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7296B - 具有保持打开杆的锁闩 - Google Patents

具有保持打开杆的锁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7296B
CN105317296B CN201510293450.9A CN201510293450A CN105317296B CN 105317296 B CN105317296 B CN 105317296B CN 201510293450 A CN201510293450 A CN 201510293450A CN 105317296 B CN105317296 B CN 1053172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open
locking rod
lock bolt
bell cr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34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7296A (zh
Inventor
I·德奥
J·R·莱斯
D·M·珀金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wa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wa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wa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wa Produc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17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7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7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72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闩具有:叉栓,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闩中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锁止杆,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闩中以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锁止杆位于所述闩锁位置时,所述锁止杆阻止所述叉栓移动离开所述关闭位置;保持打开杆,其构造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具有构造为接合锁止杆部件的部件,从而当所述保持打开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止杆被保持打开杆保持在脱开位置上,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在与所述叉栓和锁止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呈角度的平面或方向上移动。

Description

具有保持打开杆的锁闩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涉及锁闩且尤其涉及车辆锁闩。
背景技术
在一些应用中,锁闩需在安装有它们的物件的应用区域的有限边界内执行许多操作。
某些车辆配备有后车储备箱,俗称后备箱。所述后备箱由铰接至车体的箱盖关闭,箱盖摆转打开以提供进入储备箱的入口。类似地,另一些车辆设置有举升门,举升门通过在车辆的车顶线上或车顶线附近铰接并能向上打开的门来允许进入车辆后部。车辆还可以具有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或以其它方式移动的门。所述箱盖、举升门或门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认为是允许进入车辆或车厢内部的可移动面板。车厢锁闩,使这些类型的面板中的每一个能够被固定和关闭。
当需要打开这些面板时,已知使用一种远程解闩机构,其将锁止杆解除与叉栓的接合,允许锁扣销从叉栓的掣子(或喉部)中移出。有利地,所述箱盖、举升门或门由于这些面板中包含的或在这些面板周围的缓冲装置、弹簧、压缩密封材料、马达等而将与锁扣销脱离并偏压离开锁扣。然而,当所述面板未在所述解闩机构开动之后立即或不久之后偏压离开所述开口时,导致锁止杆解除与叉栓的接合的远程解闩机构断电。锁止杆能够在所述面板被打开之前与叉栓重新接合,并且因此面板无法被打开,即使所述解闩机构被激活。如果在锁止杆与叉栓解锁时面板不能自动偏压打开,保持锁止杆处于解锁位置直到面板可被手动打开是有利的。
因此,还期望提供一种装置、或者部件或者操作方法,其防止锁闩以不符合预期的锁销操作的形态操作或被定位。
发明内容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锁闩。所述锁闩具有:叉栓,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闩中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锁止杆,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闩中以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锁止杆位于所述闩锁位置时,所述锁止杆阻止所述叉栓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保持打开杆,其构造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具有构造为接合所述锁止杆的部件的部件,以便当所述保持打开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止杆被保持打开杆保持在脱开位置上,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在与所述叉栓和锁止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呈角度取向的平面或方向上移动。
在另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使锁止杆从与锁闩的叉栓的接合中脱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叉栓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锁闩中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将所述锁止杆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锁闩中以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锁止杆位于所述闩锁位置时,所述锁止杆接合所述叉栓并阻止所述叉栓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并且使保持打开杆与所述锁闩壳体的一部分整体形成,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构造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所述保持打开杆被偏压至第一位置,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具有构造为接合所述锁止杆的部件的部件,以便当所述保持打开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止杆被保持打开杆保持在脱开位置上,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在与所述叉栓和锁止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呈角度取向的平面或方向上移动。
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和特征将由与附图结合的下文描述更清楚显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主题在本文结尾处的权利要求中被特别指出并清楚限定。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由与附图结合的下文描述显现,其中:
图1示出根据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处于主要或闩锁位置的锁闩的多个部分;
图1A是图1中锁闩的视图,其中为了便于显示,某些构件被移除;
图2示出根据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的、处于打开或解闩位置的锁闩的多个部分;
图2A是图2中锁闩的视图,其中为了便于显示,某些构件被移除;
图3是在图1A中示出的锁闩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是根据一替代实施例的锁闩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是锁闩壳体的一部分的横断面视图,其中所述锁闩处于主要或闩锁位置而所述锁止杆处于接合位置而所述锁闩的保持打开杆处于第一位置;
图6是锁闩壳体的一部分的横断面视图,其中所述锁止杆处于脱开位置而所述保持打开杆已接合所述锁止杆而所述叉栓还未转动离开所述闩锁位置;
图7是所述锁闩壳体的一部分的横断面视图,其中由于所述叉栓朝向解闩位置的移动,所述保持打开杆与锁止杆脱离;且
图8是锁闩壳体的一部分的横断面视图,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与锁止杆脱离且一旦所述叉栓朝向闩锁位置转动所述锁止杆就接合叉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面所述,期望提供某些具有保持锁止杆在期望位置的机构的锁闩。特别地,一种非限制性的设计可以被结合到后车举升门锁闩中。这种具有本文中描述的保持打开杆和其它构件的锁闩提供了一种机构,其用于在锁止杆被电动解锁后并且由于堆积的冰雪或者其它力作用在门上或门周围使门保持在关闭位置的情况下,保持锁止杆处于打开位置或非接合位置。为了提供这种特性,保持打开杆被构造成当锁止杆移动离开关闭位置或接合位置后确保该锁止杆保持在打开或非接合位置,直到进行期望的锁闩操作。
参考下列美国专利3,969,789;6,568,741;6,679,531;8,348,310以及美国专利公开US 2010/0127512;US 2011/0204659;US 2012/0292927以及2013年3月29日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61/806,530,每一篇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加入本文。
现在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将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附图示出了锁闩或锁闩组件10的多个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闩或锁闩组件10可以是车厢锁闩。锁闩10可被构造成保持后备箱盖上锁,可以保持车辆的举升门上锁或者车辆的滑动门、例如货车门关闭。进一步地,所述锁闩10可以被应用于任何需要相对于车辆被闩锁或解闩的车门或可移动构件上。
如上所述,所述锁闩10适用于任何希望具备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的环境。例如,所述锁闩组件可以被附接在车辆结构上使得当罩盖、门、窗、举升门等被打开和关闭时叉栓被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叉栓与被附接在所述罩盖、门、窗、举升门等上的锁扣接合。
或者,所述锁闩10或锁闩组件10可以被固定至罩盖、门、窗、举升门等,并且锁扣被固定在车体的容纳罩盖、门、窗、举升门等的开口处。
锁闩10被设置在第一部件或第一车辆构件上,该第一部件或第一车辆构件或是车架(例如,围绕或邻近可移动部件所覆盖的开口的主体部件),或是可移动部件(例如,门、窗、举升门、引擎盖等),并且该锁闩包括叉栓或卡爪12以及锁止杆或棘爪14。它们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可枢转或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16或锁闩10的其它部分或其它壳体部分上。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叉栓12能够绕第一柱或销18旋转,而锁止杆14能够绕第二柱或销20旋转。在运行期间,锁扣被附接到第二部件或第二车辆构件上,该第二部件或第二车辆构件或是车架或是可移动部件,这取决于锁闩10固定至哪个。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叉栓12能够在第一或闩锁位置或关闭位置(至少参见图1和图1A)与第二或打开位置(至少参见图2以及2A)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或闩锁位置或关闭位置中所述锁扣被叉栓的喉部19接合,在第二位置或打开位置中锁扣可以从叉栓12的喉部19自由解锁。锁闩10的壳体还具有用于在锁扣被叉栓接合或闩锁时将锁扣容纳在其中的配合开口21。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叉拴12可以被弹簧或偏压元件23弹性偏压至第二或打开位置。
作为施加在叉栓上的弹性偏压力的替代或附加,所述锁扣被固定至的可移动部件还可以被弹性偏压或偏压至打开位置,从而当锁闩10被解锁时,叉栓12将会旋转并释放锁扣。提供这种力的元件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为围绕被所述可移动部件覆盖的开口的周缘定位的压缩风雨条或密封部件。换句话说,当门被关闭时,所述密封部件被压缩并且锁闩10接合锁扣。此后当锁闩10被解锁时,所述密封部件可以提供一个推力来打开车门或其它门等。然而如前所述,当力被施加在可移动部件上,这些偏压力(弹力或其它力)并不足以移动所述部件至打开位置来使锁扣被从叉栓12的喉部移开。
在操作过程中,为了使锁闩10或叉栓12保持在闩锁位置,锁止杆或棘爪14被可枢转地固定到锁闩10上以在接合位置或闩锁位置(至少参见图1和图1A)与脱开位置或解锁位置(至少参见图2和2A)之间移动。当锁止杆14位于接合位置时,叉栓12的表面22被锁止杆14的表面24接合,并且叉栓12被阻止从闩锁位置向解闩位置移动。在一种构型中,表面22被锁止杆14的表面24接合发生在所述叉栓处于主要或闩锁位置且锁止杆14处于接合位置时。为了提供次要闩锁位置,叉栓12可被构造成具有表面25,当叉栓12处于次要闩锁位置(例如在所述主要闩锁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并且当所述锁止杆足够接近所述接合位置以至于表面24将处于与表面25接合的位置时,表面25被锁止杆14的表面24接合。
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第一弹簧用于将叉栓偏压至打开位置,可以设置第二弹簧用于沿接合位置的方向偏压锁止杆,以使得叉栓向闩锁位置的移动将会导致锁止杆14移动至接合位置。然而,如果锁扣被固定至的构件由于作用在所述构件上的力保持关闭,那么所述锁扣可能会非故意地留在叉栓12的喉部19内并且除非叉栓12旋转至打开位置,锁止杆14可从脱开位置移回至接合位置而阻止叉栓12旋转至打开位置。
依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保持打开部件或杆26被可移动地安装到锁闩10上以在第一位置(至少参见图5和图6)和第二位置(至少参见图7)之间移动。此外,锁闩10还包括杆或曲拐杆28,该曲拐杆也被可移动地安装到锁闩10中以在第一位置(至少参见图1和1A)和第二位置(至少参见图2和2A)之间移动。
当所述杆或曲拐杆28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曲拐杆28的接触部30与锁止杆14的接触部32形成接触,并且使锁止杆14从接合位置或闩锁位置向脱开位置或解锁位置移动。在一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曲拐杆或杆28的接触部30不是直接地或实体地被固定至锁止杆14的接触部32以使所述曲拐杆或杆28能够推动锁止杆14,但是曲拐杆或杆28不能拉动锁止杆14。类似地,锁止杆14能够推动曲拐杆或杆28但不能拉动曲拐杆或杆28。如所示出的且在某些实施例中,曲拐杆或杆28的接触部30可被构造成具有弯曲表面,当曲拐杆或杆28的接触部30接触锁止杆14的接触部32时,所述弯曲表面被容纳在锁止杆14的匹配的弯曲容纳表面32内。或者,曲拐杆或杆28可被固定地(例如可枢转地或以其它方式)安装至锁止杆14。
此外,当锁止杆14从接合位置或闩锁位置移动至脱开位置或解锁位置时,保持打开杆26从第一位置(图5)移动至第二位置然后朝第一位置向回移动,以使保持打开杆26的部件或部分34接合锁止杆14的部件或部分36,以便当保持打开杆26的部件或部分34接合锁止杆14的部件或部分36时,锁止杆14被保持在脱开位置或解锁位置。在这个移动期间,部分34沿箭头38的方向移动,以使锁止杆14能移动至脱开位置并且此后所述保持打开杆26的部分34沿与箭头38相反的方向移动以使部分34能接合锁止杆14的部分36并导致锁止杆被保持在脱开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打开杆26可由回弹性材料例如塑料形成,且保持打开杆26与锁闩10的壳体部分一体形成,例如壳体部分16。在这个实施例中,壳体部分16也可由可容易模制的材料例如塑料形成。或者,保持打开杆26可由具有回弹特性的另一种材料形成,其被嵌入成型或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比如通过例如二次注塑成型工艺,其中保持打开杆26仍然与壳体16一体成型但是可能包含不同于用于形成该壳体其它部分的材料。然而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保持打开杆26在一独立工艺中可被简单地固定安装至壳体16。
在一可想到的实施例中,保持打开杆26或其多个部分被构造为用于沿箭头38的方向移动以及沿与箭头38相反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个移动是在与叉栓12和锁止杆14旋转或移动的平面或方向垂直的平面或方向上。或者,保持打开杆26可被构造用于沿相对于叉栓12在锁止杆14中旋转或枢转运动呈角度取向的方向的移动,比如相对于叉栓12和锁止杆14的水平方向的竖直方向。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打开杆26相对于叉栓12和锁止杆14移动的角度取向处于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的角度。换言之,沿箭头38的方向以及相反于箭头38的方向的移动不必一定垂直于叉栓12和锁止杆14的定向移动。
如所示出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打开杆26包含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并且这样与其一体形成,保持打开杆26可被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内或可被放置为远离所述壳体的表面以使所期望的/所需要的保持打开杆26的移动是可行的。
如上所述,保持打开杆26被构造用于当锁止杆从接合位置枢转或旋转至脱开位置时,接合锁止杆14的一部分。一旦锁止杆14处于脱开位置,保持打开杆26就向下沿与箭头38相反的方向往回移动并接合锁止杆14的一部分以防止锁止杆14移回至接合位置,除非保持打开杆26已脱离其与锁止杆14的接合。如上所述,希望允许有额外时间以供叉栓12从其闩锁位置旋转至其打开位置并且容许叉栓12从其闩锁位置旋转至其打开位置的任何延迟,这例如是借助于作用在与锁扣连接的构件上的力,其中所述锁扣被容纳在叉栓12的喉部19内。
一旦叉栓12从其闩锁位置旋转至其打开位置,就还期望使锁止杆14从其脱开位置旋转回至其接合位置。为了这样做,保持打开杆26不得不与锁止杆14脱离。使锁止杆14与保持打开杆26脱离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是,叉栓12配设有倾斜表面或凸轮表面40,当叉栓12从闩锁位置旋转至打开位置时,所述表面接合从保持打开杆26表面伸出的突出部或部件42。在这个移动期间,凸轮表面40将接触突出部42并使保持打开杆向上沿箭头38的方向移动,以使保持打开杆26的部件34不再接合锁止杆14的部件36。这时,通过弹簧44向锁止杆14提供弹簧偏压力导致所述锁止杆从脱开位置旋转至接合位置。此外,如至少在图5至图7中所示出的,叉栓12具有升高的表面或平台46,以将保持打开杆26保持在与突出部42相对的第二位置,当所述叉栓处于其打开位置或从所述闩锁位置朝向其打开位置行进(参见例如图5至图7)时,所述突出部抵靠在所述抬起的表面或平台46上。
因此,当锁止杆14通过例如致动器从所述接合位置移动至脱开位置时,锁止杆14将保持在脱开位置直到所述保持打开杆被操纵以离开保持打开杆部分34接合锁止杆14的相应部分或部件36的位置。如上所述,这将在所期望的叉栓12移动(例如从闩锁位置旋转至打开位置)之前防止不期望的锁闩10操作例如远程解锁该锁闩和随后的再锁定该锁闩。
为了提供所期望的、锁止杆14从接合位置到脱开位置的移动,设有致动器或致动系统48。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或致动系统48包含被构造为驱动蜗杆52的马达50,所述蜗杆用于使可旋转地安装到锁闩或锁闩组件10中的蜗轮54旋转。蜗轮54还操作连接到曲拐杆或杆28,其还可枢转地安装到锁闩或锁闩组件1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蜗轮54的转动会导致曲拐杆或杆28借助于位于曲拐杆或杆28上的多个齿轮56从其第一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齿轮56被构造为与蜗轮54的多个齿轮55啮合。如上所述,曲拐杆或杆28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移动将会导致锁止杆14从其接合位置移动至其脱开位置。
此外,如在附图中所示出的,还提供了越中心弹簧58。越中心弹簧58在一端被固定至曲拐杆或杆28而在另一端被固定至锁闩10。在一个实施例中,越中心弹簧包含由回弹性材料构造的细长构件,其能够借助于力从原始或初始位置偏转至一不同位置,其中从所述原始位置到该不同位置的移动在所述细长构件中产生偏压力,以致在移除所述力的情况下所述细长构件将由于所产生的偏压力回到其原始或初始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细长构件可沿一弧从其固定至曲拐杆的点延伸到固定至壳体部分的点。如至少在图3和图4中所示出的,所述细长构件可包含圆线弹簧(图3)或片状(平)弹簧设计(图4)。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图3中示出的圆线可具有圈形端部以帮助弹簧58的固定。
当曲拐杆或杆28处于第一位置时,弹簧58提供沿箭头70方向的第一方向的偏压力,当参见附图时所述偏压力是在曲拐杆或杆28的旋转轴72上方的,以便当曲拐杆或杆28处于第一位置时,沿箭头74方向的旋转力通过弹簧58提供。
当致动器48被启动时,蜗杆52被马达50驱动,从而蜗轮54旋转并且曲拐杆或杆28沿与箭头74相反的方向旋转,直到曲拐杆或杆28处于第二位置。这时,越中心弹簧58现处于至少在图2和图2A中示出的位置,从而越中心弹簧58提供沿箭头76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偏压力,当参见附图时,所述偏压力在曲拐杆或杆28的旋转轴72下方,以便沿箭头78方向的旋转力通过弹簧58被施加至曲拐杆或杆28。
当曲拐杆或杆28从其第一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时,弹簧58使曲拐杆或杆28保持在抵靠锁止杆14的第二或脱开(解闩)位置。当叉栓12从闩锁位置朝解闩位置旋转且表面40和46操纵保持打开杆26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时,向锁止杆14沿接合位置的方向提供偏压力的弹簧44使锁止杆14从脱开位置旋转至接合位置。
弹簧44被构造为提供偏压力,其足够大以克服弹簧58的沿箭头76方向的偏压力,从而锁止杆14能够从脱开位置旋转至接合位置并且使曲拐杆或杆28沿箭头74的方向从第二位置朝第一位置旋转。在这个旋转过程中,越中心弹簧58沿箭头76方向的偏压力将被克服,当曲拐杆或杆28从第二位置朝第一位置被旋转或操纵且连同锁止杆14从脱开位置朝接合位置移动时,越中心弹簧58由于其固定至曲拐杆或杆28将被重定位并因此开始在与76相反的箭头70方向上施加力。一旦所述情况发生,弹簧58就将沿箭头74的方向向曲拐杆或杆28提供旋转力。
换言之,锁止弹簧44朝接合位置的弹簧偏压力强于朝脱开位置的曲拐弹簧偏压力。这个构型的一个优势是,曲拐弹簧58使曲拐杆28保持就位以防止当其在其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回弹。一旦弹簧58越过其中心位置,其就沿箭头70的方向施加力并且使曲拐杆或杆28完全回到其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可能不同于如果所述曲拐杆或杆28仅被锁止杆14朝向准备闩锁和完全闩锁的多个位置直接驱动时的多个位置。
在正常的闩锁状态下,通常在曲拐杆或杆28和锁止杆14之间存在一定空隙。所述空隙在马达50使曲拐28移动以解锁锁止杆14时被去除。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均适用于后部举升门锁闩以及其它采用曲拐杆和保持打开杆的举升门锁闩。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及其类似术语,在本申请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进行区分,本文中的术语“一”和“一个”在这里并不表示数量的限制,而是表示至少存在一个被提及的物体。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底部”以及“顶部”,除非另有说明,仅仅为了方便描述,而并不限于任何一个位置或空间方向。
修饰语“大约”与数量结合使用时包括所述值,并且具有上下文所体现的含义(例如,包括与特定测量值有关的误差度)。
虽然本发明已经结合有限数目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可以被修改以包含尚未描述的众多变化、变更、替换以及等同装置,只要这种修改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相适应。此外,虽然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可以仅包括所述实施例中的一部分。因此,本发明不应被视为局限于前面的描述。

Claims (19)

1.一种锁闩,包括:
叉栓,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闩的壳体部分中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锁止杆,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闩的壳体部分中以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锁止杆位于所述闩锁位置时,所述锁止杆阻止所述叉栓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以及
保持打开杆,其被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具有构造为接合锁止杆部件的部件,从而当所述锁止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被所述保持打开杆保持在解锁位置,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在与与所述叉栓和锁止杆移动的水平平面或水平方向相关的竖直平面或竖直方向呈角度取向的平面或方向上移动;
其中还包含:曲拐杆,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部分中以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曲拐杆从所述曲拐杆的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曲拐杆的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曲拐杆使所述锁止杆从所述闩锁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以及
越中心弹簧,其在一端被固定至所述曲拐杆而在另一端被固定至壳体的一部分,其中当所述曲拐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越中心弹簧沿第一方向向所述曲拐杆提供产生朝向所述曲拐杆的第一位置的旋转力的偏压力,且当所述曲拐杆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越中心弹簧沿第二方向向所述曲拐杆提供产生朝向所述曲拐杆的第二位置的旋转力的偏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由塑料形成且是与所述锁闩的壳体部分一体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由与所述壳体部分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垂直于所述叉栓和锁止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是在一端与所述壳体部分一体形成的细长构件,并且所述保持打开杆的构造为接合锁止杆部件的所述部件位于保持打开杆的远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被偏压至所述保持打开杆的第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叉栓具有凸轮表面,其构造为当所述叉栓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时,使所述保持打开杆从所述保持打开杆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保持打开杆的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凸轮表面呈角度地从所述叉栓的表面延伸至位于所述叉栓的所述表面之上的升高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是在一端与所述壳体部分一体形成的细长构件,并且所述保持打开杆的所述部件位于保持打开杆的远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还包含突出部,其远离保持打开杆的远端定位并从所述保持打开杆的表面延伸,其中所述突出部被构造和定位成在所述叉栓从所述关闭位置朝所述打开位置移动时接触所述凸轮表面和升高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被偏压至所述保持打开杆的第一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由塑料形成且是与所述壳体部分一体形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由与壳体部分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垂直于所述叉栓和锁止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被偏压至所述保持打开杆的第一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垂直于所述叉栓和锁止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由塑料形成且是与壳体部分一体形成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垂直于所述叉栓和锁止杆移动的平面或方向。
19.一种使锁止杆从与叉栓的接合中脱开的方法,包括:
将叉栓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中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将所述锁止杆可枢转地安装在该壳体中以在闩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锁止杆位于所述闩锁位置时,所述锁止杆接合所述叉栓并阻止所述叉栓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打开位置移动;以及
将保持打开杆偏压至第一位置,其中该保持打开杆与壳体的一部分一体形成,并且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被构造成在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具有构造为接合锁止杆部件的部件,从而当所述保持打开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锁止杆被保持打开杆保持在解锁位置,其中所述保持打开杆在与所述叉栓和锁止杆移动的水平平面或水平方向相关的竖直平面或竖直方向上移动;
其中还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壳体部分中以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曲拐杆,其中当所述曲拐杆从所述曲拐杆的第一位置向所述曲拐杆的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曲拐杆使所述锁止杆从所述闩锁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以及
越中心弹簧,其在一端被固定至所述曲拐杆而在另一端被固定至壳体的一部分,其中当所述曲拐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越中心弹簧沿第一方向向所述曲拐杆提供产生朝向该曲拐杆的第一位置的旋转力的偏压力,且当所述曲拐杆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越中心弹簧沿第二方向向所述曲拐杆提供产生朝向该曲拐杆的第二位置的旋转力的偏压力。
CN201510293450.9A 2014-05-30 2015-06-01 具有保持打开杆的锁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17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06025P 2014-05-30 2014-05-30
US62/006025 2014-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7296A CN105317296A (zh) 2016-02-10
CN105317296B true CN105317296B (zh) 2019-11-05

Family

ID=55245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345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17296B (zh) 2014-05-30 2015-06-01 具有保持打开杆的锁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172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8920B1 (en) * 1999-12-30 2002-04-3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eck lid latch
EP1256676A2 (en) * 2001-05-03 2002-11-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compartment latch
CN1475646A (zh) * 2002-07-31 2004-02-18 英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致动器组合
CN102199959A (zh) * 2010-03-26 2011-09-2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双锁定门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17529A2 (en) * 2009-08-06 2011-02-10 Inteva Products Llc Hold open lever integrated to latch hous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8920B1 (en) * 1999-12-30 2002-04-3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eck lid latch
EP1256676A2 (en) * 2001-05-03 2002-11-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compartment latch
CN1475646A (zh) * 2002-07-31 2004-02-18 英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致动器组合
CN102199959A (zh) * 2010-03-26 2011-09-2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双锁定门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7296A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4413B (zh) 用于防止在锁闩中的打开保持杆不期望地接合的装置和方法
CN102015372B (zh) 显示装置
CN203514959U (zh) 车门把手组件、外部车门把手组件
CN106471197B (zh) 机动车辆门锁装置
US10641018B2 (en) Latch with spring for bell crank lever
CN109267862A (zh) 具有滚子式闩锁机构和系紧机构的车辆闭合闩锁组件
CN105270213A (zh) 用于便捷进入系统的超程机构
US9741505B2 (en) Push switch of outside handle of door
US1047286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bypass feature in a latch
US9784020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of engine room for vehicle
US20160265255A1 (en) Lock with accumulator leve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3806772A (zh) 双发动机罩锁扣总成
CN106460420A (zh) 车辆的锁闩组件
CN108756498A (zh) 全自动锁体
CN104736770A (zh) 用于零尾型施工机械的发动机罩打开和关闭设备
CN103628752B (zh) 一种扶手箱锁及扶手箱
CN107075888B (zh) 压缩闩
CN103477009B (zh) 用于舱盖或门的锁
US10465424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CN206205629U (zh) 电动汽车尾门自吸锁
CN105178743B (zh) 具有用于曲拐杆的弹簧的锁闩
CN105317296B (zh) 具有保持打开杆的锁闩
CN102538337A (zh) 冰箱
CN110359803A (zh) 一种可实现停电应急手动开关窗电机装置
CN105442959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滑动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