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6942A - 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6942A
CN105266942A CN201410682811.4A CN201410682811A CN105266942A CN 105266942 A CN105266942 A CN 105266942A CN 201410682811 A CN201410682811 A CN 201410682811A CN 105266942 A CN105266942 A CN 105266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r
mentioned
combined
ax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828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6942B (zh
Inventor
朱用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m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m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m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m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66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6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6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6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4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 A61F5/042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for extension or stretc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102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8Drawing-out devices
    • A61H1/0229Drawing-out devices by reducing gravity forces normally applied to the body, e.g. by lifting or hanging the body or part of 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9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spinal colum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2001/0203Rotation of a body part around its longitudinal ax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Nurs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Neurology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本发明为了矫正患者身体而运作本体框架、椅首部、本体部、下部装置后恢复原先状态时凭借椅首旋转控制部、副椅首旋转控制部、椅子控制部、副椅子控制部让椅子及椅首支撑部位于准确的原点位置而得以更加准确地矫正患者身体,通过上述本体部安全地固定患者身体地进行矫正而得以提高矫正能力。

Description

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更具体地说,该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在治疗脊椎及脖子等时不仅让患者牢靠且舒适地固定在台(table)上,还能以准确的角度旋转患者身体而提高运动效益并且让患者在确保了安全的状态下轻易地接受治疗。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牵引脊椎而使用的椅子如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号第10-2007-0114814号一样地在通过框架、座椅靠背部、椅子下部固定了患者的颈椎或脊椎的状态下将座椅靠背部或椅子等加以移动并旋转地牵引患者的脊椎等而得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然而,即使如前所述地利用框架、座椅靠背部、椅子下部等进行旋转并治疗患者,也会在座椅靠背部或椅子旋转恢复原状时在没有掌握正确零点位置的状态下静止而无法准确地牵引并旋转患者身体,从而降低了运动效益。
再者,在固定患者身体时没有良好地支撑肩膀、腋窝等身体部分的状态下让患者在不稳定状态下移动而无法顺利并正确地治疗。
发明内容
旨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通过本体框架、椅首部、本体部、下部装置矫正患者身体而运作本体框架、椅首部、本体部、下部装置后恢复原先状态时凭借椅首旋转控制部、副椅首旋转控制部、椅子控制部、副椅子控制部让椅子及椅首支撑部位于准确的原点位置而得以更加准确地矫正患者身体,通过上述本体部安全地固定患者身体地进行矫正而得以提高矫正能力。
再者,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形成于主框架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滑行轨让椅首部、本体部、下部装置不晃动地顺利滑行并且准确地控制椅首部、本体部、下部装置的位置而能够轻易地矫正患者身体;通过形成于上述本体部并结合背部支撑旋转部的高度调节部顺利地根据患者调整背部支撑旋转部的高度,通过形成于上述高度调节部的轴部及轴止挡部牢靠地支撑高度调节部而能够轻易地对患者进行矫正治疗;可以在通过形成于上述本体部的扶手架牢靠地支撑了患者身体的状态下进行矫正治疗;通过扶手架控制杆顺利地让扶手架旋转或固定;在把绳子固定到结合在上述高度调节部的绳子固定架并且让患者头部位于椅首支撑部的状态下牢靠地固定患者头部后进行矫正治疗而得以提高患者上身部分的矫正治疗效果。
本发明为了矫正患者身体而运作本体框架、椅首部、本体部、下部装置后恢复原先状态时凭借椅首旋转控制部、副椅首旋转控制部、椅子控制部、副椅子控制部让椅子及椅首支撑部位于准确的原点位置而得以更加准确地矫正患者身体,通过上述本体部安全地固定患者身体地进行矫正而得以提高矫正能力.
再者,通过形成于上述主框架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滑行轨让椅首部、本体部、下部装置不晃动地顺利滑行并且准确地控制椅首部、本体部、下部装置的位置而能够轻易地矫正患者身体。
而且,通过形成于上述本体部并结合背部支撑旋转部的高度调节部顺利地根据患者调整背部支撑旋转部的高度,通过形成于上述高度调节部的轴部及轴止挡部牢靠地支撑高度调节部而能够轻易地对患者进行矫正治疗。
再者,在通过形成于上述本体部的扶手架牢靠地支撑了患者身体的状态下进行矫正治疗,通过扶手架控制杆顺利地让扶手架旋转或固定。
而且,在把绳子固定到结合在上述高度调节部的绳子固定架并且让患者头部位于椅首支撑部的状态下牢靠地固定患者头部后进行矫正治疗而得以提高患者的矫正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斜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本体框架的斜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本体框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4到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本体框架的斜视图。
图6到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椅首部的斜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椅首部的椅首旋转控制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10到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椅首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12到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本体部的斜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下部装置的斜视图。
图16到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下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19到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简略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椅首部的使用状态的简略图。
图22到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下部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斜视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的运作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图形标记的说明>
10:本体框架
11:支撑架12:固定架
13:第一致动缸14:主框架
14a:第一滑行轨14b:第二滑行轨
15:第二致动缸16:上滑行部
16a:上固定板16a1:第三滑行轨
17:第三致动缸18:下滑行部
18a:下固定板18a1:第四滑行轨
20:椅首部
21:椅首固定板22:椅首支持架
23:椅首旋转部24:椅首旋转控制部
24a:椅首轴24a1:锁定孔
24b:椅首夹具24b1:椅首锁定闩
24b2:椅首杆25:椅首支撑部
26:副椅首旋转控制部
26a:副椅首轴26a1:副锁定孔
26b:副椅首夹具26b1:副椅首锁定闩
26b2:副椅首杆27:椅首支撑控制部
27a:椅首框架27b:椅首框架夹具
27b1:椅首框架杆
30:本体部
31:靠背支持板31a:靠背
32:本体支持部33:扶手架控制部
33a:扶手架33b:扶手架控制杆
34:高度调节部34a:固定板
34b:固定轴部34b1:突槛
34b2:结合槽34bb:轴部
34c:滑行轴34c1:结合用槛
34cc:轴止挡部35:绳子固定架
35a:绳子固定部36:背部支撑旋转部
36a:背部支持架
40:下部装置
41:下滑行板42:椅子控制部
42a:椅子轴42a1:椅子轴槽
42b:椅子夹具42b1:椅子锁定闩
42b2:椅子杆43:副椅子控制部
43a:副椅子轴43a1:副椅子轴槽
43b:副椅子夹具43b1:副椅子锁定闩
43b2:副椅子杆
100: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具有下列构成要素与配置。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到图24所示,本发明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100)包括本体框架(10)、椅首部(20)、本体部(30)、下部装置(40)。
首先如图2到图5所示,上述本体框架(10)形成有位于地板的支撑架(11)。
在此,上述支撑架(11)还可以形成有让使用者顺利地调整支撑架(11)位置的轮子(未图示),还能安装控制上述轮子移动的锁定装置(未图示),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内容,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再者,只要是安装在椅子等处并控制轮子,本发明不限制上述锁定装置的形状。
而且,形成有结合在上述支撑架(11)地固定的固定架(12)。
再者,优选地,为了让后述的主框架(14)能够轻易地结合在固定架(12)上并进行旋转,上述固定架(12)位于支撑架(11)的上部并且形成于两侧。
在此,上述固定架(12)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目的而以焊接方式结合在支撑架(11)而维持固定状态地形成,也可以通过螺栓之类的结合构件(未图示)结合而得以可装卸地形成。
而且,形成有结合在上述固定架(12)并进行旋转的主框架(14)。
在此,在上述主框架(14)的背面方向形成有其一侧固定在支撑架(11)而另一侧则固定在主框架(14)的第一致动缸(13),凭借上述第一致动缸(13)让主框架(14)进行旋转。
再者,优选地,在上述主框架(14)的内侧还形成有第一、第二滑行轨(14a、14b)。
这是为了让后述的上滑行部(16)与下滑行部(18)各自结合在上述第一、第二滑行轨(14a、14b)而得以让上滑行部(16)与下滑行部(18)在第一、第二滑行轨(14a、14b)轻易地滑行。
更进一步,为了在上述主框架(14)结合到固定架(12)时让主框架(14)轻易地结合并旋转而结合目前通常使用的轴(未图示)或轴承(未图示)等,还形成用来结合上述轴或轴承等构件的槽(未图示)等,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内容,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再者,形成有上固定板(16a)的上滑行部(16)则形成于上述主框架(14)的上侧并且上述上滑行部(16)凭借着结合在主框架(14)的第二致动缸(15)在主框架(14)进行上、下滑行。
在此,上述上滑行部(16)结合在形成于主框架(14)的第一滑行轨(14a)并且在上、下方向进行滑行。
也就是说,上述第二致动缸(15)的一侧结合上滑行部(16)而另一侧固定在主框架(14),结合在上述主框架(14)的第一滑行轨(14a)的上滑行部(16)凭借第二致动缸(15)的运作而沿着第一滑行轨(14a)顺利地在进行上、下滑行。
再者,可以在形成于上述上滑行部(16)的上固定板(16a)上另外形成如同第一、第二滑行轨(14a、14b)的第三滑行轨(16a1)。
上述第三滑行轨(16a1)可以让后述的椅首部(20)的椅首固定板(21)顺利地固定并轻易地滑行。
而且,在上述主框架(14)的下侧朝主框架(14)的内侧形成包含下固定板(18a)的下滑行部(18)。
再者,驱使下滑行部(18)滑行的第三致动缸(17)则连接到上述下滑行部(18)。
上述第三致动缸(17)的一侧固定在主框架(14)内部的下侧而另一侧连接到下滑行部(18),随着第三致动缸(17)的运作而让下滑行部(18)进行上、下滑行。
在此,上述下滑行部(18)结合在形成于主框架(14)内侧的第二滑行轨(14b)而沿着上述第二滑行轨(14b)进行上、下移动。
而且,在形成于上述下滑行部(18)的下固定板(18a)的下侧形成有第四致动缸(19)。
在此,上述第四致动缸(19)可以如前所述地位于下固定板(18a)的下侧,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目的而固定在下固定板(18a)的侧面或支撑架(11)、主框架(14)等。
而且,在上述下固定板(18a)另外形成如同第一、第二、第三滑行轨(14a、14b、16a1)的第四滑行轨(18a1)较佳。
上述第四滑行轨(18a1)可以让后述的下部装置(40)的下滑行板(41)轻易地固定在下固定板(18a)并且顺利地滑行。
再者,上述第一致动缸(13)、第二致动缸(15)、第三致动缸(17)、第四致动缸(19)在目前通常使用的各种类型的致动缸中任选一个后使用也无妨。
而且,上述第一致动缸(13)使得主框架(14)在原地旋转而让主框架(14)躺下或立起,第二致动缸(15)使得上滑行部(16)沿着第一滑行轨(14a)对主框架(14)的长度方向进行上、下滑行,第三致动缸(17)使得下滑行部(18)沿着第二滑行轨(14b)对主框架(14)的长度方向进行上、下滑行,第四致动缸(19)使得下滑行板(41)在主框架(14)的前、后方向滑行。
另外,如图6到图11所示,上述椅首部(20)形成有椅首固定板(21),该椅首固定板(21)结合在固定于本体框架(10)的上滑行部(16)的上固定板(16a)。
在此,上述椅首固定板(21)结合在上固定板(16a)时,由于上述上固定板(16a)还形成有第三滑行轨(16a1),第三滑行轨(16a1)结合在上述椅首固定板(21)而使得椅首固定板(21)在上述第三滑行轨(16a1)滑行。
再者,形成有位于上述椅首固定板(21)的上侧的椅首支持架(22)。
而且,在结合上述椅首固定板(21)的椅首支持架(22)的相反方向,椅首旋转部(23)在椅首支持架(22)能够进行旋转地形成。再者,上述椅首旋转部(23)在椅首支持架(22)可旋转地形成时,控制上述椅首旋转部(23)旋转的椅首旋转控制部(24)则固定在椅首支持架(22)并且连接到椅首旋转部(23)地形成。
在此,上述椅首旋转控制部(24)如图9所示地一侧结合在上述椅首支持架(22)而另一侧结合椅首旋转部(23并形成有包含锁定孔(24a1)的椅首轴(24a)。
而且,形成有椅首夹具(24b),其结合在上述椅首轴(24a)并且由结合在形成于上述椅首轴(24a)的锁定孔(24a1)的椅首锁定闩(24b1)与椅首杆(24b2)结合而成。在此,锁定上述椅首杆(24b2)时椅首夹具(24b)紧靠椅首轴(24a)而使得椅首旋转部(23)完全无法旋转,解开椅首杆(24b2)时椅首夹具(24b)和椅首轴(24a)隔离一定距离而使得椅首旋转部(23)能够旋转。
而且,把上述椅首锁定闩(24b1)从椅首轴(24a)的锁定孔(24a1)拿开使得椅首旋转部(23)旋转,再让上述椅首锁定闩(24b1)结合到锁定孔(24a1)时上述椅首旋转部(23)回到原点状态并静止。
再者,形成有椅首支撑部(25),其连接到上述椅首旋转部(23)而可以和椅首旋转部(23)一起旋转并且让患者的头部位于其中。
更进一步,如图10到图11所示,能够对连接到上述椅首旋转部(23)的椅首支撑部(25)的旋转进行控制的副椅首旋转控制部(26)则结合在上述椅首旋转部(23)的另一侧部分(椅首旋转控制部不存在的部分)并且凭借椅首支撑控制部(27)连接到椅首支撑部(25)。
更具体地说,在上述椅首旋转部(23)的另一侧部分连接椅首支撑控制部(27)的椅首框架(27a),形成有连接到上述椅首框架(27a)并结合椅首框架杆(27b1)的椅首框架夹具(27b)。
在此,解开上述椅首框架夹具(27b)的椅首框架杆(27b1)时椅首支撑部(25)进行上、下旋转,锁定椅首框架杆(27b1)时椅首支撑部(25)不旋转而维持固定状态。
也就是说,椅首支撑部(25)连接到上述椅首框架(27a)并且凭借椅首框架夹具(27b)控制椅首支撑部(25)的旋转。
而且,上述椅首框架(27a)连接到椅首旋转部(23),凭借上述副椅首旋转控制部(26)对椅首框架(27a)的旋转进行控制。
更具体地说,椅首旋转部(23)与椅首框架(27a)结合在形成于上述副椅首旋转控制部(26)的副椅首轴(26a),副椅首夹具(26b)结合在上述副椅首轴(26a)。
也就是说,副椅首夹具(26b)的副椅首锁定闩(26b1)结合在形成于上述副椅首轴(26a)的副锁定孔(26a1),副椅首杆(26b2)结合在上述副椅首夹具(26b)。
而且,锁定了形成于上述副椅首夹具(26b)的副椅首杆(26b2)时,上述副椅首夹具(26b)紧靠副椅首轴(26a)而将椅首框架(27a)完全无法旋转地维持固定状态,解开副椅首杆(26b2)时副椅首夹具(26b)从副椅首轴(26a)隔离而使得椅首框架(27a)得以旋转。
再者,形成于上述副椅首夹具(26b)的副椅首锁定闩(26b1)从形成于副椅首轴(26a)的副锁定孔(26a1)脱离时椅首框架(27a)能够旋转,上述副椅首锁定闩(26b1)插入副锁定孔(26a1)时椅首框架(27a)恢复原先状态地静止。
另外,上述本体部(30)如图12到图14所示地形成有靠背支持板(31),该靠背支持板(31)固定在形成于本体框架(10)的主框架(14)的前方并且结合有支撑患者背部的靠背(31a)。
再者,上述靠背支持板(31)的前方两侧形成有本体支持部(32)。
而且,上述本体支持部(32)形成有扶手架控制部(33)。
更具体地说,上述本体支持部(32)的前方形成有能够支撑患者手部等的扶手架(33a);上述本体支持部(32)的侧面形成有能够控制扶手架(33a)旋转的扶手架控制杆(33b)。
在此,上述扶手架控制杆(33b)形成有能让扶手架(33a)轻易地旋转或便利地运作并减少磨耗的目前通常使用的衬套(未图示)、弹簧(未图示)、轴承(未图示)等,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内容,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而且,上述扶手架(33a)为了便利地支撑患者而以柔软的垫子(cushion)形态形成较佳。
再者,上述靠背支持板(31)的两侧形成有高度调节部(34)。
更具体地说,上述靠背支持板(31)的侧面方向形成有固定板(34a),形成有结合在上述固定板(34a)内侧的固定轴部(34b),形成有结合在上述固定轴部(34b)的内侧并滑行的滑行轴(34c)。
再者,形成有结合在上述滑行轴(34c)上侧的绳子固定架(35),该绳子固定架(35)包含绳子固定部(35a)。
在此,在上述绳子固定部(35a)另行连接绳子并且在患者头部位于椅首支撑部(25)时利用绳子围绕患者头部把患者头部牢靠地固定在椅首支撑部(25)上。
更进一步,如图14所示,为了在上述滑行轴(34c)在固定轴部(34b)朝上侧滑行时防止滑行轴(34c)凭借自重轻易地朝下侧移动,在上述固定轴部(34b)还包括轴部(34bb),上述滑行轴(34c)上还包括轴止挡部(34cc)地形成较佳。
更具体地说,在上述固定轴部(34b)的下侧形成轴部(34bb),该轴部(34bb)上形成有突槛(34b1)与结合槽(34b2),在上述滑行轴(34c)的下侧形成结合用槛(34c1),形成有结合在形成于上述轴部(34bb)的结合槽(34b2)的轴止挡部(34cc)。
也就是说,上述滑行轴(34c)沿着固定轴部(34b)朝上侧滑行后让滑行轴(34c)旋转时,形成于上述滑行轴(34c)的轴止挡部(34cc)结合在形成于固定轴部(34b)的轴部(34bb)的结合槽(34b2)而使得形成于滑行轴(34c)的轴止挡部(34cc)的结合用槛(34c1)被形成于轴部(34bb)的突槛(34b1)阻挡,从而阻止滑行轴(34c)凭借自重朝下侧移动。
在此,上述结合槽(34b2)形成有让滑行轴(34c)的轴止挡部(34cc)旋转的空间(未图示)。
再者,形成有背部支撑旋转部(36),该背部支撑旋转部(36)结合在上述固定轴部(34b)或滑行轴(34c)并进行旋转还结合了支撑患者背部的背部支持架(36a)。
在此,上述背部支撑旋转部(36)可以另外形成夹具之类的止挡件(未图示)等,其能够防止由于自重而从固定轴部(34b)或滑行轴(34c)掉落的情形。
另外,上述下部装置(40)如图15到图17所示地形成有结合在形成于本体框架(10)的下滑行部(18)的下固定板(18a)而凭借第四致动缸(19)滑行的下滑行板(41)。
在此,上述第四致动缸(19)的一侧固定在形成于下滑行部(18)的下固定板(18a)而另一侧则连接到下滑行板(41)并且凭借第四致动缸(19)的运作让下滑行板(41)滑行。
更进一步,上述下滑行板(41)结合在下固定板(18a)时结合在形成于上述下固定板(18a)的第四滑行轨(18a1)而沿着上述第四滑行轨(18a1)滑行。
而且,上述下滑行板(41)的上侧形成有椅子控制部(42),其连接到让患者入座的椅子并且能够旋转。
更具体地说,如图16所示,形成有结合在上述下滑行板(41)与椅子并形成有椅子轴槽(42a1)的椅子轴(42a),形成有在上述椅子轴(42a)的外侧结合在椅子轴(42a)并包含插入椅子轴槽(42a1)的椅子锁定闩(42b1)与椅子杆(42b2)的椅子夹具(42b)。
在此,运作上述椅子杆(42b2)锁定椅子夹具(42b)时上述椅子夹具(42b)紧靠椅子轴(42a)而使得椅子轴(42a)完全无法旋转,运作椅子杆(42b2)解开椅子夹具(42b)时椅子夹具(42b)与椅子轴(42a)隔离而使得椅子轴(42a)得以旋转。
而且,形成于上述椅子夹具(42b)的椅子锁定闩(42b1)没有插入椅子轴槽(42a1)时椅子轴(42a)能够顺利地旋转,椅子锁定闩(42b1)结合到椅子轴槽(42a1)时椅子轴(42a)则恢复原先状态而使得椅子恢复原先状态。
更进一步,也可以为了让上述椅子以其它角度旋转而另外包括副椅子控制部(43)地形成。
更具体地说,如图17所示,形成有副椅子轴(43a),其连接到形成于上述椅子控制部(42)的椅子轴(42a)并包含副椅子轴槽(43a1),形成有副椅子夹具(43b),其结合在上述副椅子轴(43a)的外侧并且包含结合在副椅子轴槽(43a1)的副椅子锁定闩(43b1)与副椅子杆(43b2)。
在此,运作上述副椅子杆(43b2)锁定副椅子夹具(43b)时上述副椅子夹具(43b)紧靠副椅子轴(43a)而使得副椅子轴(43a)完全无法旋转,运作副椅子杆(43b2)解开副椅子夹具(43b)时副椅子夹具(43b)与副椅子轴(43a)隔离而使得副椅子轴(43a)旋转。
而且,形成于上述副椅子夹具(43b)的副椅子锁定闩(43b1)没有插入副椅子轴槽(43a1)时副椅子轴(43a)顺利地旋转,副椅子锁定闩(43b1)结合到副椅子轴槽(43a1)时副椅子轴(43a)恢复原先状态而使得椅子恢复原先状态。
另外如图17所示,形成于上述椅首部(20)的椅首锁定闩(24b1)与副椅首锁定闩(26b1)、形成于上述下部装置(40)的椅子锁定闩(42b1)、副椅子锁定闩(43b1)包括:手柄(a),形成有结合部(a1);螺栓(b),上述手柄(a)的结合部(a1)朝内侧插入而结合弹簧(s);卡止部(c),一侧位于上述螺栓(b)的内侧而结合在形成于手柄(a)的结合部(a1),另一侧暴露于螺栓(b)的外侧。
也就是说,上述螺栓(b)结合在椅首夹具(24b)、副椅首夹具(26b)、椅子夹具(42b)、副椅子夹具(43b)时,结合在上述螺栓(b)的内侧而有一部分凭借弹簧(s)弹性暴露于外侧的卡止部(c)插入各自形成于上述椅首轴(24a)、副椅首轴(26a)、椅子轴(42a)、副椅子轴(43a)的锁定孔(24a1)、副锁定孔(26a1)、椅子轴槽(42a1)、副椅子轴槽(43a1)而使得椅首轴(24a)、副椅首轴(26a)、椅子轴(42a)、副椅子轴(43a)不旋转,牵拉上述手柄(a)则使得结合在手柄(a)的结合部(a1)的卡止部(c)从锁定孔(24a1)、副锁定孔(26a1)、椅子轴槽(42a1)、副椅子轴槽(43a1)分离而使得上述椅首轴(24a)、副椅首轴(26a)、椅子轴(42a)、副椅子轴(43a)能够旋转。
而且,施加到上述手柄(a)力量消失时凭借弹簧(s)弹性让卡止部(c)被推到螺栓(b)的外侧,上述椅首轴(24a)、副椅首轴(26a)、椅子轴(42)、副椅子轴(43a)旋转而相接于锁定孔(24a1)、副锁定孔(26a1)、椅子轴槽(42a1)、副椅子轴槽(43a1)就能让卡止部(c)自动插入锁定孔(24a1)、副锁定孔(26a1)、椅子轴槽(42a1)、副椅子轴槽(43a1)。
再者,由于上述螺栓(b)形成有螺纹等,因此除非使用者从椅首夹具(24b)、副椅首夹具(26b)、椅子夹具(42b)、副椅子夹具(43b)拿开螺栓(b),否则将一直结合在椅首夹具(24b)、副椅首夹具(26b)、椅子夹具(42b)、副椅子夹具(43b),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内容,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而且,为了防止上述弹簧(s)弹性导致结合部(a1)与卡止部(c)分离或者卡止部(c)脱离到螺栓(b)的外侧而使用目前通常使用的雌、雄结合形态或焊接形态等方式结合,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内容,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另外,上述本体框架(10)、椅首部(20)、本体部(30)、下部装置(40)结合的部分可以利用销、焊接等方式形成固定状态,也可以利用螺栓等方式形成可装卸的状态,为了让各个旋转部分顺利地旋转而形成目前通常使用的轴承等或者能够减少磨耗的衬套等,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内容,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与此同时,可以如图18所示地在上述本体框架(10)另外形成能够保护各构成要素并改善外观的各种形状的盖。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首先如图18所示,患者坐到上述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100)的椅子时患者的背部紧靠在形成于本体部(30)的靠背支持板(31)的靠背(31a)。
然后,按照患者的身体配置椅首部(20)、本体部(30)、下部装置(40)。
更具体地说,如图19到图20所示,患者坐到椅子并且将背部紧靠在靠背(31a)时,让固定了上述高度调节部(34)的滑行轴(34c)的固定轴部(34b)朝(甲)方向旋转就能让结合在上述固定轴部(34b)的背部支撑旋转部(36)朝(甲)方向旋转而使得形成于上述背部支撑旋转部(36)的背部支持架(36a)紧靠在患者的背部。
然后,让患者的头部位于上述椅首部(20)的椅首支撑部(25),按照患者头部调整椅首支撑部(25)的高度。
更具体地说,运作形成于上述本体框架(10)的第二致动缸(15)调整结合在第二致动缸(15)的上滑行部(16)的高度,从而调整连接到上述上滑行部(16)的椅首部(20)的椅首支持架(22)的高度。
因此,连接到上述椅首支持架(22)的椅首旋转部(23)的高度得到调整而得以调整连接到上述椅首旋转部(23)的椅首支撑控制部(27)的椅首框架(27a)的高度,从而得以调整椅首支撑部(25)的高度。
与此同时,解开形成于上述椅首支撑控制部(27)的椅首框架夹具(27b)的椅首框架杆(27b1)并且按照患者的头部位置让椅首支撑部(25)的方向朝(乙)方向旋转地调整角度而使得患者的头部完全位于椅首支撑部(25)。
而且,患者的头部位于椅首支撑部(25)时,重新旋转椅首框架杆(27b1)锁定椅首框架夹具(27b)而将椅首支撑部(25)固定以避免其摇动。
与此同时,让形成于上述高度调节部(34)的滑行轴(34c)朝上侧移动而将结合在滑行轴(34c)的轴止挡部(34cc)插入形成于上述固定轴部(34b)的轴部(34bb)的结合槽(34b2)。
然后,旋转上述滑行轴(34c)让轴止挡部(34cc)的结合用槛(34c1)被轴部(34bb)的突槛(34b1)挡住而使得滑行轴(34c)无法凭借自重朝下侧移动,然后,把绳子连接到结合在上述滑行轴(34c)的绳子固定架(35)的绳子固定部(35a)而让患者的头部完全固定在椅首部(20)的椅首支撑部(25)。
而且,一边调整上述椅首部(20)的椅首旋转部(23)的高度,一边调整结合了椅首旋转部(23)的椅首固定板(21)的位置。
更具体地说,上述椅首固定板(21)结合在形成于本体框架(10)的上滑行部(16)的上固定板(16a),由于上述上固定板(16a)结合在第三滑行轨(16a1),因此只要一边让椅首固定板(21)在第三滑行轨(16a1)滑行,一边按照患者头部调整椅首部(20)的位置即可。
再者,运作形成于上述本体部(30)的扶手架控制部(33)的扶手架控制杆(33b)让扶手架(33a)朝(丙)方向旋转而使得扶手架(33a)位于患者的腋窝下面,然后重新运作扶手架控制杆(33b)让扶手架(33a)无法移动。
如前所述地把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椅首部(20)并且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固定患者的上身后,为了固定患者的下身而运作下部装置(40)。
首先,患者坐到椅子后进行下列过程,亦即,在椅子及背部支撑旋转部(36)另行安装了绳子固定部(35a)之类的装置,把绳子连接到该装置而使得使用者的腹部及大腿部等固定在背部支撑旋转部(36)及椅子。
然后,运作形成于上述本体框架(10)的第三致动缸(17)而调整连接到上述第三致动缸(17)的下滑行部(18)的高度,就能同时调整结合在上述下滑行部(18)的下部装置(40)的高度而使得坐在椅子的患者同时下降,由于上述患者的腋窝搁置在固定于本体框架(10)的主框架(14)的扶手架控制部(33)的扶手架(33a)而使得患者的上身与下身在上、下方向被牵拉,从而得以防止患者姿势不正并正确地维持固定状态。
而且,患者的下身通过固定在椅子的绳子被固定在椅子而使得患者的身体和下部装置(40)一起朝上、下方向移动。
在此,虽然可以按照前述顺序让患者位于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100)并加以固定,但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目的而多样化地改变患者的固定顺序,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内容,因此这里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通过如前所述的方让患者位于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100)后,按照患者特性运作椅首部(20)、本体部(30)、下部装置(40)并针对患者的姿势进行矫正治疗即可。
首先,下面说明针对患者的上身部分的矫正治疗。
让上述本体框架(10)的第二致动缸(15)朝上、下方向进行上升、下降而使得连接到上述第二致动缸(15)的上滑行部(16)、连接到上述上滑行部(16)的椅首部(20)上升、下降,从而得以持续进行下列矫正,也就是说从患者的脖子牵引头部并放下头部。
与此同时,如图21所示,解开上述椅首部(20)的椅首旋转控制部(24)的椅首杆(24b2)使得椅首旋转部(23)能够旋转,使得形成于上述椅首旋转控制部(24)的椅首锁定闩(24b1)脱离椅首轴(24a)的锁定孔(24a1)。
如此的话,以自动或手动方式让上述椅首旋转部(23)旋转而使得患者的颈骨等朝(丁)方向旋转并进行矫正治疗,与此同时,在解开了结合在连接到上述椅首旋转部(23)的副椅首旋转控制部(26)的副椅首夹具(26b)的副椅首杆(26b2)的状态下,从副椅首轴(26a)的副锁定孔(26a1)拿开副椅首锁定闩(26b1)而使得连接到上述椅首旋转部(23)的椅首支撑控制部(27)的椅首框架(27a)旋转并且使得患者的颈骨等朝(戊)方向旋转进行矫正治疗。
如前所述地根据患者状态而通过椅首旋转控制部(24)、副椅首旋转控制部(26)同时进行矫正治疗或者只选择某一个后进行。
再者,如前所述地进行矫正治疗后旋转上述椅首旋转部(23)及椅首支撑控制部(27)的椅首框架(27a)时,从形成于椅首旋转控制部(24)的椅首轴(24a)的锁定孔(24a1)脱离的椅首夹具(24b)的椅首锁定闩(24b1)被插入锁定孔(24a1)而使得椅首旋转部(23)找到最初的静止原点并恢复原先状态,从上述副椅首轴(26a)的副锁定孔(26a1)脱离的副椅首夹具(26b)的副椅首锁定闩(26b1)被插入上述副锁定孔(26a1)而使得椅首框架(27a)找到原点并恢复原先状态。
如前所述地,通过上述椅首轴(24a)的锁定孔(24a1)、椅首夹具(24b)的椅首锁定闩(24b1)、副椅首轴(26a)的副锁定孔(26a1)及副椅首夹具(26b)的副椅首锁定闩(26b1)使得为了进行矫正治疗而旋转的椅首旋转部(23)及椅首框架(27a)顺利地恢复原先状态。
下面说明针对患者下身的矫正治疗。
如图22到图23所示,在患者坐到椅子的状态下运作第三致动缸(17)时,形成有下固定板(18a)的下滑行部(18)上升、下降而使得结合在上述下滑行部(18)的下部装置(40)同时上升、下降,从而得以反复地对患者下身进行牵引、放下的过程。
与此同时,形成于本体框架(10)的第四致动缸(19)朝前、后方向移动而使得患者入座的椅子也同时朝前、后方向持续移动而让患者的腰部持续移动。
在此,上述本体框架(10)形成有第一滑行轨(14a)、第二滑行轨(14b)、第三滑行轨(16a1)、第四滑行轨(18a1)而使得上滑行部(16)、下滑行部(18)、下部装置(40)得以顺利地上升、下降或者朝前、后方向不晃动地移动。
而且,如前所述地通过第三、第四致动缸(18、19)让本体部(30)及下部装置(40)上升、下降地牵引或放下患者身体并且调整下部装置(40)的角度而得以控制患者腰部等的矫正角度。
也就是说,解开形成于上述下部装置(40)的椅子控制部(42)的椅子杆(42b2)而让椅子轴(42a)能够旋转,并且让椅子夹具(42b)的椅子锁定闩(42b1)从上述椅子轴(42a)的椅子轴槽(42a1)分离以使得椅子在地板面能够朝作为左、右方向的(己)方向旋转,解开结合在副椅子控制部(43)的副椅子夹具(43b)的副椅子杆(43b2)而使得副椅子轴(43a)能够旋转,并且让副椅子锁定闩(43b1)从形成于上述副椅子轴(43a)的副椅子轴槽(43a1)分离以使得椅子在垂直于地板面的垂直面能够朝左、右方向旋转地朝(庚)方向旋转,从而一边根据患者状态旋转下部装置(40)一边对患者进行矫正运动即可。
利用如前所述的方法进行了下部装置(40)的矫正运动后让椅子旋转一定角度,就能让上述椅子控制部(42)的椅子轴(42a)旋转而使得结合在椅子夹具(42b)的椅子锁定闩(42b1)结合到形成于椅子轴(42a)的椅子轴槽(42a1)并且让椅子恢复原先状态,由于上述副椅子控制部(43)的副椅子轴(43a)旋转而使得副椅子锁定闩(43b1)结合到副椅子轴槽(43a1)并且让椅子恢复到完全的原点状态。
而且,虽然可以如前所述地在患者沿着重力方向坐着的状态下进行矫正运动,但也可以如图24所示地运作形成于上述本体框架(10)的第一致动缸(13)使得上述主框架(14)朝(辛)方向旋转而躺下,进而让结合在上述主框架(14)的椅首部(20)、本体部(30)、下部装置(40)躺下而在患者躺下的状态下进行矫正运动。
另外,可以在上述的患者矫正治疗中只选择某一部分后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上述的一切方法。
如前所述地可以通过本体框架(10)、椅首部(20)、本体部(30)、下部装置(40)顺利地进行患者的矫正治疗,能够以各种角度旋转椅首部(20)、本体部(30)、下部装置(40)而得以提高患者的矫正治疗效果。
而且,通过形成于椅首部(20)、下部装置(40)的椅首锁定闩(24b1)、副椅首锁定闩(26b1)、椅子锁定闩(42b1)、副椅子锁定闩(43b1)运作椅首部(20)及下部装置(40)对患者进行矫正治疗时,由于能够准确地掌握椅首部(20)及下部装置(40)的原点而得以根据患者状态更正确地进行矫正治疗,在通过上述本体部(30)的扶手架(33a)及固定轴部(34b)、背部支持架(36a)将患者予以准确固定的状态下进行矫正治疗,从而得以提高矫正治疗效果。
再者,除了利用上述固定轴部(34b)通过绳子固定架(35)将患者的头部准确地固定在椅首部(20)的椅首支撑部(25)以外,还能通过形成于上述高度调节部(34)的轴部(34bb)、轴止挡部(34cc)防止滑行轴(34c)凭借自重轻易地朝下侧移动,从而能够安全地让患者位于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100)并进行矫正治疗。
前文所述实施例针对本发明的最佳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得因此把本发明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当知,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可以实现各种变形。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本体框架(10)、椅首部(20)、本体部(30)及下部装置(40),
上述本体框架(10)包括:位于地板的支撑架(11)、固定在上述支撑架(11)的固定架(12)、结合在上述固定架(12)并且由第一致动缸(13)予以旋转的主框架(14)、结合在上述主框架(14)并凭借第二致动缸(15)滑行并且形成有上固定板(16a)的上滑行部(16)、结合在上述主框架(14)并凭借第三致动缸(17)滑行并且形成有下固定板(18a)的下滑行部(18)、结合在形成于上述下滑行部(18)的下固定板(18a)的第四致动缸(19);
上述椅首部(20)包括:结合在形成于上述本体框架(10)的上滑行部(16)的上固定板(16a)的椅首固定板(21)、固定在上述椅首固定板(21)的椅首支持架(22)、结合在上述椅首支持架(22)并进行旋转的椅首旋转部(23)、结合在上述椅首支持架(22)并控制椅首旋转部(23)的旋转的椅首旋转控制部(24)、结合在上述椅首旋转部(23)并进行旋转并且固定患者头部的椅首支撑部(25)、结合在上述椅首旋转部(23)并且对椅首支撑部(25)的旋转进行控制的副椅首旋转控制部(26);
上述本体部(30)包括:结合在形成于上述本体框架(10)的主框架(14)并形成有靠背(31a)的靠背支持板(31)、位于上述靠背支持板(31)的正面两侧的本体支持部(32)、由结合在上述本体支持部(32)并进行旋转的扶手架(33a)与控制上述扶手架(33a)的旋转的扶手架控制杆(33b)所构成的扶手架控制部(33)、由结合在上述靠背支持板(31)的两侧的固定板(34a)与结合在上述固定板(34a)的固定轴部(34b)与结合在上述固定轴部(34b)并进行滑行的滑行轴(34c)构成的高度调节部(34)、结合在形成于上述高度调节部(34)的滑行轴(34c)并进行旋转并且形成有绳子固定部(35a)的绳子固定架(35);
上述下部装置(40)包括:结合在形成于上述本体框架(10)的下滑行部(18)的下固定板(18a)与第四致动缸(19)并且凭借上述第四致动缸(19)进行滑行的下滑行板(41)、结合在上述下滑行板(41)并且对患者入座的椅子的旋转进行控制的椅子控制部(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本体框架(10)的主框架(14)的内部还包括第一滑行轨(14a)与第二滑行轨(14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本体框架(10)的上滑行部(16)的上固定板(16a)还包括第三滑行轨(16a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本体框架(10)的下滑行部(18)的下固定板(18a)还包括第四滑行轨(18a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椅首部(20)的椅首旋转控制部(24)包括:椅首轴(24a),结合在椅首支持架(22)与椅首旋转部(23)并且形成有锁定孔(24a1);椅首夹具(24b),其结合在上述椅首轴(24a)并且由插入锁定孔(24a1)的椅首锁定闩(24b1)与椅首杆(24b2)结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椅首部(20)的副椅首旋转控制部(26)包括:副椅首轴(26a),形成有结合在椅首旋转部(23)的副锁定孔(26a1);副椅首夹具(26b),由结合在上述副椅首轴(26a)并且插入副锁定孔(26a1)的副椅首锁定闩(26b1)与副椅首杆(26b2)结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椅首部(20)还包括椅首支撑控制部(27),该椅首支撑控制部(27)包括:椅首框架(27a),连接到上述椅首支撑部(25)与副椅首旋转控制部(26);椅首框架夹具(27b),连接到上述椅首框架(27a)并且形成有控制椅首支撑部(25)旋转的椅首框架杆(27b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本体部(30)的高度调节部(34)的固定轴部(34b)上形成有突槛(34b1)与结合槽(34b2)并且还形成有结合在滑行轴(34c)的轴部(34bb),上述滑行轴(34c)还包括轴止挡部(34cc),其结合在上述结合槽(34b2)并形成有紧靠突槛(34b1)的结合用槛(34c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部(30)还包括背部支撑旋转部(36),其结合在形成于高度调节部(34)的固定轴部(34b)并进行旋转还形成有能支撑患者的背部支持架(36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下部装置(40)的椅子控制部(42)包括:椅子轴(42a),连接到椅子并且形成有椅子轴槽(42a1);椅子夹具(42b),结合在上述椅子轴(42a)并且由插入椅子轴槽(42a1)的椅子锁定闩(42b1)与椅子杆(42b2)结合而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部装置(40)还包括副椅子控制部(43),其包括:副椅子轴(43a),连接到形成于椅子控制部(42)的椅子轴(42a)并形成有副椅子轴槽(43a1);副椅子夹具(43b),由结合在上述副椅子轴槽(43a1)的副椅子锁定闩(43b1)与结合在副椅子杆(43b2)结合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5、6、10及11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椅首部(20)的椅首锁定闩(24b1)与副椅首锁定闩(26b1)、形成于上述下部装置(40)的椅子锁定闩(42b1)与副椅子锁定闩(43b1)包括:手柄(a),形成有结合部(a1);螺栓(b),上述手柄(a)的结合部(a1)朝内侧插入而结合弹簧(s);卡止部(c),一侧位于上述螺栓(b)的内侧而结合在形成于手柄(a)的结合部(a1),另一侧暴露于螺栓(b)的外侧。
CN201410682811.4A 2014-06-02 2014-11-24 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 Active CN105266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66667 2014-06-02
KR1020140066667A KR101453069B1 (ko) 2014-06-02 2014-06-02 정형용 교정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6942A true CN105266942A (zh) 2016-01-27
CN105266942B CN105266942B (zh) 2018-07-27

Family

ID=5199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82811.4A Active CN105266942B (zh) 2014-06-02 2014-11-24 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53069B1 (zh)
CN (1) CN10526694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0510A (zh) * 2016-04-19 2019-02-05 瑞穗株式会社 医疗装置
CN112353675A (zh) * 2020-11-04 2021-02-12 江苏谦恩按摩椅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椅用震动按摩机芯的m型导轨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42247B1 (ko) * 2016-02-19 2016-07-29 박진한 척추견인기
FI20207015A1 (fi) * 2020-01-28 2021-07-29 Enerfine Oy Alaselän venytyslaitteisto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0479A (en) * 1968-06-03 1971-03-16 Gerald E Horn Traction table
US4103681A (en) * 1976-09-10 1978-08-01 Shanley Bernard J Tilting traction apparatus
US4649905A (en) * 1984-11-01 1987-03-17 Barnes James E Cervically adjustable chiropractic treatment table
US5150948A (en) * 1989-09-16 1992-09-29 Voelkle Rolf Reclining chair
CN2163624Y (zh) * 1993-06-28 1994-05-04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立式脊椎牵引治疗机
US5423861A (en) * 1994-01-13 1995-06-13 Leander Research, Manufacturing & Distributing, Inc. Chiropractic treatment table
KR19980044594A (ko) * 1996-12-07 1998-09-05 조진환 인체의 갈비뼈와 척추의 교정장치
KR19980044594U (ko) * 1996-12-27 1998-09-25 양재신 클립 고정식 타이밍벨트 커버
KR20000002918A (ko) * 1998-06-24 2000-01-15 김봉준 척추 교정 장치
CN101287426A (zh) * 2005-04-01 2008-10-15 大卫·B.·巴斯 躺椅脊柱牵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05079U (ko) * 1997-07-11 1999-02-05 정찬수 척추 교정기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0479A (en) * 1968-06-03 1971-03-16 Gerald E Horn Traction table
US4103681A (en) * 1976-09-10 1978-08-01 Shanley Bernard J Tilting traction apparatus
US4649905A (en) * 1984-11-01 1987-03-17 Barnes James E Cervically adjustable chiropractic treatment table
US5150948A (en) * 1989-09-16 1992-09-29 Voelkle Rolf Reclining chair
CN2163624Y (zh) * 1993-06-28 1994-05-04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立式脊椎牵引治疗机
US5423861A (en) * 1994-01-13 1995-06-13 Leander Research, Manufacturing & Distributing, Inc. Chiropractic treatment table
KR19980044594A (ko) * 1996-12-07 1998-09-05 조진환 인체의 갈비뼈와 척추의 교정장치
KR19980044594U (ko) * 1996-12-27 1998-09-25 양재신 클립 고정식 타이밍벨트 커버
KR20000002918A (ko) * 1998-06-24 2000-01-15 김봉준 척추 교정 장치
CN101287426A (zh) * 2005-04-01 2008-10-15 大卫·B.·巴斯 躺椅脊柱牵引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0510A (zh) * 2016-04-19 2019-02-05 瑞穗株式会社 医疗装置
CN112353675A (zh) * 2020-11-04 2021-02-12 江苏谦恩按摩椅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椅用震动按摩机芯的m型导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53069B1 (ko) 2014-10-22
CN105266942B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6942A (zh) 用于矫正身体的装置
US8646452B2 (en) Pediatric headrest for skull stabilization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me
BR112014018118B1 (pt) almofada sacral para uma mesa médica
CN108433596A (zh) 多功能洗浴椅
US20150034091A1 (en) Patient support device for prone immobilization
US116845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d stabilizing a patient during hip distraction
US8944458B1 (en) Adjustable walker with sitting assembly
CN104053423B (zh) 用于儿童的儿童座椅装置及儿童车
KR101998626B1 (ko) 수동 척추 치료기
US8371305B1 (en) Fluoroscopy chair with radiolucent, adjustable supports convertible to resuscitation table
CN103784197B (zh) 一种电动医疗床
US8397731B1 (en) Adjustable, radio-translucent chest, neck, and head support arm attachment for C-arm tables for radioscopy-guided procedures
CN107736929A (zh) 骨折牵引复位方法和装置
KR101436747B1 (ko) 자세교정 의자
CN205459096U (zh) 脊柱脊髓内镜机械臂系统
JPH11221257A (ja) 腰痛治療椅子
CN205307179U (zh) 医用颈椎和脊椎舒展装置
US9833078B2 (en) Seated inversion chair and method of treating migraine headaches
JP6328940B2 (ja) 介護用の頭頸部サポート具
CN209966688U (zh) 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ES2781792B2 (es) Camilla articulada
CN208677754U (zh)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多功能轮椅
CN205083918U (zh) 一种通畅气道的睡觉支撑架
JP4134259B1 (ja) 腰痛治療用椅子
US20230240929A1 (en) Inversion Table for Supporting Pulmonary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