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7966A -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7966A
CN105287966A CN201510674231.5A CN201510674231A CN105287966A CN 105287966 A CN105287966 A CN 105287966A CN 201510674231 A CN201510674231 A CN 201510674231A CN 105287966 A CN105287966 A CN 105287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nursing agent
ethanol
western medicine
fol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42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卿
郭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742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7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7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7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该护理剂的原料药包括:香水塔花、狼麻、岩萝卜、竹鼠油、野慈姑、柯蒲木、丝点地梅、山禾串、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冻青叶、毛赤车、松木皮、老龙皮、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表面活性组分。本发明的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具有杀菌解毒、消炎止痛、排脓止痒、祛除异味、活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控制感染,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外瘘口周围的皮肤,促进瘘口处炎症恢复,而且使用方便,没有任何副作用,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造瘘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运用,在技术上已经有了许多改进,而且有很高的治愈率,造瘘术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但是术后护理却又很多问题。
因排泄物不是从肠管里直接进入收集袋,瘘口周围极容易发炎最常见的就是瘘口周围炎并发症:局部皮肤红肿、压痛、糜烂、溃疡等。当患者处于瘘口尚未稳定期与感染的初期,容易发生糜烂,并伴随有红肿热痛,恶臭;严重者反复经瘘口流出少量脓液,瘘口脓胀疼痛,皮肤瘙痒,触压瘘口有脓液流出;若瘘口附近脓肿引流不畅,则会导致瘘口不愈合、坏死、出血等。造瘘口护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用于造瘘口护理的药剂,因此,需要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主要用于瘘口的护理,使用方便,能控制感染,促进瘘口愈合。
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该护理剂的原料药包括:香水塔花、狼麻、岩萝卜、竹鼠油、野慈姑、柯蒲木、丝点地梅、山禾串、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冻青叶、毛赤车、松木皮、老龙皮、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表面活性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5~30份香水塔花、4.5~15份狼麻、3.8~16份岩萝卜、0.6~2.2份竹鼠油、2.2~3.5份野慈姑、2.1~4.5份柯蒲木、6~20份丝点地梅、5~25份山禾串、3~10份冷水丹、1~12份栉叶蒿、4~9份脆骨风、3.5~9.5份冻青叶、6~28份毛赤车、3.5~7份松木皮、9~15份老龙皮、0.01~0.02份苯甲醇、0.1~0.5份几丁质、0.03~0.06份尿囊素、0.05~0.1份柠檬苦素、0.2~0.7份氯化钠、0.05~0.25份甘草酸二钾、0.01~0.04份碳酸锌、0.06~0.14份表面活性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进一步包括一药学上可接受的渗透剂,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剂为氮酮,其用量为0.02~0.05份,氮酮作为渗透剂,渗透效果好,不易与药物有效成分发生相互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组分为聚氧乙烯单油酸酯和乙二醇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二者之间的重量比例为1:(2~3),具有较好的增溶效果。
进一步地,该护理剂为液体制剂或喷雾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方便。
其中,所选原料药的药理活性如下:
香水塔花:【来源】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全年采收。【功能主治】《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清凉散毒,消肿排脓。鲜叶捣敷治痈疮肿毒,脓疡。"
狼麻:【来源】豆科狼麻Caraganajubata(Pall.)Poir.,以根入药。【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主治痈疽,疮疖,肿痛。
岩萝卜:【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尾囊草的根茎和叶。【性味】味甘;微苦;性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生肌止血。主跌打瘀肿疼痛;创伤出血;冻疮。
竹鼠油:【来源】啮齿目竹鼠科中华竹鼠RhizomyssinensisGray,以脂肪入药。【性味】味淡甘,性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解毒排脓,生肌止痛。【用法用量】外用:涂敷患处。
野慈姑:【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瓣慈姑的全草。夏,秋采收。【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有小毒。"②《贵州草药》:"性寒,味甘。"【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疮肿,丹毒,恶疮,兼能治粪毒。
柯蒲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云南蕊木的果实、叶。【性味】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痛,舒筋活络。治咽喉炎,扁桃体炎,风湿骨痛,四肢麻木。
丝点地梅:【来源】报春花科丝点地梅AndrosacefiliformisRetz.var.glandulosaKryl.,以全草入药。【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急性结膜炎,偏正头痛,牙痛,跌打损伤。
山禾串:【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二列叶柃的茎叶或根。【性味】甘;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咽;解毒敛疮。主肺热痰多咳嗽;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水火烫伤。
冷水丹:【来源】为马兜铃种植物马蹄香的根及根茎。【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心;胃;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理气止痛;消肿排脓。主风寒感冒;咳嗽头痛;胃寒气滞脘胀疼痛;胸痹疼痛;关节痛;劳伤身痛;痛肿疮毒。
栉叶蒿:【来源】菊科栉叶蒿Neopallasiapectinata(Pall.)Poljak.[ArtemisiapectinataPall.],以地上全草入药。【功能主治】微苦、涩,寒。清利肝胆,消炎止痛。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头痛,头晕。
脆骨风:【性味】甘;微涩;性平。【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痛;产后腹痛;跌打损伤。
冻青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滇润楠的叶。【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消肿止痛。主痄腮;疮毒;水火烫伤;风湿痹痛;跌打骨折。
毛赤车:【来源】荨麻科毛赤车PellioniascabraBenth.,以全草入药。【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扭挫伤,牙痛,带状疱疹,妇女闭经,毒蛇咬伤等。
松木皮:【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思茅松、马尾松或同属植物的树皮。【性味】苦;性温。【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敛疮生肌。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金刃伤;肠风下血;久痢;湿疹;烧烫伤,痈疽久不收口。
老龙皮:【来源】为牛皮叶科植物肺衣的全体。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淡微苦,平。【功能主治】健脾利水,祛风止痒,消炎。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蛔虫症,腹胀,肾炎水肿,烫火伤,皮肤瘙庠,无名肿毒。
苯甲醇:可作为药膏或药液的防腐剂,也可作为定香剂,有芳香味。
几丁质:是阳离子型天然聚合物,有良好的扼制微生物、细菌、霉菌的作用,对人体细胞有很强的亲和性,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尿囊素: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加快伤口愈合,软化角质蛋白等生理功能,是皮肤创伤的良好愈合剂和抗溃疡药剂。可用作缓解和治疗皮肤干燥症、鳞屑性肤疾患、皮肤溃疡、消化道溃疡及炎症,对骨髓炎、糖尿病、肝硬化、痤疮均有较好疗效。
柠檬苦素: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还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菌性、抗病毒、调节细胞色素等作用,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氯化钠:清火;凉血;解毒;软坚;杀虫;止痒。
甘草酸二钾:具有抑菌、消炎、解毒、抗敏、除臭等多种功效。
碳酸锌:在医药上用作皮肤保护剂。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香水塔花、狼麻、柯蒲木、丝点地梅、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毛赤车,粉碎混合,加入药材8~11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20~30小时,回流煎煮1~3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药材6~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02~1.18的浓缩液Ⅰ备用;
(2)将步骤(1)的滤渣加5~7倍重量的浓度65~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7℃相对密度为1.02~1.18的浓缩液Ⅱ备用;
(3)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岩萝卜、野慈姑、山禾串、冻青叶、松木皮、老龙皮,晒干研末,加入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中浸泡30~60min,并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水浴回流提取两次,过滤,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蒸发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浓缩成75℃相对密度为1.02~1.18的浓缩液Ⅲ待用;
(4)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竹鼠油、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用30~34%乙醇溶解,分散均匀,形成乙醇溶解液;
(5)将渗透剂和表面活性组分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分别制成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
(6)将浓缩液Ⅰ、浓缩液Ⅱ以及浓缩液Ⅲ加入到步骤(4)制得的乙醇溶解液液中,搅拌,再加入步骤(5)制得的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步骤(5)制得的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搅拌,再按1:(1.8~2.6)的比例加入纯化水,以200~800r/min的转速搅拌20~40分钟,灭菌,分装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灭菌是用γ射线灭菌法灭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杀菌解毒、消炎止痛、排脓止痒、祛除异味、活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控制感染,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外瘘口周围的皮肤,促进瘘口处炎症恢复,而且使用方便,没有任何副作用,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其原料药包括:香水塔花、狼麻、岩萝卜、竹鼠油、野慈姑、柯蒲木、丝点地梅、山禾串、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冻青叶、毛赤车、松木皮、老龙皮、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表面活性组分、渗透剂。
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5份香水塔花、4.5份狼麻、3.8份岩萝卜、0.6份竹鼠油、2.2份野慈姑、2.1份柯蒲木、6份丝点地梅、5份山禾串、3份冷水丹、1份栉叶蒿、4份脆骨风、3.5份冻青叶、6份毛赤车、3.5份松木皮、9份老龙皮、0.01份苯甲醇、0.1份几丁质、0.03份尿囊素、0.05份柠檬苦素、0.2份氯化钠、0.05份甘草酸二钾、0.01份碳酸锌、0.06份表面活性组分、0.02份渗透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组分为聚氧乙烯单油酸酯和乙二醇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二者之间的重量比例为1:2,具有较好的增溶效果。
该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为液体制剂,喷雾制剂制备方法如下:
(1)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香水塔花、狼麻、柯蒲木、丝点地梅、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毛赤车,粉碎混合,加入药材8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20小时,回流煎煮1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药材6~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02的浓缩液Ⅰ备用;
(2)将步骤(1)的滤渣加5倍重量的浓度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7℃相对密度为1.02的浓缩液Ⅱ备用;
(3)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岩萝卜、野慈姑、山禾串、冻青叶、松木皮、老龙皮,晒干研末,加入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中浸泡30min,并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水浴回流提取两次,过滤,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蒸发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浓缩成75℃相对密度为1.02的浓缩液Ⅲ待用;
(4)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竹鼠油、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用30%乙醇溶解,分散均匀,形成乙醇溶解液;
(5)将渗透剂和表面活性组分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分别制成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
(6)将浓缩液Ⅰ、浓缩液Ⅱ以及浓缩液Ⅲ加入到步骤(4)制得的乙醇溶解液液中,搅拌,再加入步骤(5)制得的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步骤(5)制得的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搅拌,再按1:1.8的比例加入纯化水,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20分钟,灭菌,用γ射线灭菌法灭菌,分装即得。
实施例2: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其原料药包括:香水塔花、狼麻、岩萝卜、竹鼠油、野慈姑、柯蒲木、丝点地梅、山禾串、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冻青叶、毛赤车、松木皮、老龙皮、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表面活性组分、渗透剂。
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17.5份香水塔花、9.75份狼麻、9.9份岩萝卜、1.4份竹鼠油、2.85份野慈姑、3.3份柯蒲木、13份丝点地梅、15份山禾串、6.5份冷水丹、6.5份栉叶蒿、6.5份脆骨风、6.5份冻青叶、17份毛赤车、5.35份松木皮、12份老龙皮、0.015份苯甲醇、0.3几丁质、0.045份尿囊素、0.075份柠檬苦素、0.45份氯化钠、0.15份甘草酸二钾、0.025份碳酸锌、0.1份表面活性组分、0.035份渗透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组分为聚氧乙烯单油酸酯和乙二醇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二者之间的重量比例为1:2.5,具有较好的增溶效果。
该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为液体制剂,制备方法如下:
(1)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香水塔花、狼麻、柯蒲木、丝点地梅、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毛赤车,粉碎混合,加入药材9.5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25小时,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药材7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5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Ⅰ备用;
(2)将步骤(1)的滤渣加6倍重量的浓度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7℃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Ⅱ备用;
(3)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岩萝卜、野慈姑、山禾串、冻青叶、松木皮、老龙皮,晒干研末,加入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中浸泡45min,并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水浴回流提取两次,过滤,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蒸发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浓缩成75℃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液Ⅲ待用;
(4)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竹鼠油、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用32%乙醇溶解,分散均匀,形成乙醇溶解液;
(5)将渗透剂和表面活性组分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分别制成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
(6)将浓缩液Ⅰ、浓缩液Ⅱ以及浓缩液Ⅲ加入到步骤(4)制得的乙醇溶解液液中,搅拌,再加入步骤(5)制得的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步骤(5)制得的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搅拌,再按1:2.2的比例加入纯化水,以500r/min的转速搅拌30分钟,灭菌,用γ射线灭菌法灭菌,分装即得。
实施例3: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其原料药包括:香水塔花、狼麻、岩萝卜、竹鼠油、野慈姑、柯蒲木、丝点地梅、山禾串、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冻青叶、毛赤车、松木皮、老龙皮、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表面活性组分、渗透剂。
各原料药的重量份分别为:30份香水塔花、15份狼麻、16份岩萝卜、2.2份竹鼠油、3.5份野慈姑、4.5份柯蒲木、20份丝点地梅、25份山禾串、10份冷水丹、12份栉叶蒿、9份脆骨风、9.5份冻青叶、28份毛赤车、7份松木皮、15份老龙皮、0.02份苯甲醇、0.5份几丁质、0.06份尿囊素、0.1份柠檬苦素、0.7份氯化钠、0.25份甘草酸二钾、0.04份碳酸锌、0.14份表面活性组分、0.05份渗透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组分为聚氧乙烯单油酸酯和乙二醇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二者之间的重量比例为1:3,具有较好的增溶效果。
该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为喷雾制剂,制备方法如下:
(1)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香水塔花、狼麻、柯蒲木、丝点地梅、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毛赤车,粉碎混合,加入药材11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30小时,回流煎煮3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药材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18的浓缩液Ⅰ备用;
(2)将步骤(1)的滤渣加7倍重量的浓度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7℃相对密度为1.18的浓缩液Ⅱ备用;
(3)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岩萝卜、野慈姑、山禾串、冻青叶、松木皮、老龙皮,晒干研末,加入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中浸泡60min,并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水浴回流提取两次,过滤,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蒸发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浓缩成75℃相对密度为1.18的浓缩液Ⅲ待用;
(4)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竹鼠油、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用34%乙醇溶解,分散均匀,形成乙醇溶解液;
(5)将渗透剂和表面活性组分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分别制成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
(6)将浓缩液Ⅰ、浓缩液Ⅱ以及浓缩液Ⅲ加入到步骤(4)制得的乙醇溶解液液中,搅拌,再加入步骤(5)制得的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步骤(5)制得的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搅拌,再按1:2.6的比例加入纯化水,以800r/min的转速搅拌40分钟,灭菌,用γ射线灭菌法灭菌,分装即得。
临床应用案例:
病例一:钱某,女,54岁。2014年1月因手术形成完全瘘,肠腔全口外翻,露出腹壁外,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瘘口糜烂,红肿热痛,经使用本发明护理剂后1日,红肿和热痛感即消失,2日后瘘口糜烂症状开始恢复,皮肤变得红润光滑,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感觉良好。
病例二:曹某,女,47岁。2013年11月因手术在腹壁外形成造瘘口,而且是需要长期带瘘生活,由于自己在家护理不够全面,每次知识进行简单的清洗消毒,半个月以后瘘口处发生严重糜烂,反复经瘘口流出少量脓液,甚至有恶臭,经使用本发明护理剂后2日,瘘口不再有脓液流出,4日后瘘口糜烂的皮肤开始恢复,7日后糜烂的皮肤完全恢复,变得红润光滑,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感觉良好。
病例三:屈某,男,15岁。2013年12月因创伤引起唇状瘘,肠管紧贴腹壁,肠黏膜的一部分翻出瘘口处,肠内容物部分由外瘘口流出体外,部分流入远端肠道内,触压时瘘口有脓液流出,脓胀疼痛,皮肤瘙痒,经外科手术处理后,伤口恢复较慢,经使用本发明护理剂后1日,瘙痒症状消失,2日后瘘口不再有脓液流出,4日后脓胀疼痛感消失,10日后完全恢复,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感觉良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其特征在于,该护理剂的原料药包括:香水塔花、狼麻、岩萝卜、竹鼠油、野慈姑、柯蒲木、丝点地梅、山禾串、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冻青叶、毛赤车、松木皮、老龙皮、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表面活性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5~30份香水塔花、4.5~15份狼麻、3.8~16份岩萝卜、0.6~2.2份竹鼠油、2.2~3.5份野慈姑、2.1~4.5份柯蒲木、6~20份丝点地梅、5~25份山禾串、3~10份冷水丹、1~12份栉叶蒿、4~9份脆骨风、3.5~9.5份冻青叶、6~28份毛赤车、3.5~7份松木皮、9~15份老龙皮、0.01~0.02份苯甲醇、0.1~0.5份几丁质、0.03~0.06份尿囊素、0.05~0.1份柠檬苦素、0.2~0.7份氯化钠、0.05~0.25份甘草酸二钾、0.01~0.04份碳酸锌、0.06~0.14份表面活性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药学上可接受的渗透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氮酮,其用量为0.02~0.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组分为聚氧乙烯单油酸酯和乙二醇脂肪酸酯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其特征在于,该护理剂为液体制剂或喷雾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香水塔花、狼麻、柯蒲木、丝点地梅、冷水丹、栉叶蒿、脆骨风、毛赤车,粉碎混合,加入药材8~11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20~30小时,回流煎煮1~3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药材6~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75℃相对密度为1.02~1.18的浓缩液Ⅰ备用;
(2)将步骤(1)的滤渣加5~7倍重量的浓度65~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7℃相对密度为1.02~1.18的浓缩液Ⅱ备用;
(3)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岩萝卜、野慈姑、山禾串、冻青叶、松木皮、老龙皮,晒干研末,加入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中浸泡30~60min,并用体积百分浓度为50%的乙醇水浴回流提取两次,过滤,合并两次提取的滤液,蒸发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浓缩成75℃相对密度为1.02~1.18的浓缩液Ⅲ待用;
(4)按原料药配方分别称取竹鼠油、苯甲醇、几丁质、尿囊素、柠檬苦素、氯化钠、甘草酸二钾、碳酸锌,用30~34%乙醇溶解,分散均匀,形成乙醇溶解液;
(5)将渗透剂和表面活性组分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分别制成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
(6)将浓缩液Ⅰ、浓缩液Ⅱ以及浓缩液Ⅲ加入到步骤(4)制得的乙醇溶解液液中,搅拌,再加入步骤(5)制得的渗透剂的乙醇溶液和步骤(5)制得的表面活性组分的乙醇溶液,搅拌,再按1:(1.8~2.6)的比例加入纯化水,搅拌,灭菌,分装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是用γ射线灭菌法灭菌。
CN201510674231.5A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287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4231.5A CN105287966A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4231.5A CN105287966A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7966A true CN105287966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6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4231.5A Pending CN105287966A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7966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8583A (zh) * 2014-10-31 2015-03-11 冯君 一种造瘘口周围皮肤护理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8583A (zh) * 2014-10-31 2015-03-11 冯君 一种造瘘口周围皮肤护理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传莲等: "大肠癌的辨证施护", 《中国民间疗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8236B (zh) 一种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026A (zh) 一种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7247B (zh) 用于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446B (zh) 一种含肉桂油的牙膏
CN112675278A (zh) 润肺止咳、抑制肺部炎症反应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652552A (zh) 一种伤口愈合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3845616A (zh) 一种消炎杀菌的药物组合物
CN102764345A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罗蓝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6021B (zh) 一种治疗肾虚型牙齿松浮脱落的中药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304A (zh) 一种治疗湿热毒蕴型慢性皮肤溃疡的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595A (zh) 一种治疗钱币状湿疹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489A (zh) 一种具有治疗慢性湿疹功效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7966A (zh) 一种中西药复方瘘口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914A (zh)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冻疮的药膏及制备方法
CN107753670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
CN108143944A (zh) 一种治疗伤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25770A (zh) 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的软膏剂及制法
CN105381366A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635A (zh) 一种烫烧伤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5031223A (zh) 一种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西药复方制剂
CN104352773A (zh)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
CN104127804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
CN112294878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07646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和慢性咽喉炎的组合物及制备法
CN117547583A (zh) 一种适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止痛降温凝胶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