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8809A - 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火花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8809A
CN105308809A CN201480033404.9A CN201480033404A CN105308809A CN 105308809 A CN105308809 A CN 105308809A CN 201480033404 A CN201480033404 A CN 201480033404A CN 105308809 A CN105308809 A CN 105308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us
termination
recess
spark plug
inner circum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34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8809B (zh
Inventor
松永祐一
坂仓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Spark Plu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GK Spark Plu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08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8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8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8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2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arthed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9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46Sparking plugs having two or more spark gaps
    • H01T13/467Sparking plugs having two or more spark gaps in parallel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54Sparking plugs having electrodes arranged in a partly-enclosed ignition cha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02Details
    • H01T13/16Means for dissipating heat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一种火花塞,有效地使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从而更切实地防止端头的剥离和断裂。该火花塞(1)具备:绝缘子(2),具有轴孔(4);中心电极(5),插入设置于轴孔(4);主体配件(3),设置于绝缘子(2)的外周;接地电极(27),具有配置于自身的前端部且中心电极(5)配置于内周的环状部(27A),并且自身的基端部固定于主体配件(3);以及环状的端头(32),与环状部(27A)的内周接合,并且在自身的内周面和中心电极(5)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28)。在环状部(27A)的内周以及外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凹部(35)。

Description

火花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内燃机等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塞装配于内燃机(发动机)等,用于对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等的引燃。通常,火花塞具备:绝缘体,具有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轴孔;中心电极,插通于轴孔的前端侧;主体配件,设置于绝缘体的外周;以及接地电极,固定于主体配件的前端部。并且,通过向在接地电极的前端部和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的间隙施加高电压来产生火花放电,形成对混合气体等的引燃。
可是,如果由于随着火花放电等的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的消耗,因而所述间隙的大小增大,则用于使火花放电产生的必要的电压(放电电压)也增大。
并且,如果放电电压过度地增大,则导致无法使火花放电产生(导致所谓的失火)。
因此,为了通过抑制所述间隙的急剧的增大而实现长寿命化,考虑有一种在接地电极的前端部设置环状部,并且在该环状部的内周面和中心电极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间隙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能够均匀地使中心电极的全周消耗,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所述间隙的急剧的增大。并且,近年来,为了谋求更进一步的长寿命化,提出一种将在环状部的内周中的与中心电极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间隙的部位接合由耐消耗性优异的金属(例如包含铱和铂等的金属)构成的环状的端头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06414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719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接地电极例如通过以镍为主成分的金属而形成,并且,通常端头的热膨胀系数被设为比接地电极的热膨胀系数小。因此,在使用时的高温下,环状部沿其径向以及轴向较大地热膨胀,另一方面,端头并不那么热膨胀,进而,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存在产生较大的应力差的可能性。其结果是,如图24(a)、(b)所示,存在端头32从环状部27A剥离和在端头32上产生断裂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能够更切实地防止端头的剥离和断裂的火花塞。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以下,针对用于解决上述目的的各结构分别进行说明。另外,根据需要在对应的结构上备注特有的作用效果。
在结构1中,本结构的火花塞具备:筒状的绝缘体,具有在轴线方向上贯通的轴孔;中心电极,插入设置于所述轴孔的前端侧;筒状的主体配件,设置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接地电极,在所述接地电极自身的前端部具有环状部,并且所述接地电极自身的基端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配件,所述中心电极配置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以及环状的端头,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接合,并且在自身的内周面和所述中心电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以及外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凹部。
根据上述结构1,在高温下,环状部向凹部侧热膨胀(以填埋凹部的方式而变形)。因此,在环状部中,能够抑制沿其径向和轴向的热膨胀,从而能够将环状部的内周(即,与端头接合的部位)的变形量降低。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使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从而能够更切实地防止端头的剥离和断裂。
在结构2中,本结构的火花塞在上述结构1中,所述凹部至少从所述环状部的前端面延伸到所述端头后端或者至少从所述环状部的后端面延伸到所述端头前端。
根据上述结构2,凹部沿与环状部的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与轴线方向上的端头的存在范围对应地形成。因此,在高温下,能够更切实地使环状部中的端头位于内周的部位向凹部侧热膨胀。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环状部中的端头位于内周的部位中的沿径向的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使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其结果是,能够更进一步切实地防止端头的剥离和断裂。
在结构3中,本结构的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1或者2中,所述凹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贯通到外周。
根据上述结构3,能够更使凹部的容积增大,并且在高温下环状部更易于向凹部侧热膨胀。因此,在高温下,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环状部的沿其径向和轴向的变形。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端头的剥离和断裂。
在结构4中,本结构的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1至3中的任一个中,所述凹部沿所述环状部的周向间断地设置有多个,在相邻的所述凹部之间的区域中,所述端头与所述环状部接合。
环状部中的位于相邻的凹部之间的部位在高温下,以填埋凹部的方式沿周向变形而难以沿径向变形。即,环状部中的位于相邻的凹部之间的部位在高温下其内径非常难以增大。
鉴于该点,根据上述结构4,在相邻的凹部之间的区域中,端头与环状部接合。即,环状部中的特别是内径难以增大的部位与端头接合。因此,能够非常有效地使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端头的剥离和断裂的防止效果提高。
在结构5中,本结构的火花塞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4中,在将相邻的所述凹部之间沿所述周向等分为三个区域时,在位于中心的区域中所述端头与所述环状部接合。
如上所述,环状部中的位于相邻的凹部之间的部位在高温下以填埋凹部的方式而沿周向变形(延伸)。然而,环状部中的位于凹部之间的中央的区域与环状部中的相邻于凹部的部位相比较,高温下的沿周向的延伸量非常小。
鉴于该点,根据上述结构5,将在相邻的凹部之间沿周向等分为三个区域时,在位于中心的区域中端头与环状部接合。即,环状部中的特别是沿周向的变形较小的部位与端头接合。因此,能够极其有效地使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端头的剥离和断裂的防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火花塞的结构的局部剖切主视图。
图2为示出火花塞的前端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示出凹部等的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4为示出凹部等的结构的放大仰视图。
图5为示出凹部的其他例的放大主视图。
图6为示出凹部的其他例的放大主视图。
图7为示出凹部的其他例的放大仰视图。
图8为示出端头相对于环状部的接合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9为用于说明接合强度评价试验的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示出样品1的结构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1为示出样品5的结构的放大底面示意图。
图12为示出样品6的结构的放大底面示意图。
图13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14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5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16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17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18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19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20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结构的放大仰视图。
图21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结构的放大仰视图。
图22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熔融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23为示出其他实施方式中的腿部的结构的放大仰视图。
图24(a)为示出端头的剥离的剖面示意图,图24(b)为示出端头的断裂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一个实施方式。图1为示出火花塞1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另外,在图1中,将火花塞1的轴线CL1方向设为附图的上下方向,将下侧设为火花塞1的前端侧,将上侧设为后端侧而说明。
火花塞1由呈筒状的作为绝缘体的绝缘子2和保持绝缘子2的筒状的主体配件3等构成。
众所周知,绝缘子2通过烧制氧化铝等而形成,在其外形部中具备:后端侧主体部10,形成于后端侧;大径部11,位于比该后端侧主体部10靠前端侧且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中间主体部12,位于比该大径部11靠前端侧且形成为直径比该大径部11小;以及长腿部13,位于比该中间主体部12靠前端侧且形成为直径比该中间主体部12小。并且,绝缘子2中的大径部11、中间主体部12以及大部分的长腿部13容纳于主体配件3的内部。并且,在中间主体部12和长腿部13之间的连接部形成有锥状的台阶部14,利用该台阶部14而将绝缘子2与主体配件3卡定。
进一步,在绝缘子2贯通形成有沿轴线CL1延伸的轴孔4,在该轴孔4的前端侧插入并固定有中心电极5。该中心电极5通过以镍(Ni)为主成分的金属而形成,其整体呈棒状(圆柱状)。并且,中心电极5的前端部分从绝缘子2的前端突出。
并且,在轴孔4的后端侧以从绝缘子2的后端突出的状态插入并固定有端子电极6。
进一步,在轴孔4的中心电极5和端子电极6之间配置有圆柱状的电阻器7。
该电阻器7的两端部经由导电性的玻璃密封层8、9分别与中心电极5和端子电极6电连接。
并且,所述主体配件3通过低碳钢等的金属而形成为筒状,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用于将火花塞1装配于内燃机和燃料电池重整器等的燃烧装置的螺纹部(阳螺纹部)15。并且,在比螺纹部15靠后端侧向外周侧突出形成有座部16,在螺纹部15后端的螺纹颈部17中嵌入有环状的垫圈18。进一步,在主体配件3的后端侧设置有用于在将主体配件3装配于燃烧装置时使与扳手等的工具卡合的剖面六边形状的工具卡合部19和向径向内侧弯曲的铆接部20。
并且,在主体配件3的内周面设置有用于卡定绝缘子2的锥状的台阶部21。并且,绝缘子2相对于主体配件3从其后端侧向前端侧插入,并且在自身的台阶部14与主体配件3的台阶部21卡定的状态下,通过将主体配件3的后端侧开口部向径向内侧铆接即通过形成上述铆接部20而固定于主体配件3。另外,在台阶部14、21之间夹持有圆环状的密封片22。由此,保持燃烧室内的气密性,并且避免进入到燃烧室内所暴露的绝缘子2的长腿部13和主体配件3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隙的燃料气体向外部泄露。
进一步,为了更完善基于铆接的密闭,在主体配件3的后端侧且在主体配件3和绝缘子2之间夹持有环状的环部件23、24,在环部件23、24之间填充有滑石(talc)25的粉末。即,主体配件3经由密封片22、环部件23、24以及滑石25保持绝缘子2。
并且,如图2所示,在主体配件3的前端部26接合有由预定的金属(例如以Ni为主成分的金属等)而形成的接地电极27。接地电极27具备:环状部27A,呈以轴线CL1为中心的环状,并且中心电极5的前端部配置于环状部27A的内周;以及棒状的腿部27B,从该环状部27A的后端侧外周向后端侧延伸,并且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
并且,在环状部27A的内周接合有由预定的金属(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铱(Ir)或者以Ir为主成分的金属)构成的环状的端头3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接地电极27(至少环状部27A)的金属的线膨胀率被设为比构成端头32的金属的线膨胀率大。
并且,在端头32的内周面整个区域和中心电极5的前端部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作为间隙的火花放电间隙28。火花放电间隙28呈以轴线CL1为中心的环状,在该火花放电间隙28中,大致沿与轴线CL1正交的方向进行火花放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在端头32的内周面整个区域使火花放电产生,因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端头32。其结果是,能够使直到失火的端头32的消耗体积大幅度地增大,而能够实现优异的耐久性。
进一步,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环状部27A的外周以及内周中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为外周)形成有在与环状部27A的周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轴线CL1方向)上延伸的槽状的凹部35。凹部35形成在沿环状部27A的周向与环状部27A以及腿部27B的连接部分错开的位置,并且沿环状部27A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并且,凹部35构成为至少从环状部27A的前端面延伸到端头32后端或者至少从环状部27A的后端面延伸到端头32前端。即,凹部35构成为在沿着轴线CL1的端头32的存在范围RA的整个区域延伸。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5构成为在从环状部27A的后端面直到前端面之间贯通。
另外,凹部不需要一定在沿着轴线CL1的端头32的存在范围RA的整个区域内存在,例如,如图5所示,凹部39也可以构成为存在于与沿着轴线CL1的端头32的存在范围RA错开的位置,如图6所示,凹部40也可以构成为与沿着轴线CL1的端头32的存在范围RA的一部分对应地存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5被设为不必从环状部27A的外周贯通到内周而呈槽状。因此,环状部27A成为不必在周向上分割而连结的状态。
另外,凹部不需要一定为槽状,例如,如图7所示,凹部46也可以构成为从环状部27A的内周贯通到外周。
并且,如图2以及图8所示,端头32通过由从环状部27A的外周照射激光束等而形成的自身与环状部27A熔合的熔融部37而与环状部27A接合。熔融部37沿轴线CL1方向连续地设置有多个,并且连续地设置的该熔融部37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
并且,端头32在相邻的凹部35之间的区域中与环状部27A接合,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相邻的凹部35之间沿环状部27A的周向等分为三个区域A1、A2、A3时,在位于中心的区域A2中与环状部27A接合。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头32仅在位于中心的区域A2中与环状部27A接合,另一方面,在区域A1、A3中的至少凹部35侧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区域A1、A3的整个区域)中不与环状部27A接合。另外,“区域A1、A3中的至少凹部35侧的区域”可指,在将区域A1、A3沿环状部27A的周向等分为三个区域时该等分的三个区域中的与凹部35相邻的区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高温下,环状部27A向凹部侧35热膨胀(以填埋凹部35的方式变形)。
因此,在环状部27A中,能够抑制沿其径向和轴向的热膨胀,从而能够减小环状部27A的内周(即,接合有端头32的部位)的变形量。
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使在端头32以及环状部27A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从而能够更切实地防止端头32的剥离和断裂。
进一步,凹部35沿与环状部27A的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与轴线CL1方向上的端头32的存在范围RA对应地形成。因此,在高温下,能够使环状部27A中的端头32位于内周的部位更切实地向凹部35侧热膨胀。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环状部27A中的端头32位于内周的部位中的沿径向的变形,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使在端头32以及环状部27A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其结果是,能够更进一步切实地防止端头32的剥离和断裂。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凹部35之间的区域中,端头32与环状部27A接合。即,环状部27A中的特别是内径难以增大的部位与端头32接合。因此,能够非常有效地使在端头32以及环状部27A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端头32的剥离和断裂的防止效果提高。
并且,在位于所述中心的区域A2中,端头32与环状部27A接合。即,环状部27A中的特别是沿周向的变形较小的部位与端头32接合。因此,能够极其有效地使在端头32以及环状部27A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端头32的剥离和断裂的防止效果。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头32构成为在所述区域A1、A3中的至少凹部35侧的区域中不与环状部27A接合。即,构成为环状部27A中的沿周向的变形量稍微增大的部位不与端头32接合。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在端头32以及环状部27A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而能够更进一步切实地防止端头32的剥离和断裂。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部27A不必在周向上分割而连结。因此,能够易于进行端头32相对于接地电极27(环状部27A)的接合,从而能够谋求生产性的提高。
另外,通过构成为凹部46从环状部27A的内周贯通到外周,在高温下,环状部27A更易于向凹部46侧热膨胀。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环状部27A的沿其径向和轴向的变形。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使环状部27A以及端头32之间的应力差降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端头32的断裂和剥离。
并且,由于凹部35设置于环状部27A的外周,因而能够更大地确保环状部27A的内周面与端头32的接合面积。其结果是,能够充分地提高端头32相对于接地电极27(环状部27A)的接合强度。
接着,为了确认由上述实施方式而起到的作用效果,制作未在环状部设置凹部而构成的火花塞的样品1(比较例)和在环状部设置凹部的火花塞的样品2~6,对于各样品进行接合强度评价试验。接合强度评价试验的概要如下。即,如图9所示,通过预定的冲压装置PM,从而从轴线方向前端侧按压端头,测定在端头产生破裂和剥离时的载荷(新品时破裂载荷)。接着,以将端头加热到800℃后冷却作为一个循环进行1000个循环,此后,通过所述冲压装置PM从轴线方向前端侧按压端头,测定在端头产生破裂和剥离时的载荷(冷热后破裂载荷)。另外,能够得出冷热后破裂载荷相对于新品时破裂载荷的降低量越小由冷热负荷引起的接合强度的降低越难以产生,从而能够更切实地防止端头的剥离和断裂。在表1中示出上述试验的结果。
另外,样品1~6的结构如下。即,如图10所示,在样品1(比较例)中,在环状部未设置凹部而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四个熔融部从而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并且,样品2~6(实施例)分别沿环状部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四个凹部。并且,在样品2中,将凹部设为槽状(即,设为凹部从环状部的内周未贯通到外周的结构),并且凹部与端头的存在范围的一部分对应地存在(设为与图6相同的结构),且在将相邻的凹部之间沿环状部的周向等分为三个区域时在位于中心的区域中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设为与图8相同的结构)。进一步,在样品3中,将凹部设为槽状,并且凹部与沿轴线方向的端头的存在范围的整个区域对应地存在(设为与图15相同的结构),且在位于所述中心的区域中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设为与图8相同的结构)。并且,在样品4中,凹部从环状部的内周贯通到外周(设为与图7相同的结构),并且凹部与沿轴线方向的端头的存在范围的一部分对应地存在,且在位于所述中心的区域中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设为与图8相同的结构)。再有,在样品5中,将凹部设为槽状,并且凹部与端头的存在范围的一部分对应地存在(设为与图6相同的结构),且如图11所示,在与沿环状部的周向的凹部的形成位置相同的位置上(即,位于相邻的凹部之间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且位于凹部的轴线方向后端侧)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并且,在样品6中,将凹部设为槽状,并且凹部与端头的存在范围的一部分对应地存在(设为与图6相同的结构),且如图12所示,在位于相邻的凹部之间的区域中的位于所述中心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
另外,将各样品形成熔融部时的条件设为相同。
[表1]
如表1所示,在未设置凹部的样品(样品1)中,冷热后破裂载荷相对于新品时破裂载荷显著地降低,可知在重复加热和冷却的环境下,易于产生端头的剥离和断裂。可以认为这是因为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极大地增大。
与此相对,在环状部设置有凹部的样品(样品2~6)中,冷热后破裂载荷相对于新品时破裂载荷的降低量足够小,明确得出能够抑制端头的剥离和断裂。可以认为这是因为由于凹部的存在因而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
并且,比较设为仅沿轴线方向的端头的存在范围不同的样品(样品2、3)的结果是,确认了构成为凹部与沿轴线方向的端头的存在范围的整个区域对应地存在的样品(样品3)具有更良好的耐剥离性。可以认为这是因为有效地抑制环状部中的端头位于内周的部位的沿径向的变形,从而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进一步降低。
并且,比较设为仅在凹部是否贯通环状部上不同的样品(样品2、4)的结果是,可知构成为凹部从环状部的外周贯通到内周的样品(样品4)更难以产生端头的剥离和断裂。可以认为这是因为在高温下更有效地抑制环状部的沿其径向和轴向的变形,从而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更降低。
进一步,比较设为仅熔融部的形成位置不同的样品(样品2、5、6)的结果是,明确得出在相邻的凹部之间的区域中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的样品(样品2、6)在耐剥离性上进一步优异。可以认为这是因为通过环状部中的特别是在高温下内径难以增大的凹部之间的部位与端头接合从而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更进一步降低。
进一步,可知在相邻的凹部之间的区域中的位于中心的区域中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的样品(样品2)具有极其良好的耐剥离性。可以认为这是因为环状部中的位于凹部之间的区域的中心的部位在高温下的内径的增大量非常小,通过将端头与该部位接合,在端头以及环状部之间产生的应力差极其小。
从上述试验的结果能够得出在重复加热和冷却的环境下,为了有效地抑制端头的剥离和断裂,优选为在环状部设置凹部。
并且,从谋求耐剥离性的进一步的提高的观点能够得出更优选为,与沿轴线方向的端头的存在范围的整个区域对应地设置凹部和构成为凹部从环状部的外周贯通到内周。
进一步,为了谋求耐剥离性的更进一步的提高,能够得出更优选为,在相邻的凹部之间的区域中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更进一步优选为,在相邻的凹部之间的区域中的位于中心的区域中将端头与环状部接合。
另外,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例如也可以如下所述地实施。当然,以下未例示的其他应用例和变形例也是可以的。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35构成为沿与环状部27A的周向交叉的方向(轴线CL1方向)延伸,但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凹部41也可以构成为在端头32的存在范围RA内在环状部27A的周向上延伸。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端头32在远离凹部41的位置上与环状部27A接合。即,由于环状部27A被设为在高温下向凹部41侧热膨胀的结构,因而环状部27A中的位于凹部41侧的部位在高温下比较大地变形。因此,在避开该比较大地变形的部位的位置上将环状部27A以及端头32接合,从而能够更切实地使在环状部27A以及端头32之间产生的应力差降低。其结果是,能够更切实地防止端头32的断裂和剥离。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35构成为在从环状部27A的后端面直到前端面之间贯通,凹部也不需要一定在从环状部27A的后端面直到前端面之间贯通。因此,例如如图15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将凹部42从环状部27A的前端面延伸到端头32后端。并且,如图1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将凹部43从环状部27A的后端面延伸到端头32前端。
并且,凹部不需要一定连续地延伸,例如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凹部44、45也可以构成为间断地延伸。
并且,凹部不需要一定为在环状部27A的周向上或在轴线CL1方向上等延伸的形状,如图19所示,也可以通过点状的凹陷而构成凹部47。
并且,如图20所示,也可以将凹部48设置于环状部27A的内周,如图21所示,也可以将凹部49设置于环状部27A的内周以及外周的双方。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从环状部27A的外周向内周照射激光束等而形成熔融部37,通过该熔融部37而将环状部27A与端头32接合,但端头32相对于环状部27A的接合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因此,例如如图22所示,也可以为,从轴线CL1方向前端侧向环状部27A的内周与端头32的外周的边界部分照射激光束等,通过由此形成的熔融部57将环状部27A与端头32接合。并且,也可以通过钎焊将环状部27A与端头32接合。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腿部27B,但腿部的数量并不特别地限定。因此,如图23所示,例如也可以设置有三个腿部27B。
(d)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熔融部的数量等为例示,熔融部的数量等也可以适当地改变。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主体配件3的前端部26与接地电极27接合的情况进行了具体说明,但也能够适用于切削主体配件的一部分(或者为与主体配件预先焊接而成的前端配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接地电极的情况(例如特开2006-236906号公报等)。
(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工具卡合部19被设为剖面六边形状,但涉及工具卡合部19的形状,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将工具卡合部19设为Bi-HEX(变形12边)形状(ISO22977:2005(E))等。
标号说明
1…火花塞
2…绝缘子(绝缘体)
3…主体配件
4…轴孔
5…中心电极
27…接地电极
27A…环状部
28…火花放电间隙(间隙)
32…端头
35…凹部
CL1…轴线。

Claims (5)

1.一种火花塞,具备:
筒状的绝缘体,具有在轴线方向上贯通的轴孔;
中心电极,插入设置于所述轴孔的前端侧;
筒状的主体配件,设置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
接地电极,在所述接地电极自身的前端部具有环状部,并且所述接地电极自身的基端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配件,所述中心电极配置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以及
环状的端头,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接合,并且在所述端头自身的内周面和所述中心电极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以及外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至少从所述环状部的前端面延伸到所述端头后端或者至少从所述环状部的后端面延伸到所述端头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从所述环状部的内周贯通到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沿所述环状部的周向间断地设置有多个,
在相邻的所述凹部之间的区域中,所述端头与所述环状部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在将相邻的所述凹部之间沿所述周向等分为三个区域时,在位于中心的区域中,所述端头与所述环状部接合。
CN201480033404.9A 2013-06-11 2014-03-06 火花塞 Active CN105308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2294A JP5643878B1 (ja) 2013-06-11 2013-06-11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13-122294 2013-06-11
PCT/JP2014/001246 WO2014199540A1 (ja) 2013-06-11 2014-03-06 スパークプラ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8809A true CN105308809A (zh) 2016-02-03
CN105308809B CN105308809B (zh) 2017-05-03

Family

ID=52021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3404.9A Active CN105308809B (zh) 2013-06-11 2014-03-06 火花塞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25270B2 (zh)
EP (1) EP3010097B1 (zh)
JP (1) JP5643878B1 (zh)
CN (1) CN105308809B (zh)
WO (1) WO20141995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8967A1 (en) * 2018-09-26 2020-04-02 Cummins Inc. Spark plug configurations for a combustion pre-chamber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6869283B2 (ja) * 2019-03-05 2021-05-12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点火プラ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8144A (en) * 1973-10-01 1976-05-18 Franks Harry E Spark plug
US20020055318A1 (en) * 2000-11-06 2002-05-09 Hiroya Ishiguro Method of producing a spark plug
CN102185255A (zh) * 2009-12-18 2011-09-14 博格华纳贝鲁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内燃机的火花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022391B (it) * 1973-10-01 1978-03-20 Franks Harry E Candela di accensione per motori
JP3692555B2 (ja) 1994-12-16 2005-09-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DE19705372C2 (de) * 1997-02-12 2002-06-27 Beru Werk Ruprecht Gmbh Co A Zündkerz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8144A (en) * 1973-10-01 1976-05-18 Franks Harry E Spark plug
US20020055318A1 (en) * 2000-11-06 2002-05-09 Hiroya Ishiguro Method of producing a spark plug
CN102185255A (zh) * 2009-12-18 2011-09-14 博格华纳贝鲁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内燃机的火花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8809B (zh) 2017-05-03
JP2014239020A (ja) 2014-12-18
US9525270B2 (en) 2016-12-20
US20160141840A1 (en) 2016-05-19
JP5643878B1 (ja) 2014-12-17
WO2014199540A1 (ja) 2014-12-18
EP3010097A4 (en) 2017-03-01
EP3010097B1 (en) 2018-05-09
EP3010097A1 (en)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8063B2 (ja)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1772869B (zh) 内燃机用火花塞
JP4482589B2 (ja) プラズマジェット点火プラグ
JP6016721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4638520A (zh) 火花塞以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CN103579907B (zh) 火花塞
CN104782006B (zh) 火花塞
JP5847259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5308809A (zh) 火花塞
US8796909B2 (en) Igniter plug with cooling flui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gniter plug
JP2011171102A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KR101508407B1 (ko) 스파크 플러그
JP2017107789A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11837303A (zh) 火花塞
US20130248508A1 (en) Glow plug
JP6418987B2 (ja) プラズマジェットプラグ
CN107204568B (zh) 火花塞
CN106253061B (zh)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及火花塞
US20180351331A1 (en) Spark plug
JP2013526760A (ja) 火花点火装置およびそのための接地電極、ならびにその構築方法
JP5837858B2 (ja) 点火プラグ
JP5301635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14220135A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2017228341A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CN109983640A (zh) 火花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