需设置ODN管理终端180对光缆交接箱123或光纤分纤箱124进行供电,并通过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WiMax(World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等无线的方式与ODN管理系统170建立连接。可以理解的是,ODN管理终端180可以通过串口、并口、USB等接口为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进行供电。进一步地,ODN管理终端180可以通过串口、并口、USB接口与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建立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建立无线连接,同时再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ODN管理系统170进行连接,进而建立起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与ODN管理系统170之间的通信连接。
完成设备改造和通信连接建立后,为了向配线模块内光纤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载体207中写入电子标签信息,需要获得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进而根据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计算电子标签信息。具体地,如果资源管理系统140内有准确完整的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且ODN管理系统170和资源管理系统140之间已经建立连接,ODN管理系统170可从资源管理系统140内导入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如果资源管理140内没有准确完整的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则ODN管理系统170需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具体地,ODN管理系统170可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来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
方式一:如果光分配网络120中具有准确完整的纸质标签信息,施工人员可将标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的纸质标签信息录入资源管理系统140和/或ODN管理系统内,如果施工人员讲纸质标签信息录入资源管理系统140内,且ODN管理系统170和资源管理系统140之间已经建立连接,ODN管理系统170可从资源管理系统140内导入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
方式二:如果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支持接收光功率测量,则可基于光功率测量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
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180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170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140,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设备信息,并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发送测量光网络设备130的下行接收光功率的命令或测量光线路终端110接收到的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命令。待测区域内的光线路终端110在接收到命令后,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一光功率。然后,光线路终端110将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发送给ODN管理系统170。ODN管理系统170在接收到第一光功率后,可通过ODN管理终端180指示对与待测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施工工人根据指示对与待测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并通过ODN管理终端180反馈已弯曲光纤的信息至ODN管理系统170。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再次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发送测量命令,待测区域内的光网络设备130在接收到测量命令后,再次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二光功率。然后,光线路终端110将测量得到的第二光功率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发送给ODN管理系统170。ODN管理系统170在接收到第二光功率后,可通过ODN管理终端180指示施工人员取消光纤弯曲,并将接收到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进行比较。如果某个光线路终端110的光网络设备130接收到的下行信号或其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110和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所述光线路终端110在接收到测量命令后,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可通过光线路终端110和光网络设备130之间管理通道实现,比如GPON的OMCI(ONUManagementandControlInterface,光网络单元管理和控制接口)通道,EPON的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通道,即光线路终端110通过管理通道通知光网络设备130完成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测量,光网络设备130完成光功率测量后,通过管理通道上报给光线路终端110。例如,如果阈值为1dB(decibel,分贝),待测量的端口为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首先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完成第一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5.1dBm、光网络设备2:-25.8dBm、光网络设备3:-23.8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4dBm。然后弯曲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连接的光纤,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二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6.3dBm、光网络设备2:-26.9dBm、光网络设备3:-23.6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5dBm。则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1.2dB、光网络设备2:1.1dB、光网络设备3:-0.2dB以及光网络设备4:0.1dB。由于光线路终端1连接的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大于阈值,而光线路终端2连接的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小于阈值,符合测量误差,则可以判断,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和其所连接的光纤与光线路终端1以及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可选地,如果弯曲光纤带来的损耗过大,导致光线路终端110和光网络设备130之间的通信中断导致无法进行第二光功率的测量或通信质量劣化严重导致无法上报第二光功率时,光线路终端110可检测到光网络设备130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并将告警信息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160上报ODN管理系统170。ODN管理系统170可根据告警信息确定待测端口和/或光纤与该光线路终端110和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例如,如果阈值为1dB(decibel,分贝),待测量的端口为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首先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完成第一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7.6dBm、光网络设备2:-27.8dBm、光网络设备3:-23.8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4dBm。然后弯曲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连接的光纤,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由于弯曲光纤引入链路损耗导致接收光功率超过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接收灵敏度,进而导致光线路终端1与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的通信中断,无法获得第二光功率,此时光线路终端1可检测到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如LOS告警,LossofSignal),并将告警信息上报ODN管理系统170。而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二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3:-23.6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5dBm。则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光网络设备2:-、光网络设备3:-0.2dB以及光网络设备4:0.1dB。由于第一光线路终端OLT1连接的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未检测到第二光功率,但有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而第二光线路终端OLT2连接的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小于阈值,符合测量误差,则可以判断,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和其所连接的光纤与光线路终端1以及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可选地,为了提高光网络连接关系的准确性,在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后,ODN管理系统170可在取消光纤弯曲后再次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发送测量光网络设备130的下行接收光功率或测量光线路终端110接收到的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命令,以获得第三光功率,如果某光线路终端获得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而第一光功率和第三光功率之差小于阈值,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110和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或者,某光线路终端110未正常获得第二光功率,并检测到该光线路终端110和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130之间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但可正常获得第三光功率,第一光功率和第三光功率之差小于阈值,且该光线路终端110和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130之间的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取消,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110和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在对主干链路上的端口进行施工时,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对其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分别进行测量;为了提高效率,在对主干链路上的端口进行施工时,也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对其连接的某个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某个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而对光分路器121的端口进行施工时,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对其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分别进行测量;为了提高效率,也可先对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进行测量以判断该光分路器121所连接的光线路终端110,然后直接指示该光线路终端110对其所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130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不影响正在使用网络的用户正常进行通信,对于有进行通信的光纤链路上的待测端口进行连接关系确定时,进行功率测量的信号可以是光线路终端110与光网络设备130之间进行正常通信业务时所发送的信号。对于没有进行通信的光纤链路上的待测端口进行连接关系确定时,可向光线路终端110发送命令,使得光线路终端110发送测试信号,此时,进行功率测量的信号则为测试信号。
此外,阈值的设置可以根据经验值以及光纤链路的损耗而进行设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方式三:如果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支持发射特定信号的功能,则ODN管理系统170可基于如下检测特定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特定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特定波长的光信号、特定频率的光信号。
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180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170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140,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设备信息,并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至ODN管理终端180,并根据工单信息指示施工人员采用ODN管理终端180对待识别端口的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操作,然后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160逐个开启/关闭待识别区域内各个光线路终端110或光网络设备130的特定信号发射功能,直到ODN管理终端180探测到该特定信号,施工人员通过ODN管理终端180将探测到光线路终端110或光网络设备130发射的特定信号确认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ODN管理系统170,ODN管理系统170获取到确认信息后,向PON设备管理系统160获取当前开启特定信号发射的光线路终端110或光网络设备130的信息,进而确定待识别端口与当前开启特定信号发射功能的光线路终端110或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ODN管理系统170确定当前待识别端口与光线路终端110或光网络设备130的连接关系后,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关闭当前发射特定信号的光线路终端110或光网络设备130特定信号发射功能。如此重复,直至所有待识别端口施工完成。其中ODN管理终端180可通过探测弯曲光纤时泄露的光信号,以解析判断当前光纤中是否传输有特定信号。
方式四:如果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支持发射标识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信息的信号,则ODN管理系统170可基于如下检测携带标识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信息的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标识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180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170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140,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设备信息,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开启待施工区域内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的标识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信息的信号发射功能,并根据工单信息指示施工人员采用ODN管理终端180对待识别端口的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操作,获取当前操作光纤中传输的标识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信息的信号,ODN管理终端180获取到标识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信息的信号后,通过无线方式上报给ODN管理系统,ODN管理系统170根据施工端口信息和ODN管理终端180上报的标识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信息的信号,进而确定待识别端口与光线路终端110或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如此重复,直至所有待识别端口施工完成后,ODN管理系统170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关闭待施工区域内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的标识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信息的信号发射功能。其中ODN管理终端180可通过探测弯曲光纤时泄露的光信号,以解析判断当前光纤中是否传输有特定信号。进一步地,为了提高ODN管理设备180探测精度,标识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信息的信号可通过编码方式实现,如采用一个PN序列或一个或多个周期的正弦信号表示一个信号位。
ODN管理系统170获得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后,根据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计算每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
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可包含但不限于标识相应的光纤适配器的信息以及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标识相应的光纤适配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厂商标识、产品类型、运营商信息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根据收集的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计算获得。例如,如图2,根据收集到配线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121的第一输出端口、124光纤分纤箱的第一端口都与光线路终端1和光网络设备1相连,同时,根据运营商规划信息可知各配线设备在光纤链路上的相对关系,例如第一光纤配线架位于光线路终端1和第二光纤配线架之间,第二光纤配线架位于第一光纤配线架和光缆交接箱之间等,就可得知光线路终端1与光网络设备1之间的光路由为光线路终端1上的端口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到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到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三光纤连接到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四光纤连接到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121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五光纤连接到光纤分纤箱124中的第一端口,光纤分纤箱124中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六光纤连接到光网络设备1的端口。则该光链路上的各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根据光路由信息逐个递增方式赋值。例如,可以将第一光纤连接光线路终端1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为001,而第一光纤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为002;第二光纤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为003,而第二光纤连接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为004,以此类推,逐个计算该光链路上各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选地,也可将该光链路上的同属于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相同值,以标识其为同一根光纤的两端。例如,将第一光纤的连接光线路终端1端口和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第一端口的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均设为001;将第二光纤的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第一端口和连接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第一端口的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均设为002。可以理解地,对光分路器121的输入/输出端口可以根据其端口编号进行电子标签信息赋值。例如,可以将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0,而将其第一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1,将其第二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2,将其第三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3,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其所有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赋值。
完成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计算后,ODN管理系统170将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对应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载体中。可以理解地,由于光纤配线架122一般都设置在局方机房等易于获得供电的地方,所以,ODN管理系统170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连接至光纤配线架122。所以ODN管理系统170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将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光纤配线架122的相应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载体中。而光缆交接箱123和光纤分纤箱124通常设置于野外等不方便获得供电的地方,所以,需设置ODN管理终端180对光缆交接箱123或光纤分纤箱124进行供电,并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ODN管理系统170建立连接。所以ODN管理系统170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将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光缆交接箱123和光纤分纤箱124、光分路器121的相应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载体中。
可以理解地,如果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和/或ODN管理系统170无法和资源管理系统140和/或工单系统无法建立连接,则可在ODN管理系统170内直接录入待施工区域内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光纤配线架122、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等设备信息,并在ODN管理系统170内创建工单,以供施工人员通过ODN管理终端180获得工单,进行施工。
通过本发明将传统光网络改造成具有电子标签的智能光网络后,可利用电子标签技术替代纸质标签对光分配网络进行智能化管理。在后续网络维护操作过程中,ODN管理系统可通过ODN管理终端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并通过LED灯指示当前需要操作的端口以及所需进行的操作,从而使得施工人员极容易寻找到需要操作的端口,并对施工结果进行校验,可以避免纯粹人工管理可能导致的连接错误。同时,ODN管理系统可在线或通过ODN管理终端对配线设备进行远程升级、管理、端口状态收集等,提高网络维护效率,降低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包括:
410:ODN管理系统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配线模块中设置了控制管理模块以及与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子标签载体。
具体地,光线路终端通过光分配网络与光网络设备建立连接关系。其中,光分配网络通常由主干光纤、光分路器和分路光纤等无源器件组成,主干光纤连接光线路终端和光分路器,光分路器通过分路光纤连接至光网络设备。由于光线路终端与光分路器,光分路器与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可能很远,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维护,光分配网络通常在配线模块的端口处通过光纤连接器完成光纤的接续,所述配线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
例如,光线路终端1上的端口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到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到第二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三光纤连接到光缆交接箱的第一端口,光缆交接箱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四光纤连接到光分路器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五光纤连接到光纤分纤箱中的第一端口,光纤分纤箱中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六光纤连接到光网络设备1的端口,从而构成了一条从光线路终端1至光网络设备1的光纤链路。
为了使光网络实现智能化,通常在工单系统中创建工单,以明确需要实现智能化的配线设备、施工人员等,施工工人可通过ODN管理终端下载工单,更根据工单指示进行施工。首先需要对配线模块进行设备改造。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光纤配线架122为例,传统的光纤配线架122内通常设有一个或多个光纤配线盘200,每个光纤配线盘200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光纤适配器201,所述光纤适配器201用于插入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以完成光纤的接续。对其进行设备改造时,首先需要在光纤配线架122内加装控制管理模块202和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并在每根光纤跳线上加装电子标签载体207(未在图中画出),其中控制管理模块202可提供和ODN管理系统以及ODN管理终端连接的接口、存储标识该光纤配线架的信息,并和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建立连接,以读/写电子标签载体中存储的电子标签信息。进一步地控制管理模块202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读取电子标签载体,并可根据读取的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判断该光纤配线架中光纤适配器端口使用状态。所述和管理系统以及ODN管理终端连接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接口、RS485接口、无线网络接口、蓝牙接口、USB接口、串口和并口等。其中电子标签载体盘203设有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载体204、LED指示灯205,每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204用于插入光纤上加装的电子标签载体207,以便控制管理模块202读/写其中的电子标签信息。同时,LED指示灯205可通过物理位置关联到特定的光纤适配器201。例如,LED指示灯205位于某个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表示该LED指示灯205对应该配线模块的端口,ODN管理系统可通过点亮LED指示灯205的开启、关闭、闪烁状态、灯光颜色等来指示施工人员对该配线设备的端口进行不同操作,例如插入光纤连接器、拔出光纤连接器等。进一步地,每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上还可以包括一个管理通信接口206,用于建立控制管理模块202与电子标签载体盘203上的各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204、LED指示灯205、以及插入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中的电子标签载体207之间的通信连接,以便控制管理模块202读写电子标签载体207中的信息,并控制LED指示灯205。所述通信管理接口206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接口、RS485接口、无线网络接口、蓝牙接口、USB接口、串口和并口等。可以理解地,如果每个电子标签载体都具有独立的通信管理接口和控制管理模块202直接建立联系,可不安装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类似地,如果可采用上述的办法对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等配线设备进行改造,此处不展开赘述。
完成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等配线设备改造后,需要建立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等配线设备和ODN设备管理系统以及ODN管理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由于光纤配线架一般都设置在局方机房等易于获得供电和存在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的地方,所以,ODN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和/或至光纤配线架。而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通常设置于野外等不方便获得供电的地方,所以,需设置ODN管理终端对光缆交接箱或光纤分纤箱进行供电,并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可以理解的是,ODN管理终端可以通过串口、并口、USB接口为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进行供电。进一步地,ODN管理终端可以通过串口、并口、USB接口与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建立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建立无线连接,同时再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ODN管理系统进行连接,进而建立起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与ODN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
完成设备改造和通信连接建立后,为了向配线模块内光纤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载体中写入电子标签信息,需要获得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进而根据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计算电子标签信息。具体地,如果资源管理系统内有准确完整的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且ODN管理系统170和资源管理系统140之间已经建立连接,ODN管理系统可从资源管理系统内导入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如果资源管理内没有准确完整的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则ODN管理系统需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具体地,ODN管理系统可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来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
方式一:如果光分配网络120中具有准确完整的纸质标签信息,施工人员可将标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的纸质标签信息录入资源管理系统140和/或ODN管理系统内,如果施工人员讲纸质标签信息录入资源管理系统140内,且ODN管理系统170和资源管理系统140之间已经建立连接,ODN管理系统170可从资源管理系统140内导入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
方式二:如果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支持接收光功率测量,则可基于光功率测量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
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设备信息,并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发送测量光网络设备的下行接收光功率的命令或测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命令。待测区域内的光线路终端在接收到命令后,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一光功率。然后,光线路终端将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发送给ODN管理系统。ODN管理系统在接收到第一光功率后,可通过ODN管理终端指示对与待测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施工工人根据指示对与待测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并通过ODN管理终端反馈已弯曲光纤的信息至ODN管理系统。PON设备管理系统再次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发送测量命令,待测区域内的光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测量命令后,再次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二光功率。然后,光线路终端将测量得到的第二光功率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发送给ODN管理系统。ODN管理系统在接收到第二光功率后,可通过ODN管理终端指示施工人员取消光纤弯曲,并将接收到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进行比较。如果某个光线路终端的光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下行信号或其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所述光线路终端在接收到测量命令后,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可通过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管理通道实现(如GPON的OMCI通道,EPON的OAM通道),即光线路终端通过管理通道通知光网络设备完成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测量,光网络设备完成光功率测量后,通过管理通道上报给光线路终端。例如,如果阈值为1dB(decibel,分贝),待测量的端口为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首先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完成第一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5.1dBm、光网络设备2:-25.8dBm、光网络设备3:-23.8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4dBm。然后弯曲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连接的光纤,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二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6.3dBm、光网络设备2:-26.9dBm、光网络设备3:-23.6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5dBm。则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1.2dB、光网络设备2:1.1dB、光网络设备3:-0.2dB以及光网络设备4:0.1dB。由于光线路终端1连接的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大于阈值,而光线路终端2连接的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小于阈值,符合测量误差,则可以判断,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和其所连接的光纤与光线路终端1以及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可选地,如果弯曲光纤带来的损耗过大,导致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断导致无法进行第二光功率的测量或通信质量劣化严重导致无法上报第二光功率时,光线路终端可检测到光网络设备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并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将告警信息上报ODN管理系统。ODN管理系统可根据告警信息确定待测端口和/或光纤与该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例如,如果阈值为1dB(decibel,分贝),待测量的端口为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首先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完成第一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7.6dBm、光网络设备2:-27.8dBm、光网络设备3:-23.8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4dBm。然后弯曲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连接的光纤,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由于弯曲光纤引入链路损耗导致接收光功率超过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接收灵敏度,进而导致光线路终端1与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的通信中断,无法获得第二光功率,此时光线路终端1可检测到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如LOS告警,LossofSignal),并将告警信息上报ODN管理系统。而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二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3:-23.6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5dBm。则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光网络设备2:-、光网络设备3:-0.2dB以及光网络设备4:0.1dB。由于第一光线路终端OLT1连接的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未检测到第二光功率,但有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而第二光线路终端OLT2连接的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小于阈值,符合测量误差,则可以判断,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和其所连接的光纤与光线路终端1以及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可选地,为了提高光网络连接关系的准确性,在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后,ODN管理系统可在取消光纤弯曲后再次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发送测量光网络设备的下行接收光功率或测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命令,以获得第三光功率,如果某光线路终端获得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而第一光功率和第三光功率之差小于阈值,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和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或者,某光线路终端未正常获得第二光功率,并检测到该光线路终端和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之间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但可正常获得第三光功率,第一光功率和第三光功率之差小于阈值,且该光线路终端和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之间的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取消,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和相应的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在对主干链路上的端口进行施工时,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对其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分别进行测量;为了提高效率,在对主干链路上的端口进行施工时,也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对其连接的某个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某个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而对光分路器的端口进行施工时,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对其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分别进行测量;为了提高效率,也可先对光分路器的输入端口进行测量以判断该光分路器所连接的光线路终端,然后直接指示该光线路终端对其所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不影响正在使用网络的用户正常进行通信,对于有进行通信的光纤链路上的待测端口进行连接关系确定时,进行功率测量的信号可以是光线路终端与光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正常通信业务时所发送的信号。对于没有进行通信的光纤链路上的待测端口进行连接关系确定时,可向光线路终端发送命令,使得光线路终端发送测试信号,此时,进行功率测量的信号则为测试信号。
此外,阈值的设置可以根据经验值以及光纤链路的损耗而进行设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方式三:如果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支持发射特定信号的功能,则ODN管理系统可基于如下检测特定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特定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特定波长的光信号、特定频率的光信号。
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设备信息,并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至ODN管理终端,并根据工单信息指示施工人员采用ODN管理终端对待识别端口的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操作,然后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逐个开启/关闭待识别区域内各个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的特定信号发射功能,直到ODN管理终端探测到该特定信号,施工人员通过ODN管理终端将探测到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发射的特定信号确认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ODN管理系统,ODN管理系统获取到确认信息后,向PON设备管理系统获取当前开启特定信号发射的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的信息,进而确定待识别端口与当前开启特定信号发射功能的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ODN管理系统确定当前待识别端口与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的连接关系后,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关闭当前发射特定信号的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特定信号发射功能。如此重复,直至所有待识别端口施工完成。其中ODN管理终端可通过探测弯曲光纤时泄露的光信号,以解析判断当前光纤中是否传输有特定信号。
方式四:如果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支持发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则ODN管理系统可基于如下检测携带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设备信息,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开启待施工区域内所有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发射功能,并根据工单信息指示施工人员采用ODN管理终端对待识别端口的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操作,获取当前操作光纤中传输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ODN管理终端获取到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后,通过无线方式上报给ODN管理系统,ODN管理系统根据施工端口信息和ODN管理终端180上报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进而确定待识别端口与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如此重复,直至所有待识别端口施工完成后,ODN管理系统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关闭待施工区域内所有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发射功能。其中ODN管理终端可通过探测弯曲光纤时泄露的光信号,以解析判断当前光纤中是否传输有特定信号。进一步地,为了提高ODN管理设备探测精度,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可通过编码方式实现,如采用一个PN序列或一个或多个周期的正弦信号表示一个信号位。
420:ODN管理系统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为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生成电子标签。
具体地,ODN管理系统获得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后,根据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计算每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可包含但不限于标识相应的光纤适配器的信息以及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标识相应的光纤适配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厂商标识、产品类型、运营商信息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根据收集的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计算获得。例如,如图2,根据收集到配线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121的第一输出端口、124光纤分纤箱的第一端口都与光线路终端1和光网络设备1相连,同时,根据运营商规划信息可知各配线设备在光纤链路上的相对关系,例如第一光纤配线架位于光线路终端1和第二光纤配线架之间,第二光纤配线架位于第一光纤配线架和光缆交接箱之间等,就可得知光线路终端1与光网络设备1之间的光路由为光线路终端1上的端口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到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到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三光纤连接到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四光纤连接到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121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五光纤连接到光纤分纤箱124中的第一端口,光纤分纤箱124中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六光纤连接到光网络设备1的端口。则该光链路上的各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根据光路由信息逐个递增方式赋值。例如,第一光纤连接光线路终端1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以设为001,而第一光纤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为002;第二光纤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以设为003,而第二光纤连接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为004,以此类推,逐个计算该光链路上各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选地,也可将该光链路上的同属于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相同值,以标识其为同一根光纤的两端。例如,将第一光纤的连接光线路终端1端口和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第一端口的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均设为001;将第二光纤的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第一端口和连接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第一端口的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均设为002。可以理解地,对光分路器121的输入/输出端口可以根据其端口编号进行电子标签信息赋值。例如,可以将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0,而将其第一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1,将其第二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2,将其第三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3,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其所有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赋值。
430:ODN管理系统通过控制管理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
具体地,完成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计算后,ODN管理系统将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对应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载体中。可以理解地,由于光纤配线架一般都设置在局方机房等易于获得供电的地方,所以,ODN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连接至光纤配线架。所以ODN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将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光纤配线架的相应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载体中。而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通常设置于野外等不方便获得供电的地方,所以,需设置ODN管理终端对光缆交接箱或光纤分纤箱进行供电,并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所以ODN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将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光分路器的相应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载体中。
可以理解地,如果PON设备管理系统和/或ODN管理系统无法和资源管理系统和/或工单系统无法建立连接,则可在ODN管理系统内直接录入待施工区域内所有光线路终端、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等设备信息,并在ODN管理系统内创建工单,以供施工人员通过ODN管理终端获得工单,进行施工。
通过本发明将传统光网络改造成具有电子标签的智能光网络后,可利用电子标签技术替代纸质标签对光分配网络进行智能化管理。在后续网络维护操作过程中,ODN管理系统可通过ODN管理终端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并通过LED灯指示当前需要操作的端口以及所需进行的操作,从而使得施工人员极容易寻找到需要操作的端口,并对施工结果进行校验,可以避免纯粹人工管理可能导致的连接错误。同时,ODN管理系统可在线或通过ODN管理终端对配线设备进行远程升级、管理、端口状态收集等,提高网络维护效率,降低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ODN管理系统500包括:获取模块510、生成模块520以及写入模块530。
所述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配线模块中设置了与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所述获取模块510将所述连接关系发送给所述生成模块520。
具体地,光线路终端通过光分配网络与光网络设备建立连接关系。其中,光分配网络通常由主干光纤、光分路器和分路光纤等无源器件组成,主干光纤连接光线路终端和光分路器,光分路器通过分路光纤连接至光网络设备。由于光线路终端与光分路器,光分路器与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可能很远,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维护,光分配网络通常在配线模块的端口处通过光纤连接器完成光纤的接续,所述配线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
例如,光线路终端1上的端口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到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到第二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三光纤连接到光缆交接箱的第一端口,光缆交接箱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四光纤连接到光分路器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五光纤连接到光纤分纤箱中的第一端口,光纤分纤箱中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六光纤连接到光网络设备1的端口,从而构成了一条从光线路终端1至光网络设备1的光纤链路。
为了使光网络实现智能化,通常在工单系统中创建工单,以明确需要实现智能化的配线设备、施工人员等,施工工人可通过ODN管理终端下载工单,更根据工单指示进行施工。首先需要对配线模块进行设备改造。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光纤配线架122为例,传统的光纤配线架122内通常设有一个或多个光纤配线盘200,每个光纤配线盘200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光纤适配器201,所述光纤适配器201用于插入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以完成光纤的接续。对其进行设备改造时,首先需要在光纤配线架122内加装控制管理模块202和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并在每根光纤跳线上加装电子标签载体207(未在图中画出),其中控制管理模块202可提供和ODN管理系统以及ODN管理终端连接的接口、存储标识该光纤配线架的信息,并和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建立连接,以读/写电子标签载体中存储的电子标签信息。进一步地控制管理模块202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读取电子标签载体,并可根据读取的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判断该光纤配线架中光纤适配器端口使用状态。所述和管理系统以及ODN管理终端连接的接口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接口、RS485接口、无线网络接口、蓝牙接口、USB接口、串口和并口等。其中电子标签载体盘203设有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载体204、LED指示灯205,每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204用于插入光纤上加装的电子标签载体207,以便控制管理模块202读/写其中的电子标签信息。同时,LED指示灯205可通过物理位置关联到特定的光纤适配器201。例如,LED指示灯205位于某个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表示该LED指示灯205对应该配线模块的端口,ODN管理系统可通过点亮LED指示灯205的开启、关闭、闪烁状态、灯光颜色等来指示施工人员对该配线设备的端口进行不同操作,例如插入光纤连接器、拔出光纤连接器等。进一步地,每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上还可以包括一个管理通信接口206,用于建立控制管理模块202与电子标签载体盘203上的各个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204、LED指示灯205、以及插入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中的电子标签载体207之间的通信连接,以便控制管理模块202读写电子标签载体207中的信息,并控制LED指示灯205。所述通信管理接口206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接口、RS485接口、无线网络接口、蓝牙接口、USB接口、串口和并口等。可以理解地,如果每个电子标签载体都具有独立的通信管理接口和控制管理模块202直接建立联系,可不安装电子标签载体适配器盘203。类似地,如果可采用上述的办法对光缆交接箱123、光纤分纤箱124等配线设备进行改造,此处不展开赘述。
完成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等配线设备改造后,需要建立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等配线设备和ODN设备管理系统以及ODN管理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由于光纤配线架一般都设置在局方机房等易于获得供电和存在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的地方,所以,ODN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和/或至光纤配线架。而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通常设置于野外等不方便获得供电的地方,所以,需设置ODN管理终端对光缆交接箱或光纤分纤箱进行供电,并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可以理解的是,ODN管理终端可以通过串口、并口、USB接口为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进行供电。进一步地,ODN管理终端可以通过串口、并口、USB接口与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建立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建立无线连接,同时再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ODN管理系统进行连接,进而建立起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纤分纤箱与ODN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
完成设备改造和通信连接建立后,为了向配线模块内光纤连接器上的电子标签载体中写入电子标签信息,需要获取模块510获得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进而根据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计算电子标签信息。具体地,如果资源管理系统内有准确完整的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且ODN管理系统170和资源管理系统140之间已经建立连接,获取模块510可从资源管理系统内导入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如果资源管理内没有准确完整的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则获取模块510需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具体地,获取模块510可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来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
方式一:如果光分配网络120中具有准确完整的纸质标签信息,施工人员可将标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的纸质标签信息录入资源管理系统140和/或ODN管理系统内,如果施工人员讲纸质标签信息录入资源管理系统140内,且ODN管理系统170和资源管理系统140之间已经建立连接,ODN管理系统170可从资源管理系统140内导入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
方式二:如果光线路终端110和/或光网络设备130支持接收光功率测量,则可基于光功率测量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
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180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170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140,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设备信息,并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发送测量光网络设备130的下行接收光功率的命令或测量光线路终端110接收到的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命令。待测区域内的光线路终端110在接收到命令后,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一光功率。然后,光线路终端110将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发送给ODN管理系统170。ODN管理系统170在接收到第一光功率后,可通过ODN管理终端180指示对与待测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施工工人根据指示对与待测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并通过ODN管理终端180反馈已弯曲光纤的信息至ODN管理系统170。对光纤进行弯曲可以采用弯曲设备iFiberBender,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再次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发送测量命令,待测区域内的光网络设备130在接收到测量命令后,再次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二光功率。然后,光线路终端110将测量得到的第二光功率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160发送给ODN管理系统170。ODN管理系统170在接收到第二光功率后,可通过ODN管理终端180指示施工人员取消光纤弯曲,并将接收到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进行比较。如果某个光线路终端110的光网络设备130接收到的下行信号或其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110和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所述光线路终端110在接收到测量命令后,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可通过光线路终端110和光网络设备130之间管理通道实现(如GPON的OMCI通道,EPON的OAM通道),即光线路终端110通过管理通道通知光网络设备130完成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测量,光网络设备130完成光功率测量后,通过管理通道上报给光线路终端110。例如,如果阈值为1dB(decibel,分贝),待测量的端口为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首先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完成第一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5.1dBm、光网络设备2:-25.8dBm、光网络设备3:-23.8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4dBm。然后弯曲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连接的光纤,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二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6.3dBm、光网络设备2:-26.9dBm、光网络设备3:-23.6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5dBm。则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1.2dB、光网络设备2:1.1dB、光网络设备3:-0.2dB以及光网络设备4:0.1dB。由于光线路终端1连接的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大于阈值,而光线路终端2连接的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小于阈值,符合测量误差,则可以判断,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和其所连接的光纤与光线路终端1以及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可选地,如果弯曲光纤带来的损耗过大,导致光线路终端110和光网络设备130之间的通信中断导致无法进行第二光功率的测量或通信质量劣化严重导致无法上报第二光功率时,光线路终端110可检测到光网络设备130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并将告警信息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160上报ODN管理系统170。ODN管理系统170可根据告警信息确定待测端口和/或光纤与该光线路终端110和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例如,如果阈值为1dB(decibel,分贝),待测量的端口为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首先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完成第一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7.6dBm、光网络设备2:-27.8dBm、光网络设备3:-23.8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4dBm。然后弯曲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连接的光纤,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由于弯曲光纤引入链路损耗导致接收光功率超过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接收灵敏度,进而导致光线路终端1与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的通信中断,无法获得第二光功率,此时光线路终端1可检测到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如LOS告警,LossofSignal),并将告警信息上报ODN管理系统170。而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二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3:-23.6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5dBm。则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光网络设备2:-、光网络设备3:-0.2dB以及光网络设备4:0.1dB。由于第一光线路终端OLT1连接的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未检测到第二光功率,但有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而第二光线路终端OLT2连接的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小于阈值,符合测量误差,则可以判断,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和其所连接的光纤与光线路终端1以及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可选地,为了提高光网络连接关系的准确性,在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后,ODN管理系统170可在取消光纤弯曲后再次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发送测量光网络设备130的下行接收光功率或测量光线路终端110接收到的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命令,以获得第三光功率,如果某光线路终端获得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而第一光功率和第三光功率之差小于阈值,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110和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或者,某光线路终端110未正常获得第二光功率,并检测到该光线路终端110和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130之间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但可正常获得第三光功率,第一光功率和第三光功率之差小于阈值,且该光线路终端110和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130之间的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取消,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110和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在对主干链路上的端口进行施工时,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对其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分别进行测量;为了提高效率,在对主干链路上的端口进行施工时,也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对其连接的某个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某个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而对光分路器121的端口进行施工时,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对其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分别进行测量;为了提高效率,也可先对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进行测量以判断该光分路器121所连接的光线路终端110,然后直接指示该光线路终端110对其所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130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130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不影响正在使用网络的用户正常进行通信,对于有进行通信的光纤链路上的待测端口进行连接关系确定时,进行功率测量的信号可以是光线路终端110与光网络设备130之间进行正常通信业务时所发送的信号。对于没有进行通信的光纤链路上的待测端口进行连接关系确定时,可向光线路终端110发送命令,使得光线路终端110发送测试信号,此时,进行功率测量的信号则为测试信号。
此外,阈值的设置可以根据经验值以及光纤链路的损耗而进行设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方式三:如果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支持发射特定信号的功能,则获取模块510可基于如下检测特定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特定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特定波长的光信号、特定频率的光信号。
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设备信息,并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至ODN管理终端,并根据工单信息指示施工人员采用ODN管理终端对待识别端口的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操作,然后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逐个开启/关闭待识别区域内各个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的特定信号发射功能,直到ODN管理终端探测到该特定信号,施工人员通过ODN管理终端将探测到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发射的特定信号确认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获取模块510,获取模块510获取到确认信息后,向PON设备管理系统获取当前开启特定信号发射的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的信息,进而确定待识别端口与当前开启特定信号发射功能的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获取模块510获取当前待识别端口与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的连接关系后,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关闭当前发射特定信号的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特定信号发射功能。如此重复,直至所有待识别端口施工完成。其中ODN管理终端可通过探测弯曲光纤时泄露的光信号,以解析判断当前光纤中是否传输有特定信号。
方式四:如果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支持发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则获取模块510可基于如下检测携带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的端口信息,运营商信息,光线路终端端口的协议类型,光线路终端端口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功率预算等级,光线路终端端口为主用端口还是备用端口,光线路终端端口是否连接到拉远设备,光线路终端端口连接到拉远设备时拉远设备的发射光功率,光线路终端端口采用的线路编码方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节点发射波长信息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设备信息,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开启待施工区域内所有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发射功能,并根据工单信息指示施工人员采用ODN管理终端对待识别端口的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操作,获取当前操作光纤中传输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ODN管理终端获取到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后,通过无线方式上报给获取模块510,获取模块510根据施工端口信息和ODN管理终端180上报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进而确定待识别端口与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如此重复,直至所有待识别端口施工完成后,获取模块510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关闭待施工区域内所有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的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发射功能。其中ODN管理终端可通过探测弯曲光纤时泄露的光信号,以解析判断当前光纤中是否传输有特定信号。进一步地,为了提高ODN管理设备探测精度,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可通过编码方式实现,如采用一个PN序列或一个或多个周期的正弦信号表示一个信号位。
所述生成模块520用于接收所述连接关系,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为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生成电子标签,所述生成模块520将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给所述写入模块530。
具体地,生成模块520获得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后,根据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计算每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可包含但不限于标识相应的光纤适配器的信息以及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标识相应的光纤适配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厂商标识、产品类型、运营商信息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根据收集的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计算获得。例如,如图2,根据收集到配线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121的第一输出端口、124光纤分纤箱的第一端口都与光线路终端1和光网络设备1相连,同时,根据运营商规划信息可知各配线设备在光纤链路上的相对关系,例如第一光纤配线架位于光线路终端1和第二光纤配线架之间,第二光纤配线架位于第一光纤配线架和光缆交接箱之间等,就可得知光线路终端1与光网络设备1之间的光路由为光线路终端1上的端口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到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到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三光纤连接到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光缆交接箱123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四光纤连接到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光分路器121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五光纤连接到光纤分纤箱124中的第一端口,光纤分纤箱124中的第一端口通过第六光纤连接到光网络设备1的端口。则该光链路上的各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根据光路由信息逐个递增方式赋值。例如,第一光纤连接光线路终端1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以设为001,而第一光纤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为002;第二光纤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以设为003,而第二光纤连接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为004,以此类推,生成模块520逐个计算该光链路上各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可选地,也可将该光链路上的同属于一根光纤的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相同值,以标识其为同一根光纤的两端。例如,将第一光纤的连接光线路终端1端口和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第一端口的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均设为001;将第二光纤的连接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第一端口和连接第二光纤配线架122第一端口的两个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均设为002。可以理解地,对光分路器121的输入/输出端口可以根据其端口编号进行电子标签信息赋值。例如,可以将光分路器121的输入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0,而将其第一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1,将其第二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2,将其第三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设置为103,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其所有输出端口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信息中标识端口连接关系信息赋值。
所述写入模块530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
具体地,完成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计算后,写入模块530将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对应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载体中。可以理解地,由于光纤配线架一般都设置在局方机房等易于获得供电的地方,所以,ODN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连接至光纤配线架。所以写入模块530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将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光纤配线架的相应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载体中。而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通常设置于野外等不方便获得供电的地方,所以,需设置ODN管理终端对光缆交接箱或光纤分纤箱进行供电,并通过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所以写入模块530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或无线网络将各个配线模块端口的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光分路器的相应的光纤连接器的电子标签载体中。模块的端口为光纤配线架的端口或光缆交接箱的端口或光纤分纤箱中的端口。
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的获取模块510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果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支持接收光功率测量,则获取模块510可基于光功率测量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本实施方式的获取模块510包括:检测单元511、指示单元512以及判决单元513。
所述检测单元511用于检测待测区域内的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一光功率,其中,所述接收设备为光线路终端或者光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光功率是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所述检测单元511将所述第一光功率发送给所述判决单元513。
具体地,施工工人在ODN管理终端上启动端口连接关系收集工单施工或施工步骤后,ODN管理系统根据工单信息查询资源管理系统,获得待施工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设备信息,并通知PON设备管理系统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发送测量光网络设备的下行接收光功率的命令或测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命令。待测区域内的光线路终端在接收到命令后,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一光功率。然后,光线路终端将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发送给检测单元511。
所述光线路终端在接收到测量命令后,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可通过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管理通道实现(如GPON的OMCI通道,EPON的OAM通道),即光线路终端通过管理通道通知光网络设备完成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测量,光网络设备完成光功率测量后,通过管理通道上报给光线路终端。
所述指示单元512用于指示对与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具体地,ODN管理系统在接收到第一光功率后,指示单元512可通过ODN管理终端指示对与待测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施工工人根据指示对与待测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并通过ODN管理终端反馈已弯曲光纤的信息至ODN管理系统。
所述检测单元511还用于检测所述待测区域内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二光功率,其中,所述第二光功率是所述光纤弯曲后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所述检测单元511将所述第二光功率发送给所述判决单元513。
具体地,PON设备管理系统再次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发送测量命令,待测区域内的光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测量命令后,再次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二光功率。然后,光线路终端将测量得到的第二光功率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发送给检测单元511。
所述光线路终端在接收到测量命令后,指示相应的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可通过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管理通道实现(如GPON的OMCI通道,EPON的OAM通道),即光线路终端通过管理通道通知光网络设备完成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测量,光网络设备完成光功率测量后,通过管理通道上报给光线路终端。
所述判决单元513用于在第一接收设备接收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或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告警信息时,确定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ODN管理系统在接收到第二光功率后,可通过ODN管理终端指示施工人员取消光纤弯曲,判决单元513将接收到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进行比较。如果某个光线路终端的光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下行信号或其接收到的相应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则判决单元513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例如,如果阈值为1dB(decibel,分贝),待测量的端口为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首先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完成第一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5.1dBm、光网络设备2:-25.8dBm、光网络设备3:-23.8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4dBm。然后弯曲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连接的光纤,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110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二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6.3dBm、光网络设备2:-26.9dBm、光网络设备3:-23.6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5dBm。则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1.2dB、光网络设备2:1.1dB、光网络设备3:-0.2dB以及光网络设备4:0.1dB。由于光线路终端1连接的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大于阈值,而光线路终端2连接的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小于阈值,符合测量误差,则可以判断,第一光纤配线架122的第一端口和其所连接的光纤与光线路终端1以及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可选地,如果弯曲光纤带来的损耗过大,导致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断导致无法进行第二光功率的测量或通信质量劣化严重导致无法上报第二光功率时,光线路终端可检测到光网络设备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并通过PON设备管理系统将告警信息上报ODN管理系统。ODN管理系统可根据告警信息确定待测端口和/或光纤与该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例如,如果阈值为1dB(decibel,分贝),待测量的端口为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首先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完成第一光功率测量,得到的第一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27.6dBm、光网络设备2:-27.8dBm、光网络设备3:-23.8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4dBm。然后弯曲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连接的光纤,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由于弯曲光纤引入链路损耗导致接收光功率超过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接收灵敏度,进而导致光线路终端1与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的通信中断,无法获得第二光功率,此时光线路终端1可检测到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如LOS告警,LossofSignal),并将告警信息上报ODN管理系统。而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二光功率分别为光网络设备3:-23.6dBm以及光网络设备4:-24.5dBm。则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分别为:光网络设备1:-、光网络设备2:-、光网络设备3:-0.2dB以及光网络设备4:0.1dB。由于第一光线路终端OLT1连接的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的未检测到第二光功率,但有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而第二光线路终端OLT2连接的光网络设备3和光网络设备4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的差值均小于阈值,符合测量误差,则可以判断,第一光纤配线架的第一端口和其所连接的光纤与光线路终端1以及光网络设备1和光网络设备2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可选地,为了提高光网络连接关系的准确性,在完成第二光功率测量后,ODN管理系统可在取消光纤弯曲后再次向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发送测量光网络设备的下行接收光功率或测量光线路终端接收到的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命令,以获得第三光功率,如果某光线路终端获得的第一光功率和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而第一光功率和第三光功率之差小于阈值,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和相应的光网络设备130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或者,某光线路终端未正常获得第二光功率,并检测到该光线路终端和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之间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但可正常获得第三光功率,第一光功率和第三光功率之差小于阈值,且该光线路终端和其连接的光网络单元之间的通信中断告警或通信质量劣化告警取消,则确定待测端口与该光线路终端和相应的光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
在对主干链路上的端口进行施工时,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对其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分别进行测量;为了提高效率,在对主干链路上的端口进行施工时,也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对其连接的某个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某个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而对光分路器的端口进行施工时,可指示待测区域内的所有光线路终端对其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分别进行测量;为了提高效率,也可先对光分路器的输入端口进行测量以判断该光分路器所连接的光线路终端,然后直接指示该光线路终端对其所连接的所有光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或直接对所有光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测量。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不影响正在使用网络的用户正常进行通信,对于有进行通信的光纤链路上的待测端口进行连接关系确定时,进行功率测量的信号可以是光线路终端与光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正常通信业务时所发送的信号。对于没有进行通信的光纤链路上的待测端口进行连接关系确定时,可向光线路终端发送命令,使得光线路终端发送测试信号,此时,进行功率测量的信号则为测试信号。
此外,阈值的设置可以根据经验值以及光纤链路的损耗而进行设置,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ODN管理系统500还包括读取模块540。
所述读取模块540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从而根据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使用状态,或者,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信息,从而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
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对应执行图4所示的方法的各个步骤外,还能给光网络的管理带来很多的便利,如果需要获得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使用状态和/或连接关系,只需要ODN管理系统通过控制管理模块读取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和/或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就可以根据电子标签载体在位状态获得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使用状态,也可以根据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信息获得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而无需施工工人前往配线模块所在之处才能观察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使用状态和/或连接关系。
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ODN管理系统500还包括输入模块550。
所述输入模块550用于向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输入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和待写入第一电子标签信息的配线设备的端口,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写入所述待写入第一电子标签信息的配线设备的端口;或者,所述输入模块550用于向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输入第二电子标签信息,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从配线设备内各电子标签载体中找到存储第二电子标签信息的第二电子标签载体,进而判断与第二电子标签信息相对应的配线设备的端口;可选地,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存储第二电子标签信息的第二电子标签载体后,还可通过开启、关闭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或改变所述对应的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的闪烁状态和/或指示灯的颜色来指导使用人员对对应的配线模块的端口所连接的光纤进行不同的操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输入模块550可以向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输入单个电子标签信息,以供控制管理模块写入、查找单个电子标签载体,和/或控制单个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指示灯状态;也可以同时输入多个电子标签信息,以供控制管理模块写入、查找多个电子标签载体,和/或控制单个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指示灯状态。
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对应执行图4所示的方法的各个步骤外,还能给光网络的管理带来很多的便利,如果需要对某个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操作时,可以向控制管理模块输入这个配线模块的端口的电子标签,以供控制管理模块从电子标签载体中查找到对应的电子标签信息时,改变这个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的状态,从而方便了施工人员快速寻找该端口,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ODN管理系统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ODN管理系统900包括:接收器910、处理器920以及发送器930。
接收器910用于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配线模块中设置了与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
处理器920用于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为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生成电子标签信息。
发送器930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
本实施方式中的ODN管理系统900还包括存储器940,存储器9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2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存储器9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920通过调用存储器94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来执行上述操作。
处理器92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9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2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ODN管理系统9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5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95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50。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20中,或者由处理器920实现。处理器92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40,处理器920读取存储器9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接收器910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从而根据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使用状态,或者,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信息,从而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
可选地,发送器930向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输入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接收器910用于在资源管理系统内具有完整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时,从所述资源管理系统中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可选地,处理器920用于检测待测区域内的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一光功率,其中,所述接收设备为光线路终端或者光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光功率是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发送器用于指示对与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处理器920用于检测所述待测区域内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二光功率,其中,所述第二光功率是所述光纤弯曲后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处理器920用于在第一接收设备接收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或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告警信息时,确定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可选地,所述信号为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正常通信业务时所发送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为光纤配线架的端口或光缆交接箱的端口或光纤分纤箱中的端口。
上述的方案中,为了获得智能化的光分配网络所带来的光网络维护和管理的便利,对传统的光分配网络进行改造升级,给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纤箱等处的端口增加了电子标签载体,并将端口连接关系电子化后写入电子标签载体。
利用电子标签技术替代纸质标签对光分配网络进行智能化管理,可以避免纯粹人工管理可能导致的连接错误,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网络维护进行指导,提高网络维护效率,降低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从ODN管理终端的角度出发进行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包括:
1010:ODN管理终端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工单信息以及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其中,所述工单信息包含了需要获取连接关系的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信息。
1020:ODN管理终端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1030:ODN管理终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确认信息、获得的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如果ODN管理系统基于光功率测量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确认信息为已弯曲光纤的确认信息;如果ODN管理系统基于检测特定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确认信息为已探测到特定信号的确认信息;如果ODN管理系统基于检测携带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ODN管理终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获得的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
可选地,ODN管理终端向所述配线模块进行供电。
可选地,ODN管理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所述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
可选地,ODN管理终端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取消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并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取消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可选地,ODN管理终端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在位状态,并将所述在位状态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或,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
可选地,ODN管理终端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向控制管理模块发送,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ODN管理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ODN管理终端包括:接收模块1110、弯曲模块1120以及发送模块1130。
所述接收模块1110用于包括但不限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工单信息、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其中,所述工单信息包含了需要获取连接关系的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信息,所述接收模块1110将所述工单信息发送给所述弯曲模块1120。
所述弯曲模块1120用于接收所述工单信息,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所述发送模块1130用于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确认信息、获得的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如果ODN管理系统基于光功率测量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确认信息为已弯曲光纤的确认信息;如果ODN管理系统基于检测特定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确认信息为已探测到特定信号的确认信息;如果ODN管理系统基于检测携带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ODN管理终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获得的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供电模块1140,所述供电模块1140用于向所述配线模块进行供电。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150,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150用于通过包括但不限于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所述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
可选地,接收模块1110用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包括但不限于配线设备配置管理指令、电子标签载体在位状态查询指令、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及相应操作指令、配线模块的端口操作指令、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操作指令,并通过发送模块1130向配线设备中的控制管理模块发送,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进行包括但不限于配线模块配置管理、电子标签在位状态查询、将第一标签信息写入到相应的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读取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信息、控制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指示灯的开启、关闭、闪烁状态、灯光颜色等。
可选地,接收模块1110用于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包括但不限于配线设备配置管理结果、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电子标签信息,并通过发送模块113将所述配线设备配置管理结果、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电子标签信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
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ODN管理终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ODN管理终端1200包括:接收器1210、处理器1220以及发送器1230。
接收器1210用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工单信息以及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其中,所述工单信息包含了需要获取连接关系的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信息。
处理器1220用于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发送器1230用于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已确认信息、获得的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如果ODN管理系统基于光功率测量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确认信息为已弯曲光纤的确认信息;如果ODN管理系统基于检测特定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所述确认信息为已探测到特定信号的确认信息;如果ODN管理系统基于检测携带标识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的信号的方式收集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关系信息,ODN管理终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获得的光线路终端和/或光网络设备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的ODN管理终端1200还包括存储器1240,存储器12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22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2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存储器12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1220通过调用存储器124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来执行上述操作。
处理器1220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12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22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2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具体的应用中,ODN管理终端12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25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25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250。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220中,或者由处理器1220实现。处理器122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2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2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240,处理器1220读取存储器12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电源1260,所述电源1260用于向所述配线模块进行供电。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器1270,所述无线通信器1270用于通过包括但不限于GSM、CDMA、LTE、WiFi、WiMax等无线的方式与所述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
可选地,接收模块1110用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包括但不限于配线设备配置管理指令、电子标签载体在位状态查询指令、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及相应操作指令、配线模块的端口操作指令、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操作指令,并通过发送模块1130向配线设备中的控制管理模块发送,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进行包括但不限于配线模块配置管理、电子标签在位状态查询、将第一标签信息写入到相应的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读取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信息、控制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指示灯的开启、关闭、闪烁状态、灯光颜色等。
可选地,接收模块1110用于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包括但不限于配线设备配置管理结果、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电子标签信息,并通过发送模块113将所述配线设备配置管理结果、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电子标签信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7)

1.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配线模块中设置了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
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OLT和所述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生成电子标签;
所述配线模块中包括控制管理模块,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子标签载体,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根据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使用状态,或者,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信息,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输入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包括:
如果资源管理系统内具有完整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则从所述资源管理系统中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包括:
检测待测区域内的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一光功率,其中,所述接收设备为光线路终端或者光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光功率是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
指示对与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检测所述待测区域内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二光功率,其中,所述第二光功率是所述光纤弯曲后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
如果第一接收设备接收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或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告警信息,则确定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正常通信业务时所发送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为光纤配线架的端口或光缆交接箱的端口或光纤分纤箱中的端口。
8.一种光分配网络ODN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生成模块以及写入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配线模块中设置了与配线模块的端口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所述获取模块将所述连接关系发送给所述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连接关系,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为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生成电子标签,所述生成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给所述写入模块;
所述配线模块中还设置了控制管理模块,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子标签载体,所述写入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载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读取模块,所述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根据所述电子标签载体的在位状态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使用状态,或者,读取所述电子标签载体中的电子标签信息,根据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获得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连接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管理模块输入第一电子标签信息,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当资源管理系统内具有完整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时,从所述资源管理系统中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检测单元、指示单元以及判决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待测区域内的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一光功率,其中,所述接收设备为光线路终端或者光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光功率是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所述检测单元将所述第一光功率发送给所述判决单元;
所述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对与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待测区域内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第二光功率,其中,所述第二光功率是所述光纤弯曲后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的功率,所述检测单元将所述第二光功率发送给所述判决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一接收设备接收的第一光功率与第二光功率之差大于阈值或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告警信息时,确定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存在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获取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与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正常通信业务时所发送的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8~12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为光纤配线架的端口或光缆交接箱的端口或光纤分纤箱中的端口。
15.一种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路终端、光分配网络、光网络设备、资源管理系统、光分配网络ODN管理系统,所述光线路终端通过所述光分配网络连接所述光网络设备,所述ODN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光线路终端,所述ODN管理系统连接所述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ODN管理系统为如权利要求8-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ODN管理系统。
16.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光分配网络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工单信息以及所述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的指示,其中,所述工单信息包含了需要获取配线模块与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连接关系的端口的信息;
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已弯曲光纤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配线模块进行供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所述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ODN管理系统发送已弯曲光纤的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取消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并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取消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在位状态,并将所述在位状态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或,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向控制管理模块发送,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22.一种光分配网络ODN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弯曲模块以及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工单信息以及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其中,所述工单信息包含了需要获取连接关系的配线模块的端口的信息,所述接收模块将所述工单信息发送给所述弯曲模块;
所述弯曲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工单信息,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已弯曲光纤的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向所述配线模块进行供电。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所述ODN管理系统建立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取消对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进行弯曲的指示,并根据所述工单信息取消对与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连接的光纤进行弯曲。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在位状态,并且将所述在位状态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管理模块所发送的电子标签信息,并且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向所述ODN管理系统发送。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ODN管理系统所发送的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向控制管理模块发送,以供所述控制管理模块查找到与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信息对应的第一电子标签载体时,对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载体对应的所述配线模块的端口的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操作。
CN201410393608.5A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05338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3608.5A CN105338432B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PCT/CN2015/070337 WO2016023332A1 (zh) 2014-08-12 2015-01-08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3608.5A CN105338432B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8432A true CN105338432A (zh) 2016-02-17
CN105338432B CN105338432B (zh) 2019-09-27

Family

ID=55288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3608.5A Active CN105338432B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8432B (zh)
WO (1) WO2016023332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6214A (zh) * 2016-11-09 2017-03-15 深圳云联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关系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360014A (zh) * 2016-05-10 2017-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7483116A (zh) * 2017-08-29 2017-12-15 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运营商的光纤资源动态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08234024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dn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68196A (zh) * 2018-06-11 2018-12-21 南京艾瑞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智能综合布线方法及装置
CN109583528A (zh) * 2018-11-05 2019-04-0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基于七彩二维码的信息机房线缆标识及寻线管理方法
CN109861749A (zh) * 2018-11-16 2019-06-07 江苏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路由端口定位装置的定位系统和管理系统
CN110392316A (zh) * 2018-04-16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dn的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07607A (zh) * 2019-12-12 2020-04-14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及管理方法
CN112969109A (zh) * 2021-03-03 2021-06-15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光配线设施的数字化系统及其应用
CN113473273A (zh) * 2021-07-02 2021-10-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830A (zh) * 2018-02-27 2018-06-19 辽宁煜鑫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光分配网络智能化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WO2020037545A1 (zh) * 2018-08-22 2020-02-27 江苏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光纤网络智能维护系统及光纤网络智能维护app
CN110971705B (zh) * 2019-09-09 2022-10-18 张成菊 一种光纤传输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178463B (zh) * 2019-12-16 2024-03-19 宝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配线柜标签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3033725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Odn资源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10222A (zh) * 2021-08-13 2021-12-17 柳州达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线链路识别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3873362B (zh) * 2021-10-22 2024-03-26 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的光功率告警方法和告警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107A (zh) * 2011-08-16 2012-01-04 无锡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识别的光分配网络(odn)智能管理系统
CN102932062A (zh) * 2012-10-24 2013-02-13 沈越 智能光纤连接分配系统及适配器端口状态信息标识方法
CN103746850A (zh) * 2014-01-13 2014-04-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pon系统
CN103809252A (zh) * 2012-11-07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芯片收容装置、光纤熔配模块、光纤管理装置和装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4680B (zh) * 2009-07-23 2013-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CN203445880U (zh) * 2013-08-08 2014-02-19 北京建飞科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器的温湿度检测装置
CN103454736B (zh) * 2013-09-11 2015-02-25 江苏亨通光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装置、配线方法以及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107A (zh) * 2011-08-16 2012-01-04 无锡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识别的光分配网络(odn)智能管理系统
CN102932062A (zh) * 2012-10-24 2013-02-13 沈越 智能光纤连接分配系统及适配器端口状态信息标识方法
CN103809252A (zh) * 2012-11-07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芯片收容装置、光纤熔配模块、光纤管理装置和装配方法
CN103746850A (zh) * 2014-01-13 2014-04-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pon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0014A (zh) * 2016-05-10 2017-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6506214A (zh) * 2016-11-09 2017-03-15 深圳云联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关系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234024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dn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7483116A (zh) * 2017-08-29 2017-12-15 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运营商的光纤资源动态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10392316A (zh) * 2018-04-16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dn的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68196A (zh) * 2018-06-11 2018-12-21 南京艾瑞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智能综合布线方法及装置
CN109583528B (zh) * 2018-11-05 2022-03-29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基于七彩二维码的信息机房线缆标识及寻线管理方法
CN109583528A (zh) * 2018-11-05 2019-04-0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基于七彩二维码的信息机房线缆标识及寻线管理方法
CN109861749A (zh) * 2018-11-16 2019-06-07 江苏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路由端口定位装置的定位系统和管理系统
CN111007607A (zh) * 2019-12-12 2020-04-14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及管理方法
CN112969109A (zh) * 2021-03-03 2021-06-15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光配线设施的数字化系统及其应用
CN112969109B (zh) * 2021-03-03 2023-05-23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光配线设施的数字化系统及其应用
CN113473273A (zh) * 2021-07-02 2021-10-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8432B (zh) 2019-09-27
WO2016023332A1 (zh) 2016-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8432A (zh)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CN102571201B (zh)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634605B (zh) 快速收集光纤互连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6968994B1 (en) RF-ID for cable management and port identification
CN103746850B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pon系统
KR102037207B1 (ko) 스마트 리모트 노드 광통신 단말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리모트 노드 운용방법
CN103701640A (zh) 使用智能管理终端升级odn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21121B (zh) 光纤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634152A (zh) 一种智能光配线设备的网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819352B (zh) 一种光纤数据处理系统架构及处理方法
CN105337656A (zh) 一种光网络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5307062B (zh) 基于eID的支持近端操作和远端指导施工的sODN系统及方法
CN102026052A (zh) 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
CN102420663A (zh) 光收发器中的动态存储器分配
CN101771469B (zh) 用户住宅侧光线路终端装置
CN113396560B (zh) 一种建立光缆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81837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光纤尾纤智能配对方法
CN102684783B (zh) 智能配线电子标签的修复方法
EP3804183B1 (en) Optical device and hub node for an optical network
CN206948532U (zh) 光纤配线装置及光纤配线系统
CN103384166B (zh) 光纤接入网的光纤端口线序测试仪
CN108898201A (zh) 太阳能组件的信息关联系统和方法
CN203399116U (zh) 光纤接入网的光纤端口线序测试仪
CN102281101B (zh) 突发模式发射光功率实时监测和保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36634A (zh) 用于有源场景的无线管理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