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6802B - 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在该设施中处理和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及形成该设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在该设施中处理和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及形成该设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6802B
CN105246802B CN201380076909.9A CN201380076909A CN105246802B CN 105246802 B CN105246802 B CN 105246802B CN 201380076909 A CN201380076909 A CN 201380076909A CN 105246802 B CN105246802 B CN 105246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interlayer
frame structure
column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9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6802A (zh
Inventor
Y·K·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46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6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6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6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6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ccess from ab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14Stack holders or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3/00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 B65G63/002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for articles
    • B65G63/004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for articles for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3/00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 B65G63/04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with essentially-horizontal transit by bridges equipped with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3/00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 B65G63/04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with essentially-horizontal transit by bridges equipped with conveyors
    • B65G63/042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with essentially-horizontal transit by bridges equipped with conveyors for articles
    • B65G63/045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with essentially-horizontal transit by bridges equipped with conveyors for articles for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11,其由一系列基础结构构造,所述基础结构包括作为重量承载件的两排(即R1和R2)间隔的支撑柱21。排R1中的柱分别由一个水平横梁25相联接,并且类似地排R2中的柱分别由分开的水平横梁25相联接,以形成间隔的相邻横梁,所述间隔的相邻横梁现在限定中间层IL。排R1和R2的间隔的支撑柱21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IL下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间隔的相邻水平横梁25位于与集装箱的尺寸相匹配、允许在它们之上于中间层IL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处。

Description

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在该设施中处理和 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及形成该设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得用于船运工业中的集装箱的存放的土地利用最大化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集装化是用于货品运输的联运系统,其已成为以90%的非散装货物经由船运集装箱或联运集装箱(此后称为“集装箱”)来流转的物流供应链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为了更高的效率和经济规模而更多地依靠集装化,其导致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集装箱的流转的增大。所述集装箱流转的增大导致了土地空间的更高的需求,以在遍布世界的集装箱基地、货栈以及内陆集装箱仓库中存放这些庞大的满载(带有货品)或空载(不带货品)的金属箱。
取决于其使用者,这些集装箱可具有多种尺寸,并且其容积是通过通用单元-二十当量单元(TEU)测得的。TEU是指具有8英尺6英寸(2.59m)的标准集装箱高度以及9英尺6英寸(2.90m)的高立方体集装箱高度的、20英尺(6.1m)长和8英尺(2.44m)宽的标准20英尺集装箱。
现今,在基地或内陆集装箱仓库中的集装箱被一个堆放在另一个的顶部上直至9个高地存放在露天货场中。由于集装箱以及集装箱处理设备的巨大尺寸,这些集装箱存放设施占据了大面积的土地。因此,这在土地稀少或者存在土地限制的地方(包括港口附近)造成了港口或者集装箱存放设施的建造和扩张方面的巨大问题。
已经存在诸如使得用于集装箱存放的土地利用最大化的US005511923A的多种现有技术。US005511923A教导了具有用于集装箱的ASRS系统(自动存放和取回系统)的多层设施。在该设施中,集装箱以每个集装箱存放在单个框架式集装箱存放空间中的方式存放在被覆盖的建筑物中。该设施还结合有露台,所述露台具有沿着所述露台移动以便于集装箱流进入ASRS集装箱货架的运输机。
虽然所描述的现有技术能够通过使用ASRS集装箱货架系统来增大集装箱的存放空间和选择性,但是该设计的建造涉及用于单个集装箱的可能是冗长且昂贵的多重仓室。
发明内容
结构的框架式设计的目的是有效地使用给定区域的空域,以在同一给定区域中通过简单的设计以及因此较低的建造成本实现集装箱的存放容积的增大。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多层集装箱处理(装卸)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其包括:至少两排具有各自的处于中间层处的水平横梁的间隔的支撑物;其中所述支撑物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的下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并且其中相邻的水平横梁以根据集装箱的尺寸、允许在它们之上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形式,提供了一种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其由一系列基础结构构造,所述基础结构包括:至少两排间隔的支撑柱,其中每排中的柱由至少一个水平横梁相联接,以在中间层处形成间隔的相邻横梁;其中间隔的支撑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的下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以及其中间隔的相邻横梁以与集装箱的尺寸相匹配、允许在它们之上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框架结构可包括至少两排在中间层的上方延伸的间隔的定位柱,其中间隔的支撑柱(定位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的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优选地,支撑柱和定位柱基本上沿直线对齐。
在一种形式中,横梁和柱的相交部的前立面形成十字形。
优选地,框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垂直相邻的中间层,其允许在垂直相邻的中间层之间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两个垂直相邻的中间层可由处于中间层的下方、形成间隔开的横梁的负载承载件的支撑柱和处于中间层的上方、形成中间层上方的集装箱的定位装置(构件)的定位柱形成。
中间层可相对于可在彼此之上支撑的集装箱的数量来确定尺寸。
每个中间层上的集装箱的堆放高度根据所设计的柱和横梁的最大负载重量配置成任意所需高度。
在使用中,至少被支撑的集装箱的四个拐角铸件与横梁接触并且被横梁支撑。
优选地,每排中的柱以与所需的集装箱堆垛的数量成比例的距离间隔。
框架结构可在每个中间层处、于每排柱之间具有至少一个高架桥(天桥)起重机(OHBC),以允许在每个各自的中间层下方运输集装箱。
优选地,至少一个高架桥起重机(OHBC)在每个中间层处位于每排支撑柱或定位柱之间,以允许在每个各自的中间层下方以及在处于其下方的垂直相邻的中间层下方运输集装箱。只有选定排的成对定位柱需要在形成处于三个或更多间隔开的横梁上的多排集装箱的最高层上架起并且OHBC在选定排的成对定位柱之间跨过多排集装箱延伸。优选地,在相同高度处、于两排柱中结合OHBC轨道。可在处于或邻近每个中间层的位置、位于两排柱之间的OHBC轨道上结合至少一个OHBC。
在框架结构的一种形式中,处于上层之上的高架桥起重机(OHBC)的轨道以比下层长且足以在上层和地面层(底层)之间转运集装箱的方式延伸。
另外,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一个中存放的集装箱可通过优选地添加至少一个斜坡来接近。
框架结构可以是独立的结构。框架结构可以与诸如货栈或集装箱基地的另一建筑物相结合。
该结构可进一步扩展,以包括车道,从而适应码头边操作(由船至岸转运集装箱或者反之亦然)以及适应码头向货场的转运。
框架结构可以设计成开放的、覆盖有顶部的或者以具有适应诸如太阳能面板的应用的能力的方式部分覆盖的。
另外,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在存放设施中处理和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中间层处设置至少两个直线状平行、间隔的支撑横梁,所述中间层相对于可在彼此之上支撑的集装箱的数量来确定尺寸;
b.在中间层下方间隔的支撑横梁之间存放多个集装箱,直至达到其支撑重量;
c.在中间层上方间隔的支撑横梁上存放多个集装箱,直至达到其支撑重量;
d.设置至少一个存取和运输装置,以允许选择性地移动所存放的集装箱。
所述方法可具有的至少一个存取和运输装置是装配于可在彼此之上支撑的多个集装箱上方的OHBC。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取和运输装置是斜坡,其中在所述中间层中的至少一个中存放的集装箱至少可通过所述斜坡接近。
优选地,在上层之上的高架桥起重机(OHBC)的轨道以比下层长且足以在上层和地面层(底层)之间转运集装箱的方式延伸。
可在处于或者邻近每个中间层的位置、位于两排柱之间的OHBC轨道上结合至少一个OHBC。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形成多个集装箱的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至少设置至少两排间隔的支撑柱,其中每排中的柱由至少一个水平横梁相联接,以在中间层处形成间隔的相邻横梁,其中间隔的支撑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下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并且其中间隔的相邻横梁以与集装箱的尺寸相匹配、允许在它们之上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b)设置至少两排在中间层的上方延伸的间隔的定位柱,其中间隔的支撑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c)在每个中间层处、每排支撑柱或定位柱之间装配至少一个高架桥起重机(OHBC),以允许在每个各自的中间层下方以及在处于其下方的垂直相邻的中间层下方运输集装箱。
所述形成多个集装箱的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向中间层提供至少一个斜坡的步骤,其中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一个中存放的集装箱可通过至少一个斜坡来接近。
典型的集装箱可被视为由包裹有一层金属板并且其中集装箱的每个拐角配备有集装箱配件(此处称为拐角铸件)的长方体金属框架制成。所述拐角铸件将集装箱稍微抬高,以使得集装箱底部的金属板以微小的距离远离地面。因此,事实上,集装箱的整个重量实际上由集装箱的垂直支撑组件支撑。换句话说,集装箱的重量被转移至四个拐角铸件。
考虑到仅仅底部拐角铸件支撑集装箱的整个重量的事实,具有至少与集装箱的四个拐角铸件接触的两个平行横梁非常足以支撑成排的一个在另一个的顶部上堆放(彼此叠置)的集装箱。因此,在至少上层用于存放集装箱的构造中,地板可由水平横梁(此处称为横梁)代替。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未见于现有技术、使用空域用于集装箱的存放和处理的简单且经济实用的方法。所述设计的潜质和优点将在以下所提供的具体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阐明。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更易于理解,实施例将仅仅通过图解来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的基础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a是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1b是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c是图1的第一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的基础结构的基础结构第一实施例的扩展;
图2a是图2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b是图2的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c是图2的第二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3是具有斜坡通道的根据本发明的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第三实施例的视图;
图3a是具有斜坡通道的图3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b是具有斜坡通道的图3的第三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c是具有斜坡通道的图3的第三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4是结合有港口设施的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4a是图4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注意到,在以下说明书中,在不同实施例中的相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11的设计。其可适用于具有至少一个在地面层上定位的上层的存放设施。所述设施可以是开放的、覆盖有顶部的或者诸如以太阳能面板部分覆盖的。
特别地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11,其由一系列基础结构构造,所述基础结构包括作为重量承载件的两排(即R1和R2)间隔的支撑柱21。排R1中的柱分别由一个水平横梁25相联接,并且类似地,排R2中的柱分别由分开的水平横梁25相联接,以形成间隔的相邻横梁,所述间隔的相邻横梁现限定中间层IL。
排R1和R2的间隔的支撑柱21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IL下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特别地,存在易于在它们之间存放的集装箱组块A。该堆垛A包括在彼此之上(彼此叠置地)存放的集装箱。
然而,间隔的相邻水平横梁25以与集装箱的尺寸相匹配、允许在它们之上于中间层IL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特别地,第二集装箱组块B可存放在第一组块A上方的空域中,即使存放在A中的集装箱已经达到在彼此之上堆放的最大高度。
该实施例中的框架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两排在中间层IL上方从水平横梁25延伸的间隔的定位柱31。间隔的支撑柱在排中基本上对应于R1和R2地、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IL上方在水平横梁25上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并且从而允许将第二集装箱组块B存放在第一集装箱组块A上方的空域中的距离间隔。
因此可以看到,框架结构由一系列基础结构组成。如图1中所示,所述基础结构由每排具有至少两个柱的两排垂直支撑物(此处称为“柱”)组成。为了结构的完整性,每排中的柱通过至少一个横梁彼此联接。取决于所需的集装箱堆放高度,所述横梁可定位在沿着柱的任意高度处。从前视图中看,支撑柱21、定位柱31和水平横梁25形成十字形轮廓。
排中的每个柱之间的空间能够根据所需的集装箱堆垛的数量来定制。所述排的柱之间的距离使得至少在每一层上的底部集装箱的四个拐角铸件安置在水平横梁25上。
所述基础结构还包括处于各自的轨道41、42上的高架桥起重机(此处称为OHBC),所述轨道41、42在两排柱之间于内侧装配,以在中间层IL上方或下方的每一层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处理(装卸)集装箱的OHBC。下轨道41是恰好在中间层的下方、于所述排的支撑柱21的内侧装配并且从而支撑第一OHBC 51以允许移动堆垛A中的集装箱的两个间隔的水平导轨。上轨道42是在所述排的定位柱31内侧装配的两个间隔的水平导轨,所述定位柱31仅仅需要足够坚固以支撑上OHBC 52。上轨道42的装配靠近定位柱31的上端,从而在堆垛B上方支撑第二OHBC 52并且允许移动堆垛B中的集装箱。
如图1以及图1a、1b、1c的特别视图中所示的基础结构可以如其他实施例中所示的向上或向侧面扩展。所述基础结构可向上翻倍,以形成三层或四层,其中每一中间层能够承受直至9个高的满载集装箱的堆放。在其他实施例中,堆放高度可根据所设计的柱的最大负载重量而配置成任意所需高度。这不同于使用单个集装箱托架系统的现有技术US005511923A。
如图2以及图2a、2b、2c的特别视图中所示,在特别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基础结构可通过向既有结构添加附加排的柱来向侧面扩展。特别地参考图2b,在地面上有七个平行排R1至R7的间隔的支撑柱21并且每个排都具有各自的水平横梁25以及上端,以形成连续的中间层IL。这些排中的每一个都间隔,所以每一个排都可具有集装箱堆垛A。下OHBC 51可恰好在中间层IL下方于每排之间装配,以允许移动堆垛A中的集装箱。
上水平横梁间隔,以使得它们可在每一排R1至R7之间支撑上集装箱堆垛B。因此,在每一排R1至R7之间有处于中间层IL下方的集装箱堆垛a以及处于上方空域中的集装箱堆垛B。
然而,由于定位横梁31仅仅需要支撑允许将堆垛B中的集装箱移动的上OHBC 52。所以不必使定位柱存在于每一排上。作为替代,其可支撑跨过两个上集装箱堆垛B地工作的OHBC,并且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仅仅需要定位横梁位于排R1、R3、R5和R7上。其他变型可以发生。
为了设计的结构完整性,可在柱之间结合诸如连接梁或钢缆的加固(拉撑)件。用于回接(tie back)柱的所述方法或材料可在每个中间层上于任意优选高度处定位。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强结构设计的美观性,可在外部的柱之间安装屏幕,所述屏幕还起到将任何可能危害集装箱堆垛的风力阻挡的作用。
参考图1a、2a和3a可以看到,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上高架桥起重机52的轨道42可设计成使得在上层之上的轨道在其端部42A和42B之间以比轨道41在其端部41A和41B之间的长度更长的方式延伸,所述轨道41在下层支撑下高架桥起重机51。以此方式,处于上层之上的堆垛B中的集装箱可向下运输至地面层。
特别地如图2b所示,上OHBC 52可在间隔的支撑横梁25之间下至中间层IL下方的区域中运作。然而,由于在IL上方的堆垛B中的集装箱的尺寸相应地与间隔的支撑横梁25的间隔相当,所以在返回之前其必须沿着轨道42行进以靠近超过下轨道的端部41A或41B的端部42A或42B,从而使集装箱从处于IL上方的堆垛B向处于IL下方的堆垛a前进,或者反之亦然。然而明显的是,所述系统的优点是显著(实质性)的。
该框架结构可进一步开发。在如图3以及图3a、3b、3c的特别视图中所示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设计将斜坡55结合至集装箱存放设施的中间层IL。该设计的优点是其提供了用于装载和卸载集装箱的附加的路径,并且因此以增大的存放空间减少了归因于不足的装载和卸载区域的可能瓶颈,从而增大了进出的集装箱的吞吐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是作为独立结构、可在诸如内陆集装箱仓库的地点使用的框架结构的应用。
该框架结构不仅仅可作为独立结构存在。如图4和4a中所示,其还可以与诸如集装箱基地处的港口设施的既有建筑物相结合。在集装箱基地,集装箱在已知为集装箱存放货场中的集装箱集散区的各个细分区域中存放。框架结构能够以可以使各个集装箱集散区的(容纳)能力加倍的方式被各个集装箱集散区所采用。
集装箱集散区的框架结构可结合至具有至少两个楼层以及延伸的屋顶的港口设施建筑物中。所述延伸的屋顶可以延伸为集装箱存放货场的第二层上方的车道,以使得车辆能够具有经由斜坡通过港口设施建筑物到达第二层存放位置的通道。
以上所述的设计可以在码头侧进一步扩展,以包含用于在船岸之间转运集装箱的处于存放货场的第二层上的装载和卸载车道。该由船至岸的装载和卸载车道可建造成使得其能够利用用于船岸之间的集装箱码头侧操作的码头起重机的后伸距(back reach)。
可以看到,所述实施例由形成多个集装箱的处理和存放设施的A方法提供,所述A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至少两排间隔的支撑柱,其中每排中的柱由至少一个水平横梁相联接,以在中间层处形成间隔的相邻横梁,其中间隔的支撑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下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并且其中间隔的相邻横梁以与集装箱的尺寸相匹配、允许在它们之上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设置至少两排在中间层上方延伸的间隔的定位柱,其中间隔的支撑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在每个中间层处、于每排支撑柱或定位柱之间安装至少一个高架桥起重机(OHBC),以允许在每个各自的中间层下方以及在处于其下方的垂直相邻的中间层下方运输集装箱。
至少一个斜坡可提供通向中间层的通道,其中在中间层的至少一个中存放的集装箱可通过至少一个斜坡来接近。
框架结构具有多种优点,其中最显著的优点是能够通过至少加倍来加强土地利用。由于其简单的设计,其能够实现其构造的省力。与全铸造地板相比,其还节省了材料耗费。每层的通透性还减少了对机电(M&E)设备的需要,并且增强了中间层之间的通风。
实施例:
虽然框架设计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被论述和阐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变型将会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框架设计结构不应限于附图中所公开的实施例。
在整个该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的提及是指联系所述实施例来描述的特别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该说明书的不同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者“在实施例中”未必但可以全部涉及同一实施例。另外,对于与本公开相关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将会是显而易见的是,所述特别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结合。
同样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中,为了简化所述公开以及有助于理解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发明方面的目的,本发明的不同特征有时在其单个实施例、附图或描述中组合起来。然而,该公开的方法不被视为反映了请求保护的发明需要比每个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中明确记载的特征多的特征的意图。相反,如以下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所反映,发明的方面在于比单个前面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少。因此,在具体实施方式之后的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均以此方式明确地结合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自身代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
另外,将会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虽然此处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包含一些特征但不包含其他在其他实施例中包含的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结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中,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以下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中,任意一个请求保护的实施例可使用在任意结合中。
对象的不同实例
如此处所使用的,除非另有说明,使用顺序形容词“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共同对象仅仅指示相似对象的不同实例正被涉及,并且并非旨在指示如此描述的对象必须在时序上、空间上、队列中、或者以其他方式处于给定顺序中。
特定细节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陈述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在其他实例中,众所周知的方法、结构以及技术并未具体示出,以便不使该说明书的理解模糊不清。
术语
在描述附图中所阐明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时,为了清楚起见将会诉诸特定术语。然而,本发明不旨在局限于如此选定的特定术语,并且将会理解的是,每个特定术语包含全部以相似的方式运作以实现相似的技术目的的技术等同物。诸如“向前”、“向后”、“径向上”、“周边地”、“向上”、“向下”、“水平的”、“垂直的”以及诸如此类的术语被用作便于提供参考点的词语并且不可被解释为限制性的术语。
包括和包含
在随后的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中以及在本发明的前述说明书中,除了由于明确的语言或者必要的指示而另有要求的情况之外,词语“包括”或者诸如“包括(第三人称)”或“包括(进行时)”的变型以包容(开放)性含义使用,即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指定所述特征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他特征的存在或添加。
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包含或者其包含中的任一个也是开放性术语,其也意味着至少包含所述术语之后的元件/特征,但是不排除其他元件/特征。因此,包含与包括同义并且意味着包括。
发明的范围
因此,虽然已经描述了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内容,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可对其做出其他或进一步的改变,以及其旨在主张全部此类变化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例如,以上所给出的任意规则仅仅代表可以使用的规程。可以从框图中添加或删除功能并且在功能模块中可以将操作互换。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可以向所述的方法添加或删除步骤。
虽然已经参考特定实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其他形式实施(具体化)。
工业应用
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的是,所述布置可应用于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工业。

Claims (28)

1.一种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其包括:
至少两排间隔的支撑物,每排中的支撑物由至少一个水平横梁相联接,以形成处于中间层处的间隔的相邻横梁;
其中所述支撑物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的下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并且其中间隔的相邻横梁以根据集装箱的尺寸、允许在它们之上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至少两排间隔的定位柱在中间层上方延伸,其中相邻排中的相对、间隔的定位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至少一个高架集装箱处理机构装配在每排支撑柱或定位柱之间且靠近所述支撑柱或定位柱的上端,以允许在每个各自的中间层下方以及垂直相邻的中间层下方沿所述水平横梁以及垂直于所述水平横梁纵向地运输集装箱;
其中在操作时,至少两个集装箱能够通过所述高架集装箱处理机构垂直堆放在每个中间层处的相邻横梁上并且处于垂直相邻的中间层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物由至少两排间隔的支撑柱形成,其中处于排中的每个相邻的柱由各自的水平横梁相联接,并且在相邻的排中的相应的相邻横梁类似地由各自的水平横梁相连接,以在中间层处形成成排的间隔的相邻水平横梁;
其中成排的支撑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的下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并且其中相邻的水平横梁以根据集装箱的尺寸、允许在它们之上于中间层的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柱和各自的定位柱沿直线对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横梁与支撑柱以及各自的定位柱的相交部的前立面形成十字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含至少两个垂直相邻的中间层,其允许在垂直相邻的中间层之间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以及在顶部的垂直相邻的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垂直相邻的中间层由处于中间层的下方、形成间隔开的水平横梁的负载承载件的支撑柱和处于顶部的中间层的上方、形成中间层上方的集装箱的定位装置的定位柱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层相对于能够在彼此之上支撑的集装箱的数量来确定尺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中间层上的集装箱的堆放高度根据所设计的柱和横梁的最大负载重量来配置成任意所需高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被支撑的集装箱的四个拐角铸件与横梁接触并且被横梁支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排中的柱以与所需的集装箱堆垛的数量成比例的距离间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件能够结合在柱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为连接梁或钢缆。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集装箱处理机构为高架桥起重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只有选定排的成对定位柱在形成位于三个或更多间隔开的横梁上的多排集装箱的最高层上架起并且所述高架桥起重机在所述选定排的成对定位柱之间跨过多排集装箱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对的高架桥起重机轨道在相同高度处、于两排柱中结合。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高架桥起重机结合在高架桥起重机轨道上,所述高架桥起重机轨道在处于或邻近每个中间层的位置位于两排柱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层之上的高架桥起重机的轨道以比下层长且足以在上层和地面层之间转运集装箱的方式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层的至少一个中存放的集装箱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斜坡接近。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是独立结构。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与另一建筑物相结合。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建筑物为货栈或集装箱基地。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含车道,以适应码头侧操作以及适应码头至货场的转运,所述码头侧操作为由船至岸转运集装箱或由岸至船转运集装箱,并且所述结构是开放的、覆盖有顶部的或者以具有适应应用的能力的方式部分覆盖的。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太阳能面板。
24.一种在存放设施中处理和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中间层处设置至少两个直线状平行、间隔的支撑横梁,所述中间层相对于能够在彼此之上支撑的集装箱的数量来确定尺寸;
b.在中间层下方间隔的支撑横梁之间存放多个集装箱,直至其支撑重量;
c.在中间层上方间隔的支撑横梁上存放多个集装箱,直至其支撑重量;
d.于能够在彼此之上支撑的多个集装箱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高架集装箱处理机构,以允许沿所述支撑横梁以及垂直于所述支撑横梁纵向地运输所存放的集装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高架集装箱处理机构包含至少一个高架桥起重机;以及
e.通过所述高架集装箱处理机构将存放集装箱垂直堆放在中间层处的相邻横梁上以及处于其下方的垂直相邻的中间层下方。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在存放设施中处理和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中间层提供至少一个存取和运输装置的步骤,所述至少一个存取和运输装置是斜坡,其中在所述中间层中的至少一个中存放的集装箱至少能够通过所述斜坡接近。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在存放设施中处理和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高架桥起重机结合在高架桥起重机轨道上,所述高架桥起重机轨道在处于或者邻近每个中间层的位置位于两排柱之间,并且其中在上层之上的高架桥起重机的轨道以比下层长且足以在上层和下层之间转运集装箱的方式延伸。
27.一种形成多个集装箱的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至少两排间隔的支撑柱,其中每排中的支撑柱由至少一个水平横梁相联接,以在中间层处形成间隔的相邻横梁,其中间隔的支撑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下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并且其中间隔的相邻横梁以与集装箱的尺寸相匹配、允许在它们之上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设置至少两排在中间层的上方延伸的间隔的定位柱,其中相邻排中的相对、间隔的定位柱以允许在它们之间于中间层上方存放至少一个集装箱的距离间隔;
在每排支撑柱或定位柱之间且靠近所述支撑柱或定位柱的上端装配至少一个高架桥起重机,以允许在至少一个中间层下方以及垂直相邻的中间层下方沿所述水平横梁以及垂直于所述水平横梁纵向地运输集装箱。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形成多个集装箱的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含向中间层提供至少一个斜坡的步骤,其中在所述中间层的至少一个中存放的集装箱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斜坡来接近。
CN201380076909.9A 2013-03-27 2013-03-27 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在该设施中处理和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及形成该设施的方法 Active CN105246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G2013/000120 WO2014158090A1 (en) 2013-03-27 2013-03-27 A frame structure for a multi-level container handling and storage facil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6802A CN105246802A (zh) 2016-01-13
CN105246802B true CN105246802B (zh) 2018-05-29

Family

ID=51624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909.9A Active CN105246802B (zh) 2013-03-27 2013-03-27 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在该设施中处理和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及形成该设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1608B2 (zh)
EP (1) EP2978693A4 (zh)
JP (1) JP6227752B2 (zh)
KR (1) KR101807559B1 (zh)
CN (1) CN105246802B (zh)
HK (1) HK1215234A1 (zh)
SG (1) SG2014009849A (zh)
WO (1) WO20141580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409883D0 (en) 2014-06-03 2014-07-16 Ocado Ltd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transporting devices
USD793647S1 (en) * 2016-04-12 2017-08-01 Plants in Motion LLC Shipping rack
WO2018175466A1 (en) * 2017-03-20 2018-09-27 Berkshire Gre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including transport vehicles
SG10201805037RA (en) * 2017-06-16 2019-01-30 Cwt Pte Ltd Multi-storey container facility
CN107200229B (zh) * 2017-06-21 2019-06-25 深圳市招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港口集装箱水平搬运无人车承接系统及承接方法
CN108100549A (zh) * 2017-12-11 2018-06-01 机科(山东)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集装箱堆场系统
TWI692429B (zh) * 2019-08-07 2020-05-01 力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柱運送承座及立柱運送堆疊裝置
CN112389805A (zh) * 2019-08-13 2021-02-23 力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柱运送承座及立柱运送堆叠装置
EP3812306A1 (de) * 2019-10-25 2021-04-28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Stapellageranordnung
CN114890158B (zh) * 2022-07-12 2022-09-27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集装箱自动装卸的堆场设施及装卸工艺
CN117775564A (zh) * 2022-09-21 2024-03-29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仓储系统及支撑平台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1198A (zh) * 2005-04-01 2008-03-26 郑景子 用于存放和输送集装箱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40307A (en) * 1945-04-04 1948-04-27 Smith Alva Ship hold
US3608750A (en) * 1969-03-03 1971-09-28 Kaiser Ind Inc Storage means and load-handling equipment therefor
US3934741A (en) 1971-11-15 1976-01-27 American Chain & Cable Company, Inc. Telescopic load transfer device
JPS58202284A (ja) * 1982-05-18 1983-11-25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物品移送装置
US5415517A (en) * 1992-04-16 1995-05-16 Mi-Jack Products, Inc. Load transferring system
EP0628124B1 (de) 1992-11-12 2001-02-21 FM Patentverwertung KG Vorrichtung zum speichern von gegenständen in einem lagerblock
US5511923A (en) 1993-04-09 1996-04-30 The Robotic Container Handling Co. Contain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304735B2 (ja) * 1996-01-09 2002-07-22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免震倉庫
AU1960597A (en) * 1997-02-18 1998-09-08 Transact International Inc. Marine cargo container overhead handling and storage
US8651790B2 (en) * 2006-09-25 2014-02-18 Charles E. Benedict Warehouse storage system
US20100189534A1 (en) * 2005-04-01 2010-07-29 Kyong-Ja Ju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aging and transferring containers
CN1884013A (zh) * 2005-06-24 2006-12-27 张宁 一种立体仓储(停车)系统方案及应用
JP4966674B2 (ja) * 2007-01-22 2012-07-04 日本郵船株式会社 立体格納庫およびそれによるコンテナの荷役方法
KR100843308B1 (ko) * 2007-02-14 2008-07-04 이완영 화물 자동화창고
SG163457A1 (en) * 2009-02-02 2010-08-30 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 Container depot
DE102009017241B4 (de) * 2009-04-09 2016-12-0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Lagersystem
DE102009051800A1 (de) * 2009-11-03 2011-05-05 Westfalia Intralogistic Gmbh Lageranordnung
WO2011150956A1 (en) * 2010-05-31 2011-12-08 Flow Oü Automated storage shelf module
NO334806B1 (no) * 2012-11-13 2014-06-02 Jakob Hatteland Logistics As Lagringssystem
CN104144850B (zh) * 2012-12-14 2018-02-27 Cda规划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码头处的货柜的装载及卸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1198A (zh) * 2005-04-01 2008-03-26 郑景子 用于存放和输送集装箱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34422A (ko) 2015-12-01
HK1215234A1 (zh) 2016-08-19
US20160060034A1 (en) 2016-03-03
US10421608B2 (en) 2019-09-24
SG2014009849A (en) 2014-08-28
WO2014158090A8 (en) 2014-11-20
KR101807559B1 (ko) 2018-01-18
EP2978693A4 (en) 2017-01-25
EP2978693A1 (en) 2016-02-03
JP6227752B2 (ja) 2017-11-08
WO2014158090A1 (en) 2014-10-02
JP2016514659A (ja) 2016-05-23
CN105246802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6802B (zh) 多层集装箱处理和存放设施的框架结构、在该设施中处理和存放多个集装箱的方法及形成该设施的方法
CN104883930B (zh) 集装箱的铺开仓储系统
FI3429947T3 (en) System of a retrieval machine and a transport and handover system for storing and removing or relocating standard container in high-bay warehouses, and storage
CN104213726B (zh) 伸缩式模块化看台及其组合
CN107148382A (zh) 用于自动物料搬运的高架导轨系统
KR20200139246A (ko) 물품을 피킹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9275405U (zh) 高密度智能仓储系统
CN104150095A (zh) 储运容器的支撑结构及储运容器的装运方法
CN104960832A (zh) 成品粮低温储备库及储粮方法
CN114620400B (zh) 一种智能码垛系统
KR102402286B1 (ko) 컨테이너 자동화창고
WO2012103699A1 (zh) 一种框架式集装箱
KR101366511B1 (ko) 랫치형 절곡기둥을 이용한 농기계 보관용 팔레트
KR101440365B1 (ko) 층고 확장식 컨테이너형 물류창고
CN206735141U (zh) 一种吊装式组合货架
CN203319057U (zh) 储运容器的支撑结构
CN100436287C (zh) 内护棱钢圈集装货架
TW496847B (en) Method for forming container racks
CN204957536U (zh) 成品粮低温储备库
CN207390176U (zh) 一种立体储存炭黑的平台
EP3872005A1 (en) Layered warehouse assembly
NL2033022B1 (en) Storage system
CN109132256A (zh) 多层集装箱设施
RU2363639C1 (ru) Склад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тарно-штучных грузов
US20240067449A1 (en) Matrix-pic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52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 floor 6M, building 1, Brock Raison building,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Chen Young K.

Applicant after: 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Chen Young K.

Applicant before: 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23

Address after: Room 6M 1, Building 1, Brockleysent Building,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M 1, Building 1, Brockleysent Building, Singapore

Co-patentee before: 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

Patentee before: Chen Young 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