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0627A -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0627A
CN105200627A CN201510667844.6A CN201510667844A CN105200627A CN 105200627 A CN105200627 A CN 105200627A CN 201510667844 A CN201510667844 A CN 201510667844A CN 105200627 A CN105200627 A CN 105200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floor
upper strata
base cloth
warp thread
weft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78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0627B (zh
Inventor
王纯
沈伟农
汤超
朱惠贤
孟彪
柏荣良
汪的优
许国栋
张国华
庄一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novatio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678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00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00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0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0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0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它是由绒经纱和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经过丝绒组织纱织造而成,织造方法为:第一步,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设为紧经纱,卷绕在一个织轴上,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设为松紧纱,卷绕在另一个织轴上,绒经纱设在第三个织轴上;第二步,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按顺序串综并插入同一筘齿内,第三步:提综投梭打纬;第四步,割绒;第五步,磨毛;第六步,染整。本发明因为基布为单层,绒背还可磨毛,使用领域广。

Description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丝绒面料,特别涉及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丝绒面料是由绒经纱、地经纱、地纬纱经过丝绒组织织造,再经过割绒后整理而成。上层地经纱上层地纬纱构成上层基布,下层地经纱下层地纬纱构成下层基布,绒经纱先与上层基布的上层纬纱经过三纬W固结织造或一纬V型固结织造或三纬以上的U字型固结织造后再返到下层与下层基布的下层纬纱经过同样的三纬W固结织造或一纬V型固结织造或三纬以上的U字型固结织造,然后再返到上层再返到下层继续相同的织造,把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连结了起来,最后经割绒把连接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连接线绒经纱在这二层基布从中间割开,这样就成了二片面对面的上层丝绒和下层丝绒。而绒经纱一经割绒,在割绒的一面就称为绒毛或绒头,在割绒的另一面就称为绒根,绒毛和绒根实际上就是在同一段纱线上,绕在基布纬纱上,露在绒面的就是绒毛或绒头,露在另一面的就是绒背绒根,保护好绒根,就是保护好绒毛,绒根一经磨损,等于这根纱线中间磨坏了,绒毛也就不再牢固,易掉毛了。因此一般的丝绒面料,绒背是不允许磨毛的,一经磨毛,绒根受损,绒毛就不再牢固,易掉毛。因此一般的丝绒面料,一面是雍荣华贵、柔软丰满的绒毛,一面却是最平常的不能碰撞的绒根。为此,丝绒面料除了就按绒面绒背这样使用外,人们还在绒背的一面复合上一层面料,以增加丝绒的另一面绒背的外观漂亮性,或者,人们在绒背的一面增加一组经纬纱,使绒背可以磨毛拉毛,以增加丝绒另一面绒背的毛感实用性,或者是,人们在绒背上干脆也做成割绒绒毛,以增加丝绒的双面绒效果。但是这样三个方面的后果是,丝绒面料的基布或绒毛就增加了厚度,就不再有丝绒特有的飘逸感。人们希望丝绒的基布仍为单层的,但还要一面绒毛,一面磨毛,这样的丝绒面料轻盈、飘逸、美丽、大方,才是实用的,然而,因为要保护绒根,不能去磨毛,从而制约了这一方面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为丝绒面料拓宽了应用领域,因为基布为单层,绒背还可磨毛,不但步入了染色磨毛面料系列,还可步入了色织磨毛面料系列,还可还步入了双面绒面料系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它是由绒经纱和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经过丝绒组织织造而成,所述的上层基布是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以及上层基布第一纬纱、上层基布第二纬纱、上层基布第三纬纱、上层基布第四纬纱、上层基布第五纬纱、上层基布第六纬纱、上层基布第七纬纱、上层基布第八纬纱、上层基布第九纬纱、上层基布第十纬纱、上层基布第十一纬纱、上层基布第十二纬纱组成,所述的下层基布又是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以及下层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基布第六纬纱、下层基布第七纬纱、下层基布第八纬纱、下层基布第九纬纱、下层基布第十纬纱、下层基布第十一纬纱、下层基布第十二纬纱组成。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设为紧经,卷绕在一个织轴上,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设为松紧,卷绕在另一个织轴上,绒经纱设在第三个织轴上;
第二步: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按顺序串综并插入同一筘齿内;
第三步:提综投梭打纬;
第一梭:织上层,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
第五梭:织上层,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
第六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
第八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
第九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
第十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
第十一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
第十二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七纬纱;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八纬纱;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九纬纱;
第十六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十纬纱;
第十七梭:织上层,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十一纬纱;
第十八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十二纬纱;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七纬纱;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八纬纱;
第二十一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九纬纱;
第二十二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十纬纱;
第二十三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十一纬纱;
第二十四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十二纬纱;
至此,一个单元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单元循环织造;
第四步:割绒,将把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连结起来的绒经纱从中间割开,从而形成上层丝绒和下层丝绒;
第五步:磨毛,将上层丝绒绒背、下层丝绒绒背进行磨毛;
第六步:染整。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由于基布为单层,一面割绒,一面磨毛,因此显得轻盈、飘逸,况且可以两面穿,不同于一面割绒,一面再复合一层面料的丝绒面料,基布显得太厚实,又不同于一面割绒,一面拉纬纱,也形成割绒的双面绒,虽然基布也为单层,但拉纬绒织造难度、劳动强度都较大,况且绒毛厚实只适宜于毯子一类,做服装面料也还太厚实,更不同于一种在丝绒背上在织造时再另设一组经纬纱,以备磨毛甚至拉毛,这种丝绒的基布更加厚重。因此,本发明一种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因基布为单层,轻盈飘逸,两面可贴身,一问世即深受市场欢迎。织造时,因为在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织造时采用了紧经纱和松经纱,紧经纱和松经纱虽然是织造丝绒的惯用方法,但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绒经纱的固结牢度,为增加屈曲波而设的,而本发明的紧经纱和松经纱,却是将固结绒经纱的纬纱和准备磨毛的纬纱被紧经纱一分为二,紧经纱的外表面是可磨毛的纬纱,紧经纱的内里面是固结绒经纱的纬纱,而丝绒的绒根,又被可磨毛的纬纱覆盖在里面。因此,本发明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磨毛时不会损伤到绒根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的织造时的组织结构图。
图中:1为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的基布,2为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的磨毛的绒背一面,3为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的割绒一面,4为绒经纱,TU1为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2为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3为上层基布第三经纱,WU1为上层基布第一纬纱,WU2为上层基布第二纬纱,WU3为上层基布第三纬纱,WU4为上层基布第四纬纱,WU5为上层基布第五纬纱,WU6为上层基布第六纬纱,WU7为上层基布第七纬纱,WU8为上层基布第八纬纱,WU9为上层基布第九纬纱,WU10为上层基布第十纬纱,WU11为上层基布第十一纬纱,WU12为上层基布第十二纬纱,TD1为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2为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3为下层基布第三经纱,WD1为下层基布第一纬纱,WD2为下层基布第二纬纱,WD3为下层基布第三纬纱,WD4为下层基布第四纬纱,WD5为下层基布第五纬纱,WD6为下层基布第六纬纱,WD7为下层基布第七纬纱,WD8为下层基布第八纬纱,WD9为下层基布第九纬纱,WD10为下层基布第十纬纱,WD11为下层基布第十一纬纱,WD12为下层基布第十二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的基布1是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或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和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三根经纱分别和上层基布第一至第十二纬纱或下层基布第一至第十二纬纱交织而成。图1所示的上层面为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的磨毛的绒背一面2,下层面为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的割绒一面3。本发明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由于基布为单层,一面磨毛,一面割绒,因此显得轻盈飘逸,特别适宜于正反两面可穿的保暖衬衣。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的织造方法如下:
第一步,把绒经纱4卷绕在一个织轴上,把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卷绕在另一个织轴上,作为紧经,把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卷绕在第三个织轴上,作为松经。
第二步,把绒经纱4、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共计七根依次串综插筘,按顺序循环串综插筘。
第三步,提综投梭打纬。
第一梭:织上层,将绒经纱4、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WU1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WU2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WU3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WU4
第五梭:织上层,将绒经纱4、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WU5
第六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WU6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WD1
第八梭:织下层,将绒经纱4、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WD2
第九梭:织下层,将绒经纱4、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WD3
第十梭:织下层,将绒经纱4、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WD4
第十一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WD5
第十二梭:织下层,将绒经纱4、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WD6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绒经纱4、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七纬纱WU7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八纬纱WU8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九纬纱WU9
第十六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十纬纱WU10
第十七梭:织上层,将绒经纱4、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十一纬纱WU11
第十八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十二纬纱WU12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七纬纱WD7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绒经纱4、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八纬纱WD8
第二十一梭:织下层,将绒经纱4、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九纬纱WD9
第二十二梭:织下层,将绒经纱4、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十纬纱WD10
第二十三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十一纬纱WD11
第二十四梭:织下层,将绒经纱4、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十二纬纱WD12
至此,一个单元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单元循环织造。
第四步,割绒,把上层基布、下层基布连结起来的绒经纱4从中间割开,从而形成面对面的上层丝绒和下层丝绒。
第五步,磨毛。将上层丝绒的绒背、下层丝绒的绒背进行磨毛,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层基布由于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基布由于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作为紧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作为松经纱的作用下,经过本发明的提综打纬设计,上层基布第一纬纱WU1,上层基布第三纬纱WU3,上层基布第五纬纱WU5,上层基布第七纬纱WU7、上层基布第九纬纱WU9、上层基布第十一纬纱WU11,下层基布第一纬纱WD1、下层基布第三纬纱WD3,下层基布第五纬纱WD5,下层基布第七纬纱WD7、下层基布第九纬纱WD9,下层基布第十一纬纱WD11分别一直处于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的紧经纱和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的紧经纱的内侧,而绒经纱4则分别以W型形式卷绕在这几根纬纱上,把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连结了起来。而与此同时,上层基布第二纬纱WU2,上层基布第四纬纱WU4、上层基布第六纬纱WU6,上层基布第八纬纱WU8,上层基布第十纬纱WU10,上层基布第十二纬纱WU12,和下层基布第二纬纱WD2,下层基布第四纬纱WD4,下层基布第六纬纱WD6,下层基布第八纬纱WD8,下层基布第十纬纱WD10,下层基布第十二纬纱WD12分别一直处于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和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的紧经纱的外侧,这许多纬纱覆盖在本发明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的磨毛的绒背一面2上,同时也覆盖了本发明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的绒经纱4上。因此,将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的磨毛的绒背一面2进行磨毛就磨在这些纬纱上,对绒根就碰撞不到,完全没有问题了。
第六步,染整。
至此,本发明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织造步骤完成。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织造过程详见表1。
表1织造时的串综提综投梭打纬的详细过程
备注:□代表绒经纱在上层纬纱、下层纬纱之上;
×代表上层经纱在上层纬纱之上;
△代表下层经纱在下层纬纱之上。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如图所示的单梭口织造,也可双梭口织造,也不局限于如图所示的绒毛为W型固结,也可V型固结,U型固结,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畴。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绒经纱和上层基布、下层基布经过丝绒组织织造而成,所述的上层基布是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以及上层基布第一纬纱、上层基布第二纬纱、上层基布第三纬纱、上层基布第四纬纱、上层基布第五纬纱、上层基布第六纬纱、上层基布第七纬纱、上层基布第八纬纱、上层基布第九纬纱、上层基布第十纬纱、上层基布第十一纬纱、上层基布第十二纬纱组成,所述的下层基布又是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以及下层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基布第六纬纱、下层基布第七纬纱、下层基布第八纬纱、下层基布第九纬纱、下层基布第十纬纱、下层基布第十一纬纱、下层基布第十二纬纱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设为紧经纱,卷绕在一个织轴上,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设为松经纱,卷绕在另一个织轴上,绒经纱设在第三个织轴上;
第二步: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按此顺序串综并插入同一筘齿内;
第三步:提综投梭打纬;
第一梭:织上层,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
第二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
第三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
第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
第五梭:织上层,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
第六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
第七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一纬纱;
第八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二纬纱;
第九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三纬纱;
第十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四纬纱;
第十一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五纬纱;
第十二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六纬纱;
第十三梭:织上层,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七纬纱;
第十四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八纬纱;
第十五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九纬纱;
第十六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十纬纱;
第十七梭:织上层,将绒经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十一纬纱;
第十八梭:织上层,将上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十二纬纱;
第十九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七纬纱;
第二十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八纬纱;
第二十一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九纬纱;
第二十二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十纬纱;
第二十三梭:织下层,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十一纬纱;
第二十四梭:织下层,将绒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投入下层基布第十二纬纱;
至此,一个单元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单元循环织造;
第四步:割绒,将在把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连结起来的绒经纱从中间割开,从而形成上层丝绒和下层丝绒;
第五步:磨毛,将上层丝绒绒背、下层丝绒绒背进行磨毛;
第六步:染整。
CN201510667844.6A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Active CN105200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7844.6A CN105200627B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7844.6A CN105200627B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0627A true CN105200627A (zh) 2015-12-30
CN105200627B CN105200627B (zh) 2017-01-04

Family

ID=54948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7844.6A Active CN105200627B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006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1505A (zh) * 2019-06-27 2019-09-17 蒋伟泽 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12267191A (zh) * 2020-06-30 2021-01-26 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双色阴影的提花组合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1050A (ja) * 1993-05-31 1994-12-13 Kayano Orimono Kk 両面起毛布帛の製織方法
US6273149B1 (en) * 1999-03-03 2001-08-14 N.V. Michel Van De Wiele Pile fabric woven on a rapier Axminster weaving machine
JP2007303018A (ja) * 2006-05-10 2007-11-22 Hitachi Ltd 液晶パネル製造用ラビング布材
CN102102261A (zh) * 2010-12-17 2011-06-22 江苏格玛斯特种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马海毛雪橇底布
CN103343416A (zh) * 2013-07-16 2013-10-09 溧阳市凯瑞地毯制造有限公司 阿克明风格的威尔顿地毯及该地毯的织造方法
CN203475046U (zh) * 2013-07-16 2014-03-12 溧阳市凯瑞地毯制造有限公司 阿克明风格的威尔顿地毯
CN104032454A (zh) * 2014-05-27 2014-09-10 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双面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204224798U (zh) * 2014-10-20 2015-03-25 扬中市华强丝绒制线有限公司 一种单面凹凸提花丝绒织物
EP2894244A1 (en) * 2014-01-09 2015-07-15 STÄUBLI BAYREUTH GmbH Method for weaving pile fabrics and pile fabric with shadow cut pile zon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1050A (ja) * 1993-05-31 1994-12-13 Kayano Orimono Kk 両面起毛布帛の製織方法
US6273149B1 (en) * 1999-03-03 2001-08-14 N.V. Michel Van De Wiele Pile fabric woven on a rapier Axminster weaving machine
JP2007303018A (ja) * 2006-05-10 2007-11-22 Hitachi Ltd 液晶パネル製造用ラビング布材
CN102102261A (zh) * 2010-12-17 2011-06-22 江苏格玛斯特种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马海毛雪橇底布
CN103343416A (zh) * 2013-07-16 2013-10-09 溧阳市凯瑞地毯制造有限公司 阿克明风格的威尔顿地毯及该地毯的织造方法
CN203475046U (zh) * 2013-07-16 2014-03-12 溧阳市凯瑞地毯制造有限公司 阿克明风格的威尔顿地毯
EP2894244A1 (en) * 2014-01-09 2015-07-15 STÄUBLI BAYREUTH GmbH Method for weaving pile fabrics and pile fabric with shadow cut pile zones
CN104032454A (zh) * 2014-05-27 2014-09-10 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单层双面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204224798U (zh) * 2014-10-20 2015-03-25 扬中市华强丝绒制线有限公司 一种单面凹凸提花丝绒织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1505A (zh) * 2019-06-27 2019-09-17 蒋伟泽 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12267191A (zh) * 2020-06-30 2021-01-26 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双色阴影的提花组合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0627B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6834B (zh) 一种露地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8486734B (zh) 提花双面呢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5260A (zh) 仿真丝弹力色丁面料
CN213172770U (zh) 一种弹性面料
CN108866749A (zh) 一种色织经起花微弹透孔绉布的生产工艺
WO2019028805A1 (zh) 一种轻薄型多层结构的大提花家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10241505A (zh) 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3590162B (zh) 一种提花罗缎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03643367A (zh) 一种超仿棉大提花面料
CN112267191A (zh) 一种可以双色阴影的提花组合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5274702A (zh) 一种汉麻棉与莱维尔纤维纱组合面料的加工方法
CN105200627A (zh) 一种绒背可磨毛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108532094B (zh) 一种毛巾组织及其织造工艺
CN105401300A (zh) 一种汉麻棉与远红外纤维纱组合面料的加工方法
CN201962460U (zh) 竹涤t400吸湿、快干、弹力面料
CN102771919A (zh) 一种保形免烫的外衣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12325A (zh) 天丝、pbt牛仔弹力面料
CN108239812B (zh) 三层一体免填充棉服面料的织造及后处理方法
CN108018640B (zh) 一种无绒处为边框加粗的方孔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2534932A (zh) 一种立体提花面料织造工艺
CN102953198A (zh) 一种记忆型吸湿透气面料
CN103820912A (zh) 一种环保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02433649A (zh) 仿丝面料
CN109667035B (zh) 一种麻棉色织仿蓝印花布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CN108866753A (zh) 一种色织经起花微弹透孔绉布的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