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8737A - 触摸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8737A
CN105278737A CN201510350902.2A CN201510350902A CN105278737A CN 105278737 A CN105278737 A CN 105278737A CN 201510350902 A CN201510350902 A CN 201510350902A CN 105278737 A CN105278737 A CN 105278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layers
sensing electrode
electrode
conductive layer
connecting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09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洙根
柳志昌
许在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773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7564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792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60001206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816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23783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816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0281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78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stress or warp in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e.g. caused by loads, vibrations or differences in thermal expan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4Optical details, e.g. printed circuits comprising integral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12.5D-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and also measures the distance of the input means within a short range in the Z direction, possibly with a separate measurement set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7Shielding in digitiser, i.e. guard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mostly for capacitive touchscreens, e.g. driven shields, driven gr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9Textured surface identifying touch areas, e.g. overlay structure for a virtual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37Materials
    • H05K2201/0145Polyester,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包括:包括有源区和非有源区的盖基板;以及在非有源区上的印刷层。印刷层的表面粗糙度在0.4μm至0.6μm的范围内。印刷层的平直度在±0.1μm至±10μm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案涉及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近来,触摸面板已经应用于多种电子应用,该触摸面板通过借助输入装置例如触控笔或手指触摸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图像来执行输入功能。
触摸面板包括盖基板,该盖基板具有用来感测位置的有源区和设置在有源区的外围部分处的非有源区。在非有源区中可以设置印刷层。可以用表现预定颜色的材料来印刷印刷层,使得从外部看不到线电极以及使线电极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印刷电路板。
可以通过多种方案在盖基板上印刷印刷层。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层的表面粗糙度及平直度上的偏差可能对可靠性产生影响。例如,在高表面粗糙度的情况下,当电极设置在印刷层上时,电极可能被印刷层的突起损坏。在平直度有大的偏差的情况下,印刷层可能被印刷至有源部分,使得有源区即显示区域可能减小。
同时,印刷层以预定高度即预定厚度被设置在盖基板上。设置在印刷层上的线电极和设置在盖基板上的感测电极彼此接触,使得线电极可以与感测电极连接。
然而,由于感测电极与设置在印刷层上的线电极连接,所以感测电极由于由印刷层的高度引起的台阶差(stepdifference)而短路,使得可靠性可能劣化。
同时,感测电极可以包括多个电极部,电极部可以彼此间隔开,并且电极部可以通过桥电极彼此连接。例如,绝缘层可以介于电极部之间,并且在绝缘层上形成桥电极以使感测电极的彼此间隔开的电极部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电极部、绝缘层和桥电极可能难以对准。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形成与感测电极间隔开的至少一个引线(wire)。需要接合部来将彼此间隔开的引线和感测电极彼此电连接。接合部可以通过印刷工艺形成。然而,当通过印刷工艺形成接合部时,基板的整个表面可能被加热。因此,由于基板的整个表面被加热,所以基板可能变形。特别地,弱耐热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可能在加热温度方面有局限性。
因此,需要具有新颖结构的触摸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的可靠性和小边框区域(Bezelarea)的触摸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包括:包括有源区和非有源区的盖基板;以及在非有源区上的印刷层。印刷层的表面粗糙度在0.4μm至0.6μm的范围内,并且印刷层的平直度在±0.1μm至±10μm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印刷层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减小。另外,印刷层的平直度可以得到改善。
因为印刷层的表面粗糙度减小,所以当在印刷层上设置线电极时,可以防止线电极由于形成在印刷层上的突起而断裂或短路。
另外,印刷层的平直度得到改善,使得触摸面板的边框区域可以减小,并且显示区域可以增加。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印刷层的厚度可以减小。
另外,印刷层包含光致抗蚀剂树脂组合物,使得印刷层与盖基板之间的粘合强度可以得到提高。因此,可以防止印刷层从盖基板剥离。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在感测电极与线电极连接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感测电极由于印刷层的台阶差而断裂或短路。
具体地,当形成印刷层时,可以通过辊涂方案以薄的厚度来形成印刷层。另外,可以防止可能在印刷层的表面中形成的针孔(pinhole)。因此,由于没有另外地形成另一印刷层,所以印刷层的总厚度可以减小。
因此,在将感测电极与在印刷层上的线电极连接时,可以防止由印刷层引起的对感测电极的损坏。另外,当盖基板通过粘合层接合至另一基板时,可以使由印刷层的台阶差造成的印刷层与粘合层之间的间隙最小化,由此使通过该间隙渗入触摸面板的空气层的引入最小化。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可以防止感测电极短路,可以防止印刷层剥离,以及可以使通过粘合层和印刷层之间的间隙而引入的空气最小化,使得整个触摸面板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感测电极设置在盖基板上,印刷层被设置成部分地覆盖感测电极的一端,线电极设置在印刷层上,并且感测电极通过导电构件例如位于印刷层的表面上或印刷层中的导电球而与线电极电连接。因此,当感测电极与线电极连接时,感测电极不受印刷层的台阶差的影响,使得可以防止感测电极断裂或短路。
另外,印刷层通过辊涂方案印刷,使得可以防止可能在印刷层的表面中生成的针孔。因此,印刷层可以以小厚度布置,使得印刷层的台阶差可以减小。因此,当盖基板通过粘合层接合至另一基板时,可以使由印刷层引起的在印刷层与粘合层之间的间隙最小化。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可以防止感测电极短路,并且可以防止印刷层剥离。另外,可以使由粘合层和印刷层之间的间隙引起的空气的引入最小化,使得整个触摸面板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提高。
另外,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包括通过层叠仅沿竖直方向导电的第一连接导电层和沿水平方向导电的第二连接导电层而形成的连接导电层,使得可以确保第一连接导电层或第二连接导电层的对准余量(alignmargin)。第一连接导电层在施加热或施加压力的区域处沿竖直方向导电且沿水平方向绝缘。因此,虽然第一连接导电层可能部分地与第一感测电极交叠,但是可以防止必须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彼此电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仅加热或加压介于第二连接导电层和第二感测电极之间、或者第二连接导电层和第二线电极之间的第一连接导电层。换言之,无需对基板的整个表面加热或加压。具体地,基板被部分地加热或加压,使得可以防止盖基板的变形或使盖基板的变形最小化。
另外,根据又一本发明实施方案,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形成在绝缘层上。因此,可以省略当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形成在同一层处时所需的连接导电层。因此,可以防止由连接导电层的错误对准而导致的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3是图2中示出的区域B的放大图。
图4是沿图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5是沿图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沿图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7至图9是示出了图6的区域B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沿图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11至图13是示出了图10的区域C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15是沿图14的线I-I'所取的截面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17是沿图16的线II-II'所取的截面图。
图18和图19是采用了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触摸装置的截面图。
图20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1和图2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其他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3至图26是示出了触摸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中,将理解的是:当层(或膜)、区域、图案或结构被称为在另一基板、另一层(或膜)、另一区域、另一焊盘或另一图案“上”或“下”时,其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其他基板、层(或膜)、区域、焊盘或图案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层。参考附图描述了层的这样的位置。
出于方便或清楚的目的,可以放大、省略或示意性绘出附图中所示的每个层(膜)、每个区域、每个图案或结构的厚度和尺寸。另外,元件的尺寸不完全反映实际的尺寸。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图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图3是图2中示出的区域B的放大图。图4是沿图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可以包括盖基板100、印刷层200、感测电极300、线电极400和印刷电路板500。
盖基板100可以支承印刷层200、感测电极300、线电极400和印刷电路板500。换言之,盖基板100可以支承基板。
盖基板100可以为柔性的或刚性的。例如,盖基板100可以包括玻璃或塑料。具体地,盖基板100可以包括:化学回火/半回火玻璃,例如钠钙玻璃或铝硅酸盐玻璃;增强/柔性塑料,例如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二醇(PPG)或聚碳酸酯(PC);或者蓝宝石。蓝宝石具有优越的电特性例如介电常数,使得可以极大地增加触摸响应速度并且可以容易实现隔空触摸(spacetouch)例如悬浮触摸(hovering)。另外,因为蓝宝石具有高的表面硬度,所以蓝宝石可应用于盖基板。悬浮触摸是指即使在距显示器微小距离处也能识别坐标的技术。
盖基板100可以具有有源区AA和非有源区UA。
可以在有源区AA中显示图像,并且图像不可以显示在设置在有源区AA的外围部分处的非有源区UA中。
可以在有源区AA和非有源区UA中的至少之一中检测输入装置(例如,手指)的位置。如果输入装置(例如手指)触摸触摸窗,则在被输入装置触摸的部分中产生电容的变化,并且可以将经历电容变化的被触摸部分检测为触摸点。
可以在盖基板100上设置感测电极300。具体地,感测电极300可以设置在盖基板100的有源区AA上。更具体地,感测电极300可以从盖基板100的有源区AA向非有源区UA延伸。
感测电极300可以包含导电材料。感测电极300可以包含能够在不干扰光透射的情况下使电流流动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感测电极300可以包含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铜氧化物、锡氧化物、锌氧化物或钛氧化物。
然而,实施方案不限于此,并且感测电极300可以包括纳米线膜、碳纳米管(CNT)、石墨烯或导电聚合物。
另外,感测电极300可以包含多种金属。例如,感测电极300可以包含金属例如铬(Cr)、镍(Ni)、铜(Cu)、铝(Al)、银(Ag)和钼(Mo)中的至少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感测电极300(或线电极400)可以形成为网状。具体地,感测电极300可以包括多个子电极,并且子电极可以在彼此交叉的同时布置成网状。
感测电极300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
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在盖基板100的有源区AA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具体地,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设置在盖基板100的一个表面上。例如,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与盖基板100的所述一个表面接触。
另外,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在盖基板100的有源区AA上沿第二方向延伸。具体地,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设置在盖基板10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例如,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与盖基板100接触。换言之,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设置在盖基板100的同一表面上并且沿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
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在盖基板100上彼此绝缘。具体地,第一感测电极310通过第一连接电极311彼此连接,在第一连接电极311处设置绝缘层350,并且在绝缘层350上设置第二连接电极321以将第二感测电极320彼此连接。
第一连接电极311将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感测电极310电连接并且第二连接电极321将彼此间隔开的第二感测电极320电连接。连接电极311和连接电极321可以包含在不干扰光透射的情况下使电流动的透明导电材料。连接电极311和连接电极321可以由与构成感测电极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
因此,在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之间没有接触并且彼此绝缘的情况下,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设置在盖基板100的同一表面上,即,设置在有源区的一个表面上。
参照图4,在盖基板100的非有源区UA上可以设置印刷层200。
印刷层200的厚度T1可以在约1μm至约10μm的范围内。具体地,印刷层200的厚度T1在约1μm至约9μm的范围内。更具体地,印刷层200的厚度T1在约1.3μm至约2μm的范围内。
印刷层200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方案或辊涂方案印刷在盖基板100上。
印刷层200可以根据期望的外观被实现为各种颜色。具体地,印刷层200可以被实现为各种颜色例如黑色、白色、蓝色或红色。
印刷层200可以包含光致抗蚀剂树脂组合物。例如,印刷层200可以包含重氮树脂、叠氮树脂、硬涂层聚乙烯(hardcoatedpolyvinyl)、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和聚酯中的至少之一。例如,印刷层200可以包含:包括丙烯酸类共聚物的丙烯酸类树脂、交联剂、光引发剂、添加剂、二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DE醋酸酯)或二乙二醇甲乙醚(MEDG)。
具体地,基于光致抗蚀剂组合物的总含量,以按重量计约15%至按重量计约25%的含量包含有丙烯酸类共聚物,以按重量计约10%至按重量计约20%的含量包含有交联剂,以及以按重量计约1%至按重量计约3%的含量包含有光引发剂。以按重量计约4%至按重量计约6%的含量包含有添加剂,以及以按重量计约5%至按重量计约15%的含量包含有DE醋酸酯。可以以按重量计约30%至按重量计约70%的含量包含有MEDG。
印刷层包含光致抗蚀剂树脂组合物,使得在印刷层和盖基板之间的粘合强度可以得到提高。因此,可以防止印刷层从盖基板剥离,使得触摸面板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提高。
印刷层200还可以包含有颜色的墨。具体地,印刷层200可以包含表现黑色、白色或蓝色的墨,使得印刷层200可以被实现为期望的颜色。
另外,印刷层200可以不是不透明的。换言之,印刷层200可以是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因此,可能从外部看不到设置在印刷层200上的电极或印刷电路板。
印刷层200可以具有预定的表面粗糙度(Ra)。具体地,印刷层200的表面201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在预定的范围内。例如,印刷层200的表面粗糙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约0.6μm。具体地,印刷层200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在约0.4μm至约0.6μm的范围内。
在印刷层200的表面粗糙度超过约0.6μm的情况下,布置在印刷层上的电极可能被形成在印刷层上的突起损坏,使得电极的可靠性可能劣化。由于制造工艺,可能难以使印刷层200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约0.4μm。
另外,印刷层200可以具有预定的平直度。例如,印刷层200的平直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约±10μm。更具体地,印刷层200的平直度可以在约±0.1μm至约±10μm的范围内。更具体地,印刷层200的平直度可以在约±0.1μm至约±10μm的范围内。
在这种情况下,平直度指的是印刷层200的平行度。参照图3,当限定了虚拟平行线即第一平行线PL1和第二平行线PL2的情况下,印刷层200偏离第一平行线PL1的距离被称为第一偏差d1,并且印刷层200偏离第二平行线PL2的距离被称为第二偏差d2,第一偏差d1和第二偏差d2的和可以表示平直度。换言之,随着第一偏差d1和第二偏差d2的和减小,可以表示更优的平直度。随着第一偏差d1和第二偏差d2的和增加,可以表示更差的平直度。在这种情况下,虚拟平行线可以被限定为通过连接印刷层的起点S1与印刷层的终点E1以及连接印刷层的起点S2与印刷层的终点E2所获得的线。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印刷层200的平直度可以为约±10μm或更小。换言之,在第一偏差为-10μm并且第二偏差为+10μm的情况下,总偏差可以为20μm或更小。具体地,印刷层200的平直度可以在约±0.1μm至约±10μm的范围内。
如果印刷层200的平直度超过约±10μm,那么当形成印刷层200时边缘区增加,使得非有源区UA即触摸面板的边框区域可能增加。另外,印刷层被印刷在有源区AA之上,使得显示区域可能变窄。另外,在制造过程中可能难以使印刷层200的平直度小于约±5μm。
在盖基板100的非有源区UA上可以设置线电极400。具体地,线电极40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200上。线电极400可以与感测电极300连接并且设置在印刷层200上。
线电极400可以包括第一线电极410和第二线电极420。具体地,线电极400可以包括与第一感测电极310连接的第一线电极410和与第二感测电极320连接的第二线电极420。
第一线电极410的一端和第二线电极420的一端可以与感测电极300连接,并且第一线电极410的相反端和第二线电极420的相反端可以与印刷电路板500连接。
线电极400可以包含导电材料。例如,线电极400可以包含金属材料例如铜(Cu)或银(Ag),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线电极400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
线电极400可以与在印刷层200上的感测电极300连接。具体地,感测电极300和线电极400可以彼此直接地或间接地接触。
线电极400从感测电极300接收感测的触摸信号,并且触摸信号可以被传输至安装在印刷电路板500上的驱动芯片510,所述印刷电路板500通过线电极400与感测电极300电连接。
印刷电路板500可以设置在非有源区UA上。印刷电路板500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印刷电路板500可以与设置在非有源区UA上的线电极400连接。具体地,印刷电路板500可以通过在非有源区UA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电连接线电极400。
可以在印刷电路板500上安装驱动芯片510。具体地,驱动电极510从线电极400接收感测电极300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使得驱动芯片510可以根据触摸信号执行操作。
在印刷层200上还可以设置保护层600。具体地,保护层60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上以覆盖线电极400。保护层600可以是钝化层。
保护层600可以包含与构成印刷层200的材料相同或不同的材料。优选地,保护层600可以包含与印刷层200的材料不同的材料。例如,保护层600可以包含例如二氧化硅(SiO2)的材料。
保护层600可以具有与印刷层200的颜色相同或相似的颜色。优选地,保护层600可以具有与印刷层200的颜色对应的颜色。另外,保护层600可以是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
保护层600的厚度可以比印刷层200的厚度更厚。具体地,保护层600的厚度T2在约6μm至约10μm的范围内。更具体地,保护层600的厚度T2在约7μm至约9μm的范围内。
如果保护层600的厚度小于约6μm,那么不能充分保护在印刷层上的电极免受外部异物影响。如果保护层600的厚度超过约10μm,那么触摸面板的总厚度可能由于保护层600而增加。
保护层600设置在印刷层200上以保护设置在印刷层200上的线电极400免受外部异物影响,并且保护层600具有与印刷层200的颜色相同的颜色以加强印刷层。
虽然图4示出了设置一个印刷层的情况,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多个印刷层。
参照图5,印刷层200可以包括多个印刷层。例如,印刷层200可以包括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第一印刷层210与盖基板100接触,并且第二印刷层220可以与第一印刷层210接触。
虽然图5示出了仅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印刷层可以包括多个印刷层,例如在第二印刷层上的第三印刷层。
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可以被设置成相互不同的宽度。虽然图5示出了第一印刷层210的宽度比第二印刷层220的宽度更宽,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第二印刷层220的宽度可以比第一印刷层210的宽度更宽。
第一印刷层210的厚度t1和第二印刷层220的厚度t2中的每一个可以在约1μm至约10μm的范围内。具体地,第一印刷层210的厚度t1和第二印刷层220的厚度t2中的每一个可以在约1μm至约9μm的范围内。更具体地,第一印刷层210的厚度t1和第二印刷层220的厚度t2中的每一个可以在约1.3μm至约2μm的范围内。
第一印刷层210的表面211和第二印刷层220的表面221中的至少之一的表面粗糙度可以为约0.6μm或更小。
具体地,第一印刷层210的表面211和第二印刷层220的表面221中的至少之一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在约0.4μm至约0.6μm的范围内。
另外,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中的至少之一的平直度可以为约±10μm或更小。具体地,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中的至少之一的平直度可以在约±0.1μm至约±10μm的范围内。具体地,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中的至少之一的平直度可以在约±5μm至约±10μm的范围内。
线电极400可以设置在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中的至少之一上,并且保护层600可以设置在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中的至少之一上以覆盖线电极400。
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可以减小印刷层的表面粗糙度。另外,印刷层的平直度可以得到改善。
在线电极被设置在印刷层上的情况下,减小印刷层的表面粗糙度以防止线电极由于印刷层上的突起而断裂或短路。
另外,印刷层的平直度改善,使得可以减小触摸面板的边框区域并且可以增加显示区域。
另外,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可以减小印刷层的厚度。
具体地,当形成印刷层时,印刷层可以通过辊涂方案以薄的厚度形成。另外,可以防止可能在印刷层表面中形成的针孔,使得可以不另外地形成另一印刷层。因此,可以减小印刷层的总厚度。
因此,在感测电极与在印刷层上的线电极连接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可能在印刷层中发生的对感测电极的损伤。另外,当盖基板通过粘合层接合至另一基板时,可以使由印刷层的台阶差引起的印刷层和粘合层之间的间隙最小化。可以使通过间隙而渗入的空气层的引入最小化。
另外,印刷层包含光致抗蚀剂树脂组合物以提高与盖基板的粘合强度,使得可以防止印刷层从盖基板剥离。
因此,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可以防止电极(例如感测电极和线电极)短路,并且可以防止印刷层剥离,可以使通过在粘合层和印刷层之间的间隙而引入的空气最小化,可以提高整个触摸面板的可靠性,并且可以减小边框区域,使得可以增加显示区域。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6至图13描述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将集中对与上述实施方案的差别来进行下面的描述,并且将不再描述和上述实施方案的结构或部件相同的结构或部件。
图6是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沿图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并且图7至图9是图6的区域B的放大截面图。
参照图6至图9,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可以包括盖基板100、印刷层200、感测电极300、线电极400和印刷电路板500。
在盖基板100上的非有源区UA中可以设置印刷层200。印刷层200可以与感测电极300部分接触。具体地,从有源区AA延伸至非有源区UA的感测电极300的一端可以与在非有源区UA中的印刷层200接触。换言之,印刷层200可以覆盖设置在非有源区UA上的感测电极300的一端。
与根据前述实施方案的印刷层200相比,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印刷层200还可以包括导电构件250。印刷层200可以包括设置在印刷层200的表面上或在印刷层200中的导电构件250。
导电构件250可以包含具有导电性的各种材料。
导电构件250可以包括具有预定尺寸的导电球。具体地,导电构件250可以包括颗粒尺寸在约5μm至约10μm范围内的导电球。
导电构件250可以位于印刷层200的外部区域或内部区域中的至少之一中。
具体地,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200的内部区域处。参照图7,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200的整个区处。另外,参照图8,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仅接触区域CA中,在所述接触区域CA中,由于印刷层200与感测电极300交叠,印刷层200与感测电极300接触。
另外,参照图9,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中的至少之一中。具体地,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的内部区域中以及在一个表面200a和与所述一个表面200a相反的相反表面200b中的至少之一(即在印刷层的外部区域中)上,在所述一个表面200a上印刷层200与盖基板100接触。另外,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的内部区域和印刷层200的外部区域的接触区域CA中的至少一个区中,在所述接触区域CA中,由于印刷层200与感测电极300交叠,印刷层200与感测电极300接触,所述印刷层200的外部区域表示印刷层200的所述一个表面和相反表面。
可以在盖基板100的非有源区UA上设置线电极400。具体地,线电极40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200上。线电极400可以与感测电极300连接并且可以设置在印刷层200上。
线电极400可以包括第一线电极410和第二线电极420。具体地,线电极400可以包括与第一感测电极310连接的第一线电极410和与第二感测电极320连接的第二线电极420。
第一线电极410的一端和第二线电极420的一端可以与感测电极300连接,并且第一线电极410的相反端和第二线电极420的相反端可以与印刷电路板500连接。
线电极400可以包含导电材料。例如,线电极400可以包含金属材料例如铜(Cu)或银(Ag),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线电极400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线电极400可以与在接触区域CA上的感测电极300连接,在所述接触区域CA中印刷层200与感测电极300交叠。具体地,感测电极300不与线电极400直接接触,但是可以通过设置在印刷层200的表面上或印刷层200中的导电构件250与线电极400间接地接触。
线电极400从感测电极300接收感测的触摸信号,并且触摸信号可以传输至安装在印刷电路板500上的驱动芯片510,所述印刷电路板500通过线电极400与感测电极300电连接。
可以在非有源区UA上设置印刷电路板500。印刷电路板500可以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印刷电路板500可以与设置在非有源区UA上的线电极400连接。具体地,印刷电路板500可以通过在非有源区UA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与线电极400电连接。
可以在印刷电路板500上安装驱动芯片510。具体地,驱动芯片510从线电极400接收感测电极300所感测到的触摸信号,使得驱动芯片510可以根据触摸信号来执行操作。
在印刷层200上还可以设置钝化层600。具体地,钝化层60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200上以覆盖线电极400。
图10是沿图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并且图11至图13是示出了图10的区域C的放大截面图。
参照图10至图13,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印刷层200可以包括多个印刷层。例如,印刷层200可以包括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第一印刷层210与盖基板100接触,并且第二印刷层220可以与第一印刷层210接触。
虽然图10示出仅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印刷层可以包括多个印刷层,例如在第二印刷层上的第三印刷层。
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可以被设置成相互不同的宽度。虽然图10示出了第一印刷层210的宽度比第二印刷层220的宽度宽,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第二印刷层220的宽度可以比第一印刷层210的宽度宽。
导电构件250可以位于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的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中的至少之一中。
具体地,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200的内部区域处。参照图11,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的整个区处。另外,参照图9,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仅接触区域CA中,在所述接触区域CA中,由于第一印刷层210或第二印刷层220与感测电极300交叠,第一印刷层210或第二印刷层220与感测电极300接触。
另外,参照图12,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200的表面的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中的至少之一中。具体地,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的内部区域中以及在一个表面200a和第二印刷层220的一个表面200b中的至少之一(即在印刷层的外部区域中)上,在所述一个表面200a上,第一印刷层210与盖基板100接触。另外,导电构件250可以设置在印刷层的内部区域和印刷层200的外部区域的接触区域CA中的至少之一中,在所述接触区域CA中,由于第一印刷层210或第二印刷层220与感测电极300交叠,第一印刷层210或第二印刷层220与感测电极300接触,所述印刷层200的外部区域表示印刷层210的所述一个表面和印刷层220的所述一个表面。
可以在盖基板100的非有源区UA上设置线电极400。具体地,线电极400可以设置在第一印刷层210和第二印刷层220中的至少之一上。
线电极400可以与在接触区域CA上的感测电极300连接,在所述接触区域CA中,第一印刷层210或第二印刷层220与感测电极300交叠。具体地,感测电极300不与线电极400直接接触,而是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印刷层210或第二印刷层220的表面上或内部部分处的导电构件250与线电极400间接地连接。
在第二印刷层220上还可以设置钝化层600。具体地,钝化层600可以覆盖在第二印刷层220上的线电极400。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4至图17描述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将集中对与上述实施方案的差别来进行下面的描述,并且将不再描述和上述实施方案的结构或部件相同的结构或部件。
图15是沿图14的线I-I'所取的截面图。图16是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参照图14和图15,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可以包括盖基板100、印刷层200、感测电极300、线电极400和印刷电路板500。
感测电极300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包含彼此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另外,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设置在盖基板100的同一表面上。
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用作设置在有源区AA上的传感器以感测触摸。具体地,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在有源区AA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彼此垂直。
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电极部313和第一连接电极311。第一电极部313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极部31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电极311彼此电连接。第一电极部313和第一连接电极311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
虽然附图示出第一电极部313被设置成菱形,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第一电极部313可以被设置成各种形状,例如条形、包括三角形或长方形的多边形、圆形、线型H形或椭圆形。
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与形成在非有源区UA中的第一线电极410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一线电极410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
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电极部323。第二电极部323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
虽然附图示出第二电极部323被设置成菱形,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第二电极部323可以被设置成各种形状,例如条形、包括三角形或长方形的多边形、圆形、线型H形或椭圆形。
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彼此连接的第二电极部323。第二电极部323可以通过连接导电层彼此电连接。另外,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与形成在非有源区UA中的第二线电极420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可以彼此间隔开。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通过连接导电层与第二线电极420电连接。
连接导电层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包括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的连接导电层可以形成在绝缘层350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导电层51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印刷层,所述印刷层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案的导电构件。具体地,第一连接导电层51的将第二感测电极320与第二线电极420电连接的部分可以包括含有导电构件的印刷层。
具体地,可以在第一感测电极310上形成绝缘层350,露出第二感测电极320的第二电极部323。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的由绝缘层350露出的第二电极部323连接。另外,第二连接导电层52设置在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上。换言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彼此间隔开的第二电极部323可以沿第二方向彼此连接。
另外,绝缘层350可以被形成为露出第二线电极420。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的第二电极部323以及由绝缘层350露出的第二线电极420接触。另外,第二连接导电层52设置在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上。换言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被设置成将彼此间隔开的第二电极部323和第二线电极420彼此连接。
绝缘层350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电极311和第一感测电极310的第一电极部313的顶表面上。具体地,绝缘层350可以接触第一电极部313和第一连接电极311的顶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绝缘层350可以在第一电极部313和第一连接电极311上沿第一方向延伸。
绝缘层350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所示。换言之,绝缘层350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只要使第一感测电极310不与连接导电层接触即可。另外,绝缘层350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只要使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不与连接导电层接触即可。例如,绝缘层350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上的使第二感测电极320露出的接触孔。另外,绝缘层350可以仅形成在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之间的交叉区处,并且可以布置成多个条形状。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电连接。另外,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通过绝缘层350与第一感测电极310绝缘。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为竖直导电层。换言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沿竖直方向导电。第一连接导电层51的竖直方向可以指相对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所有方向垂直的方向。例如,可以在第一连接导电层51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之间发生导电。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是各向异性导电膜。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具有分布在其中的多个导电球。在预定条件下通过加热工艺或加压工艺,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沿竖直方向表现导电性并且可以沿水平方向表现绝缘特性。换言之,在给第一连接导电层51施加热或施加压力的区域中可以为竖直方向的导电性。
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包括水平导电层。换言之,第二连接导电层52允许沿水平方向的导电性。换言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仅沿竖直方向表现导电性,并且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沿水平方向表现导电性。
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包含具有优越导电性的材料。例如,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包含选自金属、纳米线、光敏纳米线膜、碳纳米管(CNT)、石墨烯及其组合中的任何一种。另外,第二连接导电层52包含金属并且可以被设置成网状。例如,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包含Cu、Au、Ag、Al、Ti、Ni或其合金。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形成在绝缘层350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被布置成沿第二方向延伸,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通过各种方案被布置成足以使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与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接触。
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交叠并且第一连接导电层51介于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之间。
第二连接导电层52的一端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的一个电极部交叠,并且第二连接导电层52的相反端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的另一电极部交叠。另外,第二连接导电层52的所述一端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交叠,并且第二连接导电层52的所述相反端可以与第二线电极420交叠。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在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交叠的区处沿竖直方向导电,使得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电连接。
具体地,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一个第二电极部323以及与所述一个第二电极部323相邻的另一第二电极部323交叠,并且第一连接导电层51介于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所述一个第二电极部323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所述另一第二电极部323之间。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通过加热工艺或加压工艺沿竖直方向导电。因此,所述一个第二电极部323通过第一连接导电层51电连接至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另外,所述一个第二电极部323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通过第一连接导电层51彼此电连接。
另外,因为第二连接导电层52沿水平方向导电,所以一个第二电极部323可以与另一第二电极部323电连接。另外,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通过第一连接导电层51沿竖直方向导电并且通过第二连接导电层52沿水平方向导电,使得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可以彼此电连接。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制造触摸面板的方法。在具有有源区AA和非有源区UA的盖基板100上形成包括第一电极部313和第一连接电极311的第一感测电极310、包括第二电极部323的第二感测电极320、与第一感测电极310一体地形成的第一线电极410、以及第二线电极420。在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上形成绝缘层350,露出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的一部分。
在绝缘层350上形成第一连接导电层51以与露出的第二感测电极320或露出的第二线电极420连接。在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上形成第二连接导电层52。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交叠并且第一连接导电层51介于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之间。
此后,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通过加热工艺或加压工艺固化并沿竖直方向导电。另外,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沿水平方向导电。因此,第二感测电极320的第二电极部323可以彼此电连接,并且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可以彼此电连接。
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不限于此。换言之,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制造触摸面板,只要通过第一连接导电层51形成竖直方向导电并且通过第二连接导电层52形成水平方向导电,使得第二感测电极320的第二电极部323彼此电连接,并且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与第二线电极420电连接即可。
可替选地,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通过印刷工艺与第二线电极420连接。例如,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通过印刷工艺使用Ag糊料与第二线电极420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Ag糊料执行印刷工艺时,盖基板100的整个表面可能被加热。因此,盖基板100可能变形。特别地,包含弱抗热变形材料例如PET的盖基板100可能在加热温度方面有局限性。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仅对介于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线电极420之间的第一连接导电层51加热或加压。换言之,无需对盖基板100的整个表面加热或加压。具体地,盖基板100被部分地加热或加压,使得可以防止盖基板100的变形或使盖基板100的变形最小化。
另外,根据又一实施方案,可以确保第一连接导电层51或第二连接导电层52的对准余量。第一连接导电层51在施加热或施加压力的区域处沿竖直方向导电并且沿水平方向绝缘。因此,即使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与第一感测电极310接触,彼此必须间隔开的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彼此电连接。
虽然未示出,但是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具有感测电极300和线电极400的盖基板100上的盖基板。换言之,盖基板可以设置在盖基板100上,所述盖基板100具有第一感测电极310、第二感测电极320、第一线电极410和第二线电极420。
可以在所述盖基板100和所述盖基板之间形成透明粘合层。例如,透明粘合层可以包含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
图16是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并且图17是沿图16的线II-II'所取的截面图。
此后,参照图16和图17,根据又一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可以包括盖基板100、印刷层200、感测电极300、线电极400和印刷电路板500。
感测电极300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包含彼此相同的材料或彼此不同的材料。另外,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设置在与盖基板100的表面相同的表面上。
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用作设置在有源区AA上的传感器以感测触摸。具体地,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在有源区AA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彼此垂直。
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电极部313和第一连接电极311。第一电极部313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极部31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电极311彼此电连接。第一电极部313和第一连接电极311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
另外,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电极部323和第二连接电极321。第二电极部323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电极部323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电极321彼此电连接。第二电极部323和第二连接电极321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
虽然附图示出第一电极部313和第二电极部323被设置成菱形,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第一电极部313和第二电极部323可以设置成各种形状,例如条形、包括三角形或长方形的多边形、圆形、线型H形或椭圆形。
绝缘层350可以介于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之间。具体地,可以在盖基板100上形成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在第一感测电极310上形成绝缘层350,并且可以在绝缘层350上形成第二感测电极320。
绝缘层350可以形成在具有第一感测电极310的盖基板100的整个表面上。另外,绝缘层350可以形成在盖基板100的有源区AA上。另外,绝缘层350可以仅形成在第二感测电极320的下部处。换言之,绝缘层350可以具有足以使第一感测电极310与第二感测电极320电绝缘的各种形状。
形成在盖基板100的非有源区UA上的线电极400可以将电信号施加至感测电极300。线电极400可以包括第一线电极410和第二线电极420。线电极400可以形成在非有源区UA上使得线电极400不被看到。
线电极400可以包含与形成在有源区AA上的感测电极300的材料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线电极400可以包含导电材料。线电极400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材料、金属或导电聚合物。另外,线电极400可以在与形成感测电极300的过程相同或不同的过程中形成。
形成在非有源区UA上的第一线电极410与形成在有源区AA上的第一感测电极310电连接。第一线电极410和第一感测电极310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
形成在非有源区UA上的第二线电极420与形成在有源区AA上的第二感测电极320电连接。第二线电极420可以形成在与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一线电极410的层相同的层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线电极420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间隔开。第二线电极420可以通过连接导电层与形成在绝缘层350上的第二感测电极320电连接。
连接导电层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包括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的连接导电层形成在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上。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为根据上述的实施方案的包括导电构件的印刷层。
具体地,第一连接导电层51被形成为与形成在绝缘层350上的第二线电极42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形成为与第二感测电极320的第二电极部323以及第二线电极420交叠。第二连接导电层52形成在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上。换言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被布置成将彼此间隔开的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绝缘层350可以与第二线电极420间隔开。另外,绝缘层350可以被形成为露出第二线电极420的一部分。换言之,绝缘层350可以介于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之间,露出第二线电极420。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电连接第二感测电极320或第二线电极420。另外,第一连接导电层51和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通过绝缘层350绝缘于第一感测电极310。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是竖直导电层。换言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沿竖直方向导电。第一连接导电层51的竖直方向可以指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所有方向的方向。例如,可以在第一连接导电层51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之间发生导电。另外,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沿竖直方向导电,并且可以沿水平方向绝缘。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为各向异性导电膜。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具有分布在其中的多个导电球。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在预定条件下通过加热工艺或加压工艺沿竖直方向表现导电性并且可以沿水平方向表现绝缘特性。换言之,在给第一连接导电层51施加热或施加压力的区域中可以为竖直方向的导电性。
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包括水平导电层。换言之,第二连接导电层52允许沿水平方向的导电。换言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表现仅沿竖直方向的导电性,并且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表现沿竖直方向的导电性。
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包含具有优越导电性的材料。例如,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包含选自金属、纳米线、光敏纳米线膜、碳纳米管(CNT)、石墨烯及其组合中的任何一种。另外,第二连接导电层52包含金属并且可以被设置成网状。例如,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包含Cu、Au、Ag、Al、Ti、Ni或其合金。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形成在其中第二感测电极320与第二线电极420彼此相邻的区域处,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被布置成沿第一方向延伸,但是实施方案不限于此。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通过各种方案被布置成足以使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与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接触。例如,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被布置成多个条形的形状。
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形成在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交叠,并且第一连接导电层51介于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线电极420之间。另外,第二连接导电层52的一端可以与第二感测电极320交叠,并且第二连接导电层52的相反端可以与第二线电极420交叠。
第一连接导电层51在其中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交叠的区处沿竖直方向导电,使得第二连接导电层52可以电连接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
具体地,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交叠,并且第一连接导电层51介于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线电极420之间。第一连接导电层51可以通过加热工艺或加压工艺沿竖直方向导电。
因此,第二感测电极320通过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与第二连接导电层52电连接。另外,第二线电极420通过第一连接导电层51与第二连接导电层52电连接。因为第二连接导电层52沿水平方向导电,所以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可以彼此电连接。
根据又一实施方案,仅介于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感测电极320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导电层52与第二线电极420之间的第一连接导电层51被加热或加压。换言之,无需对盖基板100的整个表面加热或加压。具体地,盖基板100被部分地加热或加压,使得可以防止盖基板100的变形或使盖基板100的变形最小化。
另外,根据又一实施方案,在绝缘层350上形成第二感测电极320,使得在有源区AA中不需要另外的连接导电层。因此,可以省略在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形成在同一层的情况下所需的连接导电层。因此,可以防止由连接导电层的错误对准引起的失效。
虽然未示出,但是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具有感测电极300和线电极400的盖基板100上的盖基板。换言之,所述盖基板可以设置在所述盖基板100上,所述盖基板100具有第一感测电极310、第二感测电极320、第一线电极410和第二线电极420。
可以在所述盖基板100和所述盖基板之间形成透明粘合层。例如,透明粘合层可以包含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
图18和图19是示出了包括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触摸装置的截面图。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8和图19描述包括上述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触摸装置。
参照图18和图19,包括有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触摸装置包括显示面板90和触摸面板10。触摸面板10与上述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相同。
触摸装置可以包括传输光的有源区和不传输光的非有源区。粘合层介于显示面板90和触摸面板10之间。可以在有源区和非有源区的部分处形成粘合层50。粘合层50可以采用OCA或OCR以将显示面板90接合至触摸面板10。
参照图18,包括有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的盖基板100可以用作触摸面板10的盖基板。在这种情况下,粘合层50可以与形成在盖基板100上的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接触。
参照图19,触摸面板10可以包括附加的钝化层600。在这种情况下,透明粘合层60可以介于钝化层600和盖基板100之间。另外,粘合层50可以与盖基板100的背表面接触。
显示面板9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用作液晶显示面板的面光源的背光单元。液晶面板和背光单元可以通过固定盖(asetcover)彼此整体地耦接。例如,固定盖可以包括下盖、支承主体和上盖。在这种情况下,上盖、支承主体和下盖彼此一体地组装,并且盖附着膜接合至上盖和触摸面板,使得触摸面板和上盖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
液晶面板具有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包括RGB滤色片的上基板与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的下基板组合,并且使液晶层介于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
另外,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晶体管上滤色片(COT)结构,在晶体管上滤色片结构中滤色片和黑矩阵形成在下基板上。可以在下基板上形成TFT,可以在TFT上形成保护层,并且可以在保护层上形成滤色片层。另外,在下基板上形成像素电极并且使像素电极与薄膜晶体管接触。为了提高开口率且简化掩模工艺,可以省略黑矩阵,并且公共电极可以执行黑矩阵的功能。
背光单元可以包括:包括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发光二极管(LED)或白色(W)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封装件(发光封装件);具有多个电源图案以给发光封装件提供电力的印刷电路板;将由发光封装件提供的光转换成面光源形式的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的背表面上以提高光效率的反射板;以及设置在导光板前面(上)以收集和漫射光的光学片。
显示面板90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不需要任何附加光源的自发光装置。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形成在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和与薄膜晶体管接触的有机发光装置。有机发光装置可以包括阳极、阴极和介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另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形成在有机发光装置上的封装基板以用于封装。
另外,显示面板90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包括电泳显示器(EPD)、电子纸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装置(PDP)、场发射显示装置(FED)、电发光显示装置(ELD)以及电润湿显示器(EWD)。
图20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参照图20,还可以在盖基板100上设置基板700,并且可以分别在盖基板100的一个表面上和基板70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感测电极300和线电极400。基板700可以包括塑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盖基板100可以通过粘合层800接合至基板700。例如,盖基板100和基板700可以通过OCA800彼此接合。
换言之,可以在盖基板10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一线电极410,并且可以在基板70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
由于印刷层、线电极和保护层具有与上述实施方案的描述相同的描述,因此将省略其细节。
图21和图2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方案的触摸面板的其他实施例的透视图。
参照图21,还可以在盖基板100上设置基板700,并且可以在基板700的一个表面上以及基板700的所述一个表面的相反表面上设置感测电极300和线电极400。基板700可以包括塑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盖基板100可以通过粘合层800接合至基板700。例如,盖基板100和基板700可以通过OCA800彼此接合。
换言之,可以在盖基板10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一线电极410,并且可以在基板70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
另外,在基板700的一个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感测电极310、第二感测电极320、第一线电极410和第二线电极420。具体地,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绝缘层彼此绝缘。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二感测电极320可以在没有彼此接触的情况下设置在基板700的同一表面上。
由于印刷层、线电极和保护层具有与上述实施方案的描述相同的描述,因此将省略其细节。
参照图22,还可以在盖基板100上设置第一基板710和第二基板720,并且可以分别在第一基板710的一个表面上和第二基板72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感测电极300和线电极400。第一基板710和/或第二基板720可以包括塑料,例如PET。
盖基板100、第一基板710和第二基板720可以通过粘合层800彼此接合。例如,盖基板100与基板700可以通过OCA800彼此接合。
换言之,可以在第一基板71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第一感测电极310和第一线电极410,并且可以在第二基板72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第二感测电极320和第二线电极420。
由于印刷层、线电极和保护层具有与上述实施方案的描述相同的描述,因此将省略其细节。
图23至图26是示出了触摸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参照图23,手机终端1000可以包括有源区AA和非有源区UA。有源区AA可以由于手指触摸而感测触摸信号,并且在非有源区UA中可以设置指令图标图案部分和标志。
另外,参照图24,示出了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个实例的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便携式笔记本电脑2000可以包括触摸面板2200、触摸板2100和电路板2300。触摸板2100设置在触摸面板2200的顶表面上。触摸板2100可以保护触摸区TA。另外,触摸板2100可以提升用户的触摸体验。另外,电连接至触摸面板2200的电路板2300设置在触摸面板2200的底表面上。电路板2300为印刷电路板,并且可以在电路板2300上安装构成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的各种部件。
另外,参照图25,触摸面板可以应用于车辆导航系统3000。
参考图26,触摸面板可以应用于车辆的内部部件中。换言之,触摸面板可以应用于能够应用触摸面板的各个部件中。因此,触摸面板应用于仪表板以及PND(个人导航显示器),使得可以实现CID(中心信息显示器)。然而,实施方案不限于此。换言之,显示器可以用于各种电子产品。
在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示例性实施方案”等的任何提及,指的是结合本实施方案所描述的具体的特性、结构或特征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说明书中各个地方出现这样的短语不一定全部是在指代同一实施方案。此外,当结合任何实施方案来描述具体的特性、结构或特征时,应提出的是,结合该实施方案的其他实施方案来实现这样的特性、结构或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大量示例性实施方案对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落在本公开内容的原则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大量其他修改方案和实施方案。更具体地,可以在公开内容、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对主题组合布置的部件部分和/或布置方面进行各种变型和修改。除部件部分和/或布置方面的变型和修改之外,替代性用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是明显的。

Claims (20)

1.一种触摸面板,包括:
包括有源区和非有源区的盖基板;以及
在所述非有源区上的印刷层,
其中所述印刷层的表面粗糙度(Ra)在0.4μm至0.6μm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印刷层的平直度在±0.1μm至±10μ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印刷层包含光致抗蚀剂树脂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光致抗蚀剂树脂组合物包含重氮树脂、叠氮树脂、硬涂层聚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和聚酯中的至少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印刷层还包含有颜色的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印刷层是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印刷层的厚度在1μm至2μ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面板,还包括在所述印刷层上的线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印刷层包括在所述盖基板上的第一印刷层和在所述第一印刷层上的第二印刷层,所述第一印刷层和所述第二印刷层的宽度彼此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有源区上的沿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和第二感测电极;以及
在所述印刷层上的线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设置在所述盖基板的同一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印刷层上以覆盖所述线电极的保护层,其中所述保护层是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比所述印刷层的厚度更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保护层的颜色对应于所述印刷层的颜色。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还包括:从所述有源区向所述非有源区延伸的感测电极;以及在所述印刷层上的线电极,其中所述印刷层覆盖所述感测电极的一端,并且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印刷层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中的至少之一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印刷层的整个区域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印刷层与所述感测电极交叠的区域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线电极通过在所述印刷层与所述感测电极交叠的区域处的所述导电构件而连接所述感测电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感测电极包括:在所述有源区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以及在所述有源区处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电极;并且
其中,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上的露出所述第二感测电极的绝缘层;并且,包括所述导电构件的所述印刷层用作第一连接导电层并且连接所露出的第二感测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导电层上的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交叠的第二连接导电层,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导电层介于所述第二连接导电层与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导电层沿竖直方向导电且沿水平方向绝缘。
CN201510350902.2A 2014-06-24 2015-06-23 触摸面板 Pending CN1052787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77392 2014-06-24
KR1020140077392A KR102175649B1 (ko) 2014-06-24 2014-06-24 터치윈도우
KR10-2014-0079214 2014-06-26
KR1020140079214A KR20160001206A (ko) 2014-06-26 2014-06-26 터치 패널
KR1020140081682A KR102237833B1 (ko) 2014-07-01 2014-07-01 터치 패널
KR10-2014-0081681 2014-07-01
KR1020140081681A KR102302815B1 (ko) 2014-07-01 2014-07-01 터치 패널
KR10-2014-0081682 2014-07-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737A true CN105278737A (zh) 2016-01-27

Family

ID=53483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0902.2A Pending CN105278737A (zh) 2014-06-24 2015-06-23 触摸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61744B2 (zh)
EP (1) EP2960760B1 (zh)
CN (1) CN10527873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4709A (zh) * 2016-06-28 2018-01-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触摸屏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00966A (zh) * 2016-03-29 2018-10-23 株式会社藤仓 布线体、布线基板、接触式传感器以及布线体的制造方法
CN109313866A (zh) * 2016-07-20 2019-02-0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在下面的编码图案的近红外透明显示边框
CN114489396A (zh) * 2020-10-23 2022-05-13 苏州绘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89361A (zh) * 2020-10-23 2022-05-13 苏州绘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电极及具有其的触摸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98386B1 (ko) * 2013-10-24 2020-04-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KR102187911B1 (ko) * 2013-11-13 2020-1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CN204360343U (zh) * 2014-08-16 2015-05-2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触控感测器的触控面板
KR102215448B1 (ko) * 2014-11-13 2021-0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88820B1 (ko) * 2015-01-16 2021-08-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터치 디바이스
CN113808477A (zh) * 2020-06-15 2021-12-1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220006242A (ko) * 2020-07-08 2022-01-1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터치 센서 제조방법 및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220051901A (ko) * 2020-10-19 2022-04-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17569A (ko) 2009-08-14 2011-02-22 이미지랩(주) 액상 투명 절연체를 갖는 터치 패널
US20140132861A1 (en) * 2010-05-31 2014-05-15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an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TW201205383A (en) * 2010-05-31 2012-02-01 Wintek Corp Touch-sensitive device
KR101178914B1 (ko) 2010-10-29 2012-09-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평판표시장치
TWI457797B (zh) * 2011-07-05 2014-10-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觸控面板
KR101762961B1 (ko) 2011-08-12 2017-07-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윈도우
TWI450170B (zh) * 2011-10-05 2014-08-21 Wistron Corp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3176640B (zh) * 2011-12-24 2016-05-2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9253892B2 (en) * 2012-04-13 2016-02-02 Wistron Corporation Peripheral circuit of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40039978A (ko) 2012-09-21 2014-04-0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KR101401662B1 (ko) 2012-10-29 2014-07-01 주식회사 에스에스디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40054799A (ko) * 2012-10-29 2014-05-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5930061B2 (ja) * 2012-10-29 2016-06-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KR20160087043A (ko) * 2015-01-12 2016-07-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0966A (zh) * 2016-03-29 2018-10-23 株式会社藤仓 布线体、布线基板、接触式传感器以及布线体的制造方法
CN107544709A (zh) * 2016-06-28 2018-01-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触摸屏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44709B (zh) * 2016-06-28 2022-06-2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触摸屏的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13866A (zh) * 2016-07-20 2019-02-0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在下面的编码图案的近红外透明显示边框
CN114489396A (zh) * 2020-10-23 2022-05-13 苏州绘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89361A (zh) * 2020-10-23 2022-05-13 苏州绘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电极及具有其的触摸屏
CN114489361B (zh) * 2020-10-23 2024-01-23 苏州绘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电极及具有其的触摸屏
CN114489396B (zh) * 2020-10-23 2024-01-23 苏州绘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73839A1 (en) 2015-12-24
EP2960760B1 (en) 2020-05-13
EP2960760A1 (en) 2015-12-30
US9661744B2 (en) 2017-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8737A (zh) 触摸面板
US11042241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ens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0048821B2 (en) Touch window and touch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891769B2 (en) Touch window
CN204314857U (zh) 触摸屏和包括触摸屏的触摸装置
KR102035005B1 (ko) 터치 표시장치
US9483132B2 (en) Touch window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793783B (zh) 触摸窗
CN104714690A (zh) 触摸面板
CN104635979A (zh) 触摸面板
US20160034078A1 (en) Touch device
CN103529578A (zh) 触控感测结构
CN104731429B (zh) 触摸面板
TW201539277A (zh) 觸控窗及觸控裝置
CN204990226U (zh) 触控窗
CN104850288A (zh) 触摸窗以及具有触摸窗的触摸装置
US10198113B2 (en) Touch window
CN106201046A (zh) 触摸面板
KR20160000242A (ko) 터치윈도우
KR20160034054A (ko) 터치 윈도우
KR20170086304A (ko) 터치 윈도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