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3171A - 含方钠石组合物及聚酯复合材料 - Google Patents

含方钠石组合物及聚酯复合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3171A
CN105273171A CN201410321866.2A CN201410321866A CN105273171A CN 105273171 A CN105273171 A CN 105273171A CN 201410321866 A CN201410321866 A CN 201410321866A CN 105273171 A CN105273171 A CN 105273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dalite
composition
acid
polyester composite
mol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18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3171B (zh
Inventor
林怡君
林裕轩
江肇铭
林怡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YANG PROD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YANG PROD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YANG PROD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YANG PROD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218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3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3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3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3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3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方钠石组合物,其包括55-98.5wt%的二元醇、多元羧酸及0.5-20wt%平均粒径介于10-300nm的方钠石颗粒,该些方钠石颗粒与多元羧酸的重量比介于0.2-3: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酯复合材料,其前驱物包括前述含方钠石组合物、前驱二元醇及前驱二元羧酸,其中前驱二元醇及方钠石组合物中的二元醇的摩尔数之和为一第一摩尔数,前驱二元羧酸及方钠石组合物中的多元羧酸的摩尔数之和为一第二摩尔数,第一、第二摩尔数之比介于1-1.5:1,且方钠石颗粒在聚酯复合材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介于0.01-1wt%。本发明的方钠石颗粒为纳米或接近纳米尺寸,且能均匀分散在二元醇中。

Description

含方钠石组合物及聚酯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及抗紫外线机能的聚酯复合材料及作为其前驱物的含方钠石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远红外线的波长介于4-14微米,因其穿透能力及共鸣吸收现象,可使皮下组织的分子产生震动,并将能量转化为热能,使皮下组织温度上升,扩张微血管并促进血液循环,因此远红外线又被称为生育光线。
近年来人们尝试将具有远红外线放射能力的金属、氧化物、矿石及炭化的植物体等远红外线材料粉末添加至聚酯材料中,以赋予聚酯材料较高的远红外线放射率,并衍生出后续多元的应用范围。
以往为了将远红外线材料添加至聚酯材料中,常利用研磨方法将金属、氧化物、矿物及炭化的植物体等远红外线材料研磨至微米或纳米尺寸,再添加至聚酯材料中。
例如,CN1131164A揭示一种远红外陶瓷聚酯陶瓷,其利用研磨方法将Al2O3、SiO2、TiO2等陶瓷粉末初步研磨成微粉,而后在陶瓷微粉表面涂覆一层分散剂,接着将涂覆有分散剂的陶瓷微粉与乙二醇混合,再将陶瓷微粉/乙二醇混合液进一步研磨至小于一微米的尺寸,之后将研磨后的陶瓷粉/乙二醇浆料、聚合单体及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得到混有0.75-1%陶瓷粉末的聚酯母粒。
CN1105199C则揭示一种具远红外线放射的纤维,是将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锆、氧化硅、镨及铈混合粉末研磨成小于一微米的陶瓷粉末,将陶瓷粉末、热塑性分散树酯、分散剂及湿润剂混合并研磨成预备料,再将预备料与塑料母粒混合熔融,制得具远红外线放射的母粒。
然而,前述技术有其缺点在于,将远红外线材料研磨至微米或纳米尺寸的过程为一耗时且耗能的工艺,通常需要数十小时至数天的时间;虽然有人搭配超音波、低温冷冻处理、高温锻烧等技术以缩短研磨时间或制得更小、更均匀的粉末,惟这些额外的处理流程皆须额外输入能量。此外,由于大部分的远红外线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使得研磨设备磨耗问题严重,折旧汰换率高。
除此之外,前述技术还有另一缺点在于,为了让陶瓷粉末可均匀分散于溶液及聚酯材料中,都需要额外添加分散剂,而分散剂的添加不仅会影响最终成品的机械性能,也容易影响聚酯材料制造过程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过程不涉及研磨手段且无须额外添加分散剂的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前驱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远红外线放射率的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前驱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含方钠石组合物,其包括55-98.5wt%的二元醇、多元羧酸及0.5-20wt%的方钠石颗粒,其平均粒径介于10-300nm且分散于二元醇中,其中,该些方钠石颗粒与多元羧酸的重量比介于0.2-3:1。
本发明提供的聚酯复合材料,其前驱物包括前述含方钠石组合物、前驱二元醇及前驱二元羧酸,其中前驱二元醇及方钠石组合物中的二元醇的摩尔数之和为一第一摩尔数,前驱二元羧酸及方钠石组合物中的多元羧酸的摩尔数之和为一第二摩尔数,第一、第二摩尔数之比介于1-1.5:1,且方钠石颗粒在聚酯复合材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介于0.01-1wt%。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在含方钠石组合物中,纳米或接近纳米尺寸的方钠石颗粒不需通过研磨制得,而可由微米级方钠石粉末在溶液中酸解制得,而且方钠石颗粒在含多元羧酸的二元醇溶液中即能均匀分散,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分散剂。除此之外,由于含方钠石组合物所含成分中,二元醇及多元羧酸都能参与制备聚酯复合材料的酯化及聚合反应,因此容易控制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且经过测试,所制得的聚酯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远红外线放射率,且紫外线防护性能亦十分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含方钠石组合物包括55-98.5wt%的二元醇、多元羧酸及0.5-20wt%的方钠石颗粒,根据制备方法的差异,部分实施例中的含方钠石组合物还进一步含有占总重5wt%以下的水。
二元醇在含方钠石组合物中为主要的溶剂,若二元醇的含量占比较低时,则含方钠石组合物容易成冻胶(凝固状的胶体)或溶胶状(具流动性的胶体),若二元醇的含量较高,则方钠石组合物通常为真溶液(truesolution,以下简称为溶液)而有良好的流动性,此时溶液中的二元醇通常大于65wt%。本发明中,适用的二元醇可为但不限于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其混合物。
组合物中的多元羧酸主要是用来将微米级的方钠石颗粒酸解为平均粒径介于10-300nm的方钠石颗粒,同时多元羧酸还有助于方钠石颗粒的均匀分散。本发明中,适用的多元羧酸可为但不限于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或其混合物,这些多元羧酸在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及氢离子解离度,多元羧酸的添加量依方钠石颗粒的含量而定。
方钠石颗粒占组合物总量的0.5-20wt%,且在多元羧酸的作用下可以酸解为平均粒径介于10-300nm的纳米级或接近纳米级的微粒,同时还能均匀分散于溶剂中。在含方钠石组合物中,方钠石颗粒与羧酸的重量比介于0.2-3:1。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一实施例中,先取80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20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20克柠檬酸溶解于380克乙二醇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5-85℃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1-2小时后,得到黄色透明的方钠石颗粒/柠檬酸/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柠檬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8%:12%:80%。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二实施例中,先取15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35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8克柠檬酸溶解于32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无色透明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5-85℃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1-2小时后,得到橘黄色透明的方钠石颗粒/柠檬酸/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柠檬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5%:18%:67%。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三实施例中,先取0.5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9.5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鹅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克柠檬酸溶解于49克乙二醇中得到无色透明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5-85℃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1-2小时后,得到淡黄色透明的方钠石颗粒/柠檬酸/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柠檬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0.5%:1%:98.5%。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四实施例中,先取5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5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0克乙二酸溶解于40克乙二醇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0-70℃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约15分钟后,得到金黄色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乙二酸/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乙二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5%:10%:85%。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五实施例中,先取5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5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67克的乙二酸溶解于48.33克乙二醇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0-70℃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约半小时后,得到鹅黄色半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乙二酸/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乙二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5%:1.67%:93.33%。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六实施例中,先取20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30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20克乙二酸溶解于30克乙二醇中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0-70℃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约半小时后,得到橘黄色半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乙二酸/乙二醇胶体,其中方钠石颗粒:乙二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20%:20%:60%。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七实施例中,先取20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25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25克乙二酸溶解于30克乙二醇中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5-85℃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约半小时后,得到橘黄色半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乙二酸/乙二醇胶体,其中方钠石颗粒:乙二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20%:25%:55%。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八实施例中,先取5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5克1,3-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0克乙二酸溶解于40克1,3-丙二醇中得到无色透明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5-85℃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约0.5小时后,得到黄色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乙二酸/1,3-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乙二酸:1,3-丙二醇的重量比为5%:10%:85%。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九实施例中,先取10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0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5克丙二酸溶解于35克乙二醇中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5-85℃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约1小时后,得到橘色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丙二酸/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丙二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0%:15%:75%。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十实施例中,先取2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8克乙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0克丁二酸溶解于40克乙二醇中得到无色透明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5-85℃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约1-2小时后,得到黄色半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丁二酸/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丁二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2%:10%:88%。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十一实施例中,先取5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5克1,4-丁二醇均匀混合得到黄褐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0克乙二酸溶解于40克1,4-丁二醇中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5-85℃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约1小时后,得到鹅黄色半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乙二酸/1,4-丁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乙二酸:1,4-丁二醇的重量比为5%:10%:85%。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十二实施例中,先取80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20克蒸馏水均匀混合得到奶茶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20克柠檬酸溶解于380克蒸馏水中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0-70℃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20-30分钟后,得到黄色透明的第三液体,将第三液体与800克乙二醇相混得到第四液体,再进行减压蒸馏使第四液体中的水蒸发至含水量小于5wt%,减压蒸馏的系统压力小于300Pa,系统温度介于50-60℃,减压蒸馏时间为2-3小时,最终得到黄色透明的方钠石颗粒/柠檬酸/水/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柠檬酸:水:乙二醇之重量比为8%:12%:2%:78%。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十三实施例中,先取10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0克蒸馏水均匀混合得到奶茶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2克乙二酸溶解于40克蒸馏水中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0-70℃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20-30分钟后,得到金黄色透明的第三液体,将第三液体与54克乙二醇相混得到第四液体,再进行减压蒸馏使第四液体中的水蒸发至含水量小于5wt%,减压蒸馏的系统压力小于300Pa,系统温度介于50-60℃,减压蒸馏时间为2-3小时,最终得到金黄色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乙二酸/水/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乙二酸:水:乙二醇重量比为13%:15%:3%:69%。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十四实施例中,先取10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30克蒸馏水混合得到奶茶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5克丙二酸溶解于30克蒸馏水中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0-70℃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20-30分钟后,得到橘色透明的第三液体,将第三液体与54克乙二醇相混得到第四液体,再进行减压蒸馏使第四液体中的水蒸发至含水量小于5wt%,减压蒸馏的系统压力小于300Pa,系统温度介于50-60℃,减压蒸馏时间为2-3小时,最终得到橘色透明的方钠石颗粒/丙二酸/水/乙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丙二酸:水:乙二醇之重量比为12%:19%:2%:67%。
在含方钠石组合物的第十五实施例中,先取8克微米级方钠石粉末与42克蒸馏水混合得到奶茶色不透明的第一液体,再将12克柠檬酸溶解于38克蒸馏水中得到透明无色的第二液体,接着将第一、第二液体相混并加热至60-70℃进行酸解反应,使微米级方钠石粉末酸解成纳米微粒,反应20-30分钟后,得到黄色透明之第三液体,将第三液体与80克1,4-丁二醇相混得到第四液体,再进行减压蒸馏使第四液体中的水蒸发至含水量小于5wt%,减压蒸馏的系统压力小于300Pa,系统温度介于50-60℃,减压蒸馏时间为2-3小时,最终得到鹅黄色不透明的方钠石颗粒/柠檬酸/水/1,4-丁二醇溶液,其中方钠石颗粒:柠檬酸:水:1,4-丁二醇的重量比为8%:12%:2%:78%。
另一方面,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聚酯复合材料,其前驱物包括如前所述的含方钠石组合物、前驱二元醇及前驱二元羧酸,其中前驱二元醇及方钠石组合物中的二元醇的摩尔数之和为一第一摩尔数,前驱二元羧酸及方钠石组合物中的多元羧酸的摩尔数之和为一第二摩尔数,第一、第二摩尔数之比介于1-1.5:1,且方钠石颗粒在聚酯复合材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介于0.01-1wt%,较佳介于0.1-1wt%。
所述前驱二元醇可以与含方钠石组合物中的二元醇使用相同或相异的醇,合适的前驱二元醇可为但不限于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其混合物。
所述前驱二元羧酸可以与含方钠石组合物中的多元羧酸使用相同或相异的羧酸,合适的前驱二元羧酸可为但不限于对苯二甲酸、丁二酸、2,6-萘二甲酸或其混合物。
聚酯复合材料可使用前述前驱物聚合制得,例如可将含方钠石组合物、前驱二元醇及前驱二元羧酸添加到反应系统中依序进行酯化反应及聚合反应,或者令前驱二元醇、前驱二元羧酸预先进行酯化反应后,加入含方钠石组合物再进行聚合反应。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含方钠石组合物中的二元醇及/或多元羧酸可完全参与聚合反应、部分参与聚合反应或完全不参与聚合反应。根据所使用的前驱二元醇及前驱二元羧酸,所制得的聚酯复合材料可为但不限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复合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PBT)复合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PT)复合材料、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复合材料或其共聚物。本发明的聚酯复合材料在25℃时,波长2-25微米的远红外线放射率均大于0.8。
在聚酯复合材料的第一实施例中,聚酯复合材料的前驱物包括29克由方钠石颗粒/柠檬酸/水/乙二醇组成的含方钠石组合物、413克乙二醇及1公斤对苯二甲酸,在所使用的含方钠石组合物中,方钠石颗粒:柠檬酸:水:乙二醇之重量比为8%:12%:2%:78%,且方钠石颗粒的平均粒径介于50-150nm,将前述前驱物同时置入反应器中并均匀混合,以常规聚酯材料的聚合参数进行聚合,增加系统压力至2.0-2.5bar,升高系统温度至240℃进行酯化反应,此时前驱物逐渐脱水,产生的水蒸气由塔顶排出,待塔顶温度低于100℃时代表酯化反应结束,接着将催化剂Sb(OAc)3加入反应系统中,使其与酯化反应的产物均匀混合,进一步升高系统温度至280℃,并提供真空度至2-4pa,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直至搅拌器扭力功率得到设定值则降温增压以停止聚合反应,进行后续造粒等程序后,最后获得约800克、呈淡黄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材料母粒,其中方钠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2%±0.01%,复合材料的熔点为256±2℃,特性黏度为0.60-0.64dL/g,末端酸价为10-20μeq/g,与常规料相当接近。
在聚酯复合材料的第二实施例中,聚酯复合材料的前驱物包括1.7公斤由方钠石颗粒/柠檬酸/水/乙二醇组成的含方钠石组合物、3.57公斤乙二醇及11公斤对苯二甲酸,在所使用的含方钠石组合物中,方钠石颗粒:柠檬酸:水:乙二醇的重量比为8%:12%:2%:78%,且方钠石颗粒的平均粒径介于50-150nm,将前述前驱物同时置入反应器中并均匀混合,以常规聚酯材料之聚合参数进行聚合,增加系统压力至2.0-2.5bar,升高系统温度至240℃进行酯化反应,此时前驱物逐渐脱水,产生的水蒸气由塔顶排出,待塔顶温度低于100℃时代表酯化反应结束,接着将催化剂Sb(OAc)3加入反应系统中,使其与酯化反应的产物均匀混合,进一步升高系统温度至280℃,并提供真空度至2-4pa,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直至搅拌器扭力功率得到设定值则降温增压以停止聚合反应,进行后续造粒等程序后,最后获得约10公斤、呈淡橘黄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材料母粒,其中方钠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0.05%,复合材料的熔点为254±1℃,特性黏度为0.58dL/g,末端酸价为20-50μeq/g,与常规料相当接近。
在聚酯复合材料的第三实施例中,聚酯复合材料的前驱物包括150克由方钠石颗粒/柠檬酸/乙二醇组成的含方钠石组合物、328克乙二醇及1公斤对苯二甲酸,在所使用的含方钠石组合物中,方钠石颗粒:柠檬酸:乙二醇的重量比为8%:12%:80%,且方钠石颗粒的平均粒径介于50-150nm,将前述前驱物同时置入反应器中并均匀混合,以常规聚酯材料的聚合参数进行聚合,增加系统压力至2.0-2.5bar,升高系统温度至240℃进行酯化反应,此时前驱物逐渐脱水,产生的水蒸气由塔顶排出,待塔顶温度低于100℃时代表酯化反应结束,接着将催化剂Sb(OAc)3加入反应系统中,使其与酯化反应的产物均匀混合,进一步升高系统温度至280℃,并提供真空度至2-4pa,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直至搅拌器扭力功率得到设定值则降温增压以停止聚合反应,进行后续造粒等程序后,最后获得约800克、呈浅黄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材料母粒,其中方钠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0.01%,复合材料的熔点为255±1℃,特性黏度为0.56dL/g,末端酸价为10-20μeq/g,与常规料相当接近。
在聚酯复合材料的第四实施例中,是取方钠石颗粒含量1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材料母粒与常规亮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母粒(未添加TiO2)分别依0:10、1:9、2:8及5:5四种不同比例混合,经抽丝工艺制作纺延丝(spindrawyarn,SDY),纱线规格为75D/72F(75丹尼,由72根丝组成),制得方钠石颗粒含量分别为0wt%、0.1wt%、0.2wt%及0.5wt%的四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纱线,四种纱线的物性如表1所示;前述后三种纱线另经由织袜机织成袜带以测试其远红外线放射率,测试结果如表2,其中纳米铝硅酸盐含量0%为纯聚酯原料,其远红外线放射率的数据0.77,来自于文献资料「纳米矿物远红外线纺织品验证与规范」。
使用前述含有0.2wt%方钠石颗粒的纱线制作梭织布,梭织布每吋内经纱120支、纬纱80支,为1/1平纹布;依CNS15001L1035规范测试此梭织布的抗紫外线能力,测得UVA的平均穿透率为2.1%,UVB的平均穿透率为2.6%,防紫外线系数为67,防紫外线等级(UPF)为50+,为十分优异的紫外线防护等级。
前述聚酯复合材料除了可经由抽丝、纺纱、织布步骤制成具有远红外线放射之机能性纺织品之外,也可以经由挤出工艺或吹膜工艺,制得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及抗紫外线功能的之薄膜,该薄膜应用领域包含快餐品包装材、饮料外包装膜及农用薄膜;此外,前述聚酯复合材料还可以经由吹瓶工艺,制作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及抗紫外线功能的瓶罐,该瓶罐应用领域包含化妆品、医药及饮品包装瓶罐。
最后,必须再次说明的是,本发明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他等效组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表1
表2
纳米铝硅酸盐含量 远红外线放射率
0% 0.77
0.1% 0.90±0.01
0.2% 0.90±0.01
0.5% 0.90±0.01

Claims (10)

1.一种含方钠石组合物,包括:
55-98.5wt%的二元醇;
多元羧酸;以及
0.5-20wt%的方钠石颗粒,其平均粒径介于10-300nm且分散于二元醇;
其中,该些方钠石颗粒与多元羧酸的重量比介于0.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方钠石组合物,其中,包括5wt%以下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方钠石组合物,其中,该二元醇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方钠石组合物,其中,该多元羧酸为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或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方钠石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为真溶液、溶胶或冻胶。
6.一种聚酯复合材料,其前驱物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方钠石组合物、前驱二元醇及前驱二元羧酸,其中前驱二元醇及方钠石组合物中的二元醇的摩尔数之和为一第一摩尔数,前驱二元羧酸及方钠石组合物中的多元羧酸的摩尔数之和为一第二摩尔数,第一、第二摩尔数之比介于1-1.5:1,且方钠石颗粒在聚酯复合材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介于0.01-1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复合材料,其中,方钠石颗粒在聚酯复合材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介于0.1-1wt%。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复合材料,其中,前驱二元醇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其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复合材料,其中,前驱二元羧酸为对苯二甲酸、丁二酸、2,6-萘二甲酸或其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复合材料,其中聚酯复合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复合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复合材料、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或其共聚物。
CN201410321866.2A 2014-07-08 2014-07-08 含方钠石组合物及聚酯复合材料 Active CN105273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1866.2A CN105273171B (zh) 2014-07-08 2014-07-08 含方钠石组合物及聚酯复合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1866.2A CN105273171B (zh) 2014-07-08 2014-07-08 含方钠石组合物及聚酯复合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3171A true CN105273171A (zh) 2016-01-27
CN105273171B CN105273171B (zh) 2017-04-12

Family

ID=55143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1866.2A Active CN105273171B (zh) 2014-07-08 2014-07-08 含方钠石组合物及聚酯复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317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0428A (zh) * 2018-10-29 2020-05-05 丰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用披覆材组成物、农用披覆材及农用披覆材的制造方法
CN112341798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耐磨且抗紫外老化聚氨酯智能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6631A (en) * 1987-07-31 1989-02-07 Mizusawa Industrial Chem Filler composition for resin
JPH01280016A (ja) * 1988-04-26 1989-11-10 Kuraray Co Ltd 遠赤外線を放射する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131164A (zh) * 1995-03-15 1996-09-18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研究所 远红外陶瓷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309198A (zh) * 2000-02-16 2001-08-22 祖扬股份有限公司 具远红外线放射的纤维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6631A (en) * 1987-07-31 1989-02-07 Mizusawa Industrial Chem Filler composition for resin
JPH01280016A (ja) * 1988-04-26 1989-11-10 Kuraray Co Ltd 遠赤外線を放射する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131164A (zh) * 1995-03-15 1996-09-18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研究所 远红外陶瓷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309198A (zh) * 2000-02-16 2001-08-22 祖扬股份有限公司 具远红外线放射的纤维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0428A (zh) * 2018-10-29 2020-05-05 丰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用披覆材组成物、农用披覆材及农用披覆材的制造方法
CN112341798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耐磨且抗紫外老化聚氨酯智能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3171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0155608B1 (ko) 원적외선 방사성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의 제조방법
CN102094256B (zh) 一种改性阳离子聚酯长丝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CN102643519B (zh) 一种超细聚酯纤维用纳米抗紫外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
CN101565566B (zh) 一种高品质的消光剂复合表面处理与加工方法
CN105273171A (zh) 含方钠石组合物及聚酯复合材料
CN102704143B (zh) 纳米ZrO2复合功能面料及制造与应用
CN103351462B (zh) 一种常压阳离子可染假发用聚酯及其纤维制备方法
CN106319685A (zh) 一种反射近红外线的隔热核壳复合纤维及制备方法
WO2022242168A1 (zh) 一种具有抗紫外性能的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4142B (zh) 锆纳米复合功能天丝面料及其织造、染整工艺与应用
CN106811828B (zh) 一种有色低熔点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5860524B2 (ja) 方ソーダ石を含む組成物およびポリエステル複合材料
CN109517146B (zh) 一种环保型抗紫外纤维用聚酯及其应用
CN103526416B (zh) 远红外派丝特纤维家纺面料
CN104328598A (zh) 一种抗紫外的三层网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93525A (zh) 用于制造全消光超细纤维的聚酯的制备方法
CN101701365A (zh) 一种抗紫外线辐射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纤维
CN101701367A (zh) 一种抗紫外聚对苯二甲酸1,2-丙二醇酯酯纤维
CN106400180B (zh) 一种多异多功能涤纶低弹丝的制造方法
KR20090123489A (ko) 폴리에스터 섬유,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섬유제품
CN109722741B (zh) 皮芯阻燃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99630A (zh) 一种改性pta、改性聚酯及其制备的阻燃抗老化聚酯纤维
CN101671860A (zh) 一种抗紫外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
CN110565187A (zh) 一种光触媒化纤的熔体直纺制备方法
CN108299631A (zh) 一种改性pta、差别化聚酯及其制备的差别化聚酯纤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