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2499A - 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2499A
CN105242499A CN201510706206.0A CN201510706206A CN105242499A CN 105242499 A CN105242499 A CN 105242499A CN 201510706206 A CN201510706206 A CN 201510706206A CN 105242499 A CN105242499 A CN 105242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lazed grating
catoptron
light beam
radi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6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2499B (zh
Inventor
张锦
孙国斌
蒋世磊
弥谦
杭凌侠
马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kelide Infrar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7062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42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42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2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2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2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该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包括光源组件、扩束准直组件、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基片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相干光源、第一透镜、第二透镜、闪耀光栅,所述相干光源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后,再经反射镜折转光路后照射在闪耀光栅上,经闪耀光栅衍射后波长等于一级闪耀波长的光束经过小孔光阑出射,再经所述扩束准直组件、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后分成多个相干光束并同时汇聚照射在位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本发明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相干长度长的优点,既增加了光路调整的灵活性和宽容度,又降低了激光光源谱线宽度要求,扩大了激光光源的选择范围。

Description

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干涉光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利用两束或两束以上相干光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干涉,在空间干涉场内产生有规律的强弱变化的光强度分布,对涂有光致抗蚀剂的基片表面照射进行曝光,显影后在光致抗蚀剂层内产生与干涉图案相对应的光刻胶图形,该图形可看做是为进一步在基片表面刻蚀出线阵、点阵或孔阵图形的模板。激光干涉光刻技术因为其不需要昂贵的投影光刻物镜,用常规的光学元件通过合理的光路布局即可实现微米级的线阵、孔、点阵列的光刻,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表面密集的周期型阵列图形的制作。在激光干涉光刻系统中,多光束干涉需要对从激光光源中出射的光多次分光,获得多个相干光束,并通过反射镜等光学元件将这些相干光束以一定的夹角汇聚投影照射在基片表面。在激光干涉光刻系统中,激光光源的相干长度是有限的,为保证在基片表面获得干涉图形,各光路之间的光程差必须控制在激光光源的相干长度以内。然而,为了顾及光致抗蚀剂的感光波段范围,在搭建激光干涉光刻系统时,激光器工作波长的选择范围受到限制,在有限的选择范围内,其单色性不能得到保证,有些满足工作波长需求的激光器的相干长度仅有几毫米,使干涉光刻系统中多次分光及光路转折汇聚的过程中光路的布局十分困难,甚至由于受到不同的光刻胶的感光波段范围的限制,在某些波长范围内很难找到满足光路所需的相干长度的激光光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该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包括光源组件、扩束准直组件、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基片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相干光源、第一透镜、第二透镜、闪耀光栅,所述相干光源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后,再经反射镜折转光路后照射在闪耀光栅上,经闪耀光栅衍射后波长等于一级闪耀波长的光束经过小孔光阑出射,再经所述扩束准直组件、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后分成多个相干光束并同时汇聚照射在位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经所述小孔光阑出射的光束经反射镜折转光路后,再进入到所述扩束准直组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扩束准直组件采用显微物镜、针孔光阑、扩束镜,进入扩束准直组件的光束经显微物镜、针孔光阑、扩束镜将光束扩束并准直成平行光,然后进入到所述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包括第一分光镜、第一反射镜,从扩束准直组件出射的平行光经第一分光镜分成的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直接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另一束光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经第一分光镜后直接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的光束,和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的光束,入射角相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包括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平行光经过第一分光镜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作为光束Ⅰ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另一束光经过第二分光镜再次被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经第二反射镜折转光路再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作为光束Ⅱ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的表面上,另一束光经第四反射镜反射后作为光束Ⅲ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的光束Ⅰ、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的光束Ⅱ、经第四反射镜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上的基片表面的光束Ⅲ的入射角相同,并且每两束光之间的夹角也相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闪耀光栅为反射式闪耀光栅,其宏观平面垂直于入射光束的入射方向;具体为:由所述相干光源发出的波长为λ、带宽为Δλ的激光束,以正入射的方式沿着闪耀光栅的宏观平面的法线方向,照射在反射式闪耀光栅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小孔光阑的开孔大小和距离位置由开孔对闪耀光栅中心的张角确定,具体为:根据张角与目标带宽Δλ1、光栅常数d、一级衍射角θ的关系式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闪耀光栅和光阑相结合对从激光器出射的光进行定向衍射和滤波,既压窄了激光光源的谱线宽度,同时也降低了滤波造成的光能量的损失,能显著增加干涉光刻系统中光源的相干长度,从而增加多光束干涉系统中各光路的光学零部件摆放位置的灵活性,加大光路调整的宽容度,并且也降低了对激光光源谱线宽度的要求,扩大了激光光源的选择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闪耀光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系统中的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说明一些参数的定义。
入射角是指入射光与光栅宏观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在本发明专利中,入射角为零;衍射角θ指衍射光与光栅宏观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闪耀角α定义为光栅的倾斜反射面与宏观平面之间的夹角;光栅常数d即是光栅狭缝的缝距。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如图1所示,该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包括光源组件、扩束准直组件、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基片台18,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相干光源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闪耀光栅5,所述相干光源1发出的光束依次经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后,再经反射镜4折转光路后照射在闪耀光栅5上,经闪耀光栅5衍射后波长等于一级闪耀波长的光束经过小孔光阑6出射,再经所述扩束准直组件将过滤后的激光束扩束并准直成平行光,经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将光束分成多束相干光并将各束相干光同时汇聚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涂有光致抗蚀剂的基片17表面,利用多光束干涉图案对基片17表面涂覆的光致抗蚀剂进行曝光,获得与干涉图案相似的光刻胶图形。
经所述小孔光阑6出射的光束经反射镜7折转光路后,再进入到所述扩束准直组件。
所述扩束准直组件采用了显微物镜8、针孔光阑9、扩束镜10。
所述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包括第一分光镜11、第一反射镜13,从扩束准直组件出射的平行光经第一分光镜11分成的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直接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另一束光经第一反射镜13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
所述经第一分光镜11后直接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和经第一反射镜13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入射角相同,用双光束干涉图案对基片17表面涂覆的光致抗蚀剂曝光。
所述基片台18可绕台面的法线即基片17表面的法线转动,双光束曝光结束之后,将基片台18绕表面法线转动90°,再对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用同一个光学系统进行二次曝光,即完成双光束双曝光。
如图3所示,虚线所示的平面,是闪耀光栅的宏观平面,宏观平面的法线为点划线是闪耀光栅倾斜反射面的法线,所述闪耀光栅5为反射式闪耀光栅,其宏观平面垂直于入射光束的入射方向;具体为:由所述相干光源1发出的波长为λ、带宽为Δλ的激光束,以正入射的方式沿着闪耀光栅5的宏观平面的法线方向,照射在反射式闪耀光栅5上。
所述小孔光阑6安置在衍射光的行进方向上,其方向由衍射角θ确定,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系统中,衍射角θ可由其与闪耀光栅5的闪耀角α的关系式θ=2α求得;所述小孔光阑6进一步过滤掉偏离闪耀波长的光,获得比相干光源更窄的谱线宽度。
所述小孔光阑6的开孔大小和距离位置由开孔对闪耀光栅5中心的张角确定,具体为:根据张角与目标带宽Δλ1、光栅常数d、一级衍射角θ的关系式确定。
例如:所述闪耀光栅5的光栅常数为1μm,闪耀角为12°,光栅表面镀有反射膜。在正入射的情况下,激光束经过闪耀光栅5的定向衍射后,一级闪耀波长为406.7nm的光,沿着衍射角为24°的方向行进,通过放置在行进方向上的小孔光阑6;小孔光阑6的开孔大小为Φ10μm,距闪耀光栅5中心距离为552.5mm;在保持小孔光阑6对闪耀光栅5中心的张角不变或变小的情况下,小孔光阑6的开孔大小也选用Φ5μm,与闪耀光栅5中心的距离为276.2mm。
实施例1中的闪耀光栅5,也可采用光栅常数为625nm,闪耀角为20.2°,同样镀有反射膜的闪耀光栅;此时闪耀波长变为405.1nm,衍射角变为40.4°。位于闪耀光栅5后面的小孔光阑6,摆放位置调整到沿40.2°的衍射角方向,让光束通过。小孔光阑6的开孔直径可选Φ10μm,小孔光阑6距闪耀光栅5中心距离为290.1mm;小孔光阑6的开孔大小也选用Φ5μm,此时小孔光阑6与闪耀光栅5中心的距离为145.0mm。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如图2所示,该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包括光源组件、扩束准直组件、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基片台18,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相干光源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闪耀光栅5,所述相干光源1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由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组成的透镜组后将发散角减小,再经反射镜4折转光路后照射在闪耀光栅5上,经闪耀光栅5衍射后波长等于一级闪耀波长的光束经过小孔光阑6出射,再经过所述扩束准直组件将过滤后的激光束扩束并准直成平行光,经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将光束分成多束相干光并将各束相干光同时汇聚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涂有光致抗蚀剂的基片17表面,利用多光束干涉图案对基片17表面涂覆的光致抗蚀剂进行曝光,获得与干涉图案相似的光刻胶图形。
经所述小孔光阑6出射的光束经反射镜7折转光路后,再进入到所述扩束准直组件。
所述扩束准直组件采用显微物镜8、针孔光阑9、扩束镜10,将光束扩束并准直成平行光。
所述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包括第一分光镜11、第二分光镜12、第一反射镜13、第二反射镜15、第三反射镜14、第四反射镜16,平行光经过第一分光镜11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经第一反射镜13反射后作为光束Ⅰ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另一束光经过第二分光镜12再次被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经反射镜15折转光路再经反射镜14反射后作为光束Ⅱ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的表面上,另一束光经反射镜16反射后作为光束Ⅲ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
所述经第一反射镜13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Ⅰ、经第三反射镜14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Ⅱ、经第四反射镜16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Ⅲ的入射角相同,并且每两束光之间的夹角也相同,用三光束的干涉图案对基片17表面涂覆的光致抗蚀剂进行曝光。
如图3所示,所述闪耀光栅5为反射式闪耀光栅,其宏观平面垂直于入射光束的入射方向;具体为:由所述相干光源1发出的波长为λ、带宽为Δλ的激光束,以正入射的方式沿着闪耀光栅5的宏观平面的法线方向,照射在反射式闪耀光栅5上。
所述小孔光阑6安置在衍射光的行进方向上,其方向由衍射角θ确定,衍射角θ可由其与闪耀光栅5的闪耀角α的关系式θ=2α求得;所述小孔光阑6进一步过滤掉偏离闪耀波长的光,获得比相干光源更窄的谱线宽度。
所述小孔光阑6的开孔大小和距离位置由开孔对闪耀光栅5中心的张角确定,具体为:根据张角与目标带宽Δλ1、光栅常数d、一级衍射角θ的关系式确定。
本发明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相干长度长的优点,既增加了光路调整的灵活性和宽容度,又降低了激光光源谱线宽度要求,扩大了激光光源的选择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包括光源组件、扩束准直组件、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基片台(18),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相干光源(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闪耀光栅(5),所述相干光源(1)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后,再经反射镜(4)折转光路后照射在闪耀光栅(5)上,经闪耀光栅(5)衍射后波长等于一级闪耀波长的光束经过小孔光阑(6)出射,再经所述扩束准直组件、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后分成多个相干光束并同时汇聚照射在位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所述小孔光阑(6)出射的光束经反射镜(7)折转光路后,再进入到所述扩束准直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束准直组件包括显微物镜(8)、针孔光阑(9)、扩束镜(10),进入扩束准直组件的光束经显微物镜(8)、针孔光阑(9)、扩束镜(10)将光束扩束并准直成平行光,然后进入到所述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包括第一分光镜(11)、第一反射镜(13),从扩束准直组件出射的平行光经第一分光镜(11)分成的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直接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另一束光经第一反射镜(13)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第一分光镜(11)后直接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和经第一反射镜(13)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入射角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光束分光及合束组件包括第一分光镜(11)、第二分光镜(12)、第一反射镜(13)、第二反射镜(15)、第三反射镜(14)、第四反射镜(16),平行光经过第一分光镜(11)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经第一反射镜(13)反射后作为光束Ⅰ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另一束光经过第二分光镜(12)再次被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经第二反射镜(15)折转光路再经第三反射镜(14)反射后作为光束Ⅱ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的表面上,另一束光经第四反射镜(16)反射后作为光束Ⅲ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第一反射镜(13)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Ⅰ、经第三反射镜(14)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Ⅱ、经第四反射镜(16)反射后照射在固定于基片台(18)上的基片(17)表面的光束Ⅲ的入射角相同,并且每两束光之间的夹角也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耀光栅(5)为反射式闪耀光栅,其宏观平面垂直于入射光束的入射方向;具体为:由所述相干光源(1)发出的波长为λ、带宽为Δλ的激光束,以正入射的方式沿着闪耀光栅(5)的宏观平面的法线方向,照射在反射式闪耀光栅(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光阑(6)的开孔大小和距离位置由开孔对闪耀光栅(5)中心的张角确定,具体为:根据张角与目标带宽Δλ1、光栅常数d、一级衍射角θ的关系式确定。
CN201510706206.0A 2015-10-27 2015-10-27 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Active CN105242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6206.0A CN105242499B (zh) 2015-10-27 2015-10-27 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6206.0A CN105242499B (zh) 2015-10-27 2015-10-27 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2499A true CN105242499A (zh) 2016-01-13
CN105242499B CN105242499B (zh) 2017-09-19

Family

ID=55040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6206.0A Active CN105242499B (zh) 2015-10-27 2015-10-27 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4249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4102A (zh) * 2017-11-08 2018-05-04 华东师范大学 Su8光刻胶中冠状动脉血管支架倒模模具的飞秒激光微加工方法
CN108227063A (zh) * 2018-01-31 2018-06-2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集成偏振光栅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08983560A (zh) * 2018-08-29 2018-12-1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控周期和方向的干涉光刻系统
CN109940273A (zh) * 2019-03-06 2019-06-28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激光干涉微织构化改性40Cr轴承钢表面的方法
WO2022002182A1 (zh) * 2020-07-03 2022-01-06 清华大学 激光干涉光刻中光束入射角的调控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0857A (zh) * 2004-04-26 2005-11-02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采用全息光学元件的激光干涉光刻方法及其光刻系统
US20060109532A1 (en) * 2004-11-19 2006-05-25 Savas Timothy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well-defined periodic patterns using achromatic interference lithography
US20060170896A1 (en) * 2005-02-01 2006-08-03 Asml Holding, N.V. Interferometric lithographic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3424996A (zh) * 2013-09-03 2013-12-04 苏州大学 一种光学加工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0857A (zh) * 2004-04-26 2005-11-02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采用全息光学元件的激光干涉光刻方法及其光刻系统
US20060109532A1 (en) * 2004-11-19 2006-05-25 Savas Timothy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well-defined periodic patterns using achromatic interference lithography
US20060170896A1 (en) * 2005-02-01 2006-08-03 Asml Holding, N.V. Interferometric lithographic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3424996A (zh) * 2013-09-03 2013-12-04 苏州大学 一种光学加工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锦: "激光干涉光刻技术",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4102A (zh) * 2017-11-08 2018-05-04 华东师范大学 Su8光刻胶中冠状动脉血管支架倒模模具的飞秒激光微加工方法
CN108227063A (zh) * 2018-01-31 2018-06-29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集成偏振光栅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08983560A (zh) * 2018-08-29 2018-12-1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控周期和方向的干涉光刻系统
CN109940273A (zh) * 2019-03-06 2019-06-28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激光干涉微织构化改性40Cr轴承钢表面的方法
WO2022002182A1 (zh) * 2020-07-03 2022-01-06 清华大学 激光干涉光刻中光束入射角的调控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2499B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2499A (zh) 采用闪耀光栅的激光干涉光刻系统
US11112080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including coherent light source to illuminate an illumination area
KR20060039876A (ko) 마이크로 인쇄술용 조명 시스템
US7027129B2 (en) System for laser beam expansion without expanding spatial coherence
JP2003090959A (ja) レーザ照明光学系、該光学系を用いた露光装置、レーザ加工機、及び投射装置
US20160018066A1 (en) Lighting arrangement
CN107643656A (zh) 一种激光双光束干涉光刻系统
US10042173B2 (en) Laser interference lithography system with flat-top intensity profile
CN107861250A (zh) 基于色散光栅的光束整形装置和调控方法
US20180356074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JP4646278B2 (ja) 照明光学系及び投射装置
CN2449258Y (zh) 一种干涉光刻多光束形成系统
JP2012009872A (ja) 照明光学系、露光装置及び投射装置
CN108227063B (zh) 一种集成偏振光栅制备系统及方法
KR101105670B1 (ko) 헤테로다인 간섭 리소그래피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한 미세패턴 형성방법
JPH0572408A (ja) 干渉露光方法
TW201716875A (zh) 干涉微影裝置
JP2012526373A (ja) レーザビームのスペクトルバンド幅を設定するための狭帯域化モジュール
CN100483257C (zh) 一种采用白激光的成像干涉光刻方法和系统
KR100922056B1 (ko) 호모제니저
US7755741B2 (en) Substrate exposure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CN206557526U (zh) 一种激光干涉光刻光学系统
JP2016535313A (ja) Euv投影リソグラフィのための照明光学系及び照明系
JP2016535313A5 (zh)
KR20220012159A (ko) 빔 확장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710117 Building 8, hard technology enterprise community, No. 3000, Biyuan Second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zhongkelide Infrar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32 No. 2 Xuefu Middle Road, Weiya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