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8544A -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8544A
CN105288544A CN201510737315.9A CN201510737315A CN105288544A CN 105288544 A CN105288544 A CN 105288544A CN 201510737315 A CN201510737315 A CN 201510737315A CN 105288544 A CN105288544 A CN 105288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arts
chinese medicine
herba
caul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73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威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Chunl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Chunl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Chunl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Chunli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373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85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8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8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灵香草、香茅草、七叶莲、青篙、生姜、牛大力、半枫荷、透骨草、鸡血藤、穿破石、杜仲藤、千斤拔、艾叶、威灵仙、灵芝、黄芪、双钩钻和黑老虎等中药原料配制而成。该药剂能够有效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同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和骨骼疼痛也有很好的疗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Description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
广义上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延续下来,至今在风湿病分类上,广义的已有100多种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退行性、肿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狭义上应该仅限于内科与免疫相关范畴的几十种疾病。其中有些病还是跨学科的,如痛风,骨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等。
在风湿病中,只有一部分疾病的发病与祖国医学所谓“风湿”等环境致病因素有关,而另一些则因创伤、劳损、退变、遗传、免疫紊乱、代谢异常等其它因素造成的。中医认为,各类风湿骨病为免疫力下降,风、寒、湿等外邪趁机侵入人体,滞留经脉,致使气血运行受阻,日久生“痹毒”抑制骨免疫力,使之“休眠”。常规的治疗只是从“驱风寒、除湿邪”入手,这并不能有效治疗各类骨病。
针对患有风湿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做一些防范措施,比如(1)酒类(白酒,啤酒,红酒,葡萄酒);(2)动物内脏不能吃,牛,羊,狗肉不能吃;(3)心情舒畅,心态平衡;(4)适当运动,坚持锻炼,提高人体免疫力;(5)注意保暖,避免感冒。饮食要根据具体病情而有所选择。风湿病患者的饮食,一般应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饮食不可片面,正确对待药补、食补问题。瓜果、蔬菜、鱼肉、鸡、鸭均有营养,不可偏食。近年来人们推出了许多治疗风湿的药物,如风湿二十五味丸,风湿定胶囊,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麝香正骨膏,红花油,关节止痛膏等,均具有驱风镇痛、消炎、通径活络等疗效,能暂时的抑制了风湿的发作,减缓痛楚。
有关针对治疗风湿病的公开文献报道有很多,经过检索摘录如下:
1、【题名】盘龙七片配合腰椎小关节松解治疗风湿痹阻型腰椎管狭窄症【作者】邓小川、杨傲飞、何承建【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刊名】中国骨伤.2014,27(10).【文摘】目的探讨盘龙七片配合腰椎小关节松解术治疗风湿痹阻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对120例风湿痹阻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将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盘龙七片组和对照组,各60例.盘龙七片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46~65岁,平均(60.40±3.36)岁;病程2~15年,平均7.6年,采用口服盘龙七片配合腰椎小关节松解治疗。对照组男24例,女36例;年龄48~63岁,平均(61.20±2.47)岁;病程3~14年,平均6.9年,单独腰椎小关节松解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3个月随访时采用JOA评分(15分法)和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4~7个月,平均5.6个月。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有7例症状复发,盘龙七片组仅1例复发。治疗后4周及3个月时,盘龙七片组ODI、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风湿痹阻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腰椎小关节松解配合口服盘龙七片法,辅以腰背肌功能锻炼,可缓解腰部及下肢疼痛症状,改善下腰椎功能状态,是保守治疗此类疾病的良好治疗手段。
2、【题名】中西医结合辨治早期风湿热痹【作者】田俊清【机构】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刊名】吉林中医药.2012,32(7).【文摘】风湿热痹与体质因素和机体的免疫异常有关,临床上通过早期应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以“清热凉血解毒,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化瘀止痛”为原则,结合西药抗风湿,标本同治,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并防止他变,降低复发率及致残率。
3、【题名】傣药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300例疗效观察【作者】何开仁何明庚段灵芳欧苑【机构】云南德宏州中医医院【刊名】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1).【文摘】目的观察“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当地傣族民间验方研制的“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结果:300例中,治愈212例,占70.67%;好转77例,占25.66%;无效11例,占3.67%;总有效率为96.33%.结论:傣药“傣药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疗效显著。
4、【题名】中药秦艽治疗风湿痹症的综述【作者】张文华张景明【机构】陕西中医学院【刊名】中医文献杂志.2014,32(6).【文摘】秦艽是龙胆科植物,主产于陕西,甘肃等地。其主要功效为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临床常应用于风湿痹症、中风不遂、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湿热黄疸等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作用.笔者阅读多篇文献,加以总结整合,对其祛风湿,通络止痛功效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现状作一概括。
检索到有关治疗风湿的专利文献,如下:
1、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l0525243.8<发明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申请人>商伟博<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博野镇沙沃八区32号<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附子30~60份,干姜30~60份,羌活30~60份,独活30~60份,马钱子20~40份,乳香30~60份,没药30~60份,三棱30~60份,莪术30~60份,蜈蚣20~40份,元胡20~40份,桂枝20~40份,骨碎补20~40份,细辛20~40份,木瓜20~40份,伸筋草20~40份,当归20~40份,蒲黄20~40份,穿山甲l0~20份,虻虫20~40份,威灵仙20~40份,海风藤20~40份,桑寄生30~60份,续断20~40份,水蛭l0~30份,钩藤20~40份,牛膝40~80份,地龙20~40份,寻骨风20~40份,豨莶草20~40份,五灵脂20~40份,香附20~40份,伸筋草20~40份,甘草40~80份,秦艽40~80份,上元20~40份,露蜂房20~40份,毛柯子20~40份。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附子45份,干姜45份,羌活45份,独活45份,马钱子30份,乳香45份,没药45份,三棱45份,莪术45份,蜈蚣30份,元胡30份,桂枝30份,骨碎补30份,细辛30份,木瓜30份,伸筋草30份,当归30份,蒲黄30份,穿山甲15份,虻虫30份,威灵仙30份,海风藤30份,桑寄生45份,续断30份,水蛭20份,钩藤30份,牛膝60份,地龙30份,寻骨风30份,豨莶草30份,五灵脂30份,香附30份,伸筋草30份,甘草60,秦艽60份,土元30份,露蜂房30份,毛柯子30份。3.如权利要求l或者2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外用药,药剂类型为黑膏药或阿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膏药采取以下方法制作:将所述重量的各原料药过筛去杂质,放入不锈钢锅内,加入麻油1500份,油沸腾后炸2小时,然后将原料药捞出,每500克麻油加入300克铅丹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常温水中冷却得黑膏药,其中,所用的附子为生附子,马钱子为生马钱子。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阿剂采取以下方法制作:将所述重量的各原料药过筛去杂质,加入酒精2000份置于暗处密封保存两周后,过滤去渣,灭菌后即得酊剂,其中,所用的附子为生附子,马钱子为生马钱子。6.如权利要求l或者2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内用药,药剂类型丸剂、散剂、丹剂、片剂或者胶囊剂之一。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制作:(a)将所述重量的各原料药混合均匀,然后用沸水蒸汽蒸够15分钟,在20~35℃下晒够3小时,重复蒸晒一次后磨成粉末;其中,所用的附子为制附子,马钱子为制马钱子。b)将所述粉末过l00目筛,做成丸剂、散剂、丹剂、片剂或者胶囊剂之一。<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物,采用附子、干姜、羌活、独活、马钱子等三十多味草药配制而成,该药物能够有效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同时对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和骨折疼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2、中国专利<申请号>20lOl0525824.2<发明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人>韩世昌<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路全都华庭19号<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川乌头2~5份天南星2~5份三七2~6份姜黄4~8份赤芍2~6份醋乳香4~8份樟脑2~6份草乌头2~5份马钱子2~5份血竭2~6份红花2~6份醋山甲4~8份醋没药4~8份梅花冰片2~5份半夏2~5份洋金花2~5份川芎2~5份延胡索2~6份白芷2~6份生姜2~6份。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川乌头3份天南星3份三七4份姜黄6份赤芍4份醋乳香6份樟脑4份草乌头3份马钱子3份血竭4份红花4份醋山甲6份醋没药6份梅花冰片3份半夏3份洋金花3份川芎3份延胡索4份白芷4份生姜4份。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药川乌头、草乌头、半夏、天南星、马钱子、洋金花、三七、血竭、川芎、姜黄、红花、延胡索、赤芍、醋山甲、白芷、醋乳香、醋没药、生姜、樟脑、梅花冰片去杂质,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混匀,粉碎后,按重量比原料药:75%酒精为1:5的比例将原料药浸泡于75%酒精中,每天搅拌一次,泡制14天,过滤后即可外擦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其中的组分还包括蟅虫2~6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川乌头3份草乌头3份半夏3份天南星3份马钱子3份洋金花3份三七4份血竭4份川芎3份姜黄6份红花4份延胡索4份赤芍4份醋山甲6份白芷4份醋乳香6份醋没药6份生姜4份樟脑4份梅花冰片3份蟅虫4份。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其特将各原料药川乌头、草乌头、半夏、天南星、马钱子、洋金花、三七、血竭、川芎、姜黄、红花、延胡索、赤芍、醋山甲、白芷、醋乳香、醋没药、生姜、樟脑、梅花冰片、蟅虫去杂质,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混匀,粉碎后,按重量比原料药:7%酒精为1:5的比例将原料药浸泡于75%酒精中,每天搅拌一次,泡制14天,过滤后即可外擦使用。<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组分制成:川乌头、草乌头、半夏、天南星、马钱子、洋金花、三七、血竭、川芎、姜黄、红花、延胡索、赤芍、醋山甲、白芷、醋乳香、醋没药、生姜、樟脑、梅花冰片。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专门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减少不良反应,外治见效快,外用方便,安全可靠,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起到较好的治疗或缓解症状的效果。共治疗660例,总有效率达96%。
3、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06665.8<发明名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中药制剂<申请人>邹方昕<地址>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明月街党校家属楼l04<权利要求>1、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顽痹消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计算,它主要是由生石膏30~50克、忍冬藤20~35克、桂枝15~25克、麻黄10~15克、白术20~30克、白芍15~30克、桑寄生30~60克、威灵仙15~30克、乌梢蛇15~30克、鸡血藤30~60克、生地15~30克、桃仁15~25克、乳香10~15克、没药10~15克、白芷15~20克、杜仲15~20克、黄柏15~25克制成的制剂。2、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顽痹消制剂,其特征在于:处方中还可以加入以下药味中的一种或多种:杜仲、赤芍。3、按照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顽痹消制剂在制各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它由生石膏、忍冬藤、桂枝、麻黄、白术、白芍、桑寄生等制作而成,对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
4、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l0256516.3<发明名称>祛湿除痛中药组合物<申请人>孙淑银<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人民医院<权利要求>1.一种祛湿除痛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原料组成:川芎8-l0份、没药8-l0份、飞龙掌血15-20份、干月季花4-6份、徐长卿8-12份、青风藤9-15份、独活6-l0份、海桐皮9-15份、木瓜6-l0份、附子6-9份、桂枝8-12份、当归8-12份、乌鸡骨l0-14份。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祛湿除痛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原料组成:川芎9份、没药l0份、飞龙掌血18份、干月季花6份、徐长卿12份、青风藤15份、独活8份、海桐皮14份、木瓜9份、附子8份、桂枝l0份、当归12份、乌鸡骨12份。<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湿,以解除疼痛的祛湿除痛中药组合物。为了解决市面上治疗此类病症的西药中多含有抗生素,副作用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湿除痛中药组合物;由下述药材原料组成:川芎、没药、飞龙掌血、干月季花、徐长卿、青风藤、独活、海桐皮、木瓜、附子、桂枝、当归、乌鸡骨。本发明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湿,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肌肉风湿痛具有明显疗效。能快速缓解病痛,祛除体内风湿,标本兼治。
从检索到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很多治风湿的处方都起到到祛风除痛、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等效果,但是如何将它们科学配比,使之产生最大的功效,发挥出应有的效能,至今仍是中医中药研究的主攻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制剂,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针对风湿类风湿病的长期研究,对治疗风湿类风湿病的中草药长期探索,精确掌握了这些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再在民间传统秘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整理出了治疗风湿独特的处方,经过科学配伍,使各药物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协同作用,使得每味药都发挥出最大功效;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从而起到有效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同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和骨折疼痛也有很好的疗效,起到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是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的:
灵香草5-15份香茅草1-10份七叶莲5-15份青篙2-10份
生姜2-15份牛大力15-25份半枫荷2-8份透骨草8-15份
鸡血藤6-12份穿破石10-20份杜仲藤12-20份千斤拔8-15份
艾叶6-15份威灵仙8-15份灵芝8-15份黄芪15-25份
双钩钻12-20份黑老虎18-25份粮食酒500份。
以上所述的粮食酒是酒精度为35%﹙vol﹚~45%﹙vol﹚的白酒,为高粱酒、米酒、红薯酒、木薯酒等粮食所酿制的酒。
以上所述的杜仲藤为生杜仲藤。
以上所述的灵芝在40℃-50℃下烘干。
以上所述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灵香草、香茅草、透骨草、七叶莲和威灵仙,去杂质,晒干,切段;
(2)牛大力、半枫荷、鸡血藤、穿破石、千斤拔、灵芝、黄芪、双钩钻和黑老虎,去杂质,晒干,切片;
(3)青篙,艾叶晒干,搅碎,去杂质;
(4)按重量份配伍取灵香草、香茅草、七叶莲、青篙、生老姜、牛大力、半枫荷、透骨草、鸡血藤、穿破石、生杜仲藤、千斤拔、艾叶、威灵仙、灵芝、黄芪、双钩钻和黑老虎,混匀,置于已消毒的陶罐、瓷瓶或玻璃瓶中,加入粮食酒,密封浸泡30-90天,再用高密度滤布对所炮制的药水进行过滤;即可得到产品。
以上所述的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其原料经现代科学分析,具有人体所需多种中药化学成分,如:
1、苯乙酮(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Z,Z)-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六碳烯酸十七酸十七酸乙酯和(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齐墩果酸型三萜皂苷。
2、茅素(cymbopogne),香茅甾醇(cymbopogonol),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6-C-葡萄糖甙(luteolin-6-C-glucoside),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甙(luteolin-7-O-β-glucoside),木犀草素-7-O-新橙皮糖甙(Luteolin-7-O-neohesperoside),异荭草素(homoorientin)2〞-(·)-鼠李糖异荭草素(2〞-O-rhamnosyl-homoorientin),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acid),二十八醇(octacosanol),三十醇(triacontanol),三十二醇(dotriacontanokl),二十六醇(hexacosan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单糖(fructose),蔗糖(sucrose)。另含挥发油,内有β-柠檬醛(citral)即橙花醇(neral),香茅醛(citrcnellal),牻牛儿醇(gerani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二戊烯(dipentene),月桂烯(myrcene)。
3、黏液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酒石酸。
4、青蒿素(Qinghaosu, Artemisinin)、青蒿素G(ArtemisininG)、青蒿甲素(Qinghaosu-Ⅰ)、青蒿乙素(Qinghaosu-Ⅱ)、青蒿丙素(Qinghaosu-Ⅲ)、青蒿丁素(Qinghaosu-Ⅳ)、青蒿戊素(Qinghaosu-Ⅴ)、表脱氧青蒿乙素(EpideoxyarteannuinB)、青蒿醇(Artemisinol)、青蒿酸甲酯(Methylarteannuate)、青蒿酸(Artemisicacid)、6,7-脱氢青蒿酸(6,7-Dehydroartemisinicacid)、环氧青蒿酸(Epoxyarteannuinicacid). 亦含挥发性成分,如莰烯(Camphene)、β-莰烯(β-Camphene)、异蒿酮(Isoartemisiaketone)、左旋樟脑(l-Camphor)、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β-蒎烯(β-Pinene)以及α-蒎烯(α-Pinene)、蒿酮(Artemisiaketone)、樟脑(Camphor)、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反式丁香烯(Trans-caryophyllene)、反式-β-金合欢烯(Trans-β-farnesene)、异戊酸龙脑酯(Bornylisovalerate)、γ-荜澄茄烯(γ-Cadinene)、δ-荜澄茄烯(δ-Cadinene)、α-榄香烯(α-Elemene)、β-榄香烯(β-Elemene)、γ-榄香烯(γ-Elemene)、β-马啊里烯(β-Maaline-ne)、γ-衣兰油烯(γ-Muurolene)、顺式香芹醇(Cis-carveol)、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β-香树脂乙酸酯(β-Amyrinacetate)等.山柰黄素(Kaemp-ferol)、槲皮黄素(Quercetin)、黄色黄素(Luteolin)、藤菊黄素(Patuletin)、槲皮黄素-3-芸香甙(Quercetin-3-rutinoside)、黄色黄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ycoside)、山萘黄素-3-O-葡萄糖甙(Kaempferol-3-O-glycoside)、槲皮黄素-3-O-葡萄糖甙(Quercetin-3-O-glycoside)、藤菊黄素-3-O-葡萄糖甙(Patuletin-3-O-glycoside)、6-甲氧基山萘黄素-3-O-葡萄糖甙(6-Methoxy-kaempferol-3-O-glycoside)、猫眼草酚(Chrysosp-lenol-D)、泽兰黄素(Eupatorin)、柽柳黄素(Tamarixetin)、蓟黄素(Cirsimaritin)、万寿菊甙-3-甲醚(Quercetagetin-3-methylether)、鼠李黄素(Rhamnetin)、泻鼠李黄素(Rhamnocitrin),香豆素(Coumarin)、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6-Methoxy-7-hydroxycoumarin)等香豆素类成分以及β-半乳糖甙酶(β-Galactosidace)、β-葡萄糖甙酶(β-Glucosida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棕榈酸(Palmiticacid)。
5、α-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没药烯、α-法尼烯、α-姜黄烯、6-姜酚、6-姜烯酚姜油酮、1,8-桉树脑、β-香芧醛、柠檬醛、香叶醇、乙酸香叶酯及α-姜烯。
6、蔓性千斤拔素(flemiphilippinin)C、D;5,7,3′,4′-四羟基-6,8-双异戊烯基异黄酮(5,7,3′,4′-tetrahydroxy-6,8-diprenylisoflavone),千斤拔素(flemichin)D,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碳原子数为22-30的正烷酸。
7、齐墩果酸、3-羰基齐墩果酸、2α,3β-二羟基齐墩果酸、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酸、鞣酸-3,3'二甲醚、鞣酸-3,3',4-三甲醚、鞣酸-3,3'-二甲醚-4-O-β-D-木糖苷、β-谷甾醇和硬脂酸。
8、软脂酸、三十烷醇、香草酸、阿魏酸、单萜类化合物、对香豆酸、胸腺嘧啶和尿嘧啶。
9、刺芒柄花素、芒柄花甙、樱黄素、阿弗罗莫辛、卡亚宁、甘草查耳酮、异甘草素、四羟基查耳酮、大豆黄素、苜蓿酚、9-O-甲氧基香豆雌酚、3,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醇、表儿茶精、原儿茶酸、无羁萜-3b-醇、b-谷甾醇、胡萝卜甾醇和7-酮基-b-谷甾醇。
10、树异黄酮(cudraisoflavone)A,3′-O-甲基香豌豆甙元(3’-O-methylorobol),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亚油酸甲酯(methyllinole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
11、大黄素甲醚(1),延胡索酸(2),龙胆酸甲酯(3),丁香酸甲酯(4),丁香酸(5),2,5-二甲氧基对苯醌(6),香草酸(7),3,4,5-三甲氧基苯甲酸(8),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9)。
12、蔓性千斤拔素(fliemiphilippinin)A、B、C、D,刺桐素(erythrinin)B,燃料木素(genistein)、5,7,3′,4′-四羟基-6,8-双异戊烯基异黄酮(5,7,3′4′-tetrahydroxy-6,8-diprenlyisoflavone),千斤拔素(Flemichin)D,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a-雪松烯,7-雪松烯,雪松烯,8-愈创烯。
13、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萜品烯醇-4(Terpinenol-4)、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蒿醇(Artemisiaalcohol)、芳樟醇(Linalool)、樟脑(Camphorae)、龙脑(冰片Borneol)、桉油素(Cineol,Eucalyptol)以及水芹烯(Phellandrene)、毕澄茄烯(Cadinene)、侧柏醇(Thujylalcohol)。
14、白头翁素、白头翁内酯、甾醇、糖类、皂甙、内酯、酚类、氨基酸。叶含内酯、酚类、三萜、氨基酸、有机酸。
15、麦角甾醇,真菌溶菌酶、酸性蛋白酶、L-甘露醇、浠醇、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多肽,多糖类,树脂、内酯、香豆精;紫芝含麦角甾醇,顺蓖麻酸,反丁烯二酸。葡萄糖、多糖类、树脂;三萜类。
16、毛蕊异黄酮(calycosin)、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2′,4′-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烷和熊竹素;黄芪皂甙Ⅰ、Ⅴ、Ⅲ(astragalosideⅠ、Ⅴ、Ⅲ);蔗糖、葡萄糖醛酸、黄芪多糖A、B、C、D,黏液质;苦味素、黄芪皂苷、甜菜碱、胆碱、叶酸、黄烷化合物及含有硒、硅、锌、钴、铜、钼等多种微量元素。
17、异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钩藤碱,去氢硬毛钩藤碱,硬毛钩藤碱,柯楠因碱,二氢柯楠因碱及痕量阿枯米京碱;异翅柄钩藤酸,翅柄钩藤酸,帽柱木酸,异钩藤酸,钩藤酸;四氢鸭脚木碱,异翅柄钩藤碱,翅柄钩藤碱,钩藤碱A,帽柱木碱、异钩藤碱N-氧化物,翅柄钩藤碱N-氧化物,钩藤碱N-氧化物,帽柱木碱N-氧化;东莨菪素[3],柯诺辛碱,柯诺辛碱B。
18、南五味子木脂素(kadsulignan)A、B,新南五味子木脂宁(neokadsuranin),乙酰基日本南五味子木脂素(acetylbi-nankadsurin)A,丙酰基氧代南五味子烷(propionylox-okadsurane),乙酰基氧代南五味子烷(acetoxyloxokadsurane),苯甲酰氧代南五味子烷(benzoyloxokadsurane),异戊酰氧代南五味子醇(isovaleroyloxokadsuranol),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烯酮(24-methylenecycloartenone),南五味子酸(kadsuricacid),黑老虎酸(coccinicacid),3-甲氧基-4-羟基-3',4'-亚甲二氧基木脂素(3-methoxy-4-hydroxy-3',4'-methylenedioxylignan),异南五味子木脂宁(isokadsuranin),冷饭团素(kadsuthe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sandrin),R-五味子丙素(R-wnweizisuC),戈米辛(gomisin)J、D、E、M2,苯甲酰异戈米辛(benzoylisogomiain)O,南五味子木脂宁(kadsuranin)。
上述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其制备原料,可以从《中国药典》和其它中药手册中查到其别名、拉丁名以及产地、用法、为了了解本发明预防和抑止疾病的机理,现对上述各味原药的功效和药理性简述如下:
(1)灵香草:拉丁学名:Lysimachiafoenum-graecumHance,又名香草、佩兰、排草等,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60厘米,干后有浓郁香气。茎草质,绿色。叶互生,叶片广卵形,先端锐尖或稍钝,草质,花单出腋生;花梗纤细,花冠黄色,花药基部心形,花粉圆球形。蒴果近球形,灰白色,花果期5~9月。【性味归经】辛甘,温;入足太阴、阳明经。【功能与主治】祛风寒,辟秽浊。治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别录》:主明目止泪,疗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上气,腰痛。
(2)香茅草,拉丁文名Cymbopogoncitratus.为多年生草本。别名包茅,秆较细弱,丛生,直立,近无毛,节部膨大。叶鞘无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钝圆,,膜质,先端多不规则的破裂;叶片狭线形;两面近无毛,具白粉。古称包茅,用于缩酒,祭祀天地祖先,周朝楚国主包茅之贡,以香茅草献予周天子。利用部份:叶片为主,提炼精油则叶鞘也可利用。香茅草是生长在亚热带的一种茅草香料,天然含柠檬香味,有和胃通气、醒脑催情的功效。【性味】辛;温;甘。【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祛瘀通络。治感冒头痛,胃痛,泄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①《岭南采药录》:“散跌打伤瘀血,通经络。头风痛,以之煎水洗。将香茅与米同炒,加水煎饮,止水泻。煎水洗身,可祛风消肿,解腥臭。提取其油,可止腹痛。”②《陆川本草》:“发表退热,消肿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身热。”③《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散凉寒。治筋骨疼痛及半身麻木。”④《广东中药》Ⅱ:“治头晕,头风,风痰,鹤膝症;煎水饮可以止心痛。”⑤《贵州草药》;补虚,止咳,镇痛,宁心。
(3)七叶莲,拉丁名:TupidanthuscalyptratusHook.f.EtThoms.,五加科植物广西鹅掌柴SchefflerakwangsiensisMerr.exLi.的带叶茎枝。别名:七叶莲、七叶藤、七加皮。【性味归经】:性温;味微苦、涩;归肝经、脾经、胃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用于风湿痹痛,脘腹胀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用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及胃、肠、胆道疼痛等症。【临床应用】: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用治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胃痛、肠和胆道疼痛、跌打骨折及外伤出血等。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疼痛以及神经性疼痛均有一定效果。此外,注射液作耳穴注射麻醉,用于口腔科拔牙、颌骨囊肿切除术均收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
(4)青蒿,拉丁名:SweetWormwoodHerb,HerbofSweetWormwood。为菊科植物青蒿的全草。别名:香蒿,草蒿,廪蒿,茵陈蒿,邪蒿,苹蒿。花蕾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晒干。古名"菣"(qìn)。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是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青蒿茎圆柱形,上部分枝,长30至80厘米,直径0.2至0.6厘米;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呈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三焦、肾经。【功能与主治】:清透虚热,凉血除蒸,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明·《本草蒙筌》:“草蒿。川谷川泽,随处有生。叶实根茎并堪入药,春夏采用茎叶为宜。”并言及邪蒿、牡蒿等。又按:谚云三月茵陈四月蒿,人每诵之。祗疑两药一种,因分老嫩而异名也。殊不知叶虽近似,种却不同。草蒿叶背面俱青,且结花实;茵陈叶面青背白,花实全无。况遇寒冬,尤大差异。茵陈茎干不凋,至春复旧干上发叶,因干陈老,故名茵陈。草蒿茎干俱凋,至春再从根下起苗,如草重出,乃名草蒿。发旧干者三月可采,产新苗者四月才成。
(5)生姜,拉丁名:ZingiberofficinaleRoscoe,别名:干姜、姜皮。味道辛辣。【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肺经、脾经、胃经。【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化痰止咳,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
(6)牛大力,拉丁名:MillettiaspecisoaChamp.,为豆科豆科崖豆藤属植物,别名:猪脚笠、金钟根、山莲藕、倒吊金钟、大力薯。牛大力以根入药。【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用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治肺热,肺虚咳嗽,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遗精,白带。
(7)半枫荷,拉丁名:SemiliquidambarcathayensisChang,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根。干燥根常切为厚约3毫米的饮片,栓皮浅棕色,木心浅红棕色。质略松,易碎。别名:金缕半枫荷、木荷树、小叶半枫荷。【性味】:甘淡,微温。【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手足酸麻无力,跌打损伤。半枫荷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50例。半枫荷散组以半枫荷散(由半枫荷根、荆芥、防风、乳香、胡椒根组成)治疗;扶他林膏组以扶他林膏治疗;复方南星止痛膏组以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理疗组以YSHD-Ⅰ型红外线治疗灯治疗。结果:愈显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8%、90%,复方南星止痛膏组分别为44%、82%,扶他林膏组分别为42%、70%,理疗组分别为38%、78%。半枫荷散组与复方南星止痛膏组、理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扶他林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半枫荷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8)透骨草,拉丁名:PhrymaleptostachyaL.subsp.asiatica(Hara)Kitamura,入药部分为植物全草。以全草色绿、干燥、质嫩、无杂质者为佳。别名:药曲草,粘人裙、接生草、毒蛆草,倒刺草,蝇毒草。【性味归经】:甘、辛,温;入肺、肝二经。【功能与主治】:1.祛风除湿,该品辛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八肝经,故能祛风除湿,如《本草纲目》曰: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若因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而导致肢体疼痛,麻木,屈伸不利。可选用该品,祛风散寒胜湿,病邪去,则诸症自愈。2.舒筋活络,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而肝主筋.故该品具有舒筋活络之功效。对于外感风寒之邪,经气失宣,症见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可选用透骨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之。如《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选用该品,治筋骨拘挛。3.活血止痛,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血分,故能活血止痛。对于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内外各种疼痛,均可选用该品治之,取其辛温善走,活血利气之功,血气通则不痛。4.解毒化疹,灵秘丹药笺》曰:“疗热毒。”《杨诚经验方》选用该品,治肿毒初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则用该品,治阴囊湿疹,疮疡肿毒。故可思透骨草治疗疮癣肿毒,阴囊湿疹,一般多煎水外洗。因本药外洗还有引药透入经络、血脉,而祛风、活血、止痛的特点。
(9)鸡血藤,拉丁名:MillettiareticuiataBenth.,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别名:山鸡血藤。【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药理作用】:1.扩血管作用:鸡血藤水提液醇沉制剂20mg/kg直接注入股动脉,注射后10分钟内股动脉学血流量增加42.7%;峰值时增加值达133%;血管阻力减少45.3%。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鸡血藤生药水煎醇沉制剂在100mg/kg浓度时,在试管内对二磷腺苷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3.对实验性关节炎的影响:鸡血藤酊剂给大鼠灌胃,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10)穿破石,拉丁名:VentilagoleiocarpaBenth.,桑科柘属植物构棘以根入药。别名:柘根、川破石、地棉根、拉牛入石、柘藤根、黄蛇。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归经】:味淡;微苦;性凉;入心经、肝经。【功能与主治】: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肺结核,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岭南采药录》:祛风湿,十蒸九晒;治跌打,酒煎服;肩疮和蜜捣敷。
(11)、杜仲藤,拉丁名:Parabariummicranthum(A.DC.)Pierre,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植物毛杜仲藤,以老茎及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用。别名:假杜仲、土杜仲、结衣藤、白皮胶藤。【性味归经】:苦、微辛,平。有小毒;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腰腿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
(12)、千斤拔,拉丁名:Fleming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直立或披散亚灌木。幼枝三棱柱状,密被灰褐色短柔毛。叶具指状3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0.6-1厘米,有纵纹,被毛,先端细尖,宿存。别名:蔓千斤拔,吊马桩,吊马墩,一条根,老鼠尾,钻地风。根供药用。【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味涩;入肝经、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消炎止痛;舒筋活络,强壮腰膝,风湿骨痛,腰肌劳损,手足酸软,跌打扭伤等。
(13)、艾叶,拉丁名:FoliumArtemisiaeArgyi,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别名:艾、艾蒿、家艾大艾叶、杜艾叶、萎蒿。【性味归经】:辛、苦,温;无毒。归肝、脾、肾经。【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纲目》: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入妇人丸散,须以熟艾,用醋煮干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饼,及酒炒者皆不佳。洪氏《容斋随笔》云,艾难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时可作细末,亦一异也。
(14)、威灵仙,拉丁名:Clematischinensis,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hexapetala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manshurica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别名: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扇扫。【性味归经】:辛咸,温,有毒;入膀胱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治风湿骨痛,黄疸,浮肿,小便不利,偏头痛,跌打内伤。《本草经疏》:威灵仙,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宜导善走者也。腹内冷滞,多由于寒湿,心膈痰水,乃饮停于上、中二焦也,风能胜湿。湿病喜燥,故主之也。膀胱宿脓恶水,靡不由湿所成,腰膝冷疼,亦缘湿流下部侵筋致之,祛风除湿,病随去矣。其曰久积症瘕、痃癖、气块及折伤。则病于血分者多,气分者少,而又未必皆由于湿,施之恐亦无当,取节焉可也。
(15)、灵芝,拉丁名:Ganodermalucidum,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以紫灵芝药效为最好,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分布最广的在江西,灵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经过科研机构数十年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灵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别名: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平。【功能与主治】:抗衰老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镇静作用;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有强心作用,能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股耗氧量,增强耐缺氧能力;能降低血脂,调节血压,保护肝脏,升高白细胞;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16)、黄芪,拉丁名:Leguminosae,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别名: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能与主治】: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本草对于黄芪的论述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尤在补血。夫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独效。盖气无形,血则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黄芪用之于当归之中,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当归原能生血,何藉黄芪,不知血药生血其功缓,气药生血其功速,况气分血分之药,合而相同,则血得气而速生,又何疑哉。
(17)、双钩钻,拉丁名:Uncariarhynchonphylla(Miq.)Miq.exHavil.,为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带钩茎枝。别名:金钩藤、琴吊。【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微寒。【功能与主治】:冶头晕目眩、风热头痛、小儿高热惊风、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骨痛、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
(18)、黑龙虎,拉丁名:Kadsuracoccinea(Lem.)A.C.Sm.,别名:冷饭团、臭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钻、万丈红。其根部,可用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经采集后将其切片,晒干入药。属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木质常绿藤本野生水果植物。它果形奇特,营养与药用价值高,具有食用、观赏、美化、绿化及药用于一体,是新世纪最具开发价值的第三代水果稀品。黑老虎的形态特征是藤体,全株无毛。【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功能与主治】: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疝气痛。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大,加上现在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忽视的自身的健康,随之而来的是风湿,腰椎,颈椎疾病。这些都是因身体免疫力降低,对疾病提抗能力弱,给这些疾病乘虚而入。本发明人在瑶族民间传统秘方的基础上,加以补中和整理,挖掘并研发出将多种中药合用,从而能起到最大的疗效,使得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基于瑶族民间传统秘方上优选了一些常用的且具有治疗风湿类风湿作用的中药药材,再辅于粮食酒,科学配伍,各原料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协同作用,炮制成药酒,该药酒具有对风湿类风湿、腰椎间盘突出、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和骨骼疼痛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2、本发明具有痛经活络,抗衰老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强心作用,能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股耗氧量,增强耐缺氧能力。
3、本发明具有能降低血脂,调节血压,保护肝脏,升高白细胞;修复骨损;强筋壮骨;强壮腰膝。
4、本发明使用高密度滤布过滤侵泡所得的药水,将药水中留有的颜色过滤分离,既可保留药水的药性,又能在外用时不污染衣服和皮肤。
5、本发明在外用时可驱蚊、止痛、止痒和消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灵香草、香茅草、透骨草、七叶莲和威灵仙,去杂质,晒干,切段;
(2)牛大力、半枫荷、鸡血藤、穿破石、千斤拔、灵芝、黄芪、双钩钻和黑老虎,去杂质,晒干,切片;
(3)青篙,艾叶晒干,搅碎,去杂质;灵芝在40℃下烘干,切片;
(4)按重量份配伍取灵香草5份、香茅草1份、七叶莲5份、青篙2份、生姜2份、牛大力15份、半枫荷2份、透骨草8份、鸡血藤6份、穿破石10份、生杜仲藤12份、千斤拔8份、艾叶6份、威灵仙8份、灵芝8份、黄芪15份、双钩钻12份和黑老虎18份,混匀,置于已消毒的陶罐、瓷瓶或玻璃瓶中,加入粮食酒500份,密封浸泡30天,再用高密度滤布对所炮制的药水进行过滤;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灵香草、香茅草、透骨草、七叶莲和威灵仙,去杂质,晒干,切段;
(2)牛大力、半枫荷、鸡血藤、穿破石、千斤拔、灵芝、黄芪、双钩钻和黑老虎,去杂质,晒干,切片;
(3)青篙,艾叶晒干,搅碎,去杂质;灵芝在45℃下烘干,切片;
(4)按重量份配伍取灵香草10份、香茅草5份、七叶莲10份、青篙6份、生姜9份、牛大力20份、半枫荷5份、透骨草12份、鸡血藤9份、穿破石15份、生杜仲藤16份、千斤拔12份、艾叶10份、威灵仙12份、灵芝12份、黄芪20份、双钩钻16份、黑老虎22份,混匀,置于已消毒的陶罐、瓷瓶或玻璃瓶中,加入粮食酒500份,密封浸泡60天,再用高密度滤布对所炮制的药水进行过滤;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灵香草、香茅草、透骨草、七叶莲和威灵仙,去杂质,晒干,切段;
(2)牛大力、半枫荷、鸡血藤、穿破石、千斤拔、灵芝、黄芪、双钩钻和黑老虎,去杂质,晒干,切片;
(3)青篙,艾叶晒干,搅碎,去杂质;灵芝在50℃下烘干,切片;
(4)按重量份配伍取灵香草15份、香茅草10份、七叶莲15份、青篙10份、生姜15份、牛大力25份、半枫荷8份、透骨草15份、鸡血藤12份、穿破石20份、生杜仲藤20份、千斤拔15份、艾叶15份、威灵仙15份、灵芝15份、黄芪25份、双钩钻20份、黑老虎25份,混匀,置于已消毒的陶罐、瓷瓶或玻璃瓶中,加入粮食酒500份,密封浸泡90天,再用高密度滤布对所炮制的药水进行过滤;即可得到产品。
本发明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从2013年至2015年共对20例病例进行治疗,其中15例有明显治疗效果,5例相对好转。
应用实施例:
病例1
蓝XX,男,35岁,柳州市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多年,脊柱强直、髋关节活动受限、平躺困难,并伴有膝关节积水,发热等。经医院检查为骶髂关节压痛阳性,脊柱活动受限;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一个月后,僵硬、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自如。
病例2
覃XX,女,42岁,南宁市人,工作繁重,身体过度虚耗,双膝关节疼痛,渐出现周身关节肿痛,还伴有身体发热,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在医院检查,诊断为患有风湿,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一个月后,身体恢复正常,再无发热症状。
病例3
兰XX,女,65岁,南宁市人,发热,头痛,乏力,双膝关节疼痛。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一个月后,能自由走动,痛楚消失。
病例4
秦XX,男,32岁,桂林市人,骨痛疼痛,关节红肿,并有变形。在医院检查,诊断为患有类风湿,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一个月后,疼痛减轻,肿块变小,关节能自由活动。
病例5
李XX,男,30岁,河池市人,四肢小关节疼痛多年,晨僵,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肿,挤压痛,类风湿关节炎。在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一个月后,疼痛减轻,消肿,关节能自由活动。

Claims (6)

1.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的:
灵香草5-15份香茅草1-10份七叶莲5-15份青篙2-10份
生姜2-15份牛大力15-25份半枫荷2-8份透骨草8-15份
鸡血藤6-12份穿破石10-20份杜仲藤12-20份千斤拔8-15份
艾叶6-15份威灵仙8-15份灵芝8-15份黄芪15-25份
双钩钻12-20份黑老虎18-25份粮食酒5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粮食酒为用粮食酿制的酒,酒精度为35%﹙vol﹚~45%﹙v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杜仲藤为生杜仲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灵芝在40℃-50℃下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灵香草、香茅草、透骨草、七叶莲和威灵仙,去杂质,晒干,切段;
(2)将牛大力、半枫荷、鸡血藤、穿破石、千斤拔、灵芝、黄芪、双钩钻和黑老虎,去杂质,晒干,切片;
(3)将青篙,艾叶晒干,搅碎,去杂质;
(4)按重量份配伍取灵香草、香茅草、七叶莲、青篙、生老姜、牛大力、半枫荷、透骨草、鸡血藤、穿破石、生杜仲藤、千斤拔、艾叶、威灵仙、灵芝、黄芪、双钩钻和黑老虎,混匀,置于已消毒的陶罐、瓷瓶或玻璃瓶中,加入粮食酒,密封浸泡30-90天,再用高密度滤布对所炮制的药水进行过滤;即可得到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药物的应用。
CN201510737315.9A 2015-11-04 2015-11-04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288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7315.9A CN105288544A (zh) 2015-11-04 2015-11-04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7315.9A CN105288544A (zh) 2015-11-04 2015-11-04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8544A true CN105288544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6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7315.9A Pending CN105288544A (zh) 2015-11-04 2015-11-04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854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6719A (zh) * 2016-05-31 2016-07-27 王秀群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草药
CN107157645A (zh) * 2017-03-28 2017-09-15 苏州仁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冷敷贴
CN108042640A (zh) * 2017-11-21 2018-05-18 武宣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55556A (zh) * 2019-10-31 2020-02-07 贵州省兴仁市中医院 一种外用治疗骨折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6037A (zh) * 2021-04-23 2021-07-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 一种能快速鉴别刺鸭脚和刺桐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2155A (zh) * 2001-01-02 2002-08-07 杨孟君 一种纳米抗风湿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4481A (zh) * 2011-08-15 2011-12-14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3656572A (zh) * 2013-12-03 2014-03-26 孟宪国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药合剂和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2155A (zh) * 2001-01-02 2002-08-07 杨孟君 一种纳米抗风湿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4481A (zh) * 2011-08-15 2011-12-14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3656572A (zh) * 2013-12-03 2014-03-26 孟宪国 一种中药组合物、中药合剂和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西元等: "《实用临床中医诊疗学》", 31 August 201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6719A (zh) * 2016-05-31 2016-07-27 王秀群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草药
CN107157645A (zh) * 2017-03-28 2017-09-15 苏州仁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冷敷贴
CN108042640A (zh) * 2017-11-21 2018-05-18 武宣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55556A (zh) * 2019-10-31 2020-02-07 贵州省兴仁市中医院 一种外用治疗骨折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6037A (zh) * 2021-04-23 2021-07-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 一种能快速鉴别刺鸭脚和刺桐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6900A (zh) 一种足浴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544A (zh)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0120A (zh) 一种广普型中药组合物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5205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菟丝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3509A (zh) 用于治疗淡水鱼水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3931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临床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845562A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组合物
CN104208339A (zh) 一种用于治疗畜禽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4437A (zh) 一种清肝明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775A (zh) 一种保健降压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24310A (zh) 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9972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疾病的稔子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773A (zh)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8714167B (zh)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7011A (zh) 一种制备治疗急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CN101401881B (zh) 一种治疗蛊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8042640A (zh)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4176A (zh) 具有降三高功能的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6039075A (zh) 一种治疗肺胃蕴热型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方法
CN105079303A (zh) 一种用于防治鸡传染性贫血的药物
CN105012842A (zh) 一种用于解酒的制剂及其制法
CN104606605A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29640A (zh) 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3538A (zh)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5222A (zh) 治疗妇女产后高热不退的中药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