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9714B -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9714B
CN105319714B CN201510295746.4A CN201510295746A CN105319714B CN 105319714 B CN105319714 B CN 105319714B CN 201510295746 A CN201510295746 A CN 201510295746A CN 105319714 B CN105319714 B CN 105319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user
display device
sh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57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9714A (zh
Inventor
千代薰
津田敦也
高野正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566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3376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397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3819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19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9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9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9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60Memor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2Head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4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with head-mounted left-right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mage capture systems, e.g. camer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nformation/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ormative content of the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2B2027/0187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slaved to motion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body of the user, e.g. head, ey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6Sensing arrangement for detection of a tap gesture o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有效地组合使用者能够看到的外界与显示内容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被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而使用,具备:透射外景并显示图像使得能够与外景一并观看该图像的图像显示部(20)和;对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的相机(61)。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控制部(140)具备:根据相机(61)的拍摄图像生成显示用图像的图像生成部(177);和使图像生成部(177)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部(20)的图像显示控制部(176)。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在可佩戴式显示装置中,已知与外界视野相重叠而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具有重叠显示外界视野与文字的结构,关于显示的一部分文字或单词,改变字体尺寸和/或文字的颜色等显示属性从而容易识别例如文章的一部分文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62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使用可佩戴式显示装置的使用者观看显示装置显示的文字或外界视野的任一的情况下的显示方法作了记载。相对于此,关于考虑到使用者一并观看外界的显示方法的提案一直就没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组合使用者可见的外界与显示内容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被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而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显示部,其透射外景,并显示图像使得能够一并观看所述外景和该图像;拍摄部,其对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图像生成部,其根据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生成显示用图像;和图像显示控制部,其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显示图像,使得基于对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后的拍摄图像的显示用图像重叠于作为外景可见的对象物。因此,能够通过有效地组合显示装置外部的外景与显示内容以提供由显示装置进行的显示的新的有效活用方法,例如基于对该外景进行拍摄后的拍摄图像来补充使用者观看的外景的观看方法、并且 / 或者提出别的观看方法等。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具备检测所述显示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检测部;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使用状态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所述显示部中的显示状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与显示装置的使用环境和 / 或使用者的使用方法相对应而调整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的显示尺寸和 / 或显示位置等状态。因此,能够配合使用者观看外景的观看方法而进行显示。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检测部进行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位置相关的检测,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位置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显示装置的位置,配合使用者观看外景的观看方法而进行显示。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位置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显示位置或显示尺寸的至少任一,使得所述显示用图像避开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能够显示用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使得其不会妨碍使用者观看外景。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具备动作检测部,所述动作检测部基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来检测所述使用者的动作;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动作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根据本发明,使用者作出动作使得拍摄部能够进行拍摄作,从而能够调整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具备检测声音的声音检测部;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声音检测部的声音检测结果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根据本发明,使用者发出的声音,从而能够调整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图像生成部通过提取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并予以处理,从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根据本发明,因为利用对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后的拍摄图像进行显示,所以能够让使用者一并观看外景和对外景的一部分进行处理后的图像。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具备动作检测部,所述动作检测部基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来检测所述使用者的动作;所述图像生成部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提取基于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使用 者的动作而确定的区域并予以处理,并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根据本发明,使用者作出动作使得拍摄部能够进行拍摄,从而能够确定要从拍摄图像中提取的范围。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图像生成部通过将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取出并将其放大,从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根据本发明,因为放大显示对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后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所以使用者能够一边观看外景一边放大地观看视线方向。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图像生成部通过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取出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区域,从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根据本发明,能够显示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拍摄图像。因此,在拍摄到了例如符合使用者的嗜好和 / 或兴趣的拍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由显示部显示该拍摄 图像而让使用者观看到该拍摄图像。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具备对象检测部,所述对象检测部确定与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当的方向,并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检测位于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对象物;所述图像生成部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提取包括所述对象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对象物的图像的区域并予以处理,并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对象物存在于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情况下,能够让使用者观看到该对象物的图像。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对象检测部检测所述使用 者的视线方向,并检测位于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所述对象物。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拍摄图像中与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对应的部分设为显示用图像。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对象检测部检测所述使用 者的双眼之中的与惯用眼相当的眼睛的视线方向。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拍摄图像中与使用者的惯用眼的视线方向相对应的部分设为显示用图象。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对象检测部,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出了所述使用者的预定动作的情况下,基于该预定动作来确定与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当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者的动作,能够指定从拍摄图像中作为显示用图像提取的部分。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对象检测部,在所述动作 检测部检测出了由所述使用者的四肢的至少任一进行的动作的情况下,基于检测出的动作来确定与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当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使用者进行移动四肢的动作,从而能够指定从拍摄图象中作为显示用图象提取的部分。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具备存储所述对象物的图像的特征量的存储部;所述对象检测部通过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检测适合所述存储部存储的特征量的图像,从而检测所述对象物。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拍摄图像容易地检测对象物。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特征 量包括特定的所述对象物的图像的特征量及与类似的多种类型的对象 物相对应的通用的特征量的任一。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存储的特征量,来执行检测特定对象物的处理或者检测类似的多个对象物的任一的处理。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具备距离检测部,所述距离检测部检测由所述对象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对象物与所述使用者的距离;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按与所述距离检测部检测出的距离相应的放大率对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并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根据本发明,能够按与使用者与视线方向的对象物的距离相配合的放大率,让使用者观看对象物的图像。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图像生成部获取有所述拍摄部在不同时刻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在这些多个拍摄图像中确定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区域,由此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根据本发明,能够针对多个拍摄图像设定更加复杂的条件,以符合该条件的拍摄图像为基础让使用者观看图像。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为: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图像生成部获取由所述拍摄部在不同时刻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在这些多个拍摄图像的图像之间的差别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将获取到的拍摄图像取出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以多个拍摄图像的差别为基础而生成显示用图像并予以显示,所以对于例如包括连续的多个图像的动态图像,能够基于图像的变化而生成显示用图像并予以显示。
并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具备透射外景并显示图像使得能够一并观看所述外景和该图像的显示部且被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而使用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通过将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取出并对其进行放大,由此生成显示用图像;使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显示图像使得基于对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后的拍摄图像的显示用图像重叠于作为外景可见的对象物。因此,能够通过有效地组合显示装置外部的外景与显示内容以提供由显示装置进行的显示的新的有效活用方法,例如基于对该外景进行拍摄后的拍摄图像来补充使用者观看的外景的观看方法、并且 / 或者提出别的观看方法等。
并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程序,是计算机可执行的对显示装置进行控制的程序,所述显示装置具备透射外景并显示图像使得能够一并观看所述外景和该图像的显示部,被佩戴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而使用,其特征在于,使所述计算机作为图像生成部和图像显示控制部发挥作用;所述图像生成部,通过将对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了拍摄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取出并对其进行放大,由此生成显示用图像;和所述图像显示控制 部,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显示图像使得基于对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后的拍摄图像的显示用图像重叠于作为外景可见的对象物。因此,能够通过有效地组合显示装置外部的外景与显示内容以提供由显示装置进行的显示的新的有效活用方法,例如基于对该外景进行拍摄后的拍摄图像来补充使用者观看的外景的观看方法、并且 / 或者提出别的观看方法等。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第 1 实施方式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外观结构的说明图。
图 2 是按功能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 3 是表示存储于存储部的数据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 4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 5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典型的应用例的说明图, (A) 表示使用 者的视野的例子, (B) 及 (C) 表示从拍摄图像分离出来的图像的例子, (D) 表示显示了显示用图像的情况下使用者的视野的例子。
图 6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 7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工作的例子的图, (A) 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使用环境的例子, (B) 及 (C) 表示显示例。
图 8 是表示第 2 实施方式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 9 是表示图像显示部的要部结构的图, (A) 是从使用者的头部侧看图像显示部的要部立体图, (B) 是视线方向的说明图。
图 10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 11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显示例的图。
图 12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显示例的图。
符号说明
10 …控制装置, 20 、 20B …图像显示部(显示部 ) , 21 …右保持部,22 …右显示驱动部, 23 …左保持部, 24 …左显示驱动部, 26 …右光学像显示部, 28 …左光学像显示部, 61 …相机 ( 拍摄部 ) , 63 …麦克风, 64 …距离传感器, 68 …视线传感器, 100 、 100B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 显示装置 ) , 117 …通信部, 120 …存储部, 140 …控制部, 150 …操作系统, 160 …图像处理部, 170 …声音处理部, 171…对象检测部, 173 …距离检测部, 176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7 …图像生成部, 180…接口, 190 …显示控制部, 201 …右背光源控制部, 202 …左背光源控制部, 211 …右 LCD 控制部, 212 …左LCD 控制部, 221 …右背光源, 222 …左背光源, 241 …右LCD , 242 …左LCD , 251 …右投影光学系统, 252 …左投影光学系统, 261 …右导光板,262 …左导光板, DA …数据获取部。
具体实施方式
( 第 1 实施方式 )
以下,关于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 1 是表示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外观结构的说明图。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为佩戴在头部的显示装置,也被称为头戴式显示器 (HeadMounted Display , HMD) 。本实施方式的头部佩戴型显示 装置 100 为使用者在观看虚像的同时也能够直接观看外景的光学透射型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还有,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也将使用者通过头部佩戴型显示器 100 所观看的的虚像称为“显示图像”。并且,将出射基于图像数据而生成的图像光的动作也称为“对图像进行显示”。
头部佩戴型显示器 100 具备:图像显示部 20 ,其在被佩戴于使用者头部的状态下使使用者观看虚像;和对图像显示部 20 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0 。控制装置 10 也作为使用者用于对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进行操作的控制器发挥作用。图像显示部 20也简单地称为“显示部”。
图像显示部 20 为佩戴在使用者头部的佩戴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眼镜形状。图像显示部 20 具备右保持部 21 、右显示驱动部 22 、左保持部 23 、左显示驱动部 24、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相机 61( 拍摄部 ) 和麦克风 63 。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及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分别配置为,在使用者佩戴了图像显示部 20 时位于使用者的右眼及左眼之前,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的一端与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的一端在与使用者佩戴了图像显示部 20 时的使用者的眉间相对应的位置相互连接。
右保持部 21 为从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的另一端即端部 ER 延伸设置到与使用者佩戴了图像显示部 20 时的使用者的侧面头部相对应的位置的部件。同样地,左保持部23 为从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的另一端即端部 EL 延伸设置 到与使用者佩戴了图像显示部 20 时的用者的侧面头部相对应的位置的部件。右保持部 21 及左保持部 23 如眼镜的镜腿 ( 脚丝 ) 那样将图像显示部 20 保持在使用者的头部。
右显示驱动部 22 与左显示驱动部 24 配置于在使用者佩戴图像显示部20 时与使用者的头部相对的一侧。还有,下面,还将右保持部 21 及左保持部 23 总地简称为“保持部”,将右显示驱动部 22 及左显示驱动部 24 笼统简称为“显示驱动部”,将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及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笼统简称为“光学像显示部”。
显示驱动部 22 、 24 包括液晶显示器 241 、 242(Liquid Crystal Display ,以下也称为“ LCD241 、 242 ” ) 和 / 或投影光学系统 251 、 252 等 ( 参照图 2) 。后述显示驱动部 22 、 24 的详细结构。作为光学部件的光学像显示部26 、 28 具备导光板261 、 262( 参照图 2) 和调光板 20A 。导光板 261 、 262 由光透射性的树脂等形成,将从显示驱动部 22 、 24 输出的图像光导向使用者的眼睛。调光板 20A 为薄板状的光学元件,配置为覆盖与使用者的眼睛侧相反的一侧即图像显示部 20 的表侧。调光板 20A 可以采用光透射性基本为零、近乎透明、使光量衰减而使光透射、使特定波长的光衰减或对其进行反射等各种调光板。通过适宜地选择调光板 20A 的光学特性 ( 光透射率等 ) ,从而能够对从外部入射于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及左光学像显示部28 的外光量进行调整,对虚像的观看难易度进行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采用具有佩戴了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者至少能够观看外部景色的程度的光透射性的调光板 20A 的情况进行说明。调光板20A 对右导光板 261 、左导光板 262 进行保护,并对右导光板 261 、左导光板 262 的损伤和 / 或污渍的附着等进行抑制。
调光板 20A 既可以能够相对于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及左光学像显示部28 装卸,也可以互换安装多种类型的调光板 20A ,而且还可以省略。
相机 61 配置于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的另一端即端部 ER 。相机 61 对与使用者的眼睛侧相反侧方向的外部景色即外景进行拍摄,而获取外景图像。图 1 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相机 61 虽然为单眼相机,但也可以为立体相机。
相机 61 的拍摄方向即视场角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表侧方向,若换言之,则为对佩戴了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状态下的使用者的视场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外景进行拍摄的方向。并且,相机 61 的视场角的广度虽然可以适宜地设定,但是优选: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为包括使用者通过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所观看的外界 ( 外景 ) 的范围。而且,更加优选:设定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使得能够对经过调光板 20A 的使用者的整体视场进行拍摄。
图像显示部 20 进一步具有用于将图像显示部 20 连接于控制装置 10 的连接部 40 。控制部 40 具备连接于控制装置 10 的主体软线 48 、右软线42 、左软线 44 和连结部件 46 。右软线 42 与左软线 44 为主体软线 48 分支而成的 2 条软线。右软线42 从右保持部 21 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部 AP 插入于右保持部 21 的壳体内,并连接于右显示驱动部 22 。同样地,左软线 44 从左保持部 23 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部 AP 插入于左保持部 23 的壳体内,并连接于左显示驱动部 24 。
连结部件 46 设置于主体软线 48 和右软线 42 及左软线 44 的分支点,并具有用于连接耳机插塞 30 的塞孔。从耳机插塞 30 延伸出右耳机 32 及左耳机 34 。在耳机插塞 30 的附近设置有麦克风 63 。从耳机插塞 30 到麦克风63 为止汇集为一条软线,软线从麦克风 63 起分支而与右耳机 32 与左耳机34 分别相连。
麦克风 63 的具体规格为任意规格,既可以是具有指向性的麦克风,也可以是无指向性的麦克风。作为具有指向性的麦克风,例如可以举出单一指向性 (Cardioid) 、窄指向性 (Super cardioid) 、锐指向性 (Hypercardioid) 、超指向性 (Ultra Cardioid)等。在麦克风 63 具有指向性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特别良好地收集来自佩戴了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声音并进行检测。该情况下,为了确保麦克风 63的指向性,也可以使麦克风 63 或收置麦克风 63 的部件具有结构性的特征。例如在图 1的例中,也可以:设计麦克风 63 及连结部件 46 ,使得在使用者佩戴了右耳机 32 及左耳机 34 的状态下,麦克风 63 的集音部 朝向使用者的视线方向。或者,也可以将麦克风 63埋入设置于右保持部 21 或左保持部 23 。该情况下,如果在右保持部 21 或左保持部 23的前面侧即与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并排的面穿设集音用的孔,则能够使之具有对应于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指向性。所谓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能够换言为例如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及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面向的方向、朝向使用者穿过光学像显示部 26及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看到的视野的中心的方向、相机 61 的拍摄方向等。还有,也可以使麦克风 63 的指向性的方向可变。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检测使用者的视线方向,并调整麦克风 63 的指向性的方向使得其朝向该使用者的事先方向。
还有,也可以将右软线 42 与左软线 44 汇集为一条软线。具体而言,也可以将右软线 42 的内部导线经过图像显示部 20 的主体内部而引入左保持部 23 侧,并与左软线 44 内部的导线一起用树脂覆盖而汇集为一条软线。
图像显示部 20 与控制装置 10 经由连接部 40 进行各种信号的传输。在主体软线 48 中的与连结部件 46 相反侧的端部和控制装置 10 ,分别设置有相互嵌合的连接器 ( 省略图示 ) 。通过主体软线 48 的连接器与控制装置10 的连接器的嵌合 / 嵌合解除,控制装置 10 与图像显示部 20 或连接或分离。右软线 42 、左软线 44 和主体软线48 能够采用例如金属电缆和 / 或光纤 。
控制装置 10 为用于控制头部佩戴型显示器 100 的装置。控制装置 10 具备确定键 11 、点亮部 12 、显示切换键 13 、辉度切换键 15 、方向键 16 、菜单键 17 及包括电源开关 18 的开关类。并且,控制装置 10 具备使用者通过手指进行触摸操作的跟踪垫14 。
确定键 11 检测按下操作而输出确定在控制装置 10 所操作的内容的信号。点亮部 12 通过其发光状态来通知头部佩戴型显示器 100 的工作状态。作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工作状态,例如有电源的接通 / 关断等。作为点亮部 12 ,能够使用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 ) 。显示切换键 13 对按下操作进行检测,而输出例如将内容动态图像的显示模式切换为 3D 与 2D 的信号。
跟踪垫 14 检测在跟踪垫 14 的操作面上的使用者的手指的操作,而输出与检测内容相应的信号。作为跟踪垫 14 ,能够采用静电式和 / 或压力检测式、光学式之类的各种跟踪垫。辉度切换键 15 检测按下操作,而输出使图像显示部 20 的辉度增减的信号。方向键 16 检测对与上下左右方向相对应的键的按下操作而输出与检测内容相应的信号。电源开关 18 通过检测开关的滑动操作而切换头部佩戴型显示器100的电源接通状态。
图 2 是按功能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系统 1 的各部分的功能框图。
如图 2 所示,显示系统 1 具备外部设备 OA 和头部佩戴型显示器 100 。作为外部设备 OA ,有例如个人计算机 (PC) 和 / 或便携电话终端、游戏终端等。外部设备 OA可用作对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供给图像的图像供给装置。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控制装置 10 具有控制部 140 、操作部 135 、输入信息获取部 110 、存储部 120 、电源 130 、接口 180 、发送部 (Tx)51 及发送部 (Tx)52 。
操作部 135 检测由使用者所进行的操作。操作部 135 具备图 1 所示的确定键11 、显示切换键 13 、跟踪垫 14 、辉度切换键 15 、方向键 16 、菜单键 17 、电源开关18 的各部分。
输入信息获取部 110 获取与使用者所进行的操作输入相应的信号。作为与操作输入相应的信号,有例如针对跟踪垫 14 、方向键 16 、电源开关18 的操作输入。
电源 130 对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各部分供给电力。作为电源 130 能够使用例如二次电池。
存储部 120 存储各种计算机程序。存储部 120 包括 ROM 和 / 或 RAM 等。存储部 120 也可以存储显示于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图像显示部20 的图像数据。
存储部 120 存储后述的对象检测部 171 所参照的检测特征数据 124 及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所处理的显示设定数据 125 。
接口 180 为用于针对控制装置 10 连接成为内容的供给源的各种外部设备 OA的接口。作为接口 180 能够使用例如 USB 接口、微型 USB 接口、存储卡用接口等的与有线连接相应的接口。
控制部 140 通过读出存储部 120 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而执行,而实现各部分的功能。即,控制部 140 作为操作系统 (OS)150 、图像处理部 160 、声音处理部 170 、对象检测部 171 、位置检测部 172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图像生成部 177 及显示控制部190 发挥作用。
在控制部 140 连接有 3 轴传感器 113 、 GPS115 及通信部 117 。 3 轴传感器 113 为 3 轴的加速度传感器,控制部 140 能够获取 3 轴传感器 113 的检测值。GPS115 具备天线 ( 省略图示 ) ,并接收 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 信号而求得控制装置 10 的当前位置。 GPS115 将基于 GPS 信号求出的当前位置和/ 或当前时刻输出到控制部 140 。并且,GPS115 也可以具备获取基于 GPS 信号所含的信息获取当前时刻并使控制装置 10 的控制部 140 所计时的时刻修正的功能。
通信部 117 执行依照无线 LAN(WiFi( 注册商标 )) 、 Miracast( 注册商标 )、 Bluetooth( 注册商标 ) 等的标准的无线数据通信。
在外部设备 OA 无线连接于通信部 117 的情况下,控制部 140 进行用于通过通信部 117 获取内容数据而在图像显示部 20 显示图像的控制。另一方面,在外部设备OA 有线连接于接口 180 的情况下,控制部 140 进行用于通过接口 180 获取内容数据而在图像显示部 20 显示图像的控制。因而,以下笼统地将通信部 117 及接口 180 称为数据获取部 DA 。
数据获取部 DA 从外部设备 OA 获取将由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显示的内容数据。内容数据包括后述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部 160 获取内容所含的图像信号。图像处理部 160 从获取的图像信号中分离出垂直同步信号 VSync 和 / 或水平同步信号 HSync 等同步信号。并且,图像处理部 160 与分离出的垂直同步信号 VSync 和 / 或水平同步信号 HSync 的周期相应地,利用 PLL(Phase Locked Loop ,锁相环 ) 电路等(省略图示)而生成时钟信号PCLK。图像处理部160利用A/D转换电路等(省略图示)将分离出了同步信号后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此后,图像处理部 160 将转换后的数字图像信号作为对象 图像的图像数据 ( 附图中, Data) 按每一帧存储于存储部 120 内的 DRAM 。该图像数据为例如 RGB数据。
还有,图像处理部 160 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数据 Data 执行分辨率转换处理、辉度、彩度的调整之类的各种色调校正处理、梯形失真校正处理等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部 160 经由发送部 51 、 52 分别发送:生成的时钟信号 PCLK 、垂直同步信号 VSync 、水平同步信号 HSync 和存储于存储部 120 内的DRAM 的图像数据Data 。还有,也将经由发送部 51 发送的图像数据 Data 称为“右眼用图像数据”,也将经由发送部 52 发送的图像数据 Data 称为“左眼用图像数据”。发送部 51 、 52 作为用于控制装置 10 与图像显示部20 之间的串行传输的收发器发挥作用。
显示控制部 190 生成对右显示驱动部 22 及左显示驱动部 24 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 190 通过控制信号独立地控制由右 LCD 控制部 211 实现的右 LCD241 的驱动 ON/OFF 、由右背光源控制部 201 实现的右背光源 221 的驱动 ON/OFF 、由左 LCD 控制部 212 实现的左LCD242 的驱动 ON/OFF 、由左背光源控制部 202实现的左背光源 222 的驱动 ON/OFF 等。由此,显示控制部 90 对由右显示驱动部 22 及左显示驱动部 24 分别进行的图像光的生成及出射进行控制。例如,显示控制部190 使右显示驱动部 22 及左显示驱动部 24 这两方生成图像光或仅使一方生成图像光或使两方都不生成图像光。
显示控制部 190 经由发送部 51 及 52 分别发送针对右 LCD 控制部 211 和左 LCD 控制部 212 的控制信号。并且,显示控制部 190 分别发送针对右背光源控制部201 和左背光源控制部 202 的控制信号。
图像显示部 20 具备右显示驱动部 22 、左显示驱动部 24 、作为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的右导光板 261 、作为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的左导光板 262 、相机 61 、振动传感器 65 和 9 轴传感器 66 。
振动传感器 65 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如图 1 所示配置于图像显示部 20 的内部。在图 1 的例子中,在右保持部 21 中被内置于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的端部 ER 附近。在使用者进行敲击端部 ER 的操作 ( 敲击操作 ) 的情况下,振动传感器 65 检测由该操作产生的振动而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40 。根据该振动传感器 65 的检测结果,控制部 140 检测由使用者实现的敲击操作。
9 轴传感器 66 为对加速度 (3 轴 ) 、角速度 (3 轴 ) 、地磁场 (3 轴 ) 进行检测的移动传感器 (motion sensor) 。 9 轴传感器 66 设置于图像显示部 20 ,所以在图像显示部 20 被佩戴于使用者 20 的头部时,检测使用者的头部的移动。根据检测到的使用者的头部的移动,可知图像显示部 20 的朝向,所以控制部 140 能够推定使用者的视线方向。
右显示驱动部 22 具备接收部 (Rx)53 、作为光源发挥作用的右背光源 (BL)控制部 201 及右背光源 (BL)221 、作为显示元件发挥作用的右LCD 控制部 211 及右LCD241 、和右投影光学系统 251 。右背光源控制部201 与右背光源 221 作为光源发挥作用。右 LCD 控制部 211 与右 LCD241 作为显示元件发挥作用。还有,也将右背光源控制部201 、右 LCD 控制部211 、右背光源 221 和右 LCD241 笼统地称为“图像光生成部”。
接收部 53 作为用于控制装置 10 与图像显示部 20 之间的串行传送的收发器发挥作用。右背光源控制部 201 基于所输入的控制信号来驱动右背光源 221 。右背光源221 为例如 LED 和 / 或电致发光 (EL) 等的发光体。右 LCD 控制部 211 基于经由接收部 53 所输入的时钟信号 PCLK 、垂直同步信号 VSync 、水平同步信号 HSync 和右眼用图像数据 Data1 ,来驱动右LCD241 。右 LCD241 为多个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透射型液晶面板。
右投影光学系统 251 包括使从右 LCD241 出射的图像光成为平行状态的光束的准直透镜而构成。作为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的右导光板 261 一边使从右投影光学系统251 输出的图像光沿预定光路反射一边将其导向使用者的右眼 RE 。还有,也将右投影光学系统 251 与右导光板 261 笼统地称为“导光部”。
左显示驱动部 24 具有与右显示驱动部 22 同样的结构。左显示驱动部24 具备接收部 (Rx)54 、作为光源发挥作用的左背光源 (BL) 控制部 202 及左背光源 (BL)222、作为显示元件发挥作用的左 LCD 控制部 212 及左LCD242 、和左投影光学系统 252 。左背光源控制部 202 与左背光源 222 作为光源发挥作用。左 LCD 控制部 212 与左LCD242 作为显示元件发挥作用。还有,也将左背光源控制部 202 、左 LCD 控制部 212 、左背光源 222 和左 LCD242 笼统地称为“图像光生成部”。并且,左投影光学系统 252 包括使从左 LCD242 出射的图像光成为平行状态的光束的准直透镜而构成。作为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的左导光板 262 一边使从左投影光学系统 252 输出的图像光沿预定光路反射一边将其导向使用者的左眼 LE 。还有,也将左投影光学系统 252 与左导光板 262 笼统地称为“导光部”。
在使用者透过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及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观看外景的情况 下,头部佩戴型显示器 100 以重叠于该外景的方式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
对象检测部 171 进行使相机 61 执行拍摄的控制,并获取拍摄图像。虽然该拍摄图像作为彩色图像数据或黑白图像数据从相机 61 被输出,但是相机 61 也可以输出图像信号,对象检测部 171 根据图像信号而生成符合预定文件格式的图像数据。
对象检测部 171 对获取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并检测拍摄图像数据所反映的对象物。所谓对象物为存在于相机 61 的拍摄方向即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物体或人。
对象检测部 171 在拍摄图像中检索符合检测特征数据 124 的图像,并将符合的图像检测为对象物的图像。
图 3 是表示存储部 120 中存储的检测特征数据 124 及显示设定数据 125 的构成例的图。
检测特征数据 124 是要从拍摄图像中检测的图像的特征量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特征数据 124 包括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及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24a 为适合于 1 个拍摄图像的特征量的 数据。对象检测部 171 在使用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24a 的情况下,关于 1 个拍摄图像进行检测适合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24a 的部分的匹配处理。
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为适合于多个拍摄图像的特征量的数据。对象 检测部 171 在使用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的情况下,多次得到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并求出得到的多个拍摄图像的差别。相机 61 可以按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拍摄,在每次拍摄时输出拍摄图像数据。即,相机 61 作为以与上述时间间隔相对应的帧速率进行拍摄的动态图像相机发挥作用。该情况下,对象检测部 171 通过求求出相机 61 以不同定时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的差别,能够求出动态图像的变化。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能够称为适用于动态图像的变化的特征量的数据。对象检测部 171 进行在拍摄图像的差别中检测适合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的部分的匹配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事先设定象检测部 171 所使用的检测特征数据 124 是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24a 还是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在设定为使用对象检测部 171 的情况下,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24a 获取相机 61 的 1 个拍摄图像而进行匹配处理。相对于此,在设定为使用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124b 的情况下,对象检测部 171 每次获取相机61 的拍摄图像都将其暂时存储于存储部 120 。而且,对象检测部 170 获取存储部 120中存储的多个拍摄图像以求出其差别,对于该差别进行基于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的匹配处理。
对象检测部 171 通过匹配处理,确定相机 61 拍摄到的拍摄图像所反映的对象物。即,对象检测部 171 在拍摄图像中检测到符合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24a 的区域、或在拍摄图像的差别中检测到符合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124b 的区域的情况下,以检测到的区域所反映的被照体为对象物。
距离检测部 173 求出直至对象检测部 171 检测到的对象物为止的距离。例如,距离检测部 173 基于对象检测部 171 在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到的对象物的图像的尺寸,求出直至对象物为止的距离。
并且,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也可以具备利用激光或超声波来检测直至对象物为止的距离的测距仪。该测距仪具备例如激光光源和接受该光源所发出的激光的反射光的受光部,基于激光的受光状态来检测直至对象物为止的距离。并且,测距仪也可以为例如超声波式的测距仪。即,也可以采用具备发出超声波的声源和检测对象物反射了的超声波的检测部、并基于反射的超声波来检测直至对象物为止的距离的测距仪。而且,该测距仪也可以设为合并利用激光的测距仪与采用超声波的测距仪而成的结构。这样的测距仪,优选设置于图像显示部 20 的右保持部 21 或右显示驱动部22 ,例如,若在与调光板 20A 并排的面上朝向前方而设置即可。该测距仪测定距离的方向与相机 61 的拍摄方向同样地,优选为使用者的视线方向。
距离检测部 173 虽然检测从相机 61 或测距仪直至对象物为止的距离,但是该距离可以看做从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者直至对象物为止的距离。
并且,在对象检测部 171 所检测出的对象物并不是特定物体的情况下,距离检测部 173 以例如 拍摄图像的中央为假想的对象物,检测直至该对象物为止的距离。
图像生成部 177 通过提取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而对其进行处理,从而生成显示用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生成部 177 从拍摄图像中分出对象检测部 177检测出的包括特征物的预定尺寸的区域而生成显示用图像。在对象检测部 171 使用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从多个拍摄图像中检测到了对象物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 177 在最新的拍摄图像中分出对象 检测部 171 检测出的包括对象物的区域。
图像生成部 177 所生成的显示用图像,通过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的控制而显示于图像显示部 20 的能够显示区域。对显示用图像进行显示的尺寸预先设定,例如为不成为使用者观看外景时的障碍的程度。因此,图像生成部 177 以一致于显示用图像的显示尺寸的尺寸来分出拍摄图像。
图像生成部 177 生成显示用图像,使得对象检测部 171 检测出的包括特征物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更加容易观看地显示。从而,如上所述,图像生成部 177 所执行的处理,并不限定于扩大从拍摄图像提取的区域的处理。例如,也可以在从拍摄图像提取的区域之中以圆和 / 或矩形等的框包围对象 物的周围,也可以作为显示用图像。并且,例如,也可以,对对象物付与字幕和 / 或箭头等装饰而生成容易识别对象物的显示用图像。该情况下的装饰为预先为点缀之用而存储的图像,可以称为辅助图像、强调用图像。并且,既可以使包括对象物的区域的辉度和 / 或色调变化,也可以例如将对象物及其周围设为高辉度的图像。
并且,在对要基于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和 / 或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124b 进行检测的对象物付与装饰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于该装饰相关的数据包含于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
并且,图像生成部 177 也可以在分出包括对象检测部 171 要检测的对象 物的图像时,将对象物及其周围分出来。该情况下,因为明显地知道是对拍摄图像的一部分进行了放大的图像,所以使用者能够放大地看到例如远方的难以看清的部分。并且,图像生成部177 也可以沿对象物的图像的缩略进行取出,该情况下,可以将要取出的图像与其他背景图像合成而进行显示和 / 或进行将取出的图像作为 3D( 立体图像 ) 显示于图像显示部20 的处理。
而且,图像生成部 177 基于距离检测部 173 检测到的距离来确定放大率。图像生成部 177 在通过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的控制而显示从拍摄图像中取出的一部分图像时,将该图像放大对于使用者而言能够看到。因此,图像生成部 177 基于在图像显示部 20的能够显示区域中对显示用图像进行显示的尺寸 ( 分辨率或者图像点数 ) 和放大率,来确定要从拍摄图像中取出的图像的尺寸。而且,图像生成部 177 执行对取出的图像的尺寸进行转换使之与要显示的尺寸一致的放大处理 ( 或者分辨率转换处理 ) 。由此,因为从拍摄图像取出的图像变为放大了的状态,所以使用者能够看见放大图像。
图像生成部 177 放大后的显示用图像由使用者观看的尺寸受图像显示部 20的规格影响。为了恰当地管理、调整图像生成部 177 对从拍摄图像中取出的图像进行放大的放大率,例如,只要预先设定将从拍摄图像取出的图像设为与使用者的视野中的外景相同的尺寸的情况 ( 即,放大率为 1 倍 ) 下的图像的尺寸即可。也就是说,预先设定使用者以既不放大也不缩小的尺寸观看显示用图像的情况下的、图像生成部 177 要取出的图像的尺寸。以该尺寸为基准,图像生成部177配合目标放大率取出图像并将其放大。
图像生成部 177 对图像进行放大的处理中的放大率,例如只要与距离检测部173 检测出的距离相应而确定即可。
在图 3 中示出存储部 120 中存储的显示设定数据 126 包含放大率设定数据126a 的例子,该放大率设定数据 126a 使距离检测部 173 检测出的直至对象 物为止的距离与放大率相对应。放大率设定数据 126a 为确定距离检测部 173 检测出的距离与放大率的数据,包括例如阶梯性地求放大率的表、或者根据距离计算放大率的运算公式和 /或参数。图像生成部 177 能够利用该放大率设定数据 126a 并根据距离检测部 177 检测出的距离来求出放大率。并且,在放大率设定数据 126a ,既可以对图像生成部 177 不进行放大的情形进行设定,也可以对图像生成部 177 不生成显示用图像的情形进行设定。例如,能够进行设定,使得在距离检测部 173 检测出的直至对象物为止的距离比设定的距离近的情况下,不进行显示用图像的生成及显示。在图像生成部不生成及输出显示用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图像显示控制部176 不进行显示用图像的显示。
除放大率设定数据 126a 之外,显示设定数据 126 也可以包括与图像显示部20 中的缺省的显示尺寸相关的设定值的数据、与显示色的调整相关的设定值的数据等与图像的显示相关而预先设定的数据。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控制显示控制部 190 ,基于图像生成部 177 生成的显示用图像的数据通过图像显示部 20 来显示图像。
声音处理部 170 获取内容所含的声音信号,并对获取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而将其供给到连接于连接部件 46 的右耳机 32 内的扬声器 ( 省略图示 ) 及左耳机 34 内的扬声器 ( 省略图示 ) 。还有,在采用例如 Dolby( 注册商标 ) 系统的情况下,进行针对声音信号的处理,并从右耳机 32 及左耳机34 分别输出例如频率等改变了的不同的声音。
并且,声音处理部 170 获取通过麦克风 63 所收集的声音而将其转换为数字声音数据,并进行涉及声音的处理。例如,声音处理部 170 也可以通过从获取的声音中提取特征而使其模型化,从而分别识别多个人的声音而进行按每种声音来确定说话人的说话人识别。
在控制部 140 连接有 3 轴传感器 113 、 GPS115 及通信部 117 。 3 轴传感器 113 为 3 轴的加速度传感器,控制部 140 能够获取 3 轴传感器 113 的检测值以检测控制装置 10 是否运动以及运动的方向。
GPS115 具备天线 ( 省略图示 ) ,接收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 信号,并求出控制装置 10 的当前位置。 GPS115 将基于GPS 信号求出的当前位置和 / 或当前时刻输出到控制部 140 。并且,GPS115 也可以具备基于 GPS 信号所含的信息获取当前时刻并使控制装置 10 的控制部 140 所计时的时刻修正的功能。
通信部 117 执行依照无线 LAN(WiFi( 注册商标 )) 和 / 或 Bluetooth ( 注册商标 ) 标准的无线数据通信。
接口 180 为用于对控制装置 10 连接成为内容的供给源的各种图像供给装置OA 的接口。图像供给装置 OA 所供给的内容包括静止图像或动态图像,也可以包括声音。作为图像供给装置 OA ,有例如个人计算机 (PC) 和 / 或便携电话终端、游戏终端等。作为接口 180 能够使用例如 USB 接口、微USB接口、存储器卡用接口等。
在此,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线路将图像供给装置 OA 连接于控制装置10 。该情况下,图像供给装置 OA 与通信部 117 执行无线通信,通过 Miracast ( 注册商标 ) 等无线通信技术发送内容的数据。
图 4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工作的流程图。在该工作中,在使用者透过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及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观看外景时,通过图像显示部 20 显示对该外景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
并且,图 5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通过于图 4 所示的工作对图像进行显示的状况的说明图。图5(A)表示使用者的视野VR的例子,图5(B)及(C)表示要从拍摄图像取出的图像的例子,图5(D)表示对显示用图像进行显示的情况下的使用者的视野VR的例子。
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控制部 140 中,对象检测部 171 使相机61 执行拍摄 ( 步骤 S11) ,获取拍摄图像 ( 步骤 S12) 。对象检测部 171 从存储部 120 中获取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或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124b( 步骤 S13) ,判定获取的检测特征数据的对象是单一的拍摄图像还是多个拍摄图像 ( 步骤 S14) 。该判定能够基于作为要使用的检测特征数据是指定了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还是指定了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124b 来进行。
在对单一的拍摄图像进行处理的情况下 ( 步骤 S14 ;是 ) ,对象检测部 171使用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对在步骤 S12 中获取的拍摄图像进行匹配 ( 步骤 S15),转移到步骤 S18 。
并且,在对多个拍摄图像进行处理的情况下 ( 步骤 S14 ;否 ) ,对象检测部171 求出在步骤 S12 中获取的拍摄图像与过去获取而暂时存储于存储部 120 的拍摄图像的差别 ( 步骤 S16) 。对象检测部 171 对求出的差别执行基于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124b 的匹配处理 ( 步骤 S17) ,并转移到步骤 S18 。
在步骤 S18 中,对象检测部 171 确定从拍摄图像中进行取出的区域。虽然在此确定的区域是包括对象检测部 171 检测出的对象物的区域,但是图像生成部 177 在后述的步骤 S21 中确定详细的取出范围。因此,在步骤S18 中确定的区域为临时的区域,只要设为例如要切出的区域的中心的位置或者 对象物的缩略等即可。
图5(A)所示的例表示使用者从观众席观看足球比赛的例子。在该例子中,能够看到足球的赛场F及在赛场F上踢球的多个运动员FP。能够看到一位运动员FP带球B的状况。因为在该例中使用者处于远离赛场F的位置,所以视野VR中的运动员FP及球B看起来很小。
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 ( 视场角 ) 为例如 与视野 VR 相同的范围,在拍摄图像中拍照到赛场 F 、运动员 FP 及球 B 。
对象检测部 171 基于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对拍摄图像进行匹配处理,作为对象物对球 B 的图像进行检测。该情况下,对象检测部 171 在步骤 S15 中对球 B 进行检测,并在步骤 S18 中将包括球 B 的区域确定为取出区域。
接下来,距离检测部 173 检测直至包括于在步骤 S18 中对象检测部 171 所确定的区域的对象物为止的距离 ( 步骤 S19) 。
而且,图像生成部 177 基于由距离检测部 173 检测出的距离和存储部120 中存储的放大率设定数据 126a 来确定放大率 ( 步骤 S20) 。图像生成部 177 基于确定的放大率,确定要从拍摄图像中取出图像的尺寸及位置而执行图像的取出,并将取出的图像作为显示用图像输出 ( 步骤 S21) 。在步骤 S21 中,图像生成部 177 也可以执行上述尺寸变化或者分辨率转换处理等。并且,在与距离检测部 173 检测出的距离相对应的放大率设定数据 126a 的设定为不进行显示的设定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 177 不输出显示用图像。
在图5(B)及(C)表示图像生成部177要输出的显示用图像的例子。图像生成部177 按照与图像的取出相关而预先设定的内容,从拍摄图像中取出包括球 B 的图像的区域。所谓与图像的取出相关而预先设定的内容,是指要取出的图像的纵横比和 / 或放大率为 1 倍的情况下的尺寸。在图5(B)的例子中,取出拍照有球B及持球B的运动员FP的全身的区域,并将其作为显示用图像输出。并且,在图5(C)的例子中,取出球B及包括球B的预定尺寸的区域,并将其作为显示用图像而输出。在图5(C)的例子中,仅包括带球B的运动员FP 的身体一部分。在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为用于检测球 B 的特征量的数据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 177 要取出的图像是包括运动员 FP 的全身还是包括其身体的一部分,根据放大率等的设定来确定。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将图像生成部 177 输出的显示用图像存储于存储部 120( 步骤 S22) 。在存储部 120 按照时间序列存储显示用图像。从而,若反复执行图 4 的步骤 S11 ~ S24 所示的处理,则在存储部 120 按时间序列依次存储多个显示用图像。该多个显示用图像通过连续地显示从而能够再现为动态图像。例如,按照对于操作部 135 的指示操作,控制部 140 能够对存储部 120 中存储的显示用图像进行再现显示。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将图像生成部 177 在步骤 S21 中输出的显示用图像输出到显示控制部 190 ,并由图像显示部 20 进行显示 ( 步骤 S23) 。
此后,控制部 140 对显示是否结束进行判定 ( 步骤 S24) 。在持续进行显示的情况下 ( 步骤 S24 ;否 ) ,控制部 140 返回到步骤 S11 。并且,在按照操作部 135 检测出的操作等而结束了显示的情况下 ( 步骤 S24 ;是 ) ,控制部 140 使由显示控制部190 实现的显示停止而结束本处理。
在图5(D)表示显示用图像由图像显示部20显示的状态。在视野VR中,虽然与图 5(A)同样地作为外景能够看到场地F,但是以重叠于视野VR的一部分的方式显示图像IV 。该图像IV为图像显示部20显示的显示用图像。因为图像IV成为对外景的一部分进行了放大的图像,所以使用者能够同时观看透过图像显示部20所间的外景和该外景的一部分。
还有,对象检测部171也可以在反复执行图4的步骤S11~S17的处理的情况下,进行追踪一旦检测出的对象物的处理。即,对象检测部 171 在基于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124a 或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检测出对象物之后,监视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的变化,并追踪已检测出的对象物的移动。由此,对象检测部 171 即使不进行步骤 S15 、 S17 的匹配处理,也能够从检测对象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到对象物。这样的方法,例如在由相机 61按预定帧速率 ( 例如, 30 帧 / 秒 ) 对动态图像进行拍摄、对象检测部 171 针对各帧检测对象物的情况下,能够减轻负荷,很是有效。
并且,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124a及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124b不限定于用于检测特定的对象物的特征量。例如,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124a能够设为检测包括特定的特征的拍摄图像的特征量;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能够设为检测进行特定变化的动态图像的特征量。该情况下,对象检测部171 在拍摄图像中检测出了符合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或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的特征的情况下,将具有该特征的部分设为对象物。该情况下,对象物不是特定的物体而是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图像生成部 177 只要取出对象检测部171 作为对象物所检测出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而将其作为显示用图像即可。
并且,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及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既可以包括检测特定的 1 个或少量对象物的特定对象物用的特征量的数据,也可以包括能够检测类似的多种类型对象物的通用的特征量的数据。
例如,在图5(B)、(C)的例子中,对象检测部171基于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124a来检测球。该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124a,既可以是检测特定图案(包括颜色及花纹的形状) 的球的特定对象物用的特征量的数据,也可以是检测球体的通用的特征量的数据。在为通用的特征量的数据的情况 下,既可以设为例如仅对形状进行特定的特征量、对形状和颜色进行特定的特征量,也可以是特定其为多种颜色中哪一种的特征量。并且,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124a 也可以一并包括特征量的数据和确定与所容许的特征量的 差异的范围的数据。对于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也是同样的。
具体而言,如果设为容许特定人的容貌、发型、衣服 ( 制服、鞋、帽、号码布(bibs) 等 ) 的差异的通用的特征量的数据,则不仅能够检测多个对象物,而且还能够与日照和 / 或照明的状态、环境的明亮度、由日光引起的拍摄图像中的颜色变化相对应。并且,对象检测部 171 也可以在检测到对象物之后,在后续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中追踪对象物。该情况下,在追踪对象物期间拍摄图像数据中的对象物的图像变得不适合特征量时,也可以对特征量进行校准。由此,在利用特定对象用的特征量的数据的情况下以及使用通用的特征量的数据的情况下,即使由于日照等原因导致拍摄图像中的对象物的颜色和 / 或形状不适合特征量,也能够检测对象物并持续检测对象物。
图 6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工作的流程图,表示与佩戴了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者的位置相对应而对显示进行调整的工作。并且,图 7 是与图6相同的工作的说明图,图7(A)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使用环境的例子,图7(B)及图7(C)表示显示例。
图 6 的工作为与使用者的位置相对应而调整图像显示部 20 显示图像IV 的位置和 / 或尺寸的处理。如上所述,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为使用者能够一边观看外景一边通过图像显示部 20 观看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的装置。使用者隔着图像显示部 20 观看的外景的方向严重地受使用者与使用者观看的对象物的相对位置影响。
例如,如图7(A)所示,考虑使用者在具有多层(在图7(A)中4层)观众席S的运动场ST中佩戴使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的情况。在使用者位于4层或3层等的上层的情况下,为了观看场地F而往下看。因此,使用者想看的方向位于右导光板261、左导光板262的显示区域的下方。该情况下,如果图像显示控制部176将对显示用图像进行显示的位置避开使用者欲要观看的方向、例如调整到显示区域的上部,则不会妨碍使用者。图7(B)所示的例子为使用者从上层观看场地F上的运动员FP的例子,图像显示控制部176将图像IV显示于显示区域的上部。该情况下,在使用者的视野VR中,能够不受图像IV干扰地观看运动员FP。并且,图7(C)的例子为使用者从低层观看场地F上的运动员FP的例子,图像显示控制部176将图像IV 显示于显示区域的下部。该情况下,因为使用者的视线接近正面,所以图像显示控制部176 在避开正面的位置较小地显示图像 IV 。因此,在使用者的视野 VR 中,能够不受图像IV 干扰地观看运动员 FP 。
图 6 的工作,能够在图 4 的步骤 S23 中开始显示处理之后、预先设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和 / 或通过使用者对于控制装置 10 的操作,在任意定时执行。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对使用者观看的外景所含的对象物与头部佩戴型装置100 的相对位置进行判定 ( 步骤 S31)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位置也可以根据例如 GPS115 检测的位置来进行判定。并且,也可以基于距离检测部 173 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数据中检测出的与对象物的距离来进行判定。而且,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环境中利用 WiFi( 注册商标 ) 的位置特定系统开启的状态下,也可以通过通信部 117进行 WiFi 通信来确定位置。或者,在通过对于操作部 135 的输入操作而指定了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取所指定的位置。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参照存储部 120 中存储的显示设定数据 126 ,并获取与在步骤 S31 中判定出的位置相对应的显示所涉及的设定 ( 步骤 S32) 。该设定为图像IV 的显示位置、显示尺寸的规定值或最大值等。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按照在步骤 S32 中获取的设定,对图像 IV 的显示尺寸及显示位置进行调整 ( 步骤 S33) ,并判定显示是否已结束 ( 步骤 S34) 。
控制部 140 在显示工作未结束期间 ( 步骤 S34 ;否 ) ,反复执行步骤S31 ~S33 的处理,若显示结束了 ( 步骤 S34 ;是 ) 则结束 本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应用了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涉及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 为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而使用的显示装置,具备对图像进行显示使得能够透射外景并与外景一起观看该图像的图像显示部 20 和对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的相机 61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控制部 140 具备:根据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生成显示用图像的图像生成部 177 ;和使图像生成部 177 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部 20 的图像显示控制部176 。由此,能够对图像进行显示,使得基于对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的显示用图像重叠于作为外景可见的对象物。因此,能够有效地组合显示装置外部的外景和显示内容以提供由显示装置进行的显示的新的活用方法,例如基于对该外景进行拍摄后的拍摄图像来补充使用者观看的外景的观看方法、并且 / 或者提出别的观看方法等。
并且,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具备检测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状态的距离检测部 173 等检测部。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与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状态相应地调整图像显示部 20 中的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因此,能够与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环境和 / 或使用者的使用方法相对应地,调整显示于图像显示部20 的图像的显示尺寸和 / 或显示位置等状态。因此,能够配合使用者观看外景的观看方法而进行显示。
并且,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通过距离检测部 173 等进行与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位置相关的检测,与检测出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位置相对用地调整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因此,能够基于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位置,并配合使用者观看外景的观看方法而进行显示。具体而言,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调整显示用图像的显示位置或显示尺寸的至少任一方,使得显示用图像避开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中心。视线方向的中心是指例如使用者透过图像显示部 20 观看外景的情况下的视线的中心轴与在图像显示部 20 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的交点及其附近。该情况下,不在使用者的视线的正对面显示显示用图像,使用者在避开视线的正对面 ( 中心 ) 的位置观看显示用图像。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显示用相机 61 拍摄到的图像,使得其不会成为使用者观看外景的障碍。例如,能够显示显示用图像,使得不会遮住使用者所关注的对象物。
并且,因为图像生成部 177 通过取出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并将其放大,从而生成显示用图像,所以能够放大地显示拍摄使用者的视线方向所得的拍摄图像。因此,使用者能够一边观看外景一边放大地观看视线方向。
并且,因为图像生成部 177 通过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中取出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区域,从而生成显示用图像,所以能够显示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拍摄图像。例如,在拍摄了符合使用者的嗜好和 / 或兴趣的拍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由图像显示部 20 显示该拍摄图像而让使用者观看到该拍摄图像。
并且,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具备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中检测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对象物的对象检测部 171 。图像生成部 177 通过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中取出包括对象检测部 171 检测出的对象物的图像的区域,从而生成显示用图像。由此,在使用者的视线方向上存在对象物的情况下,能够让使用者观看到该对象物的图像。
并且,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具备检测由对象检测部 171 检测出的对象物与使用者的距离的距离检测部 173 。图像生成部 177 按与距离检测部 173 检测出的距离相应的放大率对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并生成显示用图像。由此,能够按配合使用者与视线方向的对象物的距离的放大率,让使用者观看到对象物的图像。
并且,图像生成部 177 通过获取由相机 61 在不同时间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并在该多个拍摄图像中确定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区域,从而生成显示用图像。由此,对于多个拍摄图像,能够设定更加复杂的条件,并以符合该条件的拍摄图像为基础而让使用者观看到图像。
并且,图像生成部 177 获取由相机 61 在不同时间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并在该多个拍摄图像的像素间的差别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将获取的拍摄图像取出而生成显示用图像。由此,因为能够以多个拍摄图像的差别为基础而生成显示用图像并显示,所以对于例如包括连续的多个图像的动态图像,能够基于图像的变化而生成显示用图像并显示。
并且,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将由图像生成部 177 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按照时间序列存储于存储部 120 ,并在由操作部 135 检测出指示进行再现的操作的情况下,再现显示存储部 120 中存储的显示用图像。在此,图像显示控制 部 176 能够通过按预定的帧速率依次再现按照时间序列存储的多个显示,从而显示动态图像。该情况下,使用者能够观看录像在视线方向上放大了的图像所得的动态图像。在此,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在再现显示存储部 120 中存储的显示用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能够变更该显示用图像的放大率。例如,在由操作部 135 检测出指定放大率的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该操作而变更放大率。而且,虽然在图5(D)中显示了显示用图像使得其重叠于视野VR的一部分,但是在再现显示存储部120中存储的显示用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图像显示部20的能够显示区域整体显示显示用图像。
并且,图像生成部177也可以调整图像IV的透明度。虽然在图5(D)的例子中,透明度为零,在重叠于图像 IV 的部分外景不可见,但是图像生成部 177 也可以基于重叠于图像 IV 的外景的明亮度、图像 IV 的辉度等,来调整透明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就对象检测部 171 使用存储部 120 所存储的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及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来识别对象物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也可以构成为,不仅预先由存储部120 存储,而且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期间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生成或者变更。例如,可以考虑下述构成: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 用图像显示部 20 显示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的显示期间,通过跟踪垫 14 的操作能够进行选择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的操作。在该构成中也可以:使用者选择显示图像的一部分,从而对象检测部 171 从所选择的部分中检测人和 / 物的图像,并根据检测出的图像来生成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a 和 / 或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或者,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通过声音指令进行操作。该情况下,控制部 140 用麦克风 63 来检测使用 者的声音,并用声音处理部 170 对检测出的声音进行解析,并识别声音指令。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用图像显示部 20 显示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的显示期间,在使用者用声音指令进行指示以选择了显示图像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对象检测部 171 也可以从所选择的部分中检测人和 / 物的图像,并根据检测出的图像生成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124a和/或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124b。具体而言,在如图5(A)所示那样拍摄足球比赛并显示的情况下,在使用者用声音指令指示“对背部号码11号进行追踪”的情况下,对象检测部171也可以从相机61的拍摄图像中检测数字“11”,并提取包括检测出的数字的部分而求出特征量,并生成单一图像用特征数据124a 和 / 或动态图像用特征数据 124b 。
( 第 2 实施方式 )
图 8 是按功能表示第 2 实施方式涉及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B 的结构的框图。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B 构成为:在以第 1 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中,代替图像显示部 20 而具备图像显示部 20B 。在本第 2 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 1 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并且,图 9 是表示图像显示部 20B 的要部结构的图, (A) 是从使用者的头部侧看图像显示部 20B 所见的要部立体部,(B) 是视线方向的说明图。
除图像显示部 20( 图 2) 的结构之外,图像显示部 20B 还具备距离传感器 64及视线传感器 68 。关于其他点,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与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B相同,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B 能够执行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100 的工作。
图9(A)所示261A、262A分别为在右导光板261及左导光板262形成的半透半反镜,与能够透射外景而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相应。半透半反镜261A、262A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部20中也同样存在。
如图9(A)所示,距离传感器64配置于右光学像显示部26与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的交接部分。在使用者佩戴了图像显示部20B的状态下,距离传感器64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为使用者的双眼的大致中间,在铅垂方向上比使用者的双眼靠上。距离传感器64检测直至位于预先设定的测定方向的测定对象物为止的距离。
例如,如图9(B) 所示,距离传感器 64 检测直至位于使用者的右眼 RE 的视线RD 与左眼 LE 的视线 LD 的前头的对象物 OB 为止的距离。该情况下,距离传感器 64 进行检测的方向 64A 为图像显示部 20B 的正面。
距离传感器 64 具有例如 LED 和 / 或激光二极管等的光源和受光部,该受光部接受光源发出的光在测定对象物反射的反射光。该情况下,距离传感器 64 按照距离检测部 173 的控制,执行三角测距处理和 / 或基于时间差的测距处理。并且,距离传感器64 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发出超声波的声源和接收在测定对象物反射的超声波的检测部。该情况下,距离传感器 64 按照后述的位置检测部 162 的控制,基于直至超声波的反射为止的时间差来执行测距处理。还有,距离传感器 64 也可以具备光源和 / 或受光部、或者声源和检测部,距离检测部 173 进行测距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距离传感器 64 的测定方向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B 的表侧方向,与相机 61 的拍摄方向重复。
并且,如图9(A)所示,视线传感器68配置于图像显示部20B的使用者侧的面。视线传感器 68 在右光学像显示部 26 与左光学像显示部 28 的中央位置设置一对,使得分别与使用者的右眼RE(图9(B))及左眼LE(图9(B))相对应。视线传感器68由例如分别对使用者的右眼 RE 与左眼 LE 进行拍摄的一对相机构成。视线传感器 68 按照控制部 140( 图8)的控制进行拍摄,控制部 140 从拍摄图像中检测右眼 RE 及左眼 LE 的眼球表面中的反射光和 / 或瞳孔的图像,并确定视线方向。并且,视线传感器 68 分别对使用者的左右眼进行拍摄,所以在使用者闭眼的情况下,能够通过 视线传感器 68 检测到眼睛已闭上。
如图8的框图所示,距离传感器64及视线传感器68通过连接部40连接于控制部140 。距离检测部 173 能够控制距离传感器 64 以检测直至对象 物为止的距离。还有,距离检测部 173 也可以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地那样构成为,基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来检测直至对象物为止的距离。
第 2 实施方式涉及的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B 能够用相机 61 对使用者的手、脚、眼等的动作进行拍摄,进行由该使用者的动作实现的操作。使用者的手能够用相机61 来拍摄,眼睛能够用视线传感器 68 进行拍摄或者检测眼睛的动作。并且,相机 61 为广角相机、或者设置朝向图像显示部20B 的下方而设置的脚用相机 ( 省略图示 ) ,由此能够对使用者的脚进行拍摄。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基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数据和 / 或脚用相机的拍摄图像数据、或者视线传感器 68 的检测结果,来检测使用者的动作。而且,图像显示控制部176 在检测出的使用者的动作属于预先设定的动作的情况下,将该动作检测为操作。
该情况下,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作为动作检测部、图像显示控制部及声音检测部而发挥作用。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检测为操作的使用者的动作包括存储部 120 中存储的检测特征数据 124 。检测特征数据 124 包括:用于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中提取使用者的手和 / 或脚的图像的特征量的数据;以及提取出的使用者的手和 / 或脚的图像的运动的特征量的数据等。
并且,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检测使用者发出声音的动作。该情况下,麦克风63收集到的声音,由声音处理部170转换为数字声音数据,图像显示控制部176 对该数字声音数据进行处理。即,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根据预定时间长度的数字声音数据生成声音的特征量,并以该特征量是否属于检测特征数据 124 所含的声音识别用的特征量为基础 ,而检测由声音实现的操作。在此,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可以进行对于数字声音数据的声音识别而生产说话内容的文本数据,并在该文本数据包括预先设定的文字列的情况下,对操作进行检测。该情况下,检测特征数据 124 也可以包括声音识别用的词典数据和与检测为操作的文字列相关的数据。
关于与使用者的动作相对应的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的工作,参照图 10 及图11 进行说明。图 10 是表示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B 的工作的流程图,图 11 表示图像显示部 20B 中的显示例。
图 10 的工作,能够在图 4 的步骤 S23 中开始显示处理之后、在预先设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和 / 或通过使用者对控制装置的操作,而在任意定时执行。
控制部 140 转变到基于使用者的动作来工作的工作模式即“用户操作模式”,并开始对使用者的动作的检测 ( 步骤 S51) 。对动作的检测,如上所述,基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数据、视线传感器 68 的检测结果的数据或者声音处理部 170 生成的数字声音数据来进行。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对检测出的使用者的动作是否属于预先设定为“第 1 动作”的动作进行判定 ( 步骤 S52) 。第 1 动作为例如使用者闭上单眼 ( 闭目 ) 的动作、并拢双脚的动作、以声音说出“开始变焦”的动作。并且,第 1 动作也可以为使用者以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结环的动作。并且,也可以为让使用者的双手相对而出现在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内的动作。
在未检测到符合第 1 动作的动作期间 ( 步骤 S52 ;否 ) ,图像显示控制部176 等待操作。在检测出了符合第 1 动作的动作的 情况下 ( 步骤 S52 ;是 )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开始变焦调整 ( 步骤 S53) 。在变焦调整中,首先,通过图像显示控制部176 的功能而在图像显示部 20B 显示指示符(indicator)( 步骤 S54) 。指示符包括对于使用者表明能够进行变焦操作的文字和 / 或图像,并显示为使用者能够与外景重叠地观看。在该指示符也可以包括引导或者说明使用者为了指示变焦调整所进行的操作的文字和/ 或图像。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确定成为变焦调整的中心的标记位置,并在确定出的位置显示标记 ( 步骤 S55) 。标记为将变焦调整的中心呈现给使用者的图像和 / 或记号,由图像显示部 20B 显示。
确定标记位置的方法,有例如下述方法:在使用者按第 1 动作闭上了单眼的情况下,对未闭侧的眼睛的视线进行检测,并以该视线方向为标记位置。在此,虽然在使用者闭上双眼的情况下,因为视线方向未必一致所以有可能无法将标记位置确定为 1 处,但是如果预先通过对控制装置 10 的设定操作设定了使用者的右眼或左眼作为惯用眼,则只要使所设定的惯用眼的视线方向成为标记位置即可。该情况下,也可以自动地判定惯用眼。
并且,在进行了第 1 动作中的使用者以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结环的动作的情况下,能够以圆圈的中心为标记位置。并且,在进行了第 1 动作中的让使用者双手相对而出现在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内的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双手的中央作为标记位置。
并且,图像显示控制部176,在从相机61的拍摄图像中检测出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多个对象物、且能够分别对检测出的对象物的特征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用者发出指定对象物的声音从而确定标记位置。即,也可以:使用者说出反映在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中的对象物即人和 / 物的特征,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基于该 1 种声音而选择一个对象物,并将该对象物确定为标记位置。该情况下,例如,通过使用者说出“球”、“球门”、“ 10 号”等用于确定物体、场所、人等的话语,从而能够指定标记位置。
在图11(A)示出识别出了标记的状态下的显示例。在图11(A)中,由图像显示部20B 显示指示符 IND ,与使用者以手指结环的动作相对应地,圆圈的中心被确定为标记位置,并显示标记 M 。在使用者的视野中,观看到指示符 IND 与标记 M ,能够作为外景而看到使用者的手 H 。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开始追踪确定出的标记位置的对象物而使图像移动、并将标记位置保持于显示用图像的中央的工作 ( 步骤 S56) 。
在此,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检测指定变焦倍率或指定变焦倍率的变化的第 2动作 ( 步骤 S57) 。第 2 动作能够设为例如使用者以拇指与食指或中指结环且为了维持该圆圈而使手旋转的动作。该情况下,在旋转方向为顺时针的情况下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增大变焦倍率,在为逆时针的情况下减小变焦倍率。该变焦倍率的变化能够为预先设定的单位量。该情况下,通过反复进行第 2 动作,由此使用者能够将变焦倍率调整为预期的变焦倍率。
在图11(A)的例中,使用者将右手伸到相机61的拍摄范围内而后以手指结环。在该状态下,在移动右手使得以右手所结的环顺时针旋转(附图中,CW)的情况下,如图11(B) 所示,在以标记M为中心的图像IV中,变焦倍率变大。即,以标记M为中心,显示放大地更大的图像IV。并且,在图11(A)的状态下,在使用者移动右手使得右手的环逆时针旋转(附图中,CCW)的情况下,如图11(C)所示,变焦倍率变小。在图11(C)中,图像IV以标记M为中心缩小而被观看。
并且,不管结环与否,在使用者将单手伸到了相机61的拍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将该手接近相机61的动作设为与变焦倍率的增大相应的第2动作。并且,能够将手远离相机61的动作设为与变焦倍率的减小相应的第2动作。
并且,例如,如图11(D)所示,在使用者作为第1动作而进行了使双手相向的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双手的中心设为标记M。该情况下,能够将使用者如图11(D)中箭头所示那样使双手的间隔或变宽或变窄的动作设为第 2 动作。该情况下,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进行若使用者使双手的间隔变宽则使变焦倍率变大、若使用者使双手的间隔变窄则使变焦倍率变小的处理。
如图11(A)~(D)所例示那样,对象检测部171从相机61的拍摄图像中检测与使用者的四肢的任一相当的对象物,并基于检测出的对象物的移动和 / 或位置而确定标记 M的位置。所检测的对象物并不限于使用者的手、腕、脚,也可以是手指和 / 或手掌等四肢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能够构成为:使拇指与食指出现在相机61的拍摄范围内,在该拇指与食指之间显示标记 M 。并且,也可以将使拇指与食指的间隔变窄的动作分配于变焦倍率的缩小的指示,将使拇指与食指的间隔扩宽的动作分配于变焦倍率的增大的指示。既可以将其他的手指分配于上述操作,也可以检测 3 根以上的手指及这些手指的移动。例如,也可以同时检测 3 根以上 的手指,并将各根手指的移动和 / 或多根手指的相对位置的变化等检测为移动。与手指的移动相对应的处理,并不限定于标记 M 的特定及变焦倍率的变化,也可以为输出的声音的音量调整、显示的图像的调光调整。
并且,第 2 动作也可以是由使用者的脚进行的动作。能够将使用者将右脚比左脚前伸的动作设为与变焦倍率的增大相应的第 2 动作,也可以与右脚比左脚前伸的时间相应地使变焦倍率增大。该情况下,能够将使用者使右脚比左脚靠后的动作设为与变焦倍率的减小相应的第 2 动作,也可以与右脚处于比左脚靠后的位置的时间相应地使变焦倍率减小。并且,既可以与右脚比左脚前伸或后伸的量相应地使变焦倍率变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指示符显示刻度,该刻度表示变焦倍率的变化和 / 或变焦倍率与伸脚的量的对应关系。
并且,第 2 动作也可以是使用者的声音的说话,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可以根据使用者说出以数值等指定变焦扩大、缩小或者变焦倍率的话语的情况,来调整变焦倍率。
在未检测出符合第 2 动作的动作的 期间 ( 步骤 S57 ;否 )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等待操作。在检测出了符合第 2 动作的动作的 情况下 ( 步骤 S57 ;是 )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变更变焦倍率 ( 步骤 S58) 。其后,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检测第 3 动作。
第 3 动作与指示开始录像的操作相应。第 3 动作能够设为例如使用者将单手伸到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内并将手倾斜的动作、使用者使左脚比右脚前伸的动作、使用者闭上双眼的动作。并且,也可以是使用者说出指示录音开始的话语的动作。在检测出了第 3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59;是),图像显示控制部176开始录像,并开始记录相机61的拍摄图像及声音处理部170所生成的麦克风63的声音的数字声音数据(步骤S60)。
其后,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检测第 4 动作 ( 步骤 S61) 。第 4 动作与指示结束录像的操作相应。例如,在使用者进行了第 3 动作中的将单手伸到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内并将手倾斜的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将使该手的倾斜回归动作设为第 4 动作。并且,在使用者进行了第 3 动作中的使左脚比右脚前伸的动作的情况下,能够将把左脚后撤的动作设为第 4 动作。并且,也可以将使用者闭上双眼的动作设为第 4 动作。并且,也可以是使用者说出指示录音结束的话语的动作。在检测出了第 4 动作的情况下 ( 步骤 S61 ;是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结束录像 ( 步骤 S62) 。
其后,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判定变焦调整的操作是否结束了 ( 步骤 S63) 。在步骤 S59 中在预定时间内未检测到第 3 工作的情况下 ( 步骤 S59 ;否 )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进行步骤 S63 的判定。
在通过使用者向操作部 135 的操作或者与第 1 动作~第 4 动作同样地手、脚、眼 ( 眼睑 ) 、声音等,指示了变焦操作的结束的情况下 ( 步骤 S63 ;是 )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结束用户操作模式而停止指示符的显示,并转变到通常显示 ( 步骤 S64),结束本处理。并且,在判定为未结束变焦操作的情况下 ( 步骤 S63 ;否 )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返回到步骤 S57 。
这样,在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B 中,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手、脚、眼 ( 眼睑 )、发出声音等动作,来进行操作。从而,不用直接操作控制装置10就能够进行各种的指示操作,例如在控制装置 10 及图像显示部 20B 已佩戴于身体和 / 或服装而使双手自由的状态下,能够以所谓的不占手(hand free) 的方式进行操作。并且,因为也能够由眼睛、声音或者声音进行操作,所以即使在双手用于工作而不能用手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头部 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B 进行操作。
并且,在步骤 S59 及 S61 中作为第 3 动作及第 4 动作、手和 / 或脚被伸到了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内的情况下,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可以进行处理,使得录像图像中不包含手和 / 或脚。即,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在作为第 3 动作及第 4 动作而检测出了手和 / 或脚的动作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从录像的图像中去除作为第 3 动作及第 4 动作而检测出的手和 / 或脚的图像的处理。例如,能够通过对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的帧进行修剪的处理而去除手和 / 或脚的图像。
并且,控制部 140 也可以先于图 10 的工作,进行使视线传感器 68 检测的视线方向与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相对应的校准。该校准的结果也可以包括 于例如检测特征数据 124 而存储到存储部 120 中。
而且,虽然在图 10 的工作中示出了在步骤 S53 ~ S58 进行变焦倍率的调整、其后在步骤 S59 ~ S62 进行录像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仅进行录像。并且,在步骤 S52 中对第 1 动作进行检测时,在作为第 3 动作检测出了预先设定的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步骤 S60 的工作。
进一步,除手和 / 或脚的动作之外,作为第 1 动作~第 4 动作还可以检测由手 和 / 或脚以外的指示体所进行的动作。该情况下,指示体只要是外观上具有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能够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中提取的特征的指示体即 可,也可以具有特定的形状、颜色、图案。并且,如果相机 61 能够接受并检测光红外线和 / 或紫外线等可见范围外的光,则能够将发出这些光的器件作为指示体。能够将把这些指示体在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中移动以描绘出预定的轨迹、或单纯伸到相机 61 的拍摄范围内的操作设为第 1 动作~第 4 动作。如果指示体为如手表似地能够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和 / 或服装的可佩戴式器件,则能够谋求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而且,如上所述作为第 1 动作~第 4 动作或者用于确定标记位置的动作而举出的动作,不仅能够应用于变焦倍率的调整和 / 或录像的指示,而且也能够应用于例如录下的图像的再现时的操作。
图 12 表示对录下的动态图像的再现进行指示的情况下的显示例。图12 的例子,在通过例如控制装置 10 的操作而指示再现的情况下被显示。在图 12 中,在视野 VR中显示表示录下的动态图像的整体的时间轴 (timeline)TL 。针对时间轴 TL 上的特定时刻的帧,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生成缩略图像 P1 ~ P3 并予以显示。生成缩略图像并予以显示的时刻,既可以在录像期间如第 1 动作~第 4 动作那样地通过使用者的特定的动作来指示,也可以由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与录下的图像的时长相应地自动选择。并且,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可以基于图像的变化而自动选择时刻。在进行图 12 的显示的状态下,能够根据例如视线方向而进行从缩略图像 P1 ~ P3 之中选择开始 再现的时刻的操作。
这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基于相机 61的拍摄图像检测使用者的动作,与检测出的使用者的动作相对应地调整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例如进行变焦倍率的调整。因此,使用者作动作使得相机61能够拍摄,从而能够调整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并且,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可以检测麦克风 63 收集到的声音,并与声音的检测结果相对应地调整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基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来检测使用者的动作。而且,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能够提取基于使用者的动作而确定的区域例如以标记 M 为中心的区域并对其进行处理,由图像生成部 177 生成显示用图像。
并且,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确定于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应的方向,并在相机 61的拍摄图像中检测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对象物。而且,也可以由图像生成部 177 提取出包括该对象物的图像的区域并对其进行处理,生成显示用图像。并且,在确定了与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应的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与该特定方向相对应的位置显示标记 M 。
而且,也可以通过检测使用者的惯用眼的视线,来求出与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应的方向。并且,也可以根据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来检测使用者的手和 / 脚的移动,并基于该移动来确定标记 M 的位置。
还有,该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按各种方式实施。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生成部 177 从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中取出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区域的一例,对将对象检测部 171 进行匹配处理而检测出了对象物的区域取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例如图像生成部 177 在拍摄图像中检测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区域从而将其取出,并生成显示用图像。例如,对于图像生成部 177 而言,作为从拍摄图像取出的区域条件,在设定了区域的位置及尺寸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 177 不管对象检测部 171 的检测结果怎样,都从拍摄图像中取出设定的位置及尺寸的区域。并且,要取出的区域的条件也可以是用于确定拍摄 图像中的颜色和 /或辉度 的条件,而不是必须要由对象检测部 171 进行的处理。
并且,图像生成部 177 在根据拍摄图像而生成显示用图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处理,并非限定于将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取出并予以放大的处理。例如,也可以将拍摄图像的全部原封不动地或者进行分辨率转换后作为显示用图像。并且,例如,图像生成部 177 也可以从拍摄图像中取出多个区域以生成多个显示用图像,并在视野 VR 同时显示多个图像IV 。并且,针对显示显示用图像的位置,图像生成部 177 或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可以适宜地变更或者调整。
并且,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 2 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相机61 的拍摄方向相对于图像显示部、 20B 可动。例如,相机 61 也可以经由够转动的臂和 / 或连杆或者柔性臂而安装于图像显示部 20 、 20B 的框架,图像显示部 20 、 20B 不动就能够变更相机 61 的朝向。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检测相机 61 的光轴或拍摄方向相对于图像显示部 20 、 20B 的角度。具体而言,既可以在支撑相机 61 的连杆和 / 或臂的转动部设置旋转传感器,也可以在相机 61 自身设置陀螺传感器和 / 或加速度传感器。该情况下,也可以基于相机 61 的光轴的朝向来求出使用者的视线方向。在相机 61 的光轴移动的情况下,因为使用者将相机 61 的光轴朝向想要观看的方向,所以能够将相机 61 的光轴的朝向看作使用者所注视的方向或者相关联的方向。因此,能够基于相机 61 的光轴的朝向,例如在图 6 的步骤 S31 中对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位置进行判定。并且,能够基于相机 61 的光轴的朝向,在图 10 的步骤 S55 中确定标记的位置。
而且,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可以控制图像显示部 20 所显示的图像的移动。例如,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也可以基于能够根据 9 轴传感器 66 和 / 或 GPS115 的检测值来检测的图像显示部 20 的移动,来控制在图像显示部20 显示的图像。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在显示根据相机 61 的拍摄图像而生成的图像期间,在图像显示部 20 的移动的加速度或速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在图像显示部 20 上显示的图像的移动、或者使显示的图像向与图像显示部 20 的移动相反的方向移动。该情况下,图像显示控制部176 既可以使图像生成部 177 生成的显示用图像变化,也可以显示显示用图像的一部分。根据该结构,在佩戴了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的使用者的头部的移动加速、显示用图像的变化变得剧烈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图像显示部 20 所显示的图像的移动以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将该功能称为稳定功能,可以构成为,通过针对操作部 135 的操作来切换稳定功能的开 / 关。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如参照例如图 10 ~图 11 说明过那样,通过使用者的手、脚、眼的移动或者声音来切换稳定功能的开 / 关。
上述稳定 功能也能够应用于对象检测部 171 要检测的对象物在拍摄图像中的移动速度快的情况。例如,在如图5(A)~(C)所例示的那样将球作为对象物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根据拍摄图像中的球的位置的变化而求出其移动速度,在其加速度或速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显示图像的变化或者图像显示部 20 的能够显示位置的球的移动。或者,在根据拍摄图像中的球的位置的变化而求出的移动速度或加速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 177 也可以暂时停止提取对象物的图像而生成显示用图像的处理。并且,图像生成部 177 也可以或降低提取出的图像的放大率、或改变相机 61 的拍摄的视场角、或在相机 61 具有变焦机构和 / 或数字变焦功能 的情况下降低变焦倍率。这样,通过减小图像显示部 20 所显示的对象 物的图像的显示尺寸,从而即使在对象物的移动速度快的情况下也能够期待对象物容易观看这一效果。
并且,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图像生成部 177 确定放大率、图像生成部 177 通过图像处理将拍摄图像取出并按照该放大率对其进行放大的例子。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例如相机 61 具有变焦功能而图像生成部 177 控制相机 61 的变焦倍率。该情况下,图像生成部 177 也可以获取按图像生成部 177 所指定的变焦倍率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取出图像作为显示用图像。
并且,作为图像显示部,也可以代替图像显示部 20 而采用例如如帽子似地佩戴的图像显示部等其他方式的图像显示部,只要具备与使用者的左眼相对应而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和与使用者的右眼相对应而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即可。并且,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搭载于例如汽车和 / 或飞机等车辆的头戴式显示器。并且,例如,既可以构成为内置于头盔等身体防护用具的头戴式显示器,也可以为用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的平视显示器(Head-upDisplay;HUD)。进一步,也可以将佩戴在使用者的双眼的眼球(例如角膜上) 而使用的、所谓接触透镜型显示器和 / 或埋入眼球内的植入型显示器等在使用者的眼球上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显示器,作为图像显示部 20 。
并且,只要是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上的装置即可,不管是否需要通过其他方法予以支持都能够应用本申请的发明。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者双手手持而使用的双眼镜型的手持显示器 (Hand Held Display) 作为本申请的图像显示部 20 。关于这种显示器,为了保持被佩戴于使用者的状态而需要使用者加以手持,但是因为在使用者观看显示器的显示的情况下该显示器离不开使用者的头部或面部,所以其包含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而且,即使是通过支持腿等被固定于地面和 / 或壁面的 显示装置,只要是在使用者观看显示器的显示的情况下离不开使用者的头部或面部的显示,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
而且,也可以,将图像显示部 20 或仅将图像显示部 20 中的包括涉及到图像显示的结构的显示部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将该显示部以外的控制装置 10 或者包括控制装置 10 与控制部 140 的控制系统在物理意义上分体构成。例如,也可以在图像显示部 20或包括图像显示部 20 的一部分的显示部无线 连接具备其他控制系统的装置,与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100 同样地将其作为显示装置。作为具备该控制装置的装置,可以使用智能电话机、便携型电话机、平板型计算机、其他形状的个人计算机等以往就有的电子设备。不用说,当然也能够将本申请应用于这种显示装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举图像显示部 20 、 20B 与控制装置 10 相分离且经由连接部 40 而连接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一体地构成控制装置 10 与图像显示部 20 ,使得其成为被佩戴在使用者头部的结构。
并且,控制装置 10 与图像显示部 20 、 20B 也可以通过更长的电缆或无线通信线路而连接,作为控制装置 10 也可以使用笔记本型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包括游戏机和 / 或便携型电话机和 / 或智能电话机和 / 或便携型媒体播放器的便携型电子设备、及其他专用设备等。
并且,例如,作为在图像显示部 20 中生成图像光的构成,既可以设为具备有机EL( 有机电致发光,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的显示器和有机 EL 控制部的结构,也可以使用 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液晶覆硅, LCoS 为注册商标 ) 和/ 或数字微镜器件等。并且,例如,也可以对激光视网膜投影型的头戴式显示器应用本发明。即,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图像生成部具备激光光源和将激光光导向使用者的眼睛的光学系统,使激光入射于使用者的眼睛而在视网膜上进行扫描并在视网膜上成像,由此,让使用者观看到图像。在采用激光视网膜投影型的头戴式显示器的情况下,所谓“图像光生成部中的图像光的能够出射区域”可以定义为由使用者的眼睛识别出的图像区域。
作为将图像光导向使用者的眼睛的光学系统能够采用下述结构:具备供从外部朝向装置入射的外光透射的光学部件,使该外光与图像光一起入射使用 者的眼睛。并且,也可以使用位于使用者的眼睛的前方而重叠于使用者的视场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光学部件。而且,也可以采用使激光等进行扫描而使之成为图像光的扫描方式的光学系统。并且,并不限于使图像光在光学部件的内部导光,也可以仅具有使图像光朝向使用者的眼睛折射和/或反射而导光的功能。
并且,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采用使用了 MEMS 镜的扫描光学系统且利用了MEMS 显示技术的显示装置。即,作为图像显示元件,也可以具备:信号光形成部;具有对信号光形成部出射的光进行扫描的 MEMS 镜的扫描光学系统;和利用将被扫描光学系统扫描的光形成虚像的光学部件。在该结构中,信号光形成部出射的光由 MEMS 镜反射并入射于光学部件,在光学部件中被导光并到达虚像形成面。 MEMS 镜对光进行扫描,从而在虚像形成面形成虚像,使用者用眼睛捕捉到该虚像,从而识别到虚像。该情况下的光学部件,如上述实施方式的右导光板 261 及左导光板 262 那样,既可以是经由多次反射而导光的部件,也可以利用半透半反镜。
并且,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并非限定于头部佩戴型的显示装置,能够应用于平板显示器和 / 或投影机等各种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只要是与外光一起通过图像光使图像被观看的即可,例如,可以举出通过使外光透射的光学部件使有图像光产生的图像被观看的结构。具体而言,在上述的头戴式显示器中除具备供外光透射的光学部件的结构外,也能够应用于将图像光投影于在离开使用者的位置固定或可动地设置的透光性的平面和/或曲面 ( 玻璃和 / 或透明的塑料等 ) 的的显示装置。作为一例,可以举出下述结构的显示装置:将图像光投影于车辆的车窗玻璃,使乘车的使用者和 / 或位于车辆之外的使用者一并看到由图像光产生的图像和车辆内外的景色。并且,例如,可以举出下述结构的显示装置:将图像光投影于在建筑物的窗户玻璃等固定地设置的透明或半透明、或者有色透明的显示面,使位于显示面的周围的使用者观看由图像光产生的图像并且透过显示面观看景色。
并且,图 2 、图 8 所示的各功能块之中的至少一部分,既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也可以为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协作而实现的结构,并非限定于图 2 所示那样配置独立的硬件资源的结构。
也可以使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 2 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控制部 140 的工作作为程序来实现。即,控制部 140 为具备 CPU 、 ROM 、 RAM 的结构,该 CPU 执行程序,由此,也可以实现例如对象检测部 171 、距离检测部 173 、图像显示控制部 176 及图像生成部 177 的功能。并且,控制部 140 的 CPU 通过执行程序,由此,也可以执行操作系统150 、图像处理部 160 、声音处理部 170 及显示控制部 190 的功能。这些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作为硬件来实现。例如,控制部 140 所具备的上述各处理部,既可以构成为使用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面向特定用途集成电路 ) ,也可以构成为对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等 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可编程逻辑器件 ) 进行编程。也可以作为包括多个半导体器件来实现。并且,在硬件执行程序而实现上述功能的情况下,该程序也可以存储于控制部 140 的 ROM 或者存储部 120 或控制装置 10 内的别的存储装置。或者,也可以构成为,控制部 140 经由通信部 117 或接口 180 获取在外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并予以执行。
并且,在控制装置 10 形成的结构中,既可以仅操作部 135 形成为单独的使用者界面 (UI) ,也可以单独形成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电源 130 且为能够更换的结构。并且,在控制装置 10 形成的结构也可以重复地形成于图像显示部 20 。例如,如图 2 的控制部140 既可以形成于控制装置 10 与图像显示部 20 这两方,也可以为构成为在控制装置10 形成的控制部 140 与在图像显示部 20 形成的 CPU 所进行的功能分别分开。

Claims (21)

1.一种显示装置,被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而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部,其透射外景,并显示图像使得能够一并观看所述外景和该图像;
拍摄部,其对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
图像生成部,其根据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生成显示用图像;和
图像显示控制部,其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所述图像生成部获取由所述拍摄部在不同时刻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在这些多个拍摄图像的图像之间的差别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将获取到的拍摄图像取出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所述显示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检测部;
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使用状态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所述显示部中的显示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进行与所述显示装置的位置相关的检测,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位置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显示装置的位置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显示位置或显示尺寸的至少任一,使得所述显示用图像避开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动作检测部,所述动作检测部基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来检测所述使用者的动作;
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动作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声音的声音检测部;
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声音检测部的声音检测结果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通过提取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并予以处理,从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动作检测部,所述动作检测部基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来检测所述使用者的动作;
所述图像生成部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提取基于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动作而确定的区域并予以处理,并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通过取出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并将其放大,从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生成部通过在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取出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区域,从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象检测部,所述对象检测部确定与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当的方向,并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检测位于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对象物;
所述图像生成部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提取包括所述对象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对象物的图像的区域并予以处理,并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象检测部检测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并检测位于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的所述对象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象检测部检测所述使用者的双眼之中的与惯用眼相当的眼睛的视线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动作检测部,所述动作检测部基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来检测所述使用者的动作;
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与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使用者的动作相对应而调整所述显示用图像的显示状态,
所述对象检测部,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出了所述使用者的预定动作的情况下,基于该预定动作来确定与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当的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象检测部,在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出了由所述使用者的四肢的至少任一进行的动作的情况下,基于检测出的动作来确定与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相当的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所述对象物的图像的特征量的存储部;
所述对象检测部通过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中检测适合所述存储部存储的特征量的图像,从而检测所述对象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的所述特征量包括特定的所述对象物的图像的特征量及与类似的多种类型的对象物相对应的通用的特征量的任一。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距离检测部,所述距离检测部检测由所述对象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对象物与所述使用者的距离;
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按与所述距离检测部检测出的距离相应的放大率对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进行放大,并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检测出的距离对包括检测出的对象物的取出区域进行放大,并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20.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具备透射外景并显示图像使得能够一并观看所述外景和该图像的显示部且被佩戴于使用者的身体而使用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拍摄;
通过将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取出并对其进行放大,由此生成显示用图像;
使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获取在不同时刻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在这些多个拍摄图像的图像之间的差别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将获取到的拍摄图像取出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的对显示装置进行控制的程序,所述显示装置具备透射外景并显示图像使得能够一并观看所述外景和该图像的显示部,被佩戴安装于使用者的身体而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在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作为图像生成部和图像显示控制部发挥作用;
所述图像生成部,通过将对所述使用者的视线方向进行了拍摄的拍摄图像的一部分取出并对其进行放大,由此生成显示用图像;和
所述图像显示控制部,使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所述图像生成部获取在不同时刻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在这些多个拍摄图像的图像之间的差别符合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将获取到的拍摄图像取出而生成所述显示用图像。
CN201510295746.4A 2014-07-31 2015-06-02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05319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6697A JP2016033763A (ja) 2014-07-31 2014-07-31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56697 2014-07-31
JP2015039766A JP6638195B2 (ja) 2015-03-02 2015-03-02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39766 2015-03-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9714A CN105319714A (zh) 2016-02-10
CN105319714B true CN105319714B (zh) 2019-09-06

Family

ID=5518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5746.4A Active CN105319714B (zh) 2014-07-31 2015-06-02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59591B2 (zh)
CN (1) CN1053197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7660B2 (en) 2012-04-25 2016-08-16 Kopin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head set computer
US10282057B1 (en) * 2014-07-29 2019-05-07 Google Llc Image editing on a wearable device
JP2016033757A (ja) * 2014-07-31 2016-03-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09920B2 (ja) * 2014-12-25 2019-11-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D767509S1 (en) * 2015-01-20 2016-09-27 My Core Control Development, Llc Controller device for heating kit
CN104699250B (zh) * 2015-03-31 2018-10-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9898091B2 (en) 2015-06-03 2018-02-20 Oculus Vr, Llc Virtual reality system with head-mounted display, camera and hand-held controllers
USD772821S1 (en) * 2015-06-11 2016-11-29 Oculus Vr, Llc Remote control unit
US9776084B2 (en) * 2015-06-15 2017-10-03 Oculus Vr, Llc Virtual reality system with camera shock-mounted to head-mounted display
US9885869B2 (en) * 2015-07-17 2018-02-06 Azubuike Victor Onwuta Think and zoom
US9801295B2 (en) 2015-11-05 2017-10-24 Oculus Vr, Llc Remote control unit with lanyard attachment mechanism
US9763348B2 (en) 2015-11-06 2017-09-12 Oculus Vr, Llc Remote control unit with battery retention mechanism
US20170139582A1 (en) * 2015-11-13 2017-05-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lighting system
US9722235B2 (en) 2015-12-11 2017-08-01 Oculus Vr, Llc Remote control unit with battery isolation tab
US9952432B2 (en) * 2016-04-08 2018-04-24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Arrangement for, and method of, calibrating a wearable apparatus to electro-optically read targets
DE112016006856T5 (de) * 2016-06-20 2019-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Unterstützungsbild-Anzeigevorrichtung, Unterstützungsbild-Anzeigeverfahren und Unterstützungsbild-Anzeigeprogramm
CN106154553A (zh) * 2016-08-01 2016-11-23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电力巡检智能头盔双目显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JP6938123B2 (ja) 2016-09-01 2021-09-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31388B2 (ja) * 2016-09-30 2022-09-06 株式会社ニコン 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GB2555841A (en) * 2016-11-11 2018-05-16 Sony Corp An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method
JP2018107603A (ja) * 2016-12-26 2018-07-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センサ情報取得装置、センサ情報取得方法、センサ情報取得プログラム及び医療器具
JP2018142764A (ja) * 2017-02-27 2018-09-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1232530B2 (en) * 2017-02-28 2022-01-25 Nec Corporation Inspection assistance device, inspection assistan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80275751A1 (en) * 2017-03-21 2018-09-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dex, search, and retrieval of user-interface content
US10714027B1 (en) * 2017-06-05 2020-07-14 Google Llc Backlight driving mechanism for virtual reality
US10578869B2 (en) 2017-07-24 2020-03-03 Mentor Acquisition One, Llc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with adjustable zoom cameras
US10803642B2 (en) 2017-08-18 2020-10-13 Adobe Inc. Collaborative virtual reality anti-nausea and video streaming techniques
US10613703B2 (en) * 2017-08-18 2020-04-07 Adobe Inc.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with virtual reality video
JP7140487B2 (ja) * 2017-10-25 2022-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9181233A1 (ja) * 2018-03-19 2019-09-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移動体
CN108847224A (zh) * 2018-07-05 2018-11-20 广州势必可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墙画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814448A (zh) * 2019-01-16 2019-05-28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多模态控制方法及系统
JP7270477B2 (ja) * 2019-06-17 2023-05-10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測定装置
JP7408303B2 (ja) * 2019-06-18 2024-01-05 株式会社ミツトヨ 測定装置
US10726631B1 (en) * 2019-08-03 2020-07-28 VIRNECT inc.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and method with frame reg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object tracking
US11512978B2 (en) * 2019-11-27 2022-11-29 Zircon Corporation Scanner for differentiating objects detected behind an opaque surface
CN111316637B (zh) * 2019-12-19 2021-10-08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墙图像内容识别开窗显示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3238700B (zh) * 2021-06-03 2024-04-05 艾视雅健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电子辅助视觉设备及其图像自动放大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581A (zh) * 2009-10-20 2011-05-04 索尼公司 拍摄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及程序
JP2011242591A (ja) * 2010-05-18 2011-12-01 Fujifilm Corp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2460349A (zh) * 2009-05-08 2012-05-16 寇平公司 使用运动和语音命令对主机应用进行远程控制
CN102812417A (zh) * 2010-02-02 2012-12-05 寇平公司 具有可由运动、身体姿势和/或口头命令控制的可拆卸附件的无线免提计算头戴式送受话器
CN103809744A (zh) * 2012-11-06 2014-05-21 索尼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3858073A (zh) * 2011-09-19 2014-06-11 视力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系统的免触摸界面
CN103946732A (zh) * 2011-09-26 2014-07-23 微软公司 基于对透视、近眼显示器的传感器输入的视频显示修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6960B2 (ja) * 2003-08-22 2009-08-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装置
JP2005142680A (ja) * 2003-11-04 2005-06-02 Olympus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US7868904B2 (en) * 2005-04-01 2011-0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5228307B2 (ja) * 2006-10-16 2013-07-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
US8194101B1 (en) * 2009-04-01 2012-06-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perspective video window
JP2015039052A (ja) * 2009-12-29 2015-0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110181497A1 (en) * 2010-01-26 2011-07-28 Roni Raviv Object related augmented reality play system
US20120194550A1 (en) * 2010-02-28 2012-08-02 Osterhout Group, Inc. Sensor-based command and control of external devices with feedback from the external device to the ar glasses
KR101329882B1 (ko) * 2010-08-12 2013-11-15 주식회사 팬택 Ar 정보창 표시를 위한 사용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408706B2 (en) * 2010-12-13 2013-04-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3D gaze tracker
US9507416B2 (en) * 2011-02-22 2016-11-29 Robert Howard Kimball Providing a corrected view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a user with respect to a mobile platform
US20120327116A1 (en) * 2011-06-23 2012-1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Total field of view classification for head-mounted display
JP2014056217A (ja) 2012-09-14 2014-03-27 Olympus Corp ウェアラブル携帯型表示装置、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表示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91948B2 (en) * 2012-09-21 2017-10-17 Sony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359841B2 (en) 2013-01-13 2019-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
EP2956814A1 (en) * 2013-02-14 2015-12-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ead mounted display and control method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KR20140112207A (ko) * 2013-03-13 2014-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증강현실 영상 표시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술 로봇 시스템
US9335547B2 (en) * 2013-03-25 2016-05-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CN103500446B (zh) * 2013-08-28 2016-10-26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0349A (zh) * 2009-05-08 2012-05-16 寇平公司 使用运动和语音命令对主机应用进行远程控制
CN102045581A (zh) * 2009-10-20 2011-05-04 索尼公司 拍摄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2812417A (zh) * 2010-02-02 2012-12-05 寇平公司 具有可由运动、身体姿势和/或口头命令控制的可拆卸附件的无线免提计算头戴式送受话器
JP2011242591A (ja) * 2010-05-18 2011-12-01 Fujifilm Corp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3858073A (zh) * 2011-09-19 2014-06-11 视力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系统的免触摸界面
CN103946732A (zh) * 2011-09-26 2014-07-23 微软公司 基于对透视、近眼显示器的传感器输入的视频显示修改
CN103809744A (zh) * 2012-11-06 2014-05-21 索尼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35136A1 (en) 2016-02-04
CN105319714A (zh) 2016-02-10
US9959591B2 (en)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9714B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076512B (zh)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以及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984097B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头戴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图像显示系统
US9898868B2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program
CN104423045B (zh) 头部佩戴型显示装置
US9720230B2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detec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and computer program
US9794684B2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computer program
JP6089705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60313973A1 (en) Display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6019584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US990405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JP2017016056A (ja)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48257A (ja)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554948B2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32197B2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33757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33399A (ja)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2016122177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6024208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319716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程序
JP6638195B2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33763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GB2534846A (en) Head-mountable apparatus and systems
JP2017183857A (ja)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JP2019004471A (ja) 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および頭部装着型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