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0242A - 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 - Google Patents

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0242A
CN105310242A CN201410335118.XA CN201410335118A CN105310242A CN 105310242 A CN105310242 A CN 105310242A CN 201410335118 A CN201410335118 A CN 201410335118A CN 105310242 A CN105310242 A CN 105310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andle
annular
tube connector
position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51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0242B (zh
Inventor
赖伟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ong industry (Heyua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赖伟浤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赖伟浤 filed Critical 赖伟浤
Priority to CN2014103351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10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10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0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0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0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其主要是在行李箱拉杆的两伸缩杆之间通过两旋调机构与一环形握把组接,令该环形握把利用该旋调机构调整为符合使用者推拉行李箱时的适当手部握持角度,使环形握把形成充分符合使用者手部控制推拉行李箱动作的实际使用需求,且具有省力且避免姿势不良导致拉伤等技术功效。

Description

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李箱拉杆的握把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成形为环形且具有旋调功能的行李箱拉杆握把结构。
背景技术
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显示一种普通行李箱拉杆的握把结构10,其是由两边对称的外管11与内管12经相互套接形成伸缩杆结构,该两内管12端部经一下组件13组接,该下组件13与一上组件14对合且两构件内部设有通过按钮15控制的伸缩杆定位机构(图未示),令该下组件13、上组件14及该按钮15组成完整握把,供握持控制行李箱。
虽然目前多数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握持部设有符合人体工学的结构形态,以利使用者手部握持控制,然而,普通握把结构10是由该下组件13、上组件14组成供握持的部位,该下组件13、上组件14大致呈“一”字形,且由于下组件13两端与两内管12组固而形成固定式无法旋转的握把形态,因此,使用者在遇到如行李箱过重、拉杆不好推、轮子卡住等导致重心不稳需要使出大量力气控制行李箱方向的状况时,如图1所示行李箱拉杆握把结构10的实际使用状态,是使用者手部去配合行李箱拉杆握把,而不是让握把的人因设计符合使用者的手部进行操作动作,由于手部与人因设计结构无法在各种推动或拉动行李箱时皆呈对合状态,并无法让握把结构10上的人因设计发挥其功效。
进一步地,控制行李箱时,需通过人体腕部改变姿势,以令屈指肌群的机能长度改变造成手指出力的变化,藉以使出适当的抓握能力,或保特经常性、持续性的施力,而图1普通握把结构10的固定式结构,将导致手部以不良姿势施力控制行李箱,容易使手部肌内产生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其主要是在行李箱拉杆的二伸缩杆之间通过旋调机构与一环形握把组接,令该环形握把利用该旋调机构调整为符合使用者推拉行李箱时的适当手部握持角度,使环形握把形成充分符合使用者手部控制推拉行李箱动作的实际使用需求,且具有省力且避免姿势不良导致拉伤等技术功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转结构,是设于一行李箱拉杆的两伸缩杆之间,各该伸缩杆具有一连接管,其中,该握把旋调机构包括:该两连接管,管端分别成形有开口相对的一组设口;一环形握把,是设于该两连接管之间且内部中空形成一环形空间,该环形握把相对侧对应该两组设口成形有两组设部以及开设于该两组设部并与该环形空间连通的两嵌置孔,且该环形握把设有一透孔与该环形空间连通;一控制钮,是设于该环形握把内部,该控制钮成形有一钮部以及两自该钮部朝向该二挡部延伸的连动臂,该控制钮钮部是具弹性回复能力地穿设在该环形握把透孔内;两旋调机构,是分别设于该环形握把组设部与该两连接管组设口之间,以为该控制钮控制连动而旋调该环形握把于该连接管之间的倾斜角度;其中,各该旋调机构包括:
一卡制件,是容置于该环形空间内并对应该环形握把嵌置孔固设,该卡制件贯设有多阶孔结构并由该嵌置孔朝向该环形空间收束成形为一大径圆孔、一棘齿孔及一小径圆孔;一定位座,是固设于该连接管组设口并成形为圆柱结构以对应嵌设于该环形握把嵌置孔,且该定位座的圆柱结构末端嵌置于该卡制件的大径圆孔内,令该环形握把组设部与该连接管组设口通过该定位座枢接且相对转动,该定位座设有由该环形握把朝向连接管收束成形的一与该卡制件棘齿孔形状对应的棘齿孔、一圆孔及一多角孔;一控制轴,是具弹性复位能力地滑移组设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之间,该控制轴成形有一对应容置于该卡制件小径圆孔的圆柱段,一常态对应容置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棘齿孔的棘齿段,以及一穿置该定位座棘齿孔、圆孔及多角孔并与该多角孔形状对应的角柱段;一连动件,是定点枢转地设于该环形握把环形空间内,该连动件具有一与该控制钮连动臂相抵的传动部以及一与该控制轴圆柱段末端相抵的牵引部;藉此,通过按压该控制钮使其连动臂连动连动件抵压该控制轴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之间滑移,以令该控制轴棘齿段退离该卡制件棘齿孔,使该环形握把与连接管相对转动,或者,令该控制轴棘齿段容置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棘齿孔时,使该环形握把与该连接管常态卡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行李箱拉杆握把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行李箱拉杆握把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行李箱拉杆握把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行李箱拉杆握把常态卡固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行李箱拉杆握把常态卡固的卡制件棘齿孔与控制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行李箱拉杆握把按压旋转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行李箱拉杆握把按压旋转的卡制件棘齿孔与控制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7握把旋转后卡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握把结构10外管11
内管12下组件13
上组件14按钮15
连接管20组设口21
锁结柱211卡制凸212
环形握把30第一组件31
平板部311缺口312
凹口313锁结柱314
锁结件315第二组件32
平板部321缺口322
凹口323锁结柱324
组设部33嵌置孔34
透孔35容置部36
插置部37闪避槽38
环形空间R
控制钮40钮部41
容槽411连动臂42
压缩弹簧43
卡制件50组片500
大径圆孔51棘齿孔52
小径圆孔53
定位座60座部601
限位部602定位部603
棘齿孔61圆孔62
多角孔63环凹64
锁结件65头部651
卡制凹66锥形孔67
定位孔68
控制轴70圆柱段71
棘齿段72角柱段73
压制斜面74压缩弹簧75
连动件80枢部81
传动部82牵引部83
牵引件90条孔91
导斜面92连动线93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8所示,说明本发明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是设于一行李箱拉杆的两伸缩杆之间,各该伸缩杆具有一连接管20,其中,该握把旋调机构包括该两连接管20、一环形握把30、一控制钮40以及两设于该连接管20及该环形握把30之间的旋调机构;其中:
所述两连接管20成形为中空管结构,各该连接管20管端分别成形有开口相对的一组设口21,于本实施例中,该组设口21内设有一锁结柱211,且组设口21顶缘成形有两卡制凸212。
所述环形握把30是设于该两连接管20之间且内部中空形成一环形空间R,如图2所示,该环形握把30具有对称且成形为环形凹状结构的一第一组件31及一第二组件32对合组成,该第一组件31周侧成形有两相对平板部311、两分设于该两平板部311的缺口312以及一位于该二平板部311之间的凹口313,该第二组件32周侧成形二相对平板部321、两分设于该两平板部321的缺口322以及一位于该二平板部321之间的凹口323,令该第一组件31与该第二组件32对合,该第一组件31平板部311与该第二组件32平板部321共同组成该环形握把30相对侧对应该二组设口21的二组设部33,该第一组件31缺口312与该第二组件32缺口322共同组成该环形握把30开设于该二组设部33并与该环形空间R连通的两圆孔形态嵌置孔34,该第一组件31凹口313与该第二组件32凹口323共同组成该环形握把30顶侧与该环形空间R连通的一透孔35,且该第一组件31与该第二组件32于该环形空间R内部对应位置处设有凹凸配合的多个锁结柱314/324,令该锁结柱314/324为对应数量的锁结件315穿置锁结。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组件31的锁结柱314成形为凹形,该第二组件32的锁结柱324成形为凸形,令该两锁结柱314、324凹凸组固后,该锁结件315穿置该第一组件31的锁结柱314与该第二组件32的锁结柱324锁结;如图4、图6所示,该环形握把30环形空间R内部对应该透孔35处设有一容置部36,该容置部36是由两隔板及两限位肋构成,供容置该控制钮40的一压缩弹簧43,但容置部36结构形态并不限于此;如图2、图4所示,该环形握把30环形空间R内部对应该两嵌置孔34设有两插置部37,该插置部37是由隔肋结构成形为对应对卡制件50矩形形态的插槽结构,但插置部37的结构形态并不限于此;且该环形握把30于该环形空间R内壁对应该嵌置孔34处凹设有一闪避槽38,以如图4所示,在常态卡固时容置定位该连动件80。
所述控制钮40是设于该环形握把30内部,该控制钮40成形有一钮部41以及两自该钮部41朝向该两挡部33延伸的连动臂42,该钮部41对应该环形握把30容置部36凹设有一容槽411,令该压缩弹簧43两端分别容置于该环形握把30容置部36与该钮部41容槽411内,使该控制钮40在常态下通过压缩弹簧43拉伸顶抵而凸设于该透孔35,供按压钮部41使环形握把30旋转,达到具弹性回复能力地穿设在该环形握把30透孔35内。
所述两旋调机构是分别设于该环形握把30组设部33与该两连接管20组设口21之间,以为该控制钮40控制连动而旋调该环形握把30于该连接管20之间的倾斜角度;各该旋调机构包括一卡制件50、一定位座60、一控制轴70及一连动件80,其中:
所述卡制件50是容置于该环形空间R内并对应该环形握把30嵌置孔34固设,各该卡制件50具有两对称组片500对合构成矩形卡制件50,令该二组片500通过插设于该环形握把30插置部37而对应该环形握把30嵌置孔34固设,并于该第一组件31与该第二组件32对合组成环形握把30后共形成包括由该嵌置孔34朝向该环形空间R收束成形为一大径圆孔51、一棘齿孔52及一小径圆孔53的多阶孔结构。
所述定位座60是固设于该连接管20组设口21并成形有圆柱结构以对应嵌设于该环形握把30嵌置孔34,如图2、图4所示,该定位座60的圆柱结构末端嵌置于该卡制件50的大径圆孔51内,令该环形握把30组设部33与该连接管20组设口21通过该定位座60枢接且相对转动,该定位座60设有由该环形握把30朝向连接管20收束成形的一与该卡制件50棘齿孔52形状对应的棘齿孔61、一圆孔62及一多角孔63。
于本实施例中,该定位座60成形有一圆柱形态的座部601,该座部601内部设有依序收束的该棘齿孔61、该圆孔62及该多角孔63,该座部601外部于对应该棘齿孔61与该圆孔62邻接处设有一供与该环形握把30组设孔34孔缘嵌合的环凹64,且该座部601外部于对应该圆孔62及该多角孔63的相对侧成形有一固设于该连接管20组设口21顶缘的限位部602,以及通过一锁结件65与该连接管20锁结柱211锁结的定位部603,其中,该限位部602与该定位部603是成形为板状结构,该限位部602末端成形有一卡制凹66与该连接管20卡制凸212凹凸卡制限位,该定位部603一面凹设有一供容置该锁结件65头部651的锥形孔67,另面凹设一供容置连接管20锁结柱211的定位孔68,令该锁结件65穿置该锥形孔67及该定位孔68与该连接管20锁结柱211锁结固定。
所述控制轴70是具弹性复位能力地滑移组设于该卡制件50及该定位座60之间,如图2所示,该控制轴70成形有一对应容置于该卡制件50小径圆孔53的圆柱段71,一常态对应容置于该卡制件50及该定位座60棘齿孔52/61的棘齿段72,以及一穿置该定位座60棘齿孔61、圆孔62及多角孔63并与该多角孔63形状对应的角柱段73;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该控制轴70角柱段73外部套设有一压缩弹簧75,该压缩弹簧75一端抵于该控制轴70棘齿段72与角柱段73邻接肩部,另端抵于该定位座60圆孔62与多角孔63邻接肩部,令该控制轴70通过该压缩弹簧75具弹性复位能力地滑移组设于该卡制件50及该定位座60之间。
所述连动件80是定点枢转地设于该环形握把30环形空间R内,该连动件80具有一与该控制钮40连动臂42相抵的传动部82以及一与该控制轴70圆柱段71末端相抵的牵引部83;于本实施例中,该两连动件80,各成形有一圆筒形枢部81连接其传动部82与其牵引部83,令该两连动件80枢部81枢转地套设于该两组锁结柱314/324结构上,从而定点枢转地设于该环形握把30环形空间R内,且该控制轴70棘齿段72容置于该卡制件50及该定位座60棘齿孔52/61时,该传动部82为该控制轴70圆柱段71抵压定位于该闪避槽38内。
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构件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操作方式及其功效,请以图2配合图4至图8观之,做以下说明。
本发明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通过前述结构组态,使环形握把30通过按压控制钮40,进而依序连动组设在该环形握把30与该连接管20之间的连动件80及控制轴70,使其连动臂42连动连动件80抵压该控制轴70于该卡制件50及该定位座60之间滑移,以令该控制轴70棘齿段72退离该卡制件50棘齿孔52,使该环形握把30与连接管20相对转动形成如图6的按压旋转结构组态,或者,令该控制轴70棘齿段72容置于该卡制件50及该定位座60棘齿孔52/61时,使该环形握把30与该连接管20卡固,形成如图4的常态卡固结构组态。
本发明环形握把30与连接管20之间是通过该定位座60的圆柱状座部601达到可转动地枢接,藉此,如图4、图5所示,在常态卡固组态时,该控制轴70棘齿段72受其压缩弹簧75顶推而同时容置在定位座60棘齿孔61及卡制件50棘齿孔52内部,通过将控制轴70棘齿段72容置于不可转动的卡制件50棘齿孔52内,达到卡制固定环形握把30与连接管20的目的。此外,在常态卡固时,控制轴70是朝向环形握把30内部顶推且进一步地压制在该连动件80牵引部83上,使连动件80的牵引部83容置定位于该环形握把30闪避槽38内,且令该连动件80传动部82与压缩弹簧43同时顶推控制钮40,使钮部41定位且明显凸伸于环形握把30外部,形成控制按钮。
如图6、图7所示,通过施力按压控制钮40的钮部41,由连动臂42抵压连动件80传动部82,进而以牵引部83将控制轴70朝该环形握把30嵌置孔34抵推位移,使控制轴70棘齿段72退离卡制件50棘齿孔52,则环形握把30与连接管20形成可相对枢转的结构组态,藉此,如图7所示,通过持续按压控制钮40以操作环形握把30旋转至所需的倾斜操作角度,调整后通过松放控制钮40,使控制轴70再次回复至如图4所示的常态卡固位置,则环形握把30与连接管20之间即如图8所示,形成具有倾斜角度的定位组态,使本发明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符合使用者推拉行李箱时的适当手部握持角度,且环形握把可充分符合使用者手部控制推拉行李箱动作的实际使用需求,具有省力且避免姿势不良导致拉伤等技术功效。
此外,请复参阅图4、图6所示,本发明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的各该旋调机构的定位座60与连接管20组设口21之间另设有一牵引件90,用以和行李箱伸缩杆的一伸缩定位机构(图未示)组接;其中,该控制轴70的角柱段73末端设有一压制斜面74,令该压制斜面74穿出该定位座60多角孔63且位该定位座60与该连接管20组设口21之间;该牵引件90成形为长形块体且设有一为该连接管20锁结柱211穿置的条孔91,该牵引件90一端对应该控制轴70压制斜面74设有一导斜面92,另端通过一连动线93与该伸缩杆的一伸缩定位机构(图未示)组接。
藉此,当该控制轴70受连动件80牵引而沿其轴向位移时,通过控制轴70的压制斜面74推抵该牵引件90导斜面92,使牵引件90在定位座60与连接管20的上下位移,并以其条孔91孔端为限与连接管20锁结柱211相对位移,使该牵引件90在环形握把30与连接管20呈按压旋转组态时,即该控制轴70棘齿段72退离该卡制件50棘齿孔52时,由于该牵引件90位移牵引连动线93使该伸缩定位机构松脱,令该伸缩杆具长度调整能力,且该牵引件90在环形握把30与连接管20呈常态卡固组态时,即该控制轴70棘齿段72容置于该卡制件50及该定位座60棘齿孔52/61时,由于控制轴70朝连动件80抵压,则该牵引件90上移而牵引连动线93使该伸缩定位机构定位,令该伸缩杆定位于特定长度。

Claims (9)

1.一种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是设于一行李箱拉杆的二伸缩杆之间,各该伸缩杆具有一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该握把旋调机构包括:
所述两连接管,管端分别成形有开口相对的一组设口;
一环形握把,是设于该两连接管之间且内部中空形成一环形空间,该环形握把相对侧对应该二组设口成形有二组设部以及开设于该二组设部并与该环形空间连通的二嵌置孔,且该环形握把设有一透孔与该环形空间连通;
一控制钮,是设于该环形握把内部,该控制钮成形有一钮部以及两自该钮部朝向该二挡部延伸的连动臂,该控制钮钮部具弹性回复能力地穿设在该环形握把透孔内;
两旋调机构,是分别设于该环形握把组设部与该两连接管组设口之间,以为该控制钮控制连动而旋调该环形握把于该连接管之间的倾斜角度;其中,各该旋调机构包括:
一卡制件,是容置于该环形空间内并对应该环形握把嵌置孔固设,该卡制件贯设有多阶孔结构并由该嵌置孔朝向该环形空间收束成形为一大径圆孔、一棘齿孔及一小径圆孔;
一定位座,是固设于该连接管组设口并成形为圆柱结构以对应嵌设于该环形握把嵌置孔,且该定位座的圆柱结构末端嵌置于该卡制件的大径圆孔内,令该环形握把组设部与该连接管组设口通过该定位座枢接且相对转动,该定位座设有由该环形握把朝向连接管收束成形的一与该卡制件棘齿孔形状对应的棘齿孔、一圆孔及一多角孔;
一控制轴,是具弹性复位能力地滑移组设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之间,该控制轴成形有一对应容置于该卡制件小径圆孔的圆柱段,一常态对应容置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棘齿孔的棘齿段,以及一穿置该定位座棘齿孔、圆孔及多角孔并与该多角孔形状对应的角柱段;
一连动件,是定点枢转地设于该环形握把环形空间内,该连动件具有一与该控制钮连动臂相抵的传动部以及一与该控制轴圆柱段末端相抵的牵引部;
藉此,通过按压该控制钮使其连动臂连动连动件抵压该控制轴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之间滑移,以令该控制轴棘齿段退离该卡制件棘齿孔,使该环形握把与连接管相对转动,或者,令该控制轴棘齿段容置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棘齿孔时,使该环形握把与该连接管常态卡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其组设口内设有一锁结柱;
所述环形握把,其嵌置孔成形为圆孔;
所述定位座,是成形有一圆柱形态的座部,该座部内部设有依序收束的该棘齿孔、该圆孔及该多角孔,该座部外部于对应该棘齿孔与该圆孔邻接处设有一供与该环形握把组设孔孔缘嵌合的环凹,且该座部外部于对应该圆孔及该多角孔的相对侧成形有一固设于该连接管组设口顶缘的限位部,以及通过一锁结件与该连接管锁结柱锁结的定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其组设口顶缘成形有两卡制凸;
所述定位座,其限位部与定位部是成形为板状结构,该限位部末端成形有一卡制凹与该连接管卡制凸凹凸卡制限位,该定位部一面凹设有一供容置该锁结件头部的锥形孔,另面凹设一供容置连接管锁结柱的定位孔,令该锁结件穿置该锥形孔及该定位孔与该连接管锁结柱锁结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各旋调机构的定位座与连接管组设口之间另设有一牵引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其组设口内设有一锁结柱;
所述定位座,对应该锁结柱成形有一定位部,令该定位座通过一锁结件穿置该定位部与该锁结柱锁结固定;
所述控制轴,其角柱段末端设有一压制斜面,令该压制斜面穿出该定位座多角孔且位该定位座与该连接管组设口之间;
所述牵引件,成形为长形块体且设有一为该连接管锁结柱穿置的条孔,该牵引件一端对应该控制轴压制斜面设有一导斜面,另端通过一连动线与该伸缩杆的一伸缩定位机构(图未示)组接;
藉此,当该控制轴沿其轴向位移时,其压制斜面将推抵该牵引件导斜面而连动牵引件条孔与连接管锁结柱相对位移,令该牵引件于该棘齿段退离该卡制件棘齿孔时,使该伸缩杆具长度调整能力,或者,于该控制轴棘齿段容置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棘齿孔时,使该伸缩杆定位于特定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握把,其环形空间内部对应该透孔处设有一容置部;
所述控制钮,其钮部对应该容置部凹设有一容槽,一压缩弹簧是设于该环形握把容置部与该钮部容槽之间,令该控制钮通过该压缩弹簧具弹性回复能力地穿设在该环形握把透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握把具有对称且成形为环形凹状结构的一第一组件及一第二组件对合组成,该第一组件周侧成形有二相对平板部、二分设于该二平板部的缺口以及一位于该二平板部之间的凹口,该第二组件周侧成形二相对平板部、二分设于该二平板部的缺口以及一位于该二平板部之间的凹口,令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二组件对合,该第一组件平板部与该第二组件平板部共同组成该环形握把的二组设部,该第一组件缺口与该第二组件缺口共同组成该环形握把的二嵌置孔,该第一组件凹口与该第二组件凹口共同组成该环形握把的透孔,且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二组件于该环形空间内部对应位置处设有凹凸配合的多个锁结柱,令该锁结柱为对应数量的锁结件穿置锁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握把,是具有对称且成形为环形凹状结构的一第一组件及一第二组件对合组成,该第一组件与该第二组件于该控制钮连动臂末端与该嵌置孔之间设有凹凸配合的二组锁结柱结构,且该环形握把于该环形空间内壁对应该嵌置孔处凹设有一闪避槽;
所述两连动件,各成形有一圆筒形枢部连接其传动部与其牵引部,令该二连动件枢部枢转地套设于该二组锁结柱结构上,从而定点枢转地设于该环形握把环形空间内,且该控制轴棘齿段容置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棘齿孔时,该传动部为该控制轴圆柱段抵压定位于该闪避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握把,其该环形空间内部对应该两嵌置孔设有两插置部;
所述两卡制件,各具有两对称组片对合构成矩形卡制件以及该大径圆孔、该棘齿孔及该小径圆孔;令该卡制件通过插设于该环形握把插置部而对应该环形握把嵌置孔固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轴角柱段外部套设有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一端抵于该控制轴棘齿段与角柱段邻接肩部,另端抵于该定位座圆孔与多角孔邻接肩部,令该控制轴通过该压缩弹簧具弹性复位能力地滑移组设于该卡制件及该定位座之间。
CN201410335118.XA 2014-07-15 2014-07-15 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 Active CN105310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5118.XA CN105310242B (zh) 2014-07-15 2014-07-15 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5118.XA CN105310242B (zh) 2014-07-15 2014-07-15 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0242A true CN105310242A (zh) 2016-02-10
CN105310242B CN105310242B (zh) 2017-05-10

Family

ID=55239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5118.XA Active CN105310242B (zh) 2014-07-15 2014-07-15 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102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3123A1 (zh) * 2019-01-10 2020-07-16 上海途加箱包商贸有限公司 拉杆箱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8233Y (zh) * 2007-07-03 2008-07-23 罗桐新 一种箱包拉杆的旋转握把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9957U (en) * 2001-12-18 2004-06-01 Shen Tsan Technology Co Ltd Rotatable drawbar handle for carrier with link structure
TW566108U (en) * 2002-06-03 2003-12-11 Wen-Jen Jang Angle rotation and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handle of suitcas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8233Y (zh) * 2007-07-03 2008-07-23 罗桐新 一种箱包拉杆的旋转握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3123A1 (zh) * 2019-01-10 2020-07-16 上海途加箱包商贸有限公司 拉杆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0242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98940C (en) Operating control mechanism for garden tool
JP5306085B2 (ja) ボール回収装置
CN102374349B (zh) 特别用于家用电器的套管式延伸件及相关家用电器
US20170049655A1 (en) Chair having neck exercise support for neck exercise
US3658079A (en) Folding walker
CN103693333B (zh) 一种基于垃圾桶的可自动束口装置
US20210008400A1 (en) Power twister with adjustable resistance
CN105120707A (zh) 用于脱毛器的附接件和脱毛器
CN105310242A (zh) 行李箱拉杆的握把旋调机构
CN110481619A (zh) 婴幼儿车手把兼具伸缩与收车的装置
KR101160042B1 (ko) 충격흡수장치를 구비한 버튼형 지팡이
CN201030549Y (zh) 一种设置有握位的工具锤锤柄
CN208211999U (zh) 气管镜拉线控制机构
KR20140017360A (ko) 청소용 집게 일체형 등산스틱
CN203210280U (zh) 具有批头存储功能的拆装工具
EP2156733A1 (en) Garden scissors
CN103317484B (zh) 手持式工具及其副手柄
JP2015171409A (ja) 歩行補助及び起立補助用杖
CN110239471B (zh) 一种破窗器
CN20421931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医用拐杖
CN204170054U (zh) 一种可折叠医用拐杖
CN205769526U (zh) 婴儿推车的推把伸缩调节机构
CN219879021U (zh) 跳绳手柄及具有其的跳绳
CN217724055U (zh) 按摩藤
CN205697583U (zh) 一种拖把伸缩杆的限位锁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8

Address after: West of Binjiang Avenue and south of Keliu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hong industry (Hey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46, Section 1, Zhongqing Road, North District, Taichung City

Patentee before: Lai Weih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