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8507A -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08507A
CN106508507A CN201610934034.7A CN201610934034A CN106508507A CN 106508507 A CN106508507 A CN 106508507A CN 201610934034 A CN201610934034 A CN 201610934034A CN 106508507 A CN106508507 A CN 106508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temperature
air
win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40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yuan Ho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yuan Ho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yuan Ho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yuan Ho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340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08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08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08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A01G9/2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包括:吸气装置,用于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脱湿器,用于接收吸气装置输送来的高温湿风,并将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处理并生成热干风;加湿器,用于接收脱湿器输送来的热干风,并将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后生成冷风输送至温室内。其中通过对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再加湿,可以快速降低温室内的温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温室降温方法,包括: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并进行脱湿处理生成热干风;对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处理生成冷风,将冷风输送至温室中。相对于通风降温和蒸发降温,本降温系统和方法可以不受室内外温度差和湿度差的影响,因此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降温效果也比较明显,而且加湿后的空气可以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室降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室内降温进行的主要方式有自然或机械通风降温、蒸发降温、机械制冷循环降温等。但是通风降温和蒸发降温对温室内外温差、湿度差要求较高,在实际运作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机械制冷循环降温能耗较高,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可以降低室内外温度差和湿度差对温室降温的影响,进而对温室进行有效的降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降温方法,可以不受温室内外温差、湿度差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包括:
吸气装置,用于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
脱湿器,用于接收所述吸气装置输送来的所述高温湿风,并将所述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处理并生成热干风;
加湿器,用于接收所述脱湿器输送来的热干风,并将所述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后生成冷风输送至温室内。
优选地,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温室内的温度值;
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加湿器内的湿度值;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预设有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以及湿度指标,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吸气装置进行工作并将其吸收的高温湿风输送至所述脱湿器中,当所述加湿器内的所述湿度值符合所述湿度指标时,控制所述加湿器将其中的冷风输送至所述温室,当所述温室内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加湿器停止工作。
优选地,所述脱湿器内设有用于脱湿的硅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温室降温方法,包括:
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并进行脱湿处理生成热干风;
对所述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处理生成冷风,将所述冷风输送至温室中。
优选地,所述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温室中的温度值;
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
若是,则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冷风输送至温室中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冷风的湿度值;
判断所述湿度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湿度指标;
若是,则将所述冷风输送至温室中。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冷风输送至温室中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
若是,则停止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
优选地,所述脱湿处理具体为通过硅胶进行脱湿。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包括:吸气装置,用于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脱湿器,用于接收吸气装置输送来的高温湿风,并将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处理并生成热干风;加湿器,用于接收脱湿器输送来的热干风,并将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后生成冷风输送至温室内。其中通过对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再加湿,可以快速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相对于通风降温和蒸发降温,本降温系统可以不受室内外温度差和湿度差的影响,因此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降温效果也比较明显,而且加湿后的空气可以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温室降温方法,包括: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并进行脱湿处理生成热干风;对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处理生成冷风,将冷风输送至温室中。其中通过对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再加湿的一系列过程,可以快速降低所吸收的高温湿风的温度,而且可以保证降温后的冷风具有一定的湿度,进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温室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温室降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温室降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为吸气装置,2为硅胶,3为脱湿器,4为加湿器,5为温室。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目前的通风降温和蒸发降温对温室内外温差、湿度差要求较高,而且耗能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和方法,其中通过对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再加湿,可以快速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相对于通风降温和蒸发降温,本降温系统和方法可以不受室内外温度差和湿度差的影响,因此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降温效果也比较明显,而且加湿后的空气可以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温室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包括:吸气装置1,用于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脱湿器3,用于接收吸气装置1输送来的高温湿风,并将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处理并生成热干风;加湿器4,用于接收脱湿器3输送来的热干风,并将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后生成冷风输送至温室5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温室5内的温度较高时,可以打开吸气装置1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然后通过脱湿器4进行脱湿处理,之后将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后,即可生成冷风,最后通过加湿器4将冷风输送至温室5中,即可对温室5的空气进行降温,其中通过对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再加湿,可以快速降低温室5内的温度,相对于通风降温和蒸发降温,本降温系统可以不受室内外温度差和湿度差的影响,因此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降温效果也比较明显,而且加湿后的空气可以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为了更加精确地调整温室5内的温度,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温室降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室5内的温度值;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湿器4内的湿度值;控制器,控制器内预设有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以及湿度指标,控制器用于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吸气装置1进行工作并将其吸收的高温湿风输送至脱湿器3中,当加湿器4内的湿度值符合湿度指标时,控制加湿器4将其中的冷风输送至温室5,当温室5内的温度值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吸风装置1和加湿器4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的温度值高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吸气装置1进行吸气,并将吸收的高温湿风输送到脱湿器3中进行脱湿,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值符合湿度指标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加湿器4的排气阀门打开,进而使加湿后生成的冷风输送至温室5中,对温室5进行降温,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的温度值低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器会自动关闭吸气装置1和加湿器4,整个降温系统也就停止工作。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以及湿度指标,即可将温室5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使温室5内的植物可以正常生长。
进一步地,脱湿器3内设有用于脱湿的硅胶2。通过硅胶2可以吸收高温湿气中的大量水分,而且可以通过太阳能对硅胶2吸湿后进行再生处理。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可再生的固体脱湿剂进行脱湿,硅胶2只是优选,具体视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温室降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室降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并进行脱湿处理生成热干风。
其中可以通过鼓风机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然后通过鼓风机将高温热风输送至脱湿器中进行脱湿处理,即可生成热干风。
S200:对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处理生成冷风,将冷风输送至温室中。其中可以通过加湿器对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处理,即可生成冷风,最后将冷风输送至温室中进行降温即可。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脱湿再加湿的方式,可以快速将吸收的高温湿风进行降温,而且加湿后的空气也便于植物的生长。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温室降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室降温方法中,在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0:检测温室中的温度值。
S120:判断温度值是否高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若是,则开始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
其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室中的温度值,此外还可以将第一温度阈值内置在控制器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器会自动控制吸气装置进行吸气,当然在打开吸气装置的同时应同时打开脱湿器和加湿器进行协同工作,因此可以实现温室降温系统的自动化功能。
进一步地,将冷风输送至温室中之前,还包括:
S211:检测冷风的湿度值。
S212:判断湿度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湿度指标。若湿度值符合预设的湿度指标,则进行以下步骤:
S213:将冷风输送至温室中。若湿度值不符合预设的湿度指标,例如若湿度较低时,则继续进行加湿处理。
其中可以在控制器内预设湿度指标,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加湿器内冷风的湿度值,当湿度值符合湿度指标后再将冷风输送至温室中。
更进一步地,将冷风输送至温室中之后,还包括:
S221:判断温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
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室中的温度值低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时,则进行以下步骤:
S222:停止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
由于过低的温度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通过预设第二温度阈值,可以防止温室内的温度下降的过多,进而保证温室内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其中,脱湿处理具体为通过硅胶进行脱湿。通过硅胶进行脱湿处理,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脱湿,而且脱湿后的硅胶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再生处理,因此不仅可以减少能耗,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气装置,用于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
脱湿器,用于接收所述吸气装置输送来的所述高温湿风,并将所述高温湿风进行脱湿处理并生成热干风;
加湿器,用于接收所述脱湿器输送来的热干风,并将所述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后生成冷风输送至温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温室内的温度值;
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加湿器内的湿度值;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预设有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以及湿度指标,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吸气装置进行工作并将其吸收的高温湿风输送至所述脱湿器中,当所述加湿器内的所述湿度值符合所述湿度指标时,控制所述加湿器将其中的冷风输送至所述温室,当所述温室内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加湿器停止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湿器内设有用于脱湿的硅胶。
4.一种温室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并进行脱湿处理生成热干风;
对所述热干风进行绝热加湿处理生成冷风,将所述冷风输送至温室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温室中的温度值;
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
若是,则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室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冷风输送至温室中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冷风的湿度值;
判断所述湿度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湿度指标;
若是,则将所述冷风输送至温室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室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冷风输送至温室中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
若是,则停止吸收室外的高温湿风。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温室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湿处理具体为通过硅胶进行脱湿。
CN201610934034.7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6508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4034.7A CN106508507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4034.7A CN106508507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08507A true CN106508507A (zh) 2017-03-22

Family

ID=58292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4034.7A Pending CN106508507A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0850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181A (zh) * 2013-11-29 2014-07-02 李世镜 一种户式新风机组
CN104913393A (zh) * 2015-06-29 2015-09-16 马维理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
CN105258297A (zh) * 2015-10-30 2016-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CN205066049U (zh) * 2015-10-30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181A (zh) * 2013-11-29 2014-07-02 李世镜 一种户式新风机组
CN104913393A (zh) * 2015-06-29 2015-09-16 马维理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
CN105258297A (zh) * 2015-10-30 2016-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系统及湿度调节方法
CN205066049U (zh) * 2015-10-30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湿度调节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3038U (zh)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CN202083040U (zh)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CN103644627B (zh) 一种水冷机房露点自寻优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5619516U (zh) 一种节能型低湿新风空调
CN108105961A (zh) 湿度的联合调节方法和系统
CN104075396A (zh) 用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空气智能调湿系统及其方法
CN206755342U (zh) 一种智能新风装置及系统
CN106440243B (zh) 一种空调加湿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203144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组合式辐射吊顶
CN105737286B (zh) 带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调湿溶液再生的控制方法
CN204085052U (zh) 一种保湿酒柜
CN201858716U (zh) 一种空调加湿器
CN106508507A (zh) 一种温室降温系统及方法
CN208871805U (zh) 一种空调系统中的防结露控制装置
CN204176813U (zh) 一种组合式恒温恒湿系统
CN106225115A (zh) 加湿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12119U (zh) 一种空调用接水盒
CN206330247U (zh) 基于地道风与蒸发冷却通风空调复合的供冷供热系统
CN206269341U (zh) 一种防止水汽凝结系统
CN101825313B (zh) 节能恒湿低温盘管装置
CN205561048U (zh) 一种吸顶式空气净化器
CN205560992U (zh) 一种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智能空调
CN109268955B (zh) 一种模块式自适应预除湿型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及方法
CN206269313U (zh) 一种空调加湿系统
CN206131183U (zh) 带控湿装置的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