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8791A - 尤其是用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尤其是用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8791A
CN105308791A CN201480030499.9A CN201480030499A CN105308791A CN 105308791 A CN105308791 A CN 105308791A CN 201480030499 A CN201480030499 A CN 201480030499A CN 105308791 A CN105308791 A CN 105308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xle
adjusting device
gear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04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8791B (zh
Inventor
R·亨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Kathrein Werke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hrein Werke KG filed Critical Kathrein Werke KG
Publication of CN105308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8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8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8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0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1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 F16H1/1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comprising conical gear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5Means for pos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1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rimary active elements and secondary devices of 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mechanical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的、尤其是用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和至少两个传动元件(17;29、31);所述至少一个传动机构基础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传动元件(31)以及相配的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传动元件(31)通过相配的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卡接地保持和固定;为了保持和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传动元件(31),所述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传动元件(31)沿轴向方向(X)通过止挡限定地保持;并且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29、31)分别具有插接耦合区域(21),在该插接耦合区域中轴(13)或轴段(13.1、13.2、13.3、13.4)之一借助插接连接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

Description

尤其是用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模块化调节装置、尤其是用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尤其是在高频技术领域中已知许多应用情况,在其中需要调节装置来操作执行机构。
例如由WO02/061877A2已知借助射束成形器、所谓的RET单元相应调整天线壳体(天线罩)内部的移相器,以改变所谓的下倾角。这可以机动地、例如通过可安装在天线壳体之外的RET单元来进行。
但在天线壳体内部设置越来越多的组件,包括电子有源元件、如滤波器组件、放大器单元等,因此可用空间越来越少。由此例如需要由外部的调节装置、如RET单元通过适合的传动装置来驱动可能设置在天线内部的移相器。
WO2009/102775A2公开了一种多射束成形装置。该多射束成形装置例如包括三个可手动操作的下倾角调节装置,它们分别具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在天线壳体的下盖板上伸出并且设有调节轮。在那里可手动有针对性地调节下倾角。
根据DE102010012991B4提出,借助多射束成形装置驱动并且因此调节不同的执行元件(例如用于减小下倾角),为此设置相应的机械接口和/或连接点。
在天线壳体内部通常需要通过相应的如伞齿轮传动机构和/或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形式的转向传动机构来铺设传动线路,使得可由优选马达式的驱动装置(通常在天线壳体之外)例如相应驱动、调节并且由此设定位于天线壳体内部不同位置上的移相器(或其它执行机构)。
相应的调节装置例如可包括具有锥齿轮的伞齿轮传动机构和由锌压铸制成的壳体。在那里钢轴插入套筒状的轴容纳部中,在轴容纳部的相对置的端部上装有例如由塑料制成的锥齿轮并且可借助埋头螺钉固定该锥齿轮。伞齿轮传动机构的第二传动线路也可以相应地构造。
但这种传动线路的布设在个别情况下非常复杂,因为可能需要多次转向并且相应部件需要不容忽视的安装工作。
同类型的具有蜗杆构件的现有技术由DE10107601A1公开。蜗杆构件包括两个沿轴向彼此错开的、用于支承在调节驱动装置壳体中的支承区域,具有相配的用于轴向支承的止动盘。为了支承,在壳体中设置第一容纳支座和沿轴向与之错开的第二容纳支座,蜗杆的支承区段可插入所述容纳支座中并且通过所述容纳支座可以保持蜗杆。在蜗杆轴上构成的止动盘限定蜗杆的第一和第二支承区域的轴向长度,由此蜗杆最终沿轴向通过止挡限定地被保持并且可与安装在传动机构壳体中的蜗轮相啮合。
由DE10160056A1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机的齿轮传动机构。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一个蜗杆状的轴,所述轴与蜗轮啮合。蜗杆轴保持在相配的轴承中。用于蜗杆轴的轴承在此例如由弹性塑料材料制成,以便允许轴承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轴可在卡合接触中容纳在缺口之间。
最后,由DE4216332A1公开了一种间隙减小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在蜗轮轴本来的蜗杆区域的一侧或两侧上构成圆柱形的轴区域,给所述轴区域配置用于径向支承的轴瓦,更确切地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分别在一个方向上轴向支撑蜗杆的轴环。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尤其是在使用传动机构的情况下改进的模块化调节装置,借助该模块化调节装置可简单地实现不同的传动线路和/或传动路径、尤其是用于驱动高频器件和高频组件。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根据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被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显著改善的、用于高频器件和高频组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其特点是非常简单以及最大程度的多变性及适应性。
在此可这样构造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调节装置,使得可在壳体、如天线壳体中经由任意转向位置建立连续的、直至应相应被设定和/或调节的执行元件的传动连接。例如可通过设置在天线壳体之外的RET单元驱动可能位于天线壳体内部不同位置上的移相器。
尤其是鉴于目前的天线装置和相配的有源元件——其在天线壳体中设置在反射器吸收射线的一侧上或反射器的背面上——的高填充密度,剩余用来布设相应传动线路的空间越来越少。
本发明的特征尤其在于,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构成并实现相应的模块化的驱动传动装置。
为此本发明使用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的传动机构设计和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元件相互作用连接。现在特别之处在于,两个处于传动连接中的传动元件、如锥齿轮传动机构或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两个传动元件可仅通过被压入其位置及借助卡合连接来安装、定位并保持于相应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上。
在此各个传动元件嵌入卡合连接中并且随后与轴向的轴连接。但相关传动元件也可首先与相配的轴连接并且随后卡入传动机构模块的相应卡座中。
各个传动元件与轴的连接优选借助插接连接进行。轴在此尤其是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例如正六边形形式的n边形横截面。这样成形相关传动元件上的相应插接口,使得轴的端部可以可插入这里。通过非圆形的连接始终毫无问题地建立不可相对旋转的连接形式的形锁合和力锁合连接。
由于传动机构基础模块例如也可借助卡合和/或卡锁连接在相应的位置处固定在反射器上或壳体中,轴的长度可略短于两个要通过该轴连接的传动元件之间的最大净插接距离。由此可毫无问题地实现与温度有关的长度补偿。由于轴端部和传动元件中的插接容纳部之间的重叠尺寸足够大,因此即使在温度下降时也可确保在轴和传动元件中的轴容纳部之间保持足够的重叠,即始终存在不可相对旋转的连接。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使用不同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例如可使用这样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在其中例如锥齿轮不仅可以以90°,而且也可以以任意可预先规定的角度彼此嵌接。在此传动机构基础模块可提供预先确定的角度。但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实施方式,其中例如一个传动元件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位置与另一传动元件嵌接。
最后也可使用这样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其中传动连接可穿过底壁到达壳体壁、反射器等的另一侧地实现。
由于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所有构件还可以由介电材料、尤其是塑料制成,尤其是还可以毫无问题地实现互调稳定的模块化调节装置,这对于高频器件特别重要,因为尤其是在现有技术的传动机构设计中需要使用的可导电的部件通常会导致互调问题。
由说明可知通过本发明可实现一系列优点,例如:
-所有接合过程可通过卡合连接实现;
-如果对于相互嵌接的传动元件例如使用锥齿轮,所述锥齿轮可毫无问题地依次安装;扭矩传递链可通过卡入最后一个锥齿轮而闭合,在此安装顺序是任意的;
-上述优点同样适用于对于传动元件代替锥齿轮使用相互嵌接的蜗杆和蜗轮的情况;
-因此不需要附加的固定元件并且也不需要工具;
-安装可仅借助手作用力简单且经济地进行;
-所有部件可由塑料制成,以致整个传动连接实际上构造成互调稳定的;
-锥齿轮传动机构以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需的部件例如可借助注塑制出,这也可降低成本;
-可这样确定各个传动元件与保持传动元件的支承板或壳体装置之间的卡合连接的尺寸,使得可毫无问题地补偿轴的角度误差(例如最高5°);同样也可毫无问题地补偿高度差;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可实现总体上无损失的扭矩传递;
-整个布置结构、即相互嵌接的传动元件的设计方案只需较小的空间需求;在此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其非常扁平的结构;
-在锥齿轮的情况下只需一种锥齿轮齿部(所述齿部在模具制造上极为昂贵);不同的输出角度可借助不同的支承板来实现;
-总体上实现高调节精度;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所使用的轴可具有非常高的弹性,并且可这样构造轴,使得其具有柔性轴的特性并且这里可以实现大的弯曲半径,尽管如此却仍极为抗扭转和因此是转动稳定的。
在此模块化的调节装置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高频器件、如天线、滤波器、放大器、处理设备等。这方面不存在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为壳体或天线或移动通信天线背面在取下背面衬板时的空间图,用于说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
图2为锥齿轮传动机构形式的转向传动机构的空间图;
图3为用于容纳图2所示的锥齿轮的相应传动机构基础模块,但锥齿轮装入;
图4为如在上述锥齿轮传动机构中所使用的锥齿轮的空间图;
图5为传动机构壳体盖的底视图;
图6为借助图1至5所说明的锥齿轮传动机构,其卡锁地装有图5所示的传动机构壳体盖;
图7为驱动轴的一个局部的空间图;
图8为一个变型实施例,其在锥齿轮传动机构的驱动轴和输出轴之间具有不同于90°的角度定向;
图9为用于产生旋转方向反转和/或用于产生功率分支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0为一个变型实施例的空间图,在其中传动线路穿过壁、底板等的开口;
图11为图10所示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在未装入锥齿轮时的单独视图;
图12为一个具有平行分支的传动线路的变型实施例;
图13为图12的放大细节图(局部图);
图14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变型实施例的空间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仅蜗杆和蜗轮的单独视图;
图16为在根据图14和15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中所用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的空间图;以及
图17为相应于图14的视图,但装有用于保护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壳体盖。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例性以空间图示出敞开的壳体1,该壳体通常可以借助未详细示出的盖封闭,所述盖套装在壳体壁1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在壳体内部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调节装置安装在底部5、即底板5上。所述底部也可以是天线、尤其移动通信天线的反射器,在底部或反射器5的相反侧面上例如设置常见的移动通信天线,其被图1中同样未示出的天线罩保护和覆盖以免受环境影响。
也可在壳体中设置安装有调节装置的电路板或载体板。
图1在此示出传动线路7,所述传动线路例如以位于壳体之外的驱动侧9为起点、在本实施例中即位于壳体之外(这对于本发明的作用方式并不重要),这里在壳体1之外例如可在传动线路7上安装电动的驱动装置或手动的操作装置。在移动通信天线的情况下这里可在壳体之外安装例如RET单元,用于调节天线壳体内的移相器,所述移相器在所示实施例中设置在底板或反射器5的在图1中不可见的背面上。
所示传动线路7在所示实施例中在使用轴13的情况下从驱动侧9通过四个在图1中可见的转向传动机构形式的传动装置11延伸到底板或反射器5的在图1中不可见的背面上。
经由可驱动的轴13、即第一轴段13.1通过例如伞齿轮或锥齿轮传动机构形式的第一传动机构11.1传动线路转向90°,由此驱动接下来的轴13.2,该轴用作接下来的第二转向传动机构11.2的输入轴,第二转向传动机构例如也可构造为锥齿轮传动机构。通过下游的第三轴段13.3驱动第三转向传动机构11.3并且通过接下来的第四轴段13.4驱动同样是转向传动机构形式的第四传动机构11.4,其在此构造为变速传动机构。
前三个转向传动机构例如可以构造成锥齿轮传动机构,而第四转向传动机构11.4构造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在此由图1还可见,每个所提到的传动机构、即尤其是转向传动机构11分别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即两个彼此嵌接的传动元件17。如还将借助下面的实施例示出的那样,每个传动机构11包括两个彼此嵌接的传动元件17。在传动机构11.1至11.3、即锥齿轮传动机构11'中,这里在所示实施例中分别为彼此嵌接的传动元件17使用锥齿轮129、131、即相同的锥齿轮129、131,相反,在第四传动机构中使用转向传动机构11.4、即蜗轮蜗杆传动机构11”,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两个彼此嵌接的传动元件17之一是蜗杆129',而另一个是蜗轮131',这在后面还将说明。
下面说明各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
在图2中以空间放大细节图示出转向传动机构11的局部,该转向传动机构构造成锥齿轮传动机构11'的形式。
为此锥齿轮传动机构11'包括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其在下文中有时也被称为传动机构支承板115。
在以俯视图示出的实施例中,在传动机构支承板115上错开90°地分别构造两个隔开侧向距离彼此平行延伸的卡爪或卡钩117,所述卡爪或卡钩也可在图3的放大图中看到。
由该图可见,构成两个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的卡爪117通过间隙119彼此分开。卡爪或卡钩117具有与外侧的爪端部121、传动机构支承板115错开的、近似半圆柱形的缺口123,该缺口在两个卡爪117中分别由一个凹形的缺口123'构成,所述缺口相面对。由此在侧视图中最终形成圆柱形的容纳腔123,锥齿轮的下面还将说明的保持段能在该容纳腔中卡入。
为了简化卡入过程,分别共同作用的两个卡爪117的相互朝向的内侧125从爪端部121向圆柱形容纳腔123方向构造成楔形扩张或凸形扩张的贴靠面,这简化了下面还将说明的传动元件的卡入过程。换言之,间隙119构造成从卡爪或卡钩117的上端部121向支承板方向、即至少直至圆柱形的容纳腔123是锥形渐缩的,后面的容纳腔123具有比间隙119大的横向延伸尺寸,使得钩状的卡爪由此构造成具有一种侧凹。为了提高卡爪或卡钩117的弹性,间隙119越过圆柱形的容纳腔123进一步向下朝向支承板115的方向延长并且在所示实施例中终止于支承板115平面稍前方。
在根据图2和3的所示实施例中,这样构成的各卡爪或卡钩117围绕中轴线Z错开90°地定向(中轴线垂直于支承板115并且因此在安装状态中垂直于壳体1底部5的平面延伸),因为它们用于容纳和保持应构成90°伞齿轮传动机构的锥齿轮。
根据图4,现在示出图2中使用的传动元件17之一、即第一传动元件29,它然后与第二传动元件31共同作用,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29、31构造成相同的。
两个传动元件29、31构造成第一锥齿轮129以及第二锥齿轮131的形式,并且带有支承轴133,该支承轴沿这样构成的传动元件29、31的轴向方向X延伸。支承轴133具有支承轴纵向延伸135,该支承轴纵向延伸通过两个沿轴向错开的止挡137、139限定。第一止挡137构成锥齿轮129、131的背面130a,所述背面在所示实施例中构造成沿径向延伸的平坦的面。在正面构成这样构成的锥齿轮129的齿部130b。
与第一止挡137相对置的、沿支承轴纵向延伸方向X间隔开的第二止挡139由包围支承轴133的、向外凸出的环状凸肩141构成,在支承轴133该凸肩上过渡到与支承轴相比更粗的轴连接区段143中。该轴连接区段143在其与锥齿轮129相对置的端面143a上具有插接口145,该插接口具有在下面还将说明的非圆横截面并且以足够的插入长度在轴连接区段143中延伸。
这样确定支承轴133直径的尺寸,使得该直径大致相应于各卡爪117、即卡钩117的构成支承面123'的内侧125之间的圆柱形容纳腔123的净距和因此直径。
为了安装锥齿轮传动机构,只需将第一和第二锥齿轮29、31——在该实施例中为相同的锥齿轮129、131的形式——以其支承轴段133压到彼此相邻的卡爪117的向下逐渐变细的间隙119上,以致弹性卡爪117彼此远离地弯曲,直至支承轴133卡入两个彼此相邻设置的卡爪117上的两个半圆柱形的缺口123'中并且卡爪117基本上包围支承轴133地再次回弹到其在图3中所示的初始位置中。
接着,在第二卡爪装置上,可以将与第一锥齿轮以90°方向方错开定向的第二锥齿轮131以相同的方式装入相配的卡合装置中,在第二锥齿轮的卡入过程期间两个锥齿轮129、131的齿部130b彼此嵌接、即进入作用连接,并且在使用中可以相互啮合。
由于支承轴133的轴向长度等于或略大于具有卡爪117的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的与之平行的轴向宽度B或延伸方向,锥齿轮129、131的两个止挡137、139贴靠在卡合装置16、即卡爪和/或卡钩117的两个相对置的侧面117a、117b上。通过所述止挡相应锥齿轮129、131实际上根据预选的间隙防轴向移动地被固定。因此已经防丢失地保持首先安装的锥齿轮。
由图2和3还可见,在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即传动机构支承板115上设置两个相对置的、在侧视图中构造成U形的弹性锁爪35,所述锁爪使得,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在装备传动元件29、31之前或之后可以锚固于底部或壁5上,其方式是:传动机构支承板115这样插套到例如金属板的相应预备的位置上,使得U形锁爪147可穿过底部5中的矩形缝槽、在插套过程中通过沿相反的插入方向楔形扩宽的导入区段35a弹性地向本来的支承板115摆动,直至台阶状的缩回部35b到达保持传动机构支承板115的底部、底板或壁的下侧,从而锁爪147再次向外摆动并且台阶状的缩回部35b贴靠在底部或底板5的相对置的侧面上并因此锁定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
另外,在传动机构支承板115的上侧上在相对置的位置上构成两个突出的卡座151,在图5中从下侧可见的壳体盖143可插套并且卡锁地固定在所述卡座上,壳体盖然后通过盖内侧上相应的卡锁装置143a卡锁在卡座151上并因此与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固定连接,并且保护地封装位于其中的传动元件29、31。
在盖中构成销147,这些销在盖143套上后包围并且锁止传动机构支承板115的卡钩117。由此防止卡钩117由于高的运行负荷向外变形并且不再能可靠地支承传动元件29、31。转向传动机构11可在装有盖143的情况下传递更高的扭矩。
在如此预安装的形式中整个传动装置可借助所述锁爪35锚固于锚固板上。
如上所述,传动元件29、31、在所示实施例中即两个构造成相同的锥齿轮129、131在其与各自齿部130a相对置的端面上具有插接口145,在卡接固定传动元件29、31之后或之前可将具有匹配的直径和轮廓形状的相应轴13插入该插接口中。由此形成插接耦合区域21。
为了实现不可相对旋转的连接,在所示实施例中轴13在直径中构造成n边形的、在所示实施例中构造为正六边形(图7)。轴连接区段143、即这样构成的插接耦合区域21中的插接口145的相应横截面是相同的,因此相应的轴13只需切割成匹配的长度并且随后即使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插入插接口145中而与传动元件129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
就是说,借助这种结构可毫无问题地实现图1中所示的传动线路,其方式是:例如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压入锥齿轮实现锥齿轮传动机构11'形式的第一转向传动机构11.1,并且例如随后将相应长度的第一轴13.1(其通向外部)和第二轴13.2插到两个锥齿轮上。
接着,建立在图1中构造成相同的、锥齿轮传动机构11'形式的第二转向传动机构11.2,在此,在整个第二锥齿轮传动机构11借助其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即其传动机构支承板115和构造在其上的锁爪35插入并且锚固于底部5的相应开口中之前,建立与第一锥齿轮传动机构11.1的连接的轴段13.2可提前插入第二传动机构的锥齿轮129的相应插接口145中。但同样也可以将例如第二轴段13.2与两个相对置地设置在端部上的锥齿轮连接,以便随后将这个具有两个锥齿轮的传动线路卡入两个预安装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中。
然后在相应的步骤中安装图1中锥齿轮传动机构11'形式的下面的第三转向传动机构11。由于各轴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这里也可以完全安装第二锥齿轮传动机构、这里第三轴13.3已通过插入插接口145与输出的锥齿轮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完整的第三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也通过插入卡锁地锚固于底板上,以便在将锥齿轮套到第三轴段的相对置的端部上之后才将该插有轴的锥齿轮从上方压入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中。接着,可压入在此用作输出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131,其同样可带有或没有预插入的轴,最后,可装上壳体盖。
就是说,所描述的用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的模块化组成部件根据到目前为止所说明的实施例包括锥齿轮传动机构,该锥齿轮传动机构可以包括支承板和优选两个相同的锥齿轮,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即传动机构支承板115具有四个卡钩、即两对分别用于锥齿轮容纳部、即支承轴133的卡钩117,在每对共同作用的卡爪或卡钩117上构成滑动支承面123”,用于共同作用的传动元件17、在所示实施例中即用于优选构造成相同的锥齿轮129、131形式的传动元件29、31。另外,在壁或底部、如天线的反射器上设有两个弯曲的卡钩35,用于固定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即传动机构支承板115。
如上所述,每个传动元件、即每个锥齿轮具有一个支承轴133以及两个轴向止挡137、139,所述止挡与卡钩117的沿轴向方向错开的限定部或止挡117a、117b共同作用并且沿轴向方向不可移动地或仅可以小的间隙移动保持相关传动元件17、即29或31。在此这样确定用于锥齿轮容纳部的卡钩的尺寸,使得其在扭矩传递中不失效。
如上所述,已经证明特别有利的是,可依次或同时以手作用力、即无需工具地将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29、31、尤其是锥齿轮129、131压入支座115中。在此锥齿轮传动机构可作为组件被预安装并且随后手动地将该组件安装到支承板或底部5上或者反过来。通过卡钩117可毫无问题地补偿例如最大5°、至少最大至4°、3°、2°或1°的小的轴角度误差,因为所使用的所有构件由塑料、即尤其不由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制成(必要时也可由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或包含这种材料,这在下面还将说明)。
所述实施例借助构造成相同的直齿锥齿轮来阐述。但代替直齿锥齿轮也可使用斜齿锥齿轮或弧形齿锥齿轮。在此,尤其是在希望变速时,也可以设置例如具有类似结构的锥齿轮传动机构,其包括通常尺寸较小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尺寸较大的盘形齿轮共同作用。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设置类似的卡合和卡锁装置用于锚固、保持和轴向固定相应的传动元件。最后,两个共同作用的传动元件17甚至可以构造成相互嵌接的冠形齿轮的形式,以便形成所谓的冠形齿轮传动机构、即特殊形式的转向传动机构。已知在冠形齿轮传动机构中这样构造一个传动元件,使得在该传动齿轮的一侧上构成齿,所述齿使相关传动齿轮看起来如同冠状物。
下面再次说明已经提到的轴,所述轴例如在图7中示出。
所使用的轴13或轴段13.1至13.4例如可以是由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的构件(例如玻璃含量大于50%、尤其是大于60%、70%并且尤其是大于80%)且具有六边形的横截面。为了使轴具有高抗扭刚度,轴除了例如设置在内部、即沿轴向方向延伸地设置在轴11中间区域中的玻璃纤维加强的部分外还可在外侧的轴材料区域中具有玻璃织物,其产生抗扭强度。换言之,在中间设置单向纤维,而在外侧设置产生抗扭强度的纺织纤维。由此轴通过装置特殊结构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但另一方面仅具有小的松弛倾向。
因此轴13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弯曲,因而其可用作柔性轴。借助该轴可实现一定的弯曲半径。这也能够补偿未对齐的传动元件或补偿高度差。
由于上面所描述的以及下面还将说明的传动元件17和尤其是轴及轴段由塑料或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因此不仅在柔性和挠性轴13方面,而且在所使用的传动装置11方面总体上得到一种互调稳定的结构。
由于传动元件、即上述锥齿轮以及下面还将提到的蜗杆或蜗轮形式的传动元件具有尺寸稍大于轴13的外部轮廓或外径的插接口145,因此轴可毫无问题地插入插接口145中,以便通过非圆的外部形状、在此即通过六边形形状确保可靠的扭矩传递。
这使得轴13也可低成本地作为连续材料制造。在实现相应的传动线路时只需将所需的轴和轴段切割为正确的长度上。无需使用轴端部上附加的形状元件或联轴器。可这样确定轴和轴段11插入传动元件17、尤其是所述锥齿轮和下面还将说明的蜗杆和蜗轮的插接容纳部145中的插入深度的尺寸,使得即使在极端温度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线性膨胀下也能够可靠地传递扭矩,因为轴和轴段关于底板5的相对长度变化可通过相应传动元件插接端部145中的重叠区域来补偿。
借助图8仅示意性示出,也可使用这样的传动机构支承板115,在其中相应的卡合和卡锁装置16不以90°角相互定向,而是以任意所需的、可预规定的角度定向。
如在这种传动装置中已知的那样,输入侧和输出侧的锥齿轮可以在俯视图中以任意的角度定向相互设置,在此为了实现旋转连接,使用垂直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中间锥齿轮25,该中间锥齿轮例如可以以其轴在相应孔口中支承在底板中(该锥齿轮例如也可以通过卡合或卡锁装置固定在图8所示的支承板115的背面上)。
仅出于完整性指出,例如在第二锥齿轮131形式的第二传动元件31固定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绕中心轴线ZX(其对应于中间锥齿轮25的中心旋转轴线)同心于中间锥齿轮25能摆动的布置机构来安装第二卡合或卡锁装置16。有利的是,在传动机构支承板上可以模制多个用于输出锥齿轮的可选择其中之一的卡合装置。
在该结构中可使用现有的90°锥齿轮来实现任意的输出角度。只需要新的传动机构支承板。对于模块化系统不需要另外的具有其它轴角的锥齿轮。这减少了部件数量并且带来巨大的成本效益,因为用于传动机构支承板的注塑工具与用于锥齿轮齿部的注塑工具相比要便宜得多。
借助图9示出如何在使用所述例如第一和第二锥齿轮129、131形式的传动元件29的情况下实现旋转方向反转装置。
图9在此也示出如何借助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传动元件和相配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实现传动线路分支。
在根据图9的方案中,将例如两个根据上述实施例说明的90°角锥齿轮传动机构组装在一起,这里使用相同的锥齿轮,其支承轴133以其轴向止挡压入相应的卡合装置16中。这里,此时第一和第二锥齿轮129、131的锥齿部相互啮合,第二和第三锥齿轮131、133的锥齿部相互啮合。当例如通过图9中左侧的锥齿轮129经由在此未详细示出的轴13导入相应的旋转运动时,由此也可迫使图9中所示的中间的锥齿轮131连同相配的可在这里插入的轴以及图9中右侧的锥齿轮133进行旋转并且由此也将插入其插接耦合区域21中(但在图9中也未详细示出)的轴段13置于旋转。
图10示出关于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的一种变型实施例,尤其是在传动连接应从反射器底板的一侧向相反侧进行时,可使用该传动机构基础模块。
这里图10最终仅示出两个以较小间距隔开设置并且因此接连依次设置的伞齿轮传动机构、即接连依次设置的锥齿轮传动机构11'。
在图10中位于上方的锥齿轮传动机构11'a具有两个如上所述彼此作用连接的锥齿轮129、131,用于第一锥齿轮129的保持和锚固装置在图10中未详细示出。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31借助所述卡合和卡锁装置16在使用所谓的卡爪117的情况下不可轴向移动、但可自由旋转地保持。
第二锥齿轮传动机构11'、即11'b在底板的下侧上构成,这里绕垂直轴线旋转并以其齿部指向下方的锥齿轮129也具有轴连接区段143,以构成插接耦合区域21,从而两个锥齿轮传动机构11'的两个插接耦合区域设置在直接相邻的位置中并仅通过较短的中间轴13'彼此连接。
换言之,就是说,采用如上所述构造成相同的锥齿轮,在此仅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有所不同,即构造成用于固定和保持两个依次下降的锥齿轮传动机构。
根据图11整个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在此也通过相应的、穿过底部或底板5中的缺口插入的锁爪35固定。
因此,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安装整个传动装置的该插接段。
图11在此示出未安装锥齿轮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
由根据图10和11的视图还可看出,例如在底部、壁或底板5的下侧上、即在设置于这里的、传动线路7穿过的开口中设置两个与底板5平行地错开的卡合或卡锁装置16。在根据图10的实施例中,只需要右侧的卡合和卡锁装置16,因为这里该传动线路通过安装在这里的锥齿轮131向右延伸。但在必要时该锥齿轮也可锚固于图10中左侧的卡合和卡锁装置16中,以便与直接位于底板5下方的锥齿轮129啮合。在此情况下,要在底板5下方建立的传动线路7与图10不同向左延伸。
另外,也可同时使用两个位于下方的卡合装置16并且由此可将扭矩传递到两个输出系上。
借助图12和13示出一种在以下方面改变的方案,即在第三转向传动机构或锥齿轮传动机构11中使用这样的锥齿轮,其插接口145并非构造为盲孔,而是构造为通孔。因此,相配的、构造成具有非圆横截面(例如按一种正六边形构成)的轴13可穿过该锥齿轮129'。由此由驱动侧9可确保强制的平行控制,其中在总体上为所有所使用的锥齿轮使用相同齿部的情况下可强制地以相同转动方向和相同转速驱动两个输出轴13”。最后,可插套的壳体盖必须具有另一个孔或另一个开口,穿过的轴13可再次通过该孔或开口伸出。
仅出于完整性要指出,在图13中所示的受驱动的锥齿轮129'也可具有两个沿轴向方向彼此隔开的插接耦合区域21,就是说它们分别沿轴向方向从外向内地包括两个插接口145,各一个轴13可从两个相对置的、沿轴向错开的端侧插入相关的锥齿轮129'中。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轴13不是一体地穿过相关的锥齿轮。
已借助图1示出,这里最后一个传动机构11不是构造成转向传动机构11'的形式,而是构造成螺纹滚动传动机构11”、即蜗轮蜗杆传动机构11”的形式。
已知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斜齿轮,该蜗杆可设有一个或多个螺线,所述斜齿轮与蜗杆啮合。两个传动元件的轴线通常也以90°错开地定向。这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主要适用于希望更高的传动比的场合。
在图14至17中在此示出具有两个传动元件29、31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11”,一个传动元件29如上所述构造为蜗杆129'的形式,而第二传动元件31构造为蜗轮131'。若蜗轮131'无需绕其转动轴线整周旋转,则蜗轮也可构造成部分轮或蜗轮扇段,如图15和16所示。
在该实施例中,蜗杆129'形式的第一传动元件29构造成,使得该蜗杆也具有第一支承轴133,该第一支承轴的轴向长度也与相配的、具有卡爪117的卡合装置16的宽度B相当,从而支承轴133这里可插入在此方面构造成相同的卡合装置16的圆柱形容纳腔123中。
在相对置的端部上,在螺纹129a之后,其余的轴端或轴肩133'可卡入、即可锁入在此方面构造相同的、使用两个卡爪117的卡合装置16中。不需要防止轴向移动地固定这样构成的蜗杆的第二轴向固定装置。只需在第一传动元件29、即蜗杆129'的一个位置上设置两个在使用锥齿轮的第一实施例中对应的止挡137、139。
与第一传动元件啮合的、蜗轮131'形式的第二传动元件31也具有支承轴233,该支承轴在其轴向延伸尺寸上通过蜗轮131'的构成第一止挡137的背面限定。卡爪217以轴向距离与其错开地构成,所述卡爪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蜗轮可利用所述卡爪穿过传动机构支承板215形式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213中相应的圆柱形缺口,直至沿轴向方向突出的并且设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卡接销的卡合装置16从后面搭接在传动机构基础模块213中的相应空心圆柱形的支承口上,并由此固定蜗轮131'的轴233。
换言之,该传动机构或转向传动机构11”完全也可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安装。
在该实施例中,蜗杆129'也在至少一个连接侧上设有轴向定向的插接口145,该插接口用作插接耦合区域21,相应的轴13、即轴端部可插入该插接口中。也可在蜗轮的端侧的端部上构成相应的插接口145',以便在此同样也可插入相应轴13的端部或待调节组件的轴端部。
如上所述,本来的蜗杆129'作为第一传动元件29在两个沿蜗杆轴向的纵向方向错开的卡合装置16上被固定。两个卡合装置16的轴向距离在此用于容纳本来的蜗杆129'的螺纹129a。在此这样构造,使得在附图中所示的蜗杆129也可旋转180°地装入两个卡合装置16中。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卡爪或卡钩217沿本来的支承轴233的轴向方向突出于该支承轴,并构造成设有楔形引入的表面217a和侧凹217b,从而卡爪在后面搭接在空心圆柱形容纳部235(参见图14)的下侧上,该空心圆柱形容纳部与底部或支座213、215固定连接,由此保持蜗轮131'。另外,图15和16中所示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213同样也附加地具有在横截面中优选为U形的卡锁装置或锁爪35,在所示实施例中分别是两对这种卡爪或卡锁装置35,以便也能将这样构成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213卡锁地锚固于底部或壁5中相应的缺口中。
用于轴向固定蜗轮131'位置的卡钩217也可以在传动机构基础模块213上构成。蜗轮于是只需具有一个相应环绕的凹槽,卡钩217可嵌入该凹槽中。
最后,在图17中还示出,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中,也可以向传动机构基础模块213(例如为传动机构支承板215的形式)上可松开地插套壳体盖143并同时将其卡锁。这里根据图17所示的这种壳体盖143的功能设计与图6和7所示的壳体盖143类似,其在图6和7的实施例中被说明用于覆盖锥齿轮传动机构11',而非用于覆盖蜗轮蜗杆传动机构11”。
就是说,总之,关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11”形式的转向传动机构11可以确定,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例如也可包括必要时传动机构支承板215形式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213,在其上优选构成多个、例如八个卡爪或卡钩,即例如四个用于固定和保持蜗杆容纳部的卡钩(即两对卡钩),在此分别成形出两对相对置的并且构造在卡钩上的用于蜗杆的滑动支承面。另外例如设有四个附加的弯曲卡钩,用于将传动机构基础模块213、即传动机构支承板215固定在载体板、电路板、壁或底部等上或中。如上所述在蜗轮本身上也可以模制一个、两个或例如三个、优选四个卡钩,以便将蜗轮可自由旋转、但防轴向移动地、防分离或丢失地定位在支座的相应空心圆柱形的容纳部中。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优选所述蜗杆也可旋转180°地安装,从而也可以从另一侧传递扭矩。
传动线路的整体机动设计的特征特别是在于,各个部件可无工具地安装和拆卸,就是说就此而言整个装置是可拆卸的。只需以适合的长度提供各单个传动线路,例如通过分离或锯断相应的轴段来提供。由此产生用于调节装置、尤其是用于高频器件的总体上模块化的系统,其用来实现各种不同的、优选互调稳定的传动线路。因此,在该模块化系统中可借助能多重使用的锥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等以及不同长度的轴任意地调节设置在器件中的组件。
在此也可以设想所述实施例不同的变型方案。
例如还可为不同传动级分别设置一个盖形式的保护罩(参见图7和17)。由此可保护相应传动装置不受污染,并且确保实现传动元件以及卡钩在例如反射器上的位置固定。此外,也可以在相应的盖和/或传动机构支承板中设置较小的缺口,以便例如至少借助工具(螺丝刀)松开卡锁装置,以便打开盖。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借助双重构成的锥齿轮传动级引导扭矩穿过壁、如反射器板。在此优选使用一体的支座、即一体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
所说明的各实施例在此还示出,也可通过相应地设置分支同时驱动两个或更多个组件。也可在使用特殊支承板的情况下实现传动线路的不同于90°角定向的角度。甚至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支承板、即传动机构支承板115,借助所述支承板可以对于输出轴实现无级的角度设定和角度调节。

Claims (25)

1.模块化调节装置,尤其是用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具有至少一个传动线路(7),所述传动线路具有至少一个传动机构(11;11'、11”)和至少一个轴(13)或轴段(13.1、13.2、13.3、13.4);
-所述至少一个传动机构(11;11'、11”)具有至少两个传动元件(17)、即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29、31),各传动元件相互作用连接或彼此啮合;
-所述至少两个传动元件(17;29、31)保持在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中或上;
-所述至少一个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对于第一传动元件(29)具有相配的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
-所述第一传动元件(29)通过相配的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卡接地保持和固定;并且
-所述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构造成,使得沿轴向方向(X)通过止挡限定地保持第一传动元件(29、3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传动元件(31)以及相配的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传动元件(31)通过相配的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卡接地保持和固定;
-为了保持和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传动元件(31),构造所述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构造成,使得沿轴向方向(X)通过止挡限定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传动元件(31);并且
-第一和第二传动元件(29、31)分别具有插接耦合区域(21),在该插接耦合区域中轴(13)或一个轴段(13.1、13.2、13.3、13.4)借助插接连接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动机构(11)包括转向传动机构或锥齿轮传动机构(11')或蜗轮蜗杆传动机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动机构(11)构造为变速传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上或在构造成传动机构支承板(115)形式的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上构成至少一个卡锁装置(151)或两个错开的卡锁装置(151),覆盖传动机构(11;11'、11”)的传动机构壳体盖(143)可拆卸地卡锁在所述卡锁装置中,由此,所述至少两个相互作用连接的传动元件(29、31)被覆盖并受保护,并且卡合装置(16)优选被位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3)和/或轴段(13.1、13.2、13.3、13.4)由塑料或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并且轴(13)或轴段(13.1、13.2、13.3、13.4)的玻璃纤维含量超过50%、尤其是超过60%、70%、80%和超过90%。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3)和/或轴段(13.1、13.2、13.3、13.4)在沿轴向延伸的中间区域中主要具有单向纤维并且在外周面区域——其小于轴(13)或轴段(13.1、13.2、13.3、13.4)直径的25%或小于20%、15%或10%——中具有玻璃纤维织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线路(7)构造成互调稳定的并且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和/或传动元件(17;29、31)和/或轴(13)和/或轴段(13.1、13.2、13.3、13.4)由塑料制成和/或包含塑料或由构造成不含金属的塑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元件(29、31)具有插接耦合区域(21),所述轴(13)或者轴(13)的或轴段(13.1、13.2、13.3、13.4)的端部能插入所述插接耦合区域中并且能轴向移动地被保持,由此在轴(13)或轴段(13.1、13.2、13.3、13.4)和与其连接的传动元件(29、31)之间建立不可相对旋转的连接,为此轴(13)或轴段(13.1、13.2、13.3、13.4)的横截面以及插接耦合区域(21)的插接口(145)具有非圆的横截面形状或n边形的横截面形状或正n边形形式的n边形横截面形状,在此n表示大于2的自然数或n表示2和11之间的自然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具有至少一个并且优选两个彼此错开设置的卡锁装置(35),借助该卡锁装置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可通过将卡锁装置(35)插入壁、底部或板中相应的缺口中卡锁在底部、壁或板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16)具有卡爪或卡钩(117),卡爪或卡钩成对地共同作用并且在形成分离间隙(119)的情况下从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突出,在分离间隙的区域中形成大于分离间隙(119)宽度的圆柱形或类似圆柱形的缺口(123),在传动元件(29、31)上构成的支承轴(133)能卡入该缺口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轴(133)的轴向长度(135)通过两个沿轴向方向(X)错开的止挡(137、139)限定,并且支承轴(133)的长度(135)等于或略大于卡合装置(16)的卡爪和/或卡钩(117)的宽度(B),至少比卡爪和/或卡钩(117)的宽度(B)大0.1%以上或大0.2%、0.3%、0.4%、0.5%、1%或1.5%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137、139)之间的距离比卡爪和/或卡钩(117)的宽度(B)大5%以下或大4%、3%、2%、0.5%、0.4%、0.3%、0.2%或0.1%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止挡(137)由锥齿轮(129、131)的背面构成,而相对置的止挡(139)由径向突出于支承轴(133)的凸肩(141)构成,支承轴(133)经由该凸肩过渡到插接耦合区域(21)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锥齿轮传动机构(11')形式的传动机构(11)包括两个相同的、彼此啮合的锥齿轮(129、131),或一个小齿轮和一个与该小齿轮啮合的盘形齿轮(131'),或彼此啮合的冠形齿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传动元件(29、31)在中间连接有第三传动元件(25)的情况下以不同于90°的角度连接处于传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各一个卡合装置(16)在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上保持至少三个锥齿轮(129、131、133),所述三个锥齿轮(129、131、133)在俯视图中分别以90°角彼此错开地设置,以致第一锥齿轮(129)与第二锥齿轮(131)啮合,而第二锥齿轮(131)与第三锥齿轮(133)啮合,并且至少第一和第三锥齿轮借助所述轴(13)之一或所述轴段(13.1、13.2、13.3、13.4)之一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构造成,使得能够实现多个输出角度,其方式是,设置多个用于输出齿轮的卡合装置(16)或者用于输出齿轮的卡合装置(16)的定位是能够无级地调节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构造成,使得所述传动机构基础模块能锚固在底部、壁或板区段(5)中的开口中,并且传动线路(7)穿过底部、壁或板的平面,至少两个转向传动机构(11)借助卡合装置(16)锚固于该传动机构基础模块(113)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蜗轮蜗杆传动机构(11”)形式的传动机构(11)包括蜗杆(129')作为第一传动元件(29)和与蜗杆作用连接的蜗轮(131')作为第二传动元件(31),所述蜗杆(129')通过两个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即分别在构造在蜗杆之前和构造在蜗杆之后的支承轴(133、133')上被保持。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9')能转过180°地装入两个卡合和/或卡锁装置(16)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或19、20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9')在其两个相对置的并且沿轴向方向错开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插接口(145),以形成插接耦合区域(21),使得在蜗杆(129')的两个相对置的端部上能插入轴(13)或轴段(13.1、13.2、13.3、13.4)。
22.根据权利要求2或19至21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蜗轮或盘形齿轮(131')上沿相配轴(233)的轴向方向构成卡合和/或卡锁装置(217),由此蜗轮或盘形齿轮(131')沿轴向通过止挡限定地、可旋转地保持在传动机构基础模块(213)的空心圆柱形容纳部(235)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传动元件(17)的插接口(145)同轴或对齐地设置并且轴(13)平行或垂直于底板(5)和壳体壁定位。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传动元件(17)的插接口(145)彼此不同轴或不对齐地设置并且至少一个轴(13)相对于载体板或底板(5)或至少一个壳体壁(1a)以倾斜角或小于10°、5°、2°、1°或0.5°的角延伸。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之一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传动元件(17)的插接口(145)彼此不同轴或不对齐地设置并且相配的轴(13)弯曲地布设或以这样的弯曲半径弯曲地布设,即轴(13)的弯曲半径大于250mm、500mm、1000mm或2000mm。
CN201480030499.9A 2013-05-31 2014-03-27 模块化调节装置 Active CN105308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009224.8A DE102013009224A1 (de) 2013-05-31 2013-05-31 Modulare Verstell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HF-Geräte
DE102013009224.8 2013-05-31
PCT/EP2014/000836 WO2014191069A1 (de) 2013-05-31 2014-03-27 Modulare verstell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hf-gerä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8791A true CN105308791A (zh) 2016-02-03
CN105308791B CN105308791B (zh) 2018-08-31

Family

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538A (zh) * 2018-03-14 2018-07-24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方位角转换调节装置
CN110492246A (zh) * 2019-08-13 2019-11-22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站天线电下倾角调节传动机构及基站天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87672A1 (de) * 1982-02-19 1983-09-07 Friedrich Deckel Aktiengesellschaft 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enkbarem Spindelkopf
DE4141150A1 (de) * 1990-12-21 1992-06-25 Carello Spa Fahrzeugscheinwerfer
JP2010000939A (ja) * 2008-06-20 2010-01-07 Toyota Motor Corp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1174618A (ja) * 2002-02-28 2011-09-08 Toyota Motor Corp 軸部材の支持装置
CN102764511A (zh) * 2011-05-06 2012-11-07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
CN202616071U (zh) * 2012-06-11 2012-12-19 江山市电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接地开关伞齿轮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87672A1 (de) * 1982-02-19 1983-09-07 Friedrich Deckel Aktiengesellschaft Werkzeugmaschine mit schwenkbarem Spindelkopf
DE4141150A1 (de) * 1990-12-21 1992-06-25 Carello Spa Fahrzeugscheinwerfer
JP2011174618A (ja) * 2002-02-28 2011-09-08 Toyota Motor Corp 軸部材の支持装置
JP2010000939A (ja) * 2008-06-20 2010-01-07 Toyota Motor Corp 動力伝達装置
CN102764511A (zh) * 2011-05-06 2012-11-07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
CN202616071U (zh) * 2012-06-11 2012-12-19 江山市电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接地开关伞齿轮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1538A (zh) * 2018-03-14 2018-07-24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方位角转换调节装置
CN110492246A (zh) * 2019-08-13 2019-11-22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站天线电下倾角调节传动机构及基站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348366B (es) 2017-06-08
EP3005471B1 (de) 2021-05-05
DE102013009224A1 (de) 2014-12-04
US9531851B2 (en) 2016-12-27
WO2014191069A1 (de) 2014-12-04
MX2015016258A (es) 2016-03-11
US20160173665A1 (en) 2016-06-16
EP3005471A1 (de)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04955B1 (ko) 다중 빔 형성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무선 통신 안테나
US7390018B2 (en) Steering wheel with non-rotating airbag
KR101695859B1 (ko) 다중-빔 형성 장치
EP3098904B1 (en) Antenna regulation apparatus and remote electrical tilt antenna
EP2098396B1 (en) Drive unit for at least two movable parts of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roof assembly thereof
KR20180064299A (ko) 서보모터 및 로봇
CN102373844B (zh) 汽车锁
US10612644B2 (en) Compact electric linear drive for a gear rack, in particular a hydraulic valv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the same
CN109562517A (zh) 机器人臂
US20130169495A1 (en) Multi-point driving device for general purpose base station antenna
CN106505319A (zh) 一种模块化传动装置及多频天线
CN102001356B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6384892A (zh) 移相器调节系统及其切换控制装置
CN105308791A (zh) 尤其是用于高频器件的模块化调节装置
WO2019128283A1 (zh) 移相器的相位调节系统及其动力传输装置
EP2212502B1 (de) Türantrieb mit einer antriebseinheit
KR101576971B1 (ko) 4축 굴착 오거머신용 축간거리 가변장치
EP2929116B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an automated door and method
CN105308791B (zh) 模块化调节装置
EP3216961B1 (en) Modular and multi-purpose platform for moving doors and sliding doors
US8808028B2 (en) Integrated AISG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826430B1 (ko) 트랙터용 eps 모듈 장착장치
KR102254217B1 (ko) 안테나용 클램핑 장치
KR101403493B1 (ko) 직렬 연결이 가능한 모터
CN206754298U (zh) 传动装置及天线下倾角的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20

Address after: Rosenheim

Patentee after: KATHREIN-WERKE KG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Patentee before: KATHREIN-WERKE 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2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aft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before: Ericsson AB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2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Patentee after: Ericsson AB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Patentee before: KATHREIN-WERKE 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