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8297B -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8297B
CN105258297B CN201510732508.5A CN201510732508A CN105258297B CN 105258297 B CN105258297 B CN 105258297B CN 201510732508 A CN201510732508 A CN 201510732508A CN 105258297 B CN105258297 B CN 1052582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duct
air outle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25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8297A (zh
Inventor
李卫国
余凯
熊建国
张仕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7325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8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8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8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8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8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主要技术方案为: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风道,每个风道上设有用于使新风进入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用于使回风进入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用于连通室内的第一出风口及用于排风的第二出风口;固体除湿模块安置在风道中。通过控制风门以控制风口的开闭,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本发明主要用于提供一种具有换气、换气除湿、换气加湿、除湿及加湿等调节模式的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Description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关键因素。其中,当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5%时,机器设备、钢铁产品的锈蚀率趋向直线上升,给生产与物资储存造成损失;另外,人们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易患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在潮湿的工业及生活建筑环境控制中,空气除湿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目前,常用的除湿系统主要有冷凝除湿系统和固体除湿系统。其中,冷凝除湿主要是通过蒸发器将空气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以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析出。固体除湿系统是利用硅胶、分子筛等固体吸湿剂的吸附性,对空气进行除湿,且具有较好的除湿效果。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除湿系统仅能对新风进行除湿或对室内循环空气进行除湿;无法实现既能对新风进行除湿,又能对室内循环空气进行除湿,从而影响室内的舒适性。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除湿系统无法实现对室内进行加湿处理,使得在冬季气候干燥时也会影响室内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新风或室内循环空气进行除湿,且具有加湿功能的湿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风道,每个所述风道上设有用于使新风进入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用于使回风进入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用于连通室内的第一出风口及用于排风的第二出风口;
固体除湿模块,所述固体除湿模块安置在所述风道中;
风门,通过控制所述风门以控制风口的开闭,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
优选地,所述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与所述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新风进行降温处理或升温处理,对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回风进行升温处理或降温处理。
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风道中的第二进风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其中,
所述四通阀的两个接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剩下两个接口的其中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另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其中,通过控制四通阀,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或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
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有第一风机,用于将流经第一出风口的新风或回风输送至室内;
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有第二风机,用于将流经第二出风口的新风或回风排出室外。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用于连通室内,使室内的回风进入所述风道中。
优选地,所述风道为两个,其中一个风道为上层风道,另一个风道为下层风道。
优选地,所述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上下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进风门、第二进风门、第一出风门及第二出风门;其中,
所述第一进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一进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一进风口;
所述第二进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二进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出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一出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一出风口;
所述第二出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二出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风道上的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或相对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新风的温度和/或相对湿度;
和/或,所述风道上的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或相对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回风的温度和/或相对湿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如前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进行湿度调节的方法。
优选地,所述湿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调节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换气除湿模式,换气加湿模式,除湿模式,加湿模式及换气模式;且所述至少两种调节模式可以相互切换。
优选地,所述换气除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降温处理后的新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升温处理后的回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换气加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升温处理后的新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降温处理后的回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除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降温处理后的回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升温处理后的新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加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升温处理后的回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降温处理后的新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换气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将新风通过所述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将回风通过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排出室外。
优选地,当所述风道包括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时,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交替流经上层风道或下层风道;其中,
当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流经上层风道时,该调节模式中的回风流经下层风道;当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流经下层风道时,该调节模式中回风流经上层风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包括用于使新风、回风交替流经的风道、固体除湿模块及制冷系统,将风道与制冷系统结合,通过对制冷系统进行设置,使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功能进行交换,进而使湿度调节系统具有换气、换气除湿、换气加湿、除湿及加湿中至少两种调节模式。另一方面,在任一种调节模式下的每一风道中都能交替进行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对固体除湿模块再生两个步骤,这样不断地对吸湿后的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确保了固体除湿模块的性能,防止其由于吸附热造成吸湿性能下降的情形发生,进而确保可湿度调节系统的湿度调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除湿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除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加湿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加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除湿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除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加湿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处于加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系统的风道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用于对引入室内的新风或室内的循环气体进行除湿或加湿处理。具体地,该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风道、固体除湿模块21及控制部件。其中,每个风道上设有用于使新风进入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11、用于使回风进入风道中的第二进风口12、用于连通室内的第一出风口13及用于将风排到室外的第二出风口14。
固体除湿模块21设置在风道内;通过控制风门来控制不同风口的开闭,使得进入第一进风口11的风可自第一出风口13或第二出风口14排出,且第一进风口11与第一出风口13或第二出风口14之间的空气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21;进入第二进风口12的风可自第一出风口13或第二出风口14排出,且第二进风口12与第一出风口13或第二出风口14之间的空气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21。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制冷系统;其中制冷系统与每个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连接,用于对第一进风口11处的新风进行降温处理或升温处理,对第二进风口12处的回风进行升温处理或降温处理。
本实施例中的“新风”指的是用于给室内换气时,从外界输送至室内的新的气流。本实施例中的“回风”指的是用于给室内换气时,从室内向外界排出的气流(即,回风或排风)。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出风口13连接有第一风机4,用于将流经第一出风口13的新风或回风输送至室内;第二出风口14连接有第二风机5,用于将流经第二出风口14的新风或回风排出室外。第二进风口12用于连通室内,使室内的回风进入所述风道中。
较佳地,如图1所示,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1、第一换热器32、第二换热器33。其中,第一换热器32、第二换热器33分别与压缩机31连接;第一换热器32与每一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11连接;第二换热器33与每一风道中的第二进风口12连接。
较佳地,制冷系统还包括四通阀35,四通阀35的两个接口与压缩机31连接,剩下两个接口的其中一个接口与第一换热器32连接,另一个接口与第二换热器33连接。其中,通过控制四通阀35(使四通阀换向),使第一换热器3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33为蒸发器,实现对第一进风口11处的新风进行升温处理,对第二进风口12处的回风进行降温处理。或通过控制四通阀35使第一换热器32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33为冷凝器,实现对第一进风口11处的新风进行降温处理,对第二进风口12处的回风进行升温处理。
较佳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电子膨胀阀34,电子膨胀阀34分别与第一换热器32、第二换热器33连接。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湿度调节系统在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的至少之一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或相对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进风口处新风的温度和/或相对湿度,和/或,第二进风口处回风的温度和/或相对湿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通过设置成上述结构,可实现如下调节模式,例如:
(1)换气除湿模式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湿度调节系统在换气除湿模式下的一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湿度调节系统在换气除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
如图2所示,开启制冷系统及风道中的第一风机4,第一进风口11、第一出风口13打开,第二进风口12、第二出风口14处于封堵状态。调节四通阀,使第一进风口11处的新风经第一换热器32降温处理后进入风道中,流经固体除湿模块21经过除湿后由第一风机4输送至室内侧(新风的流经路线详见图2中的实心箭头所示,而图2中的虚线箭头表示此时其他某一风道中回风的流经路线)。
如图1所示,当该风道中的固体除湿模块21具有一定的湿度或饱和后,打开该风道中的第二进风门12、第二出风门14,封堵第一进风门11、第一出风门13,开启该风道中的第二风机5,使回风从室内侧经第二换热器升温处理后进入该风道中,流经固体除湿模块21对其进行再生处理后经第二出风口14处的第二风机5排到室外侧(回风的流经路线详见图1中的实心箭头所示)。
为了实现对室内连续的换气除湿,风道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或多个风道用于使新风流经时,其他风道用于使回风流经。并且,在任一风道中都能使回风和新风交替地流经。
(2)换气模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开启第一风机4,不开启制冷系统,使新风经其中一或多个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中的第一风机进入室内侧。回风经另外的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排出。
(3)换气加湿模式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加湿模式下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处于换气加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
如图3所示,开启制冷系统,开启风道中的第二风机5,打开该风道中的第二进风门12、第二出风门14,关闭该风道中的第一进风门11、第一出风门13。通过四通阀35换向,使回风从室内侧经第二换热器33降温处理后,流经风道中的固体除湿模块21除湿后,由第二风机5排到室外(图3中实心箭头所示的路线为回风在风道中的流经路线)。
如图4所述,当该风道中的固体除湿模块具有一定的湿度或饱和后,开启该风道中的第一风机4,打开该风道上的第一进风门11、第一出风门13,封堵第二进风门12、第二出风门14。使新风经第一换热器升温处理后流经风道中的固体除湿模块对其再生,并携带湿气由第一风机4输送至室内侧对室内进行加湿(该风道中新风的流经方向详见图4中实心箭头所示的路线)。
在该模式下:新风、回风交替地流经同一风道中。为了实现对室内连续的换气加湿,风道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或多个风道用于使新风流经时,其他风道用于使回风流经,且回风和新风交替地流经任一个风道。
该模式中,固体除湿模块对降温处理后的回风进行除湿,使湿气留在固体除湿模块。升温处理后的新风对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将湿气携带,进入室内起到加湿的效果。
(4)除湿模式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处于除湿模式下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处于除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
如图6所示,开启制冷系统,打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11、第二出风口14。通过四通阀35换向,使新风从室外侧经第一换热器32升温处理后进入风道中,且流经固体除湿模块21对其再生处理,携带固体除湿模块21上的湿气后由第二风机排出(新风在风道中的流经路线详见图6中的实心箭头所示)。
如图5所示,待新风对固体除湿模块再生处理后,封堵该风道的第一进风口11、第二出风口14,打开该风道中的第二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使回风经第二换热器33降温处理后进入风道中,经固体除湿模块21除湿后由第一风机4送到室内侧(回风在风道中的流经路线详见图5中的实心箭头所示)。
为了连续地进行除湿,风道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或多个风道用于使新风流经时,其他风道用于使回风流经,且回风和新风交替地流经任一个风道。
该模式实现了对室内循环空气进行除湿。
(5)加湿模式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处于加湿模式下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处于加湿模式下的另一示意图。
如图8所示,开启制冷系统,打开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11、第二出风口14。调节四通阀35,使新风经第一换热器32降温处理后进入风道中,并流经固体除湿模块21将湿气留在固体除湿模块21后,经第二出风口14排出(新风在风道中的流经路线详见图8中的实心箭头所示)。
如图7所示,待固体除湿模块21具有一定的湿度或饱和后,打开该风道中的第二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封堵该风道中第一进风口11、第二出风口14。使室内的回风经第二换热器33升温处理后,流经固体除湿模块21对其再生处理,并携带湿气经第一出风口13进入室内(回风在风道中的流经路线详见图7中的实心箭头所示)。
为了连续地进行加湿,风道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或多个风道用于使新风流经时,其他风道用于使回风流经,且回风和新风交替地流经任一个风道。
该模式实现了对室内循环空气进行加湿。
较佳地,本发明的湿度调节系统采用固体除湿模块进行除湿,利用热泵的冷凝热对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较佳地,湿度调节系统中蒸发器和冷凝器均采用小型翅片管换热器,其中蒸发器可以降低被处理空气的温度,提高固体除湿材料的除湿效果,而冷凝器释放的冷凝热可以通过加热被处理空气对固体除湿材料进行再生,使其能够循环利用。由于制冷系统不除湿,无需将空气降到露点以下,因此蒸发压力较常规的冷凝除湿系统蒸发压力高,系统的性能系数提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湿度调节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风道为两个,其中一个风道为上层风道1,另一个风道为下层风道2。
较佳地,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上下对应设置。
较佳地,如图9所示,湿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进风门8、第二进风门(未示出)、第一出风门(未示出)及第二出风门9。其中,第一进风门8用于封闭上层风道1的第一进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2的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1的第二进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2的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1的第一出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2的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门9用于封闭上层风道1的第二出风口14或封闭下层风道2的第二出风口。
通过风门切换,实现其封堵上层风道中的相应风口或下层风道中的相应风口。
例如,当进行换气加湿模式时:通过风门的切换,使新风流经上层风道,回风流经下层风道,待上层风道中的固体除湿模块具有一定的湿度或饱和后,再经过风门的切换,使回风流经上层风道,新风流经下层风道。
较佳地,利用步进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风门在上下层风道内切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进行湿度调节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以下调节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换气除湿模式,换气加湿模式,除湿模式,加湿模式及换气模式;且所述至少两种调节模式可以相互切换。
较佳地,所述换气除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降温处理后的新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升温处理后的回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较佳地,所述换气加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升温处理后的新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降温处理后的回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较佳地,所述除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降温处理后的回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升温处理后的新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较佳地,所述加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升温处理后的回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降温处理后的新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较佳地,所述换气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将新风通过所述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将回风通过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排出室外。
较佳地,湿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上五种调节模式,且五种调节模式可以相互切换。
较佳地,当所述风道包括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时,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交替流经上层风道或下层风道;其中,
当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流经上层风道时,该调节模式中的回风流经下层风道;当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流经下层风道时,该调节模式中回风流经上层风道。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包括用于使新风、回风交替流经的风道、固体除湿模块及制冷系统,将风道与制冷系统结合,通过对制冷系统进行设置,使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功能进行交换,进而使湿度调节系统具有换气、换气除湿、换气加湿、除湿及加湿五种调节模式中的至少两种。另一方面,在任一种调节模式下的每一风道中都能交替进行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对固体除湿模块再生两个步骤,这样不断地对吸湿后的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确保了固体除湿模块的性能,防止其由于吸附热造成吸湿性能下降的情形发生,进而确保可湿度调节系统的湿度调节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风道,每个所述风道上设有用于使新风进入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用于使回风进入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用于连通室内的第一出风口及用于排风的第二出风口;
固体除湿模块,所述固体除湿模块安置在所述风道中;
风门,通过控制所述风门以控制风口的开闭,使得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流道经过固体除湿模块;
其中,所述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与所述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连接,用于在新风经过所述固体除湿模块前,对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新风进行降温处理或升温处理,在回风经过所述固体除湿模块前,对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回风进行升温处理或降温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风道中的第二进风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其中,
所述四通阀的两个接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剩下两个接口的其中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另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
通过控制所述四通阀,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或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有第一风机,用于将流经第一出风口的新风或回风输送至室内;
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有第二风机,用于将流经第二出风口的新风或回风排出室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用于连通室内,使室内的回风进入所述风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为两个,其中一个风道为上层风道,另一个风道为下层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上下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进风门、第二进风门、第一出风门及第二出风门;其中,
所述第一进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一进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一进风口;
所述第二进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二进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出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一出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一出风口;
所述第二出风门用于封闭上层风道的第二出风口或封闭下层风道的第二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的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或相对湿度传感器;
和/或,所述风道上的第二进风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或相对湿度传感器。
11.一种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进行调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调节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换气除湿模式,换气加湿模式,除湿模式,加湿模式,换气模式;且至少两种调节模式可以相互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除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降温处理后的新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升温处理后的回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加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升温处理后的新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降温处理后的回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降温处理后的回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升温处理后的新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升温处理后的回风对所述固体除湿模块进行再生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降温处理后的新风经所述固体除湿模块除湿后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模式包括如下步骤:将新风通过所述风道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输送至室内;将回风通过风道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排出室外。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湿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道包括上层风道和下层风道时,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交替流经上层风道或下层风道;其中,
当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流经上层风道时,该调节模式中的回风流经下层风道;当所述任一调节模式中的新风流经下层风道时,该调节模式中回风流经上层风道。
CN201510732508.5A 2015-10-30 2015-10-30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Active CN105258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2508.5A CN105258297B (zh) 2015-10-30 2015-10-30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2508.5A CN105258297B (zh) 2015-10-30 2015-10-30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8297A CN105258297A (zh) 2016-01-20
CN105258297B true CN105258297B (zh) 2018-11-23

Family

ID=55098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2508.5A Active CN105258297B (zh) 2015-10-30 2015-10-30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82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3125A (zh) * 2016-03-24 2016-08-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972726A (zh) * 2016-03-25 2016-09-28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风门实现宽温制冷的空调设备
CN106508507A (zh) * 2016-10-31 2017-03-22 河源弘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CN106989473B (zh) * 2017-05-19 2023-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系统
CN108266836B (zh) * 2018-01-10 2020-02-21 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糖库储存中央除湿系统
CN108130942A (zh) * 2018-02-02 2018-06-08 广东新欧智能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马桶的主机腔体保持适度干燥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1425948A (zh) * 2020-04-03 2020-07-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4529A2 (en) * 2001-10-18 2003-04-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Air conditioner
CN1930427A (zh) * 2004-03-31 2007-03-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01334206A (zh) * 2008-08-07 2008-12-3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湿度控制功能的空调控制器
CN101504174A (zh) * 2008-10-20 2009-08-12 北京清华索兰环能技术研究所 一种新型固体吸附除湿装置
CN104913408A (zh) * 2015-06-29 2015-09-16 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
CN205066049U (zh) * 2015-10-30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4529A2 (en) * 2001-10-18 2003-04-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Air conditioner
CN1930427A (zh) * 2004-03-31 2007-03-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01334206A (zh) * 2008-08-07 2008-12-3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湿度控制功能的空调控制器
CN101504174A (zh) * 2008-10-20 2009-08-12 北京清华索兰环能技术研究所 一种新型固体吸附除湿装置
CN104913408A (zh) * 2015-06-29 2015-09-16 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
CN205066049U (zh) * 2015-10-30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8297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8297B (zh)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KR101749194B1 (ko) 난방과 습도 조절이 가능한 공기조화기와 그 제어방법
KR101782839B1 (ko) 냉방과 습도 조절이 가능한 공기조화기와 그 제어방법
KR100790258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KR101664791B1 (ko) 환기와 습도 조절이 가능한 공기조화기와 그 제어방법
CN104764094A (zh) 加湿空调器和加湿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5066049U (zh) 湿度调节系统
CN102635906A (zh) 热泵再生转轮式全热回收调湿控温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13121U (zh) 一种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新风除湿机组
JPH08270980A (ja) 除加湿機能付き空気調和機
CN105276714B (zh) 除湿系统及除湿方法
KR101398897B1 (ko) 환기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공기조화기
CN106016572A (zh) 新风空气净化系统
CN110469927A (zh) 自耦换热及冷热回收新风除湿空调机
JP433398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6626663U (zh) 超薄型独立控制空调
CN209263175U (zh) 空气处理机组
CN112303739B (zh) 用于加湿换新风的装置及空调
JP4105922B2 (ja) 置換換気型低露点室及び置換換気による低露点室の空調方法
CN108885023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32608U (zh) 一种在夏季状态下空调箱除湿送风节能系统
CN206131183U (zh) 带控湿装置的空调系统
CN112443905A (zh) 一种节能带转轮除湿的空调机组
CN109405092A (zh) 空气处理机组
CN206037328U (zh) 新风空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