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9965B - 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9965B
CN105279965B CN201510640883.7A CN201510640883A CN105279965B CN 105279965 B CN105279965 B CN 105279965B CN 201510640883 A CN201510640883 A CN 201510640883A CN 105279965 B CN105279965 B CN 105279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road conditions
sub
adjacent segments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08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9965A (zh
Inventor
张龙
樊扬
李翔
张绍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408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9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9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9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9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9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单位时段内各路段的路况特征;根据路况特征确定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在路段合并周期内,根据已确定的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该方法能减少路段分组后的路况碎片,很好反映路况和道路出入口交通流分布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实时路况作为智能交通一个重要部分,实时路况能够反映区域内交通状况,指引最佳、最快捷的行驶路线,提高道路和车辆的使用效率。
现有技术根据道路拓扑关系和经验规则来对路段进行分组,并没有对这些分组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挖掘。生成的路段分组信号中包含较多路况碎片,不能充分体现道路出入口交通流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合并相同路况相邻道路,减少生成路况碎片,提供更加合理的路段分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包括:
获取单位时段内各路段的路况特征;
根据路况特征确定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
在路段合并周期内,根据已确定的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包括:
路况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单位时段内各路段的路况特征;
相似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路况特征确定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
路段合并模块,用于在路段合并周期内,根据已确定的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本发明通过分析行驶车辆的海量数据,使路段分组更加合理,解决路段分组后路况碎片较多,不能很好反映路况的问题,实现减少路段分组后的路况碎片,很好反映路况和道路出入口交通流分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另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单位时段内各路段的路况特征。
其中,单位时段为预设的时间段,示例性的,单位时段可为1分钟或者5分钟。将实际道路按照预设方式划分为路段,预设方式包括道路的实际命名、道路的通行规则、以及道路出现弯折的角度,示例性的,某城市中的一条命名为A的街道,机动车可通行,该街道有一处拐点,且该拐点的角度不超过30°,则可将该街道认定为一个路段,如果另一条命名为B的街道,禁止机动车通行,那么该街道则不作为一个路段。各路段的路况特征为单位时段内,以在路段上行驶的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为依据得到的计算数据。
S120、根据路况特征确定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
通过获取到的路段上行驶的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计算得到各路段的路况特征后,以各路段的路况特征为依据计算相邻的路段的相似程度,相似的路段具备接近的路况。
S130、在路段合并周期内,根据已确定的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其中,合并周期为预设的时间段,该时间段为单位周期的整数倍,且为了统计的需要,通常为单位周期的十倍以上,示例性的,单位周期为1分钟,合并周期为1周。在路段合并周期内,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的路段合并为一个新的路段。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路段的路况特征,将路况相似度达到预设值的相邻的路段合并为一个路段。减少路段分组后的路况碎片,很好反映路况和道路出入口交通流分布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作为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步骤S110包括:
步骤S111、获取单位时段内,路段中各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
路段中各车辆的行驶速度为在单位时段内平均速度,路段中各车辆的行驶距离,为在单位时段内,车辆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距离。
步骤S112、将所述车辆的行驶距离高于门限距离的所述车辆确定为有效车辆。
当车辆在路段上行驶的距离超过预设的距离时,把该车辆作为有效车辆,否则舍弃该车辆的相关数据。不获取行驶距离很短的车辆的数据,这样可以减少一定的计算量,提高效率。门限距离可以为绝对距离值,也可以是基于路段本身长度的设定比例计算出的相对距离值。
步骤S113、将所述有效车辆的行驶距离与路段长度的比例作为行驶速度的权重,加权所述有效车辆的行驶速度,作为所述路段的路况特征。
在路段上行驶距离长的车辆的行驶速度更能表征该路段的车流速度,通过加权的方式计算路段的路况特征,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路段的实际路况。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步骤S120包括:
步骤S121、确定与所述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
预设路况可以包括通畅、缓行、拥堵和严重拥堵。对于不同级别的道路,节假日和工作日,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所述的四种预设路况,可以对应不同的车辆行驶速度区间。示例性的,北京四环路为环城快速路,限速为80km/h,其当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路况为通畅;当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等于40km/h,而小于60km/h时,路况为缓行;当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等于20km/h,而小于40km/h时,路况为拥堵;当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等于0km/h,而小于20km/h时,路况为严重拥堵。
步骤S122、计算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的加权有效车辆行驶速度之间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低于速度变化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相邻路段为相似,并将所述差值确定为路况相似度。
速度变化门限值为预设值,作为判定相同的预设路况下相邻路段是否相似的依据,当相邻路段的加权有效车辆行驶速度之间的差值低于速度变化门限值,则确定相邻路段为相似。
先将路段划分为不同的路况,再比较相同路况下相邻路段的相似度,避免出现不同路况下的路段出现合并的现象。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步骤S130包括:
步骤S131、在路段合并周期内,计算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单位时段路况相似的出现次数或比例。
步骤S132、如果所述出现次数或比例满足相似门限值,则将所述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在一个路段合并周期内包括多个单位时段,在每个单位时段内比较相邻路段是否相似,计算相邻路段相似的次数在所有比较次数中所占的比例,当这一比例高于预设的门限值,即高于相似门限值,则将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当在一定范围内有多于两条的相同预设路况的路段并列,且相邻的路段在路段合并周期内,单位时段路况相似的出现次数或比例均满足相似门限值,那么将出现次数或比例最高的两条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先行合并。
扩大样本的数量,统计样本的比例,可以避免特殊情况对相邻路段合并的影响,使统计结果更准确,使路段的分组更合理。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如图5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40、根据所述新的路段中合并前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计算所述新的路段的路况特征。
步骤S150、对所述新的路段,重复执行所述计算的操作,直至所述出现次数或比例无法满足相似门限值。
当相邻路段进行合并,生成新的路段后,需要计算新的路段的路况特征。之后,如果与新的路段相邻的路段属于相同的预设路况,那么将比较这组相邻的路段在单位时段内是否相似,并计算合并周期内相似的次数占总比较次数的比例,即重复执行所述计算的操作。直到相邻路段之间不能再进行合并,即全部路段都已经和同属于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进行相似度比较,并在符合合并条件的情况下完成路段的合并操作。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40具体包括:
步骤S141、将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之和作为第一参数。
步骤S142、分别计算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与第一参数之间的比值作为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的加权值,对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分别进行加权。
步骤S143、加权后的结果之和作为合并后路况的路况特征。
通过加权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得到的合并后新的路段的路况特征,更加合理地体现合并后新的路段的路况特征。
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步骤S160、所述相似门限值随所述计算操作的重复次数而递增;和/或所述速度变化门限值随所述计算操作的重复次数而递减。
随着计算操作逐次重复,路段的合并也逐步增加,对相似门限值进行递增和/或对速度变化门限值递减,将会增加经过合并得到的路段和属于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的难度,即相邻路段的合并操作会逐步收敛,不会一直进行下去,这样能避免合并的路段太多,因为过多的路段合并为一个路段反而会影响对实际路况的反映,不利于行驶路线的规划和对车辆行驶的引导。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属于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的相似度计算以及相邻路段的合并更加合理,路况信息能通过合并后的各路段充分展示出来,更好地指导车辆规划行驶路线。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如图6所示,根据统计结果将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步骤S170、确定各所述路段匹配的预设长度区间。
步骤S180、如果所述路段与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将所述路段与相邻的路段合并。
步骤S190、如果所述路段与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匹配,从所述路段中切分确定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所述第一子路段的长度为预设长度,所述第二子路段的长度为所述路段和所述第一子路段的长度之差。
步骤S200、确定所述第二子路段匹配的预设长度区间。
步骤S210、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消除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的切分操作,将所述路段恢复到切分前的状态。
步骤S220、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将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确定为新的路段,并对第二子分路段所对应的路段重复执行区间匹配的切分操作。
步骤S230、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三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将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确定为新的路段。
其中,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对应碎片分组,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对应超长分组,第三预设长度区间对应正常分组。
当路段的长度过短,就称为一个路况碎片,因为其长度过短,不能充分体现实际的道路状况,所以不单独保留这样的路段。当路段的长度过长,不利于规划车辆的行驶路线,所以对过长的路段进行切分处理,使其长度方便车辆规划行驶路线。示例性的,正常分组的长度区间为50m-600m,碎片分组的长度区间为小于50m,超出分组的长度区间为600m以上。
优选的,如图7所示,将符合合并条件的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步骤S240、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交通信号灯,获取交通信号灯处车辆队列长度。
步骤S250、如果所述车辆队列长度达到预设队列长度,将所述路段在所述交通信号灯处切分为两个路段。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路况中的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在交通信号灯这种车辆行驶速度容易变化的节点,获取交通信号灯处车辆队列长度,如果该车辆队列长度超过预设队列长度,说明这个路段在此交通信号灯处通行不畅,所以在此处对该路段进行切分处理。
优选的,如图8所示,将符合合并条件的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步骤S260、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交汇路口,获取在所述交汇路口相交的各路段的等级。
步骤S270、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均为高等级路段,将所述路段在所述交汇路口处分别切分为两个路段;
步骤S280、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均为低等级路段,且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相同,计算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相似,获取相交路段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夹角低于角度门限值,将所述相交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步骤S290、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包括高等级路段和低等级路段,将所述高等级路段在所述交汇路口处切分为两个路段,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相同,计算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相似,获取相交道路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夹角低于角度门限值,将所述相交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交汇路口作为车流汇入分出的节点,车流变化大,车辆行驶速度波动大。所以在路段中包括交汇路口时,对不同等级的路段进行相应的操作。示例性的,高等级路段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城市快速路;低等级路段包括:普通城市道路、乡道和乡级以下道路。
交汇路口的相交路段之间呈一定角度,所述相交路段之间的夹角为相交路段形成的小于等于直角的夹角。当这一夹角小于一定角度,即夹角低于角度门限值,才可以将相交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示例性的,角度门限值为30°角。
优选的,如图9所示,将符合合并条件的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0、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汇入路口或驶出路口,则将所述路段在所述汇入路口或驶出路口处进行切分,形成两个路段。
实际道路的汇入路口和驶出路口,是车流变化的位置,例如城市道路中,主路和辅路之间的汇入路口和驶出路口。为了更好体现车流变化,在汇入路口或驶出路口处对路段进行切分。
优选的,如图10所示,根据统计结果将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步骤S310、获取所述路段中道路的行车道数量;
步骤S320、如果所述行车道数量发生变化,则将所述路段在所述行车道数量发生变化处进行切分,形成两个路段。
实际道路中,存在同一行车放向上有一条以上行车道的情况,但不同路段,行车道的数量会发生变化,除了道路设计时行车道数量的变化,发生交通事故,路面施工等原因也会造成行车道数量的变化,此处的车辆行驶速度也会受其影响。例如,同一行车放向的行车道数量由3条变为2条,车辆变道汇集,车辆行驶速度必然减慢。所以,在行车道数量变化处将路段进行切分,能更好体现路况。
优选的,如图11所示,在步骤S1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0、如果所述路段包括高架跨桥,则将所述高架跨桥连接的路段合并为一个路段。
因为高架跨桥上的车辆不会和俯视角度看上去相交的路段上车辆相互影响,所以高架跨桥的车辆行驶速度与高架跨桥前后的路段的车辆行驶速度基本相同,因而将高架跨桥连接的路段合并为一个路段。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处理实际道路中存在的一些特殊节点。这些节点处的车辆常常会出现车流量以及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体现实际道路路况,在特殊节点采取相应的操作,使生成的路组更好地体现车流变化,引导车辆行驶。
实施例四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
路况特征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单位时段内各路段的路况特征;
相似度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路况特征确定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
路段合并模块13,用于在路段合并周期内,根据已确定的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优选的,路况特征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
获取单位时段内,路段中各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
将所述车辆的行驶距离高于门限距离的所述车辆确定为有效车辆;
将所述有效车辆的行驶距离与路段长度的比例作为行驶速度的权重,加权有效车辆的行驶速度,作为所述路段的路况特征。
优选的,相似度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
确定与所述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
计算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的加权有效车辆行驶速度之间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低于速度变化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相邻路段为相似,并将所述差值确定为路况相似度。
优选的,路段合并模块13具体用于:
在路段合并周期内,计算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单位时段路况相似的出现次数或比例;
如果所述出现次数或比例满足相似门限值,则将所述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根据合并后路段中各原路段的路况特征计算合并后路段的路况特征;
将合并后路段作为新的路段,重复执行所述计算的操作,直至所述出现次数或比例无法满足相似门限值。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还包括:
碎片调整模块14,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确定各所述路段匹配的预设长度区间;
如果所述路段与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将所述路段与相邻的路段合并;
如果所述路段与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匹配,从所述路段中切分确定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所述第一子路段的长度为预设长度,所述第二子路段的长度为所述路段和所述第一子路段的长度之差;
确定所述第二子路段匹配的预设长度区间;
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消除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的切分操作,将所述路段恢复到切分前的状态;
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将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确定为新的路段,并对第二子分路段所对应的路段重复执行区间匹配的切分操作;
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三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将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确定为新的路段;
其中,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对应碎片分组,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对应超长分组,第三预设长度区间对应正常分组。
优选的,如图14所示,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还包括:
交通灯调整模块15,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交通信号灯,获取交通信号灯处车辆队列长度;如果所述车辆队列长度达到预设队列长度,将所述路段在所述交通信号灯处切分为两个路段。
优选的,如图15所示,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还包括:
道路等级调整模块16,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交汇路口,获取在所述交汇路口相交的各路段的等级;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均为高等级路段,将所述路段在所述交汇路口处分别切分为两个路段;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均为低等级路段,且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相同,计算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相似,获取相交路段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夹角低于角度门限值,将所述相交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包括高等级路段和低等级路段,将所述高等级路段在所述交汇路口处切分为两个路段,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相同,计算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相似,获取相交道路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夹角低于角度门限值,将所述相交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优选的,如图16所示,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还包括:
路口调整模块17,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汇入路口或驶出路口,则将所述路段在所述汇入路口或驶出路口处进行切分,形成两个路段。
优选的,如图17所示,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还包括:
行车道调整模块18,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获取所述路段中道路的行车道数量;如果所述行车道数量发生变化,则将所述路段在所述行车道数量发生变化处进行切分,形成两个路段。
优选的,如图18所示,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还包括:
高架桥调整模块19,用于获取单位时段内各路段的路况特征之前,如果所述路段包括高架跨桥,则将所述高架跨桥连接的路段合并为一个路段。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位时段内,路段中各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
将所述车辆的行驶距离高于门限距离的所述车辆确定为有效车辆;
将所述有效车辆的行驶距离与路段长度的比例作为行驶速度的权重,加权有效车辆的行驶速度,作为所述路段的路况特征;
根据路况特征确定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
在路段合并周期内,根据已确定的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路况特征确定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包括:
确定与所述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
计算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的加权有效车辆行驶速度之间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低于速度变化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相邻路段为相似,并将所述差值确定为路况相似度。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路段合并周期内,根据已确定的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包括:
在路段合并周期内,计算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单位时段路况相似的出现次数或比例;
如果所述出现次数或比例满足相似门限值,则将所述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新的路段中合并前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计算所述新的路段的路况特征;对所述新的路段,重复执行所述计算的操作,直至所述出现次数或比例无法满足相似门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新的路段中合并前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计算所述新的路段的路况特征包括:
将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之和作为第一参数;
分别计算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与第一参数之间的比值作为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的加权值,对两条原路段的路况特征分别进行加权;
加权后的结果之和作为合并后路况的路况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所述相似门限值随所述计算操作的重复次数而递增;和/或所述速度变化门限值随所述计算操作的重复次数而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确定各所述路段匹配的预设长度区间;
如果所述路段与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将所述路段与相邻的路段合并;
如果所述路段与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匹配,从所述路段中切分确定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所述第一子路段的长度为预设长度,所述第二子路段的长度为所述路段和所述第一子路段的长度之差;
确定所述第二子路段匹配的预设长度区间;
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消除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的切分操作,将所述路段恢复到切分前的状态;
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将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确定为新的路段,并对第二子分路段所对应的路段重复执行区间匹配的切分操作;
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三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将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确定为新的路段;
其中,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对应碎片分组,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对应超长分组,第三预设长度区间对应正常分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交通信号灯,获取交通信号灯处车辆队列长度;
如果所述车辆队列长度达到预设队列长度,将所述路段在所述交通信号灯处切分为两个路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交汇路口,获取在所述交汇路口相交的各路段的等级;
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均为高等级路段,将所述路段在所述交汇路口处分别切分为两个路段;
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均为低等级路段,且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相同,计算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相似,获取相交路段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夹角低于角度门限值,将所述相交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包括高等级路段和低等级路段,将所述高等级路段在所述交汇路口处切分为两个路段,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相同,计算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相似,获取相交道路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夹角低于角度门限值,将所述相交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汇入路口或驶出路口,则将所述路段在所述汇入路口或驶出路口处进行切分,形成两个路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路段中道路的行车道数量;
如果所述行车道数量发生变化,则将所述路段在所述行车道数量发生变化处进行切分,形成两个路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单位时段内各路段的路况特征之前,还包括:
如果所述路段包括高架跨桥,则将所述高架跨桥连接的路段合并为一个路段。
13.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况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单位时段内,路段中各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将所述车辆的行驶距离高于门限距离的所述车辆确定为有效车辆;将所述有效车辆的行驶距离与路段长度的比例作为行驶速度的权重,加权有效车辆的行驶速度,作为所述路段的路况特征;
相似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路况特征确定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
路段合并模块,用于在路段合并周期内,根据已确定的相邻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似度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与所述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
计算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的加权有效车辆行驶速度之间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低于速度变化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相邻路段为相似,并将所述差值确定为路况相似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路段合并模块具体用于:
在路段合并周期内,计算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单位时段路况相似的出现次数或比例;
如果所述出现次数或比例满足相似门限值,则将所述相同预设路况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根据合并后路段中各原路段的路况特征计算合并后路段的路况特征;
将合并后路段作为新的路段,重复执行所述计算的操作,直至所述出现次数或比例无法满足相似门限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碎片调整模块,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确定各所述路段匹配的预设长度区间;
如果所述路段与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将所述路段与相邻的路段合并;
如果所述路段与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匹配,从所述路段中切分确定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所述第一子路段的长度为预设长度,所述第二子路段的长度为所述路段和所述第一子路段的长度之差;
确定所述第二子路段匹配的预设长度区间;
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消除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的切分操作,将所述路段恢复到切分前的状态;
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将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确定为新的路段,并对第二子分路段所对应的路段重复执行区间匹配的切分操作;
如果所述第二子路段与第三预设长度区间匹配,则将第一子路段和第二子路段确定为新的路段;
其中,第一预设长度区间对应碎片分组,第二预设长度区间对应超长分组,第三预设长度区间对应正常分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至少一个模块:
交通灯调整模块,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交通信号灯,获取交通信号灯处车辆队列长度;如果所述车辆队列长度达到预设队列长度,将所述路段在所述交通信号灯处切分为两个路段;
道路等级调整模块,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交汇路口,获取在所述交汇路口相交的各路段的等级;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均为高等级路段,将所述路段在所述交汇路口处分别切分为两个路段;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均为低等级路段,且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相同,计算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相似,获取相交路段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夹角低于角度门限值,将所述相交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如果所述相交路段包括高等级路段和低等级路段,将所述高等级路段在所述交汇路口处切分为两个路段,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特征匹配的预设路况相同,计算所述相交路段的路况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交路段相似,获取相交道路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夹角低于角度门限值,将所述相交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
路口调整模块,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如果所述路段中包括汇入路口或驶出路口,则将所述路段在所述汇入路口或驶出路口处进行切分,形成两个路段;
行车道调整模块,用于将符合合并条件的相邻路段合并为新的路段之后,获取所述路段中道路的行车道数量;如果所述行车道数量发生变化,则将所述路段在所述行车道数量发生变化处进行切分,形成两个路段;
高架桥调整模块,用于获取单位时段内各路段的路况特征之前,如果所述路段包括高架跨桥,则将所述高架跨桥连接的路段合并为一个路段。
CN201510640883.7A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279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0883.7A CN105279965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40883.7A CN105279965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9965A CN105279965A (zh) 2016-01-27
CN105279965B true CN105279965B (zh) 2017-11-03

Family

ID=55148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0883.7A Active CN105279965B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99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7841B (zh) * 2016-03-23 2018-07-31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道路通过时间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931480A (zh) * 2016-06-30 2016-09-07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路况描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91157B (zh) * 2016-11-21 2021-07-30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路况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7292701A (zh) * 2017-05-25 2017-10-24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订单分组方法和装置
CN107564289B (zh) * 2017-10-11 2020-08-11 东南大学 一种合并交通节点的道路网预处理方法
CN109215343B (zh) * 2018-09-20 2020-08-04 山东交通学院 基于社团发现的路网拥堵区域动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1047863A (zh) * 2019-12-17 2020-04-21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路况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7948B (zh) * 2021-01-19 2022-07-08 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段合并方法、介质及系统
CN113256985B (zh) * 2021-06-28 2021-09-17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拥堵预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677843B (zh) * 2022-02-17 2023-07-21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路况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311851B (zh) * 2022-07-19 2023-11-03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路况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38498B (zh) * 2023-02-28 2023-11-28 哈尔滨市川冠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态感知的车队跟车距离优化计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40527A1 (en) * 2006-06-05 2007-12-13 Sensis Pt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road information
CN100463009C (zh) * 2006-12-25 2009-02-18 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息融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1882372B (zh) * 2010-06-08 2013-03-27 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短小路链实时交通信息合并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68355B (zh) * 2011-10-19 2014-04-02 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更新交通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521985A (zh) * 2012-01-06 2012-06-27 北京捷易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息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3593971B (zh) * 2013-11-15 2016-04-27 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9965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9965B (zh) 一种基于路况的路段合并方法和装置
CN105139645A (zh) 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城市区域路网运行指数评估方法
CN105225500A (zh) 一种交通控制辅助决策方法及装置
CN107330217A (zh) 一种基于rbfnn的中观油耗预测方法
CN104778834A (zh) 一种基于车辆gps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判别方法
CN101739823A (zh) 一种适用低频采样的路段平均行程时间测量方法
CN103761430A (zh) 一种基于浮动车的路网高峰时段识别方法
CN105355049A (zh) 一种基于宏观基本图的高速公路运行状态评价方法
Alonso et al. Network Fundamental Diagram (NFD) and traffic signal control: First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the city of Santander
CN107886718A (zh) 一种路况分析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Oh et al. Optimal detector location for estimating link travel speed in urban arterial roads
Pandey et al. Assessment of Level of Service on urban roads: a revisit to past studies.
Vyas et al. Impact of Construction Work Zone on Urban Traffic Environment
Skabardonis et al. Evaluation of methodologies for analyzing freeway ramp weaving
Mustaq et al. Literature review on saturation flow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under mixed traffic flow condition
Barchański Analysis of critical gap times and follow-up times at selected, median, uncontrolled T-intersections differentiat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u et al. Modelling travel time after incidents on freeway segments in China
Bhattacharya et al. Optimization for pedestrian and vehicular delay in a signal network
Di Mino et al. 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 model using a LCCA-microsimulation integrated approach.
Bassani et al. Field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n Operating Speed Caused by trapezoidal humps
Juhász et al. Analysing the speed-flow relationship in urban road traffic
Vyas et al. A Review On Impact Of Traffic Work Zone On Capacity And Delay
Li et al. Improving motorway performance using variable speed limits
Wang et 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from highway work zone traffic in pavement life cycle assessment
Habib-Mattar et al. Analysis of the breakdown process on congested freew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