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3723A -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3723A
CN105283723A CN201480032937.5A CN201480032937A CN105283723A CN 105283723 A CN105283723 A CN 105283723A CN 201480032937 A CN201480032937 A CN 201480032937A CN 105283723 A CN105283723 A CN 105283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equence
sequence current
equivalent negative
container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29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3723B (zh
Inventor
内田耕慈
中谷直树
山口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83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3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5Mot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1Inverter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在步骤(S3)中基于所连接的发电机的容量来计算该发电机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在步骤(S4)中计算产生等效反相序电流的变换装置的功耗,并基于该变换装置的功耗,在步骤(S6)中计算在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It)。然后,在步骤(S9)中比较上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和上述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在It>Itg的情况下,重复进行使变换装置的输出频率降低的处理,从而限制成It≤Itg。由此,即使所连接的发电机为小容量发电机,也能够在不导致该发电机异常过热、烧坏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与该小容量发电机相称的运转。

Description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发电机作为电源连接从而进行运转的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有时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采样如下所述的技术,即:利用变换装置等功率转换装置来对压缩机用电动机的转速进行控制,从而对冷冻能力进行动态控制。
在这样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发电机作为电源而与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连接从而该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运转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该情况下,如果在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运转时,变换装置运转来对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内置压缩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则例如利用PWM(脉冲宽度)调制等频率控制来对供向内置压缩机的电力进行转换,从而产生谐波电流,由此引发在所连接的发电机的励磁线圈等上产生感应出谐波电流而导致转子等被加热,致使发电机的温度升高,从而可能会导致发电机烧坏。
于是,日本电机工业会的标准1354(JEMA-1354)中有如下规定,即:将伴随着变换装置等的运转而产生的谐波电流换成等效反相序电流,在一般用途三相交流发电机的情况下,将流入发电机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限制在该交流发电机的额定电流的15%以下。由此,作为与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连接的发电机,需要选择如具有满足上述限制的容量的发电机。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1122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市场上销售的发电机的容量有多种,因此,如果不考虑上述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或者错误地将小容量发电机作为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电源来连接从而进行运转的情况下,在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有时会超过所连接的发电机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从而会导致发电机异常过热、烧坏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对于发电机作为电源连接从而进行运转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而言,即使错误地将不满足上述标准的发电机连接在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上,通过在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侧采取措施,从而也会事先防止所连接的上述发电机异常过热、烧坏的情况。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进行如下控制,即:在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侧掌握所连接的发电机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当在运转时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超过所掌握的发电机的该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的情况下,使所产生的该等效反相序电流减小。
具体而言,第一方面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其中,发电机G作为电源而与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连接,从而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运转,并且在进行该运转时产生等效反相序电流,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计算单元80,上述第一计算单元80计算所连接的上述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第二计算单元81,上述第二计算单元81计算运转时产生的上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以及限制单元82,上述限制单元82在已计算出的上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超过上述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时,将所产生的上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限制在上述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以下。
由此,在上述第一方面发明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在已计算出的等效反相序电流超过发电机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时,由限制单元将所产生的该等效反相序电流限制在发电机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以下,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电机被异常加热、烧坏的情况。
第二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具备:功率转换装置65,上述功率转换装置65将来自上述发电机G的电力转换后供向规定的构成设备CM;以及控制单元75,上述控制单元75对由上述功率转换装置65转换的电力的频率进行控制,上述限制单元82对上述控制单元75进行控制,从而在已计算出的上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超过上述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时,使由上述功率转换装置65转换的电力的频率降低。
在上述第二方面发明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在已计算出的等效反相序电流超过发电机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时,对由变换装置等功率转换装置转换的电力的频率进行控制从而使该频率降低,因此发电机产生的谐波电流减小,从而将等效反相序电流可靠地减小至发电机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以下。
第三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上述第二计算单元81通过从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运转功率减去不产生谐波电流的构成设备CFM、EFM的运转功率来计算上述功率转换装置65的运转功率,并基于已计算出的功率转换装置65的所述运转功率kWI来计算所产生的上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
在上述第三方面发明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仅根据产生等效反相序电流的功率转换装置的运转功率来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因此能够精确地计算所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
第四方面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上述第二计算单元81与多种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相对应地具有计算所产生的上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的算式,上述第二计算单元81利用与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相对应的算式来计算所产生的上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
在上述第四方面发明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所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的值会根据冷冻装置所具备的例如电抗器、静噪滤波器等噪声降低设备的有无情况、噪声降低效果的大小而不同,但是由于利用与自身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良好地相对应的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的算式,因此能够精确地计算所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发明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能够将所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可靠地限制在发电机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以下,因此,即使在选择发电机时没有考虑所连接的发电机容量或者错误地选择了小容量发电机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电机被异常加热、烧坏的情况。
此外,根据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发明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能够精确地计算所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因此不必过多地估算所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从而能够防止对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运转进行过多限制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图。
图2是表示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由包括在上述电气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进行的、保护压缩机用电动机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仅仅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而已,并没有对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本发明的用途加以限制的意图。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图。
如图1所示,集装箱用冷冻装置10用于对未图示的集装箱库内进行冷却,其具备制冷剂回路20。
上述制冷剂回路20具备主回路21、用于除霜的热气旁路回路22以及用于将制冷剂过度冷却的过冷旁路回路23。
上述主回路21是由制冷剂管道34将压缩机30、冷凝器31、膨胀机构亦即电动式主膨胀阀32以及蒸发器33依次串联而构成的。并且,在上述冷凝器31中设置有库外送风扇35和驱动该送风扇35的三相电动机CFM,另一方面,在蒸发器33中设置有库内送风扇36和驱动该送风扇36的三相电动机EFM。上述库内送风扇36构成为将已在蒸发器33中冷却的冷却空气供向库内。
在上述压缩机30的喷出侧设置有油气分离器40,在上述冷凝器31与主膨胀阀32之间依次设置有贮液器41、用于电气设备的冷却器42、干燥机43以及平板式热交换器44。上述油气分离器40的回油管40a与过冷旁路回路23连接。上述冷却器42构成为对在下文中进行说明的变换装置的功率开关元件等电气设备进行冷却,其利用已流过冷凝器31的高压液态制冷剂来对该电气设备进行冷却。上述干燥机43构成为从已流过冷凝器31的液态制冷剂中去除水分。
上述平板式热交换器44用于将已流过冷凝器31的液态制冷剂过度冷却,上述平板式热交换器44具备一次侧通路45和二次侧通路46。而且,上述一次侧通路45与主回路21连接,上述二次侧通路46与过冷旁路回路23连接。该过冷旁路回路23的流入端连接在冷却器42与干燥机43之间的制冷剂管道34上,上述过冷旁路回路23的流出端与压缩机30的处于中压状态的压缩室连接。
进而,在上述过冷旁路回路23的流入侧设置有第一开关阀47和膨胀机构亦即电动式过冷膨胀阀48。对应于上述第一开关阀47,在过冷旁路回路23的分支部与干燥机43之间的主回路21中设置有第二开关阀49。
上述平板式热交换器44构成为:从主回路21分流流向过冷旁路回路23并且被过冷膨胀阀48减压后的制冷剂与在主回路21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在主回路21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过度冷却。
上述热气旁路回路22具备公共通路50以及从该公共通路50的流出端分支出来的第一旁路51和第二旁路52。上述公共通路50的流入端连接在油气分离器40与冷凝器31之间,在上述公共通路50中设置有第三开关阀53。上述第一旁路51与第二旁路52的流出端连接在主膨胀阀32与蒸发器33之间,在上述第二旁路52中设置有用于对布置在蒸发器33下部的集水盘进行加热的集水盘加热器54。
上述热气旁路回路22构成为:在当蒸发器33发生了结霜的情况下进行除霜运转时,将已从压缩机30喷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供向蒸发器33。上述第二旁路52构成为:在进行除霜运转时对集水盘进行加热。
<运转动作>
接下来,对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10的冷却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进行通常的冷却运转时,第一开关阀47和第三开关阀53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开关阀49处于打开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压缩机30喷出的制冷剂在冷凝器31中冷凝后,在主膨胀阀32减压,然后在蒸发器33中蒸发后返回压缩机30。重复进行该制冷剂循环处理。因此,用上述蒸发器33冷却库内空气,由库内送风扇36将冷却空气供向库内。
另一方面,对于上述过冷旁路回路23而言,如果打开第一开关阀47,则已在冷凝器31中冷凝的高压液态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制冷剂分流而流入二次侧通路46,然后被过冷膨胀阀48减压后,对在一次侧通路45中流动的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度冷却。然后,已在该一次侧通路45中被过度冷却的液态制冷剂流入蒸发器33,另一方面,在二次侧通路46中流动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30的中压状态的压缩室。通过该过冷旁路回路23,液态制冷剂变成过冷状态,从而蒸发器33的冷却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二次侧通路46中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30的中压状态的压缩室,由此制冷剂循环量得到了提高。
此外,如果上述蒸发器33发生结霜,则进行除霜运转,从而打开第三开关阀53并关闭主膨胀阀32。因此,在进行该除霜运转时,将从压缩机30喷出来的高温气态制冷剂供向蒸发器33,以去除蒸发器33上的霜。
<电气控制系统>
接下来,参照图2来说明对上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压缩机30、冷凝器31的送风扇35以及蒸发器33的送风扇36进行控制的电气控制系统。
在图2中,G表示与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连接的三相发电机,与该发电机G连接的三相电源线63u~63w上连接有作为对由发电机G供给的三相交流电进行转换的功率转换装置的如电压式变换装置65,将由该变换装置65转换后的三相电供向驱动上述压缩机30的三相电动机(规定的构成设备)CM,来对该压缩机用电动机CM的转速进行控制。
在上述变换装置65的内部设置有:转换部(converter)66,上述转换部66具有将来自所连接的上述发电机G的三相电压转换成直流的6个二极管;平滑电容器C1,上述平滑电容器C1使已由该转换部66转换的直流的脉动平滑;变换部(inverter)67,上述变换部67具有将已由该平滑电容器C1平滑的直流转换为三相交流的6个功率晶体管等功率开关元件,已由该变换部67转换的三相电被供向上述压缩机用电动机CM。而且,在上述变换装置65内,作为对上述变换部67的各开关元件的开通(ON)/截至(OFF)进行控制的电源而设置有:将来自所连接的上述发电机G的三相电压转换成直流的多个二极管电桥部68;平滑电容器C2;以及用于对上述变换部67的各开关元件进行ON/OFF控制的开关电源PS。
由此,在上述变换装置65的结构下,伴随着转换部66和变换部67的各开关元件(二极管和功率晶体管)的ON/OFF动作,产生谐波电流。为了抑制该谐波电流,在图2的电气控制系统中,在发电机G与变换装置65之间的三相电源线63u~63w中的每一个电源线上分别布置有两个交流电抗器L,从而共布置有6个交流电抗器L,并且在这些交流电抗器L与变换装置65之间布置有静噪滤波器70。
而且,在图2的电气控制系统中,用来将用于冷凝器31、蒸发器33的各送风扇35、36驱动的三相电动机CFM、EFM连接在发电机G的三相电源线63u~63w上,在上述电源线63u~63w上布置有用于使各电动机CFM、EFM运转/停止的电磁接触器71、72。
除此之外,在与上述发电机G连接的例如U相电源线63u上布置有用于检测来自发电机G的供给电压V的电压传感器73,并且在静噪滤波器70与变换装置65之间的该U相电源线63u上布置有用于检测供向变换装置65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74。
因此,上述压缩机用电动机CM、用于冷凝器31的送风扇电动机CFM和用于蒸发器33的送风扇电动机EFM受到控制器75的控制,其中,上述控制器75接收来自上述开关电源PS的供电。该控制器75在对上述压缩机用电动机CM的转速进行控制之际,例如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控制来改变供向该压缩机用电动机CM的供给电压的电压值和频率,来转换供向压缩机用电动机CM的电力。由此,该控制器75起到对利用变换装置65转换的电力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的功能。
此外,在驱动上述的用于冷凝器31的送风扇35和用于蒸发器33的送风扇36之际,控制器75对如上述的三相电动机CFM、EFM的电磁接触器71、72进行控制以使它们接触,从而使各送风扇35、36以设定转速运转。预先测量进行该运转所需的功耗KWt并将其存储在控制器75内。
此外,上述电压传感器73和电流传感器74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上述控制器75中。
<发电机的保护控制>
接下来,基于图3的控制流程来说明保护控制,其中,上述保护控制是指:防止伴随着上述变换装置65的转换部66和变换部67的开关动作而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导致作为上述电源而连接的发电机G异常过热或烧坏的情况。该保护控制是由上述控制器75进行的。
上述控制器75进行保护控制之前,在将发电机G与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连接等对本冷冻装置进行设置的时刻,预先设定本冷冻装置的装置类型。由于在冷冻装置运转时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的大小会根据例如如上述图2所示的交流电抗器L的数量或者静噪滤波器70的性能等而发生变化,因此例如将上述的交流电抗器L的数量、静噪滤波器70的有无情况及其性能以及用于冷凝器31、蒸发器33的送风扇35、36的转速的级别等因素的组合进行分类即可得到上述的装置类型。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装置类型有A类型和B类型这两种的情况进行说明。
并且,例如在设置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等时刻,设定所连接的上述发电机G的容量Gset。由于该发电机G是三相发电机,因此其容量Gset表示为:
Gset=√3·Vt·Ito…(1)。
其中,Vt表示所连接的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Ito表示额定电流。
接下来,基于图3的控制流程来对上述控制器75所进行的保护控制进行说明。
在图3,在步骤S1中读取预先设定的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上述装置类型,并且在步骤S2中读取所设定的发电机G的上述容量Gset。
接下来,在步骤S3中计算所连接的上述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由于该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在所连接的发电机G的标准JEMA-1354下为额定电流Ito的15%(Itg=Ito·0.15),因此基于下述算式2来计算该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
Itg={(Gset÷Vt)÷√3}×0.15…(2)
然后,在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运转时,执行以下的步骤。即,在步骤S4中测量变换装置65的功耗(运转功率)。具体而言,该测量如下:首先输入上述电压传感器73和电流传感器74的检测信号,基于根据上述检测信号得到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运转电流I和运转电压V来计算本冷冻装置的运转功率(I×V),并且读出变换装置65中的不进行运转的设备、即不产生等效反相序电流的设备,具体而言为在冷凝器31的送风扇35和蒸发器33的送风扇36处于运转状态(设定转速状态))时这些送风扇35、36的总运转功率kWt,然后基于下述算式3以消除上述设备的总运转功率kWt的方式来计算变换装置65的功耗kWI。
kWI=√3·I·V-kWt…(3)
接下来,在步骤S5以后计算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在运转时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It。具体而言,在步骤S5中判断自身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装置类型,当装置类型=A的情况下,在步骤S6中基于与装置类型=A相对应的下述算式4来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It。
It=(Aa×kWI+Ba)×(C×V-D)…(4)
其中,Aa和Ba表示装置类型A固有的系数,是预先使装置类型为A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运转来测量等效反相序电流It而得的系数。此外,由于等效反相序电流It会根据所输入的电源电压V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将其补正,C和D表示上述补正的补正系数。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5中,当不满足装置类型=A的情况下,在步骤S7中判断出装置类型=B,在步骤S8中基于与装置类型=B相对应的下述算式5来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It。
It=(Ab×kWI+Bb)×(C×V-D)…(5)
其中,Ab和Bb表示装置类型B固有的系数,是预先使装置类型为B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运转来测量等效反相序电流It而得的系数。与上述装置类型=A的情况一样,由于等效反相序电流It会根据所输入的电源电压V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将其补正,C和D表示上述补正的补正系数。
然后,在步骤S9中,对按照自身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不同装置类型来计算出的等效反相序电流It与计算出的发电机G的上述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进行比较,当等效反相序电流It较大,即Itg<It的情况下,在步骤S10中,为了防止发电机G异常过热、烧坏的情况,使变换装置65的当前输出频率降低单位频率(例如10Hz)来减小从变换装置65供向压缩机用电动机CM的供给电力的频率,然后返回步骤S1。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9中,当等效反相序电流It与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相等,即Itg=It的情况下,判断出发电机G没有发生异常过热的情况,从而使变换装置65的当前输出频率保持当前值,然后返回步骤S1。
此外,在上述步骤S9中,当等效反相序电流It小于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即Itg>It的情况下,在步骤S12中,对变换装置65的当前输出频率与在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能力控制下设定的目标频率进行比较,只有在当前输出频率低于上述目标频率的情况下,即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当前能力小于目标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13中使变换装置65的当前输出频率升高单位频率(例如10Hz)来提高从变换装置65供向压缩机用电动机CM的供给电力的频率,然后返回步骤S1。
在上述图3的控制流程中,步骤S3是为了发挥第一计算单元80的功能而实施的,其中,上述第一计算单元80用来根据所连接的发电机G的容量来计算该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此外,步骤S4~S8是为了发挥第二计算单元81的功能而实施的,其中,上述第二计算单元81用来计算在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运转时因变换装置65的动作而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It。而且,步骤S9和S10是为了发挥限制单元82的功能而实施的,其中,上述限制单元82用来在计算出的上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超过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时通过使变换装置65的输出频率降低来将所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It限制在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改变变换装置65供向压缩机用电动机CM的供给电力的频率来控制压缩机用电动机CM的转速,因此伴随着对该变换装置65的频率进行控制而产生谐波电流,从而产生等效反相序电流。特别是,在进行降温运转时,变换装置65输出谐波电流,从而压缩机用电动机CM变成高转速状态,此时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从而其等效反相序电流增大,如果该等效反相序电流超过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则可能会导致发电机G异常过热、烧坏的情况。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连接的发电机G的容量来计算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并且根据变换装置65的功耗来计算在自身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It,然后重复进行如下的动作,即:在该等效反相序电流It大于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即Itg<It的情况下,对变换装置65进行控制以使变换装置65的输出频率降低单位频率(例如10Hz),例如在当前频率为100Hz的情况下降低至90Hz来继续运转,然后再次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It,在该等效反相序电流It仍然大于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控制以使上述频率降低单位频率(例如10Hz),从而以80Hz继续运转。其结果是,自身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It被限制在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以下,因此即使连接了小容量发电机G的情况下,也能够一边使压缩机用电动机CM以与所连接的上述小容量发电机G相对应的适当转速继续运转,一边可靠地防止发电机G异常过热、烧坏的情况。
此外,在计算自身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It之际,基于上述算式3,从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运转功率(I×V)减去冷凝器31的送风扇35和蒸发器33的送风扇36等不产生谐波电流的设备的运转功率kWt而只计算出产生谐波电流的变换装置65的功耗kWI,然后基于该变换装置65的功耗kWI来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It,因此能够精确地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的大小,从而能够将该等效反相序电流It可靠地限制在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以下。
进而,在基于上述变换装置65的功耗kWI来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It时,即使变换装置65的功耗kWI值相同,所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的大小也会根据自身集装箱用冷冻装置所具备的交流电抗器L的数量、静噪滤波器70的有无情况、冷凝器31的送风扇35和蒸发器33的送风扇36的运转状态而不同,然而由于利用与考虑上述情况的装置类型相吻合的算式(上述算式4或者算式5)来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It,因此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It的大小,从而能够将该等效反相序电流It可靠地限制在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以下。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具有如下所述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举出在冷冻装置运转时将冷凝器31的送风扇35和蒸发器33的送风扇36控制成以设定转速运转的情况,然而例如控制成在设定高转速与设定低转速这两个级别之间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将上述各级别下的各送风扇用电动机CFM、EFM的运转功率分别预先存储在控制器75中,然后根据它们的切换状态来选择用于算式(3)的运转功率kWt即可。此外,由于等效反相序电流It会根据这些送风扇35、36的转速状态而发生变化,因此,按照上述的它们的各转速状态来计算上述算式(4)及算式(5)中的系数Aa、Ba、Ab、Bb、C、D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举出变换装置65仅对压缩机用电动机CM进行转速控制而冷凝器31的送风扇35和蒸发器33的送风扇36的转速不受变换装置65控制的情况,然而,除此之外,例如在利用变换装置来对向冷凝器31的送风扇35和蒸发器33的送风扇36供给的供给电力的频率进行控制,而且还对这些送风扇35、36的转速也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应用本发明。在该情况下,当对各送风扇35、36的转速进行控制时,由于伴随着对变换装置65的频率控制而产生谐波电流,因此,将该变换装置的功耗也予以考虑后计算等效反相序电流It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计算变换装置65的功耗kWI时,从本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运转功率(I×V)减去不产生谐波电流的设备(冷凝器31的送风扇35和蒸发器33的送风扇36)的运转功率kWt来计算出变换装置65的功耗kWI,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将电流传感器74布置在变换装置65的发电机G侧而直接计算变换装置65的功耗。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计算所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It时使用了上述算式(4)或者算式(5),然而还可以预先准备与变换装置65的功耗kWI、输入电压V相对应的映射关系,也可以利用其它式。
除此之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电压型变换装置65,然而还可以使用电流型变换装置。在该情况下,由于直流电抗器布置在电流型变换装置上,因此根据其布置数量,等效反相序电流的大小也会不同。由此,在该情况下,也预先存储按照直流电抗器的数量而分类的装置类型以及计算在该装置类型下产生的等效反相序电流的算式,其中,利用该算式计算出的等效反相序电流等于利用上述算式(4)、算式(5)计算出的等效反相序电流。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性举出具有图1所示的结构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10,当然,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具有其它结构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中。
-产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即使所连接的发电机为小容量发电机,本发明也能够一边以与该小容量发电机相对应的转速继续运转一边可靠地防止该发电机异常过热、烧坏的情况,因此本发明对于集装箱用冷冻装置有用。
-符号说明-
10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30压缩机
CM压缩机用电动机(规定的构成设备)
31冷凝器
33蒸发器
35库外送风扇
36库内送风扇
CFM用于冷凝器送风扇的电动机
EFM用于蒸发器送风扇的电动机
G发电机
63u~63W三相电源线
L交流电抗器
65变换装置(功率转换装置)
66转换部
67变换部
C1平滑电容器
70静噪滤波器
73电压传感器
74电流传感器
75控制器(控制单元)
80第一计算单元
81第二计算单元
82限制单元

Claims (4)

1.一种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其中,发电机(G)作为电源而与所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连接,从而所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运转,并且在进行该运转时产生等效反相序电流,所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计算单元(80),所述第一计算单元(80)计算所连接的所述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
第二计算单元(81),所述第二计算单元(81)计算运转时产生的所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以及
限制单元(82),所述限制单元(82)在已计算出的所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超过所述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时,将所产生的所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限制在所述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具备:
功率转换装置(65),所述功率转换装置(65)将来自所述发电机(G)的电力转换后供向规定的构成设备(CM);以及
控制单元(75),所述控制单元(75)对由所述功率转换装置(65)转换的电力的频率进行控制,
所述限制单元(82)对所述控制单元(75)进行控制,从而在已计算出的所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超过所述发电机(G)的容许等效反相序电流(Itg)时,使由所述功率转换装置(65)转换的电力的频率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81)通过从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运转功率减去不产生谐波电流的构成设备(CFM、EFM)的运转功率来计算所述功率转换装置(65)的运转功率,并基于已计算出的功率转换装置(65)的所述运转功率(kWI)来计算所产生的所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81)与多种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相对应地具有计算所产生的所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的算式,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81)利用与所述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相对应的算式来计算所产生的所述等效反相序电流(It)。
CN201480032937.5A 2013-06-19 2014-06-17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Active CN105283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8800 2013-06-19
JP2013-128800 2013-06-19
JP2013-247932 2013-11-29
JP2013247932A JP5796620B2 (ja) 2013-06-19 2013-11-29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PCT/JP2014/003254 WO2014203522A1 (ja) 2013-06-19 2014-06-17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3723A true CN105283723A (zh) 2016-01-27
CN105283723B CN105283723B (zh) 2017-05-17

Family

ID=52104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2937.5A Active CN105283723B (zh) 2013-06-19 2014-06-17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51136B2 (zh)
EP (1) EP3012561B1 (zh)
JP (1) JP5796620B2 (zh)
CN (1) CN105283723B (zh)
CL (1) CL2015003669A1 (zh)
DK (1) DK3012561T3 (zh)
WO (1) WO20142035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7619B2 (ja) * 2011-12-14 2016-06-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冷蔵庫、および冷凍機
JP6696533B2 (ja) * 2018-06-22 2020-05-2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7835A (ja) * 1982-08-25 1984-03-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電機保護装置
JPH01171534A (ja) * 1987-12-28 1989-07-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血管吻合補助具
JPH05316797A (ja) * 1992-05-11 1993-11-26 Toshiba Corp 発電機の出力制御装置
CN1622415A (zh) * 2003-11-28 2005-06-01 Tmt&D株式会社 保护继电装置
JP2005265252A (ja) * 2004-03-17 2005-09-29 Toshiba Kyaria Kk 冷凍装置および冷凍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6446Y2 (ja) * 1988-05-23 1995-08-16 株式会社明電舎 自家用発電機の保護装置
US5206776A (en) * 1990-12-17 1993-04-27 B. A. Bodenheimer And Co., Inc. Protection system for ac generators
CN2202315Y (zh) * 1993-12-24 1995-06-28 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 负序电流自动监测装置
JP2005083640A (ja) * 2003-09-08 2005-03-31 Toshiba Kyaria Kk 冷凍車用冷凍装置
DE102006054870A1 (de) * 2006-11-20 2008-06-12 Repower Systems Ag Windenergieanlage mit Gegensystemregelung und Betriebsverfahren
EP2096387B1 (en) * 2006-12-19 2018-11-07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ntrol circuit for cooling apparatus,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oling apparatus
JP2011112270A (ja) * 2009-11-25 2011-06-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US20130057236A1 (en) * 2011-09-06 2013-03-07 Che-Wei Hsu Low voltage ride-through control method for grid-connected converter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7835A (ja) * 1982-08-25 1984-03-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電機保護装置
JPH01171534A (ja) * 1987-12-28 1989-07-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血管吻合補助具
JPH05316797A (ja) * 1992-05-11 1993-11-26 Toshiba Corp 発電機の出力制御装置
CN1622415A (zh) * 2003-11-28 2005-06-01 Tmt&D株式会社 保护继电装置
JP2005265252A (ja) * 2004-03-17 2005-09-29 Toshiba Kyaria Kk 冷凍装置および冷凍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12561A4 (en) 2017-02-08
US20160091237A1 (en) 2016-03-31
EP3012561B1 (en) 2017-09-27
CN105283723B (zh) 2017-05-17
DK3012561T3 (da) 2017-11-06
JP5796620B2 (ja) 2015-10-21
WO2014203522A1 (ja) 2014-12-24
JP2015025647A (ja) 2015-02-05
US9851136B2 (en) 2017-12-26
CL2015003669A1 (es) 2016-09-30
EP3012561A1 (en)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01437B1 (en) Compressor having a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309894B2 (en) Triac control of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PTC) heaters in room air conditioners
AU2008311363B2 (en) Compressor assembly having electronics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240839B2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 operation and control
AU2011377665A1 (en) Heat pump device, heat pump system, and inverter control method
TW200918838A (en) Variable speed drive with integral bypass contactor
JP2008541683A (ja) 冷却システム用の可変速駆動
CN105890268B (zh) 具有除霜功能的冷却系统
US11686511B2 (en) Motor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ique with temperature override
Mohammed et al. Investig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by using Hybrid PID controller
CN104534772B (zh) 一种半导体冰箱
CN105283723A (zh)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WO2018067839A1 (en) Variable speed drive with a battery
KR102253205B1 (ko) 이차 권선을 갖는 가변속 구동 장치
CN110740618A (zh) 一种氟泵空调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氟泵空调
KR101927374B1 (ko) 복합기능 전력생산 내연기관 시스템 발전기
WO2019161399A1 (en) Adaptive logic board for variable speed drive
JP2005226980A (ja) 冷凍機の制御システム
KR20130043531A (ko) 모터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104567184B (zh) 一种半导体冰箱
JP2014129959A (ja) 冷凍装置
JP2014119166A (ja) 冷凍装置
JP2015224802A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