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4939B -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4939B
CN105274939B CN201510572703.6A CN201510572703A CN105274939B CN 105274939 B CN105274939 B CN 105274939B CN 201510572703 A CN201510572703 A CN 201510572703A CN 105274939 B CN105274939 B CN 105274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rack
ribbed stiffener
blocking
beam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27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4939A (zh
Inventor
赵晓波
吴天
陈波
李燕清
张富贵
郭宏飞
周胜怡
张炯
王波
涂海
曾武兵
赖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727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49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4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4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4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4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轨道梁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包括封端板、对接板、前加劲肋和后加劲肋,两个封端板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榀PC轨道梁的端面,封端板上设置有两列用于穿过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束孔组,所述对接板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封端板上,另一端向另一个连接件延伸并与其连接,所述前加劲肋位于两封端板的相对内侧并分别与相应的封端板及对接板连接。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与轨道梁浇筑成一个整体,并将轨道梁全部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在封端板上,从而确保连接装置与轨道梁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了二次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在PC轨道梁端部下方设置可临时固定梁体的支座,无需再搭建临时支架,减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PC轨道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连续PC轨道梁的施工过程中,采用湿接头方式,将相邻两榀梁与墩柱盖梁连接形成连续刚构体系,PC梁吊装后需贯通穿通长钢绞线,并进行二次张拉,实现由简支梁转化为连续刚构体系,其主要缺点如下:
1.二次张拉通长预应力钢绞线,容易导致PC轨道梁发生无法修复的变形,致使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不一致,进而影响后期运行安全性及舒适性;
2.架梁到成桥的工期一般为15天,此间PC轨道梁采用临时支架固定在盖梁上,不仅对沿线市政道路影响大,且其自身受外界干扰较大,容易发生落梁事件;
3.施工措施费用较高,工期较长,当与市政道路发生冲突时,其夜间作业时间长;
此外,在传统的简支轨道梁体系中,PC轨道梁与桥墩之间采用铸钢支座,其自重大且价格昂贵。
综上所述,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PC轨道梁连接装置,不仅避免了传统连续刚构轨道梁需要二次张拉钢绞线、搭建临时支架的问题、建设周期较长等不利因素,同时较传统简支PC轨道梁节约了昂贵铸钢支座,极大的降低了工程造价和后期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PC轨道梁连接装置,不仅解决现有连续PC轨道梁在施工过程存在的需要二次张拉通长预应力钢绞线、搭建临时支架等问题,同时避免现有简支PC轨道梁采用的铸钢支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轨道梁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包括封端板、对接板和前加劲肋,两个封端板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榀PC轨道梁的端面,封端板上设置有两列用于穿过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束孔组,所述对接板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封端板上,另一端向另一个连接件延伸并与其连接,两个连接件上的对接板分列PC轨道梁的竖直中心面两侧且相互接触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加劲肋位于两封端板的相对内侧并分别与相应的封端板及前加劲肋连接,所述前加劲肋包括分列对接板两侧的第一前加劲肋和第二前加劲肋,所述第二前加劲肋与另一连接件的第一加劲肋对接,每个连接件还包括预埋在PC轨道梁端部内并与相应的封端板连接的后加劲肋。
进一步,所述第一前加劲肋的长边与对接板等长。
进一步,所述封端板的左右两端边缘处分别设置有一箍筋贯通孔组。
进一步,每个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PC轨道梁端部下方的支座,所述支座包括设置在PC轨道梁端部下方且与后加劲肋连接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预埋在盖梁上的垫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座还包括与封端板同平面设置且与支撑块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座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与设置在垫板上的连接座9通过穿过所述支座固定孔的销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块在垂直于PC轨道梁端面的竖直平面内的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支撑块的宽度小于支撑板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与对接板下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轨道梁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包括封端板、对接板和前加劲肋,两个封端板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榀PC轨道梁的端面,封端板上设置有两列用于穿过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束孔组,所述对接板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封端板上,另一端向另一个连接件延伸并与其连接,所述前加劲肋位于两封端板的相对内侧并分别与相应的封端板及对接板连接。本发明的PC轨道梁连接装置与PC轨道梁浇筑成一个整体,并将轨道梁的全部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在封端板上,不仅确保了连接件与轨道梁连接的可靠度,而且避免了传统连续刚构轨道梁需在高空进行二次张拉通长的预应力钢绞线,也保障了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吻合度。在PC轨道梁端部下方设置简易支座和盖梁上埋设的支座连接座可代替传统工艺搭建的临时支架体系,减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可将相邻PC轨道梁连成一体并与下部盖梁固结,不仅取消了传统简支轨道梁昂贵的铸钢支座,而减少轨道梁之间构成的缝隙,提高了列车运行的舒适性,降低了后期运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PC轨道梁连接装置与PC轨道梁及盖梁连接在一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连接件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特别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的“前”、“后”、“左”、“右”分别与“图2”中的“前”、“后”、“左”、“右”相对应。
由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PC轨道梁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包括封端板2、对接板3和前加劲肋4,两个封端板2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榀PC轨道梁1的端面,封端板2上设置有两列预应力钢绞线贯通孔组20,所述对接板3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封端板2上,另一端向另一个连接件延伸并与其连接,所述前加劲肋4位于两封端板2的相对内侧并分别与相应的封端板2及对接板3连接。所述封端板2、对接板3和前加劲肋4之间的连接为一体。在预制PC轨道梁时,为增强封端板2与PC轨道梁1连接的可靠度,需将轨道梁的全部钢绞线锚固在封端板上,同时也避免了在架梁工序中二次张拉通长预应力钢绞线,保障了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吻合度。相邻两榀PC轨道梁1通过所述两个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后,在梁缝处设置钢筋骨架,而后浇筑混凝土,使得PC轨道梁由简支梁变成连续梁,并与下部结构形成固结,使得全联成为连续刚构体系结构。使用本发明的PC轨道梁连接装置,可减少轨道梁之间构成的缝隙,提高了列车运行的舒适性,降低了后期运行维护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连接件还包括预埋在PC轨道梁1端部内并与相应的封端板2连接的后加劲肋5。所述后加劲肋5用于增强连接件与PC轨道梁1端部混凝土的连接效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连接件上的对接板3分列PC轨道梁1的竖直中心面两侧且相互接触并通过螺栓连接。在对接板3上设置多个通孔,将高强度螺栓穿过两个连接件上的对接板3,从而将相邻两榀PC轨道梁连接在一起。采用上述设置,使得相邻两榀PC轨道梁上的两个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刚度较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加劲肋4包括分列对接板3两侧的第一前加劲肋40和第二前加劲肋41,所述第二前加劲肋41与另一连接件的第一加劲肋40对接。在对接板3两侧设置第一前加劲肋40和第二前加劲肋41,能增强对接板3与封端板2之间的连接刚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前加劲肋40的长边与对接板3等长。第一前加劲肋40可以与另一个连接件上的第二前加劲肋41对接,从而增强两个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刚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端板2的左右两端边缘处分别设置有一列用于贯穿箍筋的孔组21。梁缝之间箍筋可以穿过所孔组21之后形成环形箍筋,并与垂直钢筋骨架形成节点混凝的钢筋笼。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PC轨道梁1端部下方的支座6,所述支座6包括设置在PC轨道梁1端部下方且与后加劲肋5连接的支撑板60和设置在支撑板60下方的支撑块61,所述支撑块61与预埋在盖梁8上的垫板7连接。相邻两榀PC轨道梁1连接完成后,将支座6与预埋于盖梁8上的垫板7焊接,后续再在梁缝和相邻两榀PC轨道梁1端部下端浇筑混凝土,使PC轨道梁1与盖梁8成为连接整体。所述支座6的造价约0.7万元,原有简支轨道梁的铸钢支座造价约6.5万元,而在PC轨道梁端部下端浇筑的混凝土造价又很低,因而降低了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6还包括与封端板2同平面设置且与支撑块61连接的固定板62,固定板62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座固定孔620,所述固定板2与设置在垫板7上的连接座9通过穿过所述支座固定孔620的销栓连接。用两根销栓分别穿过位于PC轨道梁1左右两侧的两个连接件上的固定板及设置在垫板7上的两个连接座,使得支座与垫板之间固定更可靠,从而起到临时固定PC轨道梁1的作用,不再需要搭建临时支架,减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块61在垂直于PC轨道梁1端面的竖直平面内的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支撑块61的宽度小于支撑板60的宽度。直角梯形的上底边与支撑板60焊接,下底边与预埋在盖梁8上的垫板7焊接,采用直角梯形的设计,可减少支座6的重量。另外,由于PC轨道梁连接在一起后,在PC轨道梁1端部下方会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也起支撑PC轨道梁1的作用,因而可将支撑块61的宽度设计成小于支撑板60的宽度,从而进一步减少支座6的重量,进而降低成本。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62与对接板3下部连接。将对接板3下部延长,从而可与固定板62焊接在一起,进而提高了每个连接件的刚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PC轨道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包括封端板(2)、对接板(3)和前加劲肋(4);封端板(2)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榀PC轨道梁(1)的端面,封端板(2)上设置有两列预应力钢绞线贯通孔组(20);所述对接板(3)一端连接在相应的封端板(2)上,另一端与相邻轨道梁对应对接板(3)连接;两个连接件上的对接板(3)分列PC轨道梁(1)的竖直中心面两侧且相互接触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加劲肋(4)位于两封端板(2)的相对内侧并分别与相应的封端板(2)及对接板(3)连接,所述前加劲肋(4)包括分列对接板(3)两侧的第一前加劲肋(40)和第二前加劲肋(41),所述第二前加劲肋(41)与另一连接件的第一加劲肋(40)连接;每个连接件还包括预埋在PC轨道梁(1)端部内并与相应的封端板(2)连接的后加劲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轨道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加劲肋(40)的长边与对接板(3)等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轨道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板(2)的左右两端边缘处分别设置有一列用于贯穿节点箍筋的孔组(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轨道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件还包括设置在PC轨道梁(1)端部下方的支座(6),所述支座(6)包括设置在PC轨道梁(1)端部下方且与后加劲肋(5)连接的支撑板(60)和设置在支撑板(60)下方的支撑块(61),所述支撑块(61)与预埋在盖梁(8)上的垫板(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轨道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6)还包括与封端板(2)同平面设置且与支撑块(61)连接的固定板(62),固定板(62)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座固定孔(620),所述固定板(62)与设置在垫板(7)上的连接座(9)通过穿过所述支座固定孔(620)的销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轨道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61)在垂直于PC轨道梁(1)端面的竖直平面内的截面呈直角梯形,且支撑块(61)的宽度小于支撑板(60)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PC轨道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2)与对接板(3)下部连接。
CN201510572703.6A 2015-09-10 2015-09-10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Active CN1052749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2703.6A CN105274939B (zh) 2015-09-10 2015-09-10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2703.6A CN105274939B (zh) 2015-09-10 2015-09-10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4939A CN105274939A (zh) 2016-01-27
CN105274939B true CN105274939B (zh) 2017-05-10

Family

ID=5514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2703.6A Active CN105274939B (zh) 2015-09-10 2015-09-10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49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4819B (zh) * 2017-09-14 2019-06-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过渡装置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架设方法
CN107630409B (zh) * 2017-10-26 2023-07-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t构悬浇施工用支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1206507B (zh) * 2020-02-05 2021-06-29 石家庄铁道大学 骑挂式支承结构及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59614U (zh) * 2015-09-10 2016-01-13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00433B1 (ko) * 1994-05-09 1999-06-15 백호익; 박태권 교량의 교체시공방법
KR100621539B1 (ko) * 2003-12-23 2006-09-13 동양종합건업 주식회사 스틸브라켓에 의한 피.에스.씨-i빔의 연속결합방법 및 구조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59614U (zh) * 2015-09-10 2016-01-13 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4939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8836B (zh) 斜拉桥h型索塔高上横梁钢斜腿预应力支架施工方法
CN101550676B (zh) 多横梁无纵梁高速铁路正交异性板整体钢桥面构造
CN105178163B (zh) 连续梁式轨道
CN105274939B (zh)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CN108193607B (zh) 一种加固用装配式预应力桁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05780989B (zh) 一种双梁楼盖结构
CN105113405A (zh) 一种基于钢和uhpc的组合桥面
CN105088969A (zh) 一种多塔单索面斜拉桥的合龙方法
CN103334374B (zh) Pcss剪力联结构造
CN102995572B (zh) 桥梁顶升后薄壁空心墩与原墩柱的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CN104947850A (zh) 屋盖梭形桁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67319A (zh) 一种用于斜拉桥的钢-uhpc组合梁及施工方法
CN104831632A (zh) 一种桥梁索塔上横梁与下横梁施工方法
CN105178194B (zh) 连续梁式轨道建设施工方法
CN110117931A (zh) 装配式预应力组合箱梁
CN204959614U (zh) Pc轨道梁连接装置
CN209039975U (zh) 一种可临时转永久的钢桥桥面结构
CN105088971A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pc箱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施工方法
CN208668245U (zh) 一种用于斜拉桥的钢-uhpc组合梁构造
CN102433837A (zh) 边箱主梁、纵横梁铁路正交异性板整体钢桥面及构造方法
CN202416173U (zh) 带水平k撑宽桁桥面系结构
CN103911948A (zh) 应用于宽混凝土肋板梁的横向桁式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88962B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部件的整体吊装方法
CN207582277U (zh) 一种组合钢便桥
CN210621438U (zh) 城市轨道交通结合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Xiaobo

Inventor after: Tu Hai

Inventor after: Zeng Wubing

Inventor after: Lai Li

Inventor after: Wu Tian

Inventor after: Chen Bo

Inventor after: Li Yanq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Fugui

Inventor after: Guo Hongfei

Inventor after: Zhou Shengyi

Inventor after: Zhang Jiong

Inventor after: Wang Bo

Inventor before: Zhao Xiaobo

Inventor before: Tu Hai

Inventor before: Lai Li

Inventor before: Wu Tian

Inventor before: Chen Bo

Inventor before: Li Yanq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Fugui

Inventor before: Guo Hongfei

Inventor before: Zhou Shengyi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Bo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