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8498A -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8498A
CN105298498A CN201510733790.9A CN201510733790A CN105298498A CN 105298498 A CN105298498 A CN 105298498A CN 201510733790 A CN201510733790 A CN 201510733790A CN 105298498 A CN105298498 A CN 105298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e
machine
level
mine tailing
tailings transpor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37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98498B (zh
Inventor
逄铭璋
马俊生
高明权
贺茂坤
翟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7337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8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8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8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98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8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其中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包括:连采机;第一级矿石输送机和第二级矿石输送机,第一级矿石输送机与第二级矿石输送机相连以将原矿石输送至第二级矿石输送机上;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的矿石输送带与第二级矿石输送机相连以将原矿石输送至地表;第二级尾矿输送机和第一级尾矿输送机,第二级尾矿输送机分别与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的尾矿回程带和第一级尾矿输送机相连以将地表的尾矿输送至采空区填充;梭车。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减小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的占有空间,降低了基建工程量、运输连续、运输能力较大,成本低。

Description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内的钾盐矿工业生产中,基本上是采用打眼放炮的回采工艺,矿石装入矿车经斜井提升出地表,采空区不进行回填,整个过程为不连续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而在国外的钾盐矿工业生产中,坑采钾盐矿通常采用斜坡道或竖井开拓系统。一般采用非连续的采矿工艺和运输设备,如打眼放炮回采矿石以及利用卡车、箕斗等运输设备,运输能力受限,适用于小规模坑采钾盐矿山运输。大规模钾盐矿常采用胶带斜井开拓,采用普通槽型胶带输送机运矿,运输能力大,但存在占用巷道空间大、粉尘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处理能力大,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粉尘污染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包括:连采机,所述连采机位于采掘区以采掘原矿石;第一级矿石输送机和第二级矿石输送机,所述第一级矿石输送机设在采场盘区巷道内,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设在采场主巷道内,所述第一级矿石输送机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的第一端相连以将原矿石输送至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上;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设在主斜井内,所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包括相连的矿石输送带和尾矿回程带,所述矿石输送带与所述尾矿回程带相对平行且间隔开设置,所述矿石输送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的第二端相连以将所述原矿石输送至地表;第二级尾矿输送机和第一级尾矿输送机,所述第二级尾矿输送机设在所述采场主巷道,所述第一级尾矿输送机设在所述采场盘区巷道内,所述第二级尾矿输送机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尾矿回程带和所述第一级尾矿输送机的第一端相连以将地表的尾矿输送至采空区填充;梭车,所述梭车用于将所述连采机采掘的原矿石转运至所述第一级矿石输送机上和将所述第一级尾矿输送机上的尾矿转运至采空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通过将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的矿石输送带和尾矿回程带相对平行且间隔开设置主斜井内,使得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可以实现同时运输矿石和尾矿,实现了双向运料方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可以减小主斜井的宽度尺寸,大大地减小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的占有空间,降低了基建工程量的投入,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的结构简单,运输连续、运输能力较大,原矿石的运输成本和尾矿的回填成本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矿石输送带和所述尾矿回程带为管状输送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矿石输送带设在所述尾矿回程带的下方且所述矿石输送带和所述尾矿回程带分别沿所述主斜井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矿石输送带和所述尾矿回程带的径向尺寸为500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矿石输送带和所述尾矿回程带相对于水平方向成的角度为7°-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尾矿回填为干式尾矿充填。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连采机对原矿石进行采掘;
S2、通过矿石输送机将采掘的原矿石运至地表,在采掘区域形成采空区;
S3、通过所述矿石输送机将地表的尾矿运至采空区充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2包括:
S21、通过梭车将连采机采掘的原矿石运至第一级矿石输送机;
S22、将所述第一级矿石输送机输送的原矿石转运至第二级矿石输送机;
S23、将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输送的原矿石转运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的矿石输送带;
S24、将所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原矿石转运至地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将地表的尾矿运至所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的尾矿回程带;
S32、将所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尾矿转运至第二级尾矿输送机;
S33、将所述第二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尾矿转运至第一级尾矿输送机;
S34、将所述第一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尾矿转运至所述采空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3还包括:
S35、将卸载的尾矿经扒渣机装入电动梭车、并运至所述采空区的填充位置;
S36、将尾矿装入充填机、填充所述采空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的步骤S2的流程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的步骤S3的流程图。
附图说明: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
采场主巷道102;
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
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
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矿石输送带31;尾矿回程带32;
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
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1至图4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包括连采机(未示出)、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和梭车(未示出)。具体而言,连采机位于采掘区(未示出)以采掘原矿石,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设在采场盘区巷道(未示出)内,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设在采场主巷道102内,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的第二端与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的第一端相连以将原矿石输送至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上,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设在主斜井(未示出)内,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包括相连的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矿石输送带31与尾矿回程带32相对平行且间隔开设置,矿石输送带31的第一端与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的第二端相连以将原矿石输送至地表(未示出),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设在采场主巷道102,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设在采场盘区巷道内,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尾矿回程带32和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的第一端相连以将地表的尾矿输送至采空区填充,梭车用于将连采机采掘的原矿石转运至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和将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上的尾矿转运至采空区。
换言之,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主要由连采机、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和梭车组成,其中,连采机位于采掘区以采掘原矿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主要由相对平行且间隔开设置的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组成,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和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主要用于将采掘区的原矿石运输至地表上,而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和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主要用于将地表的尾矿运输至采空区。
具体地,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和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分别间隔开设在采场盘区巷道内且分别沿采场盘区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和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分别间隔开设在采场主巷道102内且分别沿采场主巷道102的长度方向延伸,而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设在主斜井内,其中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的第一端邻近采掘区设在以方便将采掘的原矿石放在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上,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的第二端与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的第一端相连以将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上的原矿石转运至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的第二端与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的第一端相连以将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上的原矿石输送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上,然后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的第二端邻近地表设置,方便将原矿石转运至地表。
而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的第一端邻近地表设置,方便将尾矿转运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上,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的第二端与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的第一端相连以将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上的尾矿输送至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上,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的第二端与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的第一端相连以将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上的尾矿输送至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上,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的第二端邻近采空区设置,方便将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上的尾矿转运至采空区,当然,在地表以及井下也可以使用梭车进行尾矿或原矿石的转运。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通过将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相对平行且间隔开设置主斜井内,使得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可以实现同时运输矿石和尾矿,实现了双向运料方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可以减小主斜井的宽度尺寸,大大地减小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的占有空间,降低了基建工程量的投入,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的结构简单,运输连续、运输能力较大,原矿石的运输成本和尾矿的回填成本低。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为管状输送带。也就是说,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均形成为截面形状为环形的输送带,这样,在矿石输送带31将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上的原矿石转运至地表的过程中,和尾矿回程带32将地表的尾矿转运至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上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输过程中、粉尘的飞扬,减少了粉尘对主斜井、采场主巷道102、采场盘区巷道以及其他工作面的污染,并且,由于粉尘污染小,该主斜井也可以作为进风井,既可以降低了基建工程量中对进风井和多余的副斜井的投入,又可以降低开采成本。而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和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的输送带可以采用槽型输送带以降低输送带的成本。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矿石输送带31设在尾矿回程带32的下方且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分别沿主斜井的长度方向延伸。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相对平行地设置主斜井内,其中,矿石输送带31设在尾矿回程带32的上方,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位于上方的管状输送带用于将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上的原矿石转运至地表上,而位于下方的管状输送带用于将地表的尾矿运输至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方便将尾矿转运至采空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并不为固定的输送带,随着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不断运转,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也不断地交替使用。可选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输送带可以形成为首尾相接的环状,该输送带可以沿着主斜井的轨道往复移动,当位于上方的输送带完成运输原矿石的过程、并将原矿石卸载后,逐渐向下环形,即逐渐移动至下方,成为用于运输尾矿的尾矿回程带32,如此往复。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的径向尺寸为500mm。由此,该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可以提高矿石和尾矿的运输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可选地,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相对于水平方向成的角度为7°-9°。例如,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的带速为2m/s,输送带的强度为2000N/mm,即矿石输送带31和尾矿回程带32采用的输送带的强度规格为ST2000,而该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电机功率为2×1250kw,输送带沿主斜井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2560m,而该矿石输送带31的提升高度为350m。
由此,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可以实现同时运输矿石和尾矿,实现了双向运料方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可以减小主斜井的宽度尺寸,大大地减小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的占有空间,降低了基建工程量的投入,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的结构简单,运输能力较大,运营成本低,且该运输机为封闭式设计,极大减少了粉尘污染巷道,能将该巷道作为进风井,又能减少进风井的工程投入。
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尾矿回填为干式尾矿充填。可选地,尾矿在运输前需要进行烘干或者自然干等步骤,然后将烘干后的尾矿装上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上,最后转运至采空区进行回填。
由此,采用干式尾矿回填可以避免相关技术中的湿式充填工艺的难题,例如,可以有效地避免填充过程中、出现堵管的问题,并且运输和回填过程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同时可以避免将废水带入井下的问题,减少了井下的安全隐患。干式尾矿充填具有输送能力大的特点,并可以和矿石运输系统、巷道有机结合起来,既保障了矿石大规模回采的需要,又显著降低了地表尾矿堆存设施的投入,减少了对矿区环境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包括四个,每个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的带宽为1000mm,输送带的带速为2.5m/s,对应的输送带的强度规格为ST1000,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的电机功率为220kw,输送带的带长为1500m,可以将原矿石提升5m高度。而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的输送带的带宽为1400mm,带速为2.5m/s,对应的输送带的强度规格为ST2000,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的电机功率为560kw,输送带的带长为2300m,可以将原矿石提升5m高度。
而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也包括四个,每个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的带宽为1000mm,输送带的带速为2.5m/s,对应的输送带的强度规格为ST1000,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的电机功率为220kw,输送带的带长为1500m。而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的输送带的带宽为1200mm,带速为2.5m/s,对应的输送带的强度规格为ST2000,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的电机功率为450kw,输送带的带长为2300m。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连采机对原矿石进行采掘;
S2、通过矿石输送机将采掘的原矿石运至地表,在采掘区域形成采空区;
S3、通过矿石输送机将地表的尾矿运至采空区充填。
其中,如图3所示,步骤S2包括:S21、通过梭车将连采机采掘的原矿石运至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S22、将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输送的原矿石转运至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S23、将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输送的原矿石转运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S24、将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输送的原矿石转运至地表。
换言之,连采机将掌子面的矿石切割下来,然后由蟹爪给料系统将采下的原矿石扒到设备自身配有的链板给料系统,然后将原矿石连续装入梭车,经过梭车将原矿石转运至输送带上以保证运输的连续性,原矿石和尾矿在运输、尾矿在填充时,不是按照传统的运输和填充方法,优选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为管状输送带,其中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的第一端邻近采掘区设在以方便将采掘的原矿石放在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上,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的第二端与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的第一端相连以将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上的原矿石转运至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的第二端与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的第一端相连以将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上的原矿石输送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上,然后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的第二端邻近地表设置,方便将原矿石转运至地表。因此,原矿石从采掘区转运至地表的过程中,极大的节省了巷道空间,运输能力大,粉尘污染小。
其中,如图4所示,步骤S3包括:S31、将地表的尾矿运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S32、将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输送的尾矿转运至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S33、将第二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尾矿转运至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S34、将第一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尾矿转运至采空区。
优选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也形成为管状输送带,并且尾矿回程带32位于矿石输送带31的下方、同步运行。具体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的第一端邻近地表设置,方便将尾矿转运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上,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的第二端与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的第一端相连以将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上的尾矿输送至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上,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的第二端与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的第一端相连以将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上的尾矿输送至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上,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的第二端邻近采空区设置,方便将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上的尾矿转运至采空区。
具体地,连采机在采掘区采掘原矿石,于是在采掘区域形成采空区,然后将连采机采掘的原矿石转运至位于采场盘区巷道内的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上,然后原矿石分别经过第一级矿石输送机10、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和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矿石输送带31转运至地表,而与此同时,将地表上的尾矿转运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的尾矿回程带32上,然后依次经过尾矿回程带32、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第一级尾矿输送机50转运至邻近采空区的位置处,完成了原矿石和尾矿的运输。
应用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可以在工程年运输矿石达600万t、运输尾矿达300万t,综合运输成本低,与相关技术中采用卡车、罐笼等非连续运输方法相比,该运输方法运输能力大;而与相关技术中利用尾矿和矿石分别运输方法相比,该运输方法成本低,既可以减小基建工程量中对进风井和多余的副斜井的投入,又可以减少尾矿在地表堆存的时间,减少了对地表水的污染。
由此,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30可以实现同时运输矿石和尾矿,实现了双向运料方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可以减小主斜井的宽度尺寸,大大地减小该设备占有的空间,降低了基建工程量的投入,该设备的结构简单,运输能力较大,原矿石和尾矿的运输成本低。再者,在矿石输送带31将第二级矿石输送机20上的原矿石转运至地表的过程中,和尾矿回程带32将地表的尾矿转运至第二级尾矿输送机40上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输过程中、粉尘的飞扬,减少了粉尘对主斜井、采场主巷道102、采场盘区巷道以及其他工作面的污染,并且,由于粉尘污染小,该主斜井也可以作为进风井,既可以降低了基建工程量中对进风井和多余的副斜井的投入,又可以降低开采成本。
另外,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3还包括:S35、将卸载的尾矿经扒渣机装入电动梭车、并运至采空区的填充位置;S36、将尾矿装入充填机、填充采空区。
也就是说,尾矿经过三级运输后并将尾矿卸载后,通过扒渣机将尾矿装入电动梭车内,然后电动梭车将尾矿运输至采空区的需要填充尾矿的位置处,最后将尾矿装入充填机,由充填机将尾矿填充至采空区,实现尾矿的运输和回填过程。可选地,尾矿回填为干式尾矿充填。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可以实现同时运输矿石和尾矿,实现了双向运料方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可以减小主斜井的宽度尺寸,大大地减小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的占有空间,降低了基建工程量的投入,该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的结构简单,运输能力较大,原矿石的运输成本和尾矿的回填成本低。再者,采用干式尾矿回填可以避免相关技术中的湿式充填工艺的难题,有效地避免填充过程中、出现堵管的问题,并且运输和回填过程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同时可以避免因将废水带入井下的问题,减少了井下的安全隐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方法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采机,所述连采机位于采掘区以对采掘原矿石;
第一级矿石输送机和第二级矿石输送机,所述第一级矿石输送机设在采场盘区巷道内,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设在采场主巷道内,所述第一级矿石输送机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的第一端相连以将原矿石输送至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上;
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设在主斜井内,所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包括相连的矿石输送带和尾矿回程带,所述矿石输送带与所述尾矿回程带相对平行且间隔开设置,所述矿石输送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的第二端相连以将所述原矿石输送至地表;
第二级尾矿输送机和第一级尾矿输送机,所述第二级尾矿输送机设在所述采场主巷道,所述第一级尾矿输送机设在所述采场盘区巷道内,所述第二级尾矿输送机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尾矿回程带和所述第一级尾矿输送机的第一端相连以将地表的尾矿输送至采空区填充;
梭车,所述梭车用于将所述连采机采掘的原矿石转运至所述第一级矿石输送机上和将所述第一级尾矿输送机上的尾矿转运至采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输送带和所述尾矿回程带为管状输送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输送带设在所述尾矿回程带的上方且所述矿石输送带和所述尾矿回程带分别沿所述主斜井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输送带和所述尾矿回程带的径向尺寸为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输送带和所述尾矿回程带相对于水平方向成的角度为7°-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矿回填为干式尾矿充填。
7.一种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连采机对原矿石进行采掘;
S2、通过矿石输送机将采掘的原矿石运至地表,在采掘区域形成采空区;
S3、通过所述矿石输送机将地表的尾矿运至采空区充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通过梭车将连采机采掘的原矿石运至第一级矿石输送机;
S22、将所述第一级矿石输送机输送的原矿石转运至第二级矿石输送机;
S23、将所述第二级矿石输送机输送的原矿石转运至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的矿石输送带;
S24、将所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原矿石转运至地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将地表的尾矿运至所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的尾矿回程带;
S32、将所述第三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尾矿转运至第二级尾矿输送机;
S33、将所述第二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尾矿转运至第一级尾矿输送机;
S34、将所述第一级矿石、尾矿输送机输送的尾矿转运至所述采空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
S35、将卸载的尾矿经扒渣机装入电动梭车、并运至所述采空区的填充位置;
S36、将尾矿装入充填机、填充所述采空区。
CN201510733790.9A 2015-11-02 2015-11-02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Active CN105298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3790.9A CN105298498B (zh) 2015-11-02 2015-11-02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3790.9A CN105298498B (zh) 2015-11-02 2015-11-02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8498A true CN105298498A (zh) 2016-02-03
CN105298498B CN105298498B (zh) 2017-06-20

Family

ID=55196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3790.9A Active CN105298498B (zh) 2015-11-02 2015-11-02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8498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2269A (en) * 1991-10-01 1993-08-03 Mining Technologies, Inc. Launch vehicle for continuous mining apparatus
US6027175A (en) * 1995-11-29 2000-02-22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Pt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wall mining
US6460657B1 (en) * 1999-01-22 2002-10-08 Siemag Transplan Gmbh Conveyor apparatus for open-cut mining
RU2229026C1 (ru) * 2002-11-29 2004-05-20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о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 Г.В. Плеханова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закладки выработанного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CN101871363B (zh) * 2010-06-04 2011-12-14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 井下煤和矸石分时运输充填系统
CN102305069A (zh) * 2011-05-17 2012-01-04 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 煤与矸石分离并将矸石回填的技术装备
CN103133034A (zh) * 2013-02-28 2013-06-0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井上矸石回填井下采空区的方法及设备
CN203161219U (zh) * 2013-02-08 2013-08-28 山东新煤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井下夹矸煤层分采分运矸石回填方法的成套设备
CN104131836A (zh) * 2014-07-21 2014-11-05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一种地下钾盐矿采空区回填的生产方法
CN204041072U (zh) * 2014-08-25 2014-12-24 安徽理工大学 原煤管状顺槽运输系统装备
CN104453998A (zh) * 2014-10-30 2015-03-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固体充填采煤地面物料投放系统及投放工艺
CN205154164U (zh) * 2015-11-02 2016-04-1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2269A (en) * 1991-10-01 1993-08-03 Mining Technologies, Inc. Launch vehicle for continuous mining apparatus
US6027175A (en) * 1995-11-29 2000-02-22 Cutting Edge Technology Pt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wall mining
US6460657B1 (en) * 1999-01-22 2002-10-08 Siemag Transplan Gmbh Conveyor apparatus for open-cut mining
RU2229026C1 (ru) * 2002-11-29 2004-05-20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о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 Г.В. Плеханова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закладки выработанного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CN101871363B (zh) * 2010-06-04 2011-12-14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 井下煤和矸石分时运输充填系统
CN102305069A (zh) * 2011-05-17 2012-01-04 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 煤与矸石分离并将矸石回填的技术装备
CN203161219U (zh) * 2013-02-08 2013-08-28 山东新煤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井下夹矸煤层分采分运矸石回填方法的成套设备
CN103133034A (zh) * 2013-02-28 2013-06-0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井上矸石回填井下采空区的方法及设备
CN104131836A (zh) * 2014-07-21 2014-11-05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一种地下钾盐矿采空区回填的生产方法
CN204041072U (zh) * 2014-08-25 2014-12-24 安徽理工大学 原煤管状顺槽运输系统装备
CN104453998A (zh) * 2014-10-30 2015-03-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固体充填采煤地面物料投放系统及投放工艺
CN205154164U (zh) * 2015-11-02 2016-04-1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小力等: "充填采矿技术在井采钾盐矿应用的探讨", 《采矿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8498B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9084B (zh) 露天煤矿薄煤层的连续开采工艺方法
CN104653182B (zh) 一种含厚夹矸煤层煤矸分采的采煤方法
CN108150172A (zh) 一种单一急倾斜厚煤层采煤方法
CN104806247A (zh) 露天矿采场中间搭建纵向组合桥运输方法
AU2014202712B2 (en) Ore removal production line, twin ramps and ground support installation method
CN111322073A (zh) 一种基于竖井、胶带斜井的联合矿山开拓系统
CN205154164U (zh)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
CN104234714B (zh) 一种煤矿井下绿色高效运输方法
RU2559262C1 (ru) Способ открытой разработки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CN105298536A (zh) 矿石的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CN105298498A (zh) 矿石的回采、运输和回填系统以及方法
CN104500131A (zh) 一种用于斜井施工出渣的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CN103485787A (zh) 露天矿开采工作面用自移式转载机
CN104500072A (zh) 一种矿物运输自动化对接系统
CN107100626A (zh) 单体移动式成套设备半连续开采工艺系统
CN203476334U (zh) 露天矿开采工作面用自移式转载机
CN206590613U (zh) 一种煤矿矿井排矸系统卸车装置
CN205346050U (zh) 一种纯电动复合式开采机用扒沙设备
CN102718035B (zh) 一种带自动脱挂缓冲床的取料机
CN103939132B (zh) 一种连续自动化的矿床地下开采运输方法
CN204113288U (zh) 一种新型煤矿井下绿色高效运输设备
CN212027787U (zh) 一种基于竖井、胶带斜井的联合矿山开拓系统
Li Optimization of working bench length of inclined composite coal seam open-pit mine
CN112112651B (zh) 一种山坡露天矿山连续开采系统及降段工艺
CN102220879B (zh) 矿山地下运输车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