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8425A - 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8425A
CN105288425A CN201510807303.9A CN201510807303A CN105288425A CN 105288425 A CN105288425 A CN 105288425A CN 201510807303 A CN201510807303 A CN 201510807303A CN 105288425 A CN105288425 A CN 105288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s
radix
spleen
fructus
herb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073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桂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8073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84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8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8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30-5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20-4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0-20g,炙甘草10-20g。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脾和胃,健脾清热,益气行气。

Description

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制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风邪侵体而致风邪中人,以春甲乙得之,为肝风。以夏丙丁得之,为心风。以季夏戊己得之,为脾风。以秋庚辛得之,为肺风。以冬壬癸得之,为肾风。若中其五脏六腑之俞,则应各随其证而治之。现有技术中,对与风邪入体,均用祛风祛邪方,导致治疗效果差。
以脾脏中风而言。脾埤诸脏灌四旁者也,所主四肢,故脾中风则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脾者、仓廪之官,故病则不嗜食,诊在鼻、中央之位也,其色黄。黄、土之色也,烦重发热,言语不利。论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举,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又曰:踞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汁。又曰: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肉动短气。
现有技术中,治疗脾脏中风的方剂如:
茯神丸方:茯神(一两),羚羊角(三分),防风(一两),肉桂(三分),槟榔(三分),五加皮(三分),人参(三分),麦门冬(一两),丹参(三分),木香(一两一分),附子、地黄(一两)。
麻黄汤方:麻黄、肉桂(各一两半),甘草(炙),人参,芍药,川芎,黄芩,生姜。
本发明旨在针对风邪入体,针对风邪侵袭具体脏器,提供一种具有针对性的,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脾和胃,健脾清热,益气行气的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提供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30-5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20-4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0-20g,炙甘草10-20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30-4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20-3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0-15g,炙甘草10-15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40-5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30-4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5-20g,炙甘草15-20g。
制备时: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0。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以温中行气的对药桂心、砂仁,以健脾补水的对药黄芪、防己为君药;以去黄解毒的金钱草、垂盆草、清心除烦的芦根、祛风退热的秦玖、祛风通络的桑枝、行气止逆的沉香、消食和胃的神曲、温脾暖脾的益智仁为臣药;以健脾益气的白扁豆、大枣、太子参,清热解毒的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健脾化湿止呕的白豆蔻为佐药;以炙甘草为使药。
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脾和胃,健脾清热,益气行气,治疗风邪入脾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其中,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30-5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20-4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0-20g,炙甘草10-20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30-4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20-3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0-15g,炙甘草10-15g。
或者,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40-5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30-4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5-20g,炙甘草15-20g。
制备时: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0。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
比较试验:
选择60只小鼠,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具体方法,耗气破气药物:川厚朴、枳实、大黄煎剂隔日灌胃;川厚朴、枳实、大黄质量比为3:3:2的100%水煎剂,灌服3ml/只,同时隔日喂饲,喂饲日不限量,造模3周。接着鼠笼内模拟夏季环境,以热风吹之,每天3次,每次每小时吹风20分钟,再3周后,小鼠多汗,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皮微黄,腹涨,不嗜食,脾脏中风模型成。
将60只小鼠分为两组,每组30只,一组喂食本发明: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5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4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20g,炙甘草2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使用,每次喂食5g药粉,一日三次。
第二组喂食:喂食现有技术中的茯神丸方:茯神(一两),羚羊角(三分),防风(一两),肉桂(三分),槟榔(三分),五加皮(三分),人参(三分),麦门冬(一两),丹参(三分),木香(一两一分),附子、地黄(一两)。每次喂食5g,一日三次。
20天后比较如下:
组别 痊愈 痊愈者症状 有效率
第一组 24 体温如常,毛色恢复,汗止,食欲正常,喜奔跑。 80%
第二组 13 体温如常,毛色恢复,汗止,食欲正常,喜奔跑。 43.3%
具体例子1
颜某,54岁,男,夏季受风邪侵体,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鼻色黄,烦重发热,言语不利,多汗,不嗜饮食,形如醉人。
使用本发明: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5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4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20g,炙甘草2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8。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7个疗程,体健如常。
具体例子2
张某,56岁,女,夏季受风邪侵体,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鼻色黄,烦重发热,言语不利,多汗,不嗜饮食,形如醉人。
使用本发明: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4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3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0g,炙甘草1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15。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体健如常。
具体例子3
秦某,63岁,女,夏季受风邪侵体,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鼻色黄,身体微黄,烦重发热,言语不利,多汗,不嗜饮食,形如醉人。
使用本发明,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3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2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0g,炙甘草10g。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组分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到6~8倍量的水中进行煎煮,每次煎煮2~4小时,煎煮3次,每次煎煮完后过滤,将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将浸膏加入到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量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随后在4℃温度以下静置过夜,随后过滤,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的膏体粉碎为粉末,加入矫味剂(如甜味剂),矫味剂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5:100;搅拌均匀后经紫外线照射消毒10秒,即得本发明。
使用方法,水冲服,药粉加温水冲服,药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20。冲得水溶液,每次饮用50-100ml,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体健如常。
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NIH小鼠12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给药本发明具体例子1的中药组合物(浓度为6.28g生药/ml,最高浓度)的给药组1和给药本发明具体例子2(浓度为6.28g生药/ml,最高浓度)的中药组合物的给药组2,实验前禁食12小时。给药组1和给药组2分别将本发明的具体例子1和具体例子2制备的中药粉末溶解在水中对小鼠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1.4g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摄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治疗效果比较:
在4所医院筛选120例患者,试验之前1周,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人。
第一组使用本发明例子1的药物。
第二组使用本发明现有技术中的茯神丸方。
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使用本品后,各项指标回复正常;有效:服用和使用本品后,不适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使用本品后,不适症状无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组别 病例数 有效人数 治愈人数 无效人数 复发人数 治愈率 总有效率
第一组 60 52 48 8 4 80% 86.6%
第二组 60 30 26 30 4 43.3% 50%
本发明以温中行气的对药桂心、砂仁,以健脾补水的对药黄芪、防己为君药;以去黄解毒的金钱草、垂盆草、清心除烦的芦根、祛风退热的秦玖、祛风通络的桑枝、行气止逆的沉香、消食和胃的神曲、温脾暖脾的益智仁为臣药;以健脾益气的白扁豆、大枣、太子参,清热解毒的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健脾化湿止呕的白豆蔻为佐药;以炙甘草为使药。
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去风邪,补脾和胃,健脾清热,益气行气,治疗风邪入脾效果显著。

Claims (3)

1.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30-5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20-4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0-20g,炙甘草10-2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30-4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20-3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0-15g,炙甘草10-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单位配置如下各组分:
桂心、砂仁、黄芪、防己各40-50g,金钱草、垂盆草、芦根、秦玖、桑枝、沉香、神曲、益智仁各30-40g,白扁豆、大枣、太子参、青黛、大青叶、木芙蓉叶、穿心莲、白豆蔻各15-20g,炙甘草15-20g。
CN201510807303.9A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Pending CN1052884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07303.9A CN105288425A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07303.9A CN105288425A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8425A true CN105288425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6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07303.9A Pending CN105288425A (zh) 2015-11-23 2015-11-23 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842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04785A (ja) * 2005-03-30 2006-11-09 Satoru Tokashiki 麦若葉ともろみ酢由来の健康補助食品
CN102935153A (zh) * 2012-08-14 2013-02-20 孙殿良 补气牵正丸治疗脑血栓病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04785A (ja) * 2005-03-30 2006-11-09 Satoru Tokashiki 麦若葉ともろみ酢由来の健康補助食品
CN102935153A (zh) * 2012-08-14 2013-02-20 孙殿良 补气牵正丸治疗脑血栓病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应等: "《家庭实用古传补酒》", 31 December 1994, 中国人口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1867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5914A (zh) 一种辅助治疗乳腺癌症的中药制剂
CN103127472A (zh) 一种用于顽固性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N102973895A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组合物
CN102430013A (zh)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Xu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formulations
CN104645080A (zh)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425A (zh) 一种风邪入脾导致脾中风的治疗药物
CN104306847A (zh) 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5288289A (zh) 一种治疗肺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88424A (zh) 一种治疗脾脏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11524A (zh) 一种风邪侵脾以致脾脏中风的治疗药物组合物
CN102335283A (zh) 一种祛风湿蛇药酒
CN105362883A (zh) 一种用于脾中风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CN105920447A (zh) 一种抗抑郁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750A (zh) 一种治疗脾虚胃弱型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7237A (zh) 一种含艾叶的治疗闭经的药物组合物
CN104667241A (zh) 一种治疗肝外磷代谢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1570A (zh) 一种风邪所致肝中风的治疗药物
CN105287878A (zh) 一种用于肝中风的治疗组合物
CN104706961A (zh) 失眠多梦患者润肺清心中药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22595A (zh)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733A (zh) 一种风邪入肾而致肾中风的治疗药物
CN105343421A (zh) 一种治疗风邪侵入肾脏导致肾中风的组合物
CN105343517A (zh) 一种用于肺中风的治疗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