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1498B - 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1498B
CN105321498B CN201510349920.9A CN201510349920A CN105321498B CN 105321498 B CN105321498 B CN 105321498B CN 201510349920 A CN201510349920 A CN 201510349920A CN 105321498 B CN105321498 B CN 105321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components
protrusion
overlapping portion
component
loc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99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1498A (zh
Inventor
播本宽
大须贺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21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1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1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1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以高的空间效率简单地对橡胶部件进行定位。邻接的橡胶部件(R)沿基底部(11)的面方向(与上表面(11a)平行的方向)连续配置,在突出配置于基板(20)的突起部(23)所在的位置,排列方向(连续配置方向)上的端部彼此在基底部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叠配置。橡胶部件的连续配置方向上的端部为重叠部。在重叠部(14‑1)、重叠部(14‑2)分别形成有卡合孔(15‑1、15‑2)。在基板的重叠部(24)上,以向卡合孔中插入突起部且按重叠部(14‑2、14‑1)的顺序进行层叠的方式配置各橡胶部件。通过向卡合孔中嵌入突起部,使邻接的橡胶部件彼此在橡胶部件的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

Description

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具有基底部且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多个橡胶部件连续配置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对多个圆顶型的开关进行设置等作业,需要在电子装置上配置多个具有弹性的橡胶部件,该橡胶部件设有多个圆顶部。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在键盘装置中,在键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了分别具有多个开关的三个橡胶部件(开关部件)。
这样,在在基板等上连续配置多个橡胶部件的情况下,在对各橡胶部件进行定位方面想了一些办法。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采用了使橡胶部件支承在支架上的结构。通过使设于橡胶部件的小突起抵接于支架,能够进行橡胶部件相对于支架的定位。
另外,在第3图、第12~14图所记载的结构中,通过将设于支架的定位突起插入到设于橡胶部件的嵌合孔中,对橡胶部件进行定位。特别是在第3图的结构中,形成于嵌合孔中的小突起与定位突起抵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80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13813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必须为全部橡胶部件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定位突起。即,始终是以支架为基准对各橡胶部件进行定位,而不是使橡胶部件彼此直接被进行定位,因此,每一个橡胶部件都独立地需要定位机构。因此,具有改进空间效率的余地。
另外,特别是在第3图的结构中,需要将橡胶部件收纳在支架内,因此不利于节省空间。不只如此,它还难以应用到将橡胶部件配置在基板等平坦的部件及板部件的端面等上的结构中,因此,在在这样的场所进行配置的情况下,橡胶部件的定位较为不易。而且,由于是在嵌合孔中形成小突起,因此,空间浪费得较多。特别是在将橡胶部件应用在键盘乐器中的情况下,由于键间较为狭窄,因此节省空间的办法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高的空间效率简单地对橡胶部件进行定位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的特征在于,将具有基底部(11)且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多个橡胶部件(R)沿所述基底部的面方向连续配置在基准部件(20)上,所述基准部件、以及邻接配置的多个橡胶部件的基底部各自具有在所述基底部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重叠部(14、24),在所述基准部件及多个所述橡胶部件中的一部分部件的重叠部,突出配置有突起部(13、23),该突起部具有所述基底部的厚度方向的成分,并且在所述一部分部件以外的部件的重叠部,形成有与所述突起部对应的卡合孔(15、25),所述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通过使所述基准部件及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各自的重叠部彼此重叠、并且将所述突起部嵌入到所述卡合孔中,使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彼此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的特征在于,将具有基底部(11)且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多个橡胶部件(R)沿所述基底部的面方向连续配置,邻接配置的多个橡胶部件的基底部各自具有在所述基底部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重叠部(14),在多个所述橡胶部件中的一部分橡胶部件的重叠部,突出配置有突起部(13),该突起部具有所述基底部的厚度方向的成分,并且在所述一部分橡胶部件以外的橡胶部件的重叠部,形成有与所述突起部对应的卡合孔(15),所述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通过使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各自的重叠部彼此重叠、并且将所述突起部嵌入到所述卡合孔中,使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彼此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
注意,上述括弧内的附图标记为例示。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高的空间效率简单地对橡胶部件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表示在基板上排列多个应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的橡胶部件的情况的俯视图(图1(a))、沿着图1(a)的A-A线的剖视图(图1(b))、表示在基板上排列多个应用第一变形例的定位结构的橡胶部件的情况的剖视图(图1(c))。
图2(a)~图2(f)是表示第二~第七变形例的定位结构的剖视图(图2(a)~图2(f))。
图3(a)~图3(d)是表示第八变形例的定位结构的俯视图(图3(a))、沿着图3(a)的B-B线的剖视图(图3(b))、以及表示第九、第十变形例的定位结构的剖视图(图3(c))、俯视图(图3(d))。
图4(a)~图4(b)是表示第十一变形例的定位结构的俯视图(图4(a))、沿图着4(a)的C-C线的剖视图(图4(b))。
附图标记说明
R 橡胶部件;11 基底部;11a 上表面;11b 下表面;13、23 突起部;14、24 重叠部;15、25 卡合孔;20 基板(基准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在基板上排列多个应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位结构的橡胶部件的情况的俯视图,图1(b)是沿着图1(a)的A-A线的剖视图。
下面,在区别说明多个橡胶部件R中的两个、特别是邻接的两个时,标记为橡胶部件RA、RB。各橡胶部件R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在说明中,在不特别区别各橡胶部件R时,仅标记为橡胶部件R。
在图1(a)中,示出了将多个在俯视下为长条的橡胶部件R沿其长度方向连续配置的例子。这些橡胶部件R例如被配置在键盘乐器中。橡胶部件R具有多个用于检测键的操作的触点圆顶12,且橡胶部件R以触点圆顶12的排列方向与键的排列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基板20上。
橡胶部件R由橡胶、硅酮(シリコン)等弹性材料构成,是在基底部11一体地形成触点圆顶12而成的。在触点圆顶12的内部设有可动触点,在基板20上,配置有与触点圆顶12的可动触点对应的固定触点(均未图示),通过按键操作使触点圆顶12被各键等按压而发生纵弯曲,变为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抵接的状态从而接通,检测出具有键操作。
基板20形成为相同厚度的板状,从基板20的、配置橡胶部件R一侧的面突出配置有突起部23。相对于一个橡胶部件R,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突起部23,在该例中分别设有两个突起部23。这两个突起部23作为一组,设于橡胶部件R的排列方向上的相同位置。邻接的橡胶部件R沿基底部11的面方向(与上表面11a平行的方向)连续配置,且被配置为排列方向(连续配置方向)上的端部彼此在突起部23所在的位置在基底部11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叠。橡胶部件R的基底部11为相同厚度,但其在排列方向上的端部成为重叠部14(14-1、14-2),重叠部14的厚度薄于不为重叠部14的部分。将橡胶部件RA端部的重叠部14-1与橡胶部件RB端部的重叠部14-2重叠的部分所对应的基板20的区域标记为重叠部24。在重叠部14-1、重叠部14-2,分别形成有与突起部23对应的卡合孔15-1、15-2。
接着,对橡胶部件RA的配置(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b)所示,作业人员在基板20的重叠部24上,以突起部23被插入到卡合孔15-1、15-2中、且按重叠部14-2、重叠部14-1的顺序依次进行层叠的方式配置各橡胶部件R。相比重叠部14-2,重叠部14-1更靠下,因此,作为顺序,从图1(b)右侧的橡胶部件R开始依次进行配置较为方便。或者,也可以将多个橡胶部件R以重叠部14-1与重叠部14-2重叠的状态配置在基板20上。
通过向卡合孔15-1、15-2中嵌入突起部23,使橡胶部件RA、RB以突起部23为基准在橡胶部件R的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定位。进而,使邻接的橡胶部件RA与橡胶部件RB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重叠部14-1及重叠部14-2的总厚度与基底部11中的不为重叠部的部分的相同厚度相同。因此,重叠部14-1的上表面(也就是作为重叠部14-1、14-2的最上表面的第一外表面)与基底部11中的不为重叠部的部分的上表面11a(一个面)共面,重叠部14-2的下表面(也就是作为重叠部14-1、14-2的最下表面的第二外表面)与基底部11中的不为重叠部的部分的下表面11b(另一个面)共面。由此,重叠部14的厚度不会特别地侵蚀空间。另外,通过使形成于基板20的一个突起部23嵌入到在橡胶部件RA及橡胶部件RB的重叠部14-1、14-2各自上形成的卡合孔15-1、15-2中,与形成于基板20的两个突起部分别嵌入到卡合孔15-1、15-2中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基板20的结构。
在将多个橡胶部件R连续配置在基板20上之后,从这些橡胶部件R的上方覆盖框架30。注意,框架30既可以与所设置的全部橡胶部件R的长度大小不对应,也可以根据规定数量的橡胶部件R的长度大小而设置多个框架30。框架30具有板状部31、以及从板状部3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垂下形成的爪部32,由金属等一体构成。
作业人员使板状部31相向地靠近基底部11的上表面11a,配置在基板20上。于是,爪部32从宽度方向两侧抱住、夹持基板20的侧部。由此,以板状部31对基底部11稍向基板20侧势力的状态完成组装。注意,在橡胶部件R的组装中不必非要使用框架30,也可以通过粘接、螺钉等将橡胶部件R固定在基板20上以使基底部11的下表面11b不脱离基板20的上表面。
在假设将橡胶部件R彼此不重叠地邻接配置的情况下,为了使各个橡胶部件R相对于基板20独立地进行定位,需要分别对应橡胶部件R的两端部来设置突起部23。这样一来,在橡胶部件R的连接方向上就要排列、配置两组突起部23,空间被浪费。特别是,在键盘乐器中键间较为狭窄,因此,难以确保用于在键的排列方向上排列两组突起部23的空间。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组突起部23兼具邻接的两个橡胶部件R的定位功能,因此,可以减小突起部23的突出配置空间。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基板20的重叠部24及橡胶部件R的重叠部14彼此重叠、并且将突起部23嵌入到卡合孔15中,能够在基板20上使多个橡胶部件R彼此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因此,能够以高的空间效率简单地对橡胶部件进行定位。突起部23的根数也可以达到最小限度。注意,相对于一个橡胶部件R,突起部23的根数可以为一根。
另外,橡胶部件R的重叠部14-1及重叠部14-2的总厚度与基底部11中的不为重叠部的部分等厚,基底部11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面(上表面11a、下表面11b)全都共面。由此,重叠部14难以成为确保空间的障碍,能够提高空间效率。注意,从该角度出发,重叠部14-1及重叠部14-2的总厚度也可以构成为薄于基底部11中的不为重叠部的部分的最大厚度。
另外,由于能够使全部橡胶部件R的结构相同,因此能够谋求部件个数的削减。
<变形例>
以下,利用图1(c)、图2(a)~图2(f)、图3(a)~图3(d)来说明定位结构的变形例。
图1(c)是表示在基板上排列多个应用第一变形例的定位结构的橡胶部件的情况的剖视图。在图1(a)、图1(b)所示的结构中,多个橡胶部件R的结构相同,橡胶部件R在连续配置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具有在层叠时处于下侧的重叠部14-1、处于上侧的重叠部14-2。但是,在第一变形例(图1(c))中,设置两种橡胶部件R。第一种橡胶部件RA在连续配置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具有在层叠时处于下侧的重叠部14-2,而第二种橡胶部件RB在连续配置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具有在层叠时处于上侧的重叠部14-1。因此,在向基板20上配置时,重叠部14的上下关系相互不同。
在图1(a)、图1(b)及图1(c)的例子中,突起部设在基板20上,卡合孔设在橡胶部件R上。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另外,作为定位对象的橡胶部件R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因此,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基板20(基准部件)及多个橡胶部件R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的重叠部,突出配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具有基底部11的厚度方向的成分,并且在上述至少一个部件以外的部件的重叠部,形成有与突起部对应的卡合孔。
图2(a)~图2(e)是表示第二~第六变形例的定位结构的、橡胶部件彼此的邻接部分的剖视图。
在图2(a)~图2(d)中,举出了在橡胶部件R上设有突起部的例子。首先,在第二变形例(图2(a))中,在橡胶部件RA的重叠部14-1,向下方突出配置有突起部13。而且,在橡胶部件RB的重叠部14-2,形成有与突起部13对应的卡合孔15-2,并且在基板20的重叠部24,形成有与突起部13对应的卡合孔25。
通过在重叠部24上重叠重叠部14-2、重叠部14-1、并且将突起部13嵌入到卡合孔15-2及卡合孔25中,使橡胶部件RA、RB以突起部13为基准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另外,通过将形成于橡胶部件RA的重叠部14-1的一个突起部(一个突起)13嵌入到在橡胶部件RB及基板20各自上形成的卡合孔15-2及25中,与将形成于橡胶部件RA的两个突起分别嵌入到卡合孔15-2及25中相比,能够简化橡胶部件RA的结构。
在第三变形例(图2(b))中,在橡胶部件RB的重叠部14-2,向上下圆心地突出配置有突起部13-1、13-2。也就是说,突起部(第一突起)13-1及突起部(第二突起)13-2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而且,在橡胶部件RA的重叠部14-1,形成有与突起部13-1对应的卡合孔15-1,并且在基板20的重叠部24,形成有与突起部13-2对应的卡合孔25。
作业人员在重叠部24上重叠重叠部14-2、重叠部14-1,并且将突起部13-1、13-2分别嵌入到卡合孔15-1、25中。通过突起部13-2与卡合孔25的卡合,限制橡胶部件RB相对于基板20的位置,并且通过突起部13-1与卡合孔15-1的卡合,使橡胶部件RA、RB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
此外,如果是以对橡胶部件R彼此的定位为主要目的,则橡胶部件R相对于基板20的定位功能就不是必须的。例如,在第四变形例(图2(c))中,采用了通过橡胶部件R彼此的关系,对橡胶部件RA、RB进行相对定位的结构。各橡胶部件R通过粘接等固定于基板20。
首先,在橡胶部件RB的重叠部14-2,向上方突出配置有突起部13。而且,在橡胶部件RA的重叠部14-1,形成有与突起部13对应的卡合孔15-1。并且,通过使重叠部14-2、重叠部14-1重叠、并且将突起部13嵌入到卡合孔15-1中,使橡胶部件RA、RB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
注意,在通过橡胶部件R彼此的关系进行相对定位时,作为定位对象的橡胶部件R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因此,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多个橡胶部件R中的至少一个橡胶部件的重叠部,突出配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具有基底部11的厚度方向的成分,并且在上述至少一个橡胶部件R以外的橡胶部件R的重叠部,形成有与突起部对应的卡合孔。
在第五变形例(图2(d))中,在橡胶部件RA的重叠部14-1,向下方突出配置有突起部13-1。另一方面,在基板20的重叠部24,以与突起部13-1同心的方式向上方突出配置有突起部23。而且,在橡胶部件RB的重叠部14-2,形成有与突起部13-1、23对应的卡合孔15-2。作业人员在向重叠部24上重叠重叠部14-2时,将突起部23嵌入到卡合孔15-2中。也就是说,向形成于橡胶部件RB的重叠部14-2的一个卡合孔15-2中嵌入突起部13-1及23(两个突起)。另外,在向重叠部14-2上重叠重叠部14-1时,将突起部13-1嵌入到卡合孔15-2中。通过将突起部13-1、23都嵌入卡合孔15-2中,同时限制橡胶部件RA、RB相对于基板20的位置。即,通过突起部23与卡合孔15-2的卡合,限制橡胶部件RB相对于基板20的位置,并且通过突起部13-1与卡合孔15-2的卡合,使橡胶部件RA、RB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
注意,也可以从两个橡胶部件R突出配置突起部。其结构虽未图示,但如果在第五变形例中,考虑追加突起部向上方突出配置的橡胶部件R来取代图2(d)所示的、突起部23向上方突出配置的基板20、从而形成为三层结构的橡胶部件R群,就比较容易理解。
注意,虽然在节省空间的角度上来说有所倒退,但是也可以如第六变形例(图2(e))那样,使重叠部14-1、14-2的总厚度厚于基底部11中的不为重叠部的部分的厚度。
注意,设于橡胶部件R的排列方向上的相同位置的一组突起部23的突出配置方向也可以不平行。也可以如图2(f)所示的第七变形例那样,使一组突起部23中的第一突起部23-1笔直地向上方突出配置,使第二突起部23-2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即,在两个突起部23的关系上,也可以是越靠近突出配置方向上的前端则相互的间隔越大。
这样一来,即使反复按下触点圆顶12,也难以解除突起部23与卡合孔15的卡合,橡胶部件R向基板20上的固定状态较为稳定。特别是在第一突起部23-1和第二突起部23-2的排列方向与键盘乐器的键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情况下,相对于通过按键使基底部11受到拉伸或压缩的方向,两个突起部23以抵抗的方式发生作用。注意,像这样使一组突起部的相互突出配置角度不同的结构,也能够应用到从橡胶部件R突出配置的突起部中。在一组突起部为三个以上的情况下,它们中至少两个为图2(f)的关系即可。
注意,关于突起部的突出配置方向,也可以仅使一组突起部中的一部分向不同的方向突出配置。注意,突起部并不局限于是销,也可以为螺钉。
在图1(a)~图1(c)、图2(a)~图2(f)所示的各例中关注了两个橡胶部件R彼此的定位结构,下面将利用图3(a)~图3(d)来说明应用于三个以上的橡胶部件R的变形例。
图3(a)是表示将应用第八变形例的定位结构的三个橡胶部件排列在基板上的情况的俯视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B-B线的剖视图。如图3(a)所示,橡胶部件RA、RB、RC各自的重叠部14在俯视下构成为三角形。在与基板20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橡胶部件RA、RB、RC在等间隔的三个方向上配置成放射状。
如图3(b)所示,在基板20的重叠部24,向上方突出配置有突起部23。在橡胶部件RC的重叠部14-3,形成有与突起部23对应的卡合孔15-3。在橡胶部件RB的重叠部14-2,形成有与突起部23对应的卡合孔15-2。在橡胶部件RA的重叠部14-1,形成有与突起部23对应的卡合孔15-1。通过在重叠部24上依次重叠重叠部14-3、14-2、14-1、并且将突起部23嵌入到卡合孔15-3、15-2、15-1中,使橡胶部件RA、RB、RC以突起部23为基准在与基板20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重叠部14-1、14-2、14-3的总厚度与基底部11中的不为重叠部的部分的厚度相同。注意,在本变形例中也是重叠部14-1的上表面(也就是作为重叠部14-1、14-2、14-3的最上表面的第一外表面)与基底部11中的不为重叠部的部分的上表面11a(一个面)共面,重叠部14-2的下表面(也就是作为重叠部14-1、14-2、14-3的最下表面的第二外表面)与基底部11中的不为重叠部的部分的反面11b(另一个面)共面。
注意,如图3(c)所示的第九变形例,在层叠三个以上的橡胶部件R的结构中,也可以从橡胶部件R突出配置突起部。第九变形例的结构是对第八变形例(图3(a)、图3(b))进行了改变。首先,如图3(c)所示,在橡胶部件RB的重叠部14-2,向上下同心地突出配置有突起部13-1、13-2。另外,在橡胶部件RA的重叠部14-1,形成有与突起部13-1对应的卡合孔15-1。而且,在橡胶部件RC的重叠部14-3,形成有与突起部13-2对应的卡合孔15-3,并且在基板20的重叠部24,形成有与突起部13-2对应的卡合孔25。
作业人员在重叠部24上依次重叠重叠部14-3、14-2、14-1。此时,将突起部13-2分别嵌入到卡合孔15-3、25中,并且将突起部13-1嵌入到卡合孔15-1中。由此,使橡胶部件RA、RB、RC以同心的突起部13-1、13-2为基准在与基板20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
注意,被进行相互定位的对象即橡胶部件R的数量不限。也可以如图3(d)所示的第十变形例那样,在基板20上配置四个橡胶部件R。在第十变形例(图3(d))中,橡胶部件RA、RB、RC、RD各自的重叠部14在俯视下构成为四边形。在与基板20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橡胶部件RA、RB、RC、RD在等间隔的四个方向上配置成放射状。
注意,如图4(a)~图4(b)所示的第十一变形例,在将多个橡胶部件R配置成矩阵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图4(a)是表示应用第十一变形例的定位结构的橡胶部件在基板上排列成矩阵状的情况的俯视图,图4(b)是沿着图4(a)的C-C线的剖视图。关于矩阵中的图4(a)的上下方向关系、例如橡胶部件RA与橡胶部件RB的关系,可以认为与图1(a)~图1(c)、图2(a)~图2(f)中说明的关系相同。另外,关于矩阵中的图4(a)的左右方向关系、例如橡胶部件RA与橡胶部件RC的关系,可以认为与图1(a)~图1(c)、图2(a)~图2(f)中说明的关系相同。另一方面,在四个橡胶部件R重叠的区域中,可以认为与第十变形例(图3(d))相同。在基板20的重叠部24,向上方突出配置有突起部23。作为作业顺序,作业人员在基板20上按RA→RB→RC→RD→RE→RF的顺序配置。作为示例,如图4(b)所示,在四个橡胶部件RA、RB、RC、RD重叠的重叠部24上,从下起依次重叠橡胶部件RA的重叠部14-a、橡胶部件RB的重叠部14-b、橡胶部件RC的重叠部14-c、橡胶部件RD的重叠部14-d。矩阵中的行列数目不限。
注意,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与突起部卡合的卡合部并不局限于贯通孔,也可以为凹部或盲孔(止まり穴)。另外,作为配置橡胶部件R的基准部件,虽然例示了基板20,但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对橡胶部件R中的触点圆顶12的数量及配置没有限制,只要采用与应用定位结构的装置相适应的圆顶排列即可。不过,橡胶部件R并不局限于具有触点圆顶12那样的开关功能的部件。另外,关于橡胶部件R的俯视形状,也没有任何限制。
注意,应用本发明的定位结构的装置所适合的装置并不局限于键盘乐器,能够应用到具有多个一般操作件的装置中。
以上,基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特定的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各种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

Claims (12)

1.一种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具有基底部且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多个橡胶部件沿所述基底部的面方向连续配置在基准部件上,
所述基准部件、以及邻接配置的多个橡胶部件的基底部各自具有在所述基底部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重叠部,
在所述基准部件及多个所述橡胶部件中的一部分部件的重叠部,突出配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具有所述基底部的厚度方向的成分,并且在所述一部分部件以外的部件的重叠部,形成有与所述突起部对应的卡合孔,
所述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通过使所述基准部件及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各自的重叠部彼此重叠、并且将所述突起部嵌入到所述卡合孔中,使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彼此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橡胶部件的所述基底部各自使所述重叠部薄于不为所述重叠部的部分,
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各自的重叠部的总厚度等于或者薄于多个所述橡胶部件的所述基底部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具有作为多个所述重叠部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外表面的第一外表面及第二外表面,
所述第一外表面与多个所述橡胶部件的不为所述重叠部的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一个面为共面的关系,
所述第二外表面与多个所述橡胶部件的不为所述重叠部的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个面为共面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对应一个所述橡胶部件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突起部,该至少两个所述突起部越靠近突出配置方向上的前端则相互的间隔越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突起部而形成在所述基准部件及多个所述橡胶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的所述重叠部上的一个突起,被嵌入到在所述一部分部件以外的部件中的至少两个部件各自的所述重叠部形成的卡合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突起部而形成在多个所述橡胶部件中的一个橡胶部件的所述重叠部上的一个突起,被嵌入到在所述基准部件及多个所述橡胶部件中的所述一个橡胶部件以外的部件中的至少两个部件各自的所述重叠部形成的所述卡合孔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多个所述橡胶部件中的一个橡胶部件的所述重叠部上的所述突起部具有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向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
所述第一突起被嵌入到在多个所述橡胶部件中的所述一个橡胶部件以外的橡胶部件中的一个橡胶部件的所述重叠部形成的所述卡合孔中,
所述第二突起被嵌入到形成于所述基准部件的所述卡合孔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突起部而分别形成在所述一部分部件中的两个部件的所述重叠部上的两个突起,被嵌入到在所述一部分部件以外的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的所述重叠部形成的一个卡合孔中。
9.一种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具有基底部且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多个橡胶部件沿所述基底部的面方向连续配置,
邻接配置的多个橡胶部件的基底部各自具有在所述基底部的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叠的重叠部,
在多个所述橡胶部件中的一部分橡胶部件的重叠部,突出配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具有所述基底部的厚度方向的成分,并且在所述一部分橡胶部件以外的橡胶部件的重叠部,形成有与所述突起部对应的卡合孔,
所述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通过使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各自的重叠部彼此重叠、并且将所述突起部嵌入到所述卡合孔中,使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彼此在连续配置方向上被进行相对定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橡胶部件的所述基底部各自使所述重叠部薄于不为所述重叠部的部分,
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各自的重叠部的总厚度等于或者薄于多个所述橡胶部件的所述基底部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橡胶部件具有作为多个所述重叠部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外表面的第一外表面及第二外表面,
所述第一外表面与多个所述橡胶部件的不为所述重叠部的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一个面为共面的关系,
所述第二外表面与多个所述橡胶部件的不为所述重叠部的部分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个面为共面的关系。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对应一个所述橡胶部件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突起部,该至少两个所述突起部越靠近突出配置方向上的前端则相互的间隔越大。
CN201510349920.9A 2014-06-23 2015-06-23 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 Active CN105321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7968 2014-06-23
JP2014127968A JP6295851B2 (ja) 2014-06-23 2014-06-23 ラバー部品の位置決め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1498A CN105321498A (zh) 2016-02-10
CN105321498B true CN105321498B (zh) 2019-05-10

Family

ID=55226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9920.9A Active CN105321498B (zh) 2014-06-23 2015-06-23 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95851B2 (zh)
CN (1) CN1053214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8487B1 (ja) 2021-06-07 2022-01-18 Dmg森精機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1179A (zh) * 2005-03-30 2006-10-04 富士能株式会社 定位结构
CN102543533A (zh) * 2010-12-14 2012-07-04 雅马哈株式会社 开关结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电子乐器
CN103578829A (zh) * 2012-07-26 2014-02-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键输入装置
CN103620236A (zh) * 2011-06-28 2014-03-0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套管卡箍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1236U (ja) * 1992-07-14 1994-02-10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
JP2646945B2 (ja) * 1992-11-06 1997-08-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装置
JP2650179B2 (ja) * 1993-01-06 1997-09-03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の接点装置
TW497110B (en) * 1999-06-04 2002-08-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Rubber film for computer keyboard and its installing method
JP2001351465A (ja) * 2000-06-02 2001-12-21 Casio Comput Co Ltd スイッチ構造
CN100530344C (zh) * 2004-01-26 2009-08-19 罗兰株式会社 键盘装置
JP2008158065A (ja) * 2006-12-21 2008-07-10 Yamaha Corp 鍵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1179A (zh) * 2005-03-30 2006-10-04 富士能株式会社 定位结构
CN102543533A (zh) * 2010-12-14 2012-07-04 雅马哈株式会社 开关结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电子乐器
CN103620236A (zh) * 2011-06-28 2014-03-0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套管卡箍
CN103578829A (zh) * 2012-07-26 2014-02-1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键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95851B2 (ja) 2018-03-20
JP2016009536A (ja) 2016-01-18
CN105321498A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3788B (zh) 按键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JP2020078685A (ja) 可撓性電子構成要素のための支持構造
US20050057527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supporting frame for supporting a piezoelectric element for use in inform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4409259A (zh) 键盘装置及其按键
CN102681611A (zh) 电子设备及其扩充基座
WO2015074398A1 (zh) 一种尺子
CN105321498B (zh) 橡胶部件的定位结构
CN109473038A (zh) 显示面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TWI564923B (zh) 按鍵結構
US20190175985A1 (en) Push-Up Exercise Enhancement Device
CN204027920U (zh) 试验夹具
TWI632575B (zh) 按鍵
US20150002780A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7474351U (zh) 按键结构
CN104731415B (zh)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控面板
CN105336531B (zh) 一种输入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4980142A (zh) 接触式传感器模块
US20130134848A1 (en) Casing of mobile device
CN209297656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655435U (zh) 按键结构
TWI400734B (zh) 按鍵結構
CN110259013A (zh) 一种固定码
KR102272953B1 (ko) 연성 인쇄회로기판의 사이즈를 축소시킬 수 있는 터치센서 모듈
JP2012146484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TW201349030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其輸入模組及其可撓式橋接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