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5110B - 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5110B
CN105305110B CN201410601660.5A CN201410601660A CN105305110B CN 105305110 B CN105305110 B CN 105305110B CN 201410601660 A CN201410601660 A CN 201410601660A CN 105305110 B CN105305110 B CN 105305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onic unit
component mounting
electronic
electron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16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5110A (zh
Inventor
藤井胜人
松田健
渡边芳则
秋田祐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05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5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5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51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01G2/06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circuit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以及使用该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可以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实装基板以外的部位,且对应于小批量生产。本发明涉及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是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导电性金属制端子用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为一体,并具备:导线连接部(11),以折回状弯曲端子用线材而形成;线圈部(12),从导线连接部(11)的端部以螺旋状连续;以及弹性接触部(13、13),从线圈部(12)延伸。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以及使用该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主要是在将振动驱动器等电子部件安装在电子设备框体等基板以外部位时使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振动驱动器等电子部件安装结构,众所周知的有以下结构(表面实装)的:在收容于电子设备内的实装基板上配置振动驱动器等电子部件,通过在实装基板的图案上焊接电子部件的端子,从而将电子部件直接安装在实装基板上。
另外,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已知有以下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如保险丝夹等,使用冲压加工导电性金属板而形成的夹式端子,将该夹式端子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所需位置,并由一对弹簧形状的夹持片形成的夹部夹持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从而在实装基板或其他部位无需进行焊接而安装电子部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009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而言,当在收容于电子设备内的实装基板(母板)以外的部位、例如在绝缘树脂制的电子设备的框体上安装电子部件时,由于现有的表面实装结构无法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直接安装电子部件,因此在可固定于框体的基板上焊接电子部件之后将该基板固定于框体上,由此,安装耗时,同时增加相当于框体固定用基板量的部件数量以及该电子部件所占的空间,因此有可能阻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低背化。
另一方面,使用了夹式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而言,通过将导线连接于夹式端子,能够适用于框体等电子设备的实装基板以外的部位,但是由于制造保险丝夹等夹式端子需要冲压模具,因此增加初期导入费用,不适于小批量生产,特别是在设有导线的连接部或用来安装至电子设备框体的部分等而形状复杂时,存在增加冲压模具成本的问题。
在此,本发明鉴于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以及使用了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其可以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实装基板以外的部位,且适于小批量生产。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实现预期的目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导电性金属制端子用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为一体,并具备:导线连接部,以折回状弯曲所述端子用线材而形成;线圈部,从该导线连接部的端部以螺旋状连续;以及弹性接触部,从该线圈部延伸。
第二技术方案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具备从所述线圈部的两端分别延伸的一对所述弹性接触部,通过该两个弹性接触部来夹持所述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
第三技术方案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可改变所述线圈部的匝数。
第四技术方案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弹性接触部具备接点部,该接点部使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前端部向内侧弯曲成圆弧状或山形状而形成,在该接点部形成有接线端子引导部,该接线端子引导部使该接点部的前端侧向外侧上方倾斜弯曲而形成。
第五技术方案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其使用了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特征在于,具备:线圈保持部,插入在所述线圈部内;压紧部,设置在该线圈保持部的上端而呈凸缘状;端子固定体,具有将所述线圈保持部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固定单元,通过所述端子固定体将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固定在电子部件上,并使所述弹性接触部与所述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接触。
第六技术方案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技术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端子固定体具备用于保持所述导线连接部的两侧部的旋转防止部,以限制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在旋转方向上移动。
第七技术方案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技术方案或第六技术方案的结构的基础上,其使用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该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具备:插座外壳,由绝缘树脂制成,一体地具有所述端子固定体,并具有收容电子部件的部件收容部;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以使所述弹性接触部向所述部件收容部内突出的方式保持在所述插座外壳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部件连接用端子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导电性金属制端子用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为一体,并具备:导线连接部,以折回状弯曲所述端子用线材而形成;线圈部,从该导线连接部的端部以螺旋状连续;以及弹性接触部,从该线圈部延伸,从而,虽然是一体地具有导线连接部的复杂形状,也能够不使用冲压模具而制造,由此能够抑制初期导入费用,且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此外,由于弹性接触部被线圈部支撑,从而能够对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保持稳定的接触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中,具备从所述线圈部的两端分别延伸的一对所述弹性接触部,通过该两个弹性接触部来夹持所述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从而能够与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可靠地连接。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可改变所述线圈部的匝数,由此,能够将弹性接触部调节成所需要的弹簧压力。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接触部具备接点部,该接点部使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前端部向内侧弯曲成圆弧状或山形状而形成,在该接点部形成有接线端子引导部,该接线端子引导部使该接点部的前端侧向外侧上方倾斜弯曲而形成,从而能够使接触弹性部件容易且可靠地接触于电子部件的接触端子。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使用了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具备:线圈保持部,插入于所述线圈部内;压紧部,设置在该线圈保持部的上端而呈凸缘状;以及端子固定体,具有将所述线圈保持部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固定单元,通过所述端子固定体将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固定在电子部件上,并使所述弹性接触部与所述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接触,从而即使在电子设备框体等实装基板(母板)以外的、且难以通过焊接来直接安装电子部件的部位,也能够容易地固定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以及连接导线,且不需要安装用基板等,从而能够减少电子设备内的占有空间,能够实现电子设备整体的小型化、低背化。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端子固定体具备用于保持所述导线连接部的两侧部的旋转防止部,以限制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在旋转方向上移动,从而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以稳定的状态被固定,弹性接触部与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稳定地接触。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其使用了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该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具备:插座外壳,由绝缘树脂制成,一体地具有所述端子固定体,并具有收容电子部件的部件收容部;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以使所述弹性接触部向所述部件收容部内突出的方式保持在所述插座外壳内,从而能够一体地安装电子部件与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a)是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的俯视图,(b)是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的左视图,(c)是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的右视图,(d)是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的x-x线剖视图。
图3是示出使用了本发明涉及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该电子部件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示出安装了上述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示出该端子固定体部分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6(a)、(b)是示出图3中的插座外壳的一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
11:导线连接部
12:线圈部
13:弹性接触部
131:弹簧基部
132:延伸部
133:接点部
134:接线端子引导部
2:导线
3:电子部件
31:基座部件
32:接线端子
33:可动元件
4:框体
5:端子固定体
51:线圈保持部
511:螺钉插入孔
52:压紧部
53:固定单元
54:旋转防止部
541:狭长切口
6:插座外壳
61:部件收容部
62:本体部
63:卡止片
64:突出窗
7: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
具体实施例
下面,根据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的实施方式。
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是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导电性金属制端子用线材进行弯曲加工、即进行线材成形加工以形成为一体,其具备导线连接部11,以折回状弯曲端子用线材而形成;线圈部12,从导线连接部11的端部以螺旋状连续;一对弹性接触部13、13,相对于线圈部12更向前方延伸。
导线连接部11形成为,将端子用线材的大致中心部位以折回状弯曲形成U字形,在该折回部位钩住导线2的前端进行焊接。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以U字形折回导线连接部1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构成导线连接部11的端子用线材的两端剖面朝向相同方向且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而弯曲的状态,则折回状并非限定于U字形,也可以是V字形、W字形等其他形状。
线圈部12将端子用线材从导线连接部11的端部弯曲成回转半径方向大致水平的螺旋状而形成,线圈部12具备终端侧朝上侧逆时针方向回旋的上线圈121和终端侧朝下侧顺时针方向回转的下线圈122,上下各个线圈121、122在上下(线圈中心轴方向)重叠以形成一个线圈部12。
因此,线圈部12整体呈从上而下顺时针方向回转的螺旋状,导线连接部11具有如下结构,将该线圈部12的一部分(中间部)向外侧以折回状(U字形)引出。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上下各个线圈121、122的匝数分别为一个,但是,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的线圈部12的匝数可变,可以通过变更上下各个线圈121、122的匝数来调节弹性接触部13、13的接触弹簧压力。
上下各个线圈121、122的终端分别朝相反的外侧延伸,从该终端向前方弯曲端子用线材以形成从线圈部12的两端向前方延伸的一对弹性接触部13、13。
如图2(b)、(c)所示,弹性接触部13、13具备:弹簧基部131,从上下各个线圈121、122的终端向前方弯曲;延伸部132,从弹簧基部131的前端向前方延伸;以及接点部133,在延伸部132的前端部向内膨胀呈圆弧状。
各个弹簧基部131形成为,分别从上下线圈121、122的终端向上下方向(线圈轴方向)中心侧倾斜弯曲,以使两接点部133、133的上下位置一致。
接点部133将端子用线材从延伸部132的前端部向内侧弯曲成圆弧状或山形状,同时将该前端侧向外侧上方倾斜弯曲,从而形成接线端子引导部134。
如此构成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通过无需冲压模具的线材弯曲加工形成为一体,因此,即使是用于夹持电子部件3的接线端子32的一对弹性接触部13、13和用于连接引导线的环状导线连接部11形成为一体的复杂的端子形状,也能够降低初期导入费用,且轻松对应设计变更等情况。
此外,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具备从导线连接部11的端部以螺旋状连续的线圈部12,从而能够将弹性接触部13、13的接触弹簧压力设定成均匀且所需要的弹簧压力。
进一步,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使上下线圈121、122的中心轴相互不偏离地固定线圈部12,从而通过线圈部12吸收作用于弹性接触部13的、来自接线端子32的反作用力,能够防止因弹性接触部13、13弹性变形而导致导线连接部11变形的现象,从而能够保持稳定的导线连接状态。
下面,根据图3至图5来说明使用该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还有,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以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作为电子部件3使用于振动驱动器等的驱动装置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框体4上的情况进行说明,附图标记3为电子部件(驱动装置),附图标记4为电子设备的框体。
该电子部件3具备接线端子32、32,其固定在基座部件31的两端,通过在两个接线端子32、32之间负载电压,以使可动元件33相对于基座部件31进行移动。
该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具备用于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固定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的端子固定体5,利用端子固定体5将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固定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用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的两个弹性接触部13、13来夹持固定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的电子部件3的接线端子32、32。
此外,在该电子部件安装结构中使用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7,该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7具备插座外壳6,该插座外壳6具有收容电子部件3的部件收容部61,该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7具备成一体的端子固定体5、5和该插座外壳6,而且,在各个端子固定体5上组装有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1。
而且,在该电子部件安装结构中,在安装于电子设备框体4上的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7上安装电子部件3,从而将电子部件3和两个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1一体地安装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同时使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准确地与电子部件3的接线端子32连接。
如图6所示,插座外壳6由绝缘性树脂一体成形,并具备:本体部62,具有部件收容部61;端子固定体5、5,其配置在部件收容部61的收容有电子部件3的接线端子32、32的位置,即本实施例中的本体部62的两端。
本体部62形成为上下方向开口的方筒状,形成有部件收容部61,该部件收容部61被该方筒壁包围的方式收容电子部件3。
在该部件收容部61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对置的各个周壁的内侧具备卡止片63,通过该卡止片63,电子部件3无法滑脱地收容在部件收容部61。
卡止片63形成为下端被周壁支撑的悬臂弹簧形状,在其上端部一体地突设有卡合突起631,该卡合突起631与电子部件3的两端上表面、即接线端子32、32的上表面卡合。
在该卡合突起631的上表面侧形成有向内侧倾斜的锥形引导面632,用电子部件3的下表面推压引导面632使两个卡止片63、63扩张以将电子部件3插入于部件收容部61,插入之后,卡合突起631与电子部件3的上表面卡合,从而防止电子部件3从部件收容部61的上表面开口滑脱。
此外,在本体部62的各个周壁的长度方向两端形成有突出窗64,如图5所示,弹性接触部13、13的接点部133通过该突出窗64向部件收容部61内突出。
端子固定体5具备:线圈保持部51,插入到线圈部12内;压紧部52,设置在线圈保持部51的上端而呈凸缘状;以及固定单元53,用于将线圈保持部51固定在电子设备的框体4上,压紧部52的一端对准收容在部件收容部61中的电子部件3的接线端子32、32位置而一体地被本体部62支撑。
压紧部52形成为矩形平板状,在其下面中央一体地突设有线圈保持部51,板状的旋转防止部54被压紧部52的导线连接部11侧边缘整体支撑。
线圈保持部51形成为与线圈部12的线圈直径相同或直径略小的圆柱状,并以贯通上下线圈121、122的方式将该线圈保持部51插入于线圈部12内,使上下线圈121、122的中心轴相互不偏离,同时使用于固定线圈部12的两个弹性接触部13、13朝向部件收容部61侧而导线连接部11朝向外侧的状态使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保持在插座外壳6上。
此外,在该线圈保持部51的中心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螺钉插入孔511,该螺钉插入孔511用于插入后述的作为固定单元53的螺钉。
旋转防止部54呈圆弧板状,相对于压紧部52的外缘更向下突出,并形成有垂直且下侧开口的一对狭长切口541、541,通过导线连接部11的两侧部嵌入于在该狭长切口541、541内,以保持导线连接部11的两侧部,并限制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相对于端子固定体5在旋转方向上移动,导线连接部11向旋转防止部54的外侧突出。
例如,如图4以及图5(b)所示,作为固定单元53使用螺钉,将贯通线圈保持部51的螺纹部531螺合于电子设备框体4上,通过用头部532向电子设备框体4推压压紧部52,从而将线圈保持部51安装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
其次,要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安装电子设备3时,首先,将线圈保持部51插入在线圈部12内,以贯通上下线圈121、122的状态将线圈保持部51固定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并通过压紧部52以无法脱离的状态将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固定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7将线圈保持部51固定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从而将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7固定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
其次,由于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的导线连接部11处于向旋转防止部54的外侧突出而暴露的状态,因此在该导线连接部11钩住导线2的前端进行焊接。
然后,将电子部件3从上面侧插入到插座外壳6的部件收容部61时,电子部件3的下表面推压引导面使两个卡止片63、63扩张以将电子部件3插入于部件收容部61,完成插入之后,卡合突起631与电子部件3的上表面卡合,以防止电子部件3从上面开口滑脱。
之后,若电子部件3插入到部件收容部61内,则接线端子32、32的下表面按压向部件收容部61内突出的接点部133的接线端子引导部134,以扩张两个弹性接触部13、13,完成插入之后,由两个弹性接触部13、13从侧面夹持电子部件3的接线端子32、32。
由此,能够在除了实装基板以外的电子部件框体4等部位无需进行焊接而安装电子部件3。
如此构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通过线材弯曲加工形成为一体,由于使用了具有导线连接部11、线圈部12以及弹性接触部13、13的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即使在电子设备框体4等实装基板(母板)以外的、且难以通过焊接来直接安装电子部件3的部位,也能够容易地固定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以及连接导线2,且不需要安装用基板等,从而能够减少电子设备内的占有空间,能够实现电子设备整体的小型化、低背化。
此外,该电子部件安装结构而言,由于线圈保持部贯通线圈部12、即上下线圈121、122,因此能够以防止线圈部12的中心轴偏离的状态固定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通过线圈部12吸收弹性接触部13、13的弹性变形所伴有的力,从而能够防止导线连接部11变形。
进一步,该电子部件安装结构而言,端子固定体5具备旋转防止部54,以限制整个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相对于端子固定体5旋转移动,并且两个弹性接触部13、13被线圈部12整体支撑,因此弹性接触部13、13以所需要的接触弹簧压力稳定地接触于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32、32。
还有,电子部件3并非限定于上述的驱动装置,也可以适用其他电子部件3,插座外壳6的形状等也可以匹配于所适用的电子部件3。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对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具备一对弹性接触部13、13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弹性接触部13、13也可以是仅有一侧的悬臂弹簧形状。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对成一体地具备端子固定体5和插座外壳6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单独具备用于在电子设备框体4导航固定电子部件3的单元,端子固定体5也可以仅将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1固定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
更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对作为端子固定体5的固定单元53使用螺钉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固定单元53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一体地具备从线圈保持部51的下表面突出的卡止突起,通过将该卡止突起插入或压入到形成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的卡止孔内,从而一次操作即可将端子固定体5固定在电子设备框体4上,也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Claims (6)

1.一种电子部件安装结构,使用了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导电性金属制端子用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为一体,并具备:导线连接部,以折回状弯曲所述端子用线材而形成;线圈部,从该导线连接部的端部以螺旋状连续;以及弹性接触部,从该线圈部延伸,
所述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具备:
线圈保持部,插入于所述线圈部内;
压紧部,设置在该线圈保持部的上端而呈凸缘状;以及
端子固定体,具有将所述线圈保持部固定在所述电子部件上的固定单元,
通过所述端子固定体将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固定在电子部件上,并使所述弹性接触部与所述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所述线圈部的两端分别延伸的一对所述弹性接触部,通过该两个弹性接触部来夹持所述电子部件的接线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可改变所述线圈部的匝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接触部具备接点部,该接点部使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前端部向内侧弯曲成圆弧状或山形状而形成,在该接点部形成有接线端子引导部,该接线端子引导部使所述接点部的前端向外侧上方倾斜弯曲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固定体具备用于保持所述导线连接部的两侧部的旋转防止部,以限制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在旋转方向上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使用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该电子部件安装用插座具备:插座外壳,由绝缘树脂制成,一体地具有所述端子固定体,并具有收容电子部件的部件收容部;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其以使所述弹性接触部向所述部件收容部内突出的方式保持在所述插座外壳内。
CN201410601660.5A 2014-06-18 2014-10-30 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05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5156A JP6098833B2 (ja) 2014-06-18 2014-06-18 電子部品接続用端子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電子部品の取付け構造
JP2014-125156 2014-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5110A CN105305110A (zh) 2016-02-03
CN105305110B true CN105305110B (zh) 2017-08-18

Family

ID=5520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166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05110B (zh) 2014-06-18 2014-10-30 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098833B2 (zh)
KR (1) KR101760697B1 (zh)
CN (1) CN105305110B (zh)
TW (1) TWI5637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1579B (zh) * 2023-07-14 2023-10-31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医用连接装置、脉冲发生器及延伸导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8475A (ja) * 2003-02-27 2004-09-16 Kyocera Mita Corp 帯電器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TW200810261A (en) * 2006-06-28 2008-02-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essure contact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M433679U (en) * 2012-03-30 2012-07-11 Ti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linear actuating apparatus and battery module thereof
CN102725880A (zh) * 2010-01-23 2012-10-10 博朗有限公司 电池触点弹簧
JP2014044866A (ja) * 2012-08-27 2014-03-13 Eikou:Kk 充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7744U (ja) * 1992-12-04 1994-06-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プリング固定装置
TWM433649U (en) * 2012-03-21 2012-07-11 Teng-Sheng Wang Large-current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8475A (ja) * 2003-02-27 2004-09-16 Kyocera Mita Corp 帯電器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TW200810261A (en) * 2006-06-28 2008-02-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essure contact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725880A (zh) * 2010-01-23 2012-10-10 博朗有限公司 电池触点弹簧
TWM433679U (en) * 2012-03-30 2012-07-11 Ti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linear actuating apparatus and battery module thereof
JP2014044866A (ja) * 2012-08-27 2014-03-13 Eikou:Kk 充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5110A (zh) 2016-02-03
TW201601396A (zh) 2016-01-01
TWI563754B (en) 2016-12-21
KR101760697B1 (ko) 2017-07-24
KR20150145161A (ko) 2015-12-29
JP6098833B2 (ja) 2017-03-22
JP2016004706A (ja) 2016-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2484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6025647B (zh) 接触件及接触件的制造方法
US8070498B2 (en)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uch contact
US9373899B2 (en) Butterfly spring connector
CN104810644A (zh) 连接器
US7677919B1 (en) Battery connector
JP2013191556A (ja) 許容差補償部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ー
EP2012393B1 (en) Surface mount contact member
CN109196717B (zh) 线圈天线
CN104518315A (zh) 连接器
CN105305110B (zh) 电子部件连接用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电子部件安装结构
CN105828511A (zh) 一种移动终端
JP2016126986A (ja) 接続端子
EP2843771B1 (en) Connector housing, electric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inserting connector terminal into connector housing
CN109417240A (zh) 端子模块以及连接器
US20150229035A1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wire with terminal fitting
JP2009283293A (ja) バックライト用ソケット
CN102779599B (zh) 具有板状电阻体的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406645B2 (ja) 圧接コネクタ
JP6060009B2 (ja) 端子とバスバーの接続構造
JP2010225446A (ja) 接続ターミナル
CN201374403Y (zh) 电连接器
US9502799B2 (en) Connector device
JP2015185243A (ja) 音叉端子
JP6609886B2 (ja) ソ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