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4753A - 空对空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空对空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4753A
CN105264753A CN201480031591.7A CN201480031591A CN105264753A CN 105264753 A CN105264753 A CN 105264753A CN 201480031591 A CN201480031591 A CN 201480031591A CN 105264753 A CN105264753 A CN 105264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using
heat exchanger
section
downstream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15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蒂·哈尔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Technology AG
Original Assignee
ABB T&D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T&D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ABB T&D Technology AG
Publication of CN105264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4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wherein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es between the machine casing and a surrounding mantle
    • H02K9/18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wherein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es between the machine casing and a surrounding mantle wherein the external part of the closed circuit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machine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008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medium being in heat conductive contact with the conduits for the other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07Rotary generators
    • H02K7/182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 H02K7/18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wherein the turbine is a wind turbine
    • H02K7/1838Generators mounted in a nacelle or similar structure of a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设置有从上游端壁(13)沿第一方向(X)朝向下游端壁(14)延伸的空气通道(210)、位于第一壳体(10)的上部部分中且位于空气通道(210)上方的顶部充气室(20)、以及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将第一壳体(10)的下部部分分成上游端部段(31)、中间部段(32)和下游端部段(33)的分隔壁(220、230)。空气通道(210)在中间部段(32)与下游端部段(33)之间的分隔壁(230)处终止。下游端部段(33)包括至少一个锥体(300),锥体(300)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具有位于空气通道(210)所终止于的分隔壁(230)处的第一上游端(301)以及第二收缩下游端(302)。

Description

空对空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空对空热交换器。
在许多应用中,使用空对空热交换器来冷却产生热的设备。例如电机通常构造成假定其操作温度保持低于40摄氏度。小型电机可以借助于附接至电机的轴并且通过电机来吹送围绕电机的外部空气的风扇来进行冷却。较大的电机通常设置有用于对电机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还使得能够终止机器内的内部空气环流。热交换器可以是水对空热交换器或空对空热交换器。水对空热交换器与空对空热交换器相比通常是更有效的,但是存在许多要避免水的应用。空对空热交换器因而常常是可以在特定应用中使用的唯一选择。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有利地与电机结合使用的空对空热交换器。电机设置有外部空气环流和内部空气环流。内部空气环流使空气在闭式循环中从电机循环至热交换器并循环回到电机。外部空气环流通过热交换器来使冷却空气循环。内部空气在热交换器与电机之间循环,以使得内部空气在每个周期期间都在热交换器中被冷却。
背景技术
日本特许公报10174369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壳体以及沿电机的轴向方向在壳体内穿过的一组管道。风扇通过管道将外部冷却空气从上游端向下游端吹送。壳体的内部通过横向分隔壁分成第一区域A和第二区域B。来自位于壳体下方的电机的热空气首先向上流动经过壳体的中间部中的管道。热空气然后在壳体的端部处被向下引导并且从电机的两端返回。分隔壁定位成更靠近管道的上游端。第一区域A中的用于内部循环空气的冷却区域因而小于第二区域B中的冷却区域。第二区域B因而将比第一区域A更有效。这用以补偿外部冷却空气在第一区域A中具有比在第二区域B中更低的温度的事实。因而实现了电机的更均匀的冷却。
美国专利4,348,604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为板式横流空对空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成对的竖向延伸板。每对板中的第一板都包括形成了用于外部冷却空气的水平管道的水平延伸的分隔部。每对板中的第二板包括形成了用于内部空气的竖向管道的竖向延伸的分隔部。在竖向延伸板上方还存在充气室。该充气室通过横向延伸经过充气室的挡板而被分成两部分。该挡板用于转移并划分从机器的中央部以渐进的方式向上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以及用于使空气以这种比例关系向下返回到机器的相反两端,所述相反两端接纳被冷却至大约相等的温度的空气。因而实现了电机的更均匀的冷却。
欧洲专利公报2149967公开了一种包括具有底板、顶板、上游端壁、下游端壁和侧壁的第一壳体的热交换器。在第一壳体中设置有从上游端壁沿第一方向朝向下游端壁延伸的空气通道。在第一壳体的上部分中、在空气通道上方还设置有从上游端壁向下游端壁延伸的顶部充气室。还设置有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并将第一壳体的在顶部充气室下方的下部部分分成上游端部段、中间部段和下游端部段的分隔壁。
德国专利公报2037382公开了一种包括其内设置有轴向定向的平行的热交换器管的筒状壳体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管被支承在壳体内并且在壳体的中央部与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束。分配管连接至热交换器管的第一端,并且收集管连接至热交换器管的相反的第二端。冷却介质因而可以从分配管通过热交换器管流至收集管。在筒状壁中、收集管的径向位置处还设置有入口,以及在筒状壁中、分配管的径向位置处还设置有出口。待冷却的介质通过入口被引入到筒状件中并且通过出口从筒状件引出。在热交换器管之间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局部分隔壁,以在所述介质在筒状件内从入口朝向出口传送时使待冷却的介质的流动径向偏斜。筒状件的位于入口的区域中的第一部分具有双壁。待冷却的一部分介质在其已在筒状件内被冷却之后反向再循环到筒状件的双壁中,以对筒状件的所述壁进行冷却。
还存在用于对包括第一壳体和沿第一方向在第一壳体内穿过的一组管道的电机进行冷却的现有技术的空对空热交换器。风扇通过管道将外部冷却空气从管道的上游端向管道的下游端吹送。第一壳体的内部的下部部分通过横向分隔壁被轴向分成三个部段。第一端部段定位在壳体的上游端处,第二端部段定位在壳体的下游端处,并且中间部段定位在第一端部段与第二端部段之间。敞开的顶部充气室形成在第一壳体的上部分处、分隔壁上方。待冷却的电机位于第一壳体下方的第二壳体中,使得第一壳体的底板坐置在第二壳体的顶板上。
来自待冷却的电机的内部热空气向上流经第一壳体的中间部段中的冷却管道。热空气在热交换器中的顶部充气室中被分成两个分支。第一分支向下流经第一部段中的管道并且进一步地流入到电机的第一端。第二分支向下流经第二端部段中的管道并且进一步地流入到电机的相反的第二端。所述两个分支从电机的相反两端流入到转子中的轴向空气通路中,并且进一步地通过转子中的轴向空气通路流至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空气间隙,并且进一步地通过定子中的轴向空气通路流至壳体的中间部段。当热空气再次从定子进入到热交换器的中间部段时,新的冷却周期开始。这种装置为电机提供了相当对称的冷却。
然而,这种对称性冷却的问题在于热交换器的下游端处的第二端部段中的冷却管道的温度高于热交换器的上游端处的第一端部段中的管道的温度。外部冷却空气在一定环境温度下进入热交换器的上游端。冷却空气然后通过内部空气的向下传递经过管道的第一分支而在第一端部段中变热。冷却空气还通过从电机向上流经中间部段中的管道的内部热空气而在中间部段中变热。外部冷却空气最后还通过内部空气的向下流经第二端部段中的管道的第二分支而在第二分支中变热。冷却管的温度因而将在第二端部段中几乎上升至内部空气的第二分支的温度。这意味着,热交换器在第二端部段中的冷却能力与第一端部段中的冷却能力相比要小得多。这样的结果是电机的位于热交换器的上游端下方的第一端与位于热交换器的下游端下方的第二端相比将保持在更高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为待冷却的设备例如电机提供更均匀的冷却的改进的空对空热交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空对空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所陈述的内容。
空对空热交换器包括:
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底板、顶板、上游端壁、下游端壁以及侧壁;
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在第一壳体中从上游端壁沿第一方向朝向下游端壁延伸;
顶部充气室,顶部充气室在第一壳体的上部分中、在空气通道的上方从上游端壁延伸至下游端壁;
分隔壁,分隔壁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且将第一壳体的在顶部充气室下方的下部部分分成上游端部段、中间部段以及下游端部段。
空对空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
空气通道在中间部段与下游端部段之间的分隔壁处终止;
下游端部段包括至少一个锥体,所述至少一个锥体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位于空气通道所终止于的分隔壁处的第一上游端以及位于第一壳体的下游端壁处或者位于下游端部段内的第二收缩下游端,在第二收缩下游端位于下游端部段内的情况下,在所述至少一个锥体的第二收缩下游端与第一壳体的下游端壁之间需要另外的空气通道;
所述至少一个锥体的第一上游端沿圆周方向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包围所有的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在中间部段与第一壳体的下游端壁之间的分隔壁处终止。
本发明的方面还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本发明的空对空热交换器对设备进行冷却的装置。
空气通道在中间部段与第二端部段之间的分隔壁处的终止将减少空气通道中的外部空气环流的压力损失。较短的空气通道将具有较小的压力损失。所述至少一个锥体中的外部空气环流的压力损失与空气通道中的压力损失相比是可以忽略的。在驱动产生外部气流的风扇的马达的动力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装置中的外部空气环流中的空气量将增大。在外部空气环流中的空气量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装置中的驱动风扇的马达的动力可以减小。
因而,通过热交换器的第二端部段中的锥体的外部空气环流的温度的升高与现有技术解决方案中的传递通过第二端部段的空气通道中的外部空气环流的温度的升高相比将减小。这意味着内部环流将通过更冷的外部空气环流进行冷却。
在热交换器中的第二端部段中使用所述至少一个锥体将减小内部空气环流中的压降。在热交换器中,更大部分的内部空气因而将循环通过第二端部段,而更小部分的内部空气环流通过第一端部段。在热交换器中存在足以使内部空气环流的第二分支沿着第二端部段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锥体的外表面传递的自由空间。
这些作用的结果是待冷却的设备的更均匀的冷却。待冷却的设备的第一端——即设备的在热交换器的上游端下方的一端——的冷却与空气通道穿过热交换器的整个轴向长度的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相比将增强。待冷却设备的相反的第二端——即设备的在热交换器的下游端下方的一端——的冷却与空气通道穿过热交换器的整个轴向长度的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相比将减弱。
空气通道在热交换器内终止于中间部与下游端部之间的分隔壁将自然地减小热交换器中所需要的空气通道的数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热交换器的成本。锥体比空气通道成本更低。
待由热交换器进行冷却的电机在风力涡轮机中有利地为发电机。风力涡轮机中的机舱内的空间是有限的。这意味着热交换器必须是紧凑的,以与发电机一起配装到机舱中,另外,热交换器的壳体和发电机的壳体必须都是紧凑的。
附图说明
在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一些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空对空热交换器的竖向截面。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空对空热交换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水平截面。
图3为用于对电机进行冷却的根据本发明的空对空热交换器的竖向截面。
图4为示出了热交换器的壳体和电机的壳体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空对空热交换器的竖向截面。
热交换器2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具有矩形形状并设置有底板11、顶板12、上游端壁13、下游端壁14以及侧壁15和侧壁16(图4)。第一壳体10因而形成了封闭的空间。第一壳体10具有第一方向X以及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在第一壳体10位于地板或者位于要在工作现场进行冷却的设备上时通常是水平的。因此第二方向Y是竖向的。底板11包括允许空气进入第一壳体10中及从第一壳体10离开的多个空气通路P11、P12、P13。空气通路P11、P12、P13定位在底板11的上游端部、中间部以及下游端部中。
热交换器200还包括在第一壳体10中从上游端壁13沿第一方向X朝向下游端壁14延伸的空气通道210。在第一壳体10的上部部分内、空气通道210上方还设置有从上游端壁13延伸至下游端壁14的充气室20。顶部充气室20在最上面的空气通道210上方形成一体的空间。还设置有从底板11沿第二方向Y向上延伸的分隔壁220、230。分隔壁220、230在距第一壳体10的顶板12一定距离处、充气室20的下边缘处终止。分隔壁220、230将第一壳体10的下部部分分成三个连续部段31、32、33。上游端部段31在热交换器200的上游端处形成在第一壳体10的上游端壁13与第一分隔壁220之间。中间部段32在热交换器200的中部形成在第一分隔壁220与第二分隔壁230之间。下游端部段33在热交换器200的下游端处形成在第二分隔壁230与第一壳体10的下游端壁14之间。空气通道210穿过分隔壁220、230。分隔壁220、230的边缘紧靠在空气通道210的外表面上,从而使得消除所述三个部段31、32、33之间的泄漏。
热交换器20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方向在热交换器200的下游端部段33内延伸的锥体300。锥体300的第一上游端301位于中间部段32与下游端部段33之间的第二分隔壁230处。锥体300的第二下游端302位于第一壳体10的下游端壁14处。锥体300的第一上游端301的截面面积大于锥体300的第二下游端302的截面面积。锥体300从第一上游端301朝向第二下游端302收缩。空气通道210在中间部段32与下游端部段33之间的分隔壁230处终止。空气通道210通向锥体300的第一上游端301。锥体300在热交换器200的下游端部段33内取代空气通道210。
外部空气环流L1从第一壳体10的上游端壁13朝向第一壳体10的下游端壁14被引导通过空气通道210。外部空气环流L1从空气通道210的下游端流入到锥体300的上游端301,并且进一步地通过锥体300流到锥体300的下游端302,并且进一步地流到出口开口400。外部空气环流L1可以由使室外冷却空气循环通过空气通道210和锥体300的风扇来提供。外部空气环流L1可以从第一壳体10所处的空间或者从外部空间或者从室外空气获得。外部空气环流L1可以在其已穿过热交换器200之后被引入到第一壳体10所处的空间或者通过空气通道引至外部空间或者室外空气。
内部空气环流L10可以从位于第一壳体10下方的待冷却的设备被沿第二方向Y向上引导穿过第一壳体10的底板11的中间部中的空气通路P12。内部空气环流L10进一步传递经过热交换器200中的中间部段32而到达热交换器200的顶部充气室20。内部空气环流L10在传至顶部空气室20时传递经过热交换器200的中间部段32中的空气通道210的外表面。温热的内部空气环流L10因而将在其传递经过外部冷却空气环流L1穿过的空气通道210的外表面时被冷却。内部空气环流L10在顶部充气室20中被分成朝向热交换器200的上游端部段31引导的第一分支L11以及朝向热交换器200中的下游端部段33引导的第二分支L12。内部空气环流L10的第一分支L11将向下传递经过热交换器200的上游端部段31中的空气通道210,并且进一步地通过底板11的上游部中的空气通路P11传递至待冷却的设备。内部空气环流L10的第二分支L12将向下传递经过热交换器200的下游端部段33中的锥体300,并且进一步地通过底板11的下游部中的空气通路P13传递至待冷却的设备。内部空气环流L10的第一分支L11和第二分支L12然后将传递经过待冷却的设备并开始新的循环周期。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空对空热交换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水平截面。热交换器200的该第二实施方式包括两个锥体300、310而不是一个锥体300。空气通道210的第一部分终止于第一锥体300,并且空气通道210的其余部分终止于第二锥体310。第一锥体300的输出302和第二锥体310的输出312然后通过连接部320连接到一个出口开口400中。由于在锥体300、310之间形成额外的空气通路以便内部空气L10的第二分支L12向下传递经过锥体300、310,因此使用两个锥体300、310可能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使用两个锥体300、310需要单独的连接部320以连接锥体300的输出302和锥体310的输出312。这将延长该构型,从而可能是一个缺点。在需要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在热交换器200的下游端部段33中设置甚至多于两个的平行的锥体300、310。
上游端部段3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A11有利地与热交换器200的下游端部段33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A13相同。热交换器200的中间部段32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A12有利地等于热交换器200的上游端部段3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A11与下游端部段33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A13的总和。锥体300、310的下游端302、312的截面面积有利地与终止于所述锥体300、310的上游端301、311的空气通道210的截面面积的总和相同。
图3为用于对电机进行冷却的根据本发明的空对空热交换器的竖向截面。
电机100设置在第二壳体40内,第二壳体40具有矩形形状并且设置有底板41、顶板42、第一端罩43、第二端罩44以及侧壁45和侧壁46(图4)。第二壳体40因而形成了封闭的空间。第二壳体40具有第一方向X以及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在第二壳体40位于工作现场的地板上时通常是水平的。第二壳体40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与第一壳体10的对应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一致。第二壳体40定位在第一壳体10下方,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0的底板11被置于第二壳体40的顶板42。第一壳体10的底板11与第二壳体40的顶板42可以在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40之间形成单个分离壁50。分离壁50设置有允许空气在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40之间传递的空气通路P11、P12、P13。
电机100包括配装在可旋转轴130上的转子110。轴130在两端处支承在轴承141、142上。轴130具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中心轴线A-A。电机100还包括包围转子110的定子120。电机100可以是发电机或马达。转子110设置有轴向A-A空气通道111和径向空气通道112。轴向空气通道111通向径向空气通道112。定子120设置有径向空气通道121。空气因而可以从转子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被引入到轴向空气通道111中,并且进一步地从轴向空气通道111被引至径向空气通道112。空气然后将从转子110的径向空气通道112通过转子110与定子120之间的间隙G向定子120中的径向空气通道121传递。
来自电机100的热空气将进一步地从定子120中的径向空气通道121通过分离壁50的中间部中的空气通路P12传递到热交换器200中的中间部段32中。内部空气环流L10然后将如结合图1所描述的那样在电机100与热交换器200之间循环。内部空气环流L10的第一分支L11从热交换器200通过分离壁50中的上游端空气通路P11向下传递至电机100的第一端。内部空气环流L10的第二分支L12从热交换器200通过下游端空气通路P13向下传递至电机100的第二端。内部空气环流L10的第一分支L11和第二分支L12然后将通过电机100从转子110传递至定子120,并且进一步地传递至热交换器200,以开始新的循环周期。
锥体300、310的第二下游端302、312在两个实施方式中都在第二隔室12的下游端壁14处终止。这是一种有利的构型,但是锥体300、310的下游端302、312也可以在热交换器200的下游部段33内终止。此时在锥体300、310的下游端302、312与第一壳体10的下游端壁14之间将需要短的空气通道。
空气通道210的竖向截面有利地为圆形,即空气通道210为管道。然而,空气通道210的截面还可以具有一些其他形状,例如矩形。空气通道210可以以横排或竖排的方式定位,其形成规律的图案,但是任何其他图案也是可以的。图案例如可以使得横排的空气通道210彼此移位成使得空气通道210之间以相邻的横排的方式竖向定位。
锥体300、310的第一上游端301、311的竖向截面有利地为矩形。空气通道210终止于第二分隔壁230中的对应的孔。锥体300、310的第一上游端301、311的圆周围绕第二分隔壁230中的孔,以使得所有的空气通道210都通向锥体300、310的第一端301、311。锥体300、310的第二端302、312的竖向截面有利地为圆形。圆形的第二端302、312在从电机所在的空间引出的空气通道具有圆形截面时是有利的。
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40有利地形成为矩形盒。使用矩形盒是可行的,并且电机可以容易地封装在矩形壳体中。然而,第一壳体10和/或第二壳体40可以具有任何形状。
内部环流L10可以在不使用风扇的情况下实现。电机100的旋转转子110将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来保持内部空气环流L10。然而,当然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风扇来增强内部空气环流L10。
锥体300、310有利地是空的,即在锥体300、310内不存在分隔壁。然而,在锥体300、310内存在分隔壁将被认为是有益的情况下,可以在锥体300、310内存在分隔壁。分隔壁会将锥体300、310内的空气从锥体300、310的上游端301、311朝向下游端302、312引导。
电机100在风力涡轮机中有利地为发电机。
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示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Claims (8)

1.一种空对空热交换器(200),包括:
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底板(11)、顶板(12)、上游端壁(13)、下游端壁(14)以及侧壁(15、16);
空气通道(210),所述空气通道(210)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中从所述上游端壁(13)沿第一方向(X)朝向所述下游端壁(14)延伸;
顶部充气室(20),所述顶部充气室(20)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部部分中、在所述空气通道(210)的上方从所述上游端壁(13)延伸至所述下游端壁(14);
分隔壁(220、230),所述分隔壁(220、23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一壳体(10)的在所述顶部充气室(20)下方的下部部分分成上游端部段(31)、中间部段(32)以及下游端部段(33);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道(210)在所述中间部段(32)与所述下游端部段(33)之间的所述分隔壁(230)处终止,
所述下游端部段(33)包括至少一个锥体(300、310),所述至少一个锥体(300、310)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并且具有位于所述空气通道(210)所终止于的所述分隔壁(230)处的第一上游端(301、3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所述下游端壁(14)处或者位于所述下游端部段(33)内的第二收缩下游端(302、312),在所述第二收缩下游端(302、312)位于所述下游端部段(33)内的情况下,在所述至少一个锥体(300、310)的所述第二收缩下游端(302、312)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所述下游端壁(14)之间需要另外的空气通道,
所述至少一个锥体(300、310)的所述第一上游端(301、311)沿圆周方向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包围所有的所述空气通道(210),所述空气通道(210)在所述中间部段(32)与所述下游端部段(33)之间的所述分隔壁(230)处终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对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210)由具有圆形截面的管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对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端部段(33)包括一个锥体(300),由此,所有的所述空气通道(210)都终止于所述锥体(300)的所述第一端(30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对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锥体(300、310)的所述第二下游端(302、31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所述下游端壁(14)处。
5.一种用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对空热交换器来对设备进行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部空气环流(L1)首先被引导通过所述空气通道(210),并且然后从所述第一壳体(10)的所述上游端壁(13)朝向所述下游端壁(14)被引导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锥体(300、310),并且最后从所述壳体(10)离开,
内部空气环流(L10)从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10)外的待冷却的所述设备沿所述第二方向(Y)被引导通过所述底板(11)的中间部中的空气通路(P12),并且进一步地经过所述中间部段(32)而被引导至所述顶部充气室(20),在所述顶部充气室(20)中,所述内部空气环流(L10)被分成第一分支(L11)和第二分支(L12),所述第一分支(L11)经过所述上游端部段(31)传递通过所述底板(11)的上游部中的空气通路(P11)返回至待冷却的所述设备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分支(L12)经过所述下游端部段(33)传递通过所述底板(11)的下游部中的空气通路(P13)返回至待冷却的所述设备的相反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待由所述空对空热交换器(200)进行冷却的所述设备是电机(100),所述电机(100)包括位于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的中心轴线(A-A)的可旋转轴(130)上的转子(110)以及包围所述转子(110)的定子(120),所述电机(100)定位在包括底板(14)、顶板(42)、第一端罩(43)、第二端罩(44)和侧壁(45、46)的第二壳体(4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所述底板(11)定位在所述第二壳体(40)的所述顶板(42)上,由此,所述第一壳体(10)的所述底板(11)和所述第二壳体(40)的所述顶板(42)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40)之间形成单个分离壁(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外部空气环流(L1)首先被引导通过所述空气通道(210),并且然后从所述第一壳体(10)的所述上游端壁(13)朝向所述下游端壁(14)被引导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锥体(300、310),并且最后从所述壳体(10)离开,
内部空气环流(L10)从所述电机(100)沿所述第二方向(Y)被引导通过所述分离壁(50)的中间部中的空气通路(P12),并且进一步地经过所述中间部段(32)而被引导至所述顶部充气室(20),在所述顶部充气室(20)中,所述内部空气环流(L10)被分成第一分支(L11)和第二分支(L12),所述第一分支(L11)经过所述上游端部段(31)传递通过所述分离壁(50)的上游部中的空气通路(P11)返回到所述电机(10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分支(L12)经过所述下游端部段(33)传递通过所述分离壁(50)的下游部中的空气通路(P13)返回到所述电机(100)的相反的第二端。
CN201480031591.7A 2013-06-10 2014-06-06 空对空热交换器 Pending CN1052647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71205.1A EP2814144A1 (en) 2013-06-10 2013-06-10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EP13171205.1 2013-06-10
PCT/EP2014/061805 WO2014198655A2 (en) 2013-06-10 2014-06-06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4753A true CN105264753A (zh) 2016-01-20

Family

ID=4861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1591.7A Pending CN105264753A (zh) 2013-06-10 2014-06-06 空对空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34175A1 (zh)
EP (1) EP2814144A1 (zh)
CN (1) CN105264753A (zh)
BR (1) BR112015029563A8 (zh)
WO (1) WO2014198655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5630A (zh) * 2016-12-26 2017-05-10 浙江尔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空冷却器
CN109139228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天津市庆浦散热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节约型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30006B2 (en) * 2016-04-21 2018-11-13 Hanon Systems Thermal control within an enclosure with circular cross-section
JP6905909B2 (ja) * 2017-10-10 2021-07-21 株式会社日立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プロダクツ 回転電機、圧縮機システム、及びポンプ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7382A1 (en) * 1970-07-23 1972-02-03 Bbc Sulzer Turbomaschinen Double walled heat exchanger - with continuous cooling flow through wall space at hot end
DE3931685A1 (de) * 1989-09-22 1991-04-04 Borsig Babcock Ag Waermetauscher zum kuehlen von reaktionsgas
CN1405957A (zh) * 2001-08-15 2003-03-2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超导同步机械的反向流动定子通风系统
CN101640450A (zh) * 2008-07-29 2010-02-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密闭式旋转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8604A (en) 1980-06-13 1982-09-07 General Dynamics Corp. Totally enclosed air cooled electrical machines
JPH10174369A (ja) 1996-12-06 1998-06-26 Meidensha Corp 全閉外扇空冷熱交換器形回転電機
US20120222844A1 (en) * 2011-03-04 2012-09-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otating machine apparatus
US20120261098A1 (en) * 2011-04-14 2012-10-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eat exchang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7382A1 (en) * 1970-07-23 1972-02-03 Bbc Sulzer Turbomaschinen Double walled heat exchanger - with continuous cooling flow through wall space at hot end
DE3931685A1 (de) * 1989-09-22 1991-04-04 Borsig Babcock Ag Waermetauscher zum kuehlen von reaktionsgas
CN1405957A (zh) * 2001-08-15 2003-03-2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超导同步机械的反向流动定子通风系统
CN101640450A (zh) * 2008-07-29 2010-02-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密闭式旋转电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5630A (zh) * 2016-12-26 2017-05-10 浙江尔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空冷却器
CN106655630B (zh) * 2016-12-26 2019-03-22 浙江尔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空冷却器
CN109139228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天津市庆浦散热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节约型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5029563A2 (pt) 2017-07-25
EP2814144A1 (en) 2014-12-17
BR112015029563A8 (pt) 2018-06-12
WO2014198655A2 (en) 2014-12-18
US20160134175A1 (en) 2016-05-12
WO2014198655A3 (en) 2015-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65641B1 (ko) 전기 기기의 냉각 장치 및 방법
CN105264753A (zh) 空对空热交换器
US7294943B2 (en)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US6703729B2 (en) Reverse flow stator ventilation system for superconducting synchronous machine
US4347451A (en) Salient pol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107005107B (zh) 具有单侧冷却的旋转电机和用于单侧冷却的方法
EP3093579A1 (en) Condensing boiler
KR20220003578A (ko) 고정자 블록, 고정자 어셈블리 및 고정자 어셈블리의 냉각 시스템
US7071586B2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JP2000308311A (ja) 回転電機
KR102561873B1 (ko) 변압기 냉각 시스템 및 변압기 설비
CN107750414B (zh) 电机
JP2016220395A (ja) 回転電機
KR102658998B1 (ko) 밀폐형 모터 냉각 시스템
US20180003447A1 (en) Heat-exchange element suitable for a heat exchange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fluids, an exchanger core including the heat-exchange element and a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the exchanger core
US11255335B2 (en) Blower assembly for use in an air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KR20160039081A (ko) 전폐형 공랭식 전동기
JP2000004560A (ja) 吸出し冷却原理によって作動される発電機
JP6710673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システム
CN102420498B (zh) 水套冷发电机的风路
CN205992834U (zh) 用于电机的热交换器、电机的冷却单元、电机及风力涡轮机
EP2866332B1 (en)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RU2692781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с переменной системой охлаждения
CN210780410U (zh) 风冷式电机
US3543063A (en) Directly cooled electrical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6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Applicant after: ABB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Zurich

Applicant before: ABB T & D Technology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