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4680B -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4680B
CN101964680B CN2009100896511A CN200910089651A CN101964680B CN 101964680 B CN101964680 B CN 101964680B CN 2009100896511 A CN2009100896511 A CN 2009100896511A CN 200910089651 A CN200910089651 A CN 200910089651A CN 101964680 B CN101964680 B CN 1019646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ort
wiring module
fiber
corresponding re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96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4680A (zh
Inventor
王世军
李伟
吴诗全
单小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96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4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4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4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4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第一配线模块,用于在与第一端口相连的第一光纤中注入测试信息;第二配线模块,用于将与第二端口相连的第二光纤弯曲,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配线模块中,通过光跳纤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使得第二光纤中的光泄露,检测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测试信息;第一管理模块,与第二配线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第二配线模块检测到的测试信息,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需要定制光跳纤和配线架端口,能够节省成本,易于维护。

Description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端口识别系统和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还涉及一种建立光网络路由图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简称FTTH)的飞速发展,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PON)的应用逐渐普遍起来,大容量高密度的配线产品,例如光配线架(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简称ODF)、光缆交接箱(Fiber Distribution Terminal,简称FDT)等应用得越来越多,ODF和FDT之间的光跳纤应用得也越来越多。
配线产品中连接的大量光跳纤使得光纤管理复杂化,有效识别光跳纤连接关系非常困难。一旦出现故障,要定位光跳纤获取路由故障更加困难。
带有光分路器的PON具有点到多点的结构,这种结构节省了大量的光缆投入,降低了运营商的成本,但是难以定位故障,并且不容易维护,因为PON业务方式是广播式的下放业务,光分路器的各个端口无论是物理结构、连接方式还是传输的业务,都是无区别的。所以难以区分光分路器的那个端口对应于那个用户。并且,光纤具有易损坏、通信容量大的特点,一旦光纤出现故障,会引起整个通信网络出现故障,所以需要迅速、准确地定位故障。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检测光跳纤连接关系、并能够识别端口的技术。
现有技术一提供一种端口识别方法,采用铜线传感技术。连接配线架端口的光跳纤包括一根常规光纤和一根铜线,光纤两端连接常规的光纤连接头,通常是SC型的光纤连接头;铜线与光纤连接头上部突出的铜探针相连。配线架端口采用特殊定制的与光纤连接头和铜探针相匹配的适配器端口,光跳纤的光纤连接头对准配线架的适配器端口插入,同时铜探针也自动插入适配器上方的铜接入端口。分析仪控制配线架的铜接入端口,当有两个铜接入端口通过光跳纤上的铜线连接后,分析仪记录下是哪两个配线架的端口通过光跳纤连接。
现有技术二提供一种端口识别方法,该技术采用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连接配线架端口的光跳纤的两个光纤连接头上置入带有相同编码信息的RFID芯片,在配线架端口中置入RFID读卡器。当光跳纤分别插入两个配线架端口时,RFID读卡器分别识别到两个配线架端口的RFID芯片。分析仪分辨出具有相同编码信息的两个RFID芯片时,自动识别该两个RFID芯片对应的配线架端口,并记录下市哪两个配线架的端口通过光跳纤连接。
这两种现有技术都存在如下的问题:需要定制专门的光跳纤和配线架端口,例如需要定制带有铜线的光跳纤,或者置入有RFID芯片的光跳纤;配线架端口中需要有铜接入端口,或者配线架端口中需要有RFID读卡器,这样会导致成本增加,并且这些定制的光跳纤和配线架端口无法与通常的光通信系统中的光纤和配线架端口兼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不需要定制光跳纤和配线架端口,能够节省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识别系统,包括:
第一配线模块,用于在与第一端口相连的第一光纤中注入测试信息,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配线模块中;
第二配线模块,用于将与第二端口相连的第二光纤弯曲,使得所述第二光纤中的光泄露,检测所述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测试信息,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配线模块中,通过光跳纤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
第一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配线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检测到的所述测试信息,确定与所述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端口识别方法,包括:
在与第一端口相连的第一光纤中注入测试信息,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配线模块中;
将与第二端口相连的第二光纤弯曲,使得所述第二光纤中的光泄露,检测所述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测试信息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测试信息,确定与所述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第二配线模块中,所述第二端口通过光跳纤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光网络路由图的方法,包括:
在光配线架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所述光配线架的第一配线模块,在与光配线架的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一测试信息;在第一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第一网元设置在所述光配线架与分光器之间,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的第一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光配线架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分光器输入端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分光器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一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光配线架的端口与所述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分光器输出端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所述分光器输出端的第一配线模块,在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二测试信息,在第二网元中设置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所述第二网元设置在所述分光器与光网络单元之间,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所述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光网络单元中设置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输出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光网络单元的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所述光网络单元的对应关系,建立光网络的路由图。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网络故障定位的方法,包括:
在光配线架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配线模块,在与光配线架的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一测试信息;在第一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第一网元设置在所述光配线架与分光器之间,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一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的第一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分光器输入端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分光器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一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所述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分光器输出端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所述分光器的第一配线模块,在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二测试信息,在第二网元中设置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所述第二网元设置在所述分光器与光网络单元之间,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所述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光网络单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端口输出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光网络单元的对应关系;
利用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所述光网络单元的对应关系,建立光网络的路由图;
将获取到的光网络的路由图与预先获取的光网络的完整路由图比较,如果获取到的光网络的路由图与预先获取的光网络的完整路由图相比,缺少部分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则确定所缺少的对应关系中起始网元与其相邻网元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光纤中输入测试信息,在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光纤弯曲时检测泄露出的光中的测试信息,从而可以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定制专门的光跳纤以及配线架端口,节省了成本。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光网络路由图的方法,可以获取光网络中各个网元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检测故障。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比较当前的光网络路由图和预先获取的完整路由图,确定发生故障的链路,提供了一种光网络中故障定位方法。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系统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系统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弯曲夹具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注入模块和第一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入模块向第一光纤中注入测试光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系统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一种光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方法实施例三流程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建立光网络路由图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光网络故障定位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另一种光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系统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第一配线模块11、第二配线模块12和第一管理模块13,第一管理模块13和第二配线模块12连接。
第一配线模块11设置第一端口11a,第一配线模块11在与第一端口11a相连的第一光纤11b中注入测试信息;第二配线模块12设置第二端口12a,第二配线模块12将与第二端口12a相连的第二光纤12b弯曲,使得第二光纤12b中的光泄露,检测第二光纤12b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测试信息第二端口12a和第一端口11a分别与光跳纤A的两端连接;第一管理模块13用于根据第二配线模块12检测到的测试信息,确定与光跳纤A连接的第一端口11a和第二端口12a的对应关系。
测试信息可以是注入到光跳纤中的测试光,也可以是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的损耗,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被检测到的区别于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的信息。其中,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是指通常的光通信过程中,在光跳纤中传输的携带有数据信息的光。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系统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该系统中,第一管理模块13分别与第一配线模块11和第二配线模块12连接;第一配线模块11用于将第一光纤11b弯曲,在第一光纤11b的弯曲处,对准第一光纤11b的走向,将测试光注入到第一光纤11b中,第二配线模块用于在第二光纤12b弯曲处,检测第二光纤12b泄露出的测试光,第一管理模块13用于控制第一配线模块11将测试光注入到光跳纤A中,根据第二配线模块12检测到的测试光,确定与光跳纤A连接的第一端口11a和第二端口12a的对应关系。
第一配线模块11包括第一弯曲夹具111和注入模块112,其中第一弯曲夹具111用于固定并弯曲第一光纤11b,注入模块112用于对准第一光纤11b的走向,将测试光注入到第一光纤11b中。
注入模块112可以设置在第一导轨上,当注入模块112移动到第一弯曲夹具111时,第一弯曲夹具111弯曲第一光纤11b,注入模块112将测试光注入到第一光纤11b中。在第一配线模块11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弯曲夹具111,每个第一弯曲夹具111固定并弯曲一根第一光纤11b。当注入模块112在第一导轨上移动时,注入模块轮流经过各个第一弯曲夹具111。
第二配线模块12包括第二弯曲夹具121和第一检测模块122,第二弯曲夹具121用于固定并弯曲第二光纤12b,第一检测模块122用于在第二光纤12b的弯曲处,检测第二光纤12b泄露出的测试光。
第一检测模块122可以设置在第二导轨上,当第一检测模块122移动到第二弯曲夹具121时,第二弯曲夹具121弯曲第二光纤12b,第一检测模块122检测第二光纤12b泄露出的测试光。在第二配线模块12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弯曲夹具121,每个第二弯曲夹具121固定并弯曲一根第二光纤12b。当第一检测模块122在第二导轨上移动时,第一检测模块122轮流经过各个第二弯曲夹具121。
第一检测模块122中可以包括滤波器122a和第一光探测器122b,滤波器122a用于滤除第二光纤12b中泄露出的光中的信号光,剩下测试光,第一光探测器122b用于将滤波器122a传输过来的测试光转换成可识别的信号。
第一管理模块13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31和第一确定模块132,第一控制模块131用于控制注入模块112在第一导轨上和第一检测模块122在第二导轨保持同步移动,第一确定模块132用于根据第一光探测器122b检测到的信号确定与光跳纤A连接的第一端口11a和第二端口12a的对应关系。
第一弯曲夹具111可以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弯曲夹具的示意图,图3中,第一弯曲夹具111将第一光纤11b光跳纤A的一端固定,使光跳纤A的与第一弯曲夹具111固定的一端弯曲。
注入模块112在第一导轨上的位置如图4所示,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注入模块和第一导轨的结构示意图,注入模块112设置在第一导轨113上,注入模块112可以在第一导轨113上移动,第一光纤11b被第一弯曲夹具111固定。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入模块向第一光纤11b中注入测试光的示意图,注入模块112可以是激光器。当注入模块112移动到某个第一弯曲夹具111处时,注入模块112对准第一光纤11b的走向(如图5中箭头B所示),将测试光注入到第一光纤11b中。
下面结合图2、图3和图4说明实施例二所示的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一管理模块13控制注入模块112在第一导轨113上移动,当注入模块112移动到某个第一弯曲夹具111处时,第一光纤11b被第一弯曲夹具111带动产生弯曲,注入模块112向第一光纤11b中注入测试光。测试光可以是具有特定的频率、占空比或特定波长的光,区别于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同时,第一管理模块13控制第一检测模块122在第二导轨上移动,当第二导轨移动到某个第二弯曲夹具121处时,第二光纤12b被第二弯曲夹具带动产生弯曲,根据光纤微弯能够辐射出光的理论,第一检测模块检测第二光纤12b泄露出的光,第一检测模块122中的滤波器122a将第二光纤12b中正常传输的信号光滤除,剩下测试光,第一确定模块132根据测试光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11a和第二端口12a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提供的端口识别系统,第一配线模块在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光纤中输入测试信息,第二配线模块在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光纤弯曲时检测泄露出的光中的测试信息,从而使得第一管理模块可以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定制专门的光跳纤以及配线架端口,节省了成本,易于维护。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系统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第三配线模块21、第四配线模块22和第二管理模块23,第三端口21a设置在第三配线模块21中,第三光纤21b与第三端口21a连接,第四端口22a设置在第四配线模块22中,第四光纤22b与第四端口22a连接,光跳纤A分别与第三端口21a和第四端口22a连接,第二管理模块23分别与第三配线模块21和第四配线模块22连接。其中,第三配线模块21用于将第三光纤21b弯曲,使得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变化,第四配线模块22用于将第四光纤22b弯曲,检测第四光纤22b中信号光发生的损耗,第二管理模块23用于控制第三配线模块21将第三光纤21b弯曲,控制第四配线模块22检测第四光纤22b中泄露出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根据第四配线模块22检测到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确定与光跳纤A连接第三端口21a和第四端口22a的对应关系。
第三配线模块21可以包括第三弯曲夹具211,第三弯曲夹具用于固定并弯曲第一光纤,使得光跳纤A中传输的信号光发生特定的损耗。例如,将第三光纤按照1Hz、2Hz、3Hz等不同的频率弯曲,从而可以使得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特定的变化。
第四配线模块22可以包括第四弯曲夹具221和第二检测模块222,第四弯曲夹具221用于固定并弯曲第四光纤22b,第二检测模块222用于在第四光纤22b的弯曲处,检测第四光纤22b泄露出的信号光,并根据第四光纤22b泄露出的信号光检测出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
第二检测模块222可以设置在第二导轨上,当第二检测模块222移动到第四弯曲夹具221时,第四弯曲夹具221弯曲第四光纤22b,第二检测模块222检测第四光纤22b泄露出的信号光。在第四配线模块22中可以包括多个第四弯曲夹具221,每个第四弯曲夹具固定并弯曲一根第四光纤22b。当第二检测模块222在第二导轨上移动时,第二检测模块222轮流经过各个第四弯曲夹具221。
第二管理模块23可以包括第二控制模块231和第二确定模块232,第二控制模块231用于控制第二检测模块222在第二导轨上移动,第二确定模块232用于根据第二检测模块222检测到的信号光的损耗确定与光跳纤A连接的第三端口21a和第四端口22a的对应关系。
一根光跳纤可以连接同一个配线架端口,也可以连接两个配线架端口,实施例二中的第一配线模块可以设置在光跳纤一端所在的一个配线架中,第二配线模块可以设置在光跳纤另一端所在的另一个配线架中。实施例三中的第三配线模块和第四配线模块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一根光跳纤连接的两个配线架中。
实施例二中,第一配线模块可以设置在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Terminal,简称OLT)与分光器之间的网元中,第二配线模块可以设置在光通信网络中第一配线模块所在的网元之后的网元中。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一种光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该网络包括OLT31、光配线架(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简称ODF)32、分光器33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简称ONU)34,ODF32分别与OLT31和分光器33连接,分光器33与多个ONU34连接。ODF32和分光器33之间可以连接有其他网元,在分光器33和ONU34之间也可以连接有其他网元。通常OLT31通过多个端口连接到ODF32的多个端口,而ODF32的一个端口又可以通过分光器连接到多个ONU34,所以图7所示的网络中,各个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复杂。
图7中,为了快速识别出各个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在OLT与分光器之间的网元中设置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配线模块,在第一配线模块之后的网元中设置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配线模块,这样就可以识别出第一配线模块中的第一端口和第二配线模块中的第二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ODF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在ODF与分光器之间的其他网元(以下称为第一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这样就可以识别出ODF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分光器输出端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在分光器与ONU之间的其他网元(以下称为第二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这样就可以识别出分光器输出端口与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若再在ONU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即能识别出分光器输出端与ONU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ODF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确定ODF、第一网元和ONU中的端口的对应关系,同时还可以建立起该光网络的完整路由图。
为了识别出整个网络中各个网元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在OLT连接的网元(如ODF)和分光器输出端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在其余各个网元中均设置第二配线模块,从而通过该端口识别方法建立起整个网络的完整路由图。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三配线模块和第四配线模块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配线模块和第二配线模块的设置方式设置在光通信网络中的各个网元中。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包括:
步骤101、在与第一端口相连的第一光纤中注入测试信息,第一端口设置在第一配线模块中;
步骤102、将与第二端口相连的第二光纤弯曲,使得第二光纤中的光泄露,检测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测试信息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测试信息,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端口设置在第二配线模块中,第二端口通过光跳纤与第一端口连接。
其中,测试信息可以是测试光,也可以是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的损耗。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包括:
步骤201、将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光纤弯曲,对准第一光纤的走向,将测试光注入到第一光纤中。具体可以是:移动用于将测试光注入到第一光纤的注入模块,当注入模块移动到第一光纤时,弯曲第一光纤,将注入模块对准第一光纤的走向,将测试光注入到第一光纤中。
步骤202、将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光纤弯曲,第二端口通过光跳纤与第一端口连接,检测第二光纤泄露出的测试光。具体可以是:将第二光纤弯曲,滤除第二光纤泄露出的光中的信号光部分剩下测试光,检测剩下的测试光。
步骤203、根据检测到的测试光,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当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光纤被检测出的测试光,和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光纤中输入的测试光相同时,可以确定光跳纤连接的就是这两个端口,从而可以确定这两个端口的对应关系。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端口识别方法实施例三流程图,包括:
步骤301、将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光纤弯曲,使得光跳纤传输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变化。具体可以将光跳纤按照1Hz、2Hz、3Hz等不同的频率弯曲,从而可以使得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特定的变化。
步骤302、将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光纤弯曲,第二端口通过光跳纤与第一端口连接,检测第二光纤泄露出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具体可以是将第二光纤弯曲,并根据第二光纤泄露出的信号光检测出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
步骤303、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当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光纤被检测出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和弯曲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光纤时所采用的频率相对应时,可以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就是这两个端口。
本发明提供的端口识别方法,通过在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光纤中输入测试信息,在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光纤弯曲时检测泄露出的光中的测试信息,从而可以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定制专门的光跳纤以及配线架端口,节省了成本,易于维护。另外,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端口识别方法,只能识别距离为光跳纤长度的两个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配线模块和第二配线模块设置在不同的网元中,可以识别出任意距离的两个网元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识别距离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建立光网络路由图的方法,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建立光网络路由图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步骤401、在ODF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第一配线模块,在与ODF的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一测试信息;第一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一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的第一测试信息,获取ODF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网元为ODF与分光器之间的网元。
步骤402、在分光器输入端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一测试信息,获取ODF中的端口与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403、在分光器输出端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第一配线模块,在与分光器的输出端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二测试信息,在在第二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二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网元为分光器与ONU之间的网元。
步骤404、在ONU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第二配线模块检测ONU的端口输出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ONU的对应关系。
步骤405、利用ODF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ODF中的端口与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ONU的对应关系,建立光网络的路由图。
本发明提供的建立光网络路由图的方法,在各个网元中分别设置第一配线模块和第二配线模块,通过在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光纤中输入测试信息,在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光纤弯曲时检测泄露出的光中的测试信息,从而可以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建立光网络路由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网络故障定位方法,如图12所示,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光网络故障定位的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包括:
步骤501、在ODF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第一配线模块,在与ODF的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一测试信息;第一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一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的第一测试信息,获取ODF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网元为ODF与第一分光器之间的网元。
步骤502、在分光器输入端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一测试信息,获取ODF中的端口与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503、在分光器输出端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第一配线模块,在与分光器的输出端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二测试信息,在在第二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二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网元为分光器与ONU之间的网元。
步骤504、在ONU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第二配线模块检测ONU的端口输出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ONU的对应关系。
步骤505、利用ODF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ODF中的端口与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ONU的对应关系,获取光网络的路由图C。
步骤506、将获取到的光网络的路由图与预先获取的光网络的完整路由图D比较,如果C与D相比,缺少部分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则确定所缺少的对应关系中起始网元与其相邻网元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在光通信网络刚建立好时,网络中各个网元以及各个网元之间的链路工作正常,即光通信网络处于无故障情况,这时,通过设置在各个网元中的第一配线模块和第二配线模块,可以获取光网络的完整路由图。后续,当光通信网络运行时,第一管理模块根据第二配线模块的检测结果,可以随时获取当前光网络的路由图,如果当前光网络的路由图与预先获取的无故障情况下完整路由图相比,缺少某些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第一管理模块无法根据第二配线模块的检测结果确定某些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第二配线模块无法检测到测试信息,则可以确定,所缺少的这些对应关系中的起始网元与其相邻网元之间的链路发生了故障。此处起始网元是指缺少的对应关系中的第一个网元。缺少的对应关系实质是一些网元之间的路径,这些路径组成一些线段,这些线段的起点就是起始网元。起始网元的相邻网元也是所缺少的对应关系中涉及到的网元,而非正常工作的与起始网元相邻的网元。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另一种光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该网络中包括A2、B2、C2、D2和E2五个网元,各个网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3所示。一旦网络中某两个网元之间的路由出现故障,则这两个网元之间的连接断开,无法检测到连接该线路两个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出现故障的路由之后的各个网元之间的端口对应关系也无法检测到。图13中,如果故障发生在C2和D2之间,则无法识别C2和D2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由于C2与D2之间发生故障,即使D2与E2中的端口之间无故障,也无法识别D2和E2中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当前获取的光网络路由图与无故障状态下的完整路由图相比,C2与D2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无法获取,D2与E2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无法获取,从而可以确定故障发生在起始网元C2和其相邻网元D2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端口识别方法、系统及故障定位的方法,通过在与第一端口连接的第一光纤中输入测试信息,在与第二端口连接的第二光纤弯曲时检测泄露出的光中的测试信息,从而可以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定制专门的光跳纤以及配线架端口,节省了成本,易于维护。另外,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端口识别方法,只能识别距离为光跳纤长度的两个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配线模块和第二配线模块设置在不同的网元中,可以识别出任意距离的两个网元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识别距离长。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光网络路由图的方法,可以获取光网络中各个网元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检测故障。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比较当前的光网络路由图和预先获取的完整路由图,确定发生故障的链路,提供了一种光网络中故障定位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端口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配线模块,用于在与第一端口相连的第一光纤中注入测试信息,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配线模块中;
第二配线模块,用于将与第二端口相连的第二光纤弯曲,使得所述第二光纤中的光泄露,检测所述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测试信息,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配线模块中,通过光跳纤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
第一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配线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检测到的所述测试信息,确定与所述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息为测试光;
所述第一配线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纤弯曲,在所述第一光纤的弯曲处,对准所述第一光纤的走向,将所述测试光注入到所述第一光纤中;
所述第二配线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光纤弯曲,在所述第二光纤的弯曲处,检测所述第二光纤泄露出的所述测试光;
第一管理模块还与所述第一配线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配线模块将所述测试光注入到所述第一光纤中,根据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检测到的所述测试光,确定与所述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线模块包括:
滤波器,用于滤除所述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光中的信号光,剩下所述测试光;
第一光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滤波器传输过来的所述测试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息为所述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的损耗;
所述第一配线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纤弯曲,使得所述光跳纤中传输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变化; 
所述第二配线模块用于弯曲所述第二光纤,使得所述第二光纤中的信号光泄露,检测所述第二光纤泄露出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
第一管理模块还与所述第一配线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配线模块将所述第一光纤弯曲,控制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根据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光纤泄露出的所述信号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确定与所述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线模块设置在与所述光跳纤的一端连接的第一配线架中,所述第二配线模块设置在与所述光跳纤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配线架中; 
或者所述第一配线模块设置在位于光通信网络中光线路终端与分光器之间的网元中,所述第二配线模块基于数据传输的下行方向,设置在光通信网络中所述第一配线模块所在的网元之后的网元中。 
6.一种端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与第一端口相连的第一光纤中注入测试信息,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第一配线模块中; 
将与第二端口相连的第二光纤弯曲,使得所述第二光纤中的光泄露,检测所述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测试信息,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测试信息,确定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第二配线模块中,所述第二端口通过所述光跳纤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第一端口相连的第一光纤中注入测试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一光纤弯曲,对准所述第一光纤的走向,将测试光注入到所述第一光纤中,所述测试光为所述测试信息; 
检测所述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滤除所述第二光纤泄露出的光中的信号光部分剩下测试光,检测剩下的测试光;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测试信息,确定与所述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包括: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测试光,确定与所述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第一端口相连的第一光纤中注入测试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一光纤弯曲,使得所述光跳纤传输的光的损耗发生变化,所述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为所述测试信息; 
检测所述第二光纤中泄露出的光中的所述测试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二光纤泄露出的光中检测所述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测试信息,确定与所述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包括:根据检测到的光的损耗发生的变化,确定所述与光跳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对应关系。 
9.一种建立光网络路由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光配线架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所述光配线架的第一配线模块,在与光配线架的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一测试信息;在第一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第一网元设置在所述光配线架与分光器之间,所述第一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第一测试信息,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二光纤弯曲时泄露的所述第一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光配线架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分光器输入端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分光器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二光纤弯曲时泄露的第一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光配线架的端口与所述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分光器输出端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所述分光器输出端的第一配线模块,在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二测试信息,在第二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第二网元设置在所述分光器与光网络单元之间,所述第二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第二测试信息,所述第二网元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二光纤弯曲时泄露的所述第二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分光器输 出端端口与所述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光网络单元中设置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二光纤弯曲时泄露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光网络单元的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所述光网络单元的对应关系,建立光网络的路由图。 
10.一种光网络故障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光配线架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配线模块,在与光配线架的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一测试信息;在第一网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第一网元设置在所述光配线架与分光器之间,所述第一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第一测试信息,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二光纤弯曲时泄露的所述第一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分光器输入端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分光器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二光纤弯曲时泄露的第一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所述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分光器输出端中设置第一配线模块,通过所述分光器的第一配线模块,在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端口连接的光纤中注入第二测试信息,在第二网元中设置所述第二配线模块,所述第二网元设置在所述分光器与光网络单元之间,所述第二网元中的端口输出第二测试信息,所述第二网元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第二光纤弯曲时泄露的所述第二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所述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光网络单元中设置第二配线模块,所述光网络单元的第二配线模块检测所述第二光纤弯曲时泄露的第二测试信息,获取所述分光器输出端端 口与光网络单元的对应关系; 
利用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第一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光配线架中的端口与分光器输入端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第二网元中的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分光器输出端端口与所述光网络单元的对应关系,建立光网络的路由图; 
将获取到的光网络的路由图与预先获取的光网络的完整路由图比较,如果获取到的光网络的路由图与预先获取的光网络的完整路由图相比,缺少部分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则确定所缺少的对应关系中起始网元与其相邻网元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 
CN2009100896511A 2009-07-23 2009-07-23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Active CN101964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6511A CN101964680B (zh) 2009-07-23 2009-07-23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6511A CN101964680B (zh) 2009-07-23 2009-07-23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680A CN101964680A (zh) 2011-02-02
CN101964680B true CN101964680B (zh) 2013-12-18

Family

ID=4351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96511A Active CN101964680B (zh) 2009-07-23 2009-07-23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46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784B (zh) * 2012-05-30 2015-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跳纤连接检测方法和跳纤连接检测装置
CN103297120B (zh) * 2013-05-13 2016-04-06 成都优博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光纤跳纤是否正确插入光模块的方法
CN103258223B (zh) * 2013-05-31 2016-08-10 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子信息指示的光纤配线方法
CN103516551B (zh) * 2013-10-15 2016-07-13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无源双rfid标签对光纤物理端口智能管理系统
CN103916188B (zh) * 2014-03-24 2016-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端子与pon口的对应关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38432B (zh) * 2014-08-12 2019-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CN105337656B (zh) * 2014-08-12 201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连接关系确定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WO2016091001A1 (zh) * 2014-12-09 2016-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的连接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4717008B (zh) * 2015-03-23 2017-08-08 吕根良 光纤线路路由查找方法、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8512595A (zh) * 2017-02-27 2018-09-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on网络资源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US11683091B2 (en) * 2019-06-18 2023-06-20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dentification device,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method
CN110971705B (zh) * 2019-09-09 2022-10-18 张成菊 一种光纤传输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007607A (zh) * 2019-12-12 2020-04-14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的智能光纤配线架及管理方法
CN112653939B (zh) * 2020-11-27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分配网络、光网络系统、分光器及分光器的端口识别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6575B1 (en) * 2000-05-31 2002-05-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est and measurement system for detecting and monitoring faults and losses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PONs)
CN2545620Y (zh) * 2002-05-29 2003-04-16 3M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见光故障定位功能的光纤识别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74082B2 (en) * 2007-03-28 2009-08-11 Verizon Services Organization Inc. Optical power monitoring with robotically moved macro-b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6575B1 (en) * 2000-05-31 2002-05-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est and measurement system for detecting and monitoring faults and losses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PONs)
CN2545620Y (zh) * 2002-05-29 2003-04-16 3M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见光故障定位功能的光纤识别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4680A (zh) 201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4680B (zh) 端口识别系统、方法及故障定位的方法
US10554298B2 (en) Optical splitter assembly having tuned pigtails
EP2472746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connection state of fiber optic jumper
CN103905112B (zh) 无源光网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608720B2 (en) System for testing passive optical lines
CN103222206B (zh) 分支光纤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070278B1 (ko) 국 측 종단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가입자 장치 관리 방법, 및국 측 종단 장치의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 매체
CN102201861B (zh) 基于长距无源光网络的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KR20090100109A (ko) 광 펄스 유형을 이용한 광가입자망 광케이블 감시 장치 및그 방법
CN104144014A (zh) 检测光纤故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40072297A1 (en) Optical fiber loopback adapter
CN103905111A (zh) 光链路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0146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nd monitoring data communic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 coupler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611498A (zh) 光纤标识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光纤检测方法及装置
EP2818843A1 (en) Optical network fault identification
US652243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tical loss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fibers in an optical fiber network
JP4851380B2 (ja) 光心線識別方法及び識別装置
US100507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organizing resources of optical fiber cabinet and optical fiber cabinet
EP3059883A1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the supervision of optical fibres
Ng et al. Development of monitoring system for FTTH‐PON using combined ACS and SANTAD
CN101650454B (zh) 一种光分路器设备和获得光纤连接状态的方法
CN107231189A (zh) 一种用于光背板光信号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105703833A (zh) 光纤接入系统资源梳理装置、方法及光纤接入系统
JP4927618B2 (ja) 光心線識別方法及び識別装置
KR101744331B1 (ko) 수동형 광가입자 망에서의 원격 노드 확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