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3412A - 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3412A
CN105323412A CN201510096784.7A CN201510096784A CN105323412A CN 105323412 A CN105323412 A CN 105323412A CN 201510096784 A CN201510096784 A CN 201510096784A CN 105323412 A CN105323412 A CN 105323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light
reading device
conducting member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67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23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2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 H04N1/02835Using a single or a few point light sources, e.g. a laser diode in combination with a light guide, e.g. optical fibre, glass 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76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environment, e.g. removing static electricity
    • H04N1/00978Temperature control
    • H04N1/00989Temperature control by natural convection, e.g. using fins without a f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95Additional elements in the illumination means or cooperating with the illumination means, e.g.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Abstract

图像读取设备。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括:导光构件,其在与导光构件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将从导光构件的入射表面进入的光作为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线性分布的光射出;光源,其发射光;以及光纤,其将由光源发射的光引导到入射表面。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将光辐射到文档上读取图像并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存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导光构件,其具有圆柱形状,并且具有在该导光构件的在该导光构件的轴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上形成的光捕获部和在该导光构件的外部外围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的滚花(knurled)槽,该滚花槽在轴向方向上延伸;以及光源,其由发光二极管(LED)构成(参见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8-275689)。
图像读取设备中的导光构件在该导光构件的纵向方向上具有端部表面,该端部表面用作光入射到的光入射表面,并且按面向该光入射表面这样的方式来布置光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中,与光源的安装位置(location)相关的自由度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读取设备,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导光构件,其在与所述导光构件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将从所述导光构件的入射表面进入的光作为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线性分布的光射出;光源,其发射光;以及光纤,其将由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引导到所述入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扫描单元,所述扫描单元使所述导光构件在与所述纵向方向交叉的所述方向上移动,并且,所述光源被布置在所述图像读取设备的支承所述扫描单元的主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热辐射构件,所述热辐射构件被布置在固定有所述光源的构件上并辐射由所述光源产生的热。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缩小光学系统,所述缩小光学系统被布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光纤的入射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导光构件的由所述光纤射出的光要入射到的所述入射表面按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这样的方式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光源被布置在位于所述导光构件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的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以增大与光源的安装位置相关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减小扫描单元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抑制光源的发光效率的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可以增大从光源发射且要被引导到光纤的光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可以在光纤的入射端表面面向导光构件的入射表面的情况下减小光纤的弯曲。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A和图1B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并且图1A和图1B分别是以透视(see-through)方式例示了图像读取设备的主体的内部的剖面侧视图和俯视图;
图2是例示了在图1A和图1B中例示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主体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是例示了将电源LED和散热器(heatsink)安装在CCD基板上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是例示了导光构件的图,并且图4A和图4B分别是如在箭头Z的方向上看到的俯视图和如在箭头X的方向上看到的侧视图;
图5A、图5B和图5C是例示了在电源LED与光纤的入射端表面之间布置有缩小光学系统的构造的示意图,图5A示意性地例示了缩小光学系统,图5B例示了设置有套环(collar)的缩小光学系统,并且图5C例示了形成有卡扣装接件(snapfit)的套环;
图6A和图6B是例示了导光构件的另一个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图,图6A和图6B分别是如在箭头Z的方向上看到的俯视图和如在箭头X的方向上看到的侧视图;以及
图7A和图7B是例示了中继板固定有电源LED的构造的图,并且图7A和图7B分别是沿着垂直面截取的包括中继板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像读取设备的说明>
图1A和图1B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的图,并且图1A和图1B分别是以透视方式例示了图像读取设备的主体20的内部的剖面侧视图和俯视图。在图1A和图1B中,箭头X的方向、箭头Y的方向和箭头Z的方向相互垂直。图2是例示了在图1A和图1B中例示的图像读取设备1的主体20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1A和图1B所示的图像读取设备1被构造为将白色光L辐射到文档90上,并读取从文档90反射的光(以下称为反射光K)作为图像信息。图像读取设备1包括主体20和压板(platen)盖10。
按以下这样的方式来安装压板盖10:允许主体20的文档台22(在下面描述的)露出或被遮盖,并且在遮盖文档台22的情况下,使用压板盖10将放置在文档台22上的文档90压靠文档台22的压板玻璃22a。
在形成主体20的壳体的金属设备框架21的上表面上形成包括透明的且具有平板状形状的压板玻璃22a在内的文档台22。将待要读取的文档90放置在文档台22上。在主体20的内部中布置有:光辐射单元30,其通过压板玻璃22a将白色光L辐射在文档90上;以及读取部件40,其按照以读取文档90的图像这样的方式接收来自受白色光L辐射的文档90的反射光K。
<光辐射单元的描述>
光辐射单元30包括:通过由控制电路(未例示)驱动来发射例如白色光L的电源LED31(光源的示例);导光构件33;光纤32;以及散热器34(热辐射构件的示例)。图3是例示了将电源LED31和散热器34安装在CCD基板45上的情况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电源LED31与CCD基板45形成为一体。散热器34被构造为辐射热,并且与电源LED31一起被布置在CCD基板45上。散热器34通过CCD基板45来辐射由电源LED31产生的热。
图4A和图4B是例示了导光构件33的图,并且图4A和图4B分别是在箭头Z的方向上看到的俯视图和在箭头X的方向上看到的侧视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按圆柱形状形成导光构件33,该导光构件33的纵向方向(以下有时称为纵向方向Y)与箭头Y的方向(其是文档90的宽度方向(参见图1A和图1B))平行。导光构件33具有在其端部中的在纵向方向Y上的一个(在图4A和图4B中是其左端部)处形成的、白色光L要入射到的表面(以下称为入射表面33a)。虽然入射表面33a是作为示例的与纵向方向Y垂直的表面,但是入射表面33a不限于与纵向方向Y垂直的表面,并且可以是与纵向方向Y交叉的表面。
按以下这样的方式将导光构件33固定在全速率托架51上:纵向方向Y与该全速率托架51(其将被随后描述并且是扫描单元(参见图1A和图1B)的示例)延伸的方向平行。
另外,如图4B所示,在具有圆柱形状的导光构件33的外围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形成有滚花槽33c,该部分位于箭头Z方向上的底侧处。通过由滚花槽33c形成的反射表面使导光构件33按以下这样的方式来反射从入射表面33a进入导光构件33的内部的白色光L:以将在纵向方向Y上线性分布的白色光L发射到文档台22上的文档90(参见图1A和图1B)。
按以下这样的方式来形成光纤32:该光纤32的截面的直径例如是0.25mm或更大和1.0mm或更小。光纤32可以是由例如高纯度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制成的塑料光纤,只要光纤32是照明光纤即可。
如图3所示,光纤32的存在有入射端表面32a的侧面上的一部分由具有P形截面的夹具47a支承,并且通过具有L形状的金属配件47b使夹具47a固定到CCD基板45上。因此,按以下这样的方式将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固定在原处:面向电源LED31的待发射白色光L的表面。
在出射端表面32b面向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的情况下,将光纤32的存在有出射端表面32b(参见图4A和图4B)的侧面上的一部分固定到全速率托架51(参见图1A和图1B)。
使用该构造,光纤32将由电源LED31发射的白色光L引导到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
如图1A和图1B所示,读取部件40包括全速率托架51、半速率托架52、电荷耦合器件(CCD)44(其是图像传感器)和处理电路46。CCD44形成在CCD基板45上。CCD基板45被固定到不移动的设备框架21。
全速率托架51和半速率托架52在箭头Y的方向上延伸并由设备框架21支承。由电机和驱动系统(它们未被例示)导致全速率托架51和半速率托架52在箭头X的方向上相对于设备框架21移动。
这里,全速率托架51沿着压板玻璃22a的沿着箭头X方向的整个长度移动。半速率托架52移动了全速率托架51的行进距离的一半距离。另外,半速率托架52的移动速度被设置成全速率托架51的移动速度的一半。
如上所述,由于导光构件33被固定到全速率托架51,因此导致导光构件33随着全速率托架51的移动而在与纵向方向Y交叉的箭头X方向上移动。
全速率托架51和半速率托架52设置有反射镜,这些反射镜将来自被白色光L(其由导光构件33射出且在箭头Y的方向上是线性分布的)辐射的文档90的线性分布的反射光K引导到CCD44。
更具体地,全速率托架51设置有使来自文档90的呈线状的反射光K朝半速率托架52反射的第一反射镜41。半速率托架52设置有使由第一反射镜41反射的反射光K朝CCD44反射的第二反射镜42和第三反射镜43。
要注意的是,第一反射镜41、第二反射镜42和第三反射镜43中的每个都具有平面的反射表面,并且按在压板玻璃22a的沿着箭头Y方向的整个宽度上延伸这样的方式形成。
全速率托架51和半速率托架52在箭头X方向上相互同步移动,同时具有上述的速度关系,使得不管全速率托架51和半速率托架52在箭头X方向上的位置如何,由文档90射出的反射光K的从文档90到CCD44的光路的长度都不改变。
在半速率托架52的与箭头X方向平行的半速率托架52的行进方向上的后侧面上布置有可旋转的滑轮53。光纤32绕滑轮53卷绕。按在半速率托架52的行进方向(箭头X方向)上从滑轮53的后面经过这样的方式来布置光纤32,使得白色光L从入射端表面32a(参见图3)到出射端表面32b(参见图4A和图4B)的光路转一圈。滑轮53防止了随着全速率托架51和半速率托架52的移动而移动的光纤32的位置改变。
CCD44按具有比第一反射镜41、第二反射镜42和第三反射镜43中的每个的长度短的宽度(沿着箭头Y方向的尺寸)这样的方式形成,并且形成在具有例如50mm×200mm的尺寸(沿着箭头Z方向的高度×宽度)的CCD基板45上。在第三反射镜43与CCD44之间(不包括第三反射镜43和CCD44)的反射光K的光路上布置有成像光学系统(未例示)。该成像光学系统使由第三反射镜43反射的呈线状的反射光K的宽度(沿着箭头Y方向的尺寸)减小到CCD44的宽度,并使反射光K聚焦在CCD44上以便形成图像。
CCD44通过光电转换将由反射光K形成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处理电路46对通过由CCD44执行的光电转换所得到的电信号即图像信息执行以下处理:诸如模拟校正处理(例如,增益和偏置调整)、A/D转换处理、明暗校正处理和延迟处理。
<光辐射单元和读取部件的操作>
如图1A和1B所示,在读取图像信息之前,将全速率托架51和半速率托架52固定在它们在箭头X方向上的可动范围内的左端处。
当读取放置在文档台22上的文档90时,控制电路(未例示)通过接收开始读取的指令的输入来接通电源LED31。由已接通的电源LED31的发光表面发射的白色光L从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参见图3)入射到光纤32的内部,并且通过在光纤32的内部重复全反射而朝出射端表面32b(图4A和图4B)行进。
由光纤32的出射端表面32b发射出的白色光L从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入射到导光构件33的内部。然后,由于被由滚花槽33c(参见图4B)形成的反射表面反射而在纵方向Y上是线性分布的白色光L朝文档台22上的文档90发射。
用在纵向方向Y上线性分布的白色光L辐射放置在文档台22上的文档90,并且反射光K(其是由文档90的图像反射的且在纵向方向Y上线性分布的光)由文档90射出。呈线状的反射光K到达被布置在全速率托架51中的第一反射镜41,并由第一反射镜41反射到半速率托架52的第二反射镜42。另外,反射光K由第三反射镜43反射。
由成像光学系统(未例示)来减小由第三反射镜43反射的呈线状的反射光K在箭头X方向上的长度,并且按以形成图像这样的方式将反射光K聚焦在CCD44上。
CCD44通过光电转换将由反射光K形成的图像转换成图像信息,并将该图像信息输出到处理电路46。
在从白色光L从电源LED31的发射到由CCD44执行的光电转换的上述系列操作期间,由电机和驱动系统(它们未被例示)导致全速率托架51和半速率托架52在箭头X方向上相对于设备框架21彼此同步移动。在该情况下,全速率托架51沿着文档台22的整个长度移动,并且半速率托架52移动了全速率托架51的行进距离的一半距离。
由导光构件33射出的呈线状的白色光L辐射到文档90上的区域随着全速率托架51的移动在箭头X方向上移动,并且反射光K射出的区域也在箭头X方向上移动。在全速率托架51到达其可移动范围内的右端之前,白色光L被辐射到文档90的整个表面上。因此,由文档90的整个表面射出反射光K,并且由CCD44获得与文档90的整个表面对应的图像信息。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设备1具有在设备框架21上布置有电源LED31的构造,因此,在面向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的移动的位置处不布置电源LED31。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与在面向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的位置是可以布置电源LED31的唯一位置这样的图像读取设备中的自由度相比,与电源LED31的安装位置相关的自由度更大。
因为图像读取设备1具有在设备框架21上布置有电源LED31的构造,所以辐射由电源LED31产生的热的散热器34也被布置在支承全速率托架51的设备框架21上,而不是被安装在全速率托架51上。因此,与散热器34的安装位置相关的自由度也大。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因为散热器34被布置在设备框架21上,所以在散热器34外围周围的空间比散热器34被安装在全速率托架51上的图像读取设备中的空间大。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与散热器34被安装在全速率托架51上这样的图像读取设备相比,在周围空气与热之间的热交换的效率得到了改善。这使得针对由电源LED31产生的热的热辐射性能得到改善,并且抑制了发光效率的减小。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因为在散热器34外围周围的空间大,所以可以采用具有大尺寸的散热器34。在该情况下,具有大尺寸的散热器34的热辐射性能比具有小尺寸的散热器34的热辐射性能高,因此,具有大尺寸的散热器34更有效地辐射由电源LED31产生的热。
在电源LED31和散热器34被布置在面向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的位置的图像读取设备中,电源LED31和散热器34被布置在导光构件33的在纵向方向Y上的一端外侧。
相反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电源LED31和散热器34未被布置在导光构件33的在纵向方向Y上的一端外侧,而是被布置在设备框架21上。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从导光构件33的端部的伸出量y1(参见图4A)小。
因此,固定有导光构件33的全速率托架51的在箭头Y方向上的尺寸减小,并且全速率托架51的重量减少。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全速率托架51未设置有消耗电力且以例如电源LED31为代表的组件。因此,没有必要通过用于供电的柔性扁平线缆(FFC)将主体20和全速率托架51连接。由于FFC包括在其内形成的金属导体,因此存在FFC可以用作接收电磁波的天线这样的可能性。另外,由于FFC随着全速率托架51的移动而移动,因此存在FFC可以偶然地接收周围的电磁波这样的可能性。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不包括这种FFC,因此,图像读取设备1不接收周围的电磁波。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光纤32是单根光纤,然而可以采用由多根光纤32形成的光纤束,只要该光纤束具有令人满意的弯曲性能即可。
<光纤的入射表面的另一种形式>
按从半速率托架52的后面经过这样的方式来布置光纤32,使得白色光L的光路转一圈,因此光纤32需要具有合理的柔性。光纤32的柔性随着光纤32的截面的直径减小而改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包括的光纤32的截面的直径例如是0.25mm或更大和1.0mm或更小,并且光纤32满足所需的柔性。另一方面,在电源LED31中,LED芯片的发光表面的直径例如约为5.0mm。
如上所述,在电源LED31的发光表面的直径大于光纤32的截面的直径的情况下,并且在由电源LED31发射的白色光L的仅一部分被引导到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的情况下,被辐射到文档90上的白色光L的强度小。
图5A、图5B和图5C是例示了在电源LED31与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之间(不包括电源LED31和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并且这在下文中同样适用)布置有缩小光学系统36的构造的示意图。图5A示意性地例示了缩小光学系统36,图5B例示了设置有套环37的缩小光学系统36,并且图5C例示了形成有卡扣装接件38的套环37。
如图5A所示,例如,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设备1可以具有以下构造:在电源LED31与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之间布置有将由电源LED31发射的白色光L引导到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的缩小光学系统36。
根据具有该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由电源LED31的发光表面发射的白色光L通过缩小光学系统36被引导到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因此,被引导到入射端表面32a的白色光L的强度比在未设置有缩小光学系统36的情况下的强度大,并且由光纤32通过导光构件33发射到文档90的白色光L的强度大。
要注意的是,缩小光学系统36的示例是由玻璃、丙烯酸树脂等制成的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并且可以采用远心光学系统作为缩小光学系统36。
在电源LED31与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之间设置有缩小光学系统36的构造中,例如如图5B所示,缩小光学系统36可以设置有围绕并保持缩小光学系统36的套环37。缩小光学系统36的套环37的沿着光轴G的长度被设置成以下这样的长度:当电源LED31的发光表面是物体表面时,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被视为图像表面。
在采用设置有上述套环37的缩小光学系统36的构造中,按以下这样的方式将套环37固定在原处:套环37的端部37a与布置有电源LED31的CCD基板45等接触,使得电源LED31与缩小光学系统36之间在光轴G上的距离被保持在固定长度。
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图5B所示的构造中缩小光学系统36和套环37形成为一体,然而可以采用缩小光学系统36和套环37不形成为一体的构造。
如图5C所示,在缩小光学系统36设置有套环37的构造中,可以在套环37上形成有卡扣装接件38,该卡扣装接件38经过CCD基板45并将套环37和缩小光学系统36固定到CCD基板45上。
在如上所述在套环37上形成有卡扣装接件38的构造中,当使套环37的端部37a与布置有电源LED31的CCD基板等接触时,卡扣装接件38被装配到CCD基板45,使得套环37和缩小光学系统36被固定到CCD基板45上。
在套环37的整个外围上形成的卡扣装接件38的数目是两个或更多个的情况下,与在套环37的整个外围上形成的卡扣装接件38的数目是一个的情况相比,套环37和缩小光学系统36可以被固定到CCD基板45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导光构件的入射表面的另一种形式>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如图4A所示,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由导光构件33的与纵向方向Y垂直的表面(不限于与纵向方向Y垂直的表面)形成。
图6A和图6B是例示了具有按在光纤32相对于与纵向方向Y垂直的平面延伸的方向上倾斜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入射表面133a的导光构件133的图。图6A是如在箭头Z的方向上看到的俯视图,并且图6B是如在箭头X的方向上看到的侧视图。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图像读取设备1可以包括例如图6A和图6B所示的导光构件133,而不是图4A和图4B所示的导光构件33。如图6A和图6B所示,导光构件133具有按照朝光纤32相对于与纵向方向Y垂直的平面延伸的方向(箭头X的方向)倾斜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入射表面133a。更具体地,入射表面133a是导光构件133的与纵向方向Y平行的表面。另外,形成有反射表面133d,反射表面133d使从入射表面133a进入的白色光L朝由滚花槽133c形成的反射表面反射。
根据具有该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通过在导光构件133的入射表面133a附近使光纤32以比图4A所示的曲度(curvature)小的曲度弯曲,使光纤32的在与导光构件133的纵向方向Y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出射端表面32b面向导光构件133的入射表面133a。
在采用导光构件133的构造中,具有面向导光构件133的入射表面133a的出射端表面32b的光纤32的曲度小于采用导光构件33的图4A和图4B所示的构造中的曲度。因此,在与导光构件133结合使用光纤32的情况下,从光纤32的弯曲部泄漏到外部的白色光L的强度小于在与导光构件33结合使用光纤32的情况下的强度。
在包括图4A和图4B所示的导光构件33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光纤32在出射端表面32b附近的部分弯曲。弯曲部的最大曲度受光纤32的规格限制,并且难以使弯曲部弯曲到超过该限制的曲度程度。
如图4A所示,光纤32从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在纵向方向Y上的向外伸出量y1随着光纤32的弯曲部的曲度增大而减小。然而,根据光纤32的规格来设置伸出量y1。
另一方面,在图6A所示的导光构件133中,入射表面133a和反射表面133d形成在导光构件33(参见图4A)的入射表面33a在纵向方向Y上的外部,因此,导光构件133在纵向方向Y上的尺寸大于导光构件33在纵向方向Y上的尺寸。
然而,可以通过改变入射表面133a的倾斜角、反射表面133d的倾斜角等来减小比导光构件33的尺寸大的导光构件133的尺寸,并且入射表面133a和反射表面133d可以形成为具有在纵向方向Y上比从入射表面33a伸出的光纤32的伸出量y1小的尺寸。
因此,在具有采用了导光构件133的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设置有导光构件133的全速率托架51在纵向方向Y上的尺寸小于在具有采用了导光构件33的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的尺寸。
<电源LED的另一种布置形式1>
尽管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电源LED31被布置在CCD基板45上,然而电源LED31不限于被布置在CCD基板45上。
图7A和图7B是例示了中继板80固定有电源LED31的构造的图。图7A是立体图,并且图7B是沿着包括中继板80的垂直面截取的剖视图。
例如,如图7A所示,在主体20的设备框架21上布置有中继板80,中继板80被用于将从控制电路(未例示)延伸的布线线81与从另一部分延伸的布线线82连接。如图7B所示,中继板80被牢固地固定到设备框架21。
图像读取设备1可以具有电源LED31被布置在图7A和图7B所示的中继板80上而不是在CCD基板45上的构造。
要注意的是,与图3所示的构造类似,可以使用具有P形截面的固定构件(诸如夹具47a)和具有L形的金属装配件47b将光纤32在存在有入射端表面32a的侧面上的部分固定到CCD基板45或中继板80。在图7A和图7B中未例示该固定结构。
与图5A、图5B和图5C所示的构造类似,在图7A和图7B所示的构造中,可以在电源LED31与光纤32的入射端表面32a之间布置有缩小光学系统36。
同样在具有该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与在面向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的位置是可以布置电源LED31的唯一位置这样的图像读取设备中的自由度相比,与电源LED31的安装位置相关的自由度更大。
另外,全速率托架51的在箭头Y方向上的尺寸减小,并且全速率托架51的重量减少。
具有该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不包括是独立的且辐射由电源LED31产生的热的散热器34(参见图1A和图1B)。然而,由于布置有电源LED31的中继板80被牢固地固定到设备框架21(如图7B所示),因此由电源LED31产生的热经由中继板80被传递到金属设备框架21。金属具有比树脂、陶瓷等的热辐射性能更好的热辐射性能,因此,设备框架21实现了散热器34(参见图1A和图1B)的功能,并辐射由电源LED31产生的热。
由于具有上述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不包括独立的散热器34,因此与图像读取设备1包括独立的散热器34的情况不同,散热器34的成本是不必要的。
尽管在上述构造中电源LED31经由CCD基板45或中继板80固定到主体2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构造,并且可以采用将电源LED31直接固定到主体20的构造。
<电源LED的另一种布置形式2>
电源LED31不限于被布置在主体20上并且可以被布置在全速率托架51上。在该情况下,电源LED31可以被布置在位于导光构件33的在纵向方向Y上的端部之间的区域W中(参见图1B)。
同样在具有将电源LED31布置在全速率托架51上在区域W中的上述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与在面向导光构件33的入射表面33a的位置是可以布置电源LED31的唯一位置这样的图像读取设备中的自由度相比,与电源LED31的安装位置相关的自由度更大。
另外,全速率托架51的在箭头Y方向上的尺寸减小。
在上述构造中,导光构件33具有在导光构件33的在纵向方向Y上的端部中的一个处形成的入射表面33a。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1中,可以采用具有在导光构件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端部处形成的入射表面的导光构件。在该情况下,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每个引导来自光源的光的光纤被布置成这些光纤中的每个的出射端表面面向在导光构件的端部处形成的入射表面中的相应一个。
提供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是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这些描述不旨在对所公开的明确形式进行穷尽或限制。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化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实施方式,以便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对于各种实施方式理解本发明以及适合于预期的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它们的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6)

1.一种图像读取设备,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
导光构件,其在与所述导光构件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将从所述导光构件的入射表面进入的光作为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线性分布的光射出;
光源,其发射光;以及
光纤,其将由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引导到所述入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
扫描单元,其使所述导光构件在与所述纵向方向交叉的所述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光源被布置在所述图像读取设备的支承所述扫描单元的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
热辐射构件,其被布置在固定有所述光源的构件上并辐射由所述光源产生的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
缩小光学系统,其被布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光纤的入射表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
其中,所述导光构件的由所述光纤射出的光要入射到的所述入射表面按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平面倾斜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
其中,所述光源被布置在位于所述导光构件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的区域中。
CN201510096784.7A 2014-07-15 2015-03-04 图像读取设备 Pending CN1053234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5453A JP6413417B2 (ja) 2014-07-15 2014-07-15 画像読取装置
JPJP2014-145453 2014-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412A true CN105323412A (zh) 2016-02-10

Family

ID=5507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6784.7A Pending CN105323412A (zh) 2014-07-15 2015-03-04 图像读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43697B2 (zh)
JP (1) JP6413417B2 (zh)
CN (1) CN10532341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3832B2 (en) * 2014-12-23 2019-03-2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Routing message delivery method applicable to network node and network node using the sam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the same
CN107852442B (zh) * 2015-10-30 2020-04-1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3937A (en) * 1988-05-17 1990-09-0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CN1386003A (zh) * 2001-05-16 2002-12-18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读取机构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585454A (zh) * 2003-08-19 2005-02-23 株式会社理光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39860A (ja) * 2006-08-01 2008-02-21 Canon Inc 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3191683U (zh) * 2012-04-27 2013-09-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676586A (zh) * 2012-09-21 2014-03-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清洁装置、充电装置、组件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8954A (en) * 1974-07-15 1977-02-22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Device for extinguishing unnecessary electrostatic charge in electrophotographic copier
US4220978A (en) * 1977-07-08 1980-09-02 Burrough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document reader
JPS5764961U (zh) * 1980-10-03 1982-04-17
JPS5830272A (ja) * 1981-08-18 1983-02-22 Fuji Xerox Co Ltd 固定プラテン型原稿多色読取装置
JPS63314963A (ja) * 1987-06-18 1988-1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原稿照明装置
JP2568122B2 (ja) 1989-07-07 1996-12-25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原稿照明装置におけるファイババンドルの構造
JPH04104602U (ja) * 1991-02-19 1992-09-09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ライン状光源装置
US5311255A (en) * 1993-05-04 1994-05-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al-time diagnostic system for detecting non-linear movement of an imaging member using optical fibers
US6861661B1 (en) * 1997-03-06 2005-03-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Radiation image read-out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H1155476A (ja) * 1997-07-31 1999-02-26 Rohm Co Ltd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6075240A (en) * 1998-07-30 2000-06-13 Nec Usa, Inc. Hand-held plastic optical fiber linear scanner for reading color images formed on a surface
TWI234105B (en) * 2002-08-30 2005-06-11 Ren-Guang King Pointing device, and scanner, robot,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ictionary using the same
JP4877048B2 (ja) 2007-04-25 2012-02-15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導光体および線状光源装置
GB201003939D0 (en) * 2010-03-09 2010-04-21 Isis Innovation Multi-spectral scann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3937A (en) * 1988-05-17 1990-09-0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CN1386003A (zh) * 2001-05-16 2002-12-18 尼司卡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读取机构和图像读取装置
CN1585454A (zh) * 2003-08-19 2005-02-23 株式会社理光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39860A (ja) * 2006-08-01 2008-02-21 Canon Inc 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3191683U (zh) * 2012-04-27 2013-09-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676586A (zh) * 2012-09-21 2014-03-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清洁装置、充电装置、组件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21717A (ja) 2016-02-04
JP6413417B2 (ja) 2018-10-31
US9843697B2 (en) 2017-12-12
US20160021274A1 (en)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2472B (zh) 照明设备和适合用于这种照明设备的透镜
US7375382B2 (en) Direct optical light guide
US7085023B2 (en) Image-reading apparatus
JP4582266B2 (ja) 投光装置およびセンサ
EP2407937A3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US8659806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ocument scann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277082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987654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CN105323412A (zh) 图像读取设备
CN102736167A (zh) 导光件、照明装置和电子装置
US9557474B2 (en) Light guid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10109652A (ja) 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9063260B2 (en) LED tube with light reflective face
US9521287B2 (en) Light guide, illuminating device for image reading,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6479286B2 (ja) 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KR20140111327A (ko) 도광체 유닛 및 이미지 센서
JP4812357B2 (ja) 小径カメラ
KR101158960B1 (ko) 도광체 및 2분기 선 형상 광원 장치
US10999456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0376981C (zh) 背光模组
US11418673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CN218626598U (zh) 一种柔性灯带
KR101000061B1 (ko) 광 파이프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장치
EP2431773A2 (en) Digital microscope with coaxial light output
KR101028088B1 (ko) 광 파이프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