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6432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26432B
CN105226432B CN201510736841.3A CN201510736841A CN105226432B CN 105226432 B CN105226432 B CN 105226432B CN 201510736841 A CN201510736841 A CN 201510736841A CN 105226432 B CN105226432 B CN 105226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lectric connector
support division
installation foo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68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26432A (zh
Inventor
彭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368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26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26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6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26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26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和遮盖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环绕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侧壁外侧的侧壳体,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向外撕破成型有一限位突片,所述限位突片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形成为一第一限位面,所述侧壳体具有向前或向后开放设置以收容限位突片的凹槽、分别位于凹槽上侧和下侧的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分别与第一限位面相抵持配合以对所述侧壳体进行上下限位。本发明的电连接器,遮蔽壳体的屏蔽性好,电连接器的工作稳定。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壳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大部分电连接器通过设置安装脚,并将安装脚焊接固定在PCB板上从而使得电连接器固定于PCB板上。
安装脚一般通过从电连接器外壳底部撕破形成,而被撕破的外壳的屏蔽性大大降低;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进行对接时,撕破处会对对接连接器造成干涉,从而影响电连接器工作的稳定性。
近来,出现了设置第二壳体,并在第二壳体上设置安装脚的技术,这样解决了撕破电连接器外壳形成安装脚从而造成连接器屏蔽性降低及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然而却出现了外壳与第二壳体之间难以定位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电连接器外壳屏蔽性差及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之间易产生干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和遮盖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环绕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和底壁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二壳体沿前后方向安装至第一壳体上,并具有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侧壁外侧的侧壳体,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向外撕破成型有一限位突片,所述限位突片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形成为一第一限位面,所述侧壳体具有基部和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安装脚,所述第一安装脚的外侧面与第一壳体的侧壁的外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基部具有向前或向后开放设置以收容限位突片的凹槽、分别位于凹槽上侧和下侧的第一抵持部以及倾斜延伸并连接第一安装脚顶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分别与第一限位面相抵持配合以对所述侧壳体进行上下限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持部在靠近所述凹槽的开口处形成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导引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突片向前突伸形成,并在限位突片的自由末端形成有朝向前侧的第二限位面,所述凹槽向后开放设置使所述侧壳体自前向后安装至第一壳体上,所述侧壳体还具有位于凹槽前侧以与第二限位面相抵持的第二抵持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壳体在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之间设置有朝向远离限位突片方向凹陷的凹陷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陷部的内壁面呈圆弧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和第一抵持部位于连接部的后方,所述基部还具有沿前后方向位于连接部与第一抵持部之间的缺口,所述缺口向下开放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自侧壁和底壁后端经撕破形成的第二安装脚,所述第二安装脚竖直向下延伸,并且第二安装脚的外侧面与侧壁的外壁面也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安装脚位于第二安装脚前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壳体还具有连接两个侧壳体顶端的顶壳体,所述顶壳体遮盖在第一壳体的顶壁外侧,并与第一壳体的顶壁采用镭射焊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底壁和两侧壁之间形成一上下、左右对称设置的椭圆型框口,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所述椭圆型框口内的对接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通过在第一壳体上设置限位突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与所述限位突片对应设置的凹槽,从而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定位,定位效果好,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遮蔽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下排导电端子的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焊接固定在PCB板(未图示)上,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使用,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上的若干导电端子3和用以遮盖所述绝缘本体2的遮蔽壳体1。
所述遮蔽壳体1包括环绕遮盖于与所述绝缘本体2外围的第一壳体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外侧的第二壳体12。
所述第一壳体11由一平板型金属材料两端向中间弯折对接而形成,并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壁111、底壁112及连接顶壁111和底壁112两侧的两个侧壁113,所述顶壁111、底壁112和两侧壁113之间前端形成一上下、左右对称设置的椭圆形框口1111。
所述顶壁111和底壁112在所述框口1111处设有相对设置的两对第一凸起1112,所述第一凸起1112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电连接器100时,抵接对接连接器,防止对接连接器松动脱落。所述底壁112下侧前端还设有向下突伸的第二凸起1113,所述第二凸起1113用以垫高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前端,使得整个电连接器100的重力落在后端,保证导电端子3与PCB板的紧密接触,进而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且方便焊接。
所述第一壳体11还设有自所述侧壁113和所述底壁112后端撕破形成的第二安装脚114,所述第二安装脚114竖直向下延伸,并且第二安装脚114的外侧面与侧壁113的外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侧壁113在所述第二安装脚114的旁侧设有第二缺口1141以方便所述第二安装脚114的成型。
所述侧壁11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缺口1141前侧的向前突伸的限位突片1131,所述限位突片1131由侧壁113向外撕破形成。所述限位突片113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形成为一第一限位面1132,所述限位突片1131向前延伸的自由末端形成朝向前侧的第二限位面1133。
所述第二壳体12具有设置第一壳体11的两个所述侧壁113外侧的两个侧壳体121及连接两个侧壳体121顶端的顶壳体123,所述顶壳体123遮盖在第一壳体11的所述顶壁111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顶壁111采用镭射焊接固定在一起。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所述顶壳体123,而直接将所述侧壳体121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
所述侧壳体121具有贴靠所述第一壳体11的侧壁113设置的基部122和自所述基部122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安装脚1226。
所述基部122包括向后开放设置的用以收容限位突片1131的凹槽1221、分别位于凹槽1221上侧和下侧的第一抵持部1222、位于凹槽1221前侧的第二抵持部1223、在所述第一抵持部1222和第二抵持部1223之间的朝向远离限位突片1131方向凹陷的凹陷部1225、用以连接第一安装脚1226顶部的连接部1228、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连接部1228与第一抵持部1222之间的第一缺口1227。所述凹槽1221、第一抵持部1222及第二抵持部1223均位于所述连接部1228后方。
所述第一安装脚1226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所述侧壁113外壁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安装脚1226位于第二安装脚114前方,即使得第一安装脚1226与第二安装脚114的外侧面也处于同一平面。
为了保证所述第一安装脚1226和第二安装脚114的外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因此,所述连接部1228倾斜向内延伸。
所述第一抵持部1222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面1132相抵持配合以对侧壳体121进行上下限位,所述第一抵持部1222在靠近凹槽1221的开口处形成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使得所述限位突片1131更容易进入所述凹槽1221。
所述第二抵持部1223与第二限位面1133相抵持配合以限制第二壳体12的前后安装位置。
所述凹陷部1225的内壁面呈圆弧状,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所述限位突片1131与所述基部122之间产生干涉,且使得所述第一抵持部1222和第二抵持部1223限位准确。
所述第一缺口1227向下开放设置,一方面方便第一安装脚1226的成型,另一方面可提供给位于所述凹槽1221下侧的第一抵持部1222一定的弹力,方便第二壳体12的安装。
本发明的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遮蔽壳体1在组装时,将第二壳体12自前向后安装至第一壳体11上,使得所述限位突片1131进入所述凹槽1221,当第二抵持部1223与所述第二限位面1133抵持时,表示第二壳体12前后安装到位,此时,所述第一抵持部1222同时与所述第一限位面1132抵持配合,即对所述第二壳体12进行上下限位,使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完成相互定位,然后将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进行镭射焊接,此时,遮蔽壳体1的装配完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以将所述限位突片1131设置为向后突伸且使得所述凹槽1221开口向前,而使得第二壳体12自后向前安装到第一壳体11上。
所述绝缘本体2包括上绝缘本体21和下绝缘本体22,所述下绝缘本体22具有向前延伸的舌板222。
所述导电端子3分为固定于所述上绝缘本体21内的上排导电端子36和固定于所述下绝缘本体22内的下排导电端子37,每一导电端子3具有镶埋固定于绝缘本体2内的主体部33、暴露于舌板222表面的对接部31和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2的焊脚32。所述上排导电端子36的对接部31设置于舌板222的上侧,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7的对接部31设置于所述舌板222的下侧。
所述上排导电端子36和下排导电端子37中分别至少包括有一组相邻设置的一个电源端子34和一个接地端子35,以使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可用于进行电流传输。进一步地,为使用方便,所述上排导电端子36和下排导电端子37中电源端子34和接地端子35的对接部31在舌板222的两侧表面上沿舌板222中心对称且反向排列设置,由此使得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正反面插接时均可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为增大电流传输面积,使得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可进行大电流传输,镶埋成型于下绝缘本体22中的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7中的电源端子34和接地端子35还分别设有镶埋于所述舌板222内的基体部341。所述基体部341沿舌板222厚度方向位于上下两对接部31之间。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7中,接地端子35的对接部31自所述基体部341上撕破成型;电源端子34的对接部31也可看做是自与之对应的基体部341上撕破成型。另外,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7中电源端子34的基体部341和对接部31的整体宽度不小于该电源端子34的对接部31的1.5倍宽度,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7中接地端子35的基体部341和对接部31的整体宽度不小于该接地端子35的对接部31的1.5倍宽度。此外,连接于下排导电端子37中电源端子34和接地端子35的所述基体部341和焊脚32的主体部33也呈加宽设置,具体地,主体部33的靠近所述基体部341的前侧部分的宽度与基体部341后侧部分的宽度相同,而所述基体部341的后侧部分逐渐变窄而与焊脚32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排导电端子36和下排导电端子37中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电源端子34和接地端子35。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7中的电源端子34和接地端子35均设置有前述基体部341。另外,所述上排导电端子36和下排导电端子37中的两个接地端子35位于两侧,两个电源端子34相邻设置于接地端子35内侧;由此,结合前述正反插的设置说明,下排导电端子37中电源端子34和接地端子35的对接部31与上排导电端子36中电源端子34和接地端子35的对接部31沿舌板222厚度方向对应设置。所述接地端子35的基体部341上设置有向两侧突伸出舌板222的锁扣部38,以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相扣持。
进一步地,所述上排导电端子36和下排导电端子37还分别包括有位于两组电源端子34和接地端子35之间的四根信号端子,并且上排导电端子36和下排导电端子37中的四根信号端子传输类型相同但在舌板222两侧反向排列设置。四根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有依次排布一CC端子、一D+端子、一D-端子和一SBU端子;其中的D+端子和D-端子主要用于传输USB2.0信号。该四根所述信号端子与标准的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中位于中间的四根信号端子设置相同。
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导电端子3的设置主要是去除了标准的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中用以传输高频信号的差分信号端子,使得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仅用于传输电源信号和低频的USB 2.0信号,以适应一些低频信号传输设备(未图示)或仅需电流传输的需求;同时,在将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去除后,将所述电源端子34和接地端子35的传输面积进行增大处理,使得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可进行大电流传输;此外,在相较标准的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数量减少后,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中上排导电端子36和下排导电端子37的焊脚32设置在同一排,方便焊脚32的共面度设置和焊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中电源端子34、接地端子35和位于中间的四根信号端子的对接部31在舌板222上的位置设置和标准的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中与之对应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位置设置一致,从而使得本发明电连接器100还可适用于与标准的USBType C插头连接器(未图示)进行插接,适用性较广。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一方面,通过设置信号传输类型相同且反向排布的两排导电端子和上下、左右对称的椭圆形框口1111,使得对接连接器可以正反插入所述电连接器100;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二壳体12,并在第二壳体12上设置与第一壳体11上的第二安装脚114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一安装脚1226,避免了在第一壳体11中部撕破形成安装脚造成第一壳体11的屏蔽性降低及电连接器100工作稳定性变差等问题;再一方面,通过在第一壳体11上设置限位突片1131,在第二壳体12上设置与所述限位突片1131对应设置的凹槽1221,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定位,方便安装。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可以传输大电流,可以正反插接,遮蔽壳体1的屏蔽性好,电连接器100的工作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和遮盖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环绕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和底壁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二壳体沿前后方向安装至第一壳体上,并具有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侧壁外侧的侧壳体,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向外撕破成型有一限位突片,所述限位突片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形成为一第一限位面,所述侧壳体具有基部和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安装脚,所述第一安装脚的外侧面与第一壳体的侧壁的外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基部具有向前或向后开放设置以收容限位突片的凹槽、分别位于凹槽上侧和下侧的第一抵持部以及倾斜延伸并连接第一安装脚顶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分别与第一限位面相抵持配合以对所述侧壳体进行上下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部在靠近所述凹槽的开口处形成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导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突片向前突伸形成,并在限位突片的自由末端形成有朝向前侧的第二限位面,所述凹槽向后开放设置使所述侧壳体自前向后安装至第一壳体上,所述侧壳体还具有位于凹槽前侧以与第二限位面相抵持的第二抵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体在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之间设置有朝向远离限位突片方向凹陷的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内壁面呈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第一抵持部位于连接部的后方,所述基部还具有沿前后方向位于连接部与第一抵持部之间的缺口,所述缺口向下开放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自侧壁和底壁后端经撕破形成的第二安装脚,所述第二安装脚竖直向下延伸,并且第二安装脚的外侧面与侧壁的外壁面也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安装脚位于第二安装脚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具有连接两个侧壳体顶端的顶壳体,所述顶壳体遮盖在第一壳体的顶壁外侧,并与第一壳体的顶壁采用镭射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底壁和两侧壁之间形成一上下、左右对称设置的椭圆型框口,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于所述椭圆型框口内的对接部。
CN201510736841.3A 2015-11-03 2015-11-03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5226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6841.3A CN105226432B (zh) 2015-11-03 2015-11-03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6841.3A CN105226432B (zh) 2015-11-03 2015-11-03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6432A CN105226432A (zh) 2016-01-06
CN105226432B true CN105226432B (zh) 2018-06-26

Family

ID=54995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6841.3A Active CN105226432B (zh) 2015-11-03 2015-11-0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643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951A (zh) * 2008-11-25 2010-06-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445348U (zh) * 2012-04-26 2014-02-19 苹果公司 连接器插座和电子设备
CN104466510A (zh) * 2013-09-22 2015-03-25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4993286A (zh) * 2015-07-09 2015-10-2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具屏蔽结构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5092360U (zh) * 2015-11-03 2016-03-16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21988A1 (en) * 2013-07-02 2015-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for reducing near-end crosstal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0951A (zh) * 2008-11-25 2010-06-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445348U (zh) * 2012-04-26 2014-02-19 苹果公司 连接器插座和电子设备
CN104466510A (zh) * 2013-09-22 2015-03-25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4993286A (zh) * 2015-07-09 2015-10-2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具屏蔽结构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5092360U (zh) * 2015-11-03 2016-03-16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6432A (zh)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6051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6595467U (zh) 电连接器
TWI606651B (zh) Plug connector
US11545781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devic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TWI603551B (zh) 電連接器
CN104064910B (zh) 高频插座连接器、高频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TWI614950B (zh) 插頭電連接器
TWM542875U (zh) 插座電連接器
CN105633663A (zh) 电连接器
CN105514703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4037550B (zh) 电连接器
CN104319576B (zh) 双接口电连接器
CN208423285U (zh) 板对板连接器
TWM510559U (zh) 插座連接器
WO2019201015A1 (zh) 背夹电池
CN206834389U (zh) Type C型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4103096U (zh) 电连接器
CN206211123U (zh) 电连接器
TW201535890A (zh) 插座連接器
CN105226432B (zh) 电连接器
CN205092360U (zh) 电连接器
CN205657270U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CN208423267U (zh) 电连接器
CN106159553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7819000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