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0014A -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0014A
CN107360014A CN201610307326.8A CN201610307326A CN107360014A CN 107360014 A CN107360014 A CN 107360014A CN 201610307326 A CN201610307326 A CN 201610307326A CN 107360014 A CN107360014 A CN 107360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ive rfid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electronic label
rfid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73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从来
王艳华
尤岩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3073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00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2831 priority patent/WO20171936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0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0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给ODN设备本体的组成单元对应设置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至少包括无源RFID电子标签,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提示单元,由于采用的是无源的RFID电子标签,可以省去供电相关模块;由于与组成单元对应设置,外部设备可以向无源RFID电子标签写入信息和从无源RFID电子标签读取信息,因此不需要配置业务板、主控单元,就可以实现对组成单元的智能管理,让光纤网络变得可视、可管、可控。提示单元还可以在外部设备的控制下向用户进行提示,例如通过发光的方式提示用户对应的组成单元为待操作的对象。

Description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化技术的发展,从传统ODN(Optical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设备演变到智能ODN设备是必然的趋势,智能ODN设备能够让光纤网络中的各个组合单元变得可视、可管和可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业务的规划、安装和维护。
为了实现传统ODN设备的智能化,通信行业的标准方案是在传统ODN设备中增加公共智能部件,如业务板和主控单元,通过业务板和主控单元对全部或部分组成单元进行智能化管理。这种方式导致智能ODN设备中存在多个业务板和主控单元,结构不够简化,成本高。此外,由于现网设备形态多,组成单元的形态尺寸也各不一样,例如不同ODN设备的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分路器、配线盘等形态尺寸不同,导致公共智能部件的配置难以统一,难以实现平滑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的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ODN设备结构不够完善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至少一个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多个组成单元;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与组成单元对应设置,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包括无源RFID电子标签,用于写入信息和被第一外部设备读取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还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提示单元与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连接,通过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接收所述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开启提示指令和/或关闭提示指令,所述开启提示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提示单元进行提示,所述关闭提示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关闭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单元为LED光源组,所述LED芯片组包括至少一个LED光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成单元包括: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组成单元的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成单元包括: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组成单元的标识信息,以及光纤类型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成单元包括:光总配线架中的子框和/或光纤配线架中的子框;所述子框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配线盘,且各配线盘中沿着第二方向上排列多个光纤适配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多个光纤适配器列;
与所述子框对应设置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包括:第一标签组和第二标签组,所述第一标签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各个配线盘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所述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配线盘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签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与各个光纤适配器列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所述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光纤适配器列的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还包括:标签安装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标签组和第二标签组,且所述第一标签组中的各个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位置,所述第二标签组中的各个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管理终端,包括电源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第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供电;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第二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包括向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写入信息和从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读取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特高频RFID通信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第二外部设备、上述的智能管理终端,以及上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用于与所述智能管理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用于在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和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用于与所述智能管理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包括向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写入信息,和/或从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读取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还包括后台管理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第二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第二外部设备生成写入信息,将所述写入信息发送给智能管理终端;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将所述写入信息写入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
和/或,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从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读取信息;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将所述读取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外部设备;
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接收所述读取信息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生成写入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接收后台管理服务器下发的信息或者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根据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写入信息。
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接收所述读取信息进行处理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将处理结果上报给后台管理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给ODN设备本体的组成单元对应设置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至少包括无源RFID电子标签,由于采用的是无源的RFID电子标签,可以省去供电相关模块;由于与组成单元对应设置,外部设备可以向无源RFID电子标签写入信息和从无源RFID电子标签读取信息,因此不需要配置业务板、主控单元,就可以实现对组成单元的智能管理,例如将组成单元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等写入到对应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从无源RFID电子标签中采集这些信息等等。如果组成单元是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等,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可以以粘贴等方式设置在其上;如果组成单元是光缆分纤箱、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等,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可以以粘贴、套紧等方式设置在其上;甚至,组成单元还可以是光总配线架中的子框和/或光纤配线架中的子框,对于子框,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巧妙的标签布置方式,通过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的组合可以对子框中的各个光纤适配器进行定位,此外,借助标签安装件还可以使得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位置,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位置,当配线盘或光纤适配器列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移动相应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来进行适配,通过移动位置还可以兼容不同形态的配线盘,不增加业务板、主控单元、网线,不进行配线盘改造,达到智能ODN效果,让光纤网络变得可视、可管、可控。
进一步地,与组成单元对应设置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还包括提示单元;提示单元可以在外部设备的控制下向用户进行提示,例如提示单元可以是LED光源组,通过发光的方式提示用户对应的组成单元为待操作的对象。
本发明提出的智能管理终端具有无源RFID电子标签读写功能,用于与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进行通信,包括向无源RFID电子标签写入信息和读取信息,以及开启和关闭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子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管理终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中描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至少一个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其中,设备本体包括多个组成单元,例如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甚至光总配线架中的子框、光纤配线架中的子框,各子框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配线盘,且各配线盘中沿着第二方向上排列多个光纤适配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多个光纤适配器列;一般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给设备本体的至少一个组成单元设置对应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包括无源RFID电子标签,用于写入信息和被第一外部设备读取信息;当被第一外部设备写入信息或读取信息时,可以借助与第一外部设备之间的RFID通信技术获取到供电能量。由于采用的是无源的RFID电子标签单元,可以省去相关供电设备,省去业务板、主控单元等。本发明中的第一外部设备可以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管理终端,但不局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除了包括无源RFID电子标签之外,还包括提示单元,提示单元与无源RFID电子标签连接,通过无源RFID电子标签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该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开启提示指令和/或关闭提示指令,开启提示指令用于控制提示单元进行提示,关闭提示指令用于控制提示单元关闭提示。提示单元可以包括LED光源组,LED芯片组包括至少一个LED光源,以开灯的方式进行提示,以关灯的方式关闭提示。因此,第一外部设备除了向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写入信息和读取信息之外,还可以控制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进行提示和关闭提示,如开灯、关灯。
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与组成单元对应设置,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对应的组成单元来定,在此列举以下三种设置方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一、针对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等这类组成单元;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可以以粘贴等方式设置在其上;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可以写入信息和被第一外部设备读取信息,写入的信息可以包括对应组成单元的ID号、名称、位置信息等标识信息,用于进行身份标识和身份核准,写入的信息可以被第一外部设备通过RFID通信的方式读取。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通过无源RFID电子标签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该控制指令,通过执行该控制指令实现提示和/或关闭提示,提示的作用可以包括:在实施过程中,提示用户当前待操作对象,以及在电路检测过程中提示通信正常等。
二、针对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等这类组成单元;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可以以粘贴、套紧等方式设置在其上;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可以写入信息和被第一外部设备读取信息,写入的信息可以包括对应组成单元的ID号、名称、位置信息等标识信息,用于进行身份标识和身份核准,以及光纤类型信息,光纤类型信息包含: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等。写入的信息可以被第一外部设备通过RFID通信的方式读取。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通过无源RFID电子标签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该控制指令,通过执行该控制指令实现提示和/或关闭提示,提示的作用可以包括:在实施过程中,提示用户当前待操作对象,以及在电路检测过程中提示通信正常等。
三、针对光总配线架中的子框、光纤配线架中的子框等这类组成单元;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可以以下面所列举的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设置,但设置方式不局限于此:
第一种方式:假设如图1所示,子框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配线盘(11、12至16),且各配线盘(11、12至16)中沿着第二方向上排列多个光纤适配器A,在第一方向上形成多个光纤适配器列(21、22至212),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形成一个矩形的子框。对于这种结构的子框,与其对应设置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标签组和第二标签组,其中,
第一标签组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与各个配线盘(11、12至16)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图中未示出);
第二标签组包括沿着第二方向与各个光纤适配器列(21、22至212)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图中未示出);
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可以写入信息和被第一外部设备读取信息,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配线盘的标识信息,例如配线盘的编号,还可以包括对应子框的标识信息,如子框编号;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通过其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该控制指令;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可以写入信息和被第一外部设备读取信息,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光纤适配器列的标识信息,例如光纤适配器列的编号,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通过其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该控制指令;可以将第一方向作为纵坐标,第二方向作为横坐标,通过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标识信息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标识信息的组合,可以对子框中的各个光纤适配器进行定位,用于进行身份标识和身份核准,通过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的组合,可以实现对子框中的各个光纤适配器的提示,包括:在实施过程中,提示用户当前待操作对象,以及在电路检测过程中提示通信正常等。例如第一标签组中提示单元点亮的为11号,为纵坐标;第二标签组中提示单元点亮的为21号,为横坐标,则能成功定位为11号配线盘的21号光纤适配器。
这种方式设置的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可以以粘贴等方式设置;位置相对固定。
第二种方式:与第一种方式不同的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还包括标签安装件,用于安装上述第一标签组和第二标签组,且第一标签组中的各个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位置,第二标签组中的各个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位置。一种优选方式是,标签安装件包括第一方向上的连续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方向上的连续的第二滑轨,第一滑轨用于安装上述第一标签组,第二滑轨用于安装上述第二标签组,第一标签组中的各个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第一滑轨上移动位置,第二标签组中的各个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第二滑轨上移动位置,当配线盘或光纤适配器列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移动相应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来进行适配,通过移动位置还可以适用于多个尺寸的配线盘、光纤适配器列,不增加业务板、主控单元、网线,不进行配线盘改造,达到智能ODN效果,让光纤网络变得可视、可管、可控。
上述第二种方式相比第一种方式而言,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的位置较为灵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管理终端,如图2所示,智能管理终端包括电源模块31、第一通信模块32以及第二通信模块33,其中,
电源模块31主要用于给第一通信模块32和第二通信模块33供电;电源模块31可以是可充电电池组;
第一通信模块32用于与第二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第一通信模块32可以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第二外部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方便现场施工人员携带;
第二通信模块33主要用于与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包括向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写入信息、从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读取信息,以及控制其中的提示单元进行提示和关闭提示,如开灯、关灯。第二通信模块33是RFID通信模块,包括主体部分和天线。优选的,是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UHF)RFID通信模块,频率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860MHz至960MHz。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智能管理终端可以设置在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附近,只要满足第二通信模块33的通信范围即可。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和智能管理终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第二外部设备4、智能管理终端5,以及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6;其中,
第二外部设备4用于与智能管理终端5进行信息交互;第二外部设备4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方便现场施工人员携带。
智能管理终端5用于在第二外部设备4和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6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智能管理终端5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考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管理终端。
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6用于与智能管理终端5进行信息交互,其结构和功能可参考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可以写入信息和被智能管理终端5读取信息,以及在智能管理终端5的控制下,其中的提示单元进行提示和关闭提示,如开灯、关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还包括后台管理服务器7,用于与第二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具体的,可以在第二外部设备4上安装施工操作软件,来与智能管理终端5、后台管理服务器7进行通信。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向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各个无源RFID电子标签写入标识信息和从无源RFID电子标签读取标识信息,以及控制提示单元进行提示和关闭提示,完成对多形态配线盘、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等传统光分配网络设备的智能化,实现光纤网络的可视、可管、可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业务的规划,放装和维护。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主要包括:
第二外部设备生成写入信息,将所述写入信息发送给智能管理终端;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将所述写入信息写入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
和/或,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从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读取信息;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将所述读取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外部设备;
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接收所述读取信息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生成写入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接收后台管理服务器下发的信息或者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根据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写入信息。
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接收所述读取信息进行处理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将处理结果上报给后台管理服务器。
作为一种实施例,其细化工作流程可以参见图4:
S401、在后台管理服务器上创建好施工人员用户名和密码,并且授予相应网元操作权限。创建开局工单(等同采集工单)并且选定施工员进行下发工单,下发成功后进入步骤S402。
S402、施工人员在手机上安装的施工操作软件中,通过WIFI或4G与后台管理服务器连接并且链路通讯正常。施工操作软件使用施工人员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下载开局工单。
S403、智能管理终端通过蓝牙与施工操作软件连接并且链路通讯正常。
S404、施工人员在施工操作软件的界面对开局工单进行施工,施工操作软件通过蓝牙连接通道下发指令到智能管理终端,对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无源RFID电子标签进行读操作、写操作,以及控制提示单元进行提示和关闭提示。
下面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和方法,通过举例的方式,对其几种工作模式进行详细说明。
资源采集流程参见图5:
S501、在后台管理服务器上创建资源采集工单,资源采集工单可以包括待操作对象的ID、所在地址、网元名称、GPS信息等。待操作对象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组成单元,该组成单元对应设置有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
S502、施工人员通过手机上安装的施工操作软件与后台管理服务器连接,使用施工人员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下载资源采集工单,通过工单能定位到网元地址。
S503、通过施工操作软件下发指令到智能管理终端。
S504、智能管理终端读取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等对应设置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读取到标签信息,标签信息包括对应组成单元的标识信息。
S505、智能管理终端读取成功并且成功反馈到施工操作软件。
S506、施工操作软件根据读到的标识信息,与自身存储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完成对待操作对象的认证,如果标识信息一致,则符合条件,则充许进行资源采集,否则不充许进行资源采集。
S507、认证成功后,施工操作软件执行采集工单命令下发到智能管理终端。
S508、智能管理终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读取各子框对应设置的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和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的标签信息,得到子框编号、配线盘编号和光纤适配器编号。
S509、读取成功后,反馈给施工操作软件,施工操作软件根据读取的子框编号、配线盘编号和光纤适配器编号生成智能ODN资源信息。
S510、施工操作软件根据实际情况录入在用光纤适配器并且下发指令到智能管理终端。
S511、智能管理终端接收指令,点亮对应的配线盘和其上的光纤适配器(假设对应设置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是LED光源组),成功定位到光纤适配器位置。
S512、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操作软件上信息和光纤适配器位置进行较验,正确则执行下一步,错误则在人为在施工操作软件进行更正。
S513、施工操作软件下发指令读在用光纤适配器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信息。
S514、智能管理终端点对点读取,成功读取时对应的提示单元灯亮,完成后自动灭。
S515、施工操作软件把读取的信息与光纤适配器位置自动对应。
S516、施工操作软件逐个进行光纤适配器读取。
S517、施工操作软件采集完成在用光纤适配器和对应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读取信息。
S518、施工操作软件将回单发送给后台管理服务器,回单包括:配线盘和光纤适配器资源,在用光纤适配器和对应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读取信息。
S519、根据回单内容,生成资源信息保存在后台管理服务器,完成资源采集。
执行施工工单流程参见图6:
S601、后台管理服务器创建施工工单,回单工单内容包括待操作对象的标识信息(ID、名称等)、工单类型等。
S602、施工操作软件下载施工工单,根据施工工单能定位到待操作的地址。
S603、施工操作软件下发指令到智能管理终端,读取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等的标识信息。
S604、智能管理终端读取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等的标识信息。
S605、智能管理终端将读取的信息反馈到施工操作软件。
S606、施工操作软件根据施工工单中待操作对象的标识信息和当前读取到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若一致,则符合条件,允许施工,不一致则不充许施工。
S607、施工操作软件下发命令到智能管理终端执行施工工单。
S608、智能管理终端根据工单类型从储纤箱定位对应带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的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其中之一。
S609、智能管理终端定位待施工光纤适配器。
S610、根据配线盘的编号和光纤适配器列的编号成功定位到待施工光纤适配器所在子框、配线盘和光纤适配器列。
S611、插入带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的光纤。
S612、带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的光纤成功插入到待施工光纤适配器。
S613、施工操作软件下发命令执行待施工另一端光纤适配器。
S614、智能管理终端根据跳纤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的信息成功定位到同一根光纤另一端跳纤。
S615、智能能管理终端根据待施工另一端光纤适配器端口点亮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和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LED光源组。
S616、根据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和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LED光源组成功定位到另一端光纤适配器端口所在位置。
S617、插入带RFID电子标签同一根光纤另一端跳纤到另一端光纤适配器端口。
S618、施工操作软件上工单施工完成,回单包括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的读取信息与光纤适配器对应关系。
S619、施工操作软件将回单发送后台管理服务器。
S620、后台管理服务器更新工单状态和端口资源相应信息,施工工单执行完成。
执行巡检工单流程参见图7:
S701、后台管理服务器创建资源巡检工单,资源巡检工单包括待操作对象标识信息(ID、名称等)、位置信息、基准数据等。
S702、施工操作软件下载资源巡检工单,根据资源巡检工单能定位到待操作的地址。
S703、施工操作软件下发指令到智能管理终端读到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等的标识信息。
S704、智能管理终端读取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等的标识信息。
S705、施工操作软件将读取到的标识信息与资源巡检工单中的待操作对象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若一致,则符合条件,充许执行资源巡检工单,否则不符合条件,拒绝执行资源巡检工单。
S706、施工操作软件下发指令到智能管理终端执行资源巡检工单。
S707、智能管理终端根据资源巡检工单内容逐个定位光纤适配器(对亮对应编号的配线盘和光纤适配器)。
S708、光纤适配器对应的提示单元亮灯成功,成功定位到光纤适配器位置。
S709、使用智能管理终端读取光纤适配器对应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
S710、读取的信息返回到施工操作软件,如果读取信息与基准数据不一致,则施工操作软件进行标注。
S711、施工操作软件自动逐个光纤适配器采集。
S712、采集信息回传到施工操作软件。
S713、根据施工操作软件上机架图,人工核对框、配线盘与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数据是否一致,不一致则施工操作软件进行标注。
S714、如果资源信息不一致,则施工操作软件以列表形式列出。
S715、施工操作软件将回单发送给后台管理服务器。
S716、后台管理服务器更新工单状态和资源信息,不一致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以告警或其它方式提示。
本发明通过对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组成单元增加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智能管理终端支持对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读写操作,还支持对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的提示单元的开启和关闭操作,通过简单的信息处理实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的管理和施工流程。对行智能光分配网络总体技术要求行标进一步优化,解决目前从传统光分配网络设备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平滑升级难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和至少一个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多个组成单元;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与组成单元对应设置,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包括无源RFID电子标签,用于写入信息和被第一外部设备读取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还包括:提示单元;所述提示单元与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连接,通过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接收所述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开启提示指令和/或关闭提示指令,所述开启提示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提示单元进行提示,所述关闭提示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关闭提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单元为LED光源组,所述LED芯片组包括至少一个LED光源。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单元包括:光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组成单元的标识信息。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单元包括:跳纤、单端标签跳纤、跳缆、光分路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组成单元的标识信息,以及光纤类型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单元包括:光总配线架中的子框和/或光纤配线架中的子框;所述子框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配线盘,且各配线盘中沿着第二方向上排列多个光纤适配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多个光纤适配器列;
与所述子框对应设置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包括:第一标签组和第二标签组,所述第一标签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各个配线盘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所述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配线盘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签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与各个光纤适配器列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所述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写入的信息包括对应光纤适配器列的标识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还包括:标签安装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标签组和第二标签组,且所述第一标签组中的各个第一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位置,所述第二标签组中的各个第二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位置。
8.一种智能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第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供电;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第二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包括向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写入信息和从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读取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特高频RFID通信模块。
10.一种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外部设备、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智能管理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用于与所述智能管理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用于在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和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用于与所述智能管理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包括向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写入信息,和/或从所述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读取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台管理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第二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12.一种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外部设备生成写入信息,将所述写入信息发送给智能管理终端;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将所述写入信息写入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
和/或,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从所述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中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单元中读取信息;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将所述读取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外部设备;
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接收所述读取信息进行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部设备生成写入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接收后台管理服务器下发的信息或者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根据所述信息生成所述写入信息。
所述第二外部设备接收所述读取信息进行处理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将处理结果上报给后台管理服务器。
CN201610307326.8A 2016-05-10 2016-05-10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73600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326.8A CN107360014A (zh) 2016-05-10 2016-05-10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PCT/CN2017/072831 WO2017193650A1 (zh) 2016-05-10 2017-02-03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7326.8A CN107360014A (zh) 2016-05-10 2016-05-10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0014A true CN107360014A (zh) 2017-11-17

Family

ID=60266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7326.8A Pending CN107360014A (zh) 2016-05-10 2016-05-10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0014A (zh)
WO (1) WO201719365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0303A (zh) * 2017-12-29 2018-05-15 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化精确化识别分光器的方法及光纤网络的维护方法
CN109412858A (zh) * 2018-11-14 2019-03-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分配网络的管理方法、智能移动终端及管理系统
WO2023173379A1 (zh) * 2022-03-17 2023-09-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9131A (zh) * 2017-12-14 2018-04-13 翼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odn设备及纤芯的自动化管控方法
CN109829347B (zh) * 2019-02-02 2024-01-26 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嵌套矩阵式读取电子标签系统及其读取方法
CN113033725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Odn资源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07441B (zh) * 2020-04-20 2024-02-09 安徽网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CN114021684B (zh) * 2021-11-05 2024-02-1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一种基于rfid指示灯标签的线缆查询方法
CN115442227B (zh) * 2022-08-17 2023-11-10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类业务标签自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7294353B (zh) * 2023-09-20 2024-03-15 北京东方康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纤配线智能管理的自动化机械跳纤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3299U (zh) * 2010-06-01 2010-12-15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光纤管理和标识功能的光纤配线装置
CN103454736A (zh) * 2013-09-11 2013-12-18 上海亨通宏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装置、配线方法以及管理系统
CN103516551A (zh) * 2013-10-15 2014-01-15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无源双rfid标签对光纤物理端口智能管理系统
CN104463512A (zh) * 2015-01-06 2015-03-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dn设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338432A (zh) * 2014-08-12 2016-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9530B (zh) * 2014-03-05 2018-09-04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射频标签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5281837A (zh) * 2014-05-30 2016-01-27 欧书云 一种基于rfid的光纤尾纤智能配对方法
CN104902347A (zh) * 2015-05-19 2015-09-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rfid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光配线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3299U (zh) * 2010-06-01 2010-12-15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智能光纤管理和标识功能的光纤配线装置
CN103454736A (zh) * 2013-09-11 2013-12-18 上海亨通宏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装置、配线方法以及管理系统
CN103516551A (zh) * 2013-10-15 2014-01-15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无源双rfid标签对光纤物理端口智能管理系统
CN105338432A (zh) * 2014-08-12 2016-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智能化的实现方法以及装置
CN104463512A (zh) * 2015-01-06 2015-03-2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dn设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0303A (zh) * 2017-12-29 2018-05-15 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化精确化识别分光器的方法及光纤网络的维护方法
CN109412858A (zh) * 2018-11-14 2019-03-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分配网络的管理方法、智能移动终端及管理系统
CN109412858B (zh) * 2018-11-14 2021-11-1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分配网络的管理方法、智能移动终端及管理系统
WO2023173379A1 (zh) * 2022-03-17 2023-09-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93650A1 (zh) 2017-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0014A (zh) 智能管理终端、智能光分配网络设备及其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2999145B (zh) 用于在多个用户界面之间智能地路由信息的通信设备
CN104167037A (zh) 一种铁路客运车站实名制验证检票门禁系统
CN104463512A (zh) Odn设备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685739A (zh) 一种移动运维终端、继电保护管理单元和监控系统
CN103701640A (zh) 使用智能管理终端升级odn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10612A (zh) 智能数字配线架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09409445A (zh) 光分配网络中的载体管理方法、管理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4617630A (zh) 一种无人值守的电动车充电电站
CN107481429A (zh) 一种基于雨伞共享的还伞系统及还伞方法
CN11160297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694669B (zh) 路侧标识站和主备路侧单元切换的方法
CN203870675U (zh) 校园管理系统
CN108648292A (zh) 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CN103745515A (zh) 一种智能组合设备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6948532U (zh) 光纤配线装置及光纤配线系统
CN205067826U (zh) 一种智能光纤配线盘
CN209401018U (zh) 安措辅助装置及系统
CN107027125A (zh) 用于室外场景的无线管理系统及设备
CN206148602U (zh) 一种一体化室分天线
CN202538791U (zh) 一种教学实验箱
CN110011888A (zh) 一种模块化的can网络负载率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3516439B (zh) 供电方法和iODF设备
CN212084572U (zh) 一种使用电子墨水屏的智能标签
CN203340094U (zh) 基于无线传输的光配线设备无源智能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