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8012A - 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8012A
CN105288012A CN201510767503.6A CN201510767503A CN105288012A CN 105288012 A CN105288012 A CN 105288012A CN 201510767503 A CN201510767503 A CN 201510767503A CN 105288012 A CN105288012 A CN 105288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s
preparation
infusion
patient
adjuv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75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图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675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8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8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8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其由主药以及辅料构成,所述主药由如下药材组成: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广麝香、紫苏叶油配合乙醇以及五倍子混合熬制形成混合药物水剂制剂,用于敷脐治疗,使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各药材均为常见药材,容易采购且成本低廉。采用敷脐治疗的方式治疗小儿疳积、腹泻、感冒、膈食、便秘、伤寒、咳嗽、发烧等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且整个治疗过程无痛,无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目前的医学证实,药物可穿透皮肤表面结构,而被人体吸收。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穿透扩散,且脐下无脂肪组织,故渗透力强。脐皮肤除了具有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有丰富的静脉网,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可知药物可在脐部扩散到静脉或腹下动脉分支,而进入体循环。脐动脉结构特殊(有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脐动脉壁没有胆固醇堆积),而认为此种特殊结构,是药物能迅速被吸收的有利条件。因此,脐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从古至今被广泛使用。脐疗在治疗疾病时,所使用的药物需要精心配制,以及使用得当的使用方法才能够很好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还专门应用于脐疗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都不甚理想,而且往往需要去专门的保健医疗机构购买,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药物组合物制剂为由主药以及辅料经熬制工艺制得的药物水剂制剂,所述主药由如下重量药材组成:
苍术90~110克、陈皮90~110克、厚朴(姜制)90~110克、白芷140~160克、茯苓130~160克、大腹皮140~160克、生半夏90~115克、甘草40~60克、广麝香130~160克、紫苏叶油140~160克;
所述辅料为乙醇以及五倍子,所述乙醇为20~40克,所述五倍子为130~160克。
优选地:所述主药由如下重量药材组成:
苍术100克、陈皮95克、厚朴(姜制)95克、白芷145克、茯苓145克、大腹皮150克、生半夏100克、甘草55克、广麝香140克、紫苏叶油145克;
所述辅料为乙醇以及五倍子,所述乙醇为25克,所述五倍子为140克。
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将如下重量药材组成:苍术90~110克、陈皮90~110克、厚朴(姜制)90~110克、白芷140~160克、茯苓130~160克、大腹皮140~160克、生半夏90~115克、甘草40~60克、广麝香130~160克、紫苏叶油140~160克进行混合,加入步骤a中所述辅料药渣混合得总混合物,然后加入总混合物总重量5-8倍量的水,浸泡0.5小时后开始熬煮,温度控制在100-150℃,熬煮时间1.5-2小时,熬煮后过滤,得滤液和药渣;
c.将步骤b中过滤所得药渣加总重量4-6倍量水,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控制在100-150℃,熬煮时间为1-1,5小时,熬煮后再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此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b中所得滤液合并得到总滤液;
d.将步骤c中所得总滤液进行浓缩处理后得到所述药物水剂制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为:将苍术100克、陈皮95克、厚朴(姜制)95克、白芷145克、茯苓145克、大腹皮150克、生半夏100克、甘草55克、广麝香140克、紫苏叶油145克进行混合,加入步骤a中所述辅料药渣混合得总混合物,然后加入总混合物总重量6倍量水,将总混合物浸泡0.5小时后开始熬煮,温度控制在120℃,熬煮时间1.6小时;熬煮后进行过滤处理得滤液和药渣。
优选地:所述步骤c为:将步骤b过滤后所得的药渣加总重量5倍量水后,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控制在120℃,熬煮时间为1.2小时,熬煮后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此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b所得滤液合并得最终总滤液。
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取如下重量主药药材以及辅料:
苍术90~110克、陈皮90~110克、厚朴(姜制)90~110克、白芷140~160克、茯苓130~160克、大腹皮140~160克、生半夏90~115克、甘草40~60克、广麝香130~160克、紫苏叶油140~160克;乙醇20~40克,五倍子130~160克,将所述取的主药以及辅料混合熬制成药物水剂制剂待用;
取温开水,患者首先喝一定量的所述温开水;
取药棉,将所述药棉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中间位置;
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
取艾条,将所述艾条点燃,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直至患者有温热感即止;
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再次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
取纱布以及胶布,将所述纱布覆盖于所述患者肚脐眼外部,并用所述胶布固定。
优选地: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直至患者有温热感即止;包括:
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待所述艾条烧尽即止。
优选地:将所述纱布覆盖于所述患者肚脐眼外部,并用所述胶布固定;包括:
用所述胶布固定,固定12小时后将所述纱布以及所述胶布取下,将所述药棉取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各种药材中:
苍术:苍术味辛;苦;性温。《本草衍义》记载气味辛烈;《珍珠囊》记载甘辛;《晶汇精要》记载味苦甘,性温,无毒。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名医别录》:下气,止呕。《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
厚朴(姜制):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纲目》: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本草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开宝本草》: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熬,入疏气药用之,良。《本经逢原》: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
生半夏: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半夏的稀醇和水浸液或其多糖组分、生物碱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水浸剂对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早博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半夏有显著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水熬醇沉液对多原因所致的胃溃疡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用于气喘咳嗽。
广麝香:麝香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神农本草经》:“主辟恶气......温疟,蛊毒、痫至,去三虫。”《名医别录》:“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产难,堕胎,去面黾,目中肤翳。”《本草纲目》:“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症瘕。”“盖麝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若诸风、诸气、诸血、诸痛,惊痫、症瘕诸病,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耶?非不可用也,但不可过耳”。
紫苏叶油:淡黄至绿色挥发性精油,具有特殊气味,味甜。兼有防腐作用。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广麝香、紫苏叶油配合乙醇以及五倍子混合熬制形成混合药物水剂制剂,用于敷脐治疗,使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各药材均为常见药材,容易采购且成本低廉。可以有效缓解腹泻、感冒、膈食、便秘、伤寒、咳嗽、发烧、小儿疳积等症状。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制剂为由主药以及辅料经熬制工艺制得的药物水剂制剂,所述主药由如下重量药材组成:
苍术90~110克、陈皮90~110克、厚朴(姜制)90~110克、白芷140~160克、茯苓130~160克、大腹皮140~160克、生半夏90~115克、甘草40~60克、广麝香130~160克、紫苏叶油140~160克;
所述辅料为乙醇以及五倍子,所述乙醇为20~40克,所述五倍子为130~160克。
上述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燥湿化痰、下气除满、消肿止痛、利水渗湿、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等功效。使用敷脐治疗的治疗方法对小儿疳积、腹泻、感冒、膈食、便秘、伤寒、咳嗽、发烧等疾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以上药物均具有药性平以及性温的特点,因此适用人群广,可以适用于0至80岁年龄段内的所有患者。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实施例一
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取主药:取如下重量主药药材以及辅料:
苍术90克、陈皮90克、厚朴(姜制)90克、白芷140克、茯苓130克、大腹皮140克、生半夏90克、甘草40克、广麝香130克、紫苏叶油140克;乙醇20克,五倍子130克,将所述取的主药以及辅料混合熬制成药物水剂制剂待用;具体制作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a.将辅料乙醇20克、五倍子130克混合浸泡1小时,捣碎获得辅料药渣;
b.将如下重量药材组成:苍术90克、陈皮90克、厚朴(姜制)90克、白芷140克、茯苓130克、大腹皮140克、生半夏90克、甘草40克、广麝香130克、紫苏叶油140克进行混合,加入步骤a中所述辅料药渣混合得总混合物,然后加入总混合物总重量5-8倍量的水,浸泡0.5小时后开始熬煮,温度控制在100-150℃,熬煮时间1.5-2小时,熬煮后过滤,得滤液和药渣;
c.将步骤b中过滤所得药渣加总重量4-6倍量水,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控制在100-150℃,熬煮时间为1-1.5小时,熬煮后再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此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b中所得滤液合并得到总滤液;
d.将步骤c中所得总滤液进行浓缩处理后得到所述药物水剂制剂。
具体使用方法为:取温开水,患者首先喝一定量的所述温开水;取药棉,将所述药棉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中间位置;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取艾条,将所述艾条点燃,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直至患者有温热感即止;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待所述艾条烧尽即止。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再次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取纱布以及胶布,将所述纱布覆盖于所述患者肚脐眼外部,并用所述胶布固定。用所述胶布固定,固定12小时后将所述纱布以及所述胶布取下,将所述药棉取出。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重复以上操作,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即可停止治疗,伤寒的治疗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实施例二
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取主药:取如下重量主药药材以及辅料:
苍术100克、陈皮95克、厚朴(姜制)95克、白芷145克、茯苓145克、大腹皮150克、生半夏100克、甘草55克、广麝香140克、紫苏叶油145克;乙醇25克,五倍子140克。具体制备方法为:具体制作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a.将辅料乙醇25克、五倍子140克混合浸泡1小时,捣碎获得辅料药渣;
b.将如下重量药材组成:苍术100克、陈皮95克、厚朴(姜制)95克、白芷145克、茯苓145克、大腹皮150克、生半夏100克、甘草55克、广麝香140克、紫苏叶油145克进行混合,加入步骤a中所述辅料药渣混合得总混合物,然后加入总混合物总重量6倍量的水,浸泡0.5小时后开始熬煮,温度控制在120℃,熬煮时间1.6小时,熬煮后过滤,得滤液和药渣;
c.将步骤b中过滤所得药渣加总重量5倍量水,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控制在120℃,熬煮时间为1.2小时,熬煮后再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此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b中所得滤液合并得到总滤液;
d.将步骤c中所得总滤液进行浓缩处理后得到所述药物水剂制剂。
具体的使用方法为:将所述取的主药以及辅料混合熬制成药物水剂制剂待用;取温开水,患者首先喝一定量的所述温开水;取药棉,将所述药棉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中间位置;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取艾条,将所述艾条点燃,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直至患者有温热感即止;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待所述艾条烧尽即止。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再次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取纱布以及胶布,将所述纱布覆盖于所述患者肚脐眼外部,并用所述胶布固定。用所述胶布固定,固定12小时后将所述纱布以及所述胶布取下,将所述药棉取出。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重复以上操作,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即可停止治疗,伤寒的治疗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实施例三
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取主药:取如下重量主药药材以及辅料:
苍术110克、陈皮110克、厚朴(姜制)110克、白芷160克、茯苓160克、大腹皮160克、生半夏115克、甘草60克、广麝香160克、紫苏叶油160克;乙醇40克,五倍子160克,将所述取的主药以及辅料混合熬制成药物水剂制剂待用;具体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a.将辅料乙醇40克、五倍子160克混合浸泡1小时,捣碎获得辅料药渣;
b.将如下重量药材组成:苍术110克、陈皮110克、厚朴(姜制)110克、白芷160克、茯苓160克、大腹皮160克、生半夏115克、甘草60克、广麝香160克、紫苏叶油160克进行混合,加入步骤a中所述辅料药渣混合得总混合物,然后加入总混合物总重量8倍量的水,浸泡0.5小时后开始熬煮,温度控制在150℃,熬煮时间2小时,熬煮后过滤,得滤液和药渣;
c.将步骤b中过滤所得药渣加总重量6倍量水,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控制在150℃,熬煮时间为1.5小时,熬煮后再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此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b中所得滤液合并得到总滤液;
d.将步骤c中所得总滤液进行浓缩处理后得到所述药物水剂制剂。
具体使用方法为:取温开水,患者首先喝一定量的所述温开水;取药棉,将所述药棉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中间位置;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取艾条,将所述艾条点燃,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直至患者有温热感即止;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待所述艾条烧尽即止。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再次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取纱布以及胶布,将所述纱布覆盖于所述患者肚脐眼外部,并用所述胶布固定。用所述胶布固定,固定12小时后将所述纱布以及所述胶布取下,将所述药棉取出。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重复以上操作,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即可停止治疗,伤寒的治疗需要10天左右时间。
上述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药物均为常见药,易于获取且价格低廉,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熬制,熬制方法也简单易行。
2、药力通过敷脐直达体内,气味入血,在腹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并输送全身,调整脏腑病态。另外药物通过对脐部的刺激,可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调整脏腑功能发挥其防病治本的功能。
3、药物通过敷脐治疗使用以及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尤其是适合为儿童治疗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疾病,整个治疗过程无痛,不会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4、药力经由肚脐处皮肤进入体内,不会对脏腑造成伤害。
5、疗程短、花钱少,一般患者10天左右即可痊愈。
6、处方选用药物均为易得药物,成本低,利润大。
采用该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进行敷脐治疗时,需要注意一下事项:
1、治疗过程中,忌烟、酒、茶以及辛辣、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敷药期间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严重心脏病症者以及孕妇禁止使用。
4、高血压、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案例一
杨某某、女、8个月,症状:发烧、咳嗽、腹泻,有一月之余,经过输液,打针治疗,效果不明显,只能缓解3个小时而后更加严重。于2015年8月10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进行治疗,对准肚脐眼贴药,点燃艾条悬灸1小时后药剂干燥后再将药剂滴在药棉上,固定包扎,(并嘱咐先别喂食),待二次发热(药物反应)后再喂食,贴至12小时后症状逐渐减轻,经过3天治疗,症状全无恢复健康。
案例二
赵某某、男、48岁,症状:伤寒,经过两次输液,半月余症状无改善,并且越发严重,而且继发流鼻涕、发烧、便秘等症状。于2015年7月10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进行治疗,对准肚脐滴满后,点燃艾条悬灸2小时(灸前喝一杯生姜水)后再将药剂滴在肚脐眼后包扎好12小时,经过10天反复治疗上述症状全无。
案例三
吴某某、男、3岁,症状:便秘、腹胀、扁桃体发炎、高烧,经常症状一发作便输液治疗,但治疗效果不明显只是暂时缓解。于2015年6月15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进行治疗,对准肚脐眼贴药,点燃艾条悬灸1小时后药剂干燥后再将药剂滴在药棉上,固定包扎(并嘱咐悬灸时不得吃零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经数次治疗症状全无恢复健康。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燥湿化痰、下气除满、消肿止痛、利水渗湿、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等功效。使用敷脐治疗的治疗方法对小儿疳积、腹泻、感冒、膈食、便秘、伤寒、咳嗽、发烧等疾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可以达到95.8%,只有少数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治疗效果欠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制剂为由主药以及辅料经熬制工艺制得的药物水剂制剂,所述主药由如下重量药材组成:
苍术90~110克、陈皮90~110克、厚朴(姜制)90~110克、白芷140~160克、茯苓130~160克、大腹皮140~160克、生半夏90~115克、甘草40~60克、广麝香130~160克、紫苏叶油140~160克;
所述辅料为乙醇以及五倍子,所述乙醇为20~40克,所述五倍子为130~16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药由如下重量药材组成:
苍术100克、陈皮95克、厚朴(姜制)95克、白芷145克、茯苓145克、大腹皮150克、生半夏100克、甘草55克、广麝香140克、紫苏叶油145克;
所述辅料为乙醇以及五倍子,所述乙醇为25克,所述五倍子为140克。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如下重量辅料乙醇20~40克、五倍子130~160克混合浸泡1小时,捣碎获得辅料药渣;
b.将如下重量药材组成:苍术90~110克、陈皮90~110克、厚朴(姜制)90~110克、白芷140~160克、茯苓130~160克、大腹皮140~160克、生半夏90~115克、甘草40~60克、广麝香130~160克、紫苏叶油140~160克进行混合,加入步骤a中所述辅料药渣混合得总混合物,然后加入总混合物总重量5-8倍量的水,浸泡0.5小时后开始熬煮,温度控制在100-150℃,熬煮时间1.5-2小时,熬煮后过滤,得滤液和药渣;
c.将步骤b中过滤所得药渣加总重量4-6倍量水,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控制在100-150℃,熬煮时间为1-1.5小时,熬煮后再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此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b中所得滤液合并得到总滤液;
d.将步骤c中所得总滤液进行浓缩处理后得到所述药物水剂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为:将苍术100克、陈皮95克、厚朴(姜制)95克、白芷145克、茯苓145克、大腹皮150克、生半夏100克、甘草55克、广麝香140克、紫苏叶油145克进行混合,加入步骤a中所述辅料药渣混合得总混合物,然后加入总混合物总重量6倍量水,将总混合物浸泡0.5小时后开始熬煮,温度控制在120℃,熬煮时间1.6小时;熬煮后进行过滤处理得滤液和药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为:将步骤b过滤后所得的药渣加总重量5倍量水后,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控制在120℃,熬煮时间为1.2小时,熬煮后过滤得滤液和药渣,将此步骤中所得滤液与步骤b所得滤液合并得最终总滤液。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取如下重量主药药材以及辅料:
苍术90~110克、陈皮90~110克、厚朴(姜制)90~110克、白芷140~160克、茯苓130~160克、大腹皮140~160克、生半夏90~115克、甘草40~60克、广麝香130~160克、紫苏叶油140~160克;乙醇20~40克,五倍子130~160克,将所述取的主药以及辅料混合熬制成药物水剂制剂待用;
取温开水,患者首先喝一定量的所述温开水;
取药棉,将所述药棉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中间位置;
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
取艾条,将所述艾条点燃,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直至患者有温热感即止;
取所述熬制的药物水剂制剂,将所述药物水剂制剂再次滴放于所述药棉上,直至患者有冰凉感即止;
取纱布以及胶布,将所述纱布覆盖于所述患者肚脐眼外部,并用所述胶布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直至患者有温热感即止;包括:
将所述点燃的艾条对准所述患者的肚脐眼上的药棉处,待所述艾条烧尽即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纱布覆盖于所述患者肚脐眼外部,并用所述胶布固定;包括:
用所述胶布固定,固定12小时后将所述纱布以及所述胶布取下,将所述药棉取出。
CN201510767503.6A 2015-11-12 2015-11-12 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5288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7503.6A CN105288012A (zh) 2015-11-12 2015-11-12 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7503.6A CN105288012A (zh) 2015-11-12 2015-11-12 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8012A true CN105288012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7503.6A Pending CN105288012A (zh) 2015-11-12 2015-11-12 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801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98A (zh) * 1991-07-24 1992-01-01 四川涪陵制药厂 藿香正气液体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972276A (zh) * 2010-10-20 2011-02-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经皮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751A (zh) * 2013-07-26 2013-11-20 姚远平 一种止咳贴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98A (zh) * 1991-07-24 1992-01-01 四川涪陵制药厂 藿香正气液体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1972276A (zh) * 2010-10-20 2011-02-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经皮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751A (zh) * 2013-07-26 2013-11-20 姚远平 一种止咳贴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书堂,等: "藿香正气袋泡剂工艺实验研究", 《中草药》 *
张耀: "藿香正气水外用的临床应用",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5738B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250B (zh)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6146B (zh) 一种麻醉用中药制剂
CN103316245B (zh) 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7813A (zh)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型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8419A (zh) 一种治疗胃寒冷痛的泡脚中药粉
CN101518593B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及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8674B (zh)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类风湿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9162A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及各种骨关节疼痛的中药
CN102327442B (zh) 一种治疗不寐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4435560B (zh) 缓解麻醉消失后切口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274630A (zh) 一种止脱生发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9172A (zh) 一种治疗胃结石的药物及其制备
CN101934016B (zh)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药
CN104984280A (zh) 一种治疗外感风寒的泡脚汤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012A (zh) 脐疗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4666799A (zh) 软组织损伤活血化瘀药酒及制备方法
CN103948750A (zh) 一种含有海参成分的治疗癫痫的中药制剂
CN103845678A (zh) 一种治疗婴幼儿皮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2327497B (zh) 一种治疗惊厥型褥疮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CN105194518A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中药
CN103893496A (zh)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520644A (zh) 用于治疗痰瘀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9194A (zh) 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
CN103877226A (zh) 具有滋肝补肾功效的豆腐黄鳝粥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